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构建了云南省人口结构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评价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相适应,但非农业人口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均GDP、GDP与人口结构系统发展适应性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篇1:

基于投影寻踪的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摘 要]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研究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城市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充分反映北京市城市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从城市发展角度上建立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北京市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发现北京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协调发展;投影寻踪;指标体系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如何在快速发展经济和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协调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使得城市的发展具有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协调发展的研究首先是从对经济与环境的两系统协调发展开始起步的。

申海元,陈志等人和李勇, 王金南都对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系统的评价体系,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证研究中。柯健,李超[4]将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及数据包络最优分割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中,提供了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新方向。张晓红,戴昌钧利用灰色预测计算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以此对两者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马敏娜等[6]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提出了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随着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人口因素引入分析当中,由此产生了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的三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王西琴、刘小林和郁晶等人等分别建立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系统的指标体系,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评价中,作为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的方法,采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成都平原城市群和苏州市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各自的发展对策和建议。齐晓娟童玉芬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和隶属度函数对西北五省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指出陕西省为中级协调水平,宁夏、甘肃和青海三省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新疆处于初级协调。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则引入了资源利用作为一个子系统,建立了经济-环境-资源的三系统评价体系。李芳林,查奇芬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核算与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陈国权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思想内涵出发,对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作了系统分析,着重论述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冲突与协调的关系。

纵观整个协调性评价的研究,目前的协调发展对经济-环境的两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和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三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也比较充分;其研究方法主要引入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罗和灰度赋值法。对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还比较少。

本文建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引入投影寻踪模型作为权重赋值的依据,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探讨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协调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使得城市的发展均有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北京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是指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作为一有机整体,不能相互分割。在这个有机整体的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不断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由协调—不协调—高层次协调,循环往复,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一个时期内一定区域内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度就是衡量和评价该区域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过程,并由此反映该区域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达到使该区域整个有机系统中诸要素和谐地、合理地发展,达到总体发展的最佳。“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而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根据曾嵘等人对北京市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设计出北京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如表1。

三、北京市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1. 北京市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模型可以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

维空间上,从而寻找出反应高维数据结构或特征的投影,达到研究高维数据的目的。利用多指标进行测度能从多方面更全面的刻画系统的特性,但问题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确实指标权重带来的误差,本文使用投影寻踪进行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投影寻踪建模步骤如下:

步骤一:指标的无量纲处理分为两步:

首先对原始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于越大越优的指标,有

(1)

对于越小越优的指标,有

(2)

其中, 分别为第j个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指标特征值,为指标特征值归一化的序列。

然后将 尽享标准化处理,即

(3)

其中, 分别为第j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步骤二:设样本是p维观测数据,投影寻踪所要研究的是通过研究这些数据的一维投影来分析数据的结构和特征。设是p维单位向量,数据在a方向上的一维投影值为

(4)

步骤三;投影指标就是的函数,构造为:

式中,为投影值的标准差,为投影值的局部密度,即:

(5)

(6)

式中,的均值,R为求局部密度的窗口半径,他的选取既要是包含在窗口内的投影点平均个数不能太少,避免滑动平均偏差太大,又不能使他随着n的增大而增加太快,据研究,其最佳取值为任意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其计算式为为单位阶跃函数,当 ,否则。

步骤四:当给定样本数值时,投影指标函数只随投影方向a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投影方向反映不同的数据结构特征,最佳投影方向可最大可能的揭示高维样本数据的某种等级特征结构。因此通过求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来估计最佳投影方向,即:

(7)

本文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对北京市各个子系统内部进行计算,以求得北京市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从而反映北京市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发展情况,并作为北京市协调度计算的基础。

2. 北京市协调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作为复杂系统,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从而使整个系统呈现出不稳定和不协调现象。只有通过不断调节,才能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使系统整体及各个子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进而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效应。协调发展协调性是指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以及由这些关联关系使整个系统呈现出的协调结构和协调状态。其次,这种关联关系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协调关系。

事实上,协调发展系统运行的协调与否,不能简单地以“协调”或“不协调”来衡量。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更多是处于“协调”与“不协调”之间。所以,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只能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进行描述。作为[0,1]区间上的实数,隶属度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来反映。依据这一思想,可以构建北京市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协调函数。由于北京市复杂系统包含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因此,这里涉及的协调发展协调函数包括某一个子系统的对另一子系统的状态协调函数,也包括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状态协调函数。具体如下:

(1)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协调系数方程

(8)

其中,式中:表示i 系统与j 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表示i 系统对j 系统的协调发展,x表示i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表示j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综合发展协调值;表示i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其中,j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综合发展协调值的定量计算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获得,以i系统为因变量,j系统为自变量,进行多项式回归拟合,从中选择残差平方和拟合曲线交响的方程作为最佳拟合方程。

(2)描述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协调系数方程

(9)

其中 。

式中:表示I系统、j系统和k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表示i 系统与j 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表示i 系统对j 系统和k系统的状态协调度;表是I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对应年j系统和k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综合发展协调值。其中,通过建立以i系统为因变量,j系统和k系统为自变量进行一次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以及三次以上多项式的回归拟合,从中选择残差平方和拟合曲线较小的方程作为最佳拟合方程。

在本文中,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作为各个子系统的投影值作为各个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利用线性回归拟合的方法计算出其他系统对该系统要求的综合发展协调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以及某一子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从而计算出评价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协调度,并以此作为计算北京市各子系统之间及北京市整体协调发展的依据。

四、北京市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1.北京市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结果

根据前述的投影寻踪模型,对1992~2007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分类投影方向参数(如表2) 和根据投影方向参数计算得出某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分类综合特征值和总体综合特征值(如表3) 。

特征值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人口子系统 -3.7561 -3.7511 -3.7500 -2.7666 -1.9294 -0.9399 -0.6576 -0.1870

经济子系统 -3.2740 -2.6555 -1.8028 -1.8091 -2.6079 -1.9610 -1.8040 -1.0788

环境子系统 -3.2103 -2.8142 -1.4710 -1.1577 -1.1719 -1.1698 -0.1392 -0.4819

特征值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人口子系统 0.5122 0.6454 1.6292 1.6315 2.5491 3.3541 4.0622 3.3541

经济子系统 -0.3343 0.0923 0.5873 0.9759 2.8994 2.8922 4.1609 5.7194

环境子系统 -0.1576 1.2411 0.7360 1.7880 1.4271 1.4532 2.3882 2.7402

表31992~2007年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分类综合特征值

2.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协调性评价结果

为了方便起见,以P、E、R分别表示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分别以P、E、R的一个为因变量,其他子系统为自变量,进行线性方程拟合、二次方程拟合、三次方程拟合。选择最优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个子系统的最佳估计值。再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各个子系统的综合特征值,到北京市1992年~2007年的两子系统间、三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指数。结果见表3和表4。

3. 北京市协调发展协调性评价的结果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1992年以来,除了1994年和2007年之外的其他年份人口-资源环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经济三种协调关系处于相对良好的发展状态。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口-资源环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经济三种协调关系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最好,平均协调发展指数0.9450;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次之,平均协调发展指数为0.9351;人口-经济的协调性最差,平均协调发展指数为0.8927。如果进一步划分协调发展指数U的范围,定义[0,0.5]为极不协调,[0.5,0.85]为不协调,[0.85,0.95]为基本协调,[0.95,1]为协调的话,人口-资源环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经济均处于基本协调的状态。特别是自1999年开始至2004年的连续6年间,人口-经济的协调度稳定处于0.97以上,达到并超过了协调发展的要求。但是,人口-经济在某些年份出现了较大的不协调,主要集中在1994年和2007年的人口-经济协调度相对较低。从原始数据中可以看出,1994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相对的快速的增长,经济发展指数上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但是1994年人口子系统的特征值与1993年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地变化。这说明是的发展不协调是由于当时经济的发展早于人口社会的发展。

年份 U(E,R) U(P,R) U(P,E) U(P,E,R)

1992 0.9559 0.8645 0.9407 0.8959

1993 0.8125 0.9418 0.9207 0.9724

1994 0.9947 0.8623 0.5595 0.8049

1995 0.9900 0.9280 0.8884 0.9020

1996 0.8419 0.9898 0.8823 0.9874

1997 0.9999 0.9653 0.8860 0.9390

1998 0.8223 0.9938 0.8789 0.9670

1999 0.9895 0.9922 0.9727 0.9686

2000 0.9960 0.9967 0.9950 0.9388

2001 0.8852 0.9522 0.9897 0.8688

2002 0.9915 0.9771 0.9873 0.9724

2003 0.7505 0.9298 0.9994 0.8830

2004 0.9674 0.9695 0.9995 0.9625

2005 0.9748 0.9006 0.9010 0.8696

2006 0.9992 0.9424 0.9026 0.9341

2007 0.9898 0.9135 0.5787 0.8608

表41992~2007年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两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指数

而2007年出现的人口与经济显著地不协调,则是因为2007年的人口子系统的特征值出现了显著地下降。而其他两个子系统的特征值依然保持上升的状态。从原始数据可以看出,自2007年开始人口社会子系统中的北京市的每千人拥有医师数量(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张)和公共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公里)出现了显著地下降。北京市公交运营总里程从2006年的18582公里下降到2007年的16801公里,降幅达到9.58%。于此同时,北京市的千人拥有医师数量(人)和千人拥有床位数(张)也出现了下降,北京市的千人拥有医师数量(人)从4.44人下降到3.37人,降幅达24%;而千人拥有病床数量(张)从2006年的6.77张下降到2007年的4.71张,降幅达到30%。这使得北京市的人口社会子系统的特征值从2006年的4.0622下降到2007年的3.3541。于此同时期的北京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这使得经济发展子系统的特征是从4.1609上升到5.7194。由此导致2007年的北京市人口-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仅为0.5787。同时期的人口-环境协调指数也出现了小幅度的波动。通过人口社会子系统的投影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北京市对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调整。北京市的人口社会发展不仅限于单纯的数量增长,同时重视质量的提高。

从整体的协调度来看,人口—经济—资源的平均协调发展指数为0.9205,在[0.85,0.95]内,处于基本协调的状态。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各年的发展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基本协调状态。这也充分表明北京市的整体发展基本处于一个基本协调的良性发展状态。

五、结论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北京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得出了北京市协调发展综合水平,以综合发展水平为基础研究了北京市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问题。1992-2007年度北京市的协调发展状态从整体上讲一直处于较为高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的状态。这说明,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高效利用能源努力走集约发展道路。人口-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在这些年份显著地快于人口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从三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指数平均值看,均已达到 基本协调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北京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逐步形成积极、良性的互动关系。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北京市只有在综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不断提高协调发展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海元, 陈瑛, 张彩云, 裴艳飞, 樊慧荣,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以西安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 23(9), P29-33.

[2] 陈志,张振,孙志国,湖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09,11(287),P114-116.

[3] 李勇, 王金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P62-65,111.

[4] 柯健,李超,基于DEA聚类分析的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2,P144-148.

[5] 张晓红,戴昌钧,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分析,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5(4), P483-487.

[6] 马敏娜, 连飞,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 2008,15(267), P114-116.

[7] 王西琴,邢思齐,张远,张兵,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生态经济, 2009,2, P45-49.

[8] 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统计与决策, 2007,1(229), P64-65.

[9] 郁晶,陈婷 ,凌虹,苏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 P130-134.

[10] 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 P110-114.

[11] 李芳林, 查奇芬,江苏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江苏商论,2008,2,P6-8.

[12] 陈国权,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分析和协调,科学管理研究,1999, 17(2),P23-24.

[13] 曾珍香,顾培亮.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P154-155.

作者:赵 晗

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篇2:

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摘要 构建了云南省人口结构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评价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相适应,但非农业人口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均GDP、GDP与人口结构系统发展适应性差。通过综合评价,提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制定在职人员培训政策,提高人口教育结构;调整产业,优化人口产业结构;制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优化人口收入结构等建议,从而优化云南省人口社会经济结构,推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口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灰色关联分析;耦合度;云南省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ZHANG Xin-ling1, YANG Yan-jun2*, LUO Hua-song1 et al

(1.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2; 2.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Yunnan 653100)

Key words Population structur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Gray correlative analysis; Coupling degree; Yunnan Province

人口與区域经济发展是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人口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及影响也不一样。我国计划生育实施政策30多年来,对我国人口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获得了有效控制,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从人口规模与经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问题演化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问题,并逐渐成为新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核心问题[1]。目前,学者对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多集中于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且以研究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人力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为主[2-4]。也有学者从人口教育结构、人口产业结构、人口城乡结构等单一指标研究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问题[5],但以人口结构整体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定量研究较少[6-7]。笔者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云南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并揭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规律,对促进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协调发展有实际意义。

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云南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矛盾突出。为揭示云南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着科学性、目的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分别建立了人口结构指标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作为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的指标,人口结构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社会、地域特征,其类别可分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3大类。在建立人口结构及社会经济系统时,为充分揭示人口结构对云南省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的影响,选取指标时,在资料允许的情况下,全面、系统的选取各项人口结构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用于定量分析。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1.2 数据来源

人口结构指标所涉及的数据来自于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经济社会指标数据来自于2011年《云南统计年鉴》。

1.3 研究方法

目前,研究人口結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方法较多,在揭示两者内在联系及规律时,存在系统性、复杂性,按照系统分析的思路及分析两者之间对于其内涵和外延不十分清晰的数据处理时,灰色关联分析法优于经典的精确数学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分析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之间的适应程度是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8-9],需要建立人口结构指标体系、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模型构建各指标之间的矩阵数据,计算关联度及耦合度。

灰色关联分析作为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它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联强弱的大小和次序,判读各因素之间的适应程度,并找出其问题,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主要步骤如下:

(1)建立指标系统。

建立云南省人口结构指标体系(xi)和社会经济指标体系(yj)。

(2)数据处理。

由于人口结构指标体系及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原始数据量纲及数量级不同,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之前,必须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0-11]。具体处理如下:

xi′=xi-miniximaxixi-minixi

yj′=yj-minjyjmaxjyj-minjyj

(3)求关联系数。计算公式为:

Rij(t)=miniminj|xi′(t)-yj′(t)|+ρmaximaxj|xi′(t)-yj′(t)||xi′(t)-yj′(t)|+ρmaximaxj|xi′(t)-yj′(t)|

式中,Rij(t)为云南省t时刻第i个人口结构指标与第j各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系数;xi′(t)、yj′(t)分别为云南省t时刻各个人口结构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的标准化值;ρ为分辨系数,其作用是提高关联系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一般取值0.5。

(4)求关联度和耦合度。

为揭示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耦合的关联程度和区域间耦合特点,建立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将关联系数按样本数k求其平均值后可以得到一个关联度矩阵γ,用于反映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复杂关系。关联度γ的表达式为:

γij=1kki,j=1Rij(t)(k=1,2,3,…,n)

式中,k为样本数,即选取的人口结构指标数或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

通过比较关联度γij的大小,可以分析出人口结构中哪些因素与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而哪些因素对社会经济系统作用不大。评价标准见表2。

在关联度矩阵基础上分别按行或列求其平均值,可得到系统耦合的关联度模型:

di=1llj=1γij(i=1,2,…,l;j=1,2,…,m)

dj=1mmi=1γij(i=1,2,…,l;j=1,2,…,m)

式中,di为人口结构系统的第i指标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平均关联度;dj为社会经济系统的第j指标与人口结构系统的平均关联度;l为人口结构系统指标数;m为社会经济系统指标数。

计算出关联度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云南省(t)时间段人口结构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整体耦合度c(t):

c(t)=1m×lli=1mj=1Rij(t)

2 结果与分析

以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10年《云南统计年鉴》中反映云南省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人口结构系统(x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y系统)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研究方法及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云南省2010年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耦合作用关联度矩阵(表3)。

2.1 云南省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相适应

由表3可知,云南省人口结构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关联度为0.780,属于较高关联,说明两系统耦合作用较强,整体呈现良性循环。其中小学人口比重与社会经济系统各项关联度最高,达0.783,高中和中专人口比重(0.741),大专及以上人口比重(0.735)与社会经济综合关联度也较高,排在第四、第五的位置上,说明云南省目前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为主,劳动力人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显现出高学历人口对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高学历人口对新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较强,可以大力促进云南省生产力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2 非农业人口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

非农业人口收入与社会经济综合关联度最低,为0.433,属于中等关联。从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云南省非农业人口比重较低,仅为16.58%,同期全国非农业人口比重占29.4%,云南省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非农业人口收入为17 478.91元,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9 109元)。非农业人口消费能力强,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云南省非农业人口为762.58万,占总人口比重16.58%,人均年收入较低,低于全国同期水平,人民收入大多用于孩子上学、医疗等费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水平低。从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看,非农业人口收入低会阻碍云南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3 劳动力人口、产业结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程度高

15~64岁人口比重与社会经济综合关联度较高,为0.771,排名第三,表明云南省劳动力资源充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关联度也较高,分别为0.777、0.740、0.761,排名第2、8、5位,反映出三次产业结构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云南省二、三产业发展快,特别是以旅游业及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最快,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明显。

2.4 社会经济对人口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云南省社会经济系统对人口结构的综合关联度高达0.725,为较高关联度,反映出随着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对人口结构系统的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864、0.863,属于高关联,说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对人口结构系统指标的相对变化几乎一致,关联作用极强。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变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持续增加,说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会对各产业从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收入、人口教育结构等产生重要影响。

2.5 人均GDP、GDP与人口结构系统发展适应性差

人均GDP、GDP与人口结构系统的综合关联度较低,其中人均GDP与人口结构系统综合关联度最低,为0.430,GDP与人口结构系统综合关联度次之,为0.548,属于中等关联,远低于社会经济系统各指标对人口结构系统综合关联度平均值(0.725)。GDP、人均GDP是反映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其高、低,增长与降低对人口结构必然产生一定影响,从2010年数据看,云南省GDP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24位(占全国GDP总额仅为1.815%),人均GDP为15 752元,相当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9 992 元)的52.52%,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云南省人口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均GDP、GDP与人口结构系统发展适应性差。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口教育结构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核心为提高人口素质。据2010年数据核算,云南省人口教育结构对GDP综合关联度为0.538,属中等关联;人口教育结构对人均GDP综合关联度仅为0.345,属低关联。人口素质不高成为阻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云南省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只有努力提高人口教育结构,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才能促进社会经济水平有效提升。

3.1.1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发展高等教育。加强对高校教育及科研机构投入与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符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及专业,突出特色与优势,增强科研转化为产业的实施力度,形成長效机制,从而提高云南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高学历人口比重,并将高技术专业人才持续输送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县级相关部门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1.2 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政策,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目前云南省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期,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及“桥头堡”战略建设不断推进,未来云南省需要大批能够从事相关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人才,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技术、知识相对落后,已经不适应当前产业发展,从云南省实际出发,制定国有、民营企业在岗人员定期举行专业技能培训成为必然。云南省产业发展多以粗放型、低附加值为主,在未来产业布局中生物制药、民族文化产业、精密仪器制造等高、精、尖产业是重点发展对象,需要大量能从事相关产业的高技术人才。云南省应借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之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将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 调整产业,优化人口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从业人员比重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有具有反作用。2010年云南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为一、三、二结构,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高达1 671.3万,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0.43%,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口的4.79倍,调整产业,优化人口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3.2.1 引导就业结构向“倒三角形”结构模式发展。“倒三角形”就业结构为现代人口产业结构最优模式,即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目前云南省应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政策,加快云南省工业化速度,积极拓展以旅游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深挖民族文化产业,扩大第二、三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就业结构向“倒三角形”结构模式发展。

3.2.2 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云南省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大,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将会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对剩余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在政府引导下,实现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中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口产业结构。

3.3 制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优化人口收入结构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收入高低是衡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口收入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收入持续增长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实现人口收入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人口收入提高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3.1 完善非农业人口工资增长机制,实现非农业人口收入倍增。非农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居住在城市,消费潜力巨大。政府完善非农业人口工资增长机制,实现非农业人口工资倍增,将极大的释放消费潜力,活跃城市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3.3.2 大力扶持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云南省大多数农业人口仍从事农业生产,人均耕地面积少、生产力水平低,家庭教育、医疗开支大,导致居民收入低,消费能力差,阻碍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以经济林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培训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村家庭教育、医疗等支出项目,提高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促进农业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

参考文献

[1] 毕其格,宝音,李百岁.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关联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5):995-1003.

[2] 尹仁燮.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6(6):8-11.

[3] 姚静,李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0(10):24-29.

[4] 珊丹.深圳市人口结构分析与经济发展[J].西北人口,2002(4):10-11.

[5] 李玉江,张果.人口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2.

[6] 杨艳俊,骆华松,柳德江,等.基于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的云南省边境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2,12(4):48-56.

[7] 楊艳俊,骆华松.云南省边境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7(3):119-124.

[8] ZWEIFEL P,FELDER S,MEIERS M.Ageing of population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A red herring?[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9,5(6):485-496.

[9] WISE D A.The economics of Aging[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10] MARKUSEN J R.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1):85-95.

[11] GLAESER E.Learning in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6(2):254-277.

作者:张欣玲 杨艳俊 骆华松 柳德江

社会与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篇3:

焦作市建设用地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摘 要:以河南焦作市为例,基于2002—2008年的建设用地数据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建设用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依据。并选取总人口、城市化率、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指标,定量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过程。

关键词:建设用地;社会发展;相关分析;经济发展;焦作市

引言

焦作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近几年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使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中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焦作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因此建设用地扩展是经济需求增加于技术进步条件下农用地释放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相应的生态瞬时保持忍痛的结果。

一、焦作市建设用地现状

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焦作市土地利用一级地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扩展、道路建设、工业发展和兴修水利等都对建设用地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比2002—2008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见表1),从中找出土地利用规律和建设用地变化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焦作市土地利用总的变化趋势是农用地的数量稳中有增,主要原因是焦作市重视耕地的占补平衡工作,在2003年开发增加耕地573 hm2,多集中在温县黄河滩,复垦增加237.8 hm2,整理增加1 766.5 hm2。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其来源主要还是来自耕地,其用途大多数用于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和交通运输用地。建设用地中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了3 736.4hm2,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了1 727.5 hm2,未利用地面积有所下降。

二、影响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因子错综复杂,包括人口、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而在短时间序列内,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影响程度有限,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结合焦作市的现实状况,采用2002—2008年六年间人均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城市化率、工业生产总值等指标,代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作动态相关性分析,以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1.建设用地规模与总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关系。人口总量和人口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指标[1],而建设用地是以空间效用满足人们的需要,人类对空间效用的追求,直接表现为对土地的需求,因此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更大需求。随着总人口从2002年的336万增长到2008年的347万,城镇化率相应地从0.29增加到0.45,说明建设用地规模和总人口规模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和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协调。一方面,社会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的适度扩展保证和推进了焦作市社会的发展,两者良性互动,发展态势良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之间的相关性,用SPSS软件对建设用地规模及总人口和城市化作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和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

注:样本数为7,双尾检验结果在0.01水平之间。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总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37,说明焦作市2002年以来城镇化水平随总人口的增加在提高。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与总人口和城镇化率都有显著的关系,说明建设用地与人口因素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随着总人口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建设用地规模逐渐加大,符合焦作市建设用地发展的现状。

2.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为了分析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选取经济总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等因素,通过相关分析等分析手段来分析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002年焦作市GDP为287.62亿元,2008年增加到1 031.59亿元,是2002年的3.59倍,与此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也62 786.17公顷扩展到68 300.71 公顷[2]。经济发展是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一方面,GDP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8(见表3),二者相互促进,GDP

表3 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GDP和工业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

注:样本数为7,双尾检验结果在0.01水平之间。

的增长带动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同时,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又满足和促进了GDP的增长;另一方面,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又低于GDP增长速度,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焦作市“北山、中川、南滩”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审批建设用地中实际土地可利用率低,不得不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使得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相对较高;(2)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4.8∶52.6∶32.6,2008年三产业比重达到8.1∶66.9∶25,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3.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2002—2008年期间,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2002年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为72亿元,2008年增加到636.14亿元,是2002年的8.84倍,快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速度。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4(见表4),说明固定资产投

表4 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

资力度的加大,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驱动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说明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在加大,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

三、实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

1.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重点保障符合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点项目用地。制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充分挖掘各业各类用地潜力;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控制措施,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重点盘活“批而未用、供而未用、低效使用”三类建设用地。

2.通过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来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理顺盘活存量用地的投资收益机制,加大低效利用和闲置建设用地的整理和合理流转,将其盘活,增加投资效益,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范围,重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增长速度。

3.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展。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城镇与农村平等互利、良性互动的用地机制。严格控制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边界,将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严格限定在扩展边界内,明确管制规则和管理措施,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张。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这些不可分割的因素的合力形成来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动力机制,共同影响着其用地规模的变化[3]。因此只有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才能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农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契机,应加大对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丁洪富.试论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4):43-47.

[2] 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K].北京:统计出版社,2009.

[3] 李如海,黄贤金,吕亚生,等.江苏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傅建春,王宇

上一篇:应急管理工作总结范文集合下一篇:农机化年终工作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