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其知情权、财产权、人身权等权利容易遭到侵犯。其原因在于相关主体的法律意识淡薄、立法不完善以及现有维权方法的有限性等。鉴于此,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相关主体的法律意识、完善立法以及拓宽维权渠道等三个途径来保障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权益。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篇1:

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摘 要: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扶贫济弱的司法救济制度,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律体系不完备、参与人员不充足、保障经费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应从完善立法、扩充人员、广筹资金等多方面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以使更多弱势群体获得质优高效的法律援助。

关键词: 法律援助;问题;完善

作者简介: 崔海燕(1975-),女,河南焦作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法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惠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制度,在世界各国生根开花。自从1994年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始,就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法律援助的体系逐步完善,法律援助的质量稳步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稳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法律援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法律援助工作要在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1]作为法律工作者,应该把握机遇,思考法律援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科学发展。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旨在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扶弱助贫。法律援助通过为经济困窘、能力匮乏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弱势群体是人民的一部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该重视这部分群众的利益,化解他们的困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宪法赋予公民政治自由和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取得赔偿、检举、申诉、建议、批评的权利,而实际上这些权利是体现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正义。现实生活中,拥有财富的差异、社会地位的高低、知识储备的不同都会对公民权利的行使产生影响。以刑事被告人为例,一旦受到刑事追诉,就会陷入孤苦无援境地,面对强大的国家司法机关,成为当然的弱势群体。有没有通晓法律知识的律师进行辩护,对被告人的命运举足轻重,在有些案件中,甚至关乎生死。如果是残疾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就难以充分有效地行使诉讼权利,诉讼结果就难保公平正义。法律援助作为扶贫济弱的社会公益事业,目的就是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使无钱聘请律师、无能力委托辩护人的社会弱势群体能在国家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下,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方面的不足

我国法律援助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刑事诉讼法》、《律师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其中位阶最高的是《刑事诉讼法》。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相对于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强制辩护的适用对象,增加了限制行为能力人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人这两种类型之人,并将指定辩护的适用时机从审判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明确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的诉讼阶段均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法律援助对象提供辩护。但是,相对于刑诉法,《律师法》和其它几部法律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显得概括、粗疏,《法律援助条例》对法律援助的规定相对最为全面、具体,但其位阶较低,只是一部行政法规,且由国务院于2003年颁布,滞后性明显。西方发达国家已将法律援助立法上升为宪法保障,且多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援助法》。[2]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援助法,这对法律援助事务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二)人员方面的不足

依照法律规定,在我国,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所属人员均可成为法律援助人员。其中律师是开展法律援助的主要力量。实践中,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援助处室给参与法律援助的律师发放象征性的费用,由律师值班,接受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服务案件。资历不深的年轻律师往往怕耽误时间、影响收入而不情愿。资历较深的知名律师时间、精力都用在大案、要案上,对法律援助更不热心。思想上如果无动力,行为上必定缺乏成效。法律援助的无偿或获利有限特点,会导致一些参与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形式上走过场、进而实质上影响法律服务的质量。收费律师如果业务不精良,当事人可以解除委托合同或者削减费用。法律援助本身就是义务性的,效果不好也无法补救。当然律师界中也不乏像浙江张氏叔侄案中朱律师一样的仗义执言者,为蒙冤者奔走洗冤,不收分文。但毕竟是少数。法律职业者中,还有一部分刚考取司法考试资格的高校教师或法学院学生抑或公职人员,未曾从事过律师业务,却热衷法律事务,愿意从法律援助做起,助人为乐的同时增长实践工作的经验。但这部分人却缺乏进行法律援助工作的畅通渠道。如何激励律师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乐于投身此项工作的法律精通人士充实法律援助队伍,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经费方面的不足

法律援助之所以称为“援助”,就是因为其是由国家和政府出资,为各方面条件困难的人提供法律帮助。每一项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都要有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办公场所需要笔墨纸张、桌椅板凳、电脑空调等办公用品,人员外出需要交通费用、通讯费用、住宿餐饮等开销,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法律援助事务,就像船儿离开了水一样必定搁浅。我国现在的法律援助经费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捐助和行业奉献为辅。每年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指标和财政收入的情况直接拨付法律援助经费。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费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要充裕一些。但总体上来说,法律援助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一方面,地方财政对于法律援助方面的资金支持不能完全保障,另一方面,作为其他渠道的社会捐助等方式所获资金来源不稳定,并且数额太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各地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财政拨款有所增长。但是,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越来越多,各级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数量也有增无减,本就不充裕的法律援助经费相对于大量需要接受法律救济的民众而言愈发显得捉襟见肘。法律援助的资金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促进法律援助工作正常健康的发展。

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议

(一)制定《法律援助法》,完善法律援助法律体系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实施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都在其宪法及宪法性文件中规定了有关法律援助内容的条款。我国已签署的重要国际公约,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中都有关于缔约国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明确规定。因此,应在我国宪法中加入法律援助制度的条文,以履行国际法上的义务,和国际接轨。众所周知,法律条文数量越多,可操作性越强,对公民的权利保障则越有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法律援助进行了专门立法。我国也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详细规定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形式、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体系相衔接,确立法律援助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应有地位。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法律援助制度作了较好的完善,为民事、行政诉讼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律师法》、《公证法》、《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应在修改时,删除现有法律援助方面规定中的重复或矛盾之处,在保持一致并和上位法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法律援助法律体系的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通过循序渐进的稳步完善,必将日趋完备,更好地规范指导法律援助工作。

(二)充实法律援助人员队伍,提高法律援助质量

法律援助工作于己有德,于国有利,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大宣传,最大限度地吸纳法律界人士参与此项工作,充实法律援助队伍。国有企业和大型私人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中的从业人员业务娴熟、经验丰富,处理法律事务游刃有余。如有意愿参与法律援助,也应纳入法律援助队伍。高等院校法律院系的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善于说理谈话,在授课之余,有空闲的时间和热情投入法律援助工作。[3]而法律院系的大学生年轻好动,精力旺盛,对新鲜工作充满热忱。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以实践科目的形式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法律爱好者,通过了司法考试资格,但并未从事法律职业,司法行政机关应将这部分通晓法律知识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或自由职业者登记入册,适当的时候联系他们,在节假日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学以致用。

在法律援助认识上,要强化法律援助人员的责任感,以援助对象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介入工作后要及时分析案情,整理办案思路,尽力为每一位法律援助对象提供优质的工作服务。司法行政机关应预先为每一位接受法律援助人员发放反馈表,援助案件终结时回收表格,回访援助对象,并以反馈结果对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工作人员作出客观评价。司法局文明办等部门则设立独立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工作突出人员,并予以荣誉称号,对相关律师事务所予以表彰,利用媒体对业绩优良的律师广泛宣传,从而激发与提高每一个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与援助责任感。

(三)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法律援助资金

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多渠道筹措经费,以充足的资金后盾作为支持,更好地将法律援助活动引向纵深。财政部、司法部颁布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就是使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付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家庭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项目的经费,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的法律援助基金会应增强筹资能力,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并对基金进行合理投资使其增值,形成较为持久的资金来源。十八大后,国家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一大批贪官污吏落马,在对他们定罪处罚的同时,其通过不法手段获取的国家资金也被收缴国库。国家有理由从罚没的赃款中提取一定比例,投入法律援助经费库里,帮助贫困人群。法律援助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遇到的是“非诉”法律问题,比如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继承、民事纠纷等法律咨询事项,法律援助人员应对此类业务细心讲解、耐心处理、引导服务对象和解、调解,避免冗长的司法程序劳民伤财。既保护了被法律纠纷困扰的贫弱者的合法权益,也节约了司法经费。法律援助种类繁多,涉及法院、仲裁、劳动和社会保障、鉴定、工商、医疗卫生等众多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应积极协调这些部门,共同减免法律援助案件所涉及的相关费用,共同解决经济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21日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后的指示.

[2]杨继慧.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0):32—33.

[3]梁颀颀.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的分析和建议[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0-22.

作者:崔海燕

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篇2:

论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的法律保障

摘 要: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其知情权、财产权、人身权等权利容易遭到侵犯。其原因在于相关主体的法律意识淡薄、立法不完善以及现有维权方法的有限性等。鉴于此,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相关主体的法律意识、完善立法以及拓宽维权渠道等三个途径来保障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权益。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

如今大学生勤工俭学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很容易被不良中介欺骗或被雇佣者坑害,被骗钱财,甚至遭受人身攻击。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权益,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受损的原因,并提出几种保障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的方法。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受损的表现

(一)知情权未得到保障

“知情权”一般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与法律赋予该主体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权利。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勤工俭学部门和招生就业部门,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部门寻找兼职,这类工作相对而言可信度高,由于有学校的参与,大学生对雇佣者的信息了解较多。然而,仅仅依靠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需要,大部分同学还是要通过自己或者中介来寻找工作。据调查,大学生通过中介寻找兼职的比率为19%[1]。然而,在校大学生通过中介公司寻找兼职就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雇佣者或者用人单位了解甚少,有时甚至得知的是虚假信息,其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

(二)财产权遭到侵犯

大学生权益受损最多的当属财产权。在勤工俭学过程中,有些大学生支付了高额中介费却得不到工作,有些缴纳保证金后拿不回来,有些以服装费、午餐费等各种理由被任意克扣工资报酬,有些工作完毕之后以种种理由被拒绝支付报酬。据报道,河南163名大学生假期打工被层层转手剥削,到手工资少1千多[2]。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一开始的时候,不知与对方签订协议,在打工过程中也未保留相关证明材料,这就导致最后在索取工资报酬的时候无凭无据,即使有幸手中握有协议,也因种种原因,未能索回自己的工资报酬。

(三)人身权遭到侵犯

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也有不少大学生的人身权利遭到侵犯,比如生命健康权。大学生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有些来自于用人单位或雇主,有些来自于第三人侵权。有些人身伤害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有些则是在工作结束后发生的,有些大学生未能拿到勤工俭学的报酬,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索回,而有些雇佣者会以暴力的方式拒付。

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其他人身权,例如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也会遭受侵害。由于大学生工作时间短,一般要求在短时间上手,而一些雇佣者会对那些笨拙或者无业绩的大学生进行谩骂、讽刺;也有一些老板会泄露勤工俭学大学生的个人资料。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受损的原因

(一)法律意识淡薄

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不断受损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关主体法律意识淡薄,这不仅仅是说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有关法律规范,不信任法律,也包括那些中介机构、雇佣者无视法律的规定,知法犯法,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缺乏、权利意识薄弱以及法律信仰缺失。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仍然比较贫乏。虽然各高校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是很多学生根本不重视这门课,更不用说对一些部门法的深入学习。此外,当权益受损时,绝大多数大学生放弃维权。

法律意识不仅包括权利意识,也涵盖义务意识。作为一个公民,享有基本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不少中介机构、雇佣者却未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义务,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进行欺骗,或者任意克扣大学生的报酬,甚至对大学生进行人身攻击,这不仅仅违反了民法的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可见,这类主体法律意识(主要指义务意识)的淡薄成为造成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受损的原因之一。

(二)立法制度欠缺

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法律关系的定性,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而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该规定可知,在勤工助学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不被定性为劳动法律关系,由此可推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只能是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把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法律关系定性为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大学生的权益保护极为不利。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种类繁多,有些是从事操作比较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务性工作,例如搞促销、发传单,也有一些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达到勤工俭学的目的,譬如家教、网络管理、网页制作、音乐编辑、广告包装设计等[3]。根据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介于大学生和雇主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而是一般的民事关系。另一类是介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类主体的法律关系应该定性为劳动关系。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关系具有复杂性而其本身这一主体又相对特殊,现有法律将其排除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外有其合理性,但只按照一般的民事关系处理又不能有效保障大学生的权益,现有立法存在明显不足,亟须改进。

(三)维权道路艰辛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法律对公民权利规定得再完备、列举得再全面,如果在遭受侵犯后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救济的话,那么这些法律上的权利就成为一纸空文。维权的合法途径一般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维权方法看似很多,然而这些方法在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未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

协商是指民事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在校大学生相对于社会上一些人而言,经济上不独立,人身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缺乏社会经验,属弱势群体,与其他民事主体处在相对不平等的地位,这在事实上很难做到平等协商。

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斡旋、劝说,促使他们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活动[4]。这个第三方,可以是行政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还可以是包括仲裁委员会以及学校在内的其他主体。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对特定的民事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进行调解,而大学生勤工俭学一般不在其范围内。至于人民调解委员也很难参与进来,且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均没有强制执行力。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调解,只有起诉以后法院才有可能进行调解,但是正如下文所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很少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不太可能出现法院调解。仲裁调解的前提是存在仲裁。然而大学生勤工俭学协议中用人单位为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约定仲裁条款,更何况许多大学生勤工俭学根本没有与雇佣者签订协议。此外,由于大学生勤工俭学不适合用劳动法来保护,也就没有所谓的仲裁前置。学校为保障自己学生的利益,有可能参与到调解中来,但是学校调解的效果并不理想。学校一般调解通过学校勤工俭学指导中心寻找兼职而发生的纠纷,而对于那些通过自己或者中介寻找兼职的学生,学校可能基于种种原因不出面调解。总之,调解种类看似丰富,但是这一维权途径在勤工俭学方面却行不通。

那么大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在实践中却陷入困境。由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学习,而依法维权比较烦琐,一场争议的解决,一般要经过起诉、开庭、申请执行等过程,时间漫长,程序复杂,又需要支出较高的费用,与大学生兼职所得的收入相比,维权成本太高,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当权益收到损害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采取放弃的做法。

综上所述,大学生如果在勤工俭学中权益受损,其维权途径理论上虽可行,但是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维权道路仍十分艰辛。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保障的法律途径

(一)提高法律意识

要更好地保护大学生在勤工俭学中的权益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勤工俭学大学生应该主动地去学习法律知识,选修与法律相关的课程,阅读法学书籍,关注与法律有关的报道,了解法律动态。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应该注意自我保护以及加强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落实到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应多了解中介机构、雇佣者、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主体资格。如是否依法核准登记;是否有公开的字号、固定的住所;经营范围是否合法等等。其次,大学生应当主动要求签订书面协议,而且要明确合同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条款要求解释,对不合理的条件要提出更改或删除。最后,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一旦发现雇用劳动方有侵权、违约等违法行为时,应当积极收集保存证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除此之外,同时也要增强中介、雇佣者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中介、雇佣者对法律的熟悉程度,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因为确有小部分中介和雇佣者侵犯大学生权益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其次,此类主体也要确立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不仅仅是对法律的信任,也包括对法律的尊敬和服从。在实践中,有些中介、雇佣者为谋求自身利益,知法犯法,藐视法律,这正是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

(二)完善立法体制

根据上文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法律关系以及立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立法是相当的不完善。鉴于大学生勤工俭学工种的多样性以及所产生关系的特殊性,不能将劳动法中所有规定都适用于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法》不将勤工俭学纳入其保护范围,也有其合理性。那么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权益保护到底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大学生这一特殊主体出发,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部门牵头出台专门规定,规定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性质,明确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权利义务,完善其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属于一般民事关系的,可以直接适用民法的有关规定,而对于其中属于劳动关系的,可以参照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三)拓宽维权渠道

如上文所述,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维权途径维护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权益并不乐观。如何拓宽维权渠道,从救济层面上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建立以学校为主、多方参与的维权长效机制[5]。大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捍卫自己的权利的。学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应该把维护学生权益当作大学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学生权益受损之时应该调动可以辅助的力量积极予以协助,发挥好学校调解的作用。同时社会有关部门也可成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权益服务中心,使大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能很快找到维护中心,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将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纠纷纳入法律援助的范畴。狭义的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我国法律是以列举的方式进行规定,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只是刑事案件中的盲、聋、哑人及未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知,除第(5)项大学生可申请法律援助外其他情形都不能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围极为狭窄。法律援助制度在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保障社会贫弱者权利平等的制度,而大学生在勤工俭学中,相对其他主体属于弱势群体。正如有人建议将低保对象、农名工、残疾人和老年人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一样[6],笔者认为也应该从法律关系主体特殊性出发,将大学生纳入法律援助的范畴。这符合法律援助的宗旨,也能够拓宽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维权渠道,保障其权益。

参考文献:

[1] 邓岳南.大学生兼职期间权益保护问题探析[J].湖南环境生物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3):317.

[2] 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04-11/054524251900.shtm

[3] 李彤.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研[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4上):115.

[4] 尹力.调解含义界说[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4):17.

[5] 韦紫辰.在校大学生打工维权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

报,2009,(1):110.

[6] 刘趁华.关于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

2009,(10):92.(责任编辑:陈丽敏)

作者:马丽 胥玲英

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篇3:

浅析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志愿者活动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收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是我国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自己的时间、资源、精力和技能,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致力于助老扶残、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法律援助、医疗护理等社会公益事业。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一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的意识核心,是人行为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活动所强调的“志愿、不为报酬、利他”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大学志愿者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在自己的奉献中逐渐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公共生活准则。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满足社会群体的各种需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不仅亲身参与了增进社会福利的实践,而且也可以通过志愿活动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在志愿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公共参与精神,体现出他们除学业之外的社会价值以及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潜能。

最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精神,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一个能力展示的平台、一个自我推销的平台,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发挥和个人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确实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从学习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今我国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实践性公益活动,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内化政治理念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手段。

二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然会成为人的主要需要,它表示人类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力得到充分的表现。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放自我,在实践中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我奉献、自我索取、自我满足,它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只能产生、存在并渗透于个人对社会价值的创造和奉献的过程中以及个人对自身的个人价值索取和满足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当代大学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个人潜能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生活在一个并不要花费多少精力就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因而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不能取代精神生活的满足。但由于大学的特殊性,大学生无法通过职业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也无法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对于社会的帮助。于是,志愿者活动就成为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首先,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离开社会的需要,自我价值就无从谈起,志愿服务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机。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鼓舞下,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感受到自身价值的的存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志愿服务倡导的人文关怀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志愿服务的精神、宗旨、口号、行动集中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即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志愿服务倡导的人文关怀充分反映了全社会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群体的高度关爱。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在将这种关爱传递给服务对象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自我实现、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大学生渴望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使自己得到应有的收获,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志愿服务强调自愿,强调在公益性行动中的精神满足。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而且也会有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肯定与满足。这种自我满足和认可感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程度相适应,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塑造了大学生自我的人格。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健康人格是指处于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同时又能充分展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它标志着人格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人格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其是否具有健全人格有紧密联系。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而言,书本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也是更重要的学习。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首先,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锤炼自我的良好平台,对于良好的人格养成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志愿者活动可以磨炼大学生自尊自强的人格意志,端正大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人格品质,并使其拥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

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志愿者,就应该具备正直、善良、无私崇高的精神境界,具备体贴、关怀、包容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构成因素。志愿者活动的实践表明,志愿者活动具有三种独特的功能,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三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上的不足,这三种功能是:铸造功能、黏合功能、整合功能。铸造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协助精神培养,黏合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整合功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提升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志愿服务的宗旨及其行动,与交往与沟通中应遵循的平等交往、互相尊重、诚实守信、互助互利、相互理解、宽容大度等基本原则相吻合,为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交往环境。在这样的交往环境中,必然营造出一种融洽的人际沟通的氛围,为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创设了有利条件。志愿服务的精神展示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特别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共同进步,也为当代大学生培养“情感智力”,实现人际问的有效沟通提供了最佳途径。在实施志愿服务过程中,对于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理解能力、人际应对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是走上社会前的“热身”,提前体验社会角色,会给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先机。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更可以把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强化了专业意识,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过程,指的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它包含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技能社会化、行为社会化等几个方面。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有效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大学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期之一。在这个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日益定型,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观念真正内化。这个时期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社会化的程度,对于大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复杂的社会中减少盲动性、完善人格、提高身心素质都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大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拓展,对于大学生社会化具有尤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具有契合性

社会转型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色彩的内容,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平等自立等现代社会意识,但也容易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某些负面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失范,社会公益意识缺乏,伦理道德水平不尽人意。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构建一种“爱心奉献社会,真情温暖人间”的价值观。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使参与者通过奉献来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自我价值、锤炼品质,而这恰恰是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化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其社会化目标的全面均衡实现。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会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也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成长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同学之间会形成同辈群体,所谓同辈群体,是指一个由年龄、地位大致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发生互动,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微观环境,志愿服务这种提倡友爱奉献的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那些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同学,往往能够得到更多同学的认同,其人际关系也明显要好得多。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宏观环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优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对于大学生社会化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首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认知社会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不能脱离行动,脱离实践而从外界直接获得知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逐步从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尤其如此。当今大学生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片面的看法,甚至对社会认同感低下,究其原因,除了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和某些不良现象的客观存在外,大学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的相对单纯性也是重要的诱因。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志愿者活动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同时,社会实践也是社会认识大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其次,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纽带。从校园走向社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必要的社会化准备作为过渡。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对人在社会化中的行为起定向作用,要使学生能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强化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将社会文化加以内化,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的基础。

再次,志愿者活动也是在校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在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仅要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更应当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投入到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去。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的现状,认识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实际差距,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督促他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手段,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帮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归属感,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人生坐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78

[2]郭广银,伦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4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31

[4]单江林,校园志愿者服务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

[5]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0

[6]杨延林,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决策探索,2005(7),

[7]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作者:彭 海

上一篇:乡环卫作业实施方案下一篇:汽车微信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