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共7篇)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而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未来的当代大学生们应当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这是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真正为民众所认同和敬畏,其调整社会制度的职能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这就产生了法律信仰的问题。所谓法律信仰,可以理解为是对法律能够解决利益和观念冲突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态度。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困境就是国民对法律的信任问题。由于我国法官、政府腐败问题还大量存在,很多人既不相信法律又不尊重法律。我们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我们这一带改变中国的人治状态,唯有信仰法律,才能让法制取代人治,防止滥用实现社会平等。所以我们树立和培养法律意识是有必要的。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是首要的。无论是从课堂还是课外书籍,亦或者是通过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大学生都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为我所用。大学生也可以积极参加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辩论赛等,通过切身经历增强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观念,也是对我们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是有效的。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篇2

一、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知识欠缺。二是法律意识不强。很多人认为“只有私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 都是有本事的人”等类似情况, 这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待强化。三是违法犯罪现象偶有发生。四是法律应用能力不高。在理工科大学生对用法能力的自我价值判断当中, 约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的用法能力一般, 而认为自己用法能力不错的人只占到总人数的8%。

二、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提高的必要性

(一) 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首先, 社会科学在我国处于劣势的地位, 作为社会科学组成部分的法学自然也不能幸免。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法治体系尚不完善, 权大于法以及法律不能伸张正义的现象在个别情况下依然存在。其次, 理工科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难度大, 与文科生相比, 在取得同样成绩的前提下, 要付出大得多的努力。因此, 许多理工科学生都疲于应付紧张的专业课学习, 其他课外知识就更不会重视了。 再次, 在社会的大环境和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小环境之间, 学校作为一个连接媒介, 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并不重视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 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理工科大学生在专业发展中, 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 还是从事生产实践, 其智力劳动的成果, 最终表现为著作、发明、设计等知识产权。当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传统知识产权客体所不及的高科技智力成果, 给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如何界定这些知识产权的归属以及如何合法使用, 国际及国内法都有一整套法律规范。理工科大学生只有熟知这些相关法律规范, 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三、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 树立法律信仰, 强化权利意识。

美国著名法哲学家伯尔曼所言:“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不需要强制力的时候, 才是有效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依赖警察——总之, 能够真正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 这种传统又根植于一种深切而热烈的信仰之中。”可见, 所谓法律信仰, 是指社会主体对法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 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 权利意识与法律信仰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权利意识的增强导致对法律的认识与价值认同, 有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生成。在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中, 努力向他们传播现代权利义务观念和法治精神, 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重点应该是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 尤其应重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仰。

(二) 改革现有法律意识教育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 在不能增加法律基础知识上课时数的情况下, 在教学中应不局限于法律知识的讲授, 要注重对学生运用法律能力的培养、法律信仰的教育和守法精神的塑造。要改革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 使之趋于趣味化、实用化、案例化。

(三) 依法治校,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

卢梭曾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的宪法, 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 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 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 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高校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 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 把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 使学生“内在性”地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关联的法律知识;要坚持“依法治校”, 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养 篇3

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深层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路径,旨在帮助大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服从感和敬畏感以及对法律运行过程的认同感和信赖感。它蕴含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包含了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受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消极社会现象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法律信仰方面也出现了迷惘和空虚的现象。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健全并完善高校法律教育体制,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礼俗社会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个典型的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里,人们信仰的不是法,而是关系和人情。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调整人们行为的主要不是国家法律,而是一种称之为“礼”的规定。即所谓三纲五常。法只是礼的附庸和补充,法本身没有自身的独立价值。礼俗社会讲求的是一种仁义、宽让、相安和睦的秩序。遇到纠纷,人们首先是选择忍让,其次是通过各种私下途径来解决,最后才迫不得已的选择诉讼的途径。中国古籍《幼学琼林》载:“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增广贤文》也载:“好讼之子,多数终凶。”可见,中国古代有“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尽管大学校园是现代文明的轴心,也是现代文明的主要传播阵地。然而,传统法律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使得校园文明承载着一定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很少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毕竟几千年形成的厌讼文化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现代文明所同化的,而礼俗规范在大学生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因此,大学生基于此原因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关系也就决定了法律手段很难在校园立足,在大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中,礼俗规范是最具权威的,礼俗规范讲究“和为贵”,用法律手段解决校园纠纷也就不合时宜了。

(二)法治现状的影响

一个国家法治化的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深度。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必然受到法治现状的影响。

1、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大学生适用度不高。高校是文明、进步、公平的象征,在校大学生既是中国公民,又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习者。我们教育大学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然而,在“保护人权”已明确写进宪法的今天,大学生的宪法权利被漠视,甚至被无端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制度改革的深人,管理上暴露出很多问题,高校频频被自己的学生告上法庭。司法的阳光能否照亮圣洁的象牙塔,如何平衡高校管理权和大学生宪法权利问题,高校退学权是否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一直是法学界和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2、立法速度过快,数量繁杂,大学生信息不足。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体法律信仰的对象。对信仰的主体来说,良法的存在是内心法律信仰的基础。良法从其价值上分析应该具有公正、可操作性的规范体系,能够使社会秩序走向和谐。无从通晓,无从掌握运用,必然导致公众对法律的陌生,法律信仰便无从产生。虽然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水平、理解法律能力上优于普通公众,然而,“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对于非法学专业大学生而言,其法律知识体系必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

3、执政不严,使得大学生对法律敬而远之。“执行法律的人如果变为扼杀法律的人,正如医生扼杀病人,监护人绞杀被监护人,乃是天下第一等罪恶。”执法者的公正与否以及他们本身的法律信仰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执法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执法活动中乱立章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扰执法,越权执法,滥施处罚,以罚代法,以罚代刑,徇私枉法,贪赃枉法,不履行法律职责等执法违法现象仍然存在,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立法成就,削弱了公众对国家法律的信任,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影响了人们法制观念的养成。

4、司法体制存在弊病。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腐败可以通过司法来监督和遏制,这正是司法的价值之所在。在我国司法体制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司法审判受各方面干扰现象比较严重,完整的独立审判权仍难形成,执法不严、徇私枉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依然大量地存在,导致大学生对司法机关不信任,产生厌法、避法的情绪。

(三)法治教育方式的影响

校园的普法教育从总体上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效地推进了校园法治化的进程。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未达到理想的目标,大学生依然缺乏对法律的崇敬和热爱之情。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普法的内容以实体法(具体规定)为主,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局限性较大。实体法的宣传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守法意识,但同时又失却了大学生对实体法价值指向是否正确的评判能力,弱化了大学生对法律及其文化价值的理性思考,容易割断法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更容易造成大学生“法律工具论”的思想,无形之中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深切体验和内心信仰。二是普法的成效不大。普法教育主要以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完成简单的法制宣传,且一些教师授课还存在罗列、堆积知识点现象,师生间缺乏交流。其结果是学生的法律知识只是记在笔记里,划在书上,即形成“知而不信”。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法律素质不高也是其法律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但是普遍的法制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权利义务观念,当其权益遭受侵害之后,不知如何救济。当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维权关系时。考虑到自身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大多数大学生会愿意放弃一些权利,去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这是中国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作祟,这种落后的权利意识主要根源于大学生的势单力薄,大学生“厌诉”、“耻诉”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失去已经营造的很好的利益群体,这其实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趋利避害的行为态势或行为习惯。因为潜在的利益倾向在驱使着大学生有时候必须“息诉”或“无诉”,这是一个物质成本和精神信仰的博弈过程。“打官司”并非明智之举,现实中胜诉之后的学业受阻问题,大学生是不会不考虑的。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路径

(一)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力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法治社会的法律权威

首先,我们要确立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并且使其具有可诉性,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统一全国的法制,建立起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法律体系,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宪法的实施。其次,建立一个廉洁勤政的执法队伍。执法人员要把手中的权力行使好,把职责履行好,杜绝乱作为、防止不作为;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决不能以管人者自居搞特权、耍威风。只有通过他们廉洁、高效、公正的执法活动,才能使大学生体会到法律的真正作用,享受法治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尊重和信仰法律。最后,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司法的神圣、权威、尊严、公正。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生命,而权威则是公正的基础,对权威和公正的倚重是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魏书·卫觊传》:“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改善司法环境,确保司法独立是我们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尊重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规范司法运作程序,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树立司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二)正确定位高校法律教育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感情,最终形成法律信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信仰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治教育体系,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丰富高校法律教育形式,积极开辟并充分利用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多参与一些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形象直观的司法实践活动,如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大会,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高等院校开设法制讲座、剖析典型案例等,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三)自觉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

法律信仰归根结底为人自身的问题,并进而归结为人的神圣体验的问题。法律信仰意味着人们关于法律的充满激情的神圣体验,是把法律奉为神圣之物后主体自身所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感、亲切感和归属感。这是对法律所内在的理想价值和功能的深切的期待和渴望,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人的自然需求。大学生应养成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和遵纪守法的习惯,并能够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大学生应主动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实践活动,例如开展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维权、妇女维权、青少年权益维权、环境保护维权、消费者权益维权”等维权活动,深入基层社区为老百姓宣讲法律知识、发放法律传单、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

三、结语

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点在于:让大学生热切地走进法律、学习法律、崇敬法律,进而信仰法律。法律要尊重大学生,要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强势关怀,这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要求,同时也是法治现代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起码基点。

[1]王素.简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及对策[J].教育理论,2007(4).

[2]胡天生.大学生法律信仰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如何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篇4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通过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小学时,是知识启蒙阶段,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意外安全事故比较多。因此,重视抓好法制教育非常重要,要从小抓起,从小学抓起。我们身为小学教师如何抓好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当今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呢?依个人粗浅之见如下:

一、以学校德育为载体,奠定学生法制认知基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水准也是学生具有准确法制认知水平的基础。学校应以“五爱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充分营造浓郁的校园德育氛围,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重视校史校风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以学校法制教育为主阵地,切实搞好法制教育。

1、抓住热点,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导向。利用学校广播电视、校报校刊、黑板报、系列宣传窗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熏陶教育。同时教师应根据时事热点、校园动态、法律常识、案列分析、名人故事,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促进学生良好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片、图片展,并全面开展观后感写作评比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法》,不断提高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及学生的论辩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举行法制讲座,扩大学生法律知识。开展法制讲座,让深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在家长会上,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讲座,让家长明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及正确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以家庭教育为辅助,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父母应该结合学校对孩子从小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不能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外单独居住,因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影响,染上不良习惯,容易受人教唆犯罪。所以父母也要担负起发现不正当团伙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篇5

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社会高等教育增长率高、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以及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高等教育增长率反映的是毕业生数量增长的速度,适度的超前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超速只会得不偿失。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但工作少,供不应求,竞争就很激烈。因此国家不再负责包分配,毕业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找工作很不容易,导致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这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其中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不仅有利于自己正确地求职择业,迈好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步,而且有利与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很多大学生就业过于理想化,他们往往都怀有寻求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对生活对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的向往,具有比较强烈的成就动机,总想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这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是值得赞同的,但他们同时也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客观的评价自己,甚至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状态,因而忽视了择业过程当中的需求信息的收集、择业技巧的学习、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作用,把择业、就业过程简中化、理想化。这类大学生往往定位较高,有一些甚至选择回家继续等在家里考研。其次,一些大学生过分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和生活条件,一味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对国家需要人才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边远山区、艰苦行业不屑一顾。有的择业时与单位更多地在工资待遇、居住条件、假期长短等细节问题上纠缠不清,而对于单位的具体规模、工作环境、发展前景和个人的继续教育等重要问题却不很关心,使用人单位感到学生胸无大志,最终不与此类毕业生鉴订就业协议;有的只看重眼前利益,不管自身条件和专业如何,一心向往工资高、地位高的工作。再者,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非常狭窄,他们认为只有找到“公家”的铁饭碗才算就业。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在私营企业、非国有公司都只是打工,不是正式工作,不能叫就业。

其实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希望自己能获得一份可以较好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职业,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但是必须认识到,择业观如果脱离现实而一味拔高,就有可能导致择业的失败。那么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地树立择业观与就业观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简述: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篇6

一、树立法律信仰,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为起点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如何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以信仰的名义成为一种精神指引,需要一个完整的轨迹,而这个轨迹的起点在于法治意识的确立。

(一)法治意识,最核心的则是规则意识

大学生应当具有用规则指导行为的意识,并且具备权利认知和当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自觉选择用法律进行救济的能力。就像柏拉图曾举例说“:如果孩子们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法律的精神,而这种守法精神又反过来反对不法的娱乐,那么这种守法精神就会处处支配着孩子们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规则意识在支配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需要将这种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遵循法律规范、善用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品质,形成对法律的真诚信仰。

(二)规则意识,关键在于规则的运用

据调查,多数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规则意识,但对于规则的遵守却反映出规则意识的不确定性。比如,在被问到“你会绝对地遵守和服从法律吗”,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肯定的,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法律不公正就可以不遵守。然而在一条法律被废止之前,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得到了大家的遵守,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在于,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存废必须通过立法程序进行,这才是合乎法治的途径,而任何通过公民自力救济或采取与法律相对抗的方式都是违背法治宗旨的。又比如,在面对自己的亲属违法犯罪时,有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选择向公安机关举报,或者劝其自首,希望其能主动承担法律责任,改正错误。然而,也有大学生认为“法不外乎人情”,持包庇隐瞒态度的大学生也不乏少数,这说明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必须常态化和持续下去。

二、树立法律信仰,以改革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为路径

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就要“使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概念从国家的外在宣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行为动机;从客观的行为标准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模式,使立法精神和价值导向获得公众的认同”。学校法治教育必须以此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转变法治教育理念

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守法教育,法治教育需要突出法治的精神和价值。因而,法治教育应摒弃纯粹知识化的倾向,而以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用法治实践的效果来衡量和评价法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实践教育活动而不仅是简单的法制宣讲,把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理论学习和能力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自觉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塑造良好的法治品质,培养真诚的法律信仰。

(二)创新法治教育方法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双向互动,使大学生在接受法治教育中能够愉快地实现目标和满足自身需求,最终实现法治教育的目的。比如,我们在基础课上的法律部分教学,无须过多深入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用案例,特别是用大学生的案例进行真实说法,更生动也更自然地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学生接受起来也更轻松和有效。当然,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中的教育作用和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法治教育的作用之外,校外庞大的法律职业工作者队伍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与法律相关的政府部门行政人员,他们掌握我国法治运行的具体情况、可以用丰富的法治实践经,最为鲜活的法治实践案例,与学校联动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以我校为例,将可公开审理的、比较简单轻微的案件庭审带进学校,让学生在真实的庭审现场学习法律知识,这种“送法进校”的探索可以提高法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法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为密切,让法治教育从书本的理论转变为真实的生活,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

(三)利用、创设有效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载体

随着“人人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因此,法治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更要利于新媒体的影响力,比如微信、微博的互动力量,寓普法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又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参与与发声,增强法治教育的生动性。比如我们探索过的将“翻转课堂”的精彩内容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观摩或者评论,这种既和谐又愉悦的教育方式将带来更有吸引力的课堂和更积极效果。

三、树立法律信仰,以引导大学生正确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为归宿

当今社会,权利与义务已经成为每个公民非常重要且不可剥夺的财富。要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必须规范对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正确运用。

权利需要救济,无救济即无权利。据调查,当下大学生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比例只占遭遇侵权大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所以,就目前大学生维权现状而言,选择法律救济的方式并不普遍。当年,在公务员考试中,安徽芜湖的一名大学生张××因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拒绝录用。张××以芜湖市人事局歧视乙肝患者,侵犯了其平等就业权益为由,提起了行政诉讼,成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权第一案。张××理智、正当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不仅很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为解决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推动,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所以,当面对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的选择必须理性:首先,大学生要有权利意识,懂得什么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大学生要有维权意识,懂得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再次,大学生要有法律意识,懂得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要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救济。

全面依法治国已启,大学生的使命在身,法治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现代法治传统的国家推进法治,本身就极具挑战性。但民智已开,征途已启,前方虽荆棘重重,我们仍一往无前。

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塑造社会成员的法治品格和精神,把法治要求有效地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伦理信念和行为要求,才能使法治最终成为社会现实。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唯愿我们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法治品格和真诚法律信仰的大学生。让我们寄望法律的力量,在追梦法治中国的坚实道路上,踏石留印。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法律出版社,2008.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篇7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 旨在提高学生在面对社会中诸多挑战时所能应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因此,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中的直接目的, 符合本课程的目标, 从而提高本课程教学所具有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要求。

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看, 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仅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 更包括将理论结合实践的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从多年教学实践看, 本课程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辨析问题的能力等。在本课程教育中, 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展开对知识的讲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社会上的重重挑战。

1.2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兴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分支, 教材文本枯燥乏味, 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就必须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 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 提高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 增强本课程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只有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从而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激发教师授课的热情。

1.3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终将投身于社会中, 在学习阶段就必须掌握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担负着培养面临实际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重任。自上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利己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想已经普及。学生面对社会中复杂的问题往往经验不足, 法律意识不强而无法维护个人权益。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2.如何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两个部分组成的, 两个部分分别注重学生的惠人与维权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本身出发,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解决自身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并且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如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调节与管理等能力。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改革应运用如下方式。

2.1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导向教学理念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以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 为既定目标做批判性的自我反省, 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不断提升自我, 不断强化自身能力的一种本着对自我负责的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以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应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 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为学生设置课前引导问题, 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通过派出代表发言的方式, 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相结合, 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综合能力, 适应在社会发展中的需求。

2.2借助情景剧表演的模式,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教师可以采取为学生安排情景剧排演的课堂作业, 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 提高语言与肢体表达能力。例如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 教师可以将该章节的课程内容作为情景剧的立意与宗旨, 让学生以小组模式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进行情景剧排演。学生在排演过程中, 会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对其他文学作品的查阅充分理解如何明辨公共生活中的违法现象, 如不文明行为、交通违规行为和违背治安管理的行为等, 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结合生活经验, 将此立意展现在情景剧之中。借助此方式, 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人生哲理的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且通过表演, 提高自身的语言与肢体表达能力, 开发学生创造力。

2.3创建调查问卷并统计数据,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 可以根据某章节, 让学生自己立意做一份群众调查问卷, 统计其数据并针对该现象撰写论文给予分析。例如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和第三节家庭美德, 学生通过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群众的民意调查, 分析现如今社会对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看法与态度, 并对其结果进行深层次分析。通过此种方式,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 并针对不良现象加以批判, 从而树立学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统计过程中, 找出课堂知识的重点并加以掌握, 透射于社会问题中,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当然, 统计结果不会尽如人意, 根据学生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教师应加以点评, 防止学生被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误导。

3.结语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结合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模式、情景剧与调查问卷作业的方式方法革新教学方式, 从传统单一的授课中脱离, 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发问,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情景剧作业的新颖模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与肢体的表达能力, 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与品评过程中树立正确且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对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教学大纲要求中的基础政治课程, 应加强对其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能力培养,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建梅.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4) .

[2]徐雁.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2) .

[3]顾玉彬, 吴明霞, 张利敏.BB网络环境下德育与法制基础教育探讨[J].中国报业, 2012 (10) .

[4]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04) .

上一篇:勤俭节约制度规定下一篇:项目部反违章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