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精选8篇)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1

杜朝辉 张国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上海交通大学本着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对研究生培养机制开展了深层次、多方面的改革。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1.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培养机制改革的依据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坚持“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思路。学校正在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学校的发展目标,研究生教育也应引领学校发展,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进而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学校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围绕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突出创新与质量,保持并不断巩固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形成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及运行保障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坚持的基本方针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革实践、创建一流。中心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学者和行业领袖。

2.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是培养机制改革的基础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对象是研究生,所有的外在条件和规章制度等外因均必须通过研究生自身起作用。如果研究生自身不以努力的实际行动去追求质量,即使有再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再严厉的外在监督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没有研究生的主动,培养机制改革的效度和信度都会大打折扣,改革必须坚持以研究生为本。通过改革相关机制和制度,调动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是基础性工作,是改革的落脚点。为研究生建立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并为优秀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越的条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让研究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

3.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是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最大,应充分发挥导师的聪明才智,探究研究生培养规律。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导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让导师真正把人才培养看作是最重要的使命。如果每个导师能多投入一点精力在人才培养上,如果每个导师都能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这个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心在导师,要牢牢树立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是改革的关键这一意识。确立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立有效的评优奖励措施与落后惩罚制度,激发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4.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

无论是学校、学院、学科、导师,还是研究生自身,都迫切希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这发自内心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培养机制改革的顺利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应顺应各方客观需求,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路、方式、方法均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各方正确地分析阻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科学地论证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新方法以及可行性,积极推进和改革试点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5.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全面改革是培养机制改革的准则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部门的联动配合、协同创新。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使改革顺利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就是要促进开放式办学,把资源的使用边界扩大,在平衡各方权益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培养机制改革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博士生教育要改革,硕士生教育也要改革;国内研究生教育要改革,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也要改革。只有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的系统性、平稳性与可持续性。

6.考虑差异性和时序性是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策略

不同的学科其性质不同,学科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培养机制改革不能“一刀切”,而要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及学科发展状况,服从学科发展规律的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持续深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仅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很多主体的切身利益,所以推行培养机制改革难度十分巨大,这就要求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先试点再逐渐稳妥推行。改革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逐步掌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内涵,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科学性认识不断升华,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历程

上海交通大学从2006年春季开始酝酿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深入研究,反复分析,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办法(试行)》指导性文件,于2007年3月正式向全校颁发。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2007年新生入学时开始执行。

学校相继推出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及文件,主要的文件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导师资助博士研究生培养费用的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助学金实施细则》、《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教师申请招收指导研究生的规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优秀奖学金实施细则》。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必须提炼、巩固与规范已有实践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学习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准备,2011年3月至7月,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历史上首次全校范围内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经过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全校进一步明确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8项改革举措:招生指标分配制度、招考与选拔方式创新计划、导师动态选聘制度、卓越课程建设计划、博士生连贯式培养与分流制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生待遇改善计划、学位留学生促进计划。8项改革举措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根据。

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1.逐步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促进培养目标转变

(1)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类型结构,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规模和比例。硕士层次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为主,学术型硕士生主要作为博士生的候选人来培养。学校积极申报并获批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主动促进博士生教育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变。

(2)调整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在国家严格控制招生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学科之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促进博士、硕士纵向层次结构的优化。在教育层次上,学校明确以博士生教育为主,强化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

(3)调整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坚持有选择地追求卓越,积极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加强资源向优势学科聚集,对于建设成效不大的学科坚决说“不”。经过学校校长办公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撤销了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暂停了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招生。通过调整学科结构,触动了各学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识。

2.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要求

(1)开展“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两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不断完善面向不同培养目标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2)开展“工程硕士、MBA和法律硕士”三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导师组负责制及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使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

(3)学术型人才培养逐步过渡到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建立连贯式博士生培养和分流制度。强化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设置博士生资格考试首次不通过率,建立学期学术报告考核制度。为利于淘汰制度的推行,建立博士生招生名额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学校与国家重要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办法。

3.建立三级学位评定体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1)调整成立了学院、学部、学校三级学位评定委员会体系,从根本上为建设基于学科门类性质的研究生教育战略规划、学位授予及培养质量保障新体系奠定了组织保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全校研究生教育宏观发展战略,其他职责如学位评定和导师遴选等授权给新成立的6个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实现学术权力的科学运行,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发展。

(2)推动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改革。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药学院启动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与答辩试点工作。学位论文评审从全部采取国内评审向逐步采取海内外评审转变,促使博士生培养融入国际学术环境中。

(3)各学部、学院制定适合学科特点的学位标准,并逐步提高学位标准的底线,比如对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盲审成绩的要求有较大提高。4.创新研究生招考与选拔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1)加大对优秀生入学源的吸引力度。推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制度,采取提前面试、预录取等方法留住优秀生源。设置博士生优秀生源专项奖学金,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安心在国内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2)改革博士生入学考试方式,从关注知识点的考核转向关注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发展潜能及综合素质的考核。加大复试权重,把专业课考试并入复试环节,将招生的决定权更多地转移给学院和导师。

(3)加大招生宣传。大力开展暑期学校、招生夏令营,把招生工作端口前移;同时做好“走出去”,上门争取优秀生源,建立起全天候、网络化的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

(4)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行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改革。在招生指标分配中,增加“质量因子”权重,弱化“导师数”权重。“质量因子”将依据不同学科门类和学科性质分类制定,着重考虑高质量生源、高水平师资队伍、国家级基地平台、高水平科研项目、高质量培养研究生等因素。5.深化导师动态选聘制度,促进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

(1)打破职称限制,原则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均可申请指导博士生,优秀的讲师也可申请指导博士研究生,建立起以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机制,导师的育人责任意识有所提高。已聘190位副教授和12位讲师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导师平均年龄逐步降低,学缘结构得到很大优化,为留学回国人员和青年学者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博士生导师列入年度招生简章的审批权下放到学院,由学部及学校负责备案,赋予院系在博士生导师选聘中的权力,明确其责任。学院报备的招生导师数量一般不超过当年该学院的招生指标。

(3)实施博士生导师招生“封顶”制度。依据不同学科门类、学科性质,设置导师累计指导在读博士生上限,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聘后管理,建立评选、聘任与考核有机结合的导师选聘机制。6.开展卓越课程建设计划,夯实研究生的知识基础

(1)实施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全面修订完善各一级学科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2)推进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建设。探索推进课程代码统一、课程库资源开放、选课流程再造、学分互通互转等工作。建立研究生课程运行监控与评估体系,加强对研究生课程质量的评估。

(3)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已成功与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课程战略合作,实现了两校研究生课程全面开放并互认学分。

(4)组建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专家全面参与咨询评审、编写教材、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为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过程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证。

7.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建立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

(1)探索建立基于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新型研究生培养组织结构。设置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完善交叉学科导师小组制度;鼓励博士生导师在两个一级学科招生。

(2)建立并完善博士生跨学科报考平台,方便学生报考。单列博士生招生指标扶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同学科(如医学与工学、医学与理学)的导师已有合作的科研项目,可以申请专项指标,博士生由两个导师共同指导。

(3)着力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和机制。设立研究生学科交叉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

(4)以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建设项目,举办大师讲坛、学术沙龙、暑期学校、科技竞赛等,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多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8.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促使博士生全心投入科研

(1)建立博士生奖助学金由国家、学校、导师共同承担的机制,不断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建立基于上海基本生活水准、物价变动指数等因素的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与生活条件。博士生奖助学金标准已由2010年的1575元/月增至2012年的2500元/月。生活待遇得到了保障和提高,激发了博士生的创新热情,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博士生越来越多。

(2)建立硕士生奖助学金动态评定制度,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奖助范围,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热情。

9.加大国际交流资助力度,扩大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1)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项目。建立了国家公派留学储备人才库,推出了专版网站。探索“国内-国外-国内”的“三明治”式培养模式规律。

(2)学校设置了博士生国际合作交流基金,支持研究生国外访学、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不断扩充,每年约有120名博士生到海外一流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学校每年支持约50名博士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层次和领域明显提升和扩展,与我校建立实质性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学越来越多,选择合作对象的余地越来越大。

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生教育结构布局还不理想并存在制度性障碍

研究生培养目标、招生数量、学位类型等调整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调整策略、调整方式、调整尺度等还需不断摸索。结构布局调整还受到外部条件的诸多限制,包括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关注。

2.研究生教育思想、培养方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匮乏,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3.导师队伍的水平和投入亟待加强

导师指导投入不足,存在“重使用、轻培养”倾向。导师选聘的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

4.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不到位

课程考试、中期考核、综合考试、资格考试、答辩等培养环节缺乏实质性把关,缺乏淘汰和分流机制。

5.生源质量已成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制约瓶颈

部分最优秀的生源并没有直接就读国内研究生,缺少吸引措施。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基础比较薄弱、科研潜力欠缺。

6.学风建设与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部分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存在只求学位、不求学问现象,缺乏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同程度地存在学风不正的现象,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下一步设想

1.改革导师的考评、选聘制度

导师的考评和选聘不仅要考核导师的学术水平,更要考核导师的育人质量,更加重视导师的道德水平、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评价标准,淘汰不合格导师,健全导师的退出机制,并建立优秀导师的表彰机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加强过程管理。

2.进一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更加强化实际应用、行业需要和职业需求。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过程要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进行,梳理与再造培养环节,建立有交大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探索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3.加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建设

增强大学凝聚力,为培养研究生建立良好的软环境。重视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鼓励研究生刻苦求学,培育人文情怀,塑造高尚情操。合理引导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非强制性规范体系,促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同步发展,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2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措施

1.统筹规划, 筹措资金,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科研资助体系。

通过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学校将国家财政拨款、学校专项资金、导师配套经费以及其他有关资金进行统筹规划, 建立合理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将研究生的奖助与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和综合表现相结合, 实现动态管理, 激发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鼓励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学校先后出台了《新疆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新疆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新疆大学研究生教育基金管理办法》及《新疆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等文件并付诸实施。除委培、定向生外, 所有非定向及自筹经费研究生均可享受助学金。非定向博士研究人每生每月600元, 比之前生均提高300元, 自筹经费博士研究生从没有奖助学金到每人每月350元, 资助额度达到90%以上;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400元, 比之前生均提高150元, 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从没有奖助学金到每人每月200元;第二、三学年根据硕士研究生年度学业评定结果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 动态调整学业奖学金的发放金额,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发放等级分别为500元、400元、200元, 学业奖学金资助面由改革前的60%提高到目前的85%。资助的同时, 也加大了对研究生实际表现的考核力度。

从2009年开始, 学校配置一定比例的博士生招生计划, 用于招收导师全额资助奖助学金的“导师全额资助奖助金制博士生”, 全额资助奖学金将免除优秀博士生的生活压力, 保障博士生的衣食无忧, 从而使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2010年有13名博导招收26名博士生, 其中每位导师各有1名为全额资助奖助金博士生, 2012年有17名博导招收46名博士生, 每位导师招收全额资助奖助金博士生比例较之前提高了26%, 导师须从科研经费中一次性支付所招博士生的研究生助研津贴和培养费共计3万元/生。

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推出后, 初步建立起激励和竞争机制, 加强了研究生从事学习研究的紧迫感, 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较五年前提高了15%, 参与科研项目数提高了20%, 研究生已成为学校的“科研生力军”。

2.改革公共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开发创新思维。

江泽民曾提出, “进行教育创新, 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 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与科学研究、管理或专业技术相关的工作, 这就要求研究生既要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创新能力, 更要具备开拓精神与灵活的创新思维。有一句俗话说得好, 送人一条鱼, 只够他吃一顿;教人去钓鱼, 就够他吃一辈子。

新疆大学2008年9月启动的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程的改革由专家以专题讲座形式, 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 帮助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三年的实践, 此项改革效果非常好, 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 自2010年起, 以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建设为试点, 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年, 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教改课程“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两项课程改革用理论和事实说服研究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未来的密切关系, 从而消除研究生思想上消极状况,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学期的前期准备, 2012年初校级硕士生英语公共课教改课程立项。采取入学分级考试、分层教学及开设选修课等形式, 完善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加强自主学习,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

强化导师责任, 理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在授业、解惑的同时, 更加注重传道, 传为人之道、传科学研究之道, 强调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造就了一支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数量相对稳定、整体素质高和责任意识较强、专兼职结合的导师队伍。建立了导师育才费制度, 调动了导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面向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聘一批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培养导师;实施以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并设立对青年教师科研资助的专项资金, 保证青年教师对研究生的正常培养。

4.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提高科研参与热情。

研究生是创新能力体现的主体, 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对科研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精力, 才能解决研究生的科研训练, 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优势。

(1) 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2010年建立“研究生国内外访学基金”、“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积极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并对“985工程”大学在班级排名前十名和“211工程”大学在班级排名前五名被推荐到我校的免试入学硕士研究生予以奖励。2012年1月制定了“《新疆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办法 (试行) 》”,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 激发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认定及资助管理办法》, 切实解决贫困生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除鼓励贫困生努力学习, 争取获得各类奖学金外, 还给予定期补助或临时补助。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引导参与创新实践。

加大了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培育力度, 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在提高研究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能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工作能有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局面,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学校获批的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24个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均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了平台。通过基地建设, 增强了人才培养的自主创新能力, 有效实现了与产学研基地的优势互补, 形成“双赢”格局, 有利于推进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6.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学术行为。

在招生录取工作中, 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生源结构, 提高生源质量。在课堂教学环节,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督导机制。制定实施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实行研究生测评、督导督查制度,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论文撰写环节, 严格执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度、统一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引入学位论文抽检和学术不端检测制度, 从程序上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进行规范。在学位授予环节, 强化申请学位对科研方面的要求, 加强对论文质量的把关。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方面, 鉴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 实行班级管理模式, 配备辅导员、班主任, 加强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充分利用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教育宣讲的机会, 向研究生详细地介绍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分析学术管理、学风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阐释诚信对于科学的重要性, 提出防止科研工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综合措施。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1.部分学位点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 缺乏稳定、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就很难对重点问题进行集中研究, 没有集中研究则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理论, 也很难达到“学科有优势, 研究有特色, 人有专长”。

2.受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 在引进和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还在较大困难, 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学术带头人少, 部分学科的带头人从岗位流失, 所属的学科就可能出现后继无人、团队解体的问题。虽然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结构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有更多的青年骨干学成归来充实了导师队伍, 但导师队伍目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长期存在, 优秀拔尖指导教师相对匮乏和短缺, 缺乏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指导教师, 缺乏大师级或重量级的指导教师。而且长期以来招生名额分配实行的平均主义, 使得有些导师虽然长期没有任何科研项目, 但他们却享受着同样的教育资源, 甚至认为平均数量是他应有的权利。这种观念上的滞后不能切实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责任心及调动其积极性。

3.对人文、基础类学科尤其一些冷门学科来说, 由于课题项目较少, 甚至常年没有课题项目, 这些学科的导师显然很难接受提供助研资金的新制度。虽然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申请项目。但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平衡各学科的实际差别, 并科学合理地解决某些学科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公平妥善地加强对冷门学科的政策扶持, 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4.部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吸纳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不足, 没有体现开放性和创新性, 不能更好支撑研究生教育发展。部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未能实现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与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卫, 来茂德, 严建华, 沈满洪, 陈凯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4.

[2]赵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个文献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3.

[3]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 2009.5.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历史与现状

自1984年以来,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时已20余年。社会实践在探索和摸索中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全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过程,逐步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

时代发展对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等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呆板,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由于经费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学校通常在寒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队伍,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或组织学生到风景区、工厂参观考察,最后,做些简单的调查便草草收场。大学生的参与面较窄,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特点与实践内容结合不紧密,对社会实践的成果消化不彻底。这种社会实践模式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要真正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的却比较困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缺失,使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获少,从而使社会实践失去应有的意义。

2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主要问题

社会实践在计划安排上与教学脱节,随意性强,覆盖面窄,内容单调。多数高校未将社会实践作为必要的常规教学环节,而是随上级意见、主管领导、工作安排、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带有一定随意性和临时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或者是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上,缺乏对全体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再次,大多数社会实践内容单调,专业特色不明显,显得层次不高,少有突破,常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局面。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不够。由于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少,仅凭学校和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和动员而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目标认识不到位,甚至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实践目标都是模糊的。另外,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完成任务,动机和目的都不明确,为了实践而实践。这些学生往往草草应付,甚至弄虚作假,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当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监管不严,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一些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整套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容易出现“重两头轻过程”的现象,对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与后期的评比表彰比较重视,而轻视了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与质量监控。仍有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采取“运动模式”管理,重形式轻实效。在实践规模、主题、形式上大力宣传,追求轰动效应,但对实践的内容和效果却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活动之初,层层传达文件,组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部署动员;活动结束,各院、系、班及时提交实践报告开展评比表彰,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社会实践的过程、收获、心得体会。但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具体怎样搞,实际效果如何却无暇顾及了,以致于不少学生实际并未认真落实,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然而在评比表彰时,个别学生因文笔不错,实践报告纸上谈兵、“引经据典”却受到嘉奖。如此这般,既使得大量的实践报告注水,也会严重影响踏踏实实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的积极性。

2.2 问题产生的原因

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影响。目前,我们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事实是只要高考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各个层面看重的仍然是考试,而轻视了实践。长期传统的生活成长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习惯于立足校园内学习专业知识,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在还没有学业有成时没有走入社会的资本,甚至惧怕进入社会。

毕业、就业、升学压力带来的影响。进入高校后,面对今后毕业、就业、升学的压力,学生也会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学习上,热忠于考级考证升学,只注重眼前所得,一心只为获得毕业文凭,不注重实际能力的训练。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思想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带有一定的功利化,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缺乏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真正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很少能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巩固所学,帮助升学和就业的良好途径。

各方面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都在唱高调,但实际上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由各高校团委负责组织,各院系辅导员实施,学校其他部门很少关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学校雷声大雨点小,不管是学校或是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思想上的重视不够,这给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认同有限,社会实践的社会渠道窄,社会实践基地较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3 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3.1 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坚持专业化道路

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高校党委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和其带来的实际作用。从学校层面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就业率。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把所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索比被动接受知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精神。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获得更多直接经验,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在学校单纯学习书本知识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专业思想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其教育效果远远大于在校园中进行理论化的说教。

遵循专业化的原则。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将建立极大地满足感与自豪感,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解决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大学知识学来何用?”的疑问,稳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通过社会实践走专业化道路,对学生进行职业和思想方面的双重教育,陶冶了情操,进一步培养了职业道德和操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3.2 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驾护航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课程,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各高校在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应该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根据学生年级特点的不同,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应有一定的倾向:一年级以课程引导开展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各种社会角色体验等初级实践活动;二年级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课题调查、相关业务调研、专业服务等中级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展以发展职业与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类高级实践活动。三个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巩固所学、完善自我。

建立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负责实施社会实践的各院系,应充分利用自身已有优势,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点对点”式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锻炼能力的创造平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实践与自己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环节中感受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稳固专业思想。其次,此种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各院系学生培养策略,弥补在校培养实践环节上的不足,完善学生培养体系,提升各个院系学生培养的质量。再次,此种方式也可以让企业提前了解到大学生与所需员工间的不同,提前开展职业培训,为将来企业用人提供后备力量。

4 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载体。党中央、团中央历来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各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种特点,根据实践情况,并利用自身优势,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学生广泛参与,锻炼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张飞.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增强活动实效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 李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3)

3 王照侠,郭维俊.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 高惠娟.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4

【摘 要】 广西大学经过充分调研,2009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展以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在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在25个学院试点,随后在全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至今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 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实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家教育现状迫使高校必须课改

1、近年来,由钱学森之问而引发的温家宝总理五问中国高等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中国高等教育到底怎么了?”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质疑,我们必须改变现状,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高等教育的质量指的是什么,胡锦涛书记给我们做了重要指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二)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1、本科生毕业所要求的大学四年修完的学分90%以上来自课程,可见课程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影响。

2、当前课程教学质量的现状:重考试结果、轻教学过程;学生主要依赖笔记,而多媒体教学后学生连笔记都省略,周远清部长说“从人灌到机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管理落后;课程体系陈旧,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缺少必要的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

(二)狠抓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这些年来,尽管“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和高校一直在强调改革,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学方法改革难以突破重围,效果一直不好,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坚冰[1]。教学方法改革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其表现在:

1.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已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一直以来教师关注的焦点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视对学生“怎么学”的考虑;一些教师讲课时不顾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就怕自己准备的东西讲不完,因而满堂灌,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不多,学习的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2][3]。《中国高等教育》概括描述的“三不”引发广泛议论:不能享受先进教学方法的学生是可怜的;不善用好方法施教的老师是可悲的;不会激发大多数老师革新教学方法的高校其教学也难能生机勃发[4]。

2.教学方法的改革进展缓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不愿拿出时间、精力从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很难形成浓厚的氛围[5]。此外,高校关于教学改革的行动虽然从未停止过,但更多的项目与研究仅止于理论文本。

3.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改革创新的突破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他认为:“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6]

4.教学方法改革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新定位的客观要求。2010年12月,我校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而“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应当培养高质量的各类创新型人才”[7]。但教学方法不变革,创新型人才难涌现。

因此,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面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我们深知,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可能并不那么深奥,难的是大范围推开。学校经过慎重研究和广泛讨论,决定坚定决心,迎难而上,真心践行、不留死角,在全校大范围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用实际行动啃下这块硬骨头。

(三)狠抓教学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本质上讲是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基本要素[8]。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目标实现。其主要表现有:

1.部分教师的教学随意性过大,教学过程有待规范。本科课程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包括课前准备(备课、编写教案、实验示范、实训准备、教具准备等)、授课、课后延伸工作(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四大基本环节。一些教师存在着忽略答疑,不批改作业等问题。

2.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以对付考试和考试拿高分为主要目的。

3.高校课程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体系,它包括课程的生成系统管理、课程的实施系统管理、课程的评价系统管理等。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课程管理阶层与课程执行阶层的脱节,管理阶层一些决议的产生往往是管理阶层单独研讨后的结果,没能很好地反映广大基层教师的声音,更不可能反映广大学生的需要。

4.考核形式单一,期末考试在学生成绩评定中总所占比重过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试与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

5.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不够科学合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课改“三原则”

1、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教学过程评价主要涉及:作业、课堂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10余个环节。通过注重课程教学过程基础环节的强化和优化,进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等课程教学基本要素,改革和强化课程助教、备课、授课、答疑与习题课、批改作业与小组讨论、课程考核、课程教学评估、课程小结等教学基本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比重,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本科课程教学过程。形成动态的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多选择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课堂重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结合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课程可以采取讲义公开法,各学科课程均可采用精品觅食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应多采用激发想象法,鼓励逆向思维的教学法尤其适宜理工科课程,观点烹调法尤其适合法、哲课程的教学。推广个人魅力教学法――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适时和良好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改善学习课程内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关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范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课程为学生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通过建立“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进情景”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着眼于“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的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和“收集典型课案、观摩课堂实录、名师现身说教、设计课堂说评”的随机而变的课堂“应变”机制,注重教学小结、反思日记、教学经验文章、座谈会等课后反思机制,结合以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体验”机制,以及师生课外以书面传递,日记对话,聊天谈心和共同活动等多种形式增进师生的积极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的课堂拓展的“场外交流”机制,构建新的课堂运行机制。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效果

(一)实施程序

第一阶段,学校高层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启动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第二阶段,以调研调查、收集材料和制定政策为主。2007-2009年,已调研了40多所国内高校,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和处长分别在2007年、200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简称UIC)进行为期一年的本科教学的学习考察,期间走访了30多所高校,掌握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时任教务处长林小峰教授在UIC担任3门课程的助教工作,全程参与了备课、上课、讨论、批改作业、答疑、指导实验、考试等全部教学环节,并与一些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者和管理者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这对我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借鉴、参考和启发作用。出台了《广西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过程规范要点(试行)》和《广西大学本科生课程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试行)》,各学院出台了《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强调积极参加课改是教师的责任,在新的《广西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中对教授、副教授的岗位职责均提出“承担本学科教学法的研究工作”的要求。课程注重加大互动过程和平时成绩打分,根据大班上课的特点,配备优秀研究生助教辅助教学。通过“学校补助一点,学院自筹一点,导师资助一点”的工作思路,多方筹资,努力改善研究生助教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发放研究生助教酬劳,扩大助教岗位数量,优先安排课改教师的助教岗位。鼓励学院根据课改进展,提供配套经费投入。硕博士生导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资助助教,安排自己的研究生承担本科课程助教工作。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实施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增加课程教学改革补贴。设置课程教学改革补贴系数,在组织进行课内和课外小组讨论、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答疑、组织进行课程测验、组织学生写课程论文或做课程设计,并予以批改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为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现代版的照本宣科状况,取消多媒体上课补贴。学校利用我校实施的责任教授制,规定申请专业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课程教学改革,由此分别获得每月1500元和600元的责任教授岗位津贴。

第三阶段,全校动员,进行试点。2009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今后两年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全校开展以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开展试点,取得经验我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在25个学院开展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据统计,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参与课改的教师人数达到2074人次,课程达到1323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第四阶段,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全面铺开。经过2009年一个学期的试点工作,学校积极跟进,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在全校教学工作大会上,邀请这些教师做典型发言;在学校组织的责任教授培训会议上,邀请课改典型教师做经验交流,并适时邀请国内专家来校进行课改讲学,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辟课改专栏,全方位、多角度,积极营造课改氛围。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在总结试点工作前期经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从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入手,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该项改革从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已在全校展开。通过课程改革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典型,建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改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研工作得到显著提升,教师们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总结,几年来在各种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屡获佳绩。许多课程在教改方面的探索受到了学校专家组的一致肯定。在教师学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广大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做到教研紧密结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五阶段(一年后),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全面铺开。召开第五次教学工作大会,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大力提倡教学过程优化。优化教学目标,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并使教学目标向学习行为的转化。优化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抓住技能的训练点、智能的开发点,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抓住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优化教学管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想办法促使教师、学生与高校管理阶层的接轨,促进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重视课程管理。加强对高校教师的课程理论培训;提高师生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参与度;完善针对课程编制质量的评价制度;吸引多方力量参与高校课程管理。并在会上对优秀课改教师大力表彰颁奖。

第六阶段,我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1年1月,我校原教务处处长林小峰教授应自治区教育厅的邀请,为广西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做了3场讲座,详细介绍了学校正在进行的课改工作,报告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此外,林小峰教授还分别于2009年6月9日在广西大学行建文理学院、2011年3月2日在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2011年3月3日在广西工学院作“课程建设与改革”专题讲座、宋亚菲教授在钦州学院做课改专题讲座,介绍了广西大学近年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受到各校的广泛好评,对兄弟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启发、推动作用。国家教学名师黄维义教授多次与国外专家交流课改情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的不平衡,小部分教师不愿意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课改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把课程教学改好,才能真正达到课改的目的。现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存在,转变教师的观念,做到教研相长,以卓越的教学促卓越的科研共同迈向顶尖,是我们下一步课改的重要方面。

2、教师的水平有待大幅度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同,对课程教学质量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同一课程不同教师讲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众所周知的。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课程教学质量,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博学的见识,还要有组织掌控课堂的能力以及启迪学生的技巧。

3、教学设施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缺乏适合课堂分组讨论的圆桌式教室,小班授课时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明显优于大班,由于教学条件的缘故,大部分高校采取小班授课的人数有限。

4、研究生助教的水平有待提高。有些研究生对助教兴趣不大。有些研究生更关注自己的学习和学术,更愿意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更有一些研究生在社会上兼职能够赢利的工作,对助教兴趣不大,投入的精力有限。而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研究生助教培训机构,使得研究生助教的培训成为一纸空文。这样的研究生根本达不到助教的目的。

5、学生的诚信水平有待提高。在分组讨论或者收集资料等环节中,需要小组内或小组之间互相打分的现象时,部分学生存在不真实不诚实的现象。想要做好课堂每一环节评价的科学合理,必须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

参考文献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5

今年以来,XX市国税局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了“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专题教育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XX市局就如何将专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应用好,把活动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着力在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专题教育活动是加强国税部门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实践。落实责任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因此必须要建立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发挥长期效应。

(一)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巩固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内在要求。责任意识增强、履责能力提升、尽责氛围形成、岗位责任落实这四个目标的实现,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长抓不懈;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障。为使重责、明责、履责、问责这几个环节的工作模式常态化,就需要围绕岗位责任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考核、激励、监督、文化等制度体系和配套执行措施。

(二)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客观需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是国税部门的神圣使命,也是群众所望、纳税人所盼。总局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三个三”要求,明确了要把税收执法、纳税服务、行政管理、落实任务、改进作风等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税部门在落实“三个三”要求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责任的落实,需要提高制度的长期执行力。

(三)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国税机关行使职能的基础工作。国税机关是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和执法机关。执行税收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合法与合理,不仅要求照章办事,更需要尽力、尽心、尽责。既要不徇私情,又要裁量有度,必须以长期的责任感来保障。古人云:“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源。”通过建立组织领导、考评激励、教育培训、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长此以往,长抓不懈,是国税部门行使职能的固本清源之举。

二、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工作实践

在“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专题教育活动中,XX市国税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全市国税系统积极推行了“4+1”工作模式,即强化四个机制,打造一套新流程。

(一)强化目标管理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兼顾国税部门内外部发展环境,通盘考虑国税近期目标与远期愿景,加强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是落实国税部门责任的应有之义。市局制订了“十二五”时期的依法行政、科技强税、人才兴税、文化立税“四税战略”规划和加强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加强行风建设的“五项建设”实施意见。同时,根据四税战略规划和五项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办事机构放在具体的牵头科室。“四税战略”和“五项建设”涵盖了国税部门的执法、服务、管理、行政的主要责任,并据此制定了每年的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把责任逐项落实,分步实施。年内一批重点项目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山东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创建、征管状况分析、基层标准化建设、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及优秀办税服务厅创建等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所以应围绕着目标管理考核细化与补充相应的激励措施。首先是进一步加大目标管理考核的力度和结果运用,各级都成立目标管理考核委员会,专门领导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并且每个月都召开一次例会研究考核指标和重要措施,对影响目标管理考核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措施,及时编发情况通报。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各单位评选先进集体的主要依据,个人历年来目标管理考核的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环节给予应用并作为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其次是加大对重点工作的考核力度,将营改增、金税三期、“岗位就是责任”专题教育活动等重点工作作为专项考核,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统一调度,集中督导,确保重点工作责任落实。再次是发挥表彰奖励的带动和杠杆效果,修订完善了《表彰奖励办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绩酬挂钩、注重实效、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工作成绩突出、业务竞赛获奖、取得各类荣誉、得到各类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等单位和个人同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扩大表彰奖励面,拉开表彰奖励档次,充分调动全市国税系统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国税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两年在全省国税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中,XX市国税系统分别取得第四名、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落实行政责任。从整治作风纪律入手,制定了XX市国税局《职业道德规范》、《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和《党组关于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涉及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大作风纪律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考勤纪律,利用视频录像系统、指纹识别系统进行考勤;成立机关作风纪律检查组,不定期突访抽查工作人员上班纪律;成立暗访组到办税服务厅查看办税服务效率,到纳税人处听取对国税干部的反映;成立纪律技术组,从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上查看有无干部在工作时间利用电脑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大力实施依法行政战略,建立落实执法责任的长效机制,制定了XX市国税局《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按照方案和办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化解涉税矛盾纠纷、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税法的严肃和公正、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坚持国税工作的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基层,解决基层困难,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作调研的意见》,将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制度化、常态化。今年4月份,XX市局领导带领分管科室,采取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了一次岗位责任意识与履职尽责状况的大调研活动,发放调查表820余份,撰写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并下发落实责任的整改意见,提高了落实岗位责任的针对性。

(四)强化育人管理机制,落实带队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善于负责的国税干部队伍为目标,构建教育培训和思想引导的长效机制。制定了XX市国税局《“十二五”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施“人才递进工程”,培养后续力量,建立实施了《后续力量锻炼培养管理办法》,采取“132”的培养模式实施全面教育培养。“1”即一个职业规划:成立后续力量职业生涯规划小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统一建立后续力量职业成长档案。“3”即三个实践平台,一是税收一线实践平台,2010年以来新录用的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征管和服务一线,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一带一”培训形式;二是经济一线实践平台,各县市区局分别建立了后续力量重点税源企业实训基地;三是农村实践平台。“2”即两个沟通渠道:一是建立了后续力量沙龙,二是建立了后续力量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近年来,先后有3名同志获得“XX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1个先进集体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制定《XX市国家税务局履职尽责典型评选办法》,每年评选出一批履职尽责的模范和典型,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制定《XX市国家税务局优秀分局长评选办法》,每年评选出数名长年扎根基层、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基层分局长,并优先提拔使用。

(五)搭建行政办公平台,打造责任运行流程。按照明责、定责、履责、问责四个环节循环往复的闭环式管理模式,认真梳理岗位责任,把责任具体到部门和个人,搭建以责任运行为目标的行政办公平台,变人管人、人管事为机器管人、信息管事。为了实现岗位责任体系运行顺畅、协调有序、监控及时、落实到位,采用协同工作流的信息化技术把《岗位责任及风险说明书》的运行从手工处理模式升级到信息化平台层面。利用工作流设计系统定制了“岗位责任运行平台”,从税务系统岗位责任的特点出发,设计了30余个行政审批、机关事务、协同工作的业务流程,科学设定权限、强化责任监督、注重量化考核。“岗位责任运行平台”不仅涵盖了诸如差旅费报销、请假销假、会议管理、网上述职等一般性的机关事务处理,更从较高的层面为领导和办事人员设计了责任运行模块“工作任务单管理”。领导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把工作任务安排给下级完成,并可指定工作环节及需要配合的岗位,指定限办日期和工作质量标准,具体责任人办结后可以反馈并销号,实现了工作责任落实和持续改进的闭环式管理。

三、完善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思考

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确保教育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落实长抓不懈。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大国税干部是各级国税机关的行为主体,更是履行责任与担当责任的主体,长效机制的构建应着眼于国税干部责任意识的增强和履职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长效机制本身不是目的,培养一支能负责的干部队伍才是构建长效机制的目的。要通过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加大干部双向选择轮岗交流力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精神与物质的激励措施、科学制定目标岗位考核标准等,给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弘扬工作成绩的奖台。以人为本的另一层含义是以纳税人为本,要做到税收执法权为纳税人所用,纳税服务情为纳税人所系,保护权益利为纳税人所谋,以此为标准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联系国税工作实际。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善于使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解决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当前国税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部门实际、队伍状况、紧迫任务来分析和研究如何制定落实责任的长效机制,不可以泛泛地用组织领导、组织管理、宣传发动、考核评价、监督制约等机制大而化之。针对国税部门是执法机关的特点,制定依法行政长效机制;针对当前国税干部队伍年龄逐步老化的特点,制定干部队伍人才递进长效机制;针对当前国税部门领导职数少、干部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的特点,制定非领导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等长效机制;针对当前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庸懒散等现象,搭建责任运行平台。结合国税特点制定落实责任的长效机制,实现人人有担当、事事有着落。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6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郝孟佳)今天下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郭新立表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郭新立介绍,研究生培养机制重点改革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质量主要体现在规模及其分布、学科类型结构域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省教育的规模、学科、类型、布局等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内部需要建立良性的调节机制,工作重心在于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具体表现在:合理确定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完善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分类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形成支撑发展需求、符合学科规律的学科结构,形成区域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布局。

第二,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改革现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建立现代研究生培养制度,要遵循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围绕提高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加科学地设定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形成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制度,增强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国际性。主要从以下方面予以推进:着重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加强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学习管理,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深化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研究生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第三,创新制度。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需要来自体制与制度的激励、引导和调节,其核心是处于培养单位自主权中心的学科设置权、学位授予权、招生考试权、质量评价权等权利的配置,以及规范和保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治理结构和法规政策体系,要在明晰与规范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作用、健全单位自主、自律与制衡的机制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主要包括:形成有利于提高质量和学科发展的学科设置机制;规范和完善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突出学科条件和发展潜力的学位授权制度;完善突出对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考察的招生考试制度;建立适应需要、立足学科的质量框架体系以及分类引导、多元监控的质量监督制度,推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修订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第四,支持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政策、学科与培养基地的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等因素,支撑并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培养机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持续有力的支持保障。主要工作包括:加大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和资助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政府管理方式和培养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完善机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1. 教学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 将机械工程训练分成工程认知实习、工程基础训练、工程强化训练、工程综合训练4个不同阶段来进行, 让工程训练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 形成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并采取“基础训练+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教学内容。

在原有实训内容的基础上, 增加激光加工、数控冲等新的教学内容, 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 增加《特种加工》、《数控技术加工》、《钣金加工》、《综合实训》等通识教育课程, 拓宽学生的工程视野。在项目驱动中, 由学生自命题进行创意设计训练, 自行设计, 自己编程、建模、加工, 最后完成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有“零件生产”的教学模式, 革新为“工程产品”教学模式, 在工程综合训练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行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程氛围, 同时通过训练过程中的合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基于金工实习原有的“师傅带徒弟”式教学方法, 拓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综合训练、创新设计、自命题创意等多方位的教学方法。

4. 教学效果。

中心不断地通过对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改变了之前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培养目标, 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 学生在各项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基础训练+项目驱动”训练模式和“集中+开放”教学方式

传统的金工实习主要以各种独立的训练项目, 如车工、铣工、钳工等为教学内容, 缺乏各训练项目间的相互衔接, 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艺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缺乏对工程项目生产流程、工艺技术等内容的整体认识, 大大限制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心采取“基础训练+项目驱动”的新工程训练模式, 以工程项目完整的操作流程为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通过项目训练,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由于学生实习时间有限, 为了保证该训练模式的顺利进行, 中心采用“集中+开放”的教学方式。“集中”训练 (14天) , 主要完成车、铣、刨、磨、钳、焊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特种加工等所有实训内容的集中学习和操作;“开放”训练 (15天) , 每批次学生按照5~6人/组自由组队, 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一种基于工程目标的综合创新作品的设计方案, 通过指导教师组的审核即可开始创新作品的加工、装配、调试、检测等内容。在此过程中, 学生根据个人需求自由预约开放时间。为了防止开放过程中学生实习时间“偷工减料”的现象, 要求对每位学生的开放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基础训练+项目驱动”工程训练模式实现了四个转变:从传统金工重技能向现代工程训练重工程能力的转变、从按部就班向自主创新设计的转变、从单工种独立训练向多工种交叉综合创新训练的转变、从个体能力培养向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密切相关, 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因此中心开设了《特种加工》、《数控技术加工》、《钣金加工》、《机械综合创新设计》等通识课程, 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 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使学生由“仅仅有所知”变为“尚能有所为”,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高效转化, 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固化。

通过组织学生以项目的形式参与导师制、各级机械创新设计制造大赛等方式, 让学生在“做”中学, 开拓创新, 并为他们提供科技创新所需的场地、器材、辅导师资等科技创新环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重视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中心成立了工程训练创新基地和桂翎车队两个科技创新组织, 搭建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竞赛和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两个平台, 专门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科技制作、毕业设计及个人业余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科技创新组织形成“以竞赛为主线, 以学科为依托, 导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学生按“自愿报名—基础理论与实践培训—赛前强化培训—竞赛—科研训练”的流程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逐渐成为广西区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程训练创新实践平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机械工程训练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各项目的训练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在骨干教师和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下, 已经建立起一支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同时, 鼓励教师多次参与技能培训。中心于2015年引进了两名研究生, 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理论指导, 使得中心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 更趋合理, 从源头上保障师资队伍的高水平,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小结

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 正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 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寻。通过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实践, 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1) 改变原有“零件生产”的教学模式, 革新为“工程产品”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自行设计, 自己编程、建模、加工、装配、调试, 最后完成作品, 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 工程训练基地在提供正常教学服务的同时, 还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科技制作、毕业设计及个人业余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 即实施全方位、开放式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 最大程度地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资源。 (3) 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所需的场地、器材、辅导师资, 组织学生以项目的形式参与制作机械创新产品, 积极参加各级机械创新设计制作大赛,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创”。在此基础上, 建立起一支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傅水根.高校工程实践教学与管理赴法考察报告[J].金工研究, 2003, (1) :2-6.

[2]桂慧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 2012, (4) :176-177.

[3]周雄新, 欧笛声.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 2012, (1) :164-165.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8

[关键词] 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2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破高等教育的瓶颈,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任务之一。只有依托实践教学及加大其改革力度,才能推进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创新培养基础

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特点,调整和修订培养方案,变固态培养方案为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模式,即培养目标稳定,课程群根据社会需求和实践能力培养动态更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形成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培养;融入职业资格认证、综合实践训练;集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适时地将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设置,即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以此夯实创新培养基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逐步采取分层次教学,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及终生发展服务。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分层实践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高校固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课,处于从属地位;各实践环节之间、实践环节与其它教学环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不具备综合性实践环节条件,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时间短,大多属参观性质,实践基地不能或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只有进行改革,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在教学中应逐步形成实践教学的多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连贯性与渐进性。进而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单项与综合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目标交叉的实践教学模式。尽可能将实验课程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构建学习延伸的项目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认知学习→技能训练→实践创新”的项目训练,横向拓展基础知识,激发和增加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分阶段设置教学实习,遵循“专业认知→技能设计→综合应用”的递进原则,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学习延伸,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达到了实践教学本科学习不间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程培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建设,实验实训室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的建立只是具备了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真正发挥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在实践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是关键。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这就要求要重视并加强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创新实验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实验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名师出高徒,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有条件引入高水平教师,提高实践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是一条路;没有条件走革新挖潜也是一条路,这就需要制订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或基层进行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观摩活动,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加强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專兼结合的实验实训指导师资队伍。通过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实现实践教学水平提高。

(二)优化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进一步优化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巩固书本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中的作用。

(三)改革完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实验性,应根据情况将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提高实践教学比例。通过整合,冲破学科束缚,以实际需要和能力培养为标尺选择课程内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做法,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进程需求,采用案例式、启发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理论及实践—再理论—深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总之,以育人为核心,以"专业、学业、就业、创业"为主线,以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为契机,从而实现学生整体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另外,除了重点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外,更需要的是坚定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黎冬媛,周文辉.面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2).

[2]卢育红,陈至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上一篇:平凡的日子作文600字下一篇:养老院日记优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