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篇1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4分)

糖有氧氧化 脂肪酸β-氧化 鸟氨酸循环 酮体 限制性内切酶

中心法则 联合脱氨基 氮的正平衡 糖异生 DNA的变性 共价调节

Tm值 核糖体 引发体 冈崎片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糖酵解有 步脱氢反应和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2.18C的饱和脂肪酸经 次β氧化生成 个FADH

2个NADH和 个ATP。

3.真核细胞mRNA 端有 帽子结构。

5.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6.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共消耗了 个ATP。

7.三羧酸循环中有 步脱羧反应,步脱氢反应,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8.氮的总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氮量 排出的氮量。

9.LDL是由 向 运输胆固醇。丙酮酸脱氢酶系

含,酶和 种辅酶。

10.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和。

11.饥饿时大脑可以用 代替糖的需要。

12.降低血糖的激素是,其主要作用是。

13.PRPP的中文是。hnRNA的中文是。

11.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和。

12.主要的生物氧化途径是 和。

13.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是,携带起始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14.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的 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15.丙酮酸脱氢酶含,酶。

16.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和。

17.酮体在 合成而在 分解。

18.酪氨酸转变成 和 再生成糖和酮体。

19.脂肪酸合成的原件是。

20.HDL在 形成,主要运输。甘油先转变成 再进入糖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不可逆的部分是由 酶催化。

21.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是。谷氨酸脱氢反应中的氢的受体是。

22.嘌呤在人体内的最终分解产物是。

23.肝肾以外的组织由于没有 酶而无法直接补充血糖。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24.LDL是由 向 运输胆固醇。

25.糖代谢的3个交汇点是,和。

26.RNA聚合酶是由 和 组成。

27.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和。

28.IMP是 和 的前体。PRPP是由 合成的。

29.尿素由 个氨和 个二氧化碳合成。

30.柠檬酸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

31.1分子乙酰辅酶A的碳架进入三羧酸循环中经过 反应,生成。

32.合成酪氨酸的原料是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33.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密码子是UGC时,tRNA反密码子是。终止信号由 阅读。

三,问答题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1.简述一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和2分子丙酮酸生成一分子葡萄糖的过程中参与的酶及能量的异同点。

2.简述DNA合成的准确性是如何保证的。

3.讨论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解释苯丙氨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4.讨论进食,轻度饥饿、极度饥饿三种状态下大脑、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糖、脂肪及氨基酸的代谢特点。

5.尿素分子中一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时,鸟氨酸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及氨基酸转氨基作用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6.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

7.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8.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9.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0.简述70S起始复合体的合成。

11.简述体内需要大时5-磷酸核糖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

简述体内需要大量ATP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简述三羧酸循环。

简述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的代谢调控。简述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简述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所有的原料。

17.简述冈崎片段的加工。

18.简述遗传密码的特点。

19.简述细胞能量对糖酵解的调控。

20.简述氨基酸脱羧后的碳架的去向。

21.简述糖酵解途径的调控元件为何是果糖激酶而不是己糖激酶?

22.简述体内需要大量NADPH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

23.简述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24.简述4种脂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5.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主要的参与因子。

26.简述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氢的去向及其意义。

27.比较并讨论脂肪合成及脂肪分解的代谢途径。

28.解释蛋白质合成中为何mRNA链中的AUG密码子不能被起始tRNA识读,而区别两种AUG密码子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9.简述三大营养物的相互转换。

30.简述DNA

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特点。

31.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

32.简述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的特点。

33.乙酰辅酶A为什么不能合成葡萄糖?

34.简述核糖体的主要活性位点。

35.简述DNA的修复系统。

36.简述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

37.简述肌糖原为什么不能补充血糖。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篇2

1 大学生考试分类

目前, 高校学生课程考核基本上采用的是学分制管理模式, 即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学分要求才能予以毕业。获得学分的课程基本上可分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 除以上课程之外, 还需要通过实践、实习环节及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来获得相应学分, 部分学生还必须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或国家级相关考试;例如, 参加兽医医师资格考试和国家英语等级考试等。

2 大学生考试的行为变化

2.1 学生对考试的态度

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的一种方式, 然而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考试的根本意图, 只为求得60分的“佳绩”或者为了获取奖学金等而通过各种手段来取得高分。通过监考及调查发现, 学生对不同课程考试的态度明显不一样。首先, 每个年级学生对英语课程及其相关考试都很关注;其次, 是必修课程, 但不同年级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越是高年级的学生, 对考试越不在乎;再次, 就是限制性课程考试, 也就是所谓的专业选修课, 学生基本上是因为学分或者兴趣而进行选修, 并把它看成“副课”。另外, 还有一种公共选修课课程, 不同学生对这类课程选择的意愿不同, 有的是想学一点实用的东西, 如photoshop;有的纯碎是想拿学分, 希望所选课程不需要考试, 如艺术修养;还有些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的兴趣爱好, 如象棋、交谊舞等。

2.2 考试违规、违纪的形式

考试舞弊违纪现象真可谓变化无穷, 而且不同课程也有所区别, 一般分为考场内违规、违纪和考场内与考场外结合两种主要违规、违纪形式。

对于全国性考试, 舞弊是场内场外共同合作发生的, 即考场内与考场外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性大考, 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 因为英语等级证书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学校在某些方面有要求, 比如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或博士;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对英语的认可度较高, 这种类别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考场内外同时违规违纪现象。究其动机, 一方面是考试答案的广告到处都是, 诱导学生尤其是英语不太好的学生投机取巧, 他们不管答案是真是假, 抱着试试的心态, 买个机会;另一方面, 有些学生确实采用这种手段通过了考试, 导致其他学生也萌发出违规、违纪的想法。除此之外, 场内违规违纪还有其他手段。

课程考试违规、违纪的现象不同于英语四六级考试, 这些考试舞弊违纪的现象基本上发生在考场内, 但形势多样, 主要有以下3种。

1) 利用手机方式作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不容易被监考老师发现。究其原因在于手机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强, 尤其在储存信息方面, 最原始的方法只是一个同学通过短信将考试答案发送给其他同学, 如今已经发展到在手机里储存信息, 更有一些学生将考试资料拍照成小图片储存在手机里, 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必修课程的考试中。

2) 挟带考试内容的违规违纪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但和以前不同的是挟带纸条的内容。以前学生往往是把课程内容部分抄在纸条上, 待考试时见机抄袭;而现在学生却把整个课程的内容浓缩成一两张纸, 即把课程的核心内容打入word文档, 将字体设置为小字号, 打印后裁剪成小纸片, 放入口袋备用。在发试卷时, 乘监考老师不注意立即把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纸条放入试卷下备用。当然, 传统的“课桌文化”还一直延续至今, 更为巧妙的是有些学生把考试内容写在餐巾纸上, 还有写在手上或衣服上, 甚至写在个人身份证明的证件上。这种现象几乎会发生在所有不同类型的考试中。

3) 协同舞弊愈加明目张胆, 除了传统的互给方便偷看、传纸条之外, 现在发展为传橡皮擦和透明胶布的“印刷技术”, 即一名学生将自己的考试内容答案粘在透明胶布上, 并把透明胶布递交给另一位同学, 而自己重新在试卷上做一遍, 这种现象几乎会发生在所有的考试中, 并且发生在感情深厚的同学之间, 即讲义气的哥们或姐妹们之间。

3 大学生考试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在学生方面, 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够, 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认为考试不及格可以进行补考, 有种无所谓的感觉;另外, 有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 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通过考试, 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有成绩好、讲哥们义气的同学好友, 考试的时候能提供方便, 这些学生平时就有种无忧的心态。当然, 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有考试不良现象, 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认为不抄白不抄, 不抄自己就会吃亏, 抄了可以拿高分, 看上去很体面;此外, 还有一部分学生纯粹为了功利, 因为评个人先进、各种奖学金、三好学生之类的奖项均与考试成绩有关, 甚至还可以直接免试读研等, 有的学生对考试不自信, 如考英语第1次差几分, 第2次就没了自信, 担心过不了而产生舞弊心态[2]。

在教师方面, 少数青年教师没有教学实践经验, 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 导致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 尤其是冷门专业的课程, 学习效果不佳, 考试时就想各种方式来通过考核。另一方面是监考老师监考不严, 导致部分学生有机可趁, 有些学生甚至知道某个老师的监考习惯, 会提前设计出相应的对策。

在学校方面, 主要在于考试与考核制度的滞后。由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舞弊和违规、违纪的现象也千变万化, 而考试和考核制度还停留在考场内清理、考试时提醒和监督, 这些已经远远不够。如何更新教学制度和管理模式, 改革高校教育体制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管理思维优化的方向;此外, 还有其他原因[3,4,5], 如学校的课桌文化没有定时清除, 诱导学生模仿, 或者考试抄袭被抓时声称是上次他人考试涂写的等等。

4 优化大学生考试行为的措施

大学生考试违规、违纪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也很难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真实性, 严重影响了学校有关评优评先等制度的执行, 偏离了学校设立奖项的初衷, 积极开展优化、规范大学生考试行为, 对培养品学兼优的时代人才至关重要。

4.1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考试观

对于违规、违纪情况, 学校要肩负起教育与引导并重、管理与奖惩结合的教管方针, 大学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后花园, 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积极引导学生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方面发展, 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与考试观。

4.2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学等方面的培养,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与点评, 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老带新”等模式培养青年教师, 开展教风、学风研讨会和评比等, 促进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重视对教师的长期“投资”[6]。

4.3 强化监考教师的责任意识

监考是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学生考试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的频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即监考越严格, 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的频率相对也就越低, 强化监考教师监考职责是净化考场、规范考试的基本要求, 杜绝监考教师在监考时放纵学生, 严禁监考教师在监考时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降低考试违规违纪的频率, 严格执行监考守则, 使考试氛围更加和谐、温馨、公平。

5 小结

考试的公正、公平与教学管理以及考试制度密不可分。在考试前, 加强考场环境的优化, 对课桌文化, 纸条等要及时清除;在考试过程中, 对于发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要及时果断地处理, 树立严谨的考风。不同的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 比如传统的期中考试、平时考核、课堂作业等都可在课程结束的考核中占相应的比重, 使考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目前, 考试成绩在各种评优评先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更新评优评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公平性得到进一步完善, 也可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考试态度和学习意识。

摘要:文章根据监考时出现的考试违规、违纪现象, 对当前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考试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同时从学生与教师两个角度总结归纳了考试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与规避对策, 为以后更好地优化教学秩序, 实现公平、公正、和谐的考试氛围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考试行为,监考,反思

参考文献

[1]李琼瑛.考试立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8 (8) :75-77.

[2]刘忠莲.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冷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8 (8) :68-70.

[3]张云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致因分析与规制进路[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 (6) :104-107.

[4]黎敏.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分析及德育教育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7) :52-53.

[5]李文妮.大学生考试舞弊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 2005 (3) :123-124.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篇3

关键词:农学 实践 创新 科研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1 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必要性

农学专业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大学生在作物生产、遗传育种,病虫害监测,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基本理论和技能。但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专业素质,没有创新思维。这也在一定方面导致了农学专业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断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的教育家普遍认为,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的关键能力[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2]。国内外大学都在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在国内高校逐渐开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农学专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仅仅依靠课程传授给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如果没有实践的话,将毫无用处。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重要途径。

2 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意义

大学生实践创新是让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整个过程,让他们明确科研的基本要求,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1]。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推动专业发展,也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首先,通过探索现实的科研活动,让学生对学术前沿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使其实践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其次,大学生实践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强烈的创新动机,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通过实践创新,大学生有机会接触现实世界,学会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提高了专业技能。最后,这种以项目为支撑的探索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经费和良好的实验平台,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3 实施过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3.1 教师角色的转变

项目指导教师的作用需由原来的单纯课题教学变为辅助指导功能。实践项目由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让他们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进展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提出研究方案。教师可结合自身科研经验,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大学生充分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原有知识体系间的隔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定期主持召开小型探讨会,就实践过程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这不仅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也赋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让他们有敢于对传统理论提出质疑的勇气。教师还应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因人施教,让他们大胆向科学未知的领域进军[3]。

3.2 合理的选题

首先,项目的方向应由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确定。考虑到大学生通常有较多的理论课程,实践创新项目最好是选择时间安排较为灵活的,占用时间相对较少的类型。同时,因为经费、场地等的限制,在选题方面,还应该尽量选择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的项目。例如,由于所在院校以气象研究为主要特色,我负责指导的农学专业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确定了利用地面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物候期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试验田开展研究,学生不需要跑野外,节约大量时间。光谱的测定在中午1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完成,而且是间隔4 d进行一次。物候的记录虽然需要学生每天记录一次,但是不限具体时刻,学生可以灵活支配时间,充分利用课下空余时间进行监测。此外,该项目还锻炼了学生的仪器操作和发育期观测的技能,所需经费少,观测周期也短。

3.3 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实践创新应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基本原理的同时,应举例分析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阐述相关理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原理,并归纳总结出自己的体会与心得。例如,“基于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物候期的研究”实践创新活动使得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本中所讲的不同发育期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而且学生通过农田作业、插秧、灌溉,生育期观测等一系列探索,专业技能得到大大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的训练,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分散思维的训练,以尽快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3.4 完善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

学校需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制度,改变单纯依靠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现状[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学校还应在实验经费和平台上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和成果。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奖励。奖励可以在学分上予以体现,或者颁发证书,或者在奖学金评价方面给予倾斜。只有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

3.5 提倡专业交叉和团队合作

鼓励学生跨院系自由组合[5],聘任不同学科教师组成指导小组。专业和学科的交叉,可以使得学生通过交流获得大量专业知识,扩宽学生视野。遇到困难,他们相互之间可以探讨,进行合理分工,共同解决难题。这有利于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喜云,李鹏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6):99-100.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3]高慧,焦红.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25(4):29-30.

[4]覃小林,唐志君.加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5):103-104.

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4

一、前言

我们现在在那里?我们要到达那里?我们要走那条路?我们需要如何走?人走过的一生就如同是在经营一家百年老店,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拥有先人们所没有的成就。当今社会并不缺少人才,而缺少的是实干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作为21世纪的中职生,需要努力学习知识,开拓眼界,积极创新,成为一个综合创新型人才。践行实干兴邦的精神,拓宽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个人的职业意识,培养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进一步深化个人的成才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明确自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将个人目标与民族希望相结合,实现自身价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性格认知

1、我的性格特点:

我的性格特点是对人和善,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喜欢处理人的事务,特别是对人有帮助的事情。我对有关于人和创造性都十分感兴趣,乐于从事社会交往,并富有幻想和创作欲望,富有情感,有很强人际归属感,热情,大方。我看重的是提升自己和帮助弱势群体,擅长倾听别人的心声,为人分忧解劳,照顾别人。我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在班级或社团的管理活动中,我喜欢从事要求想象力丰富的工作,乐于和人相处,对错综复杂和不规则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友好对待周围的人,宽宏大量。在工作中,我有相当强的热忱,也喜欢有所创造。

(1)兴趣:我的兴趣很广泛,羽毛球、排球、网球、看书、唱歌等。

(2)能力特点:以前在学校中担任过许多职务,能积极的协助老师工作,深得同学的喜爱,也培养出了自己办事的能力,我不怕困难,始终相信“命运对每个人都很公平”,经过努力也证明了自己。

三、环境认知

中国农业,随着城市化得发展,农业的发展模式会在以后发生较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越来越影响未来长远的发展。未来的农学化的,土地的有限,又加之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会是多元化得农业。这点比较难领悟,也是我表达的问题: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价格其实会很高的,之所以维持到现在是因为有国家的控制。未来通货膨胀,人民收入的被增长,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会进入一个食品高消费阶段,这时候对农业也是较大的挑战,也是机遇未来的“农民”不是现在的低知识的农民,他就是你们这些从农学院毕业的“商人”。中国以后肯定会和朝鲜非洲有交大的合作,尤其是在农业方面。因为那里的人们守着大片土地养活不了自己,这个也是你们未来的用武之地

四、职业生涯目标

①总体目标

成为一名大中型农学企业的研发部总经理或在所学的专业上成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通过对农学专业对口岗位的了解和自我分析认为自己属于有耐性、有责任心的人,并且善于与人交流、认为自己在研发、管理方面比较合适。因此我今后会向这一方面发展。从现在做起,学好基础知识,锻炼好学术技能,一步步的历练自己,以达到总目标。

②阶段目标

a.短期目标(1—3年)

在学校里,认真学好专业课,把握好基础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利用寒、暑假到农业基地或周边农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勇于对口的相关职业群进行分析,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b.中期目标(3—5年)

工作方面:在实习和刚工作的3到5年里,体验各种与农业相关的工作。5年内,力争工作稳定,对其公司人员关系良好。专业技术职称达到初、中级。

学习方面:加强业余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在本科(或大专)学历基础上,积极参加化工专业的自学考试,拿到相应的学位证书。

人际交往方面:在工作上虚心听取领导、同事的意见,和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与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取消等级观点,正常交往,保持良好关系,拥有一定的人脉。

个人生活方面:获得一定的收入,生活上自立。谈恋爱,首付买房,准备结婚。

c.期目标(5—10年)工作方面:工作稳定,能独当一面,创新能力较强。在公司中职务获得稳定提升,争取达到研发部总经理或国家公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争取达到高级。

学习方面:进一步学习农学、化工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企业研发方面的培训、学习。

工作方面 :与上下级、同事等人关系相处融洽,熟练地处理各种人际交往关系。

个人生活方面:获得与职务相匹配的收入,受教育机会变多,承担社会责任。

五、实施计划:

2011——2015 在大学里

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多向专业课老师和学长们请教,积极复习考试内容,在技能课上,认真做,勤于向老师问问题,主动当选学生干部,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2015——2020 在研究生期间里深造

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注重学习和阅读多方面的知识,矿大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把自己培养成一名高素质研究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平时练习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生会干部竞选,争取在组织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

2020——2026 找到一份工作,从最下面干起

向企业有经验的师傅和同事们学习实践技能,同时在工作中大量阅读书籍,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贮备。尝试着参加一些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了解外界同行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同事们处理好关系,发挥团队优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026年以后成为一个“专家”

参加国家或国际性的大型比赛,将自己工作几年的知识积累和技能积累提高一个水平,并获取相关证书。

六、结束语: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篇5

201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教育改革方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精神,结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及博士生培养规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审查和研究生院审批四个环节,成立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小组、材料审核组以及学科考核组,以保障上述环节及本方案的执行。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者自愿申请,提交能够反映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的相关材料。学科考核组依据申请者申请材料进行初选,并通过复核确定拟录取名单,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招生工作保障体系及其职责

1.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工作组包括13名成员: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其他成员由二级学科负责人组成。

2.招生工作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学院及学科博士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包括5名成员,组长由分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党委副书记或研究生工作组组长担任,其他成员由分党委委员及当年不招生的教师组成。

3.材料审核组:负责学院所有申请人递交材料的审核工作。审核组包括7名成员,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其他成员由来自作物学科、植物保护学科、园艺学科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组成。

4.学科考核组:按照二级学科成立考核组,负责本学科申请人的初选和复核工作。学科考核组由5名成员组成,组长由本学科负责人担任,其他成员由来自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组成。

二、个人申请

(一)报名条件

1、申请者的学位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境外所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2、报考非在职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身心健康;报考委托培养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生。

3、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1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二)网上报名

1、时间:2012年11月9日上午8:00至2012年12月9日下午5:002、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accessSignup.do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系统)

(三)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1、时间:2012年12月10日至2012年12月20日下午5点前

2、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楼328室收,邮编1001933、内容: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报考攻读博士

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在读证明);

(3)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室公章的硕士成绩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委培生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及以上

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拟订的学习和研究计划(3000-5000字);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

成果的证明材料;

(9)最近五年内以下至少一项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具体包括:

TOEFL、GRE、雅思、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国家英语专业考试、WSK(PETS5)),还可以提供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材料作为补充;

(10)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半年内体格检查证明。

三、初选

(一)材料审核

1、审核:2012年12月25日之前,由材料审核组对申请人递交材料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材料要求拟进入学科初选申请人名单;

2、公示:2012年12月26日-2013年1月1日,将通过材料审核拟进入学科初选申请人名单在学院网上进行公示;

3、移交:2013年1月4日,将上述通过公示后的进入学科初选申请人名单及材料移交所报学科考核组。

(二)学科初选

1、初选:2013年3月10日之前,在审议申请人所提交材料及征求所报导师意见的基础上,由学科考核组择优初选,确定拟进入复核的申请人名单,上报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公示:2013年3月11-17日,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拟进入复核的申请人名单并进行公示;

3、通知:2013年3月18日前,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通知上述经过公示的进入复核的申请人准备参加学科复核。

四、复核

1.公布内容:2013年3月18日前,由学科考核组确定二级学科的具体复核时间、地点和内容,报学院招生工作小组审核并在学院主页上公布。

2.复核遴选:2013年3月25日-2013年4月7日,由学科考核组完成各二级学科的复核工作;复核工作公开进行,并做好各项复核记录。采取专业知识笔试和综合能力面试相结合的办法,对参加复核的申请人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复核成绩满分100分,由专业知识笔试成绩、综合能力面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专业知识笔试:内容包括(1)专业知识:按照二级学科,分别考查申请人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能力;(2)专业英语:主要考查申请人专业英语的翻译与写作能力。测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占复核成绩的50%。

综合能力面试:每位申请人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申请者介绍基本情况10分钟(采用PPT形式);综合面试20分钟,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综合潜力等。学科考核组成员按百分制对申请人进行无记名打分,取平均分为最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占复核成绩的50%。

英语成绩有效: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请申请者在初选或复核时提供能够用于查询有效英语成绩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便查询成绩的有效性。

3.上报名单:2013年4月8日前,学科考核组汇总本学科申请人复核成绩并按所报导师排序,结合当年学科和导师招生名额,确定拟录取申

请人名单,将学科拟录取申请人名单及复核记录上报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五、录取

1.审查:2013年4月10日前,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严格审查学科复核记录和复核成绩的基础上,确定学院拟录取申请人名单;

2.公示:2013年4月11-17日,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学院拟录取申请人名单在学院网上进行公示,同时公示申请人主要申请材料。

3.报送:2013年4月19日前,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经过公示且无异议的学院拟录取申请人名单签字盖章后报送研究生院审批。

六、监督机制

由学院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全过程监督学院、学科层面的博士生招生工作。举报电话:010-62732565,邮箱:yanzhang@cau.edu.cn。

七、其他

1.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2.其他事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招生简章执行。

3.本实施方案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专业选择之农学类专业深度解析 篇6

农学简介

农学agronomy agricultural sciences 是中国内地官方所划分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之一。

农学(农业科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

农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农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作物学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主要培养学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篇7

一、专业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 教师的专业。

通常教授外语的教师均来自外语专业, 但由于专业限制, 这些教师不能教授其他专业的专业外语, 教授专业外语的任务只能由所在学科的教师承担。虽然这些教师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 但缺乏教授外语的经验, 教学方法单调, 内容讲解起来难以得心应手, 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深感专业外语教学存在一定难度, 以前常采用英译汉的教学方法, 而写作、口译方面欠缺。学生通过学习尽管对专业外语的特点有所了解, 专业外语写作、口译的水平却难以得到提高。

2. 教材选择上的局限。

农学专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目前的专业外语教材均囊括了各个学科的知识, 包括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学等。《农学专业英语》共计32个学时, 教师如果力求将所有的学科囊括在课程学习范围内, 会导致每个学科的知识仅占有极少的内容。教学内容表面看起来很丰富, 实则内容过于宽泛、简单, 对于今后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应用没有益处;教师如果在选材上仅囊括一些主干课程的外语知识, 如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 那么其他学科的专业英语知识就无法兼顾了。

另外, 如果从让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专业词汇的角度出发, 可以利用国外的原版专业教材, 学生在学过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对于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是相对容易的, 但内容显得过于单调;如果不想局限于教材的学习, 教师可以以一些期刊作为学生的课程内容,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 所选的内容会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导致内容过于专业。如笔者多年从事作物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 接触的文献也多偏向于这个方向。本科生刚涉入科研领域, 大部分学生尚且没有阅读和撰写中文文献的经历, 过于专业的授课内容, 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3. 专业外语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 由于没有基础英语的四、六级过级考试, 没有专业课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系统介绍, 因此专业外语常常被忽略。另一方面, 由于大四学年学生已经修完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程, 因此专业外语的开设时间往往在大四, 这有利于专业外语的学习。但大四学年开设该课程存在明显的弊端, 即学生的关注点转移至研究生升学考试和找工作上, 对所有课程的关注度均下降, 影响教学效果。《农学专业外语》课程开设对象是农学专业大四的学生, 是较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英语虽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 与学生的学业成败息息相关, 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激发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小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烦情绪, 不愿意选择与外语有关的课程, 因此作为选修课的《农学专业外语》课程常处于被冷落的尴尬境地。

二、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 认识专业外语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外语的重要性。首先, 学生毕业时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其中包括撰写英文摘要;其次, 很多学生将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阅读和撰写英文科技论文是完成学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想在浩瀚的资料中迅速挖掘出所需的大量信息, 同时撰写出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 必然依赖于自身对所研究领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再次, 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科研工作, 研究者的工作成绩大多通过文章来体现, 如果阅读和撰写外文文献的水平有限, 研究成果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 教材选择。

教材选择上要避免宽泛。让学生多掌握专业英语知识的想法是好的, 但涵盖的领域过多只能使每一领域的内容过少;整体内容看起来非常丰富, 但每一篇文章中的知识量却很少。另外, 教材的难易要适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英语水平两级分化较大, 因此教材的选择要兼顾。尽管农学专业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 但不需要面面俱到。笔者通过筛选将十一个单元删减至五个单元, 其中一个单元是2个课时绪论, 其他四个单元仅包括植物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生物技术4门主干课程的相关内容, 每个单元6~8学时。

3. 研讨课的开设。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利用2~4学时讲解单元英文课文, 其余2~4学时可作为研讨课。研讨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外语的学习没有捷径, 只能反复的阅读和写作才能提高, 而不只是被动的听讲。研讨课的开设可以改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开口和教师交流的现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查阅3~5篇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英文文献, 利用课外时间对文献进行翻译;学生也可以从图书室借阅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 在英文摘要中找错误并重新翻译。学生将准备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汇报内容包括新词汇的讲解、语法、句型的分析, 之后由教师做出总结和点评, 穿插讲解专业外语的特点、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技巧等内容。汇报完毕后, 学生修改不当的翻译内容、完善幻灯片, 之后交给教师。优良的素材还可以作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不断积累和丰富。

4. 加强写作训练和口语练习。

与英译汉相比, 外文的说和写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教师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师可以积累一些相关的中文摘要素材,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翻译, 之后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讲解, 指出学生翻译的不当之处, 总结写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课后, 教师安排一些中文摘要让学生进行翻译, 逐步训练学生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 包括写出自己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 知道写什么、注意什么。

在口语练习方面, 教师力求采用英文授课, 并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外语水平, 并使学生能够简单地用英语交流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另外, 专业词汇的积累和阅读对于开口说专业外语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所有外文文献, 文中少有复杂的句型和句式, 而陌生的专业词汇反而是阅读的障碍。那么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越多, 阅读就越容易进行。各种电子词典可以弥补专业词汇的贫乏, 但仅能解决浏览外文文献的难题。如果想用英语交流农学专业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现象, 不但要认识词汇, 还要能够流利的阅读词汇, 这样才能达到开口说专业外语的目的。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生僻, 发音困难, 在课堂上让学生领读、点名阅读、反复阅读对于开口说专业外语是十分有益的。一些农学专业领域的词汇很常用, 但由于教材的限制, 没有出现在教材中。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一部分时间, 和学生一起学习农学专业领域各个相关学科的基础词汇, 每节课学习20~30个词汇, 整个课程结束后, 就可以积累大量的专业词汇。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词汇, 结合多年的基础英语底子, 开口讲专业外语的难题便可以攻克了。

5. 考核方式的改变。

《农学专业外语》以前采用闭卷考核方式, 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轻松通过考试;另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但成绩并不理想;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年来早已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 考试中出现空白试卷。为了平衡英语水平两级分化明显这一现象, 笔者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将这门课程改为考查课, 每位同学只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个单元的文献查阅和翻译作业, 就能顺利通过该课程。这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对于很多怕学英语的同学来说无疑有两大好处, 一方面不用担心挂科影响学分的积累和学业的完成, 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专业外语的应用奠定基础。

摘要:外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 专业外语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以及今后的深造学习非常重要。为了提高自身专业外语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能够将农学专业外语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 提出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以及今后对这门课程如何进行改进的思考。

关键词:农学,专业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燕.高校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4) :36-37.

[2]杨锐.论专业外语课程在双语教学中的功能——以“生物专业英语”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S1) :79-80.

农学专业求职信 篇8

打扰了!我毕业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想在贵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

我学的`专业是“土壤肥料与农业化学”。从我的附件中您可以看到,我的全部学业出色完成,成绩优良,曾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我的一篇专业论文首发表于杂志,并荣获xxxx年度xxxx省成人大学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据报载,贵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人才,办事效率高,人际关系融洽,没有眼下国内不少企业存在的“窝里斗”现象,员工可以一心一意地搞科研和生产。去年下半年在贵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可以想象,如能在如此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工作,该多自豪!

当然,条件如此优越的公司,想进去绝非易事,但我坚信自己有能力敲开贵公司的大门。我已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在方面尤有专长。在一个崇尚公平竞争的公司里,我想我会如愿的。深圳人才网

最后,我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为贵公司作出贡献的机会,我热诚地期待着你的答复。

此致

敬礼

xxx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之农学 篇9

一、开设院校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权授予农学硕士学位的大学共110所。其中一级学科的研究生院分布及排名情况大致如下(根据2007年各种调研数据与材料综合得出):

开设有农学专业研究生学位的知名农学院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作物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华中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河南大学2.浙江大学3.扬州大学4.西北农业科技大学5.山东农业大学

6.湖南农业大学7.东北农业大学8.华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华南农业大学4.湖南农业大学5.西南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沈阳农业大学4.华中农业大学5.西南大学6.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南京农业大学3.浙江大学4.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2.福建农林大学3.华中农业大学4.云南农业大学5.湖南农业大学6.西南大学

畜牧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东北农业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四川农业大学3.甘肃农业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5.西南大学

6.内蒙古农业大学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华中农业大学

兽医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2.扬州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东北农业大学5.吉林大学6.华中农业大学7.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2.东北林业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林业大学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西南林学院3.浙江林学院4.内蒙古农业大学5.福建农林大学6.河北农业大学7.安徽农业大学8.江西农业大学9.华南农业大学

水产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上海水产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大连水产学院4.浙江大学

综合而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在农学方面的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报考者相对也比较多。另外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农学专业也相当不错。

二、择校技巧

对于有兴趣报考农学专业的同学来讲,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大家选择哪种一级学科非常关键。

1.职业前景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考研,职业前景已经成了众多考研学子最关注的问题。考上研究生,能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能否增长见识与能力,能否在学术研究上打牢根基,或者能否拿到高的薪酬,是农学专业硕士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当然也是其他专业研究生们都会关注的事情。

植物类: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

动物类:一般可以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水产类: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也可选择这方面的项目进行操作。

动物医学类:一般可以选择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森林资源与环保类:大多可以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讲,比如动物医学原先是个冷门专业,2005年以来这方面人才开始“走俏”,在大中城市,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带动了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巨大需求给动物医学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兽医临床、卫生监督、动物防疫等方面的业务需要大量动物医学人才。

2.地缘因素

报考农学专业,如果未来想到公司里就职,地缘因素比较明显。而且一般比较好的院校都在上海、北京等地,而农学专业研究生如果想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在京沪两地却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单位,往往需要往农业地区流动。

同时,提醒考生们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就业或者创业,还是想继续读书,争取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这些问题在择校报考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除动物医学、园林专业以外,毕业后真正从事农学专业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在中国农大毕业后,或许就在北京找了一份非本专业的工作。但如果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到其他城市寻找工作。

3.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水平与应试能力

报考一个专业,不仅仅在于该专业的诱惑性,同时应考虑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如果对这个专业没有一种内在的兴趣,估计学习起来也很难上劲。对专业的选择应该三结合,一是专业兴趣;二是知识水平;三是应试能力。

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篇10

1 教学内容的甄选

1.1 绪论

万事开头难,学生在上一门新的课程时,往往充满好奇与渴望。因此,能否将学生的热忱自然的引入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化学的魅力,绪论课尤为重要。大学化学绪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大学化学,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对自己专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一方面,大学化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应该尽量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相结合。比如,20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有机的结合了化学和物理,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地质等学科渗透,解决了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并开辟了环境保护、地震预报、海洋开发、农业开发、生命起源、地球深部和球外空间等领域的研究。笔者面对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融入与上述专业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化学在其中的应用。例如,在热力学基础章节中介绍低碳能源可燃冰;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讲解中介绍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及其在油气运输的应用。

另一方面,化学与社会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密切相关。教师在首次课贴合实际讲一些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让学生觉得化学有用、有趣,听得懂、学得会,自然就会产生兴趣。当今社会,化学信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难辨真伪,一定的大学化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去伪存真,理性分析。另外,可以向学生列出有关化学与生活相关的书单,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比如《人体中的化学》,《五光十色的化学》,《化学-点石成金从这里开始》,《消费者化学》,《身边的化学》,《化学与健康》,《化学合成的逻辑学》,《摄影化学》,《化学魔术》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于你我仿若空气,无处不在。

1.2 化学史的介绍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化学史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适当引入化学史的知识和化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生动、实用。正如山冈望在《化学史传》所言“了解一项重大发现的意义及其正在起着的作用,当然是一项既重要而又愉快的事情。然而还有比这更为重要和愉快的,那就是要了解那项重大发现是怎样成功的,发现者做了怎样的努力,是在什么样的计划之下取得的,并在什么动机下制订出这样计划的……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即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的过程,才能体验到其中蕴藏着的真正科学兴趣,才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从而才能够开拓出正确的科学道路[3]。”我国化学家傅鹰也曾说过“化学给人知识,化学史给人智慧。”知识是短暂的,是易被忘却的;而智慧却可以长期的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避免造成学生只是简单记住了某些知识,而不能形成相关能力。

Stinner[4]提出了六种有效的将化学史融入化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分别是:冲突、对话、戏剧、缩略图、案例研究和专题叙述。其中,冲突是指不同理论之间的异同,比如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的比较。对话可以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某化学事件的影响,比如讲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简单介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法国物理学家查理,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盖-吕萨克,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的生平,趣事和贡献。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坎坷,另一方面能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把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1.3 教学的趣味性、系统性与逻辑性

在定义、定理的讲解过程中适当插入化学趣事。比如讲酸碱指示剂的时候介绍其最初因波义耳看到紫罗兰花瓣溅上酸沫变红而被发现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工作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还要注意概念定律与前沿知识、社会热点的结合。依据自己的科研实际,将大学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原理、方法与材料合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紧密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注意知识点前后贯通与对比总结。例如类比阿仑尼乌斯方程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式、化学反应等压方程积分式和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定积分式的异同等;使学生养成在知识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科学习惯。

与中学不同,大学化学不再限定教科书,一般用参考书。让学生尽早意识到两者的不同,以批判的态度辩证的学习与思考,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主动性。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如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到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强调由理想到实际的变化思路。总之,教师要明确教学对象和目的,合理进行课程安排。精选并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2 教师的角色

作为教学活动管理者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一方面,大学化学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所在专业的老师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学科对化学知识的要求,在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另一方面,大化教师要学习了解一些学生所在专业的基本知识,从而领悟化学与之的内在关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要广泛涉猎化学史知识,了解化学中的趣事,避免使用一成不变的课件进行惯性教学,积极引入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定期更新课件。

教师团队要注重交流。在教学活动进行的学期中,积极参与团队讨论、教学会议,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学习。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同行听课等手段,找出问题、改进不足。充分考虑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逐步形成能与教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教学风格。

作为管理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平等、互助、互长的师生关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其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教育目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科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性传授阶段,而应该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揭开伪科学的面纱,能够批判谬论,追求真理。

3 实验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化学是什么?化学工作者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常常把化学的英文单词(chemistry)拆开来讲:chem is try(化学就是动手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发展,正是依赖人们的不断实验,从而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因此,在非化学专业的大学化学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必然需要学生参与到大学化学实验这一领域。

实验教学是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单项式教学向双向式教学转变的很好媒介。比如普通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实验,学生能够学习到普通蒸馏仪器的安装,常量法和微量法沸点的测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沸点的影响因素,如实记录实验室的大气压;引导学生思考蒸馏与微量法测沸点具体操作的差异,比如温度计橡皮塞的状态。蒸馏过程要使液体气化后再冷凝,需要形成密闭系统,因此套温度计的橡皮塞要塞紧蒸馏头;而微量法测沸点要测量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因此要在套温度计的橡皮塞上开槽后再插入提勒管,以使两者压强相等。另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沸程、沸点、毛细管现象等概念的理解。总之,学生亲自动手,能够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培养其独立观察、分析能力,再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最终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这是培养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

4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大学化学作为面向非化学专业的课程,大班授课普遍存在[5]。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设置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兴趣,引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助教讨论课等模式。习题课和讨论课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交流和讨论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讲座,探索性实验和小课题研究等第二课堂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快乐和愉悦,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在讲授时故意引入错误观点,树立对立面,引发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与兴趣,增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印象。比如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的写法。对配平的化学反应负极半反应,因其发生氧化反应,故意写成还原型物质失电子被氧化的形式。这样,书写能斯特方程就极易写反正负号。启发学生思考原因,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的学习。

对于授课媒介,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要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放一张有趣的图片,播一段科普短片,或者打开一个动画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讨论等温过程理想气体经不同膨胀途径的体积功的变化,通过动画描述恒温可逆过程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进而推广至压缩过程的讲解。注重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借助化学教育资源和软件,包括课程材料,在线课程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加强课外交流。鼓励学生进行泛在学习,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可取得的科技工具学习,培养学生的乐趣。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例如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以获取学生综合情况。对于贪玩、偷懒的学生及时教育、激励。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是培养自己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更是学好专业课和进行研究的基础。择选较为优秀的同学进行某一专题的报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邀请兴趣高、爱动手的学生参观及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组,通过科技创新等环节,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途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质,也促使学生在大学化学的课堂学习中思考、分辨和吸收。

5 考核机制

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大学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应该据此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而不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考评依据。

对于闭卷的期末考试,除了考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比如通过单位分析,数量级估算,极端情况和特例讨论等,进行定性思考或定量计算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交课程论文,尤其是关于大学化学和本专业的关系论文。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对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其体会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提交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环节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尽量完善考核机制,使考核机制多元化,能真正切实的监督、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绩效

6 结语

化学,顾名思义,是变化的科学。面向非化学专业开设的大学化学,要注重变化;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及其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化学名人,化学发展简史的介绍唤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实例,弱化化学的抽象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作用;积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用好化学的信心。现代化学基础实验课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动手能力的锻炼,也是理论知识的直接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由基本化学现象和规律发展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的特性和实际需要,结合自己具有的化学知识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解答。使大学化学教育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这也正是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摘要: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面向非化学专业理工本科生开设的《大学化学》,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化学工作者,而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从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师的角色、实验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高校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及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法)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化学基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

[2](美)Theodore L.Brown,H.Eugene Le May,Jr,Bruce E.Bursten,Catherine J.Murphy.Chemistry:The Central Scienc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4-5.

[3](日)山冈望.化学史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06-307.

[4]Stinner A,Mc Millan B A,Metz D,et al.The renewal of cas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Education,2003,12(7):617-643.

天津农学院转专业规定 篇11

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规定

第一条

为鼓励我校学生勤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学生转专业制度,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转专业申请条件

(一)我校普通本科在籍一年级学生,且在校就读时间1个学期以上且入学以来无违纪处分记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转专业。

1、已修课程平均绩点≥2.50,且排名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20%(含20%)以内;

2、身体条件不符合原专业学习而符合转入专业;

3、由于宗教原因不适合原专业学习。

(二)系内同平台专业间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只根据教学条件而决定。

第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转专业:

(一)高考时参加文科类考试的学生转到理工科;

(二)通过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录取的艺术生;

(三)二、三、四年级的学生;

第四条

各专业转入名额根据转入专业的教学条件确定。每学期放假前两周,各系应将各专业可接纳转入学生的数量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公布。

如申请转入同一专业的人数超过确定名额,则按课程平均绩点排名顺序由高到低择取;如排名相同,则优先考虑获得校级以上奖励的学生。

第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转专业1次。

第六条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放假前两周提出申请。

第七条 申请转专业手续程序

(一)学生到所在系教学部门领取并填写《天津农学院学生转专业申请表》;

(二)学生将申请表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并交所给系教学秘书;

(三)学生所在系对申请学生的基本条件进行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同意转出的,应将专业平均绩点排名表、申请表及该生有关证明材料一并转交教务处;

(四)教务处根据专业需要和接收人数情况,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价、审批。

开学后二周内教务处完成审批并通过学生所在系通知学生。学生接到通知后按规定时间到教务处学籍科办理转专业手续。

第八条

转入新专业的学生,其培养要求按新专业的有关规定执行,应按转入专业课程安排未修过的课程(含必修课和限选课);已修且成绩合格的相同或相近课程可申请转换学分或免修。学生转入新专业后应按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满规定的总学分,方可毕业。

第九条

学生转专业后,其学籍转入新专业,由新专业所属系管理。原专业所建立的学籍档案材料和转专业材料存入该生档案。

第十条

被批准转专业的学生从转入的学年起按转入专业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上一篇: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细则下一篇:幼儿园音乐教案 袜子变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