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了能增进两岸的文化沟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以作者所在高校合作交流的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台湾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改革特色。了解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平等的分享交流设计经验以及教学成果的转化方式等资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篇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插画设计课程创新

摘 要:插画设计课程创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插画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利用其它的应用领域来做贡献的意识形态,还更加加大了其自身的发展空间。插画设计课程改革让学生在插画艺术设计中学到了更多知识,吸取了更多适合自己的艺术需求,把插画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其应用都可以通过社会充分反映出来,插画设计术的发展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插画设计延续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一次插画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插画设计语言;课程改革创新;课程多样化

一、现阶段插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插画设计作为一门设计学科,自身的学科结构所包含的分支领域和边缘学科,与科学技术、人文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一门综合体系。插画设计融合了传统艺术和美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插画设计的构图、色彩、表意等内容,而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与插画设计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插画设计的历史、表现、形式等各个环节。因此,在多元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插画设计课程与其他艺术设计课程之间不应存在间隔,应将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贯通学习,拓宽插画设计的教学内容,对插画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设置。当下,插画设计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教学内 容的不明确,这致使插画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狭隘,依旧停留在出版物的插画需求上,忽略了其他行业对插画设计的需求以及市场经济大环境的需求,导致插画教学内容不能更大的拓展。同时,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下,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都是无限的创作资源。数字插画作品创作中,我们可以将横向、纵向获取到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融入新元素、新概念、新思想。这样,所涉及的题材才能耳目一新,真正做到多样化的信息诉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外美术史的课程内容,系统深入地讲解中外插画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深入领悟本土文化,客观借鉴外来文化,提倡创作出个性化作品。

二、插画设计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国外,大部分艺术院校都设置了插画设计专业,随着动漫和网游的繁荣,插画教育已发展成熟。在国内,插画师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多数设计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插画设计教学最初以传统的构图教学为主。自上世纪8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了基础课程“三大构成”教学,为插画设计教学奠定了一定设计基础,直至90年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在插画设计教学中也逐步普及。时下,作为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迅速贯穿于艺术设计的不同领域,同时也影响着插画设计的表现形式,使其更为丰富多彩,极大地开拓传统插画的范畴,同时让人们对插画有了更新和更为广泛的认识。在传统的插画设计课程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在教室拿笔画或是用计算机去表现,没有外界物质介入,形成单一无趣的插画设计,使插画设计游离于社会之外。这是插画设计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也是多元化教学模式急需渗入的本质体现。随着插画设计教学提出多元化教学,在当前艺术设计教学承担着艺术教学与软件技术教学双重任务背景下,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层面的拓宽问题,以及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积极主动地学习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于插画设计的多元文化教学模式,在基于插画设计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插画设计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插画设计教学环境。

三、插画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改革

面对数字时代与全球化背景带给插画艺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对于插画设计人才质量的高要求,迫切需要在高校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插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呈现出滞后现象。要想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做到教学相长。插画设计教学中除了对教师的教学形式提出多元文化内容的拓展要求之外,更要紧扣时代信息,及时更新知识,保持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不断开拓自身的知识广度,具备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论、课题设计、心理学、艺术教育学等知识和写作能力等。插画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设计教育的需求,采用个性化教育模式更能体现其行业的发展特色。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需发生转变,教师的职责更侧重于信息资源的调配和创作思维的引导,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更应注重协作、讨论、引导、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协助者和引导者。插画设计的教育重点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完善。插画设计的多元文化教学是相互贯通的,其教学形式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对于文化问题的教学经验,依据插画设计学科教学的特点加以开发,同时形成多元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产生新媒介、新载体等不同插画设计的创新应用类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插画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启迪学生的創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完善。以宏观的视角来看,插画设计的多元文化教学是相互贯通的,其教学形式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对于文化问题的教学经验,依据插画设计学科教学的特点加以开发,同时形成多元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产生新媒介、新载等不同插画设计的创新应用类型。这赋予了插画文化新的内涵,带动当代插画设计教学模式中一种全新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商业插画设计》,叶剑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插画艺术与设计》,袁曼玲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插图设计》,唐鼎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张志(1980-),男,汉族,籍贯:湖南常德,现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设计传达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校级课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插画设计课程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探究”,项目编号:BYJG201601

作者:张志

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篇2: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认知

为了能增进两岸的文化沟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以作者所在高校合作交流的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台湾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改革特色。了解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平等的分享交流设计经验以及教学成果的转化方式等资讯。

前言

目前世界各地每年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加本科高校交换学习项目,通过交流生促进高校文化传播并开拓学生视野。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中外教育的接轨。艺术设计专业交流主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教学交流,进一步认知到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推陈出新的教学方法及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概况

朝阳科技大学为整合与设计相关的系所,以提高资源共享、空间有效利用,并提升竞争力,于民国八十六年(1997年)八月一日成立设计学院。艺术学院所有系所如下:1.建筑系(建筑及都市设计研究所);2.工业设计系所;3.视觉传达设计系;4.景观及都市设计系。本院以“教学深度化”、“思考通识化”、“设计小区化”、“学习计算机化”以及“视野国际化”等五化政策实施教学。为适应信息时代来临,学院要求每位学生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以及熟悉设计事务所采用之各类软件,以适应现代化设计工作环境,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本院各系实行三明治实习计划,要求学生于三年级下学期每周至少两天,或于暑假,至联盟的单位实习,培养实务工作经验,促进理论与实务结合,提高学生设计专业技能。学院积极与国外姐妹校相关系所进行学术交流,安排师生赴国外进修,加强语言能力,提升竞争力。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概况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与发展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系着重培养兼具传统文化素养与新时代观念的设计专业人才,提供实务与理论并重的课程、学习与就业同步进行的教学环境。安排校外实习及建教合作案机会,配合台湾产业发展需求及本土文化的自觉理念,实施符合全球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训练。在面对区域性整合、跨国产销网络的市场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本土关怀、时代敏感度之设计企划与管理、图文视觉设计与数字媒体设计的专业设计人才。

为配合学生性向发展规划二个专业课群:1.视觉设计企划课群;2.数字媒体设计课群。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包括:艺术概论、基本设计(一)(二)、色彩调查与应用、设计技法、文字造形、数字绘图设计、素描、设计概论、色彩实验与应用、视觉传达设计、编辑设计、平面设计史、校外实习、专题设计。专业核心选修课程(人文艺术类)藉由多元文化角度的学习,以利学生能将设计与文化层面做好串接的工作,并增进全人精神素养之培养。 课程包括:西洋美术概论(一)(二)、版画、立体造形、复合媒材创作、文化采风与视觉创意 、中国美术概论(一)(二)、篆刻创作实务、传统工艺与设计文化、大脑潜能与视觉设计、设计文献选读、设计研究、书法艺术创作实务、工艺设计(一)(二)、绿色传达设计。视觉设计企划课群、视觉设计模块、广告设计模块、插画设计模块、包装及展示设计模块、项目企划设计模块,目的在于:1.培养视觉创作与传达设计的专业能力;2.培养设计企划与执行的项目能力;3.培养设计沟通与管理的专责能力。

数字媒体设计课群、动画设计模块、网页多媒体设计模块,目的在于:1.配合当代动画、多媒体与相关数字媒体需求,培养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执行能力。2.整合电影、手绘、美术、设计、音乐与数字媒体之融合,培养出更具美学竞争力之数字人才。3.探索数字媒体之未来发展以及其应用之可能。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层次、学历

朝阳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配备专任教师14名,兼任教师38名,组成良好的教师团队。这些教师大都有在国外留学、生活、工作的经历,对艺术、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少走弯路。学历在硕士以上,有很多达到博士或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在工作之余都有或多或少的参与政府举办的城市艺术改造与艺术建设或者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偶尔受电台邀请去讲讲与艺术有关的专题讲座。在课堂上老师会把他们在外面工作实践的经验分享给学生,这样他们带的学生就能更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以后的工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帮助。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

为了培养兼具传统文化素养与新时代观念的设计专业人才,朝阳科技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在教学设备与实验室配备上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不仅有专业的书籍包装设备、画室、成品展柜、陶艺工作室等传统的艺术设备,也有音响实验室、电脑绘图专业教室等供数位剪接、多媒体、电脑网页编辑等课程使用。系所在教学设备与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上全方位的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充分利用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学习实践成果。充实教学与研究的设备及空间,使师生能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下,教学与研究均能得到良好的成效。成立视觉设计中心与企业进行建教合作,提供中部地区企业界有关视觉设计的咨询服务,及学生校外实习的管道。办理推广教育,提供中部地区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业务人员的进修机会。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主题个案分析

1.视传系基础课程分析

林媛婉老师的艺术概论课程情况。教师简介:1981-1985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1988-1991 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碩士;1995-2000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課程教育研究所---藝術教育哲學博士。第一份作业是以九宫格的形式写自我介绍。九宫格左边三格分别是Where(地点)、Who(谁)、How(如何)。后面跟着写哪里人、梦想地;名字、学号、电话、对自己影响深的人和事;适合自己的地方、对未来的期待。促进教师一目了然明确快速的认识学生。也使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总结过去,明确未来。课程要求每周一篇影像笔记,与设计艺术有关,配合图片。可以去探究舞蹈、乐器、风俗习惯、乐团、艺术表现手法等等宽泛的艺术领域。有些老师觉得值得介绍的方向,会在课堂上单独拿出与同学分享。学生在结课时拿着厚厚的影像笔记翻看时回感觉到实实在在的进步。老师介绍在大学喝一杯咖啡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很多同学都利用一杯咖啡的机会去维持校园的人际关系或是讨论学业上的问题。当年朝阳科技大学留住她的不是高薪和好的职位,而是学校的咖啡馆。老师要求同学选台中一家咖啡馆,用一下午的时间去了解它的故事,分析咖啡馆的艺术,配合10张图片。写一份关于台中特色咖啡馆的影像笔记。教师配合图片、视频、实物等穿插结合的讲课,介绍了众多与艺术有关的电影、文学、舞蹈等,仿佛万花筒---利用有限的资源带领学生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和更加美好的事物,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

2.视传系专业课程分析

邱顺应老师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师简介:1987-1990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学士;1993-1995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广告研究所硕士。擅长创意策略、广告企划、创意文案等企划文案之类的工作教学。本课程偏向文案方向,注重方案和点子、文字。主要配合比赛或是商业活动。上课时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每次上课前发A4的纸,然后就一直放历年大型比赛的作品,学生有想法就记录在纸上,并做发散性的切概念。三次发散思维以后选出好的创意点子进行电脑制作。然后上台做简报,台下的老师和学生做点评。本次结课作业是受台湾省高雄市一家旅店的邀请,征集好的创意来宣传旅店和高雄市。旅店邀请学生去高雄游玩并提出“魅力之窗 走进高雄”的主题,征集创意文案和海报。在约定的时间把作品发表出来,展示在视传系的展厅里。然后评图。

朝阳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检验及教研成果交流

学校对课程的安排全方位的照顾到学生的需求,所以实行试听选课的制度。开学第一周开放式的教学,学生试听感兴趣的课程,然后线上选课,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期中考试前还有一次加退选,也是照顾到学生半学期与课程和代课老师的磨合,真正做到了把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这个线上系统对老师与学生都是公平的,老师上课点名都是线上点名,超过学期一半的课程缺席,这门课就算挂科处理。视觉传达这个专业会有很多电子档的作业,学生的作业全部是在老师规定的开放时间里按时交,然后老师在线上一一指导,如果超出规定时间系统就自动关闭,迟一秒钟都交不了作业。在这种严格的线上制度体系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制约、平等的关系。

台湾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前期阶段老师并没有很快进入到教学内容,而是做了很多发散性的案例分析以及多层次领域的研究探讨,之后再进入到教学中去。第一阶段的学习完结,每位同学或是一个团队都要通过ppt做简报,和大家交流。大大小小的简报汇报,从二十多人的小教室到一百多人的会议室,做报告成为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台湾,教师不是单方面的授予知识,而是引导、开发、统领。当一个团队四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全都不愿意妥协,四份方案一起拿给老师看时,老师不是让各自做个的方案,也不是评论谁的创意好坏做取舍,而是把四个人的方案做整合,把每个人创意尽量都用上。形成共同的团队作品。对于一个团队作业,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是最团结的,以后的作品一定能做到更优秀。台湾是小清新小文艺的发源地,生活中处处可见文艺气息的东西,即使是笔记作业都要求写的特别文艺。而在文艺的背后是注重细节的体现。往往细节成就完美。

通过对朝阳大学设计专业办学的情况了解,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深刻的认识到被赋予的责任要以无限的耐心去完成。在不断充实自身的同时,要改革创新,丰富教学手段。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到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方法的丰富、课程作业的检查方式等等,每一方面都要认真、严谨的对待,才能有利于培养具有开阔视野、表现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作者简介:肖玮(1972- ),女,安徽阜阳人,教授,艺术硕士,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策划。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2jyxm873);数字动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3sjjd065),动画特色专业(2013tszy113)建设成果之一。

作者:肖玮?李晓璐

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篇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视觉传达设计类工作室课程采用的项目教学法进行的研究,针对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设置、校内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学生的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其进行可操作性的分析阐述。进一步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引用,打破设计类课堂教学以往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强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字:视觉传达专业;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工作室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

在针对不断创新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我国,文化产业的提高,对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逐渐受到重视教学体制缺乏科学系统。因此,难以适应当下发展,没有处理好理论知识和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服务于现代经济、文化和公益的艺术。课程包括:图形图像设计、平面设计、色彩表现、插画、以软件为辅助的影像视觉等课程。在教学方面,需要我们培养“生产—学习—研究”的应用型人才。视觉传达设计师最基本的艺术创作技能应具备文字图形图像以及色彩的熟练应用,所以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图以及标志。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传播的作用。所以,本专业实践化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只培养设计技法和技能模式。实践化教学要针对市场需求设计体系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综合职业素质,以满足视觉传达设计“生产—学习—研究”的专业需求。要求视觉传达设計专业实践化教学体系必培养学生具备创造力、表现力、信息分析、设计知识运用、实际操控等几个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我反思意识等综合素质。

国内对设计教育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争论,艺术设计教育也是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中国的现代制造业的崛起,在制造业经历了跨越性发展阶段却出现了高等设计教育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正在以不成熟的设计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根据现状,很多高校都提出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创新,解决。因此,提出建立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二、建设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应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设计,培养创新思维。技法表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重点培养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学习,具备文化艺术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综合应用。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跟市场紧密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参与学习并完成项目的同时,不但提高了自身动手能力,也积累了实际操控经验,为迎合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达成“产、学、研”的教育模式。有效的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基础条件也应完善,充分做好调研报告的,保障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将以项目驱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过程,在做项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经验。大一学年是基础工作室,在基础工作室学习设计基础课程,整个一年都进入打专业基础的阶段,期间对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爱好,以及就业形势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更深的学习。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进入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可以分为多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特点不一样,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设置为有注重城市公共形象设计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多学科的交融;还要有交互式、国际化教学特色;不但要适应国内的设计发展形势,把握现代流行趋势,最重要的强调创新;强调设计的人文性、开放性、多元文化交流的教学特色。在导师影响下培养出的各具特色的工作室。

三、工作室群组下的教学模式

在工作室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参加项目实践的全过程,在此期间,工作室导师会系统的将理论和专业知识融合,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了解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工作室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还有教学目标的完成等,还要考虑企业对设计的实际要求、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对项目也有选择性,针对某一方面进行专业的研究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来引导学生。通过各个方面的资源,最大化的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带领学生做科研,做项目的教学方法更有效。通过进入工作室的学习,使学生在模拟真正工作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完成这一过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提早进入职业化状态,较早的树立学生的职业观,了解社会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项目的驱动下,导师根据项目的需求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通过项目设计任务书把项目交给学生。首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然后再由导师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分配给学生,按照分工完成人物。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考核。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多安排一些讨论,每个人的前期都准备好材料,然后开会讨论与大家分享。导师根据大家的分享进行引导与评论。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经验。促进工作室间的交流,各工作室之间是相对独立,但是每个项目都有着很多的联系,工作室与工作室之间公开、交流。每个项目并不一定可以独立完成,这时就需要各个工作室共同参与,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更加广泛,开拓思维,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出多元化的应用性人才。

作者简介:张曼蒂,女,(1987.5—) 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单位:沈阳城市学院

作者:张曼蒂

上一篇:铸警魂演讲稿:绽放美丽下一篇:建筑公司职工安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