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当前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摸块化教学模型结构和教学新模型的四个核心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块化模型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对同仁提供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信息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论文 篇1:

修复.拆除与重建

摘要:后工业时代新革命的前提下,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极速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追求批量化的生产和高度标准化带来的结果是千遍一律冷漠而缺乏情感的环境建设,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功能区域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新的产业对旧的城市功能区提出了新的要求,结构上有了新的重组,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矛盾导致我们需要对历史文化重新审视创新,旧城区的改造工作发展趋势明显增强,被废弃的旧建筑旧空间以及旧的街区资源等待新的复原与新的定义,当下如何应对这些城市的“遗产”修建性问题,成为了环境设计工作者普遍认识的必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性质旧建筑与空间的对策方法上实践与调研工作中总结出微薄的理论观念,希望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为设计工作者解决一些问题。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 生态文明 拆除 重建 修复

一、可持续性空间设计的困惑

当下后现代主义时代“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设计能否实现可持续化已经成为环境美学研究是否科学合理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平衡标准。从“可持续设计”角度思考,目前的环境美学设计需避免几个误区:

(一)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依托,走去资源浪费的旧机制效应。近年来“生态化”城市建设概念的提出越来越上升到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生态城市建设概念的要求是一种需求取向,尽可能降低对能源水等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也是以人类的现代活动行为为中心的复合生态系统,在生态城市与区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为指导下,反对对现代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举止,反对采用“掠夺”的方式换取城市环境的暂时“繁荣”,主张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满足当代社会建设与未来发展的需求,生态城市必须兼顾,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整体利益,强调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空间本性为依据,摆脱高端材料堆砌。空间本性化是空间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对于本性品质的理解很多设计师及业主有歪曲的理解,高价格豪华的装饰材料被大量的堆砌应用,达到珠光宝气的营造氛围,奢华而金碧辉煌的空间场所,这样的设计自然是不可恭维,无可厚非。诚然,环境设计表现力的发挥,很大比例上取决于装饰材料的选用,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适应领域和环境心理,在可持续设计机理中我们应该将材料的性质和空间的性质做合适的分析比对,善于挖掘普通材料的不平凡之美,因地制宜的运用,是真正提高一个建筑及空间品质的前提条件。

(三)充分理解“环境与艺术的关系”,避免视觉泛滥遮盖功能美的误区。环境艺术化与艺术环境化是当代环境美学设计的必然要求。高品质的空间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舒适度。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的产物,从设计心理学,环境美学,材料学,空间构造以及科学技术等多角度去思考空间的视觉构成,空间美的构成心里是由内而外的功能舒适性,旧建筑空间改造更面临这样的问题,空间环境不仅仅是强调功能性的表述,而却艺术性占比与功能性占比失衡都会损害空间美学的建立,要做到视觉美与功能美要达到和谐统一。

二、旧建筑及空间改造生态走向分析

(一)继承与创新是对时代要求的尊重。旧建筑及空间的再利用是当今设计界和人文生活共同讨论的时代问题,拆除与重建的再利用不仅是理论上的问题探讨也是设计改造方法上的执行问题,从继承城市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精神角度都是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做到城市废弃物排放和尽量减少生存环境污染等问题,充分体现在“当代语境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观念里,继承旧文化空间的优点的同时基础上根据新的要求做到创新发展。旧建筑及空間建立新的空间视觉效果,倡导将环境美学生态回归理论思考与实践结合到旧空间建筑改造再利用当中去,赋予旧建筑空间新的生命力。我们在不断通过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理论与实践的重视才能达到新的资源利用的高度,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城资源的时代需求。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诉求。对于环境美的设计的本质上将就是为人设计“生活”、“生产”、“生命”舒适的空间艺术。不论怎么界定环境设计以及空间改造行为等,一个最基本的准则是非遵循不可得,这个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空间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建筑改造及空间设计是满足人以及人际活动的需求,如果脱离人本的概念去营造空间那是理想国的设计,不同人的使用心理需求,以及新旧空间的功能要求不一样,导致新的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改变。“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在:全方位的安全性。对于新旧建筑的变化势必导致结构的调整以及空间心理给使用者带来的安全威胁,这样的问题需要对旧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技术与环境深入考察;多层次的舒适性。将自然,人文,艺术有机结合,创造出新的具有高文化内涵的空间;装饰与经济的协调性。从生态角度考虑,追求经济性和装饰性的平衡统一,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三、后工业社会生态设计背景:走向艺术与科学的设计行为

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当下社会正经历着不同质的变化,其影响所及,并不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还波及到哲学和认识领域以及人本生活回归的概念,成为当代设计语境中重要的命题,使得设计工作和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感增强,也就是自然与历史时代感复魅成为当代设计命题的真正任务。大数据信息时代导致社会形态和人类的社会意识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从环境角度看,设计学科也正面临着“内在”的质的变化。

同比上一个工业时代,后工业社会最核心的改变还是在思想意识和观念的改变。着眼于现代社会中,都依赖于实施社会控制机制,使社会产生了计划和预测的需要。人们对创新性质的定义有了不同的解释,才使相关环境美学理论研究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当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都受到其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的影响。环境美学理论研究工作将现有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指出用数据经验来通过定量和定性等重要手短进行总结。实际上,环境理论研究日益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的核心原则问题。后工业社会将社会变革的新方法进行控制,这就是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先行。后工业设计体系中有害的“不定因素”随之增加的同时,就会更加依赖技术和创新本身。开创环境设计史上的新阶段,即预先自觉地规划技术变革,从而减少未来经济与人文环境损失的不确定因素。

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从对立逐渐走向统一和谐,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设计的本性“能引起诗意情绪反应的物品”。显而易见,这种价值正是后现代艺术追求的东西。这表明在当今社会生产中,艺术环境化与环境艺术化的趋势明显加强,设计产品本身所带来的内在气质所属性也趋于感性的表达与理想相融合的过程。人们已经证明“设计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技术的或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独立的学科实践活动。后现代设计——以乎在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环境中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成为通往环境永画发计的必经之路,设计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正不断地走向消亡边界,二者之间的新生命大陆正在形成。

四、旧建筑体由内而外的美学基础

不同的事物之间都有不同的内在联系,不同事物各自都有各自的内在气质和外在感受力,空间环境对身体和情感两方面都有影响力是通过对旧建筑空间的设计改变人的环境,创造对人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可持续设计思维的介入,审视,想象一个空间,重新赋予空间内主体人的新的活动和情景变化定义,使用户的情绪与身体需求得到新的体验平衡,使新的空间得到应有的尊重。传统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及空间建造特点,就是理论上满足人的需求,而实际上,不但没有满足任何人的需求,还给人强加上了行为的影响,重新定义旧建筑空间到“新”的转换需要“由内而外”的建筑设计活动的思考,有必要试图改变传统的设计思路与观念,在时代的需求脉络里寻找可行之路。

在旧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活动中,“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是环境设计现状的一个核心挑战。如今很多设计以市场价值为衡量对象,抽象的个人审美和技术标准为主导,机械化重复表面样式。与其说这种设计方法是病态的,不如说是残缺不全的一一这种设计方法缺少对原有空间的新思考,缺乏对人,身体,以及对情感等重要性的关注。

旧建筑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所体现出的生态美学是环境设计哲学的重点。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从旧建筑到新建筑空间的转换角度出发,在自然美学回归的今天其特有的内在气质正是建筑生命由内而外的时代感的带入与带出的命题要求,是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现力度。在旧建筑空间的空间构成上区别原有空间和现实需求状态的叙事空间和附属空间的相结合特点形成新的内在美学构造设计。旧建筑艺术原有的风格、特征、流派,其形式、体量、材料、色彩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都具有建筑内在美学原始的审美价值,这也证实时空历史对建筑内在气质的长期修复结果。需要我们从艺术哲学,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等不同角度去综合感悟。

旧建筑及其空间有必要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不同建筑空间所承担和组织不同人类的活动,支持和提高日常生活的种种场景,最早的顶棚,墙壁维和构造,地面铺装效果的修缮,都是它应有的功能,似乎人们的活动和活动空间模式很可能首先进一步发展,接着是以身体支配空间来支持新的命题定义促进新的空间的产生。“学校以一个人站在大树下与其他几个人讨论它的悟道开始,它不知道自己是老师,那几个人也不知道他们就是学生,空间随之搭建起来了。首先在当下的社会需求里,需要一个新的能够支撑这个空间的活动开始,很可能在构建结构之前,这样的活动以及模式已经开始产生了,这就是时代赋予了旧建筑应有的使命感。

五、基于旧建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典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迈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的今天,我们必然选择可持续性设计。

根据可持续环境设计的五种构成原则(即再认识、更替改造、再利用、循環利用、降耗。在城市新功能提出原始要求的前提下,很多旧建筑及空间因为产业结构模块调整进行新的重组整合,在很多旧的建筑及空间的生命力角度底考还没有失去它应有的价值,结构力学的期限还在使用和改造的范围之内,它们应该继续承担应有的责任,我们在不完全拆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保护改造再利用,这类建筑若采取完全拆除和重建的方法必然会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浪费。更应该从新的角度思考重新审视随便拆除重建的行为,应该不断地寻找旧建筑的价值所在。

在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从材料科学角度可持续环境设计理念角度审视,来自旧的建筑改造拆除下来的原有装饰材料、建筑结构配件、等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得以二次利用或多次利用的效果,从环境美学陈设角度思考原有设备、陈旧家具,在新的空间理念指引下可以循环利用于新的设计中形成新的视觉装饰语言。旧建筑及空间经过拆除后留下的重质量材料钢筋、水泥不易于回收的材料不利于再建房屋,可以对材料处理后作为装饰语言材料致力于空间的四壁周围,由于我国的黠土砖是粗糖质地性,拆除破损过程中砖块很容易粉碎破裂,很难作为再建房屋的材料,将大大减少资源及能量的消耗,甚至能扭转环境遭受破坏的局面,更能改变城市用地资源浪费的局面,形成城市建立在精神意识层面的研究,它还包括综合性的目标,其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景观美学、建筑美学、交通环境等,核心问题就是以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整治、优化升级和改造再造为中心,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的持续性发展。

六、把握旧建筑空间的再造性、功能性和“人的主体性”及“环境美学的整体性”的当代统一性原则内容

我们在对旧空间进行改造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周围的自然景观现状和效果,使其内部空间与外部景色合二为一,随着后工业时代设计思考的介入,设计风格逐渐模糊,诗意性情绪化的表达更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并不拘于某种风格的限制,把各个风格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割裂再次重组,如残留的工业管道与现代装饰家具的结合,并不使人感到冰冷无感,更多增添了某种融合的情感。内心的感受总是通过事物的外在形态,色彩,质地等表象的外露来影响我们,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在同一原则的情况下,填补后现代设计情绪的文化鸿沟,创造一个新的由躯体,灵魂,环境意识的设计,创造严格意义上的,由内而外的可持续建筑和环境,并如诗一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赋予一种追求个性、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有可能是乌托邦的情怀,后现代自然主义的体现,也可能是超然现实的体验,然而这些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更关注人与环境的有机组合,使它成为—种理想的工作居住环境赋予它更多的内容:

(一)从再造的角度讲,旧空间改造无论是成为公共办公空间还是家的概念都需要关注人的舒适度,未来空间设计首要三项功能层次是宜居,利居,乐居,做到关乎人们的生存,关注我们的发展,使得生活和工作创业更便捷方便,最后新的空间应该关注的是人在该空间的活动与生活生存质量问题,达到生态景观场域宜人,历史文化体验独特的新空间,这就为设计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改造空间的思考性。

(二)从功能创新的角度讲,我们可以借助它原有的独特性质对现代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发展的现状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和新的解读,将工作和居住两个传统分开的空间性质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在繁华忙乱的城市中穿流的困扰,在同一个空间里居住、办公,并且体验新后工业空间带给人们的放松感,将工作压力在同一时空中打开了一个宣泄的突破口,从而减轻人们心中的疲劳,重新激起人们的工作热情,这也许是后工业时代内核变换速度带给我们的生理要求。

(三)设计场域角度思考,空间场域即设计气场是对人与空间的关系散发的隐形能量的描述,它是人能把握到的自然规律的多少。人越顺应自然规律,气场就越大,越背离自然规律,气场就越小,自然规律正好与人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致的。新空间新场域的建立,气场的概念承认物质世界及其特点是自主存在的,这不是被动事故的结果,而是主动的,相互关联的力量的结果,新的气场的建立有助于个人对于似乎不喜欢的东西不再那么主管臆断,我们根据旧空间的材料和空间形态做新的气场设计,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多个气场组成的世界,万事皆有联系,新空间和旧空间皆有联系,然而我们也要根据设计主旨,使用者和和新旧空间的各自的气场以及恨植于各自内心的深处的共同法则与特点发生共鸣。

(四)从个性始然角度出发,将旧建筑及空间改造成为工作空间,可以作为是发挥自我和各自生活生存性情的展示空间。这样的空间完全不受世俗、家族的羁绊,使它成为人们释放各自潜能的独立自我的空间。

七、方法与对策——修复/拆除/重建空间疗法

修复(restoration),拆除(dismantle),與重建(reconstruction)的空间疗法的。就空间扩建改造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建筑师普遍熟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提前经历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到保护意识的明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处理问题的方法的结果优先于我们不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从国际视角做到先意识问题的存在性,提前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从意识形态教育层面,以及环境设计工作的角度提出工作的任务重心,资源与环境到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是环境设计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在环境改造和建筑活动建造中,为了持续使用旧的建筑及空间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行为方向,不论是修整,修复,拆除,与重建,再循环利用,可持续设计等行为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形成地位,这也是当代设计语境下新的要求,新的设计生产力的解放,当下社会环境美学的需求,拆除与重建的理念会带给旧空间新的尺度特点,新的特殊品质追求。

(一)修复即修缮,修整等是对旧建筑空间的即有现状做最少和最适当的改动,在修建性的原则下,设计师可以使从旧的基建空间激发出旧建筑空间应有的气质。从装饰美学角度讲新元素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法添加到已存在的空间中去,新旧同类元素组合从材料和质感等不同性质的角度考虑,也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装饰语言对比旧点装饰语言特点形成新旧对比,产生新的时空对立特点。从旧空间进行历史性文化再现的角度出发,主要目的消除较少时空中不同时间段添加的不适宜部分,在空间结构上,修缮结构及建筑构建中损坏部分,简单说:“修旧如旧”。这样的手段通常情况下是修复只减少加,只修少建。

修建旧的建筑及空间,严格说不能流于空间表面意义的表象修容,应该体现旧空间的生命初衷,让时间赋予空间的真正价值和历史内涵流露到现实的视觉中,使得该空间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

(二)拆除旧的结构,重创新的空间形态。通过使用功能的改变,和新的人动行为关系的建立而获得新的空间使用形态,实现对原有建筑空间的主结构保存。功能转换是更具现实需求将失去生产功能的旧建筑及空间改造再利用中普遍可行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工程初期改造实践当中最为常见。利用拆除与重建的方式方法将旧空间转换成具有现代需求设施的旅馆、艺术馆、博物馆,办公区,艺术体验形酒店等。

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市的背景下,城市生活以第二大产业为核心支柱,以往工厂企业拥有极高的地位,往往占据城市空间中的关键地理位置,那么在当代城市建设的原则下,工业工厂等这样的旧建筑及空间为其在新的经济条件和城市环境下向第三产业转化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契机。但我们仍旧面临实际问题,存在实践项目数量与比例较小、不正确的理论以及建造措施不科学的原因,还没有真正从生态理念和人文精神保护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掌握。我们应该从大量的实践中走出去,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参数总结,将新思路运用到新的建造活动中,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中这些旧建筑及空间的再利用关注,使得城市整体空间利用价值得到质的提升。

作者:王岩

信息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论文 篇2:

信息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型的探索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当前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摸块化教学模型结构和教学新模型的四个核心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块化模型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对同仁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信息技术 模块化模型

1 引言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运用模块化理论将整个模型逐级模块化、深化、细化,重视整体环境观的教育,树立整体的建筑观、景观设计观和室内设计观,运用生态审美意识去培养“开拓型、会通型、应用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是适合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实行分段式教学机制具有科学依据: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接轨学院、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教育;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有助于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控制能力;强调跨学科、多技能的素质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让学生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活跃的思维、开阔的学术视野,从而培养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较强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现代信息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摸块化教学模型结构

本科教学对教学模型的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根据自己多年环境艺术专业的求学经验、设计实践经验、工程实践经验、在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经验,以及从科研项目开题以来对国内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年的采访和收集资料过程中获取的资料、直接和间接经验,试图以系统工程学、模块化理论、整体论、还原论为方法论和信息技术化手段一一建立一个现代信息环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新模型。作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基本思路是:先将整个教学系统按照模块化理论分离出7个大模块,再按照这7个大模块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来设计更多的相关子模块来构成整个教学的信息系统,这些子模块可根据当前信息时代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需要增加或减少、更新内容、升级换代。再按照子模块中更小的模块的逻辑性归纳成新的层次,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每学年的课程表。

关于教学模块的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外壳”:为了便于宏观上的教学管理,把整个教学系统分离成几个大的教学模块,即教学模块的分离,例如,本文将整个教学系统分为“室内、建筑、景观、规划、史论、设计基础、实习”7个大模块,通过将模块不断地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外壳”,使模块本身的内涵以及模块内部子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最后导致教学模型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学控制体系内容也要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调整做出相应调整。所以我们说,伴随着教学模块的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新的“外壳”,专业教学模型呈现为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型体系。专业教学模型与教学控制体系都是动态的、开放的模型和控制体系。稳定是暂时的、相对的,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型的四个核心内容

3.1 五年制教学模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五年制的教学模型为宜。环境设计专业范围较广,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运用到的信息和科技技术也相对多,如:设计基础、建筑基础、建筑设计、专业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设计历史及理论、电脑软件学习及使用、毕业设计及论文等。尤其是专业实践一项耗费时间较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现在几乎所有学校的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都不够、以至于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连接不上。

3.2 四段式教学模型

设置四段式教学模型,是参考了国内外的专业教学模型以及目前国内的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实际情况而定的。

3.2.1 有针对性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教学模块(1学年)

现在许多学校的设计基础部教学,是将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统一教学,不分专业,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但是在有些院校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的教学,在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后,逐渐变成了现在的状态。即: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持共性并展开个性教学,强调设计基础教学的专业适应性、方向性,并非每个专业的基础教学都一样,而是有相同部分有不同部分,而不同部分的课程及内容正是针对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而设。

3.2.2 网络资源拓展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2学年,含建筑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据本人访谈专业人士统计的结果发现,无论是装饰设计公司的业务领导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在谈到建筑和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关系时,无不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建筑知识方面的匮乏导致在工作中的被动。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环艺系开设的工科内容和开在建筑系的工科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在这里的内容重点更多的是强调该科内容和室内设计的关系,这是一个室内设计师所必备的知识技能,这一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需要借助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

3.2.3 计算机设计软件使用下的模糊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块(1学年,含工程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学习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设计技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理论锻炼设计思维能力,通过专业造型基础、设计原理与方法、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工作室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历史及现状,了解专业最新成就的发展趋势。

3.2.4 信息技术下景观设计或室内设计教学模块,并以所选方向作为毕业设计(1学年,含实习)

最后一年的分专业教学,是让学生在前面一年设计基础、两年建筑设计基础和一年“景观、室内模糊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爱,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同时也在毕业之际做出一个有深度的设计项目。环境艺术设计只能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开出两个专业方向,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而建筑设计由专门的建筑系来完成正规的专业教学。无论是美院建筑系还是工科建筑系,一般还要5年,环艺系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不要去重复别人的路子,更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任务。

四段式5年制教学模式,一年级培养学生从“自然人”到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二三年级开始打好专业基础——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专业人到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设计者,以开拓型、会通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为育人建设重点;从五年级到毕业则选择一门作为突破,再提高,并对本科阶段的学习作一总结。

3.3 增加有关工学课程

这一块内容具体落实在四段式教学的第二段里面,“两年制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课程,增加有关工学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工程设计及施工实践的需要。工学课程的缺失是目前国内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软肋。基于文科类艺术院校的学生的理工基础,可以将有关工学课程的内容在难度上区别于工科类建筑学院,但是一定要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专业,这在业内和实践中已成共识,在这里所说的技术,除了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还有就是相关的工学内容。

3.4 文理兼收模式

文理科兼收的优势就在于使该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在该专业的高端和中段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保持优势。现在的专业设置状态是:几乎所有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均为文科类生源;国内的一些工学院及林学院的一些相关专业是理工科生源。这样的状态使学生在个人优势上不断扩展,但是在专业“短板”方面却没有得到长足的长进和补充。文理兼收的模式不仅可以使文、工科学生在专业技能、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甚至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态度等诸方面都有互补优势。

4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块化模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一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和教学中,教学设计应该从信息技术这一个辅助手段多加考虑。希望我的探索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帮助,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272100)

参考文献:

[1]徐晓星.高职院校教师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2).

[2]张正.“包豪斯”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宋永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2).

[4]姚敏娟,张小燕.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教学整合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

作者:邱慧芳

信息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论文 篇3:

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及城市景观设计趋势

【摘 要】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处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征,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随着生存环境的数字化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景观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应将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信息社会; 环境心理; 城市景观; 景观设计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以其迅猛发展、广泛影响、深刻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环境心理和环境行为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的城市景观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1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分析

1.1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1.1.1環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洞悉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规律,科学而又艺术地将环境设计的各要素进行融合,创造出符合需要的空间环境。

环境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人的行为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人的环境行为就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环境行为和环境心理是对应的。

1.1.2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

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因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因而环境艺术总是表现出时代性。从设计和环境的形式来看,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变化。人类从农业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代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时代,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理应反映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适应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必然使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了新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新的趋势,设计内容、设计手段、空间形态以及环境评价等都必然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

1.2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与环境行为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泛深度渗透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各方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距离、个人的空间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与特征表现出了信息化、高效化、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1.2.1信息社会的环境构成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从环境构成来看,分为四个层次:人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人工环境;再一层次是社会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中渗透着社会环境因素;最外层是自然环境,它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一切环境因素。

信息社会的环境也包含这四个层次,但各层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是正在享受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并逐渐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达到空前的发达;人工环境是以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为内涵,逐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关系逐渐变得密不可分,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然环境逐渐受到人类高智能、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更多的影响,有限的能源、资源和空间环境与人类无限的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和主体。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刺激与效应。环境作用于人的过程就是环境对人给与刺激的过程,人受到环境因子的刺激,就要产生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心理,从而表现出环境设计的行为,这就是效应。信息社会的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刺激的信息量和传递方式比以往的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速度要快的多、数量要大的多变化更迅速快捷,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随时随地都给人提供着刺激,人们不得不应对飞速发展变化着的环境,改造环境的活动空前的活跃,城市的不断扩张、不断建起的高层楼房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另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从而也影响到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变化。

1.2.2信息社会的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交通与通信的进步使得城镇在地理上的分散成为可能,因而更接近自然,但在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构成新的破坏。长达半个世纪信息革命,致使电脑网络覆盖全球,电子货币、电子图像、电子声音、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信息革命使人们到郊外或家里工作而通过网络到市中心娱乐消费社交,使城市的建设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全球村庄”,“城市解体”引起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重大变化,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家庭将重新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电子社区、虚拟银行等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人际工作关系,但人们更盼望共享空间、交往场合、更多新类型建筑的涌现,新的城市建筑形式成为新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现为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并且信息量的需求与流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频繁复杂,不管在家庭、饭店、办公室还是广场、公园,人们每时每刻都要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因此,从个人和社会需要来看,人际距离应当是趋于缩短。但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通讯手段又使得信息的传递不需要直接的人际交往,电视、网络、多媒体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界面,甚至网络技术可以制造出虚拟现实,人们只需在个人空间范围内就可远距离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1.2.3信息社会的行为方式特征

环境心理学要求把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特征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时代的烙印。农业时代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缓慢、悠闲、工作效率低下、保守等特征,而工业时代则表现为快节奏、忙碌、高效率、开放等特征。到了信息时代因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与共享日益剧增,人的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开放的思维。焦虑、恐惧等剥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诗意”在“速度”中丧失,“空间”在“繁忙”中消失,因此环境的设计应当把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最大限度满足信息的交流作为首要的内容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艺术性与文化性。

2信息社会环境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景观的时代特征和属性

2.1.1景观的时代特征

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时代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

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神权高于一切,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的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爆炸,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水平和物质能量消耗成倍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症候已使人类认识到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威胁自身发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

今天,进入新世纪和步入信息时代,人类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谋求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以圖重建已遭破坏的家园;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和当下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综合的理想生存环境空间。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社会行为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建筑学、当代科技、历史学、心理学、地域学、自然、地理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景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可称之为景观设计。它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它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都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它是一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

2.1.2景观的社会属性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

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自然和谐相处。

2.2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2.1生态化设计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设计”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生态环境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

生态化设计中,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其次,应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环境健康运行。第三,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第五应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在生态恢复后变成市民的休闲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材料选用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第五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第六多学科综合,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质量的景观。

2.2.2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注重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需注意的是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系中,首先要体现物理层次的关怀,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体现在设计细节上,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次要体现心理层次的关怀,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直观,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在景观设计中,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结晶,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3结束语

以上关于信息社会环境下的特征分析及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理念作引导,时代已经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环境心理行为分析方面比较薄弱,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探索。

现代景观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时代特征、环境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尊重人文历史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年.

[2] 陈六汀,梁梅.景观艺术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

[3] 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译,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

[4] 常怀生编著,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5] 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作者:魏少平

上一篇:公司工会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市粮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