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赏析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赏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文化赏析论文 篇1:

我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赏析

摘 要:茶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留下来的宝贵财务,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而且还对人们的思想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古至今,茶文化就受到广大文人的喜爱,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融入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文化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赏析,希望能够起到弘扬茶文化的效果。

关键词:唐诗;宋词;明清;现代;茶文化

引言

通常而言,不管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有相应的文化。根据茶文化内涵和情感研究来看,研究茶文化是对我国文化作品深入研究的关键,不管什么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有其蕴含的理念。基于此,以下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代文学角度对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赏析,从而诠释茶文化内涵。

一、唐诗中的茶文化

唐朝时期饮茶、作诗比较流行,而且在这一时期,饮茶和作诗达到了繁盛阶段,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切离不开茶文化的推动。很多唐代诗人为了表达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思想,并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根据《全唐诗》中的唐诗记载,其中和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达到104首,比如,杜牧的《题茶山》、《茶山下作》,借助诗歌的形式,阐述了茶山的景色。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以茶代酒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境界,在茶诗中,探究了品茗意境的艺术风格,这对唐代中后期茶文化的发展和创造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诗中提到了两种茶具,金鼎和素瓷,前者是煮茶器具,后者是品茶器具。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中,白居易为了感谢友人李宣为自己带来的“新蜀茶”而创造的,尽管此时的白居易拖着“病身”,但是从“汤添勺水煎鱼眼”一句可以看出诗人连烧水环节也丝毫不马虎,诗中使用了“煎鱼眼”、“搅麴尘”等词语,将煮茶工艺和过程详细的描写出来,这也体现出来诗人煮茶的乐趣。另外,在诗中还提到“绿芽十片”,可以看出这是好茶。好友在忠州,诗人在江州,尽管相隔千里,但是此诗以蜀茶为礼物,将老朋友间的默契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宋词中的茶文化

说起茶文化,宋代时期关于茶文化的文学创作达到顶峰,根据相关调查,宋朝时期关于茶文化的诗词达到800多首,很多文人志士都热衷采用茶文化写诗,比如,黄庭坚创造了65首关于茶文化的诗词,苏轼创作了80首关于茶文化的诗词,这些都体现了宋朝茶文化的兴盛。在苏轼的《西江月·茶词》中,利用“花乳”、“谷帘”、“酽白”等词对茶进行描绘,刚沏好的茶汤面上漂浮的泡沫如花似乳,是纯白色的,这对茶进行高度的赞颂。苏轼不仅爱茶,而且还十分了解烹茶、煮茶和品茶的工艺,在诗词中对具体工艺和煮茶使用的水进行了详细说明,煮茶采用庐山康王谷瀑布的泉水,茶叶采用上好的雪芽双井,配上精湛的煮茶工艺,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苏轼对茶道的了解。再比如黄庭坚的《品令·茶词》中,也绘声绘色的将烹茶的场景展现出来,利用“凤舞团团饼”体现出茶叶的贵重。而且也对煮茶的过程和碾茶都做了细致的说明。另外,在此诗词中,还利用品茶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茶的气息中蕴含着诗人的念旧怀远之感。

三、明清小说中的茶文化

在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达到巅峰。跟茶有关的故事情节和场景多次出现在小说中。比如,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就有很多描写茶事的场景,达到全小说的6.59%,在小说中不仅将当时的特色泡茶、姜茶等名目茶饮和来客敬茶、饮茶的习惯描写出来,还在一方面反映出具有市井风味的茶坊、茶肆或者茶酒店等场景,其中王婆开茶坊,用大碗喝茶的场景较为经典。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全书共有56回,而描写茶事就有45回,在全书中将吃茶的礼节、工序等详细的展现出来,对当时常用的茶具进行描写,而且还将市井卖茶的场所也描写出来,特别是马二先生在游西湖时吃茶的场景以及南京秦淮河夜间茶市的繁荣昌盛绘声绘色的描写出来,增强茶市的情趣和特色,可见茶文化深入百姓的生活中。另外,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很多场景也描写了茶文化,在秦可卿去世时,王熙凤交代要使用供茶烧纸,从这可以看出茶也是古代祭祀的主要贡品。而且小说中还写到茶房,主要是摆放茶具和茶食的专用房间。

四、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在现代文学作品创造过程中,茶文化的体现不仅是和茶相关的礼节文化,而且还有浓厚的生活元素,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等。在陈子善 蔡翔的《喝茶茶事》中,采用散文的形式,将和茶文化相关的散文文学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杨绛的《喝茶》、贾平凹的《茶事》、袁鹰的《佳茗似佳人》以及王蒙的《茶魂和茶韵》等30篇散文。对于现代文学作品创造来说,茶文化是一个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体系,在创造过程中不仅是茶文化的体现,也是作者自身的感悟和精神内涵等。在老舍的作品中,重点体现了老北京人们的生活百态,《茶馆》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人,茶馆是一个不同人群的聚集场所,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还成为人们解决问题、商量生意的场所。比如小说中描写的宋恩子和宋祥子,是典型的市井无赖,经常出没茶馆,和各类人交流接触,从而获取私密信息;还有刘麻子,选择茶馆作为商量生意的场所,经常和人在茶馆中谈生意。另外,在《茶馆》中还体现了老北京浓厚的茶文化,包括和茶相关的方言、饮食等。

现代文化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文学作品是基础,需要和文化深度融合,而茶文化更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比如王旭峰的《茶人三部曲》,采用“寓言式”的写作方式,不仅将茶文化体系呈现出来,而且还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精神理念、内涵背景等体现出来,将茶文化全面呈现出来。同时,还将和茶相关的历史故事融入其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思维。

总结

总之,茶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茶文化不仅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品格,还作为一种文学文化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从古至今,和茶文化相关的作品数之不盡,其中描写了茶具、烹茶工具、饮茶礼节、茶食、茶文化方言等内容,不断将茶文化的内涵传承下去,又引领着下一代人继续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

参考文献

[1] 苑赫.浅谈明代诗歌对茶文化的呈现[J].福建茶叶,2019,41(12):277.

[2] 周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9,41(11):282.

[3] 何桃.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赏析[J].福建茶叶,2018,40(03):273.

作者:姚舒航

茶文化赏析论文 篇2:

民办高校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的调查,传统文化类社团和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课堂学分制和阅读学分制的实施推广,网络时代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播等途径,来探索民办高校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关键词:民办高校;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校园特色文化

应用型民办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其在人才培养方向,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具有自身的特色。民办应用型院校要增强在高校领域的竞争力,必须要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民办应用型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来说,许多高校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缺少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想要发展民办高校,就需要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为基础,进而在根本上实现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伦理体系、道德规范体系、普遍性社会信仰、理想目标、人生境界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之源,是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精神之源。[2]

因此,本文抓住民办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特点,探讨民办高校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为建设品牌民办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进行一定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和礼仪等。据笔者在我校11个院系展开的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一些,但是不够深入,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守旧的,是落后的,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高。随着我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实践和宣传,目前我校已经逐渐形成了特色传统文化来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这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建立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活动等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和路径。

一、以社团为依托,以主题活动、竞赛、志愿者服务、国学知识暑期培训为主要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传播

我校有国学社、精英龙狮社、逊逸咏春社、心缘创艺手工社、逸墨书画协会、天行棍社、清水石文学社,大学生艺术团传统文化艺术社团。以这些学生社团为为主,在我校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主题活动。

(一)展览类活动

如2016年我校开展了非遗保护进校园活动,在教学楼一楼展区,展示非遗项目的书画和剪纸、手工艺等。除了非遗艺术展览,校逸墨书画协会定期开展传统书法、绘画、剪纸、手工作品等比赛、交流活动,并将其优秀作品在图书馆及教学楼进行展示。

(二)民族文化节、艺术节

我校民族教育学院举办十多年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对全校师生展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音乐、舞蹈等艺术才华,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了很好的传承、传播,让民族学生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良好积极作用。

我校社团活动常年举行的上半年有“七彩文化节”,下半年有“大学生社团活动月”,传统文化社团在这些社团活动中,把传统文化元素、流行元素、趣味元素与健身、健心、娱乐、融于一体给予表演、展示。这些具有民族性、时代感与青春活力的特色社团活动,赋予了社团民族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民族和时代的气息。

(三)国学知识暑期班活动

我校2017年暑期开展了首届国学夏令营,以《礼记四篇》为主要教材,穿插国学专家郭齐勇教授讲座的形式,开展国学文化课程的讲授,并准备了400余本国学经典书籍供同学们选择性诵读。此外还将组织学员学习体验太极拳、书法、龙狮、国学歌曲和传统武术,参观访问了武汉大学国学院、经心书院,拜孔子像,并开展户外10公里徒步挑战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全方位的从更专业的角度领略国学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

(四)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与各类传统文化竞赛

一方面,我校及传统文化社团在全校范围类进行“国学知识大赛”、诗词大赛、猜灯谜,传统服饰、传统首饰、手工艺品等活动,带动全校学生参与学习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近几年,我校“逊逸咏春社”,“精英龙狮社”成员,在相关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传统武术(咏春拳、太极拳、传统棍术等)、舞龙舞狮参加国内外的竞赛,并斩获奖项无数,特别是走出国门去美国、澳门等地表演、竞赛,不仅强身健体,开拓了学生视野,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目前,我校正在进行体育教学的俱乐部制改革,已成为我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

(五)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提高民族文化服务能力

我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利用自身优势,还开展了传统文化艺术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如2014年国庆我校传统文化社团及艺术团成员到武汉市水果湖街茶港社区送去传统文化艺术节目;2015年元宵节赴湖北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两桥村开展“无元宵节送传统文化下乡” 活动,学生带去了咏春拳、书法展示、舞龙等传统节目,还为村民准备了猜灯谜、送元宵、制作剪纸、教授咏春拳、送“福”、送花灯等互动活动。这些活动增加了社团成员服务社会,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服务能力。

(六)将传统文化类活动、学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一方面,我校传统文化社团成员利用暑期实践2014年深入湖南湘西永顺县和恩施咸豐县,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 楼营造技艺”的调查和记录,将社团社会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另一方面,我校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开展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的科研课题研究,如我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对湖北省的省级刺绣手工艺非遗项目传承企业为对象展开研究,为省民委传承相关的非遗项目提供调研报告和发展对策;又比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将文化产业与我省文化小镇建设的社会服务结合,将传统文化与非遗产业的保护、传承的产、学、研研究深入推进。

二、做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与阅读学分的推广

我校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进行,通识课又以专业基础课和全校网络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近两年又着力进行慕课、微课线上课程及翻转课堂的建设。其主要课程有《茶文化赏析》、《中华文明礼仪》、《中国古建筑赏析》、《书法艺术赏析》、《中国文化概论》、《文学作品鉴赏》、《诗词赏析》等,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传统文化艺术鉴赏及审美能力。

其次,体育课课程对传统武术、传统的舞龙、舞狮课程改革,形成了特色的传统体育课堂,以及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再次,图书馆阅读学分制的全校推广(即对传统经典书目的阅读进行考核,成为全校学生必修学分),读书竞赛活动的常态化,这些改革,对我校学生的建立良好阅读习惯及审美观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通过计划学分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核方式,依托我校新成立的国学教育学院,在全校展开传统国学文化的学习、培训、传承和研究,相信传统文化学习学分制的推进能促进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逐步完善。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科目和形式的研究,完善选修传统文化课程的学分制度迫在眉捷。

综上所述,我校利用传统文化社团、主题活动、竞赛,作为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传统文化教学课程的改革,阅读学分的推广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传统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不为外来文化侵略而迷失方向,为当代大学生建立自信、爱国、有理想、肯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实现民族梦、中国梦提供助力。[3]

三、注重校园传统文化人文环境营造

在教学楼、教室及办公楼的布置中有不少传统书法和国画作品,在主教学区有传统文化的中名人名言,主教学楼的一楼展区以经色实木剪纸窗花布置,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色彩,营造较高雅的传统文化氛围。另定期开展寝室文化的评比活动,促进寝室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加大傳统文化的宣传与普及、传播

校各部门共同合作,以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等媒体为阵地,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与知识普及传播,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如校电视台制作了传统汉服文化专题,传统礼仪文明知识专题等传统文化文化的专题片在校的电视宣传屏循环播放。学校相关网站也加大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宣传。

五、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课程形式较单一

虽然我校通识课里开设了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但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偏文学、文化,不能满足普及性的需求。因此要结合本地传统文化、艺术,开发校本课程,如我校传统武术和舞龙舞狮课程的开发经验可以推广,另外加大手工技艺(如剪纸)、文学艺术(戏曲、国画等)、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中国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等课程。

其次,要加大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现开设的课程以公共选修课为主,没有固定的教材、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教师而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多,有的学校则可能是寥寥数个,不能满足普及性的需求,因此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师资培养、教材编写、设置培养目标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传统艺术教育的重构建设。让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不再仅仅是某位教师的事情,而是高校教学、学生教育培养等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 [3]

最后要丰富课程形式,除了通识课传统文化课堂,网上选修,还要继续加大网络课程引进,丰富课程类型,并加强校内慕课、微课在线上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重视并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利用传统文化等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营造较好的网络平台

在网络时代,高校要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丰富、快捷等优势,同时新媒体具有发展空间大、自由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传统媒体具有经验丰富、公信力强以及导向鲜明的特点,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将两者的优势有效融合起来,优化资源、突出。如首先,要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等传统媒体传播、宣传传统文化,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相关网站的建设,其次,要加强社团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和推广。再次,还要利用新媒体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优势制作一些有趣、生动的新媒体素材,创造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文化作品,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媒体等进行传播。最后,对学生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培养网络素养。学校要与各部门联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网民在活动参与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4]

总之,在网络时代,以及全面复苏传统文化教育的国策环境下,高校首先要以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为阵地,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次,高校利用传统文化社团展开活动,丰富学生视野,增强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中国民族文化自信;阅读学分制的推广,对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大有益处。最后,改革传统文化在学校课堂教育中的形式和内容,并开发相关的网络课程和慕课,利用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为民办高校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宪平.民办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2.6.

[2]中共中央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党报头条,20171128.

[3]陈婉婉.特色文化传递校园正能量[N].安徽日报,2017121:009.

[4]李莹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变化规律[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3.

基金项目:本文为校专项题“民办高校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号:S2013005)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简介:汤梅(1976),女,湖北武汉人,少数民族文学硕士毕业,现为武汉工商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副教授,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学与文化。现主持湖北省民宗委专项课题“非遗后时代土家族手工艺传承机制研究”;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非遗后时代苗族银饰传承机制研究”。主持校级课题“民办高校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曾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端午节”,公开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吴艳(1981),女,硕士,广西梧州人,武汉工商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是民族教育。

作者:汤梅 吴艳

茶文化赏析论文 篇3:

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用与研究

摘 要:本文在分析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移动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以大学公共选修课为例,开展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用与研究。整合教学实验效果证明,该模式提供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移动教与学空间,能够转变单一枯燥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更能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这种对基于移动教学的探索与创新,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式,奠定了教学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公共选修课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基于智能手机、pad等无线设备的移动学习,依托当前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在教学中显示了实时互动、因材施教等优势。现今,以移动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高校中逐步有效开展,并显示出无限潜力。

高校中形式多样的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健康与茶文化赏析》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我校很有特色选修课之一。然而公共选修课一般采用大班上课,人数众多,往往存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学生旷课现象严重,教师讲课缺乏热情,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反馈缺少关注等各种问题。在此我们利用超星公司开发的对接教学需求的移动端课堂教学工具——超星学习通,这款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开展这门课教学活动,其带来的便捷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以高校选修课《茶健康与茶文化赏析》的教学过程为例,对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的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为其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以奠定教学的研究基础。

课程开展前,教师可通过“我的课程”中课程章节模块将下一章课程提纲上传于平台中,让其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可提出一些常见问题:如“中国的茶叶根据颜色分类有哪些”“安吉白茶是白茶还是绿茶”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查阅相关资料。超星学习通中拥有海量资源,图书、期刊等一系列内容丰富,既便于教师备课分享,可让也学生拓展知识面。学生可通过手机APP建立个人“书房”,收藏各类文章与图书,随时查看。还可参与收听讲座,写专题等形式多样活动。超星学习通平台可还为有共同兴趣及志向的同学组建小组,其界面类似微信群或qq群,同学们可在小组间展开问题讨论。如此课前教学方式,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便于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与节奏,也便于教师检测预习效果。

课堂进行过程中,超星学习通活动库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平台,教师可在课程中随时建立问题抢答,并设置积分奖励,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通过投票问卷方式,对学生回答进行统计和分析,如“铁观音属于乌龙茶还是普洱茶?”,学生通过APP即时提交的答案,便立即以扇形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即可根据回答情况,对疑难点进行及时的释疑、指导与反馈。教师也可当堂通过建立“小组”的方式,提出主题,如:请问为什么在众多的茶具中,紫砂壶茶具可以独领风骚?让学生课堂中展开讨论,并选择学生回答,给予奖励,这种激励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超星学习通中的“直播”功能也更能突出的教学情境与交流平台的创设。如教学过程中茶艺展示环节,受教室条件所限,现场表演无法展示,我们便可通过直播方式连接场外,请专业的茶艺表演人员现场表演,让同学们更直观了解表演技艺,通过直播平台同学们随时与其进行交流与探讨,为直观生动教学提供了方便,从而摆脱空间束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选修课同学们出勤不高情况,可利用的手势签到码或二维码扫描功能,随时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考察,避免了代签、逃课等现象,统计方式方便快捷。利用这些课堂学习的多种功能,可对整个教学现场环节教与学的过程实时开展进行记录、实时查看,统计与调整。教师通过记录、分析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全流程数据,对他们的潜在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挖掘。

课堂教学完成后,同学们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回看、学习喜欢的内容,也可阅读,资料下载、最新资讯浏览等。教师也还可通过“作业”功能,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如“生活中有哪些饮茶的误区”“哪些人群应该忌茶”等。并可針对相关专业如药理,公卫等专业的同学们提出进一步要求,如“绿茶的药理作用现今有哪些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同学们也可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文本、音频与视频等提交作业。这种移动教学通过探究式教学和递进式学习桥梁的搭建,能够转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

总之,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提供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移动教与学空间。对于老师,其拥有的海量资源,便于备课与分享;对于选修公共课这种大班式教学,使教师即时了解学情、高效管理课程,让教学更轻松。对于学生,可采用自己喜欢方式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与空间束缚,随时随地地互动交流,提高其学习效率。移动教学是今后教学的趋势所在,经实践证明,超星学习通在公共选修课的教与学中,可实现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的最大融合,其应用将可尝试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公共课乃至专业课的教学中,实现交互式教学的泛在化,从而为传统中国式教育的突破和创新及高等教育革新事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戴建春.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翻译研究,2015(3).

[2]陈亮,童维,胡银岗.移动教学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今传媒,2016(11).

[3]易庆竑.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4).

[4]张丽君.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英语阅读移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12).

[5]朱振世,刘延华.高校公共课APP移动教学平台模型建构及功能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J].2015(18).

作者简介:张媛媛,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蒋明权,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张媛媛 蒋明权

上一篇:社保费征收论文下一篇:法律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