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历史文化赏析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村落历史文化赏析(精选8篇)

古村落历史文化赏析 篇1

1.建筑遗产型 特征:典型运用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论并形成一定规模格局,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或几个时期积淀下来的传统建筑群的村镇实例:同里镇、周庄镇、乌镇

2.民族特色型 特征: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民族特色和风情的传统建筑的村镇 实例:田螺坑村、肇兴侗寨

3.革命历史型 特征:在历史上因发生过重大政治事件或战役的村镇实例:古田镇

4.传统文化型 特征: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地域传统文化或在历史上曾以文化教育著称的村镇实例:宏村、张谷英村

5.环境景观型 特征: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或改变对村镇特色起决定性作用的村镇实例:西湾村、俞源村

古村落历史文化赏析 篇2

一、蔚县代王城镇及其周边村落概况

(一) 历史沿革

代王城位于蔚县城东北偏南10.8公里处, 系蔚县“八大镇”之一, 属河川区。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大部为粘土质。代王城约建村于周朝时期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到春秋时, 为代国的国都。战国时期属赵国, 为代郡的郡治。因代王曾居于此, 故得村名代王城。镇内为代王城镇及代王城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大队驻地。目前一村、三村保存较好, 其它各村亦保留了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

代王城镇除一村、三村保存较为完好外, 其周围的大德庄村和大水门头亦保存较为完好, 可以作为代王城镇的外围保护区。大德庄位于代王城公社驻地北偏东3.6公里处, 座落于壶流河南岸, 属河川区。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为沙土质。战国时期建村。因位于代王城北, 取名代北庄。后据传该村人品德高尚, 生活富裕, 故更名为大德庄。

大水门头位于代王城公社驻地西北偏北2.4公里处, 座落于壶流河南岸, 属河川区。地势南高北低。为粘土质。昔日代王城曾有九门, 北为水门。明嘉靖年间, 曾称平安堡 (俗称水门头堡) 。1941年分为三个自然村, 因该村位于水门口, 即取名大水门头。

(二) 传统建筑概况及主要古建筑的类型

代王城镇及其周边村落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民居, 并有保存较好的传统街巷, 如一村内西堡街一排、二排、三排, 三村东堡街, 大德庄的大巷北街、张家巷街, 大水门头村的西堡街、中堡街、后园子街等, 街巷两侧主要建筑为合院式民居, 屋顶形式多为双坡硬山顶。此外村中还有保存较好的寺庙、祠堂、戏楼等传统建筑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如一村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堡城 (夯土筑成) 。二村的古树和堡门 (堡门为砖砌券拱结构, 门洞上方有砖雕“醇朴”二字) 等等, 各村的传统建筑面积在一万三千平方米以上。

二、蔚县代王城镇及其周边村落建筑文化特色

(一) 传统民居建筑

在现保存的古建筑中, 民居的数量最大。居住建筑为北方常见的四合院式, 建筑单体为单层, 木构架承重, 砖墙围护。四合院民居多为一、二进院落, 正房一般为五间正房或三间正房两间耳房, 东西两侧设置厢房。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 个别建筑是卷棚和悬山, 有的建筑尤其是院内的厢房采用单坡屋顶。屋脊上有的设有兽吻, 屋顶铺设青瓦, 并配以精致的砖木雕刻, 显得古香古色。图1为三村阮家院正房。

(二) 宗教建筑

宗教是除血缘关系以外使人们团聚在一起的一种精神力量, 也是人们寄托希望和寻求心理慰寄的途径。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具有自己的特点, 并不严格地遵循不同教派的界限, 而是将自己信服或需要的神灵组合在一起, 或使原有的神灵具有新的功能, 甚至创造出新的神灵, 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代王城寺庙的数量也很大, 如地藏寺、观音庙、财神庙、龙王庙等。相对民居来说, 寺庙的保存现状较好, 有的甚至经过了修整。寺庙的规模不是很大, 以一、二进院落为主。多数寺庙内有壁画。有的木雕和砖雕较精美, 且保存较好。这里以一村的地藏寺为例, 介绍河北省古村落宗教建筑。地藏寺主要由入口门楼、供佛厅和地藏殿组成, 规模不大, 但较为精致。门楼高出街道0.7米左右, 寺内又高出门楼地平, 从而使寺内的主体建筑高出周围民居一米多, 突出了这一组建筑。门楼为硬山顶, 屋脊上有兽形脊饰, 入口两侧墙上刻有浮雕式对联, 墙下面石墩上刻有莲花形纹饰。供佛厅平面近方形, 结构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木制框架结构, 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 四面镂空, 屋顶为卷棚歇山顶, 屋脊上有精美的兽形脊饰, 整座建筑轻盈飘逸。供佛厅后面紧邻地藏殿。地藏殿为硬山顶, 正脊中部是刻有“佛光塔”字样的白色塔式雕塑, 两端有大的吻兽, 垂脊上有较小的兽形脊饰。墙体三面为砖围护结构, 前面为木制门窗。室内三面墙上都绘有壁画, 天花为龙形装饰纹样, 室内放置了几尊简单的坐式佛像。地藏殿两侧耳房较低矮, 似为后建建筑。图2为一村地藏寺俯视图。

(三) 标志性建筑

蔚县民风重看戏。家中办大事如娶亲、丧葬等都会请戏班子来演上几日, 所以在蔚县的许多乡村都留有古老的戏楼。蔚县古戏楼, 不光数量多, 而且覆盖面大, 分布广, 且戏楼的建筑形式也花样繁多, 三面戏楼、排子戏楼、穿心戏楼、庭院戏楼等。无怪乎说蔚县“村村有三建:庙宇、戏楼、官井沿”。代王城内也不例外, 戏楼为独栋建筑, 屋顶多为卷棚式或硬山顶。面宽一般三间, 进深两间, 通常七米, 台高一米左右, 结构形式多为木框架结构, 维护结构为砖或土坯。

三、结语

河北省古村落的建筑类型多种多样, 不仅有多进院的四合院民居, 颇具特色的堡门等防御性建筑, 还有戏楼、戏台等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类型。从目前的调查看, 有相当部分的院落保存比较完整, 建筑也保存较好, 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历史、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状况, 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燕赵大地, 其间散布着大量的古村落。在对其中的古建筑进行调查、归类的基础上, 对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河北省乡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色, 并对其加以保护十分必要。

关键词:古村落,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冯骥才.建设新农村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N].文汇报, 2006.

简析古村落和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3

[关键词]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

1.引言

古村落是有幸保存下来的古代村落,但并不是所有的古代村落都是今天所说的“古村落”。古村落的形成是由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经济基础以及宗族礼制、社会习俗、民间艺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有机产物,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劫难,更显弥足珍贵。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传统古村落,无疑就是一群会说话的建筑。踱步在光滑的青石板街,置身于古厝的深宅大院,抑或滞足于庄严肃穆的宗族祠堂前,一处处历史感极强的现场,总会让现代人产生些许穿越感。那些古朴的建筑群,既渗透着个体生活史,也记载着风云际会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这种历百年、千年而不变的历史质感,是不可复制的,一旦毁坏,修缮技术再高明,也恢复不了那种历史感。”

2.宏村的概况

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约7公里处,北临黄山山麓,村落面积19.11公顷,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始建于北宋,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它更是具有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时间累积性这一基本特点,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2.宏村的历史文化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村落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2.1风水

自古以来,住宅风水都受到一定的重视。风水信仰从宋代开始已经在徽州地区广为流传,到明代达到高潮。至今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女人是扬州的美,风水是徽州的好”。徽州是被公认的风水宝地。宏村作为明清徽州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好、特色鲜明的村落,充分反映了风水与民居的密切关系。宏村整体的建设就是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它的朝向、地点、布局以及外观都是受风水这一思想都影响。宏村的水系设计是独具匠心的,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脚”。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2.2礼制文化

在徽州,古祠堂是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宗族文明的表征,代表了中华礼制文化传承的历史。宏村的民居空间结构中最活跃的是典型的天井模式为主。每家每户都有天井,其平面空间布局典型模式是:以天井为核心,外围封闭,内部开敞,正房多敞向天井的三合院模式。相对于外部空间,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明显突出了儒教文化,显现出了等级尊卑的观念。由此可见,等级制度在建筑形制和空间上得到极大的注重和追求。它除了体现文化内涵外,还有通风、采光等效果,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2.3人文历史

宏村是以汪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汪氏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场上的成功得到了显著声望。现今可以看见的村子里最重要的建筑汪家总祠乐叙堂,那些高墙阔门的大宅是专供族中辈份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人住的。祠堂是规模最宏大的建筑,是村落空间形态的核心,体现了宗族制度下的影响。也是因为汪氏家族在科场上的成功,带领了汪氏族人读书应考,而且还有经商的传统。其家族势力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3.问题的提出

如今,由于宏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带动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宏村由最初的农业产业转向旅游业,旅游業因此发展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当然,在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的经济迅速增长,居民的收入也因此增加,但是在走向旅游业的发展中,越走越偏,忽略了原本的文化资源,只注重了经济收入。

“文化空巢”在古村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仅仅把建筑当作了传统文化的表现,而忽视了文化的真正内涵。例如人们会将古家具由文物贩子收购倒卖,古村落就只剩下一个徒具其表的空壳。或者对外墙的修复过程中参杂了太多现代化元素,或者在建设商业店铺开发时,使其变质,破坏了原有的风貌,失去了古村落的文化延续性。现代村民更是认为老建筑是一种土,他们追求现代化建筑,造成盲目得将旧房拆了再建,完全失去了传统文化内涵,仅仅是一些西式的建筑。

如今的宏村让人觉得商业气息太浓厚,古村落本身已经没有了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原来的居民纷纷外迁,民居成为商铺和客栈,古村落变成了一种商业的布景,这虽然不能说与历史保护背道而驰,但也没有保护古村落的真正内涵。人们对传统文化对保护意识模糊,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让历史古村落呈现出没文化的局面。

另外,盲目地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大量的游客涌入,古村落的旅游承受能力将不堪重负,对古村落的生态环境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街道上甚至可以看见垃圾的堆放,游客多垃圾也就变得随处可见,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薄弱。比如大型停车场就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古朴的乡风民俗在追求经济效益下被破坏的体无完肤。

再者,古村落的维护缺乏资金的投入,换种方式,也可以说是政府的不重视,保护的意识还未达到一定的意识。在维护过程中往往是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性。有限的资金投入对于保护古建筑古村落只是杯水车薪。

4.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古村落保护和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古村落又不完全等同于古文物,因为它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是动态的,所以保护古村落要以人为本,要在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上进行整体保护。不仅要在外观保护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还要注重内在的文化内涵。

nlc202309020216

4.1加强文化的保护意识

宏村在开发利用时,要注重“度”的掌握。不仅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开发商的认知,更是文化拥有者即当地村民的义务。现代社会与以前相比传播能力和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掌握好舆论传播的方法,增强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祖宗遗留下的文化是金钱所换不来的,要树立“自珍”的意识,防止出现自毁现象,要积极地引导居民和决策者珍惜这份宝贵的财富,积极加入保护工作中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保护专家阮仪三表示我们需要民间的实际行动。在欧美国家还有亚洲的日本,在古建筑保护和城市规划上,民间的力量是相当大的,很多地方都超过政府保护的份额,因为房子在他们那里属于私产。文物保护的氛围上去了,自然会推动文物保护的发展。我认为文物保护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遗产最终都会消亡,但在保护的过程中,动员了公众的人文情怀和公民责任,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法律体系对其进行约束。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让居民逐渐在保护中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行为。另外,要强烈扼制开发商得过度开发,肆意得增加违背原本文化以外的商业活动。保证其原真性原则。

4.2加强规划的指导作用

政府应该做好宏村的规划,确保现今保存下来的东西不再被继续破坏。加强规划人员的整体水平,增加专业性人才进行规划保护修复工作,应该在规划中全面考虑到村落的传统文化,突出村落的传统特色。严厉打击私自在古村落居民区域内盖违章建筑的行为,同时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整治古村落的各种障碍物。若有条件,最大限度的改善古村落的交通。同时在对古村落修复中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维修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村落传统的村落布局,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修复坑坑洼洼的道路, 完善供水建设工程, 缓解遗产地供水的矛盾,达到整体性原则。 阮仪山在演讲中提到了最近成龙购徽派民居送给新加坡一事。在他看来,将古建拆了,在别处组装重建的做法,固然保护了建筑的“真实性”——本来真实的面貌,却破坏了古建原有的环境。

4.3加强人居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解决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带来的一些列问题,需要控制景区的游客人数,维持古村落原有的传统人居环境。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对于游客乱扔垃圾行为要有相对政策来约束,比如对其进行罚款等手段控制环境的破坏。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一方面,村落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另一方面,增加垃圾箱的数目并定时进行清理,彻底改变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另外,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染也要及时妥善的处理好,生活污水的排放要做到位,不能任由其蔓延,要加大力度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其永续性原则。

4.4政府应该注视社会力量参与

我们看到古村落的旅游商业开发对于古村落生活的改善有切实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在不破坏古村落原有文化风貌作为开发。这样也可以调动村民的保护积极性。政府在明确自己的保护责任主体地位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合作。鼓励和号召社会力量进来,建立专门的保护资金筹集小组,将这笔额外的资金更好地投入到保护当中来。政府在保证社会参与时:一是需要在组织结构上加以完善,即依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为实现政府职能提供有效平台,这种组织,一方面包括新建机构,或者重塑原有的政府机构,理顺各部门间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的决策、指挥、管理、协调、监督、控制等的一系列职能;另一方面要广泛吸纳专业人才的加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专业性,因此,需要建立专业的咨询机构,需要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二是需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做好社會宣传和动员工作,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环境,将人民群众的文化还给人民,让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重新回到人民中去,继续在生活中汲取养料,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具有活态流变性的民间传统文化,充满活力地不断发展下去。

5.结语

从宏村的案例可以看出,保护好原有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等,人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历史的产物,当然不能照搬全抄,比如风水理论,不可否认,其中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是它是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通过完美结合,通过一定的格局让生态、历史、文化有机的结合,使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居住得赏心悦目。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植所在,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体。总之,古村落的文化保护是一项极具挑战性而又艰辛、紧迫、意义深远的工作,需要我们发挥所有力量,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要统一考虑,相互协调,避免“自然对立”和“除旧更新”。要特别珍惜形态经典、文化独特的古村落,还要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人与环境和谐,民族文化多样的特点。要根据每个村落的情况,从村落的文化、自然环境、民族风俗出发,对传统村落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多样性、合理性开发和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姚钰.世界文化遗产宏村-解析宏村空间形态发展结构因素.东南文化,2005,187(5):48-50

[2]韩妤齐.宏村-古村落水系、建筑景观及其人文背景的考察与重构保护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6.6(1):55-58

[3]徐红罡.从“原真性”实践反思中国遗产保护-以宏村为例,2012,123(1):107-112

[4]陆林.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黄山学院学报,2005.10,7(5):5-8

[5]钱国祥.明清宏村汪氏家族与地方社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36(4):431-435

[6]祖健.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华东示范大学,2002,154-155

古村落保护条例 篇4

第三章 保护和利用

第十五条 对古村落应当实行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古村落保护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的要求。古村落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古村落保护规划,完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第十六条 禁止在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古村落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公路、铁路、高压电力线路、输油管线、燃气干线管道不得穿越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保护规划逐步迁出。(浙江)

在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翻建、改建、修缮房屋,装饰、装修建(构)筑物,设置标识、临街广告等,应当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并报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基础设施以及进行绿化配置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新建、扩建基础设施以及进行绿化配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改建、翻建建筑物,因保持或者恢复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需要,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居住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浙江)

第十七条 经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在古村落风貌协调区内新建、翻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其色调、体量、高度、形式等应当符合整体风貌要求,并保证古村落重点保护区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不受影响。

第十八条 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村民委员会对古村落内有损毁危险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并将普查登记结果报文化部门。

文化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部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组织编制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落实古建筑抢救修缮资金和古村落日常保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古村落保护奖励机制,并重点支持和推动任务较重的镇、村的古村落保护工作。

古村落保护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第二十条 县级市(区)、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古村落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集体控股公司,具体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古村落的居民可以以其所有的古建筑、房屋、资金等入股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采用出资、捐资、捐赠、设立基金或者租用古建筑等方式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第二十一条 古村落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制定古村落保护具体实施方案,按时完成古村落风貌整治和古建筑抢救修缮工作。古村落风貌整治方案应当报规划部门批准后实施。古建筑抢救修缮应当符合文物、古建筑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古村落风貌整治和古建筑抢救修缮工作完成后,由规划、文化部门分别组织验收。第二十二条 古建筑保护管理责任人自筹资金修缮古建筑的,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参照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给予贷款贴息、奖励,或者按照文物维修和保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给予补助。

第二十三条 古村落内的古建筑、房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保留集体建设用地性质的方式流转;或者将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后依法出让,土地出让收益专项用于古村落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补偿或者产权置换的方式收购古村落内的古建筑、房屋的产权。古建筑、房屋原住户符合宅基地安置条件的,各地根据实际,可以安排宅基地建房。

市人民政府应当自本条例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古村落内的古建筑价格评估办法。第二十四条 对非古村落内尚存的零星古建筑,经文化部门同意,并报规划部门批准后,可以迁移到古村落中实施保护。

村民委员会应当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古建筑的构件,用于古建筑的修缮。第二十五条 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会同规划、文化、建设等部门,自本条例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古村落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

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古村落防火安全保障方案并组织实施。方案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二十六条 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古村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

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加强对古村落内居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鼓励古村落居民在古村落内居住,参与古村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享有古村落保护开发收益。

鼓励利用古村落发展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业,适度发展旅游业。

第二十七条 鼓励金融管理机构制定融资优惠政策,对古村落保护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古建筑可以依法作为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

第二十八条 规划部门应当会同文化、建设等部门建立古村落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对古村落的保护状况和规划实施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动态监测、评估意见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和评比的重要依据。

经动态监测、评估认定,因保护工作不力造成古村落资源破坏的,规划等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警告;因开发利用造成古建筑和传统风貌、格局破坏性影响的,规划等主管部门应当发出濒危警示。

第二十九条 建立古村落保护监督员制度。古村落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应当聘请古村落保护专家、居民任监督员。

鼓励建立古村落保护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公众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第三十条 市、县级市(区)和镇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古村落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分别向市、县级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

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规划,在核心保护区的主要出入口设立统一的标志牌,标明保护范围。保护标志应当在保护规划批准后三个月内设置完毕。(浙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二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全面调查,对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立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技术资料;

(二)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三)修缮、装饰装修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规划、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对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使用人有保持原样和安全的义务,在修缮和改建时不得影响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其设计方案应当征得所在地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涉及到文物保护单位的,还应当征得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五条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拆除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由州(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范围内,拆除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州(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一般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产权人应当向产权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经州(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产权转让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自转让后15日内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有关情况报同级人民政府。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二十九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现场公告牌等形式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少于二十日。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

利害关系人或者公众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提出异议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研究处理,并及时回复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三十二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依法征收房屋,以及依法批准设置的项目和设施需要停业、转产、关闭或者拆除,导致所有权人或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损害的,实施保护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实施需要进行的农村住宅建设。

第三十五条 对历史建筑应当根据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第三十九条 历史建筑可以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保护性利用。鼓励利用历史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和传统作坊、传统商铺等,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内部结构相适应,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观,不得危害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

第四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下列活动:

(一)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二)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

(三)拆卸、转让历史建筑的构件;

(四)擅自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

(五)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六)其他损害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四十一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黄山市古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第十五条 古村落分区保护要求:

(一)古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保护,并按徽州传统式样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等。

(二)古村落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高度、体量和色彩的建设控制要求。

(三)古村落环境协调区要保护好现有的山水环境(包括山体、植被、村庄及周边水系、农田),严格限制开山采石和建设污染型工业等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第十七条 古村落核心保护内的建筑及装饰、装修和广告设置有关要求:

(一)保持传统徽派建筑风格,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二)招牌、字号采用传统方式,广告设置应当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三)建设采用传统的工艺和地方建筑材料。

第十九条 古村落所在地县(区)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制定改造方案和改善计划,逐步完成古村落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第二十一条 古村落内的古民居应当实施原址保护,确因公共利益需要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须依法报送规划、文物等部门批准。

古民居必须迁移保护的,应在本村落内选址保护。外来散落古民居在古村落内实施迁移保护时,不得破坏其整体格局、历史风貌和街巷空间尺度。

第二十四条 古民居的所有者在保护的前提下,按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合理享有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收益。

第二十五条 因古村落保护利用需要迁出古民居的村民和因无力维修而自愿捐赠古民居的村民,报请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同意,经城乡规划、国土等行政部门审批,可另行安置。

第二十六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保护利用古村落、古民居,须编制保护利用方案,经城乡规划、文物等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古村落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承担以下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古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利用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制定村规民约,指导、督促村民遵守古村落保护利用要求,保护利用古民居;

(三)对古村落房屋修缮和建设工作,进行前期初审和建设监管;

(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古村落资源的普查;

(五)对有损毁危险而无力维修的古民居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

(六)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资源;

(七)组织消防队伍,加强古村落消防安全管理;

(八)管理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摄制、大型群众集会等活动;

(九)对违反古村落保护利用的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者,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条 在古村落保护利用范围内涉及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应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

1、保护内容

古村落保护内容:按照“项目启动,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古村落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古村落中具有特色的整体空间环境和风貌,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形态,具有文物价值的文化遗产等。

(1)编制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保护村落的空间形态、平面格局等传统的肌理,延续古村落的风貌特色;

(2)保护乡村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古建遗址、道观庙宇、古宅园林、宗祠戏台等历史建筑;

(3)保护乡村古树名木、田野风光等自然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加大对村落周边山体的植树造林及古村落“水口”生态环境修复;

(4)对古村落不符合徽派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进行改造;

(5)对古村落原生态文化、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

古民居保护内容: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古民居维修方案。通过维修古民居单体,集中解决古民居当前亟须解决的保护维修问题。

(1)维修古民居梁架、屋面、墙体等建筑要素;(2)保护和修复古民居构架、构件(包括“三雕”)等文化内涵;(3)保护古民居外观形态、环境空间。

2、利用内容

充分发挥古村落、古民居独特资源优势,拓展使用功能和空间,创造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以利用推动保护。

古村落利用内容:

(1)以徽州历史遗迹、风水人居为主体的文化体验型古村落;(2)以徽州民俗风情、民俗活动为特色的乡村体验型古村落;(3)以乡村探险、垂钓捕捞为内容的休闲度假型古村落;(4)以摄影采风、绘画写生为主导的摄影绘画型古村落;(5)以艺术创作、影视拍摄为亮点的文化创意型古村落;(6)以水果采摘、农事体验为基础的农业生态型古村落。古民居利用内容:

(1)乡村艺术会所、农家乐、民俗客栈;(2)传统手工作坊、民间工艺及制作旅游产品;(3)地方小吃店、地方特色店、特色小酒吧;(4)传统娱乐及民间艺术表演活动;(5)民间工艺品开发、收藏、展示、交易活动;(6)各类专题博物馆、纪念馆;(7)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

《江西安义古村保护管理办法》

第七条 重点保护区保护原则:保存所有的现存老建筑。不得再建造新房,现存新、旧房屋的维修改造必须报请管委会同意,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必须报请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按《保护规划》要求经旅游部门统一认定设计和审批。

第八条 一般保护区保护原则:一般保护区内所有现存老建筑外观不允许拆改,不得再建造新房,所有房屋的维修改造等必须报请管委会同意,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必须报请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按《保护规划》要求经旅游部门统一认定设计和审批。

第九条 建设控制区保护原则:保护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及其环境,不得在区内再建新房。

第十条 环境保护区保护原则:保护区内的村民有营造整洁、优美、舒适古村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污染、破坏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第十一条 保护古村风貌,修复损毁建筑,提高居民素质,整治古村环境,挖掘文化内涵,扩大古村影响。

第十二条 古村管委会必须对保护区内古建民宅和其他任何文物进行结构散件登记存档(包括结构木雕、石雕、商门、牌匾、桌椅、床凳、橱、条桌、神龛等)。

第十三条 在古村群保护区内,下列行为必须报古村管委会和县旅游部门审批同意,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必须报请文物保护单位同意,并严格按照《省文保条例》、《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一)古民居建筑的大、中、小修缮和保养。

(二)古建筑、人文景观的恢复。

(三)古街店面、门面改造,外部装饰及招牌广告制作。

(四)古树、名木的保护及绿化的施工养护。

(五)居民现住房屋的翻、扩、改、修建。

(六)基础设施的施工及维修。

(七)空地新建。

(八)古村群三线(电话、电视、电线)等各种线路的架设与安装。

第十五条 古村群保护区内所有可移动文物(如桌椅、床凳、神龛等)、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商门等)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损毁、拆除、修缮和移动至本办法规定的保护范围外。

坑背古村落 篇5

坑背古村落

坑背古村落:坑背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增城市中新镇坑背村(广汕公路旁),建于明未清初,通面宽152.43米,通深53.96米,面积8225.12米。整体建筑分类 10 列 5 排,面向东北方向。房屋为硬山顶,碌灰筒瓦,锅耳封火墙,施彩绘,面阔均三间,排、列之间纵横青云巷。最右列为书房、花园前后各半的布局,中间列正中,建有“式谷毛氏祠”,作为整个建筑群核心大祠堂。左后角建有碉堡楼。碉堡楼长、宽均为 16 米,原五层 20 米高(现只剩 2 层),着层设有内隔墙、水井和粮仓,而二层多置较大枪眼,该碉堡楼防卫非常坚固,如遇敌情,全村人可同时登楼避险。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是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现还有些居民住在其中,高高的耳锅屋顶,也正说明这个村里曾有过高官。

古村落导游词 篇6

走进碗窑古村落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的的水流。泼一手的水,水花四溅,清波漾漾。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桥墩水库了。请大家继续跟我走上这歪歪斜斜的石级。哦,忘了告诉你们,那几只耀武扬威的大公鸡可是在欢迎我们呢!再走上去一段路,就是一座防古建筑物。进了这个大庭院的门,一抬头,庭子上的花纹就像一个大蜘蛛网,或者是湖面上的一圈圈水晕。亭下有三口小井,三井相连,并且都是方形的。每个井之间都有一个缺口,相信大家都知道好的水质会浮在上面,然而两井的好水便会流入中间的井,很方便吧?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棵高大粗壮的仙人掌,它高达5。3米,年龄112岁,刺长大约3厘米。这枝头上黄澄澄的花便是仙人掌花,它高挂在树梢,像个灭了火的灯笼。另外,大家可以先拍照留念,再把注意力转向此处,大石缸。“咔咔咔”......

朋友们,你们知道这石缸是干嘛的吗?。“做年糕!”游客们喊。对了,是捣做年糕用的!两人一起合作,一人捣,一人加水。听了这话,手是不是痒痒了?但是,精彩的还在后头呢!往上一仰望,一排高大坚固的吊脚楼耸立在眼前。俊俏的的.芙蓉花相依在它的身旁绽放这甜美温柔的微笑,像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丽少女穿着轻纱披肩的漂亮裙子,用柔美的目光注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至于灯笼花嘛,它挺直了腰板,火红的花苞高挂在枝丫上,好像在祝福每一位来这里游玩的人红红火火、好运当头。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下一个景点是远近皆知的古戏台。这座古戏台是在清朝时修建的,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登上古戏台,好似自己就是一名戏曲人物。看见了吗?朋友们,大家的头上有119幅画,每一幅都代表着一个个生动的戏剧故事呢!几百幅图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比如:红楼梦啦,什么白蛇传啦,这里全部都有。

最壮丽的一处景观还要数气魄雄伟的三折瀑了。想要看到他,必须步行到山环水抱的山上去,出发喽!远看山路,一片迷迷茫茫的云海,像仙雾缠绕在上面。走上山路,细珠散雾,露水滴在脸上,冰凉清爽。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到达了三折瀑观光点。远看三折瀑像一条长长的水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着。近看三折瀑,他就像一个特大力士,把水池那么多那么大的水使劲一泼,让水从山上飞泻直下。闭上眼睛,深呼吸一下。。。。。。嘿嘿,果然这一带的风景非常新鲜。三折瀑急促的流水声构成了一首交响曲。哗哗的水流“飞流自下三千尺,”真是壮观啊!走过这一排扶着铁链走的搭石,踏着脚下的方砖,迷恋在这山色空蒙的山顶,好像在仙境中......

加强辽宁古村落保护留住文化之根 篇7

2014年4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 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 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 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至2014年11月, 全国已有2 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辽宁省共有8个: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就全国范围而言, 近几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问题仍然突出, 形势依旧严峻。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辽宁省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二、辽宁古村落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使得很多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 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 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 古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 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一) 古村落空心化问题严重

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并非个案, 由于大多数村落地处偏僻, 经济落后, 村民搬离越来越多, 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 村里古屋的闲置率高, 无人居住的房屋显得更加破旧, 空心化已经成为古村落延续生命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 地方政府急功近利, 破坏了村落的民族文化价值

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 在城镇化进程中, 急功近利, 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价值, 即使极少数古村落被当做旅游开发项目保留下来, 也常常按照商业规律来进行改造, 导致传统文化被肢解、原住居民的生活形态被改变。

(三) 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的技术力量匮乏

长久以来, 很多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纷纷改行, 很多谙熟乡土村落建筑样式和特色工艺的工匠大师已后继无人, 给古村落建筑维修带来难度。

三、辽宁古村落保护建议

(一) 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古居民与现代人的生活拉大了距离, 造成古村落的原住民居越来越少。古村落承载着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延续是在古村落里。在保护好村落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同时, 要积极寻求与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等相统一的科学发展模式, 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 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 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 维护好文化遗产, 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 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 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比如, 在不破坏村落传统格局的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在古村落先选择1—3处代表性的传统民居进行示范改造, 在保持传统风貌和建筑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室内设施进行现代化提升;激活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用民俗活动来充实和改善村民的生活;发展古村落的文化产业, 复兴传统手工业, 发展特色产业, 从而实现“文化富民”路径。

(二) 保护乡土建筑地方政府要有担当

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不能靠改变古村落原住民的生活形态。古朴的村落, 美丽的景色, 原始的生态, 纯朴的民风, 都成为城里人的看点。古村落吸引的不仅仅是城里人, 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也吸引了开发商的目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是开发古村落资源的重要途径, 但要坚持适度有序。在古村落没有确定科学保护方案前, 首要任务是保护村落的原貌, 不要轻易改动。古村落具有唯一性, 每个村落的历史、环境以及民族文化都各不相同, 保存的现状也存在差异。面对古村落的多样性, 难以出台一个统一的保护标准或保护规程, 必须针对每一个村落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 再确定保护与发展路径。古村落的发展规划第一要义就是保护。比如, 不能为了发展旅游不考虑村落的整体风貌而建设大规模的停车场;村口的改造不能随意建成个大广场, 或者把大型游憩设施生硬地嫁接到古村落上。在古村落发展旅游的过程中, 还要考虑村落资源的承载力、村民的接受度等。古村落在发展中不能过度商业化, 它发展旅游的目的是展示村落的文化内涵, 宣传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村落的活态保护, 即保护居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所。为了商业开发而将村里的居民全部搬迁, 然后对空荡荡的村落加以整体包装, 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古村落的致命破坏。古村落的原住民没有了, 就像村落没有了灵魂, 古朴的韵味也失去了。

(三) 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

为维持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应当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 采取措施活化并建立古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辽宁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 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政策, 鼓励支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人员和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 将文化传承做到后继有人。很多村民对村落的保护是自觉的, 政府应以物质形式鼓励对“根”的敬仰和世代相传的淳朴民风的补偿。

在辽宁古村落保护的过程中, 不仅要充分保障村民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更要注重村民自身的文化保育和发展能力建设, 这才会有古村落的长远发展。人田分离的古村落, 不仅文物、古建逐渐荒破, 更重要的是, 贫困的现实让村落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要留住人, 就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立足于本地优势的产业经济。来自政府的拨款总有用完的一天, 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 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社会各界都要认识到保护古村落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 配套相关的保护资金和政策, 让政府、民间共同挽救濒临消失的村落, 寻回山水间的乡愁。

参考文献

[1]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古村落历史文化赏析 篇8

作者简介:邓亚平(1990- ),女,汉族,江苏金坛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规划与旅游规划。单鹏飞(1962- ),男,汉族,浙江金华人,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及区域规划研究。袁培培(1989- ),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规划与旅游规划。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甪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endprint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endprint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10]林美珍,吴建华.文化生态: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J].福建地理,2004, 19(2):22-25.

上一篇:居室污染解决方案下一篇:超越自我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