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素养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论文(精选7篇)
摘要:文化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采用的教育方式,这符合素质教育,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蕴藏的文化、德育等内容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茶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入手,对茶文化在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茶文化;思政教育;全面发展;大学生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代表,是每一位国民的精神家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一定影响。当前是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阶段,不可避免的要发挥文化对思想、行为的积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的顶梁柱,高校开展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功能,这就要求加强文化教育。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培育大学生的茶文化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1茶文化素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两千多年发展中吸收融合了诸多优秀文化的精髓,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禅宗思想等,文化底蕴深厚、思想精神深邃。自古以来,茶即是清雅、廉政、淡泊、诚和、和谐等品德的形象,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通过品茶来凸显自身的高尚品德。品茶不是简单的品尝茶味,而是通过品茶来修身、养性、凝神,体会其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而茶文化作为我国富有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的传统文化,若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将培育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素养,稳定大学生的心性,使大学生坚定信念,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茶文化在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融入
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必然选择,符合思政教育改革创新需求。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从教材、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氛围等方面着手。
2.1茶文化在思政教育教材中的融入
思政教育涉及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相当庞杂的教育工程。教材是教育实施的基础,面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诉求,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教材建设,发挥教材对思政教育的指导作用。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基于茶文化编制大学生思政教育教材。编写教材时,深入分析挖掘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调研评估茶文化德育素材,把有益于大学生文化素质、品德素养培育的内容融入教材中,补充现有的思政教育教材。在此基础上,明确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目标,实现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衔接。一方面,通过茶文化对人们思想、行为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另一方面,通过茶文化的茶道、茶德、茶人精神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三观”。
2.2茶文化在思政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要想发挥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培育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将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拓展思政教育课堂资源。大学生思政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在思政教育课堂上渗透茶文化。如,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讲解茶文化相关的典故,透过富有寓意的茶人、茶事向大学生传达文化、德育等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此外,也可以设立茶文化选修课,辅助教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茶文化熏陶,体会茶文化的文化魅力和精神气质,更益于理解消化茶文化蕴藏的德育内容,使自身的精神、品德进一步提升,达到良好的思想境界。
2.3茶文化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实施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思政理论,熟练应用思政教育方法方式,能够针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当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基于茶文化组织设计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学习茶文化,体会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并受之感染,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如,组织大学生参观茶园,学习制茶、泡茶等工艺,参与茶艺表演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2.4茶文化在思政教育教学氛围中的应用
茶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虽然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素质,但是,高校普遍缺乏茶文化氛围。基于此,高校组织开展多样的茶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成立茶社,使茶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以便思政教师更好的开展茶文化德育教育工作。在校园茶文化感染下,大学生学习茶德、茶人精神,学会和诚、以礼敬人等良好精神品质。
3日常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的茶文化素养,深化思政教育效果
在素质教育下,高校思政教育全方面的应用茶文化,把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材、课程教学、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氛围等方面,培育大学生的茶文化素养,以深化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基于茶文化素质培养的大思政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习惯,形成坚定的民族精神及良好的品德意志,身心健全的健康成长。
3.1通过茶文化素质培育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习惯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理念。茶味清香,略有苦涩,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功效。喝茶品茗,既可以保养身体,也有凝神静气,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通过培育大学生的茶文化素养来帮助大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养生保健、德育等价值,使大学生认识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习惯。当前大学生知识基础偏好,但是普遍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且存在功利等思想。因此,思政教育要积极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利用茶文化蕴藏的修身养性、养生保健等思想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增强大学生的.保健、锻炼及健康等正确的生活意识。
3.2通过茶文化素质培育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茶文化的融入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思政教育通过讲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思想文化来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唤醒大学生内心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存在的根基,一个民族或国家要有稳定民心的民族文化,才能在各民族之间屹立不倒。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要学习传统的优秀文化,继承优秀的精神品德,所以思政教育通过茶文化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特别是茶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学习茶文化,开拓大学生知识视野,拓展大学生思维,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不移的热爱国家。
3.3通过茶文化素质培育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志
茶道、茶德、茶人精神等是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及意志的培养有强大的积极作用。其中,茶道讲究“静”、“和”、“雅”、“寂”等,注重茶礼,这些都给大学生思想启迪。如,“和”文化启迪大学生人为处事以和为贵,茶礼教育大学生以礼敬人。此外,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教会大学生用平和心态看待世间万物。总之,茶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大学生思政教育向大学生传递茶道、茶德、茶人精神等,让大学生在茶文化中感悟处世哲学,形成良好的品德意志。
4结论
综上所述,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坚定的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善于利用茶文化中的文化内容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优化德育教育水平,切实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蒋艳.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38(12):227-228.
[2]岳嵩.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01):186-187.
[3]黄亚果.中国茶文化对国人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38(04):362-363.
一、高中思政课教学文化缺失的现象解读
【教学片断一】
教学的霸权与学生自主性的缺失。某次常规教学听课,主题是高中政治必修4模块《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上授课教师用视频导入新课,直接告诉学生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再通过列举两三个实例说明事物运动的规律性,紧接着采用题目巩固的方法明确考点和易错点,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表见解,授课教师已经一气呵成把答案告诉了学生。这种教学霸权是缺乏文化涵养的课堂的典型特征之一。
【解读教学片断一】
上述课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不仅主导了整个课堂,还反客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教学为学生,而不是单纯追求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的完成。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生本课堂”的理念,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是具有文化涵养的,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
【教学片断二】
教学的粗放与新课程理念的背离。某次听课,课题是《经济生活》中的一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授课老师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依次为学生解读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的概念和特征,又通过教材的事例告诉学生做理智的消费者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最后授课教师通过当堂训练和背诵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框题的教学任务。
【解读教学片断二】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应是有据可循的生命教学,这里的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这是教师进行教学预设和实施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二是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和完成知识转化的规律,这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该堂课授课教师按部就班教学,表面上教学过程是扎实的,实际上却没有抓住本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点,教学成了只局限于教材编排顺序而忽视学生实际需要的盲目灌输,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的教学非生态现象。
【教学片断三】
知识的表层与学习意义感的流失。一次随堂听课,课题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授课教师搜集了大量图片,包括欢腾的中华世纪坛、油画《延安火炬》、神舟飞船登月等,以示我国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随后带着学生划出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并让学生试着背诵和默写。最后授课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四点方法,然后加以记忆。
【解读教学片段三】
有文化涵养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占有,而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和重新建构基础上的意义转化,这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文化生活》中知识点较多、重点较散,但各知识点中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多的增加情感体验。而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划条条”“背纲纲”,完全没有建构知识、升华情感和生成意义的机会,这种没有回归生命体验的课堂显然是“没文化”“非生态”的。
【教学片段四】
关系的对立与课堂生命场的匮乏。一次常规听课,是高三的试卷讲评课。授课教师让学生先对照书本订正试卷然后开始讲解。选择题的讲解,教师只让几个学生提出不懂的题目,然后对其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其余学生的疑问。在随后的材料分析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得满分的学生的答案和得分较低的学生的答案一同展示在多媒体上,并对给出较差答案的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
【解读教学片断四】
“非生态”“没文化涵养”的教学,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是不尊重和不平等,教师对学生不理解和不理会。上述课例中,授课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在课堂上过多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打击学困生,给学生内心带来无形的伤害。对立的师生关系不仅无法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也难以促进学生的提升与发展。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提升着教师的生命品质。”
二、高中思政课教学文化涵养的构建策略
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文化涵养需要教师有深度的文化自觉。教师不仅需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还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最终目标瞄准的不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坚持“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样态,师生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学生转移。”
1. 目中有人,彰显学生学习的自我感
自我感是指学生在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的认知和觉悟,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反思自己,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涵养,一是强调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做到目中有人。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催生课堂的生命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引导、启发、推动,而学生则是掌握、运用、创造。有文化的教学也绝不仅仅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目中有人,是指教育者眼中有全体的学生,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说:“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这道出了有文化课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不应仅是好学生的学习场所,而应是所有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二是强调教师要采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仅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教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升华符号性知识,产生自我的知觉,并建构具有自我意识的新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教授教材知识作为必要的目标,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成长,着眼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提高。教学只有从理论知识回归到学生自我,才能建立起知识与自我的内在意义联结,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2. 心中有数,增强学生学习的效能感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教学做到心中有数,便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依据学生的真正需要和期盼来组织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思维能力;能够在课堂上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识和智慧,把教材理念转化为自觉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成就体验,提高学习的效能感。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还是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不是依据教材的内容结构,而是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行为发展规律。单纯的符号性知识的掌握只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探寻知识的本质,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内化知识,并通过日常生活体验,使习得性知识外化为行为习惯,从而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的转化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教师紧紧依据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律,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
3. 手中有法,实现学生学习的意义感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讲方法的,不仅要求教学理念的深层理解与革新,更要求通过课堂的深度教学实现学生学习的意义感。
精选课堂活动,是实现深度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今的政治课堂大多追求教学形式的转变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导致课堂看似热闹实则缺少生命活力、看似丰富却缺乏意义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树立、生命意义生成等问题甚至被置于教学的对立面。有学者感叹道:“总是停留于把玩改变教学技术层面的伎俩,该显得多么的苍白乏力啊。”因此,课堂教学采用何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则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课堂把控能力。但须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最终都应回归到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上来,通过精致生态的课堂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享受学习过程、热爱学习生活,并对此产生一种积极的意义感悟。
适当教学留白,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课堂艺术。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从他处所得的间接性经验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反思和总结是很难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的,为此,教师既要优化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反思机会;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规律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教师只有懂得“授人以渔”,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和素养。
4. 课堂有爱,提升师生生命的成长感
有文化涵养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只有有文化的课堂才可能涵养出有文化的学生,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要提高专业能力素养,可以说,对自身有文化修养要求的教师是成就有文化涵养的课堂教学的关键。
“德乃师之魂”,教师身上承载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品行,提升能力素养的使命。教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自觉的意识约束行为,用真诚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提高道德素质,从而于无声处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另外,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促成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灵活运用教学技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并建构自我意义,这是教师专业素养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其次要不断打磨教学技能,勤做教学科研,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寻求进步。
文化的深度不一定是课堂,但课堂的深度必然体现一定的文化涵养,这种内在涵养来自于教师的教学信仰和教学智慧。没有文化涵养,教学就失去了生命附加值,成了灵魂缺席的表演。只有充分注重人文性、方法论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把握学生接受知识的可持续化发展规律,将素养的提升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课堂有爱,才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樊篱,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文化涵养。
摘要:“培育核心素养”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正在从传授符号性知识向涵养课堂文化的转变。针对目前思政课堂文化缺失的非生态教学现象,我们有必要探索高中思政课教学文化涵养的构建策略,追寻教学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素养培育,思政课教学,文化涵养
参考文献
[1]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2]贡和法.与生命对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3).
[3]贡和法.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J].新课程研究,2015(9).
[4]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关键词: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契合;策略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78-01
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氛围,其是高校办学条件、学生风貌、高校精神理念等众多因素所构成的共同体。而思政教育就是对学生学生风貌和精神道德进行的教育培养,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精神形象。鉴于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存在直接相连的共同点,因此,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势必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效用。
一、校园文化解读
校园文化包含的因素众多,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在物质文化方面,一切有形的物体都属于物质文化这一范畴,比如校园建筑、绿化设施、文化设施、美化设施等一切物质形态。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形载体,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起到核心承载作用。只有物质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推动校园文化不断进步。
在精神文化方面,其包含了一切没有实际形态,但又能代表校园的特有元素,比如校园各种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理念、行为方式等等。具体说来,价值观念应该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发展理念、行为方式以及规章制度都应该围绕价值观念进行构建。
总的说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大方面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其囊括了高校内部的一切元素,是展开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契合
要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找准两者的契合点是关键。只有从契合点入手加强校园文化的渗透,才能确保有的放矢,使其发挥出实际效用。通过对校园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辨析,可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发展方向上,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是保持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思政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具象反映,而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又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核心。所以说,思政教育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转变,能够对校园文化形成导向。
其次,思政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健全其品德人格,使其实现更好的发展。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为了打造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从中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进而实现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和人格品质形成。所以说来,思政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在目标上也是相契合的。
三、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策略
(一)物质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在思政教育中,可以首先进行物质文化的融入,以此奠定校园文化融入的基础。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校园的绿化建设,同时对校园卫生环境加强整治力度。就思政教育而言,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是良好的开端,通过绿化建设,可以愉悦学生心灵,使其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切实接受思政教育的相关思想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其次,高校应该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同时对其做好布局设计。文化设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其主要包括了图书馆、教学楼以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这些地方都是学生聚集程度较高的区域,也是展开文化活动、形成校园文化的关键场所。因此,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可以给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开展场所。
最后,加强校园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标志性建筑能够反映高校的基本价值观念,也是让学生在心中树立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物质元素。比如,西南大学由青春热血浮雕景墙以及四座景柱构成的对称式大门,就是一个标志性建筑,能够反映其基本的价值理念。而兰州理工大学是以游标卡尺为模型构建的校园大门,其中融入了红柳等元素,其代表了该高校“奋进求是”以及“红柳精神”的价值观念。这就是给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最佳物质基础。
(二)精神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精神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可以从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园精神这几个方面入手。
在规章制度方面,必须对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并且可以从学生中选拔代表构建监督团,对学校各项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監督。如此不仅可以从中渗透思政教育,更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角,对高校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辨析。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全面展开思政教育。比如,可以在中秋节的时候开展“中秋品月诗歌大会”,让学生通过朗诵诗词,感受其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而在国庆节的时候,可以展开“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让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争取的爱国主义观念。
最后,在校园精神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凝聚,使其从一些客观实际的途径表现出来,切实渗透到学生心中。不仅如此,还可以以此为载体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思政教育。
(三)以校园建设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由于校园文化建设在发展方向和目标上与思政教育保持了一致,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彼此协心同力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进步。首先,应该加强师生关系的构建,优化的学习氛围,以此给思政教育创造开展的沃土。其次,需要对高校的学风进行整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态度,以便其能够端正对待思政教育。不仅如此,还可以树立典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结束语:
思政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需要对其加强重视。校园文化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资源,因此必须对其形成深刻认识,找准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以此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汪琦佳.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学生导报,2014,26.
[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杨家桥小学
钱芳英
【摘要】: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的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等。英语核心素养包含多个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
必然性 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学科素养是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并具有该学科特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龚亚夫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
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节呢?怎么实施呢?龚亚夫教授说,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小学教师经常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开门、关门,如果此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简单说说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一,用兴趣作为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活力,教师应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可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和文学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样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
二、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养成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多会以教师的行为方式为模板进行模仿,养成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第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立差异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融为一体,在课堂中将学生带入到为教学所营造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英语学科的魅力和其中的奥妙,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学生,引领学生利用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适当增加绘本阅读,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系统化的英语教材发挥了科学化、合理化的优势,可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对于喜欢尝新,对世界充满无限想象的孩子来说,这几乎千篇一律的教材形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与排斥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绘本教学”应运而生。“绘本”那精致独特的装帧,唯美的画面,一下子便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爱不释手了。英语对孩子们来说,毕竟是第二语言,从行文方式到行文措辞都有一定的陌生感,在教学中加入课外阅读环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完整的作品传达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是影响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
四、借助学科整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教师要整合学科知识,列举一些正确行为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错误行为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判断自己言行的对错,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1.诚信友善。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明辨是非。具有规则意识。
作者:朱新光
一、爱岗敬业、有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精神境界和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责任感虽然无形无状、难触难摸,但他就像一股无穷力在推动着你,驱使着你。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每做一件事他都会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高效的态度去完成一项任务。
二、始终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设备维修工作虽然繁琐,但要高效地完成每项任务还需要有一定的阅历及经验,这就需要你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比如草拟设备维修报表,对于文笔一般的自己,我会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书籍,争取做到用词精准;又比如槽车发车,要完美的完成任务,就需要你清楚了解子站的需求,并把每一个细节一一落实到位,如所需车数、出发时间、出发前槽车检查等等。
三、要勤俭、执着。作为设备员,日常工作中勤勉不懈,而且提倡要节俭;例如:维修压缩机和加气机等,能修废利旧,循环使用等等,并在工作中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调查、找原因、找对策,直至处理完成。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布依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意识中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布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弘扬布依文化,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农村基层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地处黔西南州兴义美丽的万峰林腹地的则戎乡,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景色独特。这里的师生们大多是布依族,从小耳濡目染布依族多姿多彩的名族风情与独特的名族特色,师生们的布依文化底蕴深,学校布依名族元素氛围浓厚。为了更好地挖掘地方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使布依文化得以更好传承,让学生感受布依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怀。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盛开布依文化之花,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着手融入:
(一)结合课文内容,挖掘布依文化精髓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篇章,隐形的蕴含着深厚的布依文化意韵。因此,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课题内容,将教材中隐形潜藏的相关布依文化元素的内容知识点挖掘出来,在授课过程中恰当适时融入。大体归为四类:一是民族风俗方面的文章;二是与乡土人情有关的文章;三是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章;四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章等均可融入。举例如下:
1.例,在三年级的《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教学过程中,就自然的融入介绍地方布依传统文化-----查白歌节“查郎与白妹”的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又如,在六年级《蒙娜丽莎之约》一课中,穿插布依传统文化-----蜡染,让学生了解布依传统文化对于不同图案的染制智慧,受到艺术感染及美的熏陶。
2.例如,在五年级《彩色的非洲》教学中,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万峰林的自然景观和本地区布依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布依文化的同时,也让布依文化得以传承。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再如,在《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中,主要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其间,融入巴结少数民族的房居和当地布依族的杉木楼居。让学生对当地的布依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通览教材,把握意图中渗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才能真正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破坏教材原意。深挖教材内涵,从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发现渗透融 入点,自然贴切的参合穿插融入进去。并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将显性渗透与隐性相结合,真正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既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再如,在《藏戏》一文中,穿插地方布依传统文化-----“六月六”让学生从中感受发现布依族的价值观、文化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原型。真正达到了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融合。
(三)驾驭教材,把握时机中渗透
教师要抓住上课契机,结合教材内容,因材施教。精准地把握好课题内容的知识点,因势利导。注意挖掘教材蕴含的布依文化元素,有的放矢地进行融入渗透。例,在四年级《渔歌子》一课,授课过程中引入欣赏美丽的万峰林风光,了解布依族传统习俗:布依族米酒、打糍粑等等,同时师将本地的风土人情等一系列以自编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万峰林中风光美/布依山寨喜鹊飞/五色饭味儿美/八音坐唱让人醉/布依米酒味道美/查白歌节吸引人/打糍粑有趣味/田园风光不须归。(引用同事查玉仙老师自编诗歌)”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将这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亲生感受,犹如身临其境又通俗易懂。这样就很自然的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通过口语交际及习作形式,将布依文化与教学有机结合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布依传统文化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及习作等形式将布依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
1.在口语交际中,例,通过教学《我看到了》这一习作口语交际,以布依族“五色糯米饭”为例,首先,教师介绍布依族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和传说。其次,让学生在观察了解中学习“五色糯米饭”的特征及传说。让学生将观察到的通过口语交际,有步骤地介绍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地看,多角度地观察。通过课堂教学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
2.在习作方面,例《介绍家乡的景物》时,由风景区-----美丽的万峰林这一景点为切入点融入。通过让学生学当“小导游”,为前往万峰林观光赏景的游客,介绍家乡景区,同时恰当引入景区内的布依族民间曲艺“八音坐唱”。让学生通过了解“八音坐唱”的演出形式和美妙动听的音乐,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游客对布依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对万峰林秀丽 景色和布依民间艺术的介绍,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再如,通过教学《身边的艺术-----布依舞蹈‘三月三’》为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三月三”的布依民族习俗,接着播放布依“三月三”的视频,从而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布依族舞蹈的特色,同时更让学生了解到布依族对于祖国家乡的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搞好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激发了学生对布依文化的热爱之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感受到布依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通过以上途径,有机地将口语交际与地方布依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让本地方的旅游景点提高了知名度,吸引八方游客,同时也让游客感受到风景的独特,金州美景好去处-----魅力东峰林。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基层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充分合理科学运用资源,又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要发扬祖国的布依文化,回归语文课堂教学,前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无论属于哪类题材的课型矣或是内容形式上的别异,只要教师在授课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适时渗透融入布依传统文化,有效地将地方布依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结合教材内容与地方实际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恰当适时渗透融入相关布依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布依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吸取厚重的地方布依传统文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儿女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布依文化之花!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2013年3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他还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有了深刻的诠释, 表明了“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 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
青年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群体。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 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教育融入学校的思政工作中, 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锲而不舍、努力奋斗, 勇于接过先辈未完成的事业, 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梦”教育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
长久以来,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所教授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两课”主要侧重于讲授基本理论, 学生缺少实际体验与切身感受, “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的现象极普遍。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体味, 学生无法把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愿望和动机, 并外化为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难以养成, 从而使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国梦”是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 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形象、通俗地表达了出来, 也让学生看到了成长成才的可能, 让学生觉得亲近。实现“中国梦”满足了每个人追求进步的精神欲望, 它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凝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期盼与追求。它让人们明白, 每一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 只要坚定理想信念, 努力奋斗, 就能实现“中国梦”。这样的一种感召力、凝聚力, 远比纯理论式的说教作用更大, 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领他们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而这恰好与学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契合, 为思政教育找到了新的“着力点”。
二、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梦”教育面临的挑战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 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提出, 新媒体是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它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数字电视机、手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 无线移动的问题, 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 跟计算机相关的, 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2)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并非指新兴或者新型的媒体, 它的内涵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延伸。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 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即时性、互动性、数字化等特征。目前来说, 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媒体。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的权威统计,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其中10岁~19岁的青年占23.2%, 20岁~29岁的青年占29.5%, 学生群体成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 占比为26.8%。
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 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 快速、全方位地把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教授给学生, 学生在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信息时, 不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得以延伸至其他场所, 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同时, 由于新媒体具有极高的互动性,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 不再是传统的“你教我学, 你说我听”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所思所想, 与老师及时沟通, 老师也能在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后, 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学习的互动性得到提高, 思政教育也不再高高在上, 更具有亲和力。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它同时也给思政教育及“中国梦”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权威地位被弱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要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让自己所教授的理论观点为学生所接收, 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学生中保持主导权威地位。但在新媒体环境下, 借助新媒体, 学生可以快速大量地获取各类信息, 老师不再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 甚至很多信息, 学生可能比老师要先了解, 学生口中蹦出的一些新鲜词汇、热门事件, 老师可能还未了解到。久而久之, 老师的主导权威地位会慢慢弱化甚至被取代。
2. 影响“三观”的形成。
青年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 对于信息缺乏相应的辨别和筛选能力。新媒体中的信息包罗万象, 既有健康向上的信息, 又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学生若大量接收不健康的信息, 就会“污染”自己的思想, 导致理想信念变得模糊, 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出不当的思想道德行为。
三、“中国梦”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
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 “中国梦”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 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下, 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让“中国梦”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工作, 提高思政教育实效, 有待我们不断尝试与探索。
1. 提高媒介素养, 正确理解宣传“中国梦”。
1992年, 在美国举办的“媒介素养领袖会议”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on Media Liter-ac) 中对媒介素养所下的定义是:受众有权接触、分析、评估各种媒介讯息, 并达到沟通的目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人们如何科学、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媒介, 提高对媒介所传递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 避免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迷惑。
青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他们的媒介素养尚不高。借助新媒体, 他们虽然能够快速、大量地获取各类信息, 但对这些信息缺乏足够的警惕与分析判断能力, 很难有效进行辨别, 对不良信息缺乏应有的价值标尺, 一些负面信息往往容易造成他们对“中国梦”理解有偏差。
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变得迫切而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 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芬兰等国家都纷纷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2005年, 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面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养课程。学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思政理论课程体系中,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合理使用新媒体, 提高对媒体信息的评估与辨别能力,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正确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 媒介素养教育不容忽视。他们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对“中国梦”的正确解读及学校思政工作的成效。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 加强政治学习, 科学正确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正确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同时还应当学习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提高媒体使用技巧, 成为使用新媒体的“行家”和“高手”, 掌握信息优势, 保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和权威地位, 注重转变观念、创新教学形式。思政工作者应充当“把关人”的角色, 批判性地接收与分析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和宣传“中国梦”, 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掌舵人。
2. 让“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直以来, 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主导地位, 要让“中国梦”融入学校思政工作中, 首先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着手, 推动“中国梦”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不屈奋斗的民族史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史, 让学生明白“中国梦”历史底蕴与时代内涵,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坚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进行解读, 分析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与路径, 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 明白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 要脚踏实地, 努力奋斗, 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历史使命。
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获得广泛使用后, 对他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们依赖且信赖新媒体,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过程中, 应当与时俱进, 选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 将以往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的思想理论, 通过新媒体以亲切、平和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和反馈、提高过程。
由于新媒体具有高互动性、及时性等特征, 教师可以改变往日“说教式”的教学方式, 选用“参与式”、“交流式”的教学模式, 对“中国梦”的相关信息加以设计, 并开展讨论, 增强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与学生加强互动与沟通, 变枯燥为生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 发布与分享“中国梦”的相关信息, 解读理论, 分享先进典型的追梦事迹,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梦”熏陶,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认同, 让“中国梦”教育在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够深入学生内心。
3.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理论学习远远不够,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内涵。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和学习也是一样, 要做到知行合一, 在让学生明了“中国梦”的内涵同时, 让他们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亲历亲见“中国梦”, 明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联, 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2013年2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要求各地各学校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让广大学生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 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梦、时代梦。同时还要求学校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雷锋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为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中国梦”开展社会调研, 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 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特征的了解, 在调研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梦”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针对如何实现“中国梦”提出观点与意见,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献策。也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工厂、走进社区, 把学校学习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 在与人民群众交流的过程中, 学习他们勤劳、朴实、团结协作等良好的精神品质, 提高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品德修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有时代印记的地方参观, 到红色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历史, 回望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深厚爱国情怀;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感受改革开放新成果, 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促使他们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 青年学生能够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坚定信仰、勇担责任、努力奋斗,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4.
[2]林刚.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
[3]张金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略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9.
[4]李祖超, 吴冰.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励志教育.中国高等教育, 2013.20.
【茶文化素养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如何提升员工的素养文化礼仪12-18
论秘书的文化素养09-27
文化素养之传统节日篇11-17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09-13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论文09-12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09-17
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11-12
让企业文化融入形象广告12-05
生物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素养06-23
烘焙人员如何培养职业素养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