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精选8篇)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篇1

摘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流。口译实践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达,必须注意交际中的共性文化,特别是共性礼仪文化,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宗教、饮食、肢体、数字等方面的独特文化。

关键词:口译;文化传达;实践

Abstract

:Interpretationisavitalandnecessarymeansofcommunicationamongnations.culturalexchangeanindispensablepartofinterpretation,mainlyreferstocommunicationofdifferentculturesamongnationsandpeopleswith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s.Effectiveexchangesofculturesnecessitatenotonlymuchattentiontothesharedculturesespeciallythesharedetiquettes,butalsoagoodcommandoftheuniqueculturalelementsofanationinsuchfieldsasreligion,food,gesturesandnumbers.keywords:interpretation;culturalexchange;practice

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要达到沟通,就必须有翻译。翻译,作为人类交往的一个必须与必然的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传播的媒体,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翻译无论是在书面翻译还是在口译方面,长期以来大多定义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就是传统翻译的“转换—替换”模式。这种简单保守的翻译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语言本身的含义,但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忽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无形造成了新的隔阂和新的文化障碍。最近,对于“中国龙”和“北京奥运吉祥物”翻译问题的争论,就极好地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忽视文化背景而给翻译带来的理解差异,也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各国所存在的文化差异[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利用所学语言进行文化传播的桥梁。如果译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交流的障碍就有可能因译者的原因而产生。本文将在概括阐述口译历史、异文化交流以及交际功能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外语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一、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口译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诞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不同民族的人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除了手势等肢体语言外,大多需要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在社会和民族因素相对单一的时代,翻译只需要表达基本的含义,达到简单的沟通就可以了。但社会的发展却使各国呈现出文化发展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各民族和国家由于出现不同的图腾崇拜,也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形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全球化”使世界各种文化信息同享,文化资源共享,促使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融入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信息之中。这两种倾向就要求我们在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活动时,既要遵照国际共同的文化规则行事,又要尊重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对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口译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可以说口译工作的认可是和所谓的地球村、万维网的发展分不开的,也是和口译工作者所具有的双重文化素质分不开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更显现出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交流,即异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

异文化交流是文化的相互交流或者跨文化交际的通俗说法,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之间的交流[2]。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异文化接触的增加,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同时在增多。在交流体系方面,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有不同的规则和规定,在与异文化进行接触时,有本国文化圈不能预想的“陷阱”。比如在某种文化圈内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行为,在别的文化圈内则可能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善意表达的语言,因文化的不同,可能会被理解为侮辱性的语言;同样的耸肩动作,会因国家不同而表达不同的含义。

因此,没有对异文化的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就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交际。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单纯以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的话,不仅会很难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还很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摩擦。因此,国与国之间要进行的相互理解的交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而对于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口译工作者,在口译过程中对这种异文化的理解和传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口译中的文化传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我国口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局限于口译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理论和授课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文化传达方面的研究。在近年的口译理论研究中,即使意识到了口译中文化传达研究的重要性,也大多因种种原因仅仅是一提而过,很少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近年来一直作为全国高校口译教材的《实用中日口译、即席翻译、同声传译》也只能看成是大量口译实例材料的汇编,而根本没有对口译理论,特别是口译中文化传达理论进行阐述。但在我国各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都或多或少地阐述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口译的教学目标阐述为“口译课要通过大量的汉译日、日译汉的听说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的能力”。对口译的教学要求阐述为“在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能承担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翻译;忠实原意,语言表达流畅,并能区别各种不同的语感和说话人的心态”[3]。从该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可以看出,在口译过程中,对文化传达有明确的要求,也显示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二、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实践

口译工作者接受异文化的普遍形式是通过外国文学和历史来了解外国文化,但是文学和历史所反映的文化一方面范围有限,另一方面和现实的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仅仅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学和历史的了解,也不能完全知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状。所以,口译工作者在口译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国际交流中的共性文化和所学语言对象国的独特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自己的异文化理解力。

1.共同礼仪文化的内涵

国际交流中共同文化主要是表现为外交活动中的礼仪文化。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世界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从而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另一方面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世界又表现出空前的统一化,各种局部的经济联合体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出现,比如欧共体、上海峰会、APEc等国际和地域组织也佐证了这种国际发展的趋势。当然,在各种国际交流中都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所表现的共同礼仪文化,了解这种文化是外语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共同礼仪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举止。在外交场合,举止是有很多规定的。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口译工作者应保持不卑不亢的举止和态度,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准却因动作滑稽等引起他人注意的不是成功的翻译[6]。口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听众不太注意到译者的存在。除此之外,译者还应充分注意自己的站姿或坐姿的细节问题。在现代国际性会议和会见中,常用的会见礼仪是握手或拥抱,口译工作者,在自己了解该采用哪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有告知自己的服务对象该用哪种礼仪的义务。

②着装。在国际交流事务中,不同的场合对着装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政治会谈或正式商务会谈时,通常是西装;在旅游兼商务的会谈中,可以是相对自由的便装;在多国文化交流的联欢活动中,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译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服务对象的会谈性质和会谈内容,以便采取和与会者相符的着装方式。

③站位。在口译过程中,除会谈时的坐立翻译外,很多时候还要参加互赠礼品时的翻译,或者共餐时的翻译等。参加这些活动时,口译工作者的站位方式也很有讲究。比如在互赠礼品之后合影时,译者应该主动退后,这些看似小事却极为重要的站位方式直接关系着口译工作的成败。

虽然说国际交流的共同文化还是有分歧的,但是,任何文化规范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共同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或口译工作者应保持对它的敏感性,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新出现的外交礼仪文化。

2.独特文化的基本内涵

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个体文化差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肢体文化、数字文化等。

①宗教文化。国家和民族不同,所信仰的宗教也有所不同,在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各种社会纷争的今天,外语学习者和口译工作者应该详细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惯,特别是某些禁忌习惯。比如,对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不能经常提及猪和猪肉,在信仰佛教的泰国不能摸小孩的头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不但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甚至会在交流过程中因宗教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②饮食文化。由于宗教不同或饮食习惯的差异,饮食文化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也显得非常重要,比如: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东欧的很多国家不吃动物的内脏,阿拉伯国家做客不能喝酒等。外语学习者既要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的饮食习惯又要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有无因宗教信仰而忌讳的饮食。

③肢体文化。与人会谈时,我们一般用语言、声音和肢体语言三种方式进行沟通。有研究表明,沟通的55%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38%是用声音完成的,只有7%是用语言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在交流时的重要性。口译过程中,口译工作者除了注意自己的站位要适当、要保持良好的眼神、双手不要放到口袋里、双臂不要交叉在胸前、不要表现得懒散没有精神等常识性肢体语言外,还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来读解交流双方的肢体语言。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和民族不同,耸肩、树大拇指和微笑等所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所学语言国的这些肢体语言和肢体习惯后,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掌握双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④数字文化。国家和民族不同,对数字的喜好也有很大不同,西方人认为“十三”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的时候,最好不要举办任何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次等,也尽量避开十三这个数字。其原因主要源于基督教传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为了贪图三十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结果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那天最后的晚餐上的第十三个人就是犹大,这天又是星期五,因此,人们将十三日又逢星期五的日子称为“黑色星期五”,有些人在这天会闭门不出,唯恐会出现不吉利的事情。日本和朝鲜、韩国以及中国人不喜欢“四”这个数字,因为在中文和日文以及韩语中,“四”的发音与“死”相近,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大多会有赠送礼品、安排宴会桌次等活动,这时如果不知道对方的数字禁忌,势必会引起一些不愉快,好事办成坏事。

除此之外,在个性文化中,还包括了色彩文化、图案文化等等,对于这种个别国家的独等文化,外语口译工作者除了可以和文学作品相结合进行解释外,还可以通过专题的方式来理解和思考。

三、结语

口译中文化传达的理论和实践才刚刚起步,只有在口译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口译中的文化传达。外语口译工作者不但要有很好的语言功底,还要对本国和所学对象语言国文化有的深刻理解。口译过程中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文化的传达,就会成为一种不完整的口译。

如今的世界,文化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可能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来进行跨文化的无障碍翻译,这是翻译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有助于人们的相互理解,构建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篇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实践活动, 口译由于其即时, 高效等特征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方口译研究迄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 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口译研究主要基于译员实践经验, 对口译行为的观察和思考, 对译员的语言和知识方面问题的探讨 (肖晓燕, 2002) 。七、八十年代, 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加工的流程上。Gerver (1986) 认为,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包括语言信息的感知、储存、提取、转换和传送等一系列信息处理任务。此外, 对于口译的信息处理机制, 法国“释意学派”提出了著名的口译“脱壳”理论。九十年代, 法国的Daniel Gile创立了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 把同声传译推向了实证研究 (徐翰, 2013) 。与西方相比而言, 中国口译研究起步很晚, 一直是国内翻译界的薄弱环节。从九十年代开始, 国内口译研究一直以引进西方口译理论、介绍西方口译研究动态、推广口译研究成果为主流 (刘和平, 2005) 。纵观中西方口译研究状况, 可以发现, 以往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口译技能的训练上, 对跨文化语境下的口译研究却比较少。

2 口译的文化特征

文化从广义上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的文化。该文所界定的文化是处于交际语境中的文化, 即文化无处不在, 它涵盖了与人类生活有关的所有知识和认识, 渗透于人的语言、思维、活动、行为各个方面, 同时受制于社会行为和语言使用的期望和规约。口译作为两种语言间的交际活动, 不仅是语言符号间“理解-记忆-表达”的过程,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过程中涉及三个因素:口译主体, 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 从这三个因素的着手, 探讨口译的文化特征, 有利于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 口译交际主体的文化协调者角色

口译的主体是口译行为的执行者, 即口译员。多年来, 译员被定义为:传声筒 (mouthpiece) , 帮助者 (helper) , 桥梁 (bridge) , 渠道 (channel) , 协调者 (mediator) , 交际促进者 (communication facilitator) 等多种角色, 其忠实地将源语译成目的语, 主要是通过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来完成交际活动。在整个口译交际过程中, 口译员保持绝对的中立, 不掺杂个人的情感,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置身局外”, 体现其专业的职业素养。然而, “随着翻译历史的不断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译者在翻译中无法做到‘绝对忠实’, 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许钧, 2009) 动态的交际场合和口译交际方的不同期待决定了译员在整个交际过程中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执行者, 而是置身于各交际方中间, 扮演文化协调者 (cultural mediator) 的角色。

译员“文化协调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能力, 翻译策略和价值观等方面。口译者除了应具有训练有素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还应该熟知交际双方国家的文化历史, 风俗传统,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除此之外, 对归化, 异化, 简化, 省略等翻译手段的灵活运用, 在不同外交场合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以满足交际方的不同期待, 也是译者“文化协调者”角色的体现。口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优秀的口译员能够坦然接受两种文化的差异性, 不褒扬一种文化, 也不贬低另一种文化, 在交际过程中不会受到语言形式的桎梏, 关注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积极促进跨文化口译交际活动有效和顺利的进行。

2.2 口译交际客体的文化因素

通常, 词和句子被看成传递意义的主要渠道。但20世纪中期法国释意学派提出, 翻译涉及三个层次, 即词义层次, 句子层次及篇章层次。三个层次可以分别解释为:逐字翻译, 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以及语言知识同认知知识相结合的篇章翻译。释意理论将逐字翻译和句子翻译称为语言对译 (Traduction Linguistique/Linguisic Translation) , 而将篇章层次的翻译称为篇章翻译或翻译 (许钧, 1998) 。在以后的研究中, 人们综合语用学, 篇章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从交际的视角来分析翻译, 主张篇章应该是翻译的意义单位。口译语篇具有一些基本的特性, 其一般通过表层结构如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实现结构上的衔接, 其连贯性则通过借助语义上的关联获得。说话者的态度和交际意图以及听话者的期待决定了口译语篇的功能。因而, 口译语篇的意义是口译交际行为的客体。

我们通常将口译的语篇意义分为:语境意义, 语用意义和语篇内意义。语境意义指语篇生成与被接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情景背景。口译交际的每一个步骤都置于两种工作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中, 与口译交际情景相关的如时间, 地点, 交际方, 交际策略, 交际意图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译的语篇意义。语用意义关注的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而不是语言表面的含义。语篇内的意义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2.3 口译交际行为的文化规范

Gideon Toury将规范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他提出, 规范是在历史, 文化和社会诸层面上建立和形成的传统, 惯例和规则。翻译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通过研究大量翻译作品, 他试图找出译者们遵循的规范, 这些规范可以用来确定翻译行为的合适程度, 调整限制翻译的因素。在鉴定口译翻译标准方面存在多重性, 以及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情境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就是因为口译员的交际行为受控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规范系统, 一方面要遵循口译的忠实原则, 另一方面要实现口译的交际目的。

忠实性原则是口译员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职业准则, 也是确保口译质量和有效交流的关键原则。在传递的口译信息中, 包括了关键信息和非关键信息。关键信息包括说话人所要传达的内容, 时间, 事件, 地点及要达到的效果;非关键信息包括传递信息所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特点, 表达风格, 身势语等。译员在翻译关键信息时必须保持绝对的忠实, 不能出现误译或漏译现象;对于非关键信息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忠实度。例如:在重要的科技会议中, 由于其对文化的依赖性较弱, 译员可以进行较大程度的语言对译, 因而口译中忠实度较强;在旅游口译中, 由于其对文化的依赖性较强, 译员为了理解的需要进行文化的协调, 对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因而口译中的忠实度较弱。

3 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 译者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 或者说它指的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敏感度 (赵军峰, 1998) 。通过上文对口译的文化特性的阐述, 我们可以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自觉培养有助于口译员减少乃至消除即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从而促使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实现。

对比分析的方法是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是对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在口译中对文化词, 国俗词, 古文诗词的翻译, 要求口译员能够准确的理解其意思, 并且在翻译成目的语的同时, 尽量保持原语的风格, 这对口译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意识的学习西方文化, 特别是文化负载词, 俗语等的翻译, 不仅能够准确的表词达意, 还能体现口译者的文化素养。每种文化由于地域差异, 生态环境, 经济政治制度, 历史传统, 风土人情, 价值观念, 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其文化特征也有差别。比如, 在中国文化中, 龙是皇权和正义的象征,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人们认为龙象征着吉祥,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对儿女的期望。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龙是邪恶的象征, 是魔鬼的化身, 具有贬义。因而, 在翻译“望子成龙”这个成语的时候, 如果直译为:“hope one’s child to be a dragon”势必会引起误解。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口译员必须协调这种文化差异, 翻译为:“hope one’s child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对比不仅只限于表层的形式对比包括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比, 对语言、非语言形式与意义以及言语交际行为的形式和意义都应该进行对比。只有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文化差异, 才能有针对性地强化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2 分析文化障碍, 加强跨文化交际敏感度

各民族文化有其产生的土壤, 发展的历史和群体认同的现状。不同的地理环境, 不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文化现状。不同的文化现状意味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不同的行为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不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 有时根本无法准确地解析信息。无法正确的译码, 交际就会出现障碍 (misunderstanding or breakdown of communication) 。

口译员要在练习和现场操作中, 积极分析导致文化障碍的原因, 注重平时的积累, 加强对可能产生的文化障碍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口译员要发挥“文化协调者”的重要作用,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是语用失误。比如, 在中国文化中, 历来主张尊卑有别, 每个人在交流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 否则就是失礼。而英美文化中, 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流中, 在称呼和交谈的态度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美国学生在课堂上, 常与老师争论问题, 有些问题提的很尖锐, 美国人认为与老师争辩是正常的。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国, 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感到不自在。美国人的坦率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有些唐突, 有时甚至是粗鲁。口译员在处理可能导致文化障碍的翻译问题时, 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有意识的规避或进行必要的补充或解释。

4 结束语

口译是把一种语言承载的文化通过口头形式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复杂的文化信息交换过程, 它包括口译主体, 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 发现口译过程就是一个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 口译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口译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征, 口译员处理口译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问题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而产生的自觉自发的行为。只有在具备了双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总结才能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从而保证口译顺利进行, 达到交际双方满意的交际目的。

摘要:口译包括口译主体, 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 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 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 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明确文化差异, 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 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关键词:口译,文化特征,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R.Daniel Shaw.Transculturation:The Cultural Factor in Trans-lation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Tasks[M].Pasadena:WilliamCarey Library, 1996.

[2]Lederer, Marianne.Translation: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M].Translated by Ninon Larche.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003

[3]刘和平, 译.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白茹雪.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翻译等值的相对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 1998.

[6]赵军峰.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C]//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德汉口译教材研究 篇3

关键词:口译,德汉口译,教材

中国分类号:H33

引言

随着中德两国关系平稳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对德语口译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也促进各个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更加重视德语口译课。近几年,不断有新的德语口译教材出版,为德语口译教学与培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德汉口译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利弊得失,为德语口译课教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将来的德语口译教材编撰提供意见建议,推动口译教学与研究。

一、 德汉口译教材对比

口译教学的训练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听说能力进行综合培训,主要是进行口译技能训练,除了不断提高中外两种语言水平外,要求学生掌握口译技能、交际策略、在双语转换中能融汇贯通语言、百科、专题、文化背景等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1这为口译教学提供指导方向,教材的编撰和使用也应该符合这一原则。

目前我国已出版的德语口译教材按出版时间排序有:1、马宏祥编著、1996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德国情口译教程》;2、黄雪媛编著、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3、李逵六编著、2006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德語口译教程》;4、吕巧平和Maria-Charlotte Koch编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实用德汉口译教程》;四套教材编写角度、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主要分为以题材大纲划分主题和技能训练划分主题两类教材。

1、以题材大纲划分主题的教材

马宏祥编著的《中德国情口译教程》是最早的一套德语口译教材,1996年最初出版的时候只有纸质教科书,后面再版的时候添加了补录的mp3音频。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德译中练习文章,内容主要是德国国情介绍;第二部分为中译德,主要介绍中国国情。虽然书名是“口译教程”,但是如同作者在前沿里面所说明,“通过口译形式重点介绍中国和联邦德国国情,既突出口头表达特点,又概述两个国家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民俗等方面的知识”。2本教材以不同主题为线索贯穿始终,并且在章节之后有词汇、重点表达方式的讲解,有一定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也体现口译的口语性,对于刚接触口译的德语专业学生有一定的指导、训练作用;但是全书内容均以对话形式出现,略微单调;缺少口译理论知识和口译技巧培养的指导,并且部分数据,例如德国人口总数在再版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但是作为国内第一本德语口译参考用书,为国内德语口译教材开辟先河,对于德语口译教学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李逵六编著的《德语口译教程》是李教授数十年口译时间与口译教学经验的总结。编者在开头引入口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理解、智力加工和表达三方面介绍口译的过程,为之后的口译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编者按照不同的口译场合分三部分组织口译训练材料:接待旅游、采访谈话以及致辞报告,篇章材料为真实场景的再现,是原汁原味的第一首现场材料,并且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环保金融、文化、教育等议题,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诸多领域。3本教材具有实用性、实务性和全面性,但是缺乏配套的音频资料,学生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

2、以口译技能训练划分主题的教材

黄雪媛编著的《德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属于英、日、法、德、俄五种高级口译系列教程《同传捷径》中的德语板块。这本教材从口译技巧训练出发,共有十八个单元,可分为记忆训练、互动训练和篇章口译训练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着重训练学生记忆技巧,通过听写、复述、结构分析、笔记和要点概括引导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技能。第二和第三板块的互动训练和篇章口译训练分别涉及六个题材的口译练习文章: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经济贸易、科学技术、人与自然以及政治外交。本教材以技能训练为主,由短句到篇章的翻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个章节中穿插介绍口译小知识,寓教于乐地让学生了解口译的相关理论以及口译工作者的相关职责等背景知识。与其他口译教材不同的是,编者从第五单元起的联系都提供了两种参考译文,“第一种体现了口译的特征,力求重视与原文,用词浅显易懂,句子结构较为简单通顺;第二种译文体现出笔译的特点。”4篇章练习的文章部分来自真是口译场景,部分来自德国媒体报道,基本上保持口译训练材料的真实性。因此,总体来说,本教材实用性强,训练目标明确,并且配有mp3音频,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是很好的口译训练材料,对于同等水平的口译爱好者来说也是提高其口译水平的很好的自学材料。

吕巧平和Maria-Charlotte Koch编著的《实用德汉口译教程》是市面上最新出版的德语口译教材。编者本着以口译实践为主、以口译理论为辅的原则介绍基本的口译理论、进行各种题材与各种形式的口译练习、教授基本口译技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德语听说能力、运用能力并掌握基本的德汉口译技巧。5本教材以口译技巧训练主要分五个单元;首先在第一单元介绍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其次分题材介绍单向交替口译,涉及演讲、自我介绍、欢迎词和宴会致辞;第三单元介绍口译策略与技巧,涉及口译记忆、笔记、表述和准备方面,并提供政治经济类题材的真实口译原文供学生练习;随后第四、第五单元进一步提高难度,介绍德汉双向口译和同声传译。本教材体现口译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训练掌握技巧,但是理论和技巧讲解部分均为德文,引自于原版德语口译理论,是第一手的资料,但是对于大三、大四或者同等水平的德语口译爱好者来说在独立学习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篇章翻译练习只有配备部分参考译文,也没有音频资料,因此学生在独立学习方面有一定难度。

二、 编写德汉口译教材的基本原则endprint

教学大纲通常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对象、课程类型、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授课计划、考核标准和阅读书目。6刘和平并且归纳总结了口译教学大纲,其中对教材提出了一定要求,强调口译训练材料的真实性,主题应具有时事性和针对性,讲话内容应具完整性。7目前我国德语界缺少口译的教学大纲,使得德汉口译教材的编写缺乏统一的指导纲领,只有《德语一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对一级口译(交替传译)考试大纲对口译提出基本要求:“知识面广,熟悉中国和德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德文语言功底扎实;能够承担重要场合、具有是指定内容的口译工作;熟练运用口译技巧,准确、完整的译出原话内容,无错译、漏译;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语流流畅,语速适中,表达自然。”考试大纲只对一级口译的教学目标提出标准,并没有涉及系统的课程安排要求,比如课时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对学时也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1、德汉口译教材的基本内容

德汉口译教材应以口译理论知识为先前指导,其次通过各种题材的篇章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口译基本技能,并且列出重点词汇、表达方式以及口译练习参考答案,帮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巩固语言基本功。非语言类能力培养也应该在教材中体现,比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合格的心理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等口译职业素养可在教材中作为小知识点、或通过译员轶事小故事的形式出现。

2、遵循德汉口译的特点

德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影响着德语口译,也对德汉口译译员提出相应的要求。首先从语法上看,德语有词性变化的特点,框架结构的句子在讲演中显得尤其冗长,这需要译员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灵活掌握德语名词变格、动词变位等语法结构,并且做充分的译前准备,根据对题目的了解提前判断尾语序句子中的动词;再者,德语本身存在数量庞大的复合词,比如Lehrstellenangebot, Fu?ballweltmeisterschaft, Kraftfahrzeughaftpflichtversicherung等8,尤其是社科类学术报告的口译场合这类词汇出现频率尤其高。因此,德语口译教材应体现德语的语言特点,针对重点、难点有的放矢提供训练策略和练习材料。

3、口译训练材料基本要求

1)真实性

刘和平在口译材料的选择上强调其真实性,主要是主题的时事性和针对性,以及讲话内容的完整性。9口译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具体语境下发生的交际活动,因此训练教材应该突出体现主题时事性,并且有计划的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模拟口译工作。选择完整的篇章可以避免学生断章取义,保证学生在掌握其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充分理解训练材料的内容,达到理想的训练目标。

2)科学性

口译训练材料的安排应有科学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于刚接触口译的学生可从德译中开始练习,用其对将来中译德的憧憬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引入更高难度的练习材料。讲话的长度也应科学规划,以意群为单位,时间大约1.5-3分钟,之后适当增加长度最长不超过5分钟,以此训练学生掌握职业的翻译方法,确保翻译表达的完整性。10由此可见,训练材料也不宜长篇大论,应该突出口语化的特征,过于书面化的语言缺乏科学性,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口译的积极性。

3)多样性

口译在现实工作中广泛使用,涉及诸多领域,比如政治会晤、经贸谈判、旅游接待、学术会议等,决定口译任务囊括各类语言范畴,也对口译训练材料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口译时通常遇到的讲话主要有六种類型:叙述言语类、论证言语类、介绍言语类、礼仪言语类、鼓动演说言语类、对话言语类11。因此,口译训练教材应体现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尽量囊括各类题材以及篇章类型,让学生在不同的篇章口译训练中熟悉其语言环境,掌握不同题材的词汇、表达以及相应的口译技巧。

4)突出口译技能的训练

蔡小红在口译理论和口译教学方面颇有研究,她提出:“设置于大学本科高年级的口译课要对学生听说能力进行综合培训,但主要是进行口译技能训练。”12技能的训练是口译教学的重点,因此也是口译教材应该突出体现的地方。蔡小红列举七项口译技能训练内容:译前准备技能、即时记忆技能、概念理解技能、口译笔记技能、表达技能、经历分配技能以及交际策略。13俄语教授顾鸿飞对口译教材的编写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口译技巧的培养方式提出细致的分类,她强调口译技巧理应是口译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把技巧训练细分为:“记忆力训练——记言和记意;领会力训练——预测和推想句构和句意;概括力训练——叙述所听讲话的要点和大意;反应力训练——词语句型的对译;速度训练——压缩和简化语言等。”14由此可见,口译教材的编写应该口译教学的技能训练作为主线,从单项技能训练出发,向综合技能迈进,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记忆中的内容领会并用目标语言概括传递信息,掌握敏捷的双语思维以及转换技能。

5)应配备音频或视频材料辅助练习、提高训练仿真度

口译具有现场性、动态性的特点,译员的工作是在现场将得到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处理和再表达;而译员在工作的交际性环境中,也可利用一切语言外信息帮助理解、表达,比如说话人的语调、手势、体态等。15因此,在口译训练的过程中,教材应配套音频或者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现场环境,训练的现场性仿真度,这也符合仲伟合在谈到口译教学“八化”仿真中提到的“练习真实化”原则,他强调口译的文字材料应与口译的音像视频相结。16

三、 教材运用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更多起的是引导作用,由于其在时效性上有一定的限制,无法时时更新其训练材料,教师应关注时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较新的热点题材进行适当补充。刘和平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应发挥示范、引导、总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其按技能规范原则指导自己的口译实践活动。17

仲伟合提出,译员的知识结构由三大板块构成:语言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18语言知识和技能板块都可以通过教材的运用进行强化练习,但是百科知识涉及范围广,单纯依靠课堂时间远不能达到要求,因此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或者提供给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平台,比如相关网站、书籍等,引导学生扩充知识量。

现有的德汉口译教材为高校德汉口译课程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材也应采用相应不同的运用方法。若教师采用以以题材大纲划分主题的教材,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系统的口译理论知识以及口译技巧的传授;若采用以口译技能训练划分主题为的教材,教师便可补充不同题材类型的、具有口语特点的篇章供学生练习、在实践中体会技能、掌握技巧,达到口译课程的训练目标。

参考文献:

[1][12][13]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33-135

[2]马宏祥.中德国情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社,1996:1

[3]李逵六.德语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社,2006:4-13

[4]黄雪媛.德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5]吕巧平,Maria-Charlotte Koch.实用德汉口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1-3

[6][11][17]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79,104-106

[7][9][10]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33-34

[8]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社,2003:233

[14]顾鸿飞.对俄汉口译教材编写的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1):49-51

[15]王金波.口译的特点与口译教材[J].外语届,2006,5:41-47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篇4

[摘要]MTI口译教学是以学生本科阶段所掌握的外语语言知识为基础,是以提高学生口译技能为主要目的。MTI口译教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各培养单位对MTI口译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在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方式的选择、课程设置以及教师和教材选择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我国高校应加强口译师资和教学培训,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非语言口译技能的培养,并为MTI口译师生建立校外实践平台,从而提高MTI口译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MTI口译教学;非语言口译技能;现状研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与笔译研究相比,我国国内对口译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对口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199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以1979年设立的联合国译员训练部为基础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口译课也逐渐由选修课变成必修课。随后,国内高校的专家们对口译课的教学研究也表现出极大地热情,无论是对口译教学研究的深度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Master of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适应我国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翻译人才的需求,而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扩大,与之相对的是我国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翻译人才短缺,因此,在经过将近2年的论证之后,最终在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同时选定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共计15所大学作为首批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学校,以培养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截止目前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0多。MTI口译方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在口译教学方面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本文主要综述我国MTI口译方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概述MTI口译方向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二、MTl口译方向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MTI口译方向的设置,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翻译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成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口译人才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MTI项目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开设MTI口译方向各高校的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尽管各培养单位对MTI口译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部分培养单位还是在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方式的选择、课程设置以及教师和教材选择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MTI人才培养没有真正细化培养目标,只是笼统粗略地把专业方向定义为笔译和口译方向,没有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化高级实用型口译人才的需求:同时,口译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按照所设置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培养目标,表现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专业不突出。大多数的培养单位只是在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范围内选择若干门课程,例如,基础口译、高级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商务口译、外交口译等,而且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也经常出现重复的现象,而且这些技能课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学重点仍然放在语言点的讲解和练习上,因此课堂效果不佳,达不到开设这些课的目的:另外,在学时安排上也不尽合理,上述课程一律每周2学时,开设一个学期,总计32-36学时。利用现有的学时作为支撑,很难保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口译讲解和训练,而没有经历系统的课堂口译专项训练的毕业生的口译能力也很难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这种没有明确特色专业方向、相应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足够的课时作为支撑的MTI口译教学很难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口译人才,从而造成一方面社会上高素质的口译人才紧缺:而另一方面,MTI口译方向的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就业情况又不容乐观的局面。

(二)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学生非语言口译技能的培养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国内出版的英语及其他小语种的口译教材数量很多,大多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都很丰富,结构也很严谨,但上述教材中内容涉及的题材基本都局限在母国和对象国的国情和日常生活方面,例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体育、环保、旅游参观、商务会谈等方面,缺少对口译理论和口译技能的详细介绍。其实口译是一门囊括面很广,涉及内容也很多的多元化学科。一个出色的口译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必须还需要在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换言之,一名合格的口译人员除了具备语言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一系列非语言技能和技巧,即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短期脑力记忆能力、快速笔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现场应变能力,这些非语言能力和技巧也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和强化训练才能具备的。

教师选教材时具有局限性。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教材作为课堂使用:另一类是教师自选内容,这些自选的授课内容大多来自互联网。上述两类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即主要以语法、专业词汇以及句型的演练为主,他们都忽视了学生非语言口译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这样就势必造成学生语言出色,但却不能胜任口译任务的现象。

(三)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MTI口译课既是理论课也是实践课,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复合性要求教授口译课程的老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外语和母语语言基本功,语音语调纯正标准,而且要求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等。因此,MTI口译教学并不是口语好的人就可以承担。承担口译教学的人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口译实践经验,只有做到语言理论和口译实践有机结合才可能胜任MTI口译教学。而目前我国高校MTI口译课大多是由原来的语言教师来担任的。他们大多都具有扎实的语言理论基础,但由于他们平时的工作量较大,他们很少参加各种口译活动,这样他们的口译实战的训练明显不够,这样势必会造成教学过程中重语言而轻口译技巧的局面。

口译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一名合格的MTI口译教师应该既是一名优秀的语言教师,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口译译员。作为优秀的教师可以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和口译理论,而作为实战经验丰富的口译译员可以教会学生掌握口译的实践技能,处理口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三、提高MTl口译教学效率的途径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与侧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教育更侧重于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人才。MTI口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娴熟的口译技能和能力、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人文素养职业译员。MTI口译方向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翻译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活动与翻译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能够胜任社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的口译人才。针对目前MTI口译教学的情况,笔者建议通过如下途径提高教学效率。

(一)加强口译师资和教学培训

MTI口译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目前各高校MTI口译教学普遍缺乏具有口译专业知识和口译实践技巧的高水平师资力量。因此,教育部和各办学单位应该加强各级口译师资和教学的培训,使得MTI口译教学一线的教师有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来提高自身的口译教学理念、口译技能。

截至目前,MTI教育已在我国实施了近7年的时间,这期间各开设院校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已取得初步进展。通过参加国家的各级培训进一步完善了MTI教学团队。其中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培训之一就是由中国翻译协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助组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翻译教学与翻译研究培训》。培训期间,各MTI口译教学单位的一线教师通过与专家进行交流与探讨,加深了对口译教学的理解和对口译教学技巧的把握,进一步推广MTI口译教学理念与方法、探讨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手段,并为各MTI培养单位培训专业的口译教学人才,这些都为MTI口译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课程设置

MTI口译课程设置是实现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各培养单位有权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选修课。这也就导致了有些办学单位在MTI口译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以我为主”,即现有教师能上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没有把翻译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为了促进MTI口译方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缩短MTI口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距离,满足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高端口译人才的需要,各MTI口译人才培养单位应该结合翻译市场的要求,总体把握,重视实践性课程、重视现代化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做到课程设置整体化、课程内容市场化、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加强学生口译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而不能把课程的设置重点只放在与口译相关的课程上,要全面考虑口译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相互关系,对所有的课程做出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安排,既要全盘考虑相关课程的层次和性质,课程的门数和学时,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又要符合未来翻译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把所有课程变成一个富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MTI口译教师是整个口译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语言技能和口译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者。口译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课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他所秉承的教学理念都对培养优秀的口译人员产生深远的影响。MTI口译人才培养在我国国内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完美的口译教学模式。而且,大多数的培养单位严重缺少高水平的专业MTI口译教师,现有的MTI口译教学任务主要由高校外语语言教师或者有长期从事口译工作的职业人员来完成。但是由于纯语言类教师缺乏口译实践经验,而专业的口译人员又缺少实际教学经验,从而导致MTI口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穗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既要分析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也要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已经取得的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和交流,深入总结经验才能很好地规划未来,才能真正做好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中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教会别人一定要先教会自己。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刻不容缓。

要成功地进行MTI口译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坚实语言基础和丰富口译实战经验。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提高MTI口译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鼓励现任教师走出去,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MTI口译教学经验比较充足的高一级的院校进行进修,接受更加专业培训,短期内掌握MTI口译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各培养单位应该努力给一线的口译教师创造机会实际地参加各类口译的实践活动。学校要积极为专业教师搭建一个校企合作的平台。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一方面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或外贸部门等调研、实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具有高水平的口译专家到学校为MTI师生进行授课或专题讲座等。

MTI口译教师必须即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员,同时也是活跃口译译员,口译教师要终身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保持高水平,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MTI口译人才。

(四)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非语言口译技能的培养

与传统的外语语言课不同,MTI口译课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口译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含量高的课程。传统的外语语言教学的重点通常都放在了语言基础上,从小学到大学的外语课基本上都是单词一语法一对话一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却不够。而MTI口译教学是以学生本科阶段所掌握的外语语言知识为基础,课堂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即听一记一加工一输出一套综合技能的顺次提高。换言之,MTI口译课堂教学就是首先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输入信息的快速识别技能,培养学生在听的同时就能够对词、词组、句法结构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要培养学生记忆的能力,这里包括学生的即时记忆、长期储存记忆以及现场的笔记能力:再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能力,主要是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双语的快速转换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

以提高学生口译技能为主导的MTI口译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即需要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评价者。教师应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让其独立搜集相关材料,并独立设计口译模拟情景等等。采用这种方法既激励了学生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的演练中巩固理论知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MTI口译课堂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口译技能为主导,但这并不意昧着Mrl口译课堂教学中可以忽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在口译人才的培养中,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语言知识培养是学生口译技能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听的能力以及输出的能力:学生口译技能又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拓展和应用,它是到学生未来能否胜任口译工作的关键。

(五)为MTI口译师生建立校外实践平台

各培养单位应该为MTI口译师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加大的优势,遴选资质优秀的翻译公司或企事业单位与其合作,双方共建师生口译实践平台,学校长期选派MTI口译教师和学生赴合作企业承担翻译工作,在专业的MTI口译专业教师的实际指导下既能保证所承担的口译工作的质量,使企业满意,又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课堂上所没有的实践机会。并且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个人表现和口译工作完成质量和数量也可以成为学校对学生学位考核的依据。

四、结束语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篇5

[关键字]

跨文化交际 一般风俗 餐桌礼仪 食物习惯和爱好 交友 问候 称呼 交际套语 口语习惯词汇

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密不可分。而“跨文化交际”,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①。英国有他自己的社会风俗与礼仪:

一般风俗

跟中国相比,车辆在马路的左边行驶。驾车者会给行人让路,但并不总是这样。大部分人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火车站或地铁站、公共汽车站、银行、邮局等地方等待服务时要排队。在自动提款机旁,人们会有意识地与正在使用机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离。在自动扶梯上,靠右站好让别人通过。提出请求时要说“please”,接受了帮助或服务后要说“thank you”,无论事情多么微不足道。 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避免在晚上10点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使用主人家的电话前要征得许可,并且要商量怎样付电话费。在室内吸烟可能不被主人接受。如果你确实想吸烟,先询问主人会被视为礼貌的行为。 在中国的宴会上,客人在最后一道菜吃完后会迅速离开。而在英国文化中,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聚会因此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被邀请去主人家吃饭,一吃完就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餐桌礼仪

安静地吃东西并且吃完自己碟子里的所有事物是礼貌的行为。剩下食物可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把叉放在盘子上,把刀放在它旁边表明你已经吃完了。如果你还在吃,就把刀和叉分开放在碟子上。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但要同时说话和吃东西是很难的。而在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哪怕是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诀窍是: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只往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用一只手遮住它。

食物

人们不吃动物的所有部分,如头、足和某些器官。他们如果看到中国人食用每一部分,可能会感到震惊。在英国人的食物中马铃薯替代米饭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习惯用餐时吃马铃薯,不要不好意思要米饭。

习惯和爱好

卫生的标准似乎不同。人们不喜欢化学品,却不把碟子上的洗洁精冲干净就用它。“Do It Yourself”(D.I.Y.自己动手)和园艺是许多英国人的爱好,因为在英国人工非常昂贵。如果主人在自己的花园上化了很多工夫,他们很可能会为它感到骄傲。因此,恭维他们的花园是进行进一步谈话的很好的开始。

交友

通常,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他们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或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篇6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西交流的增多,口译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各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英语口译课程。但是,英语专业学生有专业口译课程,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口译的训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政策指导,现实需求和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情况都表明了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而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当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环境也为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提供了可行性。笔者根据两年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经验和2009年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3+X”教学模式中的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启示。希望能对本校或其他高校推动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起到积极作用。

二、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

(一)现实的需求

一方面,社会的现实需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各领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急需既懂专业又能进行英语口译的人才,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因其专业和人数的限制,无法满足各行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译技能的人才成为我国英语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现实需求。多数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依然薄弱,远远落后于读写能力。口译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听力理解能,所以毋庸置疑口译的练习能加强听辨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很低,造成积极词汇量很小。因此,口译的练习可以用来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用较高级的词汇来表达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感情,扩大口语积极词汇量。

(二)调查的结果

笔者曾在2009年对07级非英语专业的200人做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9%的学生认为口译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重要,87%的学生希望学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口译课。该调查表明,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口译感兴趣,并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希望能参加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的学习,有很大的英语口译学习热情。

三、教学实践与启示

本校对07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3+X”改革实验。前三个学期教授原来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即到大二的第一学期结束,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四级考试,甚至有些已通过了六级考试。这时,2009年9月,即07级学生大学英语的第四学期开始,我们为全校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些ESP课程备选,其中就有英语口译课,而且有240人选修了英语口译课。这一学期的英语口译教学实践对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实践和启迪作用。下面根据笔者两年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经验和这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总结一下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口译,所以不能过高的期望他们能经过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就能达到英语口译等级证书的水平。所以大学英语口译课的教学目标应围绕以下方面:了解口译一般知识,掌握交替口译的基本技能,能承担生活口译和间隔长度为2~3分钟的基本专题的交替口译,为应对将来的挑战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英语口译课本,所以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选择。

在本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确定了基础理论导入和口译技能训练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基础理论导入对于学生学好口译有理论指导作用。比如,释意派翻译理论的介绍,对于学生摆脱语法思维模式,理解口译过程,建立以意义作为口译单位的理念,都有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作用。

英语口译课是一门技能课程,很多学生选修口译就是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的上,能增长一门技能。所以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应该作为另一部分教学内容。英语口译过程中的技能比较多,到底选取哪些作为大学非英语口译训练的教学内容呢?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院长鲍川运教授曾建议,大学阶段英语口译技能的培训可以主要围绕听辨能力、预测能力、原语复述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无笔记记忆能力,这里鲍川运教授强调了这个阶段最好不要涉及笔记训练。

在确定了基础理论导入和口译技能训练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作为主要骨架之后,专题内容选择可以由学生来决定。技能的训练可以以专题内容作为载体,而专题的选择,笔者把决策权交给了学生。笔者对这2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投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最喜欢和最需要接触的专题内容。下面为投票百分比排名前五名的专题内容:奥运等体育话题投票百分比87.5%;旅游观光投票百分比84.2%;礼仪款待投票百分比83.3%;文化交流投票百分比82.1%;商务谈判投票百分比79.2%。

了解了学生感兴趣的专题,教师来选择相关专题的文章。选择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背景知识范围来选择,避免文章内容太技术化或者专业术语过多等现象,应尽量一般化或者有代表性。然后把口译技能的训练融合到各专题的文章中,同时还要注意拓宽学生背景知识。

另外,为了提高口译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相应的专题里加入一些电影片段和歌曲的现场口译练习,比如,笔者曾在奥运等体育专题中增添了对奥运歌曲进行现场口译的环节,在文化交流专题中,挑选了一些经典电影的对白和独白片段让学生进行现场口译练习,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摆脱了口译相对严肃话题时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口译实践练习得主动而精彩。

在学期结束前,笔者对选修口译的学生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5%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个挑战,67.1%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口译能力有了很大提高,70.8%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结语

本校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实践初步显示是成功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而且,目前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还不完善,尤其是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测试方法等方面。因此,大学非英语专业引入口译课程是任重而道远的,然而又是拥有广阔的科研空间和巨大发展活力的。

参考文献:

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研究 篇7

Ernst-August Gutt (1991) 从关联理论出发对翻译进行了系统的解释, 提出了翻译的原则与目标。其认为翻译也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 因而应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来解释。国内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领域的研究始于以20 世纪90 年代中叶, 以林克难 (1994) 的《关联理论翻译简介》为代表。而后, 关于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文化翻译、广告翻译等关系的探讨层出不穷。 (周红专, 2001;刘卫东、何恩, 2005;徐庆利、王福祥, 2002) 。

口译是固然需要多种领域知识与经验的实践活动, 其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 亦可以从关联理论那里得到很好解释。李明远 (1998) 、莫爱屏 (2003) 以及柯淑萍 (2005) 等都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探讨。一方面, 这些研究仅限于探讨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概念, 并未从动态性质出发对口译作出全面解释。在口译与关联理论的关系上, 研究还不够深入, 尤其是针对口译的某些特殊面上。另一方面, 很多研究未能详细阐释关联理论对口译的指导意义。总而言之, 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关联理论, 特别是明示—交际行为如何促进口译者实践口译预测。

因此, 本文关注关联理论与口译之间的关系, 旨在:第一, 从明示—推理交际行为角度对口译作出全面解释, 特别是运用关联二原则解释口译中的诸多问题, 诸如直译与意译的矛盾即口译质量、文化缺省、冗余问题、口译信度和效度关系等;第二, 基于关联理论信息三要素, 即构成语境假设的信息、记忆本身的推理特性、明示—推理过程衍生出的三个语境效应, 对口译预测进行进一步研究。

2 关联理论视野下的口译

2.1 口译中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

口译作为语言交际行为之一, 具有动态性特征, 而动态性特征也是明示—推理交际和关联二原则所体现出来的。交际通常有三种模式, 即代码模式、推理模式以及明示—推理模式。Gutt (2004:22) 认为几乎所有的将翻译纳入交际的努力都来源于代码模式交际的多样性, 翻译实际上就是“编码、传递和解译信息”的过程。因此, 口译作为翻译的特例, 首先也是一种交际行为。然而, 口译不仅仅是代码模式交际, 更是拥有推理或者明示—推理本质的语言交际行为。很明显, 口译中说话人、译者、听话人或者客户之间形成三角关系, 比笔译更具动态性。林超伦 (2004) 认为口译是三方, 即说话人、译者、听话人, 双向, 即说话人—译者、译者—听话人的交际过程, 口译中的角色属于两两对应的动态三角关系。

译者承担双重角色, 既是说话人也是听话人, 并在两者之间传递信息, 以确保交际成功。从而, 译者在此过程中完成两轮交际。鉴于说话人、译者、听话人之间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差异, 译者会在交际过程中保持最大关联性, 获取对说话人或者听话人的准确推理。对同一话题, 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有各自的推理理解, 译者作为中介, 也有自身的推理理解。而译者必须对说话人和听话人保持忠诚, 或者说至少对整个交际过程保持忠诚, 所以译者表现好坏的尺度便在于其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假设推理的一致性与契合度。语言交际以明示—推理为特征, 如果译者协助说话人和听话人顺利完成交际过程, 其本人也必须完成两次明示—推理过程, 即分别和说话人与听话人, 而这同时也是一个寻求关联性的过程。

2.2 口译质量矛盾问题

在翻译或者口译过程中, 译者都要绞尽脑汁解决直译与意译之间矛盾的问题, 并时常徒劳无功。事实上, 翻译或者口译过程是难以完满的, 其间的矛盾可以从关联理论得到解释。Nida优先考虑对“意义”的翻译。在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 内容是不惜任何代价必须保留的;而形式, 除了特殊情形外, 比如诗歌, 很大程度上是次要的, 因为每一种语言规约形式与内容的规则是相当复杂、多变与不确定的。 (Nida & Taber, 2004) 为了在意义 (内容) 与形式 (风格) 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Nida提出了功能对等。 (Nida, 2001:87) Nida所说的困境是所有翻译人员或者翻译研究人员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而在关联理论中, 这个矛盾可以如此解释:每个原则都没有完全符合, 但满足“与关联原则一致”的条件。 (Gutt, 1991:127) Gutt在对翻译的关联理论解释中将翻译视为“语言间的解释性使用”, 即“话语与源语言有着解释性质上的接近” (Gutt, 1991:105) 。口译注重速度与效率, 其中的矛盾关乎译者处理“意义”问题的处理方式。译者不仅应呈现字面意义, 还要兼顾说话人与听话人乃至其他听众的期望。译者仅达到语言的准确性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有时语言的准确在交际中往往没有任何意义。译者不仅要传递信息意图, 更要传递交际意图。

2.3冗余问题

冗余不仅时常出现在口译中, 其本身也是自然语言中的常见现象, 而且一些用法渐渐标准化, 并“构成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基本特质” (Pǒchhacker & Shlesinger, 2002:99) 。冗余分为两种类型, 故意冗余和意外冗余, 前者为有意识重复, 作为修辞手段来运用, 而后者为无意识重复, 比如口误等, 是“译者认知努力的相关物” (Gambier et al., 1997:195-196) 。口译的语言单位越小, 对译者以及听众的处理能力或者努力要求就越小。译者在源语言信息进行筛选, 剔除冗余信息, 减少语言单位的长度, 是出于省力原则, 即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交际关联性。因此, 对冗余表达的舍弃事实上是对最佳关联的精准定位, 需要译者和听众最小的认知与交际处理努力。

2.4 文化缺省

文化具有多样性, 语言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口译者不仅是双语者, 更应具备双文化意识, 成为双文化者。首先, 在口译过程中, 源语言文化能否被目标语言文化听众所接受往往是未知的。其次, 在大多数场合下, 源语言文化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实现受到包括前述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应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文化现象时, 译者会左右为难, 即刻陷入尴尬境地。为了确保速度与效率, 文化特性的翻译往往都采取解释性的策略, 可以不注重风格与形式。译者忽略了无关紧要的细节信息, 比如用一些本土、外来文化词汇来减轻自身以及听众的处理负担。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2.5 口译信度/效度

口译质量评价、冗余、文化缺省的问题缩小来看, 就是目标语言与源语言的信息的一致程度问题。口译的关键在于“在关联性方面与源语言的接近”。口译信度/效度是各种关联因素的聚合程度的结果。赵彦春 (1999: 285) 用以下的公式来表示翻译信度/效度与聚合和离散的关系:翻译效度=聚合/离散。聚合程度越高, 离散程度越低, 信度/效度越高;反之则反。首先, 信度/效度是相对概念, 其最大化也只能无限接近源语言, 而不可能完全等同。其次, 信度/效度并非标准, 而是寻求关联最大化的过程, “受对关联而非真实的期望的管约” (Sperber & Wilson, 2002:215) 。

2.6 口译预测

口译预测是在说话人结束话语前, 译者对接续信息的预判。在关联理论中, 构成语境或者语境假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口译过程中, 译者适时在这三个方面上对语境进行假设, 对说话人的接续话语进行预判。对于逻辑预判来说, 译者在说话人说话时就应随着其话语的逻辑关联性, 包括对衔接词的选用进行说话人语篇信息的预判, 并不断根据说话人的话语进度进行检验并调整。百科知识预判是对某一词语所引发的相关场景预先作出构建, 并准备调用该与场景相关的词汇与句子。这种语境假设以的词语单位或语块为形式存储和调用。词汇预判包含自然语言的词汇、句法、音系方面的信息, 能帮助译者找到最准确、最贴切的词语或句子结构。

3 结语

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研究 篇8

一、英语口译的训练模式介绍

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英语口译训练模式主要有吉尔模式、厦大模式、广外大模式等。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短板。通过对这些先进教学模式的研究总结,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其中,吉尔模式又称为“精力分配模式”,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注意力会随着对不同事物的关注度而分配不当,当对一样事物的关注多一点,就会在其他事物上关注少一点,这样注意力分配的不当直接导致理解上产生差别。厦大模式是建立在吉尔模式的基础上的,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口译应该要在理解和职业准则的基础上才能够算是成功。而广外大模式则是结合了吉尔模式和厦大模式,其观点是语言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和技能知识板块才能够组成一个号的口译人员的知识板块。通过对这些先进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找到一套比较适合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模式帮助教师高效的进行教学活动。

二、当前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开设的课时不够、针对性不够强、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上。具体的情况如下:

1、高职高专口译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够强。目前,由于高职高专学校对英语口译的教学不够重视,导致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没有重点而言。使得很少有学生专攻英语口译。

2、学校口译课时开设的太少。由于学校对英语口译的不重视,导致学校开设的课时很少,专业的教师也很缺乏。由于开设的口译课程的班级过大,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锻炼。然而,英语口译是很需要实践的机会来进行练习的。

3、师资力量不强

拥有一支英语口译教学实力雄厚的实力队伍是保障英语口译教学正常高效进行的关键。然而,当前我国的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口译师资队伍建设都不能够满足英语口译教学的要求。并且,由于学校的不重视,课程开设的太少,教师的积极性就不会太高,导致教师对英语口译的研究不会深入。

4、英语口译教学的形式不够丰富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主要是教师进行讲解并配以录音的播放。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对英语口译学习兴趣很大的程度上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

三、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展望

我国高职高专在英语口译上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现有的问题进行整合,找到了一些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改进的办法。首先,高职高专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英语口译的教学,要将这一学科作为重点的学科来进行教学,要给与这一学科足够的支持。其次,要对高职高专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补充。师资队伍的不断加强,不管是在学校实力水平上,还是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上都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另外,要能够选择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与自己学校学生水平相当的教材来进行教学。而且,在进行英语口译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难度调节,对太过简单的部分进行相应的补充,对太过困难的部分则要适当的降低要求。另外,教师在进行口译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选用不同的教材来进行教学。最后,高职高专学习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口译教学是一门很偏实际的科目,只有在课堂上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学得好,学生才能够提高口译的水平,教师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的去总结、去思考,从那些优秀的、先进的口译教学模式中学习精髓,然后再将这些先进的知识与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解决问题,总有一天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水平会得到提高,我国在英语口译方面的人才缺口会不断的变小,我国的经济实力就会不断地增强。

上一篇:听师德师风报告后下一篇:消毒岗位职责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