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监督与网络舆论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网络舆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作为幕后推手,网络舆论往往能够于无形当中诱发大型社会公共事件,也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少社会公共事件,并决定事件的最终发展态势。如何做好网络舆论的法律监督,加强法律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法律监督与网络舆论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监督与网络舆论论文 篇1:

网络时代的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

【摘要】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实施舆论监督,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实施法律监督。从监督而言,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党与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公平正又、构建社会和谐,是天然的同盟军,有着互为配合互为支援的使命基础。

【关键词】网络时代 法律监督 舆论监督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友曝”越来越多,客观上倒逼检察机关进一步走向检务公开,加强对信息的披露发布,对公众的疑问及时予以解答。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深化,群众要求检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检察机关加大对司法不公案件的监督力度。

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实施舆论监督。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实施法律监督。从监督而言,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党与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和谐,是天然的同盟军,有着互为配合互为支援的使命基础。

一、媒体是检察机关的重要线索来源

媒体以发布信息为天职,媒体的报道能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重要的线索来源。

这是因为媒体触角广泛、反应迅速,对重大事件、重大事故等社会热点问题能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披露,为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提供重要线索。以前。媒体自身更多的是承担一种宣传功能,对信息的披露并不是很重视。随着都市类媒体与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媒体信息发布的角色本位日益加强,成为检察机关线源的重要性也日益加强。

一是媒体提供的信息量日趋丰富。人类步人信息社会后,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产生的信息也不断膨胀。伴随这一进程的,是各类媒介的蓬勃发展,传统平面媒体版面增多,进入“厚报”时代,网络媒体则走向专业化细分化,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是海量信息。

二是媒体提供的信息质地不断优化。新时期,媒体的报道关注领域不断拓宽,时政、经济、民生、社会、时尚,几乎无所不包,改变了过去较为单一的状况。同时,信息的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信息质地不断提高,与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需要的信息也自然就“水涨船高”,日益丰富起来。

“反贪靠举报、反渎靠读报”,实践中,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发现线索从而进一步查处职务犯罪的例子很多。比如云南“躲猫猫”事件,就是网络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从而揭出监管场所的安全隐患,引出对牢头狱霸的严打以及对监所的整治。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这为媒体的信息发布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也有深刻影响。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让媒体在信息披露上更加及时与方便。能为检察机关提供重要的监督内容。

1.媒体报道的面更宽泛。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了应当主动公开的内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这些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项,政府都有义务告之。尤其是针对矛盾比较突出、公众反映强烈的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以及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条例也明确将其列为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以前媒体不便报道的事项,根据条例都可以报道了,为检察机关提供的线源也就多了。

2.媒体报道的角度更深入。

随着传媒业自身的发展,媒体在报道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丰富,不再停留于浅表层次的信息披露,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深度报道近年迅速兴起,客观上为检察机关展开深入监督提供了事实与依据。

还是以云南“躲猫猫”事件为例,如果只是报道一个简单的信息,只是说某服刑人员死了,可能不会引起多大的社会反响,也不会引起检察机关的关切。正是因为媒体的深度思维,从深层次暴露了牢头狱霸等监管场所长期存在的痼疾。表明这不是偶发事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而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质,让检察机关深刻认识到,这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这起信息的深度披露,也就促成推动了一场全国性的执法大检查行动。

3.媒体报道的“语境”更多样。

作为媒体,每天能收集的信息很多,公开见报或上网的只是一部份,大部分信息并没有向社会发布,这其中既有不便公开、只宜以内部资料的形式供相关部门参考的,也有从新闻价值或纪律上达不到发布标准要求的,这些信息,也都可以作为线索提供给检察机关。

同时,媒体披露的一些信息,本身可能就隐含着一定的案件信息,可作为检察机关介入的由头。比如,报道某官员家中失窃巨款:报道矿难或事故中的玩忽职守行为:披露某官员有多处别墅或建有豪华大墓等,这些反常的事件,本身隐含着官员可能涉嫌贪渎的信息,为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提供了线索。

越来越多的地方检察机关早已深刻地认识到与媒体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媒体的报道作为可以借重的力量之源,广州市检察院在2002年的工作要点中就明确指出,为提高法律监督水平,要将新闻媒体关注的案件作为监督重点,注意发现肃清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犯罪案件。2005年初,成都市检察院出台了《受理新闻单位移送案件线索实施办法》,将媒体监督作为立案线索。

这样做的好处是,网络等媒体所关注的案件,往往也是老百姓所关心的案件,检察机关对这类案件进行重点监督,既顺应民情民意,满足群众知情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同时增加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二、媒体监督与检察监督的相互促进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者,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二者从各自领域担当着社会监督的使命。

媒体除了为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提供线源外,舆论监督的本身能有效促进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为法律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好地推进司法的公平和正义。同时,检察机关通过对民生事项、社会热点的监督,对职务犯罪的查处,又为媒体的报道提供丰富的新闻素材。

1.媒体监督能为检察监督提供强大助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指出。民事行政检察是最贴近群众、最关系民生的检察工作之一,检察机关通过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姜建初说,民事行政检察要重点监督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损害群

众合法权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案件。对涉农维权、弱势群体保护、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涉及民生的错误案件,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的错误案件,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情形的案件,坚决依法抗诉。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的重点,正好也是媒体重点关注的报道领域,尤其是都市类媒体,对民生新闻素来十分投入。

因此,媒体的舆论监督若运用得好,能形成一股强大的促进检察监督的助力,对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营造氛围:媒体对案件的曝光,对反腐的宣传,能使群众加深对职务犯罪的认识,反过来促进群众的举报监督,激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严格执法、有罪必究的舆论氛围,形成激浊扬清、人心思廉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加社会对检察工作,对司法公平的信心。

——排除干扰:由于职务犯罪和司法不公问题,大多案件复杂,办案难度大。媒体的介入得当,不仅不会“添乱”,反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上级的高度重视,将案件置于大众监督之下,能有效制约和震慑阻挠办案者,有利于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时克服阻力、排除干扰。比如,上海的“钓鱼执法”,就是在媒体的干预下,推翻了最初的对执法部门偏袒的结论,最终还原真相,让正义得以彰显,相关责任人得到惩处。杭州的飙车案也是如此。在舆论的监督之下,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最终引起上级部门以及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案件的处理进一步公开透明,保证了公正公平,让“70码”说成为笑谈,严防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可以说,媒体是检察机关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媒体及时报道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把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呼声反馈回来,能使检察工作更加体现为民特色。根据检方的需要,媒体对一些有影响、有震动的大要案进行有意识的配合报道,能为案件的顺利查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达到好的社会效果。

2.检察机关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提供支持。

媒体能为检察机关提供助力,检察机关也能为媒体“撑腰”。

一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权机关,提供的信息具有天然的权威性,来自检察机关的信息,可以有效增加媒体报道的公信力。检察机关发布的案件信息以及检务信息,由于代表公权部门发声,可信度与严肃度都是很高的,比媒体自采的信息,更值得受众信赖,也就具有更高的公信力。

二是检察机关在实施法律监督的时候,会查办诸多案件,尤其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大要案,这些信息的披露,能为媒体提供极佳的新闻素材,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如果指定某媒体为独家信息发布渠道,则能大大提升媒体在社会的影响力。

三、媒体与检察机关良性互动的构建

良好的舆论监督对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是一种推动,两种监督密切合作,在彼此独立中双剑合璧,可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笔者以为,检察机关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配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有些方面基本已形成共识,被认为是可以着力的地方:

1.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社会热点或敏感问题上,双方可以保持良好的沟通,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热线联络”管道的畅通。这样的话,检察机关哪些需要媒体帮助的,或媒体有哪些方面需要检察机关提供便利的,都可以协商。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推行阳光检务、检察开放,通过新闻发布来实施检务公开,透过媒体促进办案活动的公开和透明,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把网络等媒体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注意听取网民、媒体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媒体建立涉检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对舆情反映的检察执法办案及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公布真相,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通过媒体细心捕捉舆情反映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线索,把它作为检察机关发现职务犯罪线索的一个重要来源,使舆论监督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国家的法治建设。

媒体也可以向检察机关咨询或提出采访的要求,落实报道口径以及篇幅、时机的问题。

2.确立长期的协作。

检察机关与媒体可以确定长期的协作机制。比如,检察机关定期主动向媒体通报工作,使媒体了解检察工作重点,哪些能报道哪些不能报道的,要及时提醒:不妨碍案件办理时,检察机关允许媒体跟踪采访。新闻媒体及时主动将发现、收集的可能存在职务犯罪的新闻线索送交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媒体所提供的线索信息及时将查处情况予以反馈。

3.推动彼此的互信,

新闻媒体与检察机关还有一个互信机制的建立问题,这是因为在实践中,通常会发生舆论监督与干预司法的界限问题,以及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边界问题,这之间的度不好掌握,稍不注意,媒体就可能越界。这就要求媒体与检察机关须有良好的互信,只有彼此信任,才不会因误会误伤而误判,影响双方的合作。

四、媒体需要把握的“度”

1.舆论监督不能干预司法。

在任何国家,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时,不能异化为“媒体审判”,即不能干预司法。因此,媒体对社会热点、对案件的报道要有个度,不能漫无边际。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在全国两会期间就表示:我们也会及时关注到老百姓的关注点。但是有的时候媒体也会干预司法。热炒一个案件,这样的话不好。因为“案件有一定的保密性”。他认为,“看守所的事可报不可炒”。他举例说,有一个躲猫猫,一个类型的案件就都会关注起来。比如“喝开水死”“鞋带上吊”等,其实,这些案件可能不一样,“躲猫猫”的背后是牢头狱霸,“喝开水”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刑讯逼供。

毋庸讳言,2009年有些案件受到网络等媒体的过度关注后,给司法工作是造成了一定压力的,比如几起醉驾案件的刑罚适用,就引起很大的争议。

法律监督是一种司法权,舆论监督属于社会监督,没有国家权力属性。如果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对案情作出判断,或者对涉案人员进行定性或定罪的推论,就是干预司法了,未审先判会造成不好的负面影响。因此,新闻媒体应尽量只做客观报道,不发表带倾向性的评论和意见为好,以免误导受众:对案件办理中运用法律法规有不同理解时,也不必急于发表意见,以免滋生纷扰。

2.新闻报道不得侵权。

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用事实说话。具体到案件报道,须不偏不倚,兼顾双方。如果只偏向一方的观点,就有失公正。或为追求轰动效应而主观臆断,夸大其词,都会造成报道失实,也就容易造成新闻侵权。

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在谈到新闻工作者从事舆论监督的素质时,提出“记者搞批评报道不仅要有法制观念还要具备相当的法律知识,起码要具备自己想报道领域的法律知识,缺乏法律知识,在批评性报道中违背法律规定,是最危险的。”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时。报道什么,该怎样报道,首先要用法律这把尺子衡量衡量,要以法治的观点为先导,避免非理性的误导。且要注意保密,不得违反办案规定泄露案件秘密,对于不宜公开的内容。不得披露。

舆论监督要符合法治精神,要为推动社会的法治进步做动力。这是媒体必须恪守的原则。

同时,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时,一定要与司法部门联系沟通,注意报道的口径与用词的规范。注意报道口径是在案件定性上不能出偏差,比如,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是不一样的,挪用公款与受贿是两码事。渎职罪又有它的含义,重大事故与特大事故又有区别,这些都不可以混淆。如果用词不规范,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法律问题。比如。对违法犯罪行为人的行为不能进行言词贬损,不能侵犯隐私,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及服务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也不可轻易定性,不可随便将某一款产品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品牌的问题。因一个数据的不慎形成失实报道,造成新闻侵权的惨痛的教训,在不少媒体都曾发生过,媒体人应牢牢记取。

注释:

[1]《检察日报》2010年3月11日

[2]《新京报》2010年3月9日

[3]《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作者:王溥 徐汉雄

法律监督与网络舆论论文 篇2:

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发展态势分析及应对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网络舆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作为幕后推手,网络舆论往往能够于无形当中诱发大型社会公共事件,也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少社会公共事件,并决定事件的最终发展态势。如何做好网络舆论的法律监督,加强法律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

关键词: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发展态势;治理对策

作者简介:陆小龙(1988-),男,汉族,陕西宝鸡人,西北政法大学,在职法律硕士,任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宝鸡市税务局办公室,研究方向:民商法及知识产权法。

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体制的复杂性使得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信息时代背景之下,新媒体应用的普及为公众的舆论传播创造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打破了舆论空间限制,民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但是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在网络环境当中,人们独立表达个人观点和情绪多元化、多样化,当形成一个意见领袖时,该舆论将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公共事件的整体发展态势。

一、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治理的必要性

网络舆论:公民通过互联网公开发表其对某一社会公共事件或者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民众意见[1]。随着新型社交传媒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我国主流舆论形态之一,其自身具备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治理也成为了当前政府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新的难题。如何做好网络舆论的法律监督,引导网络舆论发挥强大的正面社会力量,缓解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

二、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治理难点

(一)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治理观念落后

新的社会背景之下,网络信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要想对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做到有效的管控,政府就要具备前瞻意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然而,在实践当中,部分政府部门在这方面依旧有所欠缺,一些年龄较大的官员无法快速适应社会的重大转型变化,对现代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的认知也不够清晰,自然也就无法进行合理的治理和指导。目前,仍有大量政府官员在应对公共事件时,无法利用网络优势,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危机公关意识较低,造成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二)治理方式不够科学

通常而言,网络舆论信息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特点。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网络平台信息的真实度也有待考察,部分网络媒介运营商和媒体为了自身的效益,时常会采用非法途径来诱导网络舆论方向,例如,购买“网络水军”进行恶意抨击等,导致网络结构严重失衡,真实民意无法辨别。正是由于此类现象的存在,使得网络谣言遍布,社会公共事件恶性发展,给政府的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点,唯有改善治理方式,才能够确保治理效果最大化。

(三)网络舆论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管机制依然不够健全,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舆论治理工作混乱不堪。随着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影响越来越大,其治理难度也必然越来越高。网络舆论在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民主思想意识的同时,也给许多思想不正当的非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因此,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势在必行,否则就会导致事件的发展难以控制,带来严重的公共危机[2]。

三、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发展态势应对策略

(一)树立新的治理理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网民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多,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也更加的复杂化、多样化。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政府管理部门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提高对现代网络媒介的认知,同时,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对公共事件发展态势的重大影响力,加强对黨政干部的网络知识培训,强化政府网络监管意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治理思想,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公共事件的恶性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治理方针

从当前的网络舆论治理现状来看,政府凭借其强制性的建设职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舆论导向地位,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这并不是最为理想的解决方式。治理主体及方式的单一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民众的社会参与观念。因此,政府在网络舆论治理当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创新治理方法,制定科学的治理方针,增强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建立良好的官民互动体系,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这样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确保政府在公共事件网络舆论中的导向地位。

(三)健全治理、监管机制

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治理机制在政府网络舆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尽管多数政府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针,但是网络舆论治理机制和监管机制依然不够健全,政府的治理工作还缺乏系统化、体系化,在公共事件产生时,应对往往失措和不得力,使得治理效率大大降低。政府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治理机制和监管机制,改进创新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整体治理预案,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监测预警、引导调控体系,把握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发展态势,缩小事件负面影响。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加强网络管理,推动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目标。新形势下,政府对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治理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树立新的网络舆论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健全治理机制和监管机制,以民为本,加强政府职能建设,从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促进我国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果.突发性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治理的困境与突破[J].社会科学,2016(02):35-41.

[2]邓春林.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规律及防控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6.

作者:陆小龙

法律监督与网络舆论论文 篇3:

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机制研究

近年来,检察机关因为各种事件、案件而卷入网络舆论之中,涉检网络舆情备受关注,所谓涉检网络舆情,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

一、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现实基础

(一)“眼球”效应:司法机关和司法案件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议题

经过20余年的普法工作,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司法已经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相对较多,而对一些典型司法案件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寄托着民众对于司法正义的期待。这些都使司法机关和司法事件成为社会尤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况且,司法事件所具有的故事性、新鲜性、重要性等新闻特性,更是媒体争相报道的主要元素。

司法机关和司法案件成为媒体“觊觎”的报道资源,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重要新闻议题,然而面对涉检网络舆情,不少检察机关还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认识到如果顺应舆论规律、新闻规律,改变既有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不仅可以积极有效地避免舆论危机,还可以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并能为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社会责任:检察机关承栽着塑造法治拟态环境的重任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承载着塑造法治拟态环境的重任。“拟态环境”是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中提出的,传播学研究认为,人们会通过媒介所塑造的拟态环境来对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调整,其显著特点是:人所采取的行动最终是作用于现实环境的。我们大脑中的图景是由隐性功能构建的身外世界的全貌。人们就是对这一虚性世界进行感知、体验、经历和反映的。或者说大众传播不由自主、自然而然的在实性世界之间嵌入一个间接的、虚性的环境。

在网络等新媒介产生之前,“拟态环境”已经被传统大众媒介构建,但构建的不是那么严整和随处可见,随着网络、手机等新传播手段的出现。“拟态环境”的功能被最大限度的强化,网络舆论影响着。甚至控制着人们的行为。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后,随着我国法律制定、法律实践、法学研究等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由一个人情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转变。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是运用和实践法律的重要机关之一,在办理案件实践法律的同时,检察官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宣传法律的职责。即检察机关等司法机关承载着塑造法治拟态环境的重任,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媒介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普法宣传来提升公民的法制意识,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二、现有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发布形式单一,重视对官方舆论場域的舆论引导,而忽视了民间舆论场域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随着网络舆情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实际上目前存在着两个舆论场域。其一,“官方网络舆论场域”,即各级党和政府通过权威发布和权威解读等方式,自上而下、主动释放信息而形成的舆论场域,往往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传播载体,进行信息发布,网络等新媒体只是其传播载体之一,这类舆论场域一方面为大众构建着拟态环境,另一方面承担着社会教育功能。其二,“民间网络舆论场域”,主要指依靠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依靠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手段而形成的,“草根网民”和论坛版主等网络舆论领袖是这种传播模式的主体,这一舆论场域的观点、想法多是原生态的。

在舆论场域二元化背景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将自己的话语参与到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对话中去,是使网络舆论表达多元化和平衡的重要路径。而目前,各级检察机关虽然都已建立了新闻发布制度,但主要是针对官方网络舆论场域进行议程设置,而忽视了民间网络舆论场域。而且,这种新闻发布制度在各单位的运行状况参差不齐,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甚至十分有限。另外,目前各级检察机关已经加大门户网站的建设力度,但总体来看,外部网站的内容和模式都较为落后,点击率不高,影响力不大,没有起到引导民间网络舆论场域舆论的作用。

(二)对突发事件被动应对居多,主动引导较少

以女检察长开豪车事件为例,2009年11月24日各大网站爆出《一个贫困县女检察长和她的名车》一文后,经过传统媒体的报道,3天后检察机关回应,声称“诽谤”,12月3日事发10天后,检察机关仍对外宣称是“网络诽谤”,直至网民人肉搜索到更多细节,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介入事件调查,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后检察机关才对涉案的女检察长做出行政处罚。此事的处置表现出一下几点不足:(1)反应速度缓慢。危机公关和议题管理的最优时间是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必须做出回应并启动危机公关,而上述案例中一个月后检察机关才对女检察长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颇有些“冷菜热炒”的意味,使本来冷却了的话题再度热起来。(2)回应方式被动。从第一篇网文到人肉搜索再到主流媒体介入,检察机关总是在媒体“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站出来澄清问题,并且遮遮掩掩,偏袒检察人员。(3)信息披露失真。三次与媒体的正面交锋,每次披露的信息都有诸多疑点,为媒体继续炒作留下空间。对此次事件的处置的不当,使“开豪车的女检察长刘丽洁”成为《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09年网络热点人物排行榜第11位。笔者认为涉检网络舆情的处置要以此事件为反面教材,积极做到快速反应、积极回应,真实披露。

(三)议程设置方式单一,活动式议程设置居多,内容式议程设置较少

目前,检察机关对外宣传部门在自觉的运用议程设置,如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会在每年6~7月,开展一年一度的“举报宣传周”活动,已经连续组织了10余年。活动的设计者试图通过活动式集中宣传达到良好的普法效果。然而,在网络传播条件下。这种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形象公关”方式已经略显落后了。笔者认为,议程设置不仅要重视行为宣传,还要从活动的内容人手,翻新形式,如此才能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新技术条件下,要注意新生的“舆论领袖”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舆论领袖”是某些方面的专家、社会活动家等人物,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知名人士,他们的意见因其本人的权威性而富于感召力:而在网络时代,论坛的版主、知名博主等等都可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代表。媒介通过转发他们的言论,使这些个人的意见一时问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回应,形成强烈的公众舆论。

(四)预警机制以内部协调居多,缺乏对新闻媒体、新闻规律的了解和沟通

目前各级检察机关已经开始注重研究网络舆情,多数已经制定了涉检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如舆情反应机制、协调合作机制和组织策划机制,但预警机制主要是针对个案诉讼阶段、定性等情况进行系统内研判,出发点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较之以往有所提高,但

是不足表现在预警机制中缺乏对与媒体互动的关注。

(五)涉检个案报道以客观告知为主,缺乏对社会教育意义的挖掘

个案报道是涉检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检察机关个案报道多以客观告知较低向度的层次为主,报道中缺乏对案件本身的剖析,缺乏对案件适用法律的解析,缺乏社会教育意义的发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基于舆论场域二元化的特点,建立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势在必行。

三、完善涉检舆论应对机制的建议

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具有专业性,所以检察机关建立应对机制除了要符合新闻规律,还要服从法律程序,既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又要实现媒体的新闻自由,笔者试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对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提供一些建议。

(一)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加强检察新闻的前期策划,延伸舆论的影响力

1 发掘潜在议题,依序积极引导。检察机关的舆论引导部门应时刻关注舆情发展情况,关注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期望、人民群众希望检察机关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发掘潜在议题,迅速将其提上议程进行宣传引导,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只有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结合国家宣传政策进行议题设置,才能真正调动公众参与热情,提高舆论引导效果。

2 促进议程互动,实现立体传播。舆论引导要做到深入人心,还应注重方式方法,特别是在公众自我意识逐渐崛起的条件下,检察机关应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影响,达到舆论引导效果的最大化。不仅要增强策划意识,主动议程设置,而且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优势互补,通过舆论共振,保障主流舆论的主导地位,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3 两个舆论场域协同运作,形成舆论聚合力。一贯以来,我国的社会议程是通传统媒介来加以设定和推动的,但是网络的崛起,为每一个公民给予了表达意见的“麦克风”。研究表明,“草根阶层”已成为中国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检察舆论引导部门应该注重将官方网络舆论场域和民间网络舆论场域协同运作,形成舆论聚合力。

(二)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培养网络发言人,把检察新闻发布制度向网络延伸

1 培养检察机关舆论领袖。目前培养论坛的“舆论领袖”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我国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论坛的普遍做法。检察机关舆论引导部门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能够成为舆论领袖的人才,并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法学理论深厚、法律业务熟练、政治敏锐性强、协调和应对能力高的检察官应该优先考虑。有意识地让这些同志承担引导网络舆论的职责,通过网络论坛、法学博客、微博等形式发表网络言论,发出检察机关的声音。检察机关舆论领袖要时时对各大网站和论坛进行舆论监控,收集涉检舆情,分析评估发展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在实践中促进他们的成长。

2 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分析小组。应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分析小组,将检察机关舆论领袖纳入其中,小组成员负责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交办、回馈,主要负责网络舆情的分析工作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

当某一检察机关舆论领袖发现关于本院的网络舆情时,要立即将信息汇报给涉检网络舆情分析小组,涉检网络舆情分析小组对其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舆情作未来走势预测,根据预测将网络舆情分为不同等级,并根据舆情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舆情小组通过发帖、跟帖的形式对网民发布的帖子进行跟踪回复,旨在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

3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檢察机关可以搭建网络媒介话语平台,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机制,该机制以检察舆论领袖和各单位的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为主要成员,主管部门设在舆论引导部门。网络新闻发言人实际上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在敏感事件发生后,必须做到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表明立场、积极回应,并做好后续工作,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

(三)发挥媒介塑造拟态环境的作用,让社会舆论向理性回归

媒介有塑造拟态环境的作用,检察机关应该积极主动的调动媒体的说服功能,通过新闻报道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作用:

1 全面、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新闻媒体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一扇窗户,它对现实的反映必须要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坚持真实客观全面地原则,给受众呈现世界的真实景象。目前,在法治新闻报道中,媒体为吸引眼球,喜欢渲染暴力、凶杀、色情,描述离奇的故事情节,致使涉检个案报道形式单一、结构雷同,过度关注案件本身而缺乏人文关怀、社会教育功能,这种倾向导致某些信息环境片面夸大和扩张,而另一些信息环境萎缩和消亡,引起受众对现实认知上的偏差。对此,检察机关要选取有法治教育意义的案件进行宣传,在报道过程中既要重视反应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等细节真实。还要重视新闻的整体真实,让社会的各个群体都能通过媒体了解事件的真实面貌,和其背后的法律意义。

2 探索检察宣传新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媒介的发达,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要想在“人人是记者,处处麦克风”的信息传播格局下发出自己的声音,检察机关必须改变旧有的宣传思维和宣传模式,特别是要摒弃说教灌输、讲话呆板的话语模式,探索检察宣传的新方法。

检察宣传的报道内容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群众,要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说话、策略性的转移受众的负面关注,加强对嵌入式传播策略的探索,报道中要讲求新闻由头、注重故事性、改革语言方式,不断增强新闻策划意识和新闻资源开发意识。

3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检察机关在日常的信息传播中要注意培养受众识别真实和虚假、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的能力,从而让受众在遇到这些负面信息时能正确面对,并协调好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当涉检危机事件来临时,检察机关舆论引导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尊重受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宣传我国的法律规定、法律制度,用各种传播方式有意识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起到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同时,在日常报道中,要增强“说服”意识,通过对外宣传报道使受众做到理解法律、相信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并逐步了解检察机关工作性质,从而使社会舆论最终走向理性的回归。

作者:郗 琳 李 斌

上一篇:学籍档案数据库建立论文下一篇:计生工作意见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