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旅游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应侧重于对实践的教学,而实践教学便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所以建设一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师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解决的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论文 篇1:

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误区与对策

[摘要] 由于缺乏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初期存在一些误区。新建本科院校需以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理论教学中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岗位技能和行业管理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思想品德教育上抗挫折能力和职业情商教育相结合,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 误区 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专科升格而来,缺乏本科办学经验,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何在以往积累的专科办学经验与本科办学要求中找到结合点,在本科培养中构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身竞争力,值得探讨。

一、新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存在的误区

新升格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对本科层次人才的内涵认识不够,定位不准,且由于无本科办学经验,因此,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要么受原先专科办学思想束缚,要么缺乏自信,全盘否定自己,一味采取“拿来主义”,照抄老本科院校的做法,在思想认识上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专科升本科无非就是多加些理论课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为四年制,与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方案就是按照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增开些英语、经济学、管理学类的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等课程即可,造成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层次内涵上远远不能达到本科层次“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的要求。

2.只要参照老本科院校培养方式即可

专科升格为本科后,新建本科旅游院系会认为,自己没有本科办学的经验,老本科院校办学经验丰富。既然都是本科层次,按照老本科院校的做法一定没错。于是,复制老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这种做法没有分清自身办学的优劣势,势必造成“东施效颦”的效果。

3.本科层次培养不需要学习岗位技能

从专科到本科,人才培养从操作型升级为管理型,主要为旅游企业、事业及其行业管理和机构培养输送的管理创新人才,因此,部分新建本科旅游院校片面认为,本科层次管理型人才不需要培养具体的岗位操作技能。此外,由于受办学资金和场所限制,我国相当部分的老旅游院校所没有校内实践场所,这更促使新建专升本院校认为旅游管理校内实训场所可有可无,最终导致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不符合市场要求。

4.本科实践教学就是岗位技能培训

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原有专科办学思想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就是指学生旅游岗位服务技能,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会做”的层次上,没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将直接导致将本科生培养降格为专科甚至中专层次,无法保证人才培养内涵的真正提升。

5.本科生不安心旅游工作与学校教育无关

与专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相比,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旅游管理专业任何层次的毕业生均需从基层岗位干起,部分本科毕业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纷纷跳槽。。有些岗位的工种较为单调,使得一些旅游企业负责人对毕业生情商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学校对此认为是用人企业自身的问题或社会问题,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缺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若以上述误识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将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与省部属重点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定位差别不大,可又由于生源素质和师资水平的限制,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理论高度上赶不上省部属重点院校,实践操作水平又落后于职专学生,再加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素养教育没有跟上,极有可能导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各方均不满意,新建本科院校的声誉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二、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在认识上产生误区,究其根源,是没有分清不同层次旅游管理人才之间的差别。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人才培养定位。

1.专科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旅游管理专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综合素质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基层、中低层管理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岗位型的,注重训练一线操作能力,毕业生中产生部分一线劳动者、大量潜在的低层管理者和少量的中层管理者,即通常人们所称的“蓝领”、“灰领”。

2.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分为研究型(以部属重点旅游院校为培养主体)、教育型(以省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培养主体)、应用型(以新建本科院校为培养主体)。与专科相比,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培养时需以学科来设计专业。当然,基于旅游行业自身特色,与多数专业相比,研究型和教育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也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应用性。从人才定位看,研究型人才培养主要为未来的学者提供后备人才,少部分为中高层旅游管理者,即旨在培养通常所说的“学者”、“金领”和“白领”;教育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培养“教师”、“学者”、“白领”及少部分的“金领”和“灰领”。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白领”、“灰领”及极少数的“金领”。新办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认真分析自身在过去技能应用型专科人才培养经验及自身限制,明确自身的培养定位既不能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理论和师资培养的研究型或教育型,而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教育、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即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为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口径强调与行业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接。

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在明确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即可消除误区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自身不足,发挥自身所长。

1.人才培养把握“本科+应用型”双重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力,能胜任旅游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一方面不仅要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比专科生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要比学术型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需要,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方案要体现其业务培养要求,主要包括:(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3)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旅游职业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能;(4)具备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作为本科层次人才,特别要求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2.理论教学坚持“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设计规范而又凸显特色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教学是区别本科与专科层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不能认为只向学生灌输了规定的理论课程知识就达到了要求。理论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达到本科层次的“宽知识、厚基础”,更应让学生从中获取“强能力”,因此,理论课程教学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知识迁移能力、创造和应用能力,多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及自我学习意识。除了学院教师授课指导外,学还需安排野外考察、实际案例分析,并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旅游行业权威人士开设专题讲座,以求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对接,使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又具有直接的行业指导意义。

3.实践教学突出“岗位技能+行业管理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管理者必须掌握基层岗位工作技能,但对旅游职业经理而言,更重要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注重岗位技能和行业管理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和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好方法,旅游管理专业中许多知识节点都十分适合采用该类教学方法,如中西餐饮摆台、客房清理、全陪和地陪导游服务、旅游项目策划等等。可在校内模拟客房、餐饮、导游室、酒吧等实训室,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担任管理者、服务员、客人,通过对各种假设任务和突发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4.加强职业“挫折商+情商”培养

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就业主要在旅游企业,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本科生必须从基层做起。而作为本科生,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比大专生、中专生有更高的期望值,一旦发现仍和大专生、中专生甚至职高生处于一样的工作起点,往往有挫败感,因此对在校生提前进行情商和挫折商教育尤显必要。此外,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应用型人才的社交能力、公关能力、协作能力十分关键。在校期间,学校需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组织或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外活动,如旅游风情艺术节、导游大赛、旅游策划大赛、旅游创业设计大赛、旅游企业经营模拟大赛等文化节事活动,锻炼学生公关和协作能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5.加强“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师资建设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支理论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授课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存在两类教师:一类是由企业调入的教师,有丰富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旅游行业联系密切,但总体理论研究能力较弱;还有一类是从高校毕业分配而来的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研究能力较强,但缺乏实践经验,此类教师往往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面临本科评估硬性指标压力而被迫引进。今后应针对两类教师,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如针对实践经验缺乏的高学历教师,可安排其在对口实习基地挂职,参与企业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课题研究,增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对于企业引进的管理人才或原专科师资队伍,可通过人事政策倡导在职进修,激励青年教师访学或接受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结语

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专科升格为本科初期往往缺乏经验,但只要明确自身办学优势,找准定位,以旅游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为导向,把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一定能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霞: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4):44~45

[2]朱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7):39~41

[3]马三津王文君:关于借鉴美国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经验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6(6):120~122

作者:景秀艳 杨杏月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论文 篇2: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旅游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应侧重于对实践的教学,而实践教学便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所以建设一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师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 實践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 解决措施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世界三大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烟产业便显得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使得我国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高校扩招等原因,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逐渐兴起。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又要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对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这便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产生很高的要求,本科院校不同于专科院校,更注重对理论层面的讲解和教育,对于实践性的教学少之又少,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极低。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从社会需求,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出发,构建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体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提高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不但要努力营造具有真实产、研环境,还有配置一批具有相应旅游管理经营实践的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师是引导及传授学生实践能力,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因此,经管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现状

(一)教育思想落后

首先,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专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大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目前仍然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导,过于强调教师授课的重要性,却将大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大学生缺少实践动手的机会,难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大学生市场化的影响,大学教师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和简单,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束缚,阻碍学生的发展。而本科教师授课重点主要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到现实的社会和企业中去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并且大学本科教师招聘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实践经验严重不足,以致更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除此之外,学者对本科教师实践教学的研究比较落后,没有权威的理论依据,对如何提高本科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没有较好的办法。

(二)实践技能薄弱

本科类院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本科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薄弱。高校教师门槛大都是高学历,所以现在本科院校的教师多年轻化,也都是从理论教学的培养中走出来,也都没有参加过旅游企业的实践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技能不足。另外,在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方面没有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在课时的安排,实践基地的选择方面没有固定的方式和模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教学质量也不过关。

(三)实践教师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

由于本科院校招聘的条件限制和政策原因,在教师招聘时,引进的大多是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年龄较大的高级教师,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老教师思想较为落后,均达不到实践教师的要求;而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因学历原因不能被引进大学进行实践教学。有些本科院校会引入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薪资问题、人事管理问题、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固定难以控制的问题等,导致外聘教师只能偶尔安排教学,无法像院校正式教师一样进行既定安排的教学任务。由于专职的实践教师很难有科研成果,职称的评定也比较困难,发展晋升的机会很少,使实践教师不稳定,流动性大,实践教学更无法正常进行。

二、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决定了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里都离不开考试,学习的知识最后由一张试卷来检测,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却忽视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实际应用的教授,本科高校也不例外,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就导致了本科高校的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如两者相冲突,常常牺牲实践教学,学生大多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的职业技能,“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影响

旅游管理专业属新兴专业,而旅游业门槛较低,专科院校设立该专业的较多,而本科院校大多都是新建,新建专业便会有如下问题:第一,因为之前没有开办过此专业,缺少教学办学的经验,教育工作的开展都要摸索进行。第二,新兴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人才较少,缺少专业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从外语、地理专业或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经管类专业转专业而来,这就导致许多教师专业性不够或留存有原来专业的影子,界限不清晰,纯理论性的知识过多而实践性和应用型却很少。

(三)体制的影响

本科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以学校拥有的院士、教授、博士数量的多少或教师学历和职称的高低来评价学校实力的强弱,但却很少院校以学校实践教师的多少或能力的强弱来评判学校,这也就导致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旅游行业的高级导游员、酒店高级经理、还有一些在特殊技能上的高级技师在想要进入本科高校时便会有学历和职称的限制,而被拦在门外。另一方面,以高校的认知来看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各个旅游行业的经理人、导游员在高校并不会受到与教授、讲师同等的待遇和重视,然而对那些经理人来说高校的待遇工资远不如他们所从事行业的待遇,两者原因结合导致高校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小,他们来高校教学的动机也很少,缺乏积极性,导致了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匮乏。

(四)教师能力影响

本科高校所招聘教师,大多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很少有人参加过旅游管理类其他实践相关类的工作,没有接触过除了学校以外其他的行业,本身社会实践类的经验就少之又少,加上近些年来高校的扩招,本科类院校学生越来越多,而教师却不足,使得平均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增加,精力大多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出去学习进修,去走入到社会中参加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导致课堂的教学理论性过多,无法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恶性循环。

三、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改变落后思想

思想引导行为,以考试决定一切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思想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从思想上进行根本的改变,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引导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并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所以在对待实践教学时应给予和理论教学同等的重视,由于之前对实践教学师资少,建设经验不足,所以更应提高重视程度,制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展计划,根据专业情况设定建设目标,并将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中。

(二)校企合作,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在本科类院校虽属新兴专业,但可以模仿专科类院校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2008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在修订和完善了2004年评估试行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了“双师型”教师最新和权威的界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高校应和当地的一些旅游相关行业的企业如:星级酒店、旅行社、会展中心等保持联系和合作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首先要留住专职的实践教师队伍,提高其待遇,增加积极性,同时又要努力培养一批兼职实践教师,他们来自于企业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他们既能补充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升整个队伍的实践技术水平,又能作为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他们可以将旅游产业最新的动向和趋势带到学校中来,使学校和社会更好地接轨,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因此,打开学校的大门,校企合作,培养建立一支“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要使旅游相关企业高级经理人愿意放弃原本的高薪工作转行业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很多高级经理人是不愿意的,因为他们得不到和专业教师同等的待遇,所以要使更多社会实践方面的精英加入进来需进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首先要提高其积极性就需要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不以学历和职称为选聘标准对行业实践人才进行考核,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教学的热情;其次对学校里专职教师,需要鼓励他们走出去,对于在旅游行业挂职学习锻炼和去其他省市及国外培训学习的教师应给予支持,并给予相应的补贴;还应制定一系列实践教师的奖惩制度,对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成绩的实践教师给予一定奖勵。

(四)专职教师的培养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本科高校的教师长期待在学校传授给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所以要校企合作,在与旅游行业长期保持合作的基础上让学校的专职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当中进行学习和培训,使课堂知识能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动态而不断更新。因此,高校应定期安排专职教师到有合作的企业或是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旅游行业大企业如:瑞士洛桑酒店、五星级酒店和景区、中青旅等大旅行社进修学习,或是在企业挂职亲自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如此循环,就会使这些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四、结语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新兴专业,实践教学却不够完善,支撑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师资数量较少、水平较低,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应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教育改革,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断完善和壮大,才能让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进而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本文为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校级教改课题;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

参考文献:

[1] 贾敬全,戴凤礼.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在线,2011(2)

[2] 彭分文,盛正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2008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苏金豹,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生态旅游、旅游管理教学。)

(责编:贾伟)

作者:苏金豹 那守海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论文 篇3:

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

[摘 要] 近两年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研究文献明显增多,但对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研究的文献较少。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又能满足旅游业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基层管理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

[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从工商管理下面的二级学科跃升为与其并列的一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学习的内容比较繁杂。而且,随着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给旅游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怎么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探索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更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较少,在教学计划中也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在能力考核方面也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实践能力考核的体系相对不完善[1]。

(二)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由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常见的实践教学有见习、课内实训和毕业实习,这三方面的实践教学相对来说综合性比较差,都是在辅助理论知识教学,且在校的实践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脱轨,这样的实践教学失去了其目的[2];第二种模式是由高职高专提升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实践教学比较丰富,但实践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高职高专层次上,没有达到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

(三)师资不够雄厚

应用型师资是既有传道、授业、解惑能力,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情景下具体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新型高校教师。[3]而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还是以知识传授型教师居多,“双师型”教师和实践教学型教师较少,具有很强的行业背景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够合理,大多数院校青年教师居多,骨干教师和学科帶头人较少,甚至个别由高职高专院校提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个专业都找不到一个学科带头人,这类院校一般由地方所办,很难吸引一些高层次的骨干人才加入。

二、学术界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根据CNKI(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检索结果,国内学术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非常关注,每年都有三四百篇文章,且2016年达到了研究顶峰,发表了471篇文章。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关注,近七年来总共发表了338篇文章,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的研究一般,不过近三年的研究关注度明显高于前几年,而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更少,只有2018年和2017年分别有1篇研究文章。由此可见,学术界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方面的融合研究较少关注。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要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平台、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新教学理念就是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在《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下,树立以“应用”为主导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强调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完善教学平台是指大学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旅游管理中的相关工作,让学生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比较繁杂,涉及酒店管理、景区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更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分层次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哪些行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与内容有哪些。其次,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地对口培养。再次,校内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为主,依托实验室、校内外的教学实训基地和技能大赛等,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平台,辅以导师制,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指导。最后,通过邀请行业精英来学校进行授课或学习指导,强化学生对专业实践操作的认知,并直接安排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或景区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二)根据课程内容计划相应的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大概可以分为大学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四大类型。学习的内容涉及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旅游学和管理学的实践要求比较高。而人的学习是有一个认知过程的,所以实践课程内容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安排,有序进行,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到深,对实践性较高的部分,学校要与相关的酒店或者旅游企业寻求合作,把学校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相关用人单位相结合,既让学生能够真正得到锻炼,还能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缓解相关单位用人紧张的状况。

(三)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多层次设计,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熟悉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的特点进行分层,将校内外实训基地与创新创业平台深入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個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以科学的教学分层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创新创业能力。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本科院校除了提供分层教学以外,还要完善相应的监控和评价机制,监控机制是被动的一种引导,监控会促进教师注意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评价机制则是以引导的方式落实分层教学,这样的教学更具科学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引领者,所以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构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体系,就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除了基本的师德和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师资队伍的强化不但要在整个院校的发展中不断累积,还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培训或者职业技能大赛来促进教师自主的学习,与时俱进地掌握最新的管理内容和服务内容,对实践要求比较高的旅游学和管理学教师,学校可以多鼓励教师在校外的酒店或者旅游企业挂职,定期邀请相关部门的精英人才或者高层管理来校进行指导交流或做专题讲座,当然也可以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去做一些调研或者规划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4]。

四、结语

作为发展前景好、实践要求比较高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旅游业发展速度比较快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必须紧抓创新创业思想,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本文的讨论来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在未来对旅游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从多方面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高校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旅游管理的发展提供更多有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坤.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2):16-20.

[2]刘勋.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依据和必要性[J].度假旅游,2018(11):158-159.

[3]李德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与对策[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3(1):30-34.

[4]张萌.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三措并举”创新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2):141-144.

作者:王乔俊

上一篇:幼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下一篇:初中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