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行政管理本科论文(共9篇)
专升本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班:
根据奥鹏远程教育大连理工大学的工作安排和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关于切实做好业余专升本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说明”的要求,2008春奥鹏远程教育大连理工大学专科各专业应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关于选题:
选题必须与所学专业有关,并有一定的深度和份量。原则上,学生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所承担的项目中自选或自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如自己不能立题,也可在指导教师提出的课题方向或题目中选题。每位学生选定一个题目。
二、关于写作要求:
1、文体
1)学生可撰写“工作研究型”或“技术开发型”的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从事的技术或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或技术开发与应用。
2)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或本人正在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则可撰写“学术研究型”的毕业论文,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或理论探讨。
3)不论哪一类型的毕业论文,原则上都应归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之内。毕业论文应该做到有理论、有根据、有见解、有结论,是将材料经过科学的、逻辑的加工,形成有论点的论文,切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试验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工作,而缺乏作者思想观点和论理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又缺乏有机联系的一般报告材料。
2、文风
1)态度严肃。选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引用别人的数据、图表、论点、结论时,必须指明文献或资料的出处,即在文中引用处的句末右上角以方括号上标形式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或资料的序号,而该文献或资料按序号列入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或资料中。
2)思维严谨。立论应稳妥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3)语言朴实。学术论文一般以第三人称撰写,毕业论文亦应如此。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语句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夸张虚饰、感情色彩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和庸俗的市井语言。
4)表达规范。论文的格式必须符合科技写作规范;论文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标点 符号、计量单位、技术标准以及设计图、曲线图的表达与标注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或规范要求。
3、写作规格
1)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应独立装订成册,其内容一般包括: A.封面(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B.内容摘要
C.论文目录(含页码)D.引言
E.正文(论文正文或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等)F.参考文献或资料 G.附录或后记
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应采用学院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规范样式。论文应选用与论文封面规格相同的纸张(B5)打印。
3)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不少于200个汉字,并译成英文。
4)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等。
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可根据需要下列几个分标题或小标题,一般在最后应有结论。其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
6)参考文献或资料,在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被引用过的文献或资料才可作为参考文献或资料列出。如是图书,则按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的顺序列出;如是文章,则按文献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刊号的顺序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一般应为公开出版物,考虑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也可引用正式的会议资料、论文等。
7)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提供电子文档和打印稿(自行装订成册)。
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学生本人拟争取毕业论文成绩为“良好”以上(含“良好”)者,必须按规定时间提前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申请,经核准后按规定的时间到网络教育学院接受毕业答辩小组的答辩并按上述五等级评定成绩;其他学生不予答辩,由指导教师(或毕业答辩小组)审阅论文(设计)后按“中等”、“及格”、“不及格”三等级直接评定成绩。
3、学生在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全部获得学分的基础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及格以上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申请学士学位者,毕业论文成绩应在“良好”以上(含良好)。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允许在一年内补写,经补写成绩及格及以上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但无申请学士学位资格。
4、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不准补写。正在撰写者,取消毕业论文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追回毕业证书;已授予学位者,追回学位证书。
四、关于时间安排: 1、2008年3月上旬,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参加毕业论文的学员资格审核; 2、3月12日前,落实论文指导教师等; 3、3月23日上午9:30在电大红丰校区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集体辅导动员会; 4、3月28日前,联系辅导教师,分组辅导,收集材料,选题(选题必须与所学专业有关,并有一定的深度和份量),拟定写作提纲,形成初稿; 5、4月15日前,提交初稿; 6、4月30日前,初稿提交截止,指导教师初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7、5月25日,完成修改论文环节; 8、5月30日前,定稿,指导教师终审,并写出评语; 9、6月6日前各类表格交远程管理科; 10、6月10日,全部有关论文资料上交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转送大工。
五、注意事项:
1、凡不能按时提交毕业论文(设计),视为放弃。
2、相关电子文稿请从湖州广播电视大学网站下载(http://open.hutvu.com-> 合作高校->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文件)。
3、评语及成绩表、指导表、任务书(本)、论文、电子稿、承诺书的上交:
(1)本(专)科学生:评语及成绩表1份、指导记录表1份,本科学生另交1份任务书。按时间要求完成后,由指导老师交远程管理科。
(2)论文打印稿2份、电子稿1份、承诺书1份由学生本人交班主任:潘群君或新市南浔成校老师。
附件: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doc
2、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样式
3、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4、毕业论文(设计)评语及成绩表
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6、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7、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格式要求
奥鹏远程教育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湖州学习中心
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学本科课程管理的研究,与国内大学本科课程管理比较,从中探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本科课程课程管理
一、课程管理的内涵
课程管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行使管理职能,对教学活动各因素进行合理组合,使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狭义指对课程采取的管理(经营)措施。是属于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一部分。
二、国外大学本科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一)在课程管理制度方面
美国大学和日本大学都实行以学分制和选修制为核心的本科课程管理制度。学分制作为建立学生个性化主修计划、测评教师教学状况及教学成果、配置教授和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选课与学籍管理以及学费收取制度的重要依据,是美国大学管理本科课程的主要手段。日本大学的学分制度和学分计算方法也很灵活,即使学习未满四年,也可以提前毕业或直接报考研究生。
在选修课方面,美国大学本科选修制由预选课、试听课、选课、退增课、交费等环节组成,在教学计划规定范围内,每学期选几门课,选什么样课,选哪位任课教师,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通过试听课做最终决定。日本大学学生可以根据各学科教师的指导,按照专业、兴趣爱好及将来的出来选修所喜爱的科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本科课程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本科必修课程在减少,选修课程数量在不断增加。
(二)在课程管理过程方面
在课程规划方面,美国、日本等大学凡涉及全校性的本科课程规划变革,学校都会成立由大学校方领导、学校专家、教育专家和学生组成的本科课程评估委员会,对本校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根据课程改革思想,提出新的学校层面的课程设置方案,经学校有关机构批准予以实施。
在课程实施方面,美国大学在具体授课方式上,多采用大课教授和小课讨论的形式。日本大学更多地采用小班级规模授课方式,将学生人数控制在20名以内,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方法上,美国大学采用较多地一个办法就是合作学习。日本大学在实践中,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研讨式的答辩为主。让学生不断动手探索,养成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彼此协作精神,同时研讨式的答辩检查督促了学生完成的实验工作。
在课程评价方面,美国大学注意定性和定量、课堂与教程、现状与未来的几个结合。另外,美国一些大学还采取非常规性的评估,如新来的教师要由同行评估或专家评估等。日本大学对课程的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外部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评价结果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起到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
在课程更新方面,美国和日本大学在课程更新方面,即课程设置和审批程序等方面都非常严格,但大学可以按照自己的办学方针和理念以及对各学科的不同理解设置专业课程,使大学课程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特点,这有助于形成大学自身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特色。大学能够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做出更灵敏的反应,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压缩旧有的课程,增设新的课程、专业,注重培养创新型和急需型人才。
三、目前国内大学本科课程管理方面的现状
(一)选修课的比重过小,课程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必修课分量过重,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在当今的大学课程设置上,一些学校仍然把选修课当作摆设、装点门面,而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有的把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和非限定选修,其中大量的都是限定选修,那么也就等同于必修。
(二)课程种类有限,内容含盖面狭窄
大学所开设的课程种类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宽泛,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这也是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原因之一。因为没有更多的课程设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多方面的兴趣只能通过自学来实现了。由于我们大学课程的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也就大大降低了大学教育的社会作用,同时使学生和学校有了疏离感。这种课程的设置还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据调查,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所学的课程只有不足40%的内容是自己所需要的。对于所学课程内容陈旧率的问题,被调查对象中有24.5%的学生认为比较陈旧的知识占所学知识21-40%;有27.6%的学生认为课程知识的陈旧率在40%-60%之间。尽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陈旧率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出的事实是,我国当前大学课程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同时也折射出大学生对课程的自主性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四)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呆板,人数众多
我国多数大学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还采用传统的授教方式,即老师讲授,学生听课这种被动单一呆板的教(下转第29页)(上接第27页)学模式,使老师和学生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使其教学内容很难互动起来。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也很难深入理解。又由于近几年来,高校的扩招,大班教学是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学生和老师一起就特定题目进行提问、回答、讨论机会几乎为零。使得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五)课程评价方面过于走形式
国内部分大学虽然开发了网上评估系统,对其所授课教师,学生可以在网上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对于评估的结果是否有专人汇总分析,同时编写学期评估报告,包括学生的评估分,教师的相对教学水平,课程及授课改进建议等反馈给教师本人,有待考察。所以课程评价方面过于走形式。同时评估方式过于单一。
四、国外大学本科课程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实行弹性学分制,优化选课机制
实行弹性学分制是解决课程结构不合理和课程内容狭窄的有效手段。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一,学生可以跨学科、跨领域学习,同时主修或者几个科系。二,学生的职业化学习,学校力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开放式学习,建立学分转换制度,使学生可以在专业、院系、校际、地区之间流动成为可能。在选课机制上,是根据大学的传统特色和教师的整体专业优势和条件,设置各具特色的本科教育课程。尊重学生个体选择,培养学生个性。
(二)建立学校一级的课程委员会,统筹本科课程体系改革
大学校方要真正重视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从整体上对本科课程体系加以改革和创新,而不能只是那种修剪枝叶式的改革。为此,大学首先要加强本科课程管理的领导力建设,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本科管理委员会,对学校的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统筹规划,管理正规,使学校课程种类丰富,内容能跟得上现代化进程的形式,真正以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三)提倡设置更多的小班教学模式
增加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专业教育人才,是设置更多小班教学模式的前提。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倡学校设置更多的小班讨论课程,每个班限制一定的人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以此加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互动,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四)本科课程体系应突出学校特色,评价体系多样灵活
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反映其教师的价值、学生的能力和学校的办学宗旨。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本科课程体系,应该是我国大学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着眼点。大学办学特色的突出标志在于培养的人才具有学校自身特色,这也是学校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具体表现。至于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应做到操作规范,反馈及时使评价体系过程呈运行状态。评课方式不单单有学生评教,还应该有教师互评、专家评教等多种方式,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进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圻福.大学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31.
[2]谢宏等.日本大学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EB/OL].http://www.shagri.org/nkrx/go.asp?NewsID=562.2009-07-29.
[3]旋天颖.美国大学课程与专业管理及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7,(5):90-93.
历经安徽阜阳奥鹏学习中心近3年的培训,完成课程考核,顺利取得大连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81学分。
培训期间,自我要求严格,努力学习电气专业知识,遇到不懂得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直到学会、学懂为止。通过系统的学习,我熟悉并掌握了计算机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电机、微电和继电保护等专业知识。是奥鹏网络教育圆了我的本科梦,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教材,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考试。在学习中,注意把知识原理和技能内化为自己的实际应用技术,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本人在发电厂工作,将所学的电气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电网和电气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发电机继电保护和发电机并网的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弥补了原来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
大通女中 马占军
此次培训为我平淡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几分色彩,不仅使我获得了专业知识,而且拓展了我的人生视野,提升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师。
记得在选修课中,钱志亮老师在他的《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讲座中,语言幽默、诙谐风趣、博学多才、生动形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教育的真谛娓娓道来:教育是一种爱。教育原本是一种爱,在这种爱的驱使下,作为教师常常期望我们的学生都是大拇指,都是优点生。我们常常因学生这样那样的失误而焦虑、不满、甚至指责。我们不停的用一把尺子去评价我们所有的学生,我们总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虽然我们辛苦,但我们乐此不疲,因为我们坚信这就是我们的爱。在这种爱的笼罩下,我们的学生脸上失去的是笑容,心中增加的是厌倦。我们该反思我们的爱已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我们爱的方式已偏离了教育的轨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是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成功,因为教育的个体存在差异。钱志亮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每一个孩子在母胎中孕育到呱呱坠地,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孩子无法选择的特性,这种差异造就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这种差异形成了他们在认知、判断等方面的不同水平。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但不是无视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才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教育观。爱孩子就让我们用不同的要求面对我们的孩子,鼓励孩子在一天天进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愉悦。让能飞的孩子飞起来,让能跑的孩子跑起来,让只能走的就慢慢地走吧。回到原点看学生,研究学生的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努力,最大可能地获得发展,这才是正确的爱。
专
科
生
毕
业
大
作
业
需要完整版请点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题
目: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内容摘要
梁式桥为桥梁的基本体系之一,是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制造和架设均比较方便,使用广泛,在桥梁建筑中占有很大比例。梁式桥种类也很多,也是公路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梁式桥跨径大小是365JT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365JT交通、桥梁365JT设计和365JT施工各方面的成就。本文主要介绍了名梁式桥的结构形式、施工、加固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梁式桥;施工;加固
I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2 1 梁式桥概述.......................................................3
1.1 梁式桥的类型................................................3 1.2 连续梁桥....................................................3 1.3 悬臂梁桥....................................................3 1.4 简支T型梁桥................................................3 1.5 连续刚构桥..................................................3 2 梁式桥的施工.....................................................4
2.1 支架法......................................................4 2.2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4 2.3 悬臂灌注法原理..............................................4 3 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缺陷及加固方法...........................6
3.1 主跨跨中的下挠..............................................6 3.2 裂缝........................................................6 3.3 梁桥加固方法................................................6
3.3.1 增大截面加固法........................................6 3.3.2 粘贴钢筋加固法........................................6 3.3.3 粘贴钢板加固法........................................6 3.3.4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6 3.3.5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6 3.3.6 增设承重构件加固法....................................6 未来世界桥梁的发展趋势...........................................7
4.1 桥梁结构形式多彩多姿.......................错误!未定义书签。4.2 新型材料擎起大跨、轻质桥梁.................错误!未定义书签。4.3 桥灵路畅与环保相得益彰.....................错误!未定义书签。结 论.............................................................8 参考文献............................................................9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引
言
桥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伴随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又反映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及其时代精神风貌。19世纪是钢桥世纪,近代冶金工业提供的优质钢材使桥梁技术实现了一次飞跃,跨越能力由几十米扩大到了500米左右。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我国桥梁建筑上占我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对于中小跨径的永久性桥梁,无论是公路桥梁或者城市桥梁,都在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因为这种桥梁具有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以及美观等多种优点。
公路桥梁交通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从“七五”开始,公路建设进入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阶段,近几年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桥方面知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各项规范也有了较大的变动。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梁式桥概述
1.1 梁式桥的类型 1.2 连续梁桥 1.3 悬臂梁桥 1.4 简支T型梁桥 1.5 连续刚构桥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梁式桥的施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桥跨结构(包括简支、悬臂和连续体系)在各种类型的桥梁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梁式桥梁也就成为桥梁施工中最常见的桥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可分为就地施工和整体预制安装两大类。
整体预制安装是指桥跨结构在专门的预制场地制造后,运往工地进行整孔架设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一般来说,预制安装法施工的优点是:上下部结构可平行施工,工期短;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小,质量易于得到保证;有利于进行机械化、工业化生产。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设置专门的预制场地和必要的运输、吊装设备。随着吊运设备能力的不断提高,预制工艺的不断完善,现在预制安装的施工方法已在国内外得到普遍采用。
就地施工是指桥跨结构在桥位上进行建筑的一种施工方法(包括整孔在脚手架或其它支架上和分段悬臂灌筑等)和就地拼装。就地施工无需预制场地,不需要大型吊运设备,但是存在这工期长、施工质量不如预制方法容易控制,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大,以及施工中需要较多的模板、脚手和其它辅助设备等缺点。但对于一些非标准化设计的桥梁及大中跨度的桥梁,特别是对于悬臂和连续体系的桥梁、斜拉桥等,一般采用就地施工的方法。近年,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法在常用跨度桥梁施工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下面重点讲一下桥梁就地施工中目前常用的支架法、移动模架法和悬臂灌注法。
2.1 支架法
2.2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2.3 悬臂灌注法原理
悬臂灌注法又称无支架平衡伸臂法或挂蓝法。它是以已建成的墩顶节段(0号块)为起点,通过挂蓝的前移对称地向两侧跨中逐段灌注混凝土,并施加预应力使其与已完成梁段连成整体的悬出循环作业方法。悬臂法施工可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T型连续刚构、连续梁桥和其它类型的桥梁上使用。
悬臂法施工中桥墩顶部的梁体块体(统常称为0号块),因混凝土体积大,一般都要就地灌筑,同时为了拼装挂蓝,往往对悬臂根部节段(即1号段)也与0号块一同就地灌筑,为支撑这部分重量,就要在桥墩两侧搭设临时支承托架。当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桥墩较低时,托架可支承在桥墩承台或地基上,桥墩较高时,则可利用桥墩锚设托架。0号段钢筋、预应力管道十分密集,预埋件多,混凝土灌注难度大,施工难度大,必须制订详尽的工艺细则,搞好培训和交底。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缺陷及加固方法
3.1主跨跨中的下挠 3.2 裂缝 3.3 梁桥加固方法
3.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3.3.2 粘贴钢筋加固法 3.3.3 粘贴钢板加固法 3.3.4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3.3.5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3.3.6 增设承重构件加固法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未来世界桥梁的发展趋势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结
论
桥梁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们有可能从技术上满足建筑文化的美学功能要求。很多大城市的桥梁建筑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美学因素有的时候还可以对桥梁结构选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更加重视桥梁建筑的艺术造型,重视桥梁的景观设计,桥梁建筑的美学因素将对斜拉桥的建设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梁式桥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参考文献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一、前言
教育部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毕业设计对于高校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本科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1.就业压力及考研压力巨大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受就业压力影响,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毕业设计和就业应聘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学生们往往十分注重和关心寻找工作岗位。而且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实习,所以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有些学生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
2.客观条件对毕业设计的影响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知识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的技术、工艺、器件、软件和算法层出不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另外,很多本科毕业设计需要的知识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学生本来就贫乏的专业基础知识此时就更加捉襟见肘。
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现状
现在的毕业设计使用人工管理,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整个过程繁琐、涉及人员多。对于远程管理难以达到要求。在使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不足时,存在监控困难和质量不能保证的隐患。
三、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所谓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就是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这一刻直至毕业设计完全结束整个过程的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
1.确定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我校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2.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选题不得与往届重复。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涉及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范围,且能达到科研工作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工作期间应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完成一个大题目中某一部分的同学应对整个题目有全面的了解;数名学生完成同一大题目时每位同学的工作要各有侧重,有独立完成的内容,能够反映出各自的水平。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题目选定后,应交由教研室审查,通过后,由教研室主任签字、备案。
3.毕业设计开题
由教研室组织开题报告会,检查每个学生的开题准备情况。开题检查的要点如下:检查学生的选题是否正确,文献综述是否充分和方案论证是否合理,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工作量是否适宜;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开题。
4.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学校组织一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对课题内容与要求的深入研究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情况及学生提交的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等情况,主要检查以下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题目是否一致,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工作量是否饱满,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教师的指导工作情况。
5.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答辩环节在毕业设计方面的作用,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教研室(或系)负责组织,由5~7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两人具有高级职称。答辩委员会由院(系)审批,并张榜公布。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答辩小组长一人,具体负责答辩工作。需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时,由主管院长(系主任)批准。
答辩委员会采用协商或投票方式给学生评定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小组时,要统一标准、统一考虑。答辩委员会要向院(系)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的建议。
学生必须在答辩前5天,将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志和指导教师评语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将其转给评阅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审阅,评阅教师要写出评语。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在25分钟左右,答辩时要出示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对于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如设计方案不明确,设计内容、绘图工作没有完成等需参加学院组织的二次答辩。
6.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毕业设计及有关图纸由院(系)资料室负责长期保管,其中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送校档案馆永久存档。论文装订要整齐(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提供样板),要统一按照封面、内封、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顺序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四、结束语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具有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在该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为做好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童荣,高军.加强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科技信息,2013,(2):195.
[2]FAN Li-nan.“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Information Subject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Graduate Project,” Computer Education,2008,(6):12-15.
[3]王艳庆,陶凌,陈荣彾,喻嵘.高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J].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ETT).
[4]黄东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若干问题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0(4):148-149.
1、通过观看专家讲座,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在今后的课堂让学生更加充分展示自己,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2、通过观看名师讲课,认识到了自己与名师间的差距,从名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技能;他们开阔的知识;教学资料的丰富;导入的精彩,过渡的巧妙,总结的到位与注重情感升华。
3通过交流平台与同行们交流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交流对学生的管理,交流教材与教法,交流经验与体会,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答:正确。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答: 正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答:错误。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答:错误。
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就不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去学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答:德育实施过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主要在于: 第一,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德育实施过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确立了相应的影响机制或组织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渠道和约束机制。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虽需要一定的外在教育影响,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自我性的一即经过自 己的身心活动建构起自身的品德。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的教育影响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对象自身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活动密切相关。自我教育作为教育对象自身内在活动的重要方式,具有“自教”性特点。这种“自教”的发生,既表现教育活动之外,也常常表现在教育活动之中。第二,自我教育不仅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日益得到提升。现实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激烈的竞争,无疑需要人以更大的主体性来适应。正因为如此,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当代教育中被受关注,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而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我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自我教育既是人主体性成长的内在土壤,也是主体性体现的主要标志。没有自我教育,人的主体性发展失去了内在的土壤,主体的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就难以实现本质力量的丰富性。人的自我教育是人生存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发展总是伴随自我教育而发展,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和不断巩固。
2、有人认为,当代德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观念问题。请你分析:当代德育改革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是这样?为什么?
答:我认为德育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内容、评价等等各方面改进的问题。因为思想是行为的指南,一切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参与改革之中的人的观念改变的问题,一个人观念的改变不是听几次报告、讲座,或者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又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和影响,然而,人们观念的改变又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最前提性的条件。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现实中有人往往用这样的情况来说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问题的:如: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了解林则徐,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知道“
9、18”是什么日子……等。
请分析:这种评价中所说的问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上的问题吗?你认为哪些方面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为什么?
答:这些问题不是思想品德问题。在涉及到善和恶的问题上才属于道德问题。道德问题不是知多知少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首先,因为德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对整体教育发展具有巨大价值。
其次,因为这是教育目的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德育方面的要求往往是教育目的构成的主体部分,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都是如此。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因为思想品德是决定人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衡量人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社会价值,就不可忽视德育地位。德育是个体社会化及其社会价值提高不可缺少的。德育的地位说明,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更不是“软”任务,“虚”任务,而是一项重要的关系社会稳定、个体发展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这样言说德育的地位,并不是否认德育为首的地位观。主要是因为这样更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德育与各育的关系。德育为首,呈现了重视德育的一种意识,并为德育的整体教育和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指向。这是能使人较为清楚看到德育应处于怎样的位置的。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具体工作的绝对化原则,则是值商讨的。作为重视的一种观念,“首位”是一个具有形容性的概念,强调的是的不可忽视性,对首位的东西都忽视了,这是不应该的。但是如果把首位作为实质的量词和序词,绝对化地要求具体的教育实际。那就意味着,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进行教育。这样势必造成教育的尴尬局面,陷入机械的僵局。所以需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德育为首。在实践中正确体现德育为首,既要保持一种“绝对”性,也要保持‘相对性”。所谓绝对性是指德育在长远教育工作中的不可忽视性。不能视为可有可无的,应在长远的教育工作中,使它在各项工作之中得到体现。所谓相对性,即指德育相对于各育处于薄弱状态,或根据某种际情况需要,在某一-一时期对德育工作有所 侧重。学校教育是整体的。但并不意味着工作,上各育平分秋色,始终体现量的对等性。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针对某一育的薄弱性,在某一阶段对某一育有所侧重,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变。
这种有利于整体教育工作的有所侧重也是应当的。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
1、德育是整体教育的必然使命。
答:学校德育的经常性工作应在整体教育中来进行,而不是以整体教育(教学)之外的活动来表现德育的经常性。这主要是因为: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这意味着整体教育中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各育”的这种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为性。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
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各育”与教育目的的这种联系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每一育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解诀的问题,每一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德育的任务和目的,无不包含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从现实来看,整体教育中的德育,能使全体教育工作者自然界入其中,发挥多方面的影响作用。这是整体教育(教学)之外的德育很难做到的。以上这些都说明,德育虽有其独特性,但它的日常进行应是与整体教育融为一体的。
关键词:毕业设计;管理方法;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胡平平(1963-),男,湖南郴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王晶杰(1965-),女,辽宁海城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学。(北京 100192)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占据整个本科教学的八分之一。尽管目前专业课程由于其数目的增加, 教学时间均相应减少,毕业设计的比重却没有改变,同时教育部专门下发文件提出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要求,可见该环节的重要性。本文讨论了当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毕业设计管理方法和措施:对毕业设计过程的合理分段;对时间的合理安排;明确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和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文中提出的方法及措施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高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献[1]至[5]就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概括起来有时间、资源、教师、学生和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就我校自动化专业多年来毕业设计的情况分析,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覆盖面广,评阅和答辩教师对有些毕业设计的内容了解不够,提不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答辩时的发挥。
(2)有些教师的毕业设计内容理论性过强,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旦所选题目不合适,则会失去兴趣和信心,影响后续毕业设计工作。
(3)毕业设计的学期,学生一般都处于找工作或考研面试阶段,精力分散严重,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在毕业设计上。
(4)指导教师同时又是答辩教师,对答辩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有的教师担心自己的学生答辩成绩不好,遇到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便会自己回答;另一方面,其他教师碍于情面,明知学生存在严重问题,也不好提出,导致不公平甚至不正确的评价。
(5)答辩时将学生分成多组进行,由于不同组学生的总体情况不同,小组间成绩评定标准不一致,各小组又按统一要求的成绩等级比例评价,造成小组间成绩不公平的情况。
(6)在评阅和答辩过程中,有的教师要求过于宽松,给学生较高的评阅成绩;另外一些教师则要求严格,由此造成评价的不合理或不公平。
(7)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指导教师抓得紧,学生就做得好些,一旦教师放松要求,则会出现到了答辩前基本工作都没做完的情况,使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甚至完全没有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二、 毕业设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针对高校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各文献都提出了解决方法,如将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七个学期以解决时间冲突问题、采用“分散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解决资源冲突问题等。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等是各文献的共识。笔者认为,资源、教师责任心和学生自觉性等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立足现有条件和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对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采用操作性好的措施和手段才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较好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 提出下列具体的解决方案。
(1)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覆盖面广是由专业性质决定的,不能为了方便评阅而限制毕业设计内容的范围。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分类并按类型对学生进行检查、评阅和答辩,教师进行分组,以便教师对本组毕业设计的内容都能有较充分的了解,既有利于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检查,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将本专业往届好的毕业设计内容做成教师选题参考,在保证毕业设计内容广泛性的前提下,使选题相对集中、具体,更易于管理和评价。
(2)学生选题盲目性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造成错误理解;其二,一些教师给出的题目与内容不贴切或太专业而不易被学生理解。为此,要求教师在给出毕业设计题目时,必须按指定格式填写毕业设计题目简介,这些简介必须在学生选题前发给学生。另外,制定学生和教师题目双向选择方法,也是避免和解决学生选题不合适的较好措施。
(3)毕业后就业或深造是大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只专心毕业设计而不找工作是不现实的,可以充分利用寒假和前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首先可以将选题和毕业设计准备工作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完成,寒假可以安排学生调研和查找资料,甚至进行一些前期的毕业设计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补偿第八学期因找工作或研究生面试而耽误的毕业设计时间。
(4)在答辩时实施指导教师和被指导学生分离是解决指导教师对答辩产生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对于确实无法实现分离的,要采取指导教师回避的原则。
(5)解决答辩小组间成绩评定标准不一致或不平等的方法是进行二次答辩,将各小组答辩成绩前几名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二次答辩并按二次答辩成绩计算最终的成绩。
(6)避免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虚高的方法是实行答辩成绩优先制,即若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和评阅成绩相差太大,则取消评阅成绩,直接按答辩成绩计算最终毕业设计成绩。
(7)针对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情况,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是较好的方法。将毕业设计过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进行检查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进度拖延情况,对进度拖延的学生在下一阶段要进行重点检查,严重的要取消答辩资格。
根据上述的措施和方法,特为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制定了一整套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环节设置和进度安排的工作细则,具体介绍如下。
三、 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置和进度安排
过程管理的实施,需要将毕业设计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内容和目的。以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分解为十二个阶段。
(1) 管理人员组织: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毕业设计的管理人员,包括:毕业设计组长、毕业设计专家组、答辩小组长和答辩秘书。时间为第七学期倒数第四周。
(2)出题:指导教师列出所要指导毕业设计的题目并撰写简介。时间为第七学期倒数第四周和第三周。
(3)题目审查:由毕业设计专家组对教师的题目进行专业符合性和难易程度检查。时间为第七学期倒数第二周。
(4)选题:将审查合格的毕业设计题目简介发给学生, 进行学生和教师题目的多次双向选择。时间为第七学期倒数第二周。
(5)动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详细介绍毕业设计内容,布置前期资料查找和理论基础知识的准备工作。时间为第七学期倒数第一周。
(6)分组:按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和指导教师专业特长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分组。时间为第七学期倒数第一周。
(7)准备:学生按指导教师布置的前期工作进行资料查阅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间为第七学期的寒假。
(8)开题检查:按分组进行毕业设计前期工作检查并填写学校规定的文件。时间为第八学期第三周末或第四周初。
(9)中期检查:按分组进行毕业设计中期工作检查并填写学校规定的文件。时间为第八学期第九或第十周。
(10)答辩资格审查:分组按前期检查结果,对每一个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时间为答辩前一周。
(11)评阅和答辩:按分组进行毕业设计的评阅和答辩。答辩又分院系两级答辩。
(12)总结:由毕业设计组长组织各答辩小组长和秘书进行,总结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四、 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实施措施
以上的十二环节中,某些环节有更为详细的要求和实施方法,具体如下:
(1)管理人员组织:毕业设计组长一般由系主任或副主任担任,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届毕业设计的工作。
毕业设计专家组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主要负责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查,并在必要时就毕业设计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讨论,给出指导性建议。
(2)出题:指导教师根据题目分类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指导毕业设计的题目,并按统一的表格填写“毕业设计题目简介”(见表1)。
表1 毕业设计题目简介
(3)题目审查:首先由答辩秘书汇总各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简介表”,整理为“毕业设计题目审查表”(见表2)。毕业设计组长组织毕业设计专家组对各题目进行分类,按照题目的分类,专家组分别进行审查,并在“审查结论”栏给出“通过”、“修改”或“换题”结论。
表2 毕业设计题目审查表
经过审查后的“题目审查表”必须反馈给每一个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按照“审查结论”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题目必须经过再次审查,直到所有的题目都通过审查为止。
(4)选题:将审查后的“毕业设计题目简介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毕业设计选题表”(见表3)上填写选题信息。被选指导教师按一、二、三志愿的顺序,在相应的志愿内填写“选择情况”栏。后续志愿的教师只对前面未选中的志愿进行填写。经过上述双向选择之后,没有被选中的学生或教师,可以进行二次选择或由毕业设计组长组织教师进行协商分配,分配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志愿就近分配。
表3 毕业设计题目选题表
(5)答辩和检查分组:分组由毕业设计组长组织专家组和
答辩小组长进行。分组原则是:将学生按所选题目类型划分为人数尽可能相同的小组;答辩教师也按专长进行等数量分组。答辩教师和其指导的学生不能在同一小组,确实不能分离的,答辩时指导教师必须回避。
(6)开题检查和中期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必须给出具体的意见,这些意见应反馈给相应的指导教师。问题严重的必须组织毕业设计专家组进行讨论,作出相应的处理。问题较轻的学生,除了要求改进外,还要列入重点检查名单,以便后期的检查监督。
(7)答辩:如果答辩中出现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的成绩与实际答辩成绩相差两个档次的情况,则取消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的成绩,最终成绩按答辩成绩计算。对于答辩成绩为不及格的学生,直接给予不及格成绩;将各小组答辩前几名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小组,进行学院级的二次答辩。
五、 结束语
以上介绍的毕业设计管理方法及实施措施已在我校自动化学院的控制工程系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本专业又在毕业设计经费分配上采取按类型分配的方法以缓解经费不足问题。随着不断的实践和改进,这些方法会体现出更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相信对其它专业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强化毕业设计管理方面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曼.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70-72.
[2]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2):51-53.
[3]何静,张求慧.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2):45-46.
[4]龚波.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02-104.
[5]宋玉强,谢作栩.工科本科生分散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3):128-131.
【奥鹏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推荐阅读: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01-10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年论文选题方向参考10-26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01-08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作业》参考选题01-08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社会调查实施方案11-20
商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05-29
本科毕业论文企业管理10-03
论文行政管理06-06
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09-12
经济行政管理论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