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机制金融保险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动力是校企紧密合作的前提。在综述校企合作动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和企业的期望以及各自满足对方期望的途径,建立了基于期望理论的校企合作长效动力机制,即产业联盟是方向、职教集团是平台、双方利益是动力、机制创新是活力、文化共融是升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企合作机制金融保险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企合作机制金融保险论文 篇1:

会计专硕校企联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状况的调查发现:不同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知不同,导致其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形式上存在差异;当前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意愿较为强烈,且不同类型企业关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意愿存在规律性;不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需求存在不同,包括参与学生的条件、相关行业协会的职能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等。为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大引导力度、实施差异化政策、强化制度保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需求

一、概述

深化產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和核心任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设立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培养目标侧重于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而非理论能力。

为提升专业硕士实践能力,2013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鼓励研究生早实践,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明确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大意义。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再次提出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推进会计专业硕士的校企联合培养,但就实践操作层面的深化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适配政策的出台,基于高等院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不断升温。不论是从理论维度还是实践维度来看,企业在积极推进联合培养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汇总以往学者的成果发现,企业就深度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做分类如下:

一是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实现[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仅局限于“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学校聘请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水平专家为校外导师”等浅显形式,而尚未进入深层次合作阶段,即存在企业参与度不深、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2]。

二是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如部分高校热衷于“设立奖学金”“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等让企业“掏腰包”,企业投入资源培养的人才能服务企业的比率较低,最终导致企业对付出的财力、人力无法看到回报[3]。即企业对自身能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中所获得的回报不明确[4]。

三是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企业对于学生培养成果的考核一般是以学生自我陈述的“实践报告”来展现,而缺乏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或类似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度[5]来进行评定。无论是出于过程评价的完整性还是结果度量的科学性,“实践报告”均无法满足评价要求。

综上所述,企业关于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有效需求有哪些?高校据此应当如何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如何才能使得校、企、学生等各方实现多赢……一系列现实问题成为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瓶颈。为此,本研究通过全面调查不同类型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认知、意愿、需求、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期望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发挥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建议,并为政府制定相关鼓励引导政策提供支持。

三、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需求分析

为了解掌握企业对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满意度、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情况、当前校企联合的实施情况以及合作意愿需求等实际情况,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研究设计了“高校会计专業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状况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具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不足200所(不含2018年底新增的院校),且大都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地区,因此问卷调查的受众企业主要位于上述地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参与问卷填写和访问的人员主要是各企业的总经理、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因此数据来源较为客观。本次累计发放问卷151份,实际回收问卷132份,问卷回收率为87.42%,其中完整有效的问卷为106份,有效问卷率为80.3%。调查结束后,对所有问卷进行编号处理,将全部有效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

(一)参与调查问卷企业的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按性质划分包括国有(30.19%)、集体(3.77%)、外资(8.49%)、合资(13.21%)及私营(44.34%)企业五种类型,基本涵盖了我国企业性质的所有种类。从企业主营业务类型来看,涵盖了批发商、餐饮业、百货商场、金融保险、证券、信用合作社、物流运输、通讯、邮局、医疗院所、旅游休闲等各类对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需求较大的各类企业。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

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不同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具体形式,26.42%的受调查企业认为校企联合培养应是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导的、脱离校内理论学习的知识再补充,即通过高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来实现的;同样地,也有26.42%的受访企业认为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在高校内完成,一方面较高校来说,企业难以提供额外的场地、设备和人员对在校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进驻高校的企业能避免学生接触敏感、重要的信息,且定期开展的企业财务人员、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三方交流会也更便于各方对学生的管理;33.96%的企业认为高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或企业在高校投资实训基地两种形式都有助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有13.2%的公司认为校企联合培养无需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而仅需企业与高校联合以类似于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

当前,被访公司中的部分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过校企联合培养。其中采用最多的培养形式是“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71.28%),其次实施较多的形式有“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55.32%)和“为高校生作专题讲座”(55.32%);实施“与高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40.43%)和“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39.36%)形式的企业所占百分比较为接近;此外,少部分企业还通过“为高校提供教育经费”和“与在校师生联合解决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等方式来实现。

按校企参与程度基本可将上述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就属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初级形式:这一时期基本只是企业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较少甚至无需高校教师参与其中。且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出于会计职业特殊性的考量,部分单位并不会让一个短期实践人员接触其财务信息,所谓的联合培养可能只是一些“跑腿打杂”等活动,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和“为高校生作专题讲座”则属于校企联合培养的中级形式,其须高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加入来实现,通过“实践老师进校园”和“论坛互动”等方式,学生能够在足不出校园的情况下了解到现实工作对其能力的需求;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理论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调整授课内容;而企业财务人员则可以及时更新自身关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来应对风险。“与高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和“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则属于高级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即通过上述两种形式,企业和高校可以从源头上把控人才的质量,根据现实情形和未来的发展情况按需培养人才,在提高学生质量的同时能提升就业率,于高校、于企业、于学生实现“三赢”。

(三)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

1. 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总体意愿强烈。经统计,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开展过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合作项目(以下简称“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硕研究生”,培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与高校共建联合培养基地、为高校师生作专题讲座、高校与企业联合进行课题申报与研究或解决公司面临的现实难题或开展技术咨询等)的企业有94家(占比88.68%),未参与过的12家(11.32%)。与高校开展过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硕研究生的企业中,愿意继续加大培养力度的企业占到98.94%,未参与过校企联合培养但愿意就此与高校开展合作的企业占比83.33%。且总体来看,愿意接收高校会计硕士研究生并与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的企业占到97.17%。由此可见,当前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较为强烈。

2. 不同类型企业的合作意愿差异明显。对不同类型(性质、规模)企业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的意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出于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上有一定的差异,并呈现出规律性。具体而言,现实中已开展或未来愿与高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的意愿强烈度排序依次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100%)、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97.22%)、私营企业(95.56%)。

上述结论与沈剑光等[6]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还是国外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这一模式开展较早、运用也较为成熟,所以外资和合资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意愿更加深刻和强烈。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日本及韩国的“产学合作”模式和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都是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典范。再看国内,最近几年关于校企联合培养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各方都在为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的发展而献策出力。未曾开展也不愿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全部是小型私营企业,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还不足以支持其与高校开展此类项目;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部分行业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需求不高,因此无需单独与高校合作培养会计硕士。

(四)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需求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不仅仅需要高校与企业的参与,同时还要求政府部门、会计行业协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高校来说,72.64%的企业希望校企联合培养的是具有顶岗实习能力的会计专业硕士,即有較强专业知识基础甚至实践技能的在校生;66.98%的企业则希望高校在此过程中要常备能投身校企联合培养的专业师资以便沟通交流。此外,67.92%的企业认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无法满足企业日常业务的处理,因此需要加大关于企业实际案例方面知识的教育。而值得注意的是,70.75%的被访企业希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培养在校生的同时也应定期对合作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84.91%的受访企业希望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能获得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以便弥补在此过程中花费在学生、授课教师身上的补助及其他开销;77.36%的受访者期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或者其他优惠政策;也有41.51%的受访企业要求政府部门能给予一定的名誉授予等。此外还有少部分企业希望企业能得到厂房、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

关于会计行业协会是否应该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同意加入的企业占比超过82.08%,他们认为作为专业机构,行业协会能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提供培养依据,来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起到第三方应有的监督和仲裁作用;且校企联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行业协会的加入能增强此模式的权威性、公正性。但也有17.92%的受访企业认为行业协会不应加入此合作模式,其理由是行业协会的加入会影响校企联合培养的培养思路,加大培养过程中的限制性;且第三方的立场与高校和企业的不同,校企联合培养应给予学校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五)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后的效果评价

校企联合培养之后,关于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学者们早做过深入探讨。吴绍芬[7]强调校企深度合作必须实现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郭永峰等(2016)认为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需以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为目标,制定科学的制度管理和评价指标体系。刘娟(2016)指出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各主体方应当建立客观、全面的基地多元评价体系。

同样地,在问卷调查中,97.17%的受访企业认为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中需要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对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上述各方面能力的评价需通过学员自我、同学和高校教师以及企业导师等各方的评价来实现,以保证学员的培养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深化产教融合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我国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状况问卷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关注也在积极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合作制度的不完善、合作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致使校企合作始终处于较浅层次。所以在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联合培养机制下,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促进校企联合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大引导力度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国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而如何将“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底气”。调查结果表明,人力资源要素已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而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整体意愿也较为强烈。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能为企业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9年3月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是政府部门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文件主要适用于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而对于专业硕士学位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没有与之匹配的文件加以引导。同时,尽管企业有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但出于对教育系统的不熟悉,很多企业未能积极有效地推进校企深度联合培养。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相关部门应依据市场情况主动给予企业更多积极的信号,以共同推进校企深度联合培养模式的实现。

(二)强化制度保障,实施差异化政策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在深化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须基于不同类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不同动机,有效满足各企业的利益诉求。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目前开展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仍以初级形式为主,且不同类型企业出于企业性质、规模及成长性的考量而采取不同的合作形式。部分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倾向于与“双一流”“985”及部分国家重点财经类院校就校企联合培养展开深度合作。双方有充足的社会影响力作支撑,合作意向明显,且彼此间满意度较高,因此合作成效便于保证。而绝大多数普通企业限于自身规模、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无法展开深入合作,最终无法保证实践效果。

此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希望能以较少的经费投入让实习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以至于毕业后能留在企业工作。而高校则希望企业能投入更多的经费、场所以及人力等资源,以使学生的达到实习实践要求,顺利毕业甚至及时就业。这种培养目标的偏差造成很多校企联合培养流于形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统一校企各方的培养目标,针对各方实行差异化的政策以促进校企联合培养的顺利推进。

(三)促进校企沟通,提升培养质量

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一方,高校本身对校企合作起着主导作用,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合作意愿。因此,有关部门在推动企业加入校企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也应加强对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监督。作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校企联合培养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得高校和学生与企业实现了实践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就业“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培养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及市场需求,为学生毕业之后尽快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帮助。

在对校企联合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存在不愿吃苦、沟通能力差、积极性不高、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情况。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高校应当予以回应并就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同企业协商后作出改进。同时高校也应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其他方的沟通,以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进,周建松,陈解放,等.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04):62-64.

[2]殷志扬,冉云芳,钱鑫.人力资本专用性、學生流失率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紧密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9(04):78-88.

[3]程培堽,顾金峰.校企合作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J].高教探索,2012(05):117-123.

[4]李克.企业对产教融合的认知、需求、满意度及政策建议研究——基于吉林省538份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03):96-100.

[5]阎俊爱,赵安然,张素姣.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4):6-8.

[6]沈剑光,叶盛楠,张建君.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实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766份样本数据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07):33-39.

[7]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06):100-104.

作者:逯颖 董俊

校企合作机制金融保险论文 篇2:

高职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动力是校企紧密合作的前提。在综述校企合作动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和企业的期望以及各自满足对方期望的途径,建立了基于期望理论的校企合作长效动力机制,即产业联盟是方向、职教集团是平台、双方利益是动力、机制创新是活力、文化共融是升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2013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高职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N034);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顶岗实习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KT2014041)

作者简介:温世燕,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各高职院校都陆续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此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以具体的高职学院为对象的实证研究;有理论层面的探索研究;还有调查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总之,无论是实践证明还是理论研究一致表明,高职校企合作的关键和难点仍然是动力机制问题,特别是企业动力问题。

一、校企合作动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问题

从现有的合作模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将校企合作定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上,也就是在就业阶段的合作。而很多企业则片面地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生产提高效益,不必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部分企业不能长效发展,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技术人才发展战略、资源共享等问题漠不关心,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政策问题

政策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制度保障。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支持校企合作,但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在培养人才计划及监控过程中,企业没有利益驱动,不可能真正融入其中,最终导致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一方无利可图,使双方的合作大打折扣。

(三)运行问题

高职院校和企业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领域,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鉴于求生存、谋发展,一般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而企业主动来寻求学校合作办学的甚少,即使企业给予院校的资助也大多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培训员工等方面。而这种合作,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缺少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深度不够,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有差异。

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一个系统要正常运行,需要有强大、稳定而持久的动力。系统运行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在动力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外部动力。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构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动力机制。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该行动所能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目标并得到某种结果的期望概率。根据期望理论,我们建立图1所示基于期望理论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期望理论表明:(1)校企合作中要激发企业的动力就必须让企业受益;(2)要积极寻求企业亟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的服务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合作的期望。此外,还可以从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增强企业合作的驱动力。人才驱动因素是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得到其需要的人才。技术驱动是许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信息驱动是指通过校企合作促进高校企业之间信息的流动和沟通,企业能够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表1是企业对学校的期望和学校满足企业期望的途径,表2是学校对企业的期望和企业满足学校期望的途径。

三、对策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法律、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证和文献调研,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应在于五个方面。

(一)产业联盟: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向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不可能自给自足,因此,通过资源交换来获取所需资源成为必然,这使得不同组织之间形成了对彼此异质资源的依赖性,同时,也为组织间的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产业联盟是由高校、企业、科研或其他机构,以各方的发展需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础,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组织。产业集群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依托产业联盟的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教集团: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

职教集团是指用企业的集团化组织和管理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组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办学联合体。职教集团能够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和资源共享。能够在现代教育体系的衔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是我国职教集团未来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职教集团为成员单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面向社会展示各自特色的窗口,一个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论坛。

(三)双方利益: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动力

任何一种合作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共同的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不可能深入长久,校企合作也不例外。因此,双赢利益的结合点是校企合作首要考虑因素,随之建立起不断扩大合作利益的动力机制。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出现的一头热现象,根本原因是企业找不到愿意为之付出的利益,本质上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其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学校应经常性的调研企业的需求,在不同层面上满足企业的需求,以便形成良好的持久动力。

(四)机制创新: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活力

要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以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式成长发展体系、法制化校企合作环境、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兼职教师统筹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鉴为重心的体制机制建设,以真正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鉴于校企合作的种种问题,高职院校应与政府、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有关政策制度,使合作过程中的难题迎刃而解,共同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基于多赢、诚信、融通基础上的学校、政府和企业三者的合作体制构建已是势在必行。

(五)文化共融: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升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特色。文化,作为历史凝结成的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被群体所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文化共融是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升华。校企合作就必须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互动。(1)根植行业。行业特色文化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很难移植和模仿,对于长期浸润于行业特色文化中的行业性高职,最大的优势就是行业特色文化。根植于行业,养成于校园,服务于社会,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2)寻求共性。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解决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的途径就是寻求两种文化的共性。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通过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因子来提升内涵、增强活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弘扬精神。精神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与向心力。如学院弘扬勤奋务实的创业、抱团奋斗的团队、恪守承诺的诚信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等浙商精神就对学校和企业均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更加互补互赢,科学持续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西宁,刘磊.深层次、有活力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42-45.

[2]赵居礼,刘向红,贺天柱.高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35-38.

[3]程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J].职教通讯,2011(16):62-64.

[4]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81-82.

[5]吉文林,胡新岗,黄银云.基于企业视角的校企合作调研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51-55.

[6]张艳英.厦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探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1):41-45.

[责任编辑秦涛]

作者:温世燕

校企合作机制金融保险论文 篇3:

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摘 要: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按照生产第一线的职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近年来,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多年来,我院动物医学专业一直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通过组建“南农高科班”等形式,初步形成了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集合优势、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一套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

1.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众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3]。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和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用上都紧跟社会的改革发展,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基于这样的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学院经过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学院与南农高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确定了组建“南农高科班”的办学思路:由校企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和学院教师共同完成班级教学任务、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以确保学生通过培训,既具有适应工作岗位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2.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我们在“南农高科班”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有成效的“校企合作”,能极大地缓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矛盾;有效地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地推进毕业生就业。

2.1专业培养目标更贴近生产。

我们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再“闭门造车”,而是学院教师和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一起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来制定,有效避免了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

2.2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

“南农高科班”的学员除了平时的理论学习外,还利用周末、寒暑假等空余时间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到课堂上通过理论学习来解决,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比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2.3有利于教师“双师”素质的形成。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水平很高,但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机会很少,很多科研成果都是从实验室出来的,缺乏实践的检验[2]。自校企合作办学以来,我院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机会多了,对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企业对人才需求等都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把理论更好地结合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学效果。

2.4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众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和要求[5]。我们“南农高科班”的学员,在校期间就完成了岗位要求的“岗前培训”,就业后,都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我院校企合作的一些做法

3.1校企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办学合同。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双方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办学合同。南农高科作为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合同中还规定了校企双方在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制订教学计划。

校企双方根据班级学生的原有教学进程,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共同完成班级的学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考核办法等的制定和实施,重点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实际应用性人才的特色。

3.3工学交替,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以往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的问题,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采取了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和理论学习交替进行的办法,安排学生一二年级的寒暑假都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方面将其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巩固所学理论,另一方面让其了解哪些有不足,回校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水平,真正实现了就业时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3.4教学方式多样,提高学习兴趣。

“南农高科班”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除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外,还采用网络教学、病例讨论、户外拓展等形式。我们专门建立了班级博客和班级QQ群,及时发布行业动态和国家重大疫情等,变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每周安排一次临床病例讨论,通过讨论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在活动身心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5建立科技服务团队,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及时解决“南农高科班”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根据专业特点,成立了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猪病、鸡病、牛羊兔病等科技团队。科技团队在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重点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切实解决了以往学生有疑问无处解答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科技服务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校企合作的成效显著

4.1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通过我们两届“南农高科班”等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采取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2011年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率达到了98.4%,成绩十分喜人。

4.2有效降低了办学成本。

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是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才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但是农业院校的学费收费较低,根本不能满足专业实习和实训活动中的消耗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企业成了学生的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实践中临床病例,有效解决了课堂实习中的动物不足的难题,节约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动手能力,多次获得了全国和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

4.3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

校企合作以后,学院通过校企合作能够真正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了解当前专业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利用学院和企业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获得了更多的接触生产一线的机会,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科研能力;学院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增强了办学实力,提高了办学声誉,扩大了社会影响。我院教师2011年申报的科研课题,75%是实践应用性课题,大部分选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校企合作对深化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

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已经逐渐理顺了校企合作的各种关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培养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在校企合作之前,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进程,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参考文献:

[1]胡友好.谈高职路桥类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价值工程,2010,(36).

[2]赵爱琴.“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陈喜梅.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林玉泉.国外职教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及其经验借鉴[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

[5]韩冬华.携手企业共谋持续发展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宜兴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现状调研报告[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6]王廷臣.基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7]李莹,刘国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广场,2009,(2).

[8]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7).

[9]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作者:黄东

上一篇:银行人力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农村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