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推荐9篇)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1

社会资本合作办学模式典型案例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加强XXXX(含财经、工业中专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训教学,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切实实现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根据我院会计专业在校生规模,借鉴省内示范高职院校先进的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经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对我院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会计实训基地项目概况、运作模式和实践价值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况

XXXX与XXXX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和会计证考前培训项目。会计实训基地具有学生会计实习实训、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会计考试鉴定、开展代理记账等多项功能。广泛开展各类会计实习实训、培训教学、考试鉴定及会计服务活动。会计证考前培训项目是双方本着服务学生,安全经济,顺利考取会计证原则,经协商达成一致,开展会计证考前培训项目。

(一)会计实训基地项目概况

1.多功能服务大厅

设置有多功能服务大厅的包括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海关、社保等政务服务机构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公司、IT服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公共服务机构。

2.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是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操作的主要场所,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实训内容主要是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的账务处理、UFO报表管理、工资管理、购销存账务处理等内容。通过实训,主要培养学生操作运用会计软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方面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人员培训的要求,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手工会计实验室

手工会计实验室主要服务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手工技能训练。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训,分设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工资及成本费用岗位、收入及利润核算岗位、资金及往来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综合岗位、财务岗位、税务岗位等实训岗位。也可以进行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训,开设基础手工会计技能操作、财务手工会计技能操作、成本手工会计技能操作、税务手工会计技能操作、毕业实习前的综合模拟操作等实训项目。

4.ERP综合实训室

模拟企业的整体营运过程,进行企业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决策,并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流程模拟实训活动中实施。主要用于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专业的实训教学任务。

5.业务研讨室

业务研讨室用于各专业实训小组遇到问题时,由负责人召集进行业务研讨或分析,是制定计划、实施决策的场所,应配备办公桌椅、白板等。

(二)证书考试培训项目概况

1.培训特色

开展各种形式的证书培训进行合作,采取双方按收取培训学费扣除经甲乙双方审核认可必要的资料费、课时费等净额后五五分成。具有专业培训,经验丰富,串讲教材,精讲考点,分散难点,网上做题,机考模拟,在线答疑。

2.培训承诺

师资最强,收费最低,服务最佳,及格率最高,校内培训,安全经济,一次收费,取证为止。

二、运作模式

(一)社会资本方情况

XX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是由XX市工商局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从事会计人员培训的专业机构。多年来,按照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 3

和XX市财政局的培训计划和安排,采用先进的远程网络及面授形式,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领先的课件技术,严谨的教学作风,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及时准确的答疑服务,高质量地完成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多次受到省财厅和市财政局领导的好评,同时为规范全市会计人员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促进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重要协议及主要约定的内容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根据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精神,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发展要求,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合作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室、社会培训辅导项目。

1.会计实训基地建设

包括能容纳80台电脑的山东省会计证标准专用考点机房2个,60人ERP综合实训室1个,50人会计模拟实训室2个,政务服务大厅1个,70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2个,XXXX提供场地和附属设施,XXXX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

2.证书培训项目建设

双方本着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安全经济,顺利考取有关证书为原则,经协商达成一致,就开展各种形式的证书培训进行合作,采取双方按收取培训学费扣除经甲乙双方审核认可必要的资料费、课时费等净额后五五分成。

(三)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1.管理体制

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学院提供房屋等基础设施,设备资金由合作方投入为主,企业主要提供设备、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主要满足学校师生的实习实训教学需要,合作单位有培训任务、考试鉴定任务及代理记账等会计服务任务时,学校要积极配合,确保上述各类任务的圆满完成。涉及利益分成等事项的,另行协议约定。目前,基地运行良好,每年安排校内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500余人次,本年开展各类考试培训、社会鉴定100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共建、共享、共赢(详见协议书)。

2.运行机制

会计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负责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定实习实训的项目、内容、标准等,实行项目化实训。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形成良好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技术服务功能。

三、实践价值

(一)“教学做一体化”,以“做”为中心,体现“职业味”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并特别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做中 5

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所说的“做”实际上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性是会计课的一个显著特点。会计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使学生掌握会计理论,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会计理论进行会计实践操作。在中职会计课教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就是要求教师在加强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会计实训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体现会计专业的“职业味”。要改革“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传统教学方法,会计教学做要把有代表性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发票单据等资料,让学生自己确认、计量、记录、审核、填制,教师指导学生“做”,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为了完成做,也会有针对性的学。

(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会计实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一个会计人员的身份,从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到进行财务分析,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系统、全面地进行会计实际操作的综合实验。通过会计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的统一;提高记账、算账、报账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走上 6

工作岗位后,缩短“适应期”,达到无缝隙对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并胜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会计实训过程也是同时向学生培养会计诚信意识的过程,在实训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增加会计诚信方面的实训内容。学生通过自身实训,加深对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训使学生真正懂得在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中那些是可以做的,并且要认真做好来的,那些是不可以做的,做了会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甚至会触犯会计法律。

(三)实训资料全真,解决会计实训教材滞后问题

现在社会上会计实训教材大多是滞后的,实训教材内容过于单一,甚至部分内容陈旧过时,不能将现实经济新发生的业务纳入到实训教材中,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存在着实训课时不足,将实训形式化。学校必须与企业联合,校企共建,分别取自制造业即工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房地产企业、饮食服务业、物流公司等实体企业,建立一系列来自企业真实情况的第一手会计资料,实现会计技能无缝对接。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2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的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各行各业, 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以及社会中介机构, 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不仅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有操作性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高职会计人才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标志。因此, 如何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便成为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许多高职院校都纷纷建设了会计专业实训室。例如,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着手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室开始, 不断加大投入, 至目前为止, 会计专业实训室已经建设得较为齐全, 包括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岗位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财务软件实训室、审计实训室、税务筹划和税务代理实训室, 以及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实训采用的主要形式是依据会计专业实训书提供的书面资料手工做账或软件操作。实训一般可以安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或者穿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几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 进行综合的实训;还可以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 进行“实战演习”。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当然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通过会计实训室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现实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仍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会计实训室缺乏仿真工作环境、实训资料与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相去甚远, 保证了教、学、做合而为一, 但这儿的“做”仍然停留在对教学内容的模拟操作上, 学生无法感受真实的工作内容, 更谈不上一毕业就上手, 因此, 仅有会计专业实训室是不够的, 还必须与企业合作, 共同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使学生真正具有工作真实感和岗位责任感, 并具备处理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模式选择

“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 国际上又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 (WACE) 对合作教育的解释是“利用学校和行业 (企业) 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性的实践中, 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 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因此, 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是将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将课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结合, 运用课堂中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同时也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反馈到课堂上, 进一步的升华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 岗位见习。

岗位见习属于认识性的实训, 这类实训基地主要给学生提供专业岗位, 使学生通过对专业岗位的参观、走访、咨询, 对会计专业的岗位、工作内容有着全面、感性的认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分离型的, 学校和企业各司其职, 学校完全负责学生的教学, 而企业只是提供了给学生认识会计专业的机会、场所。岗位见习实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与企业商定安排在需要的任何教学阶段。

(二) 顶岗实习。

这种方式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开发以及教学监督等, 企业处于辅助地位, 根据高职院校提出的校外实践教学要求, 提供企业生产设备、实践教学师资等为学生的实习服务。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在学生一个阶段的专业学习结束之后, 熟悉、体会、了解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岗位的工作内容;更多的顶岗实习是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时, 作为学生工作前的实战演习, 毕业实习结束后合作企业可能会选择部分毕业生作为企业员工。顶岗实习的实训基地属于生产性的实训基地, 学校在安排教学时会考虑到实习企业的需求, 但教学仍然是以学校为主导, 企业只是作为高职院校办学中实践教学的补充资源, 这类实训基地仍然是分离型的。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能够在企业从事实际的会计工作, 真正了解该行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其他岗位的联系等, 这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用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三) 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是按照订单企业的需求,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合作企业直接参与订单教育班的教学和管理, 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科研、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环境, 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中, 订单企业是主导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安排必须按照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的“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进行。对于会计专业来说, 培养的学生面对的是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以及各类经济实体, 每个行业、不同的经济实体在会计岗位的设置、工作内容、工作重点都会有所区别, 而订单式培养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 有针对性, 它找准了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在人才供求方面的利益共同点, 因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主流形式和发展方向。

以上三种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方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程度上, 学校与企业的联合程度不断加深, 适合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不同阶段、不同需要, 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实现的合作模式。

三、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现阶段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 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没有保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校企双方对实训基地的管理缺乏协调。因此,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要长久发挥其作用, 必须有资金的保障, 必须对其制度化管理, 建立长远、共赢的运行机制。

(一) 寻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多种投入途径。

目前的校企合作基本都是学校与企业的自我联姻、自主结合, 在资金的投入上是没有保障的, 因而必须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寻求资金投入、寻求设备投入。例如,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合作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共同投入、相互支持, 校企合作、共图发展。高职院校除了通过自身财力建设实训基地以外, 还应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资模式。如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地方政府应积极投资新建公共实训基地, 对社会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另外, 学校应积极开拓合作企业, 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 吸引企业投资, 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各行各业, 但是企业不可能让实训的学生深入了解其财务状况, 因此, 对于一般的企业, 只能限于“岗位见习”, 这类合作学校只需较少的投入即可;而想要让学生深入企业, 真正上岗操作, 必须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这类校企合作建设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资金、设备、管理、师资等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投入, 因此, 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方式——“引企入校”是长远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二) 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

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是实现实训基地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 必须针对不同的校企合作方式建立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 例如, 实训学生管理制度、实训教师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 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完成, 各项制度一旦制定, 应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严格执行, 同时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学校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和学校应分别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 主要负责对实训基地的管理, 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 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及时协调、及时解决, 保证实训的正常进行。对于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 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除了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之外, 还应特别强调学生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 在不犯错误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 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的层次。

校企双方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有深层次的研究, 双方的合作应是长期的、连续性的、稳定的。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的层次, 应从合作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手, 延伸至会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 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高职院校应该邀请企业专家共同探讨会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可行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会计专业岗位群的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来组织教学和实践, 更加突出岗位实践, 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零距离”;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派教师到企业工作, 或派企业专家到学校培训, 培养出一支理论知识丰富、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的层次, 建立校企之间长远的、稳定的合作方式。

(四) 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实训基地。

会计专业岗位群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所服务的对象应是广泛的, 涉及各行各业的, 因此, 高职院校应积极的、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会计实训基地, 可以是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 也可以是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单位, 还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等等。不同性质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能够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不同性质企业的会计工作,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例如, 华润苏果超市属于商品流通企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 就可以通过岗位见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式, 使学生熟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的特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商品流通企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寻求与其他不同性质的企业合作建设不同类型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特有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是实现会计工作“第一线需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知识、练就能力和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 其合作的模式与运行机制会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第一线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则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建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从其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俊, 薛建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 33

[2].倪如玉, 高职实.实训基地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构成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推行工学结合和突出实践教学已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加强校企合作正是突破口。本文通过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提出采用松散型协作模式来建设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合作项目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重视,目前已存在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院校主导式: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采用了这种合作方式,在该方式中院校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以技术作为合作重点从而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并建立产业园孵化科研成果[1];模式二,企业主导式:依托原大型企业建立高中职院校(如依托二汽建立的XX职业学院),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全程介入院校的理实教学,让学生走上社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模式三,互利共管式:校企双方根据互利共赢原则合作出资、共建基地、共同管理,在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收益;模式四,集团联盟式:本地区院校与多家行业企业签订协议,办理挂牌仪式,但是到该基地实习的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模式五,专业合作式:校企双方建立在专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本专业发展的相关技术共同研究和推广,并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与企业技术人员工共同推进研究的发展,如黄石通过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模式六,经济协作式:校企双方依据各自优势建立协作关系,从而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这种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互相约束较低。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模式一和模式二合作比较紧密,条件较为苛刻;模式三到模式六逐步变得松散。如何建立适合的模式,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过程

(一)从教学实习入手,逐个探索各模式的可行之处

按校企合作实训分工(见表1),兼顾下列原则:

1.岗位对接原则:保证学生从事行业与所学专业一致,培训技能与就业岗位一致。

2.技术领先原则: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国内外领先技术,避免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3.投资节俭原则:为满足减少企业投入的要求,校企拟定的合作形式应该在企业现有条件上安排学生的实习活动,特别是在硬件设备上合理节省投入。从学校角度,则将实习价值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理解体会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和有效方式。

4.可持续发展原则: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要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可持续运作。

(二)几种模式的调查分析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通过对教学实习的研究可看出有效的校企合作首先要做到职业院校应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即从企业中来,到教学中去。

1.院校主导式:该模式适用于科研能力强、知名度高的院校,普通的高中职院校科研开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有限,无力采用这种方式。

2.企业主导式:了解企业的结构、现状、发展规律,分析企业的需求,找到企业亟需的人才缺口,让培养的人才成为企业的后备军。应该先由企业分析人员专业的构成,学校再针对不同需求安排合适其培养目标的学生前往实习。实习过程(即使是短期的),企业对待实习的学生也要像对待自己员工一样,即工作纪律一视同仁,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实习难题,而且也不会因为学生实习影响企业正常的业务开展。这种方式使企业增加了新鲜血液和劳动力这是这种模式的优点,但对学生和企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也存在以下不足:(1)教学实习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实践的要求,学生从事的业务工作只限企业提供的少数岗位,与岗位对接原则有一定冲突。(2)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如黄石几家较大的电子企业中,科威公司需求电子开发与市场开发人员;万达金卡需求服从管理、有保密意识、操作熟练的工人;东贝公司需求能上夜班、吃苦耐劳的工人;三环信息需求能掌握多个岗位的操作员。企业种种要求,不可能同时满足。

3.互利共管式:互利共管式实训基地的一般构成方式是校方提供厂房及水电等条件,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设备。该模式使学校节约了硬件投资,企业避免了基础建设,可迅速组建实训基地。但对省内几所院校互利共管式实训基地调研,结果表明:效果有待商榷,首先是校企双方目标不统一:企业投资想获得理想的收益,学校方更多关注学生从实训岗位中得到锻炼;频繁更换实训学生,培养好的学生离开,新的学生上岗,培养代价过大,企业无力承担,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企业收益不足;学生实践岗位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冲突等等,以至于多达八成的此类实训基地流产。显然,此种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4.集团联盟式:由多个院校、多个企业组成的松散组织,这种方式现在比较流行。从常州职教园区、咸宁职教园区取经可知:该方式可适应性强,实训方式灵活,能较好协调校企双方,教学计划可顺利实施。

5.专业合作式:校企双方在同专业领域开展松散型合作,在条件许可时可安排学生下企业实训基地实训。

6.經济协作式:校企双反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双方现有条件,开展一定规模的生产,双方各自管理己方资源。这种合作方式相互制约小,双方均利用现有资源,投入少,符合岗位对接、投资节俭和可持续原则。

三、研究成果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必需的,高中职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采用职教集团式、专业合作式和经济协作式等松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投资节俭原则、兼顾技术领先原则和岗位对接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合作项目,逐步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深层次合作模式,以达到产、学、研合作的目标,过多强调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则极可能事如愿违。校企合作必须是明智的,即双方要明晰各自的责任和社会义务,两者最终的合作都不能在组织机构上重叠或是重组,否则这种太过深层次的合作势必加重校企的负担,反而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4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高校规模扩张后解决实验设备短缺的一种有效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21世纪各国竞争的制高点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搞好教育、办好学校,离不开好的师资、好的教材和好的实验室设备。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师资、教材、实验室三大方面的建设和改革,是每个高等学校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实训基地建设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随着社会的变革、改革的深入、科技的发展,不少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企业发生了变革,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私人企业也突显出来,这些企业的用人方式和人才需求等均和改革前或改革初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需要的大学生是到企业马上就能胜任工作的那种人才。因此,学校如果还用原来的方法来进行人才的培养,那学生不可能受到社会的欢迎。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师资、教材、实验室三大方面的建设和改革,是每个学校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随着教育的规模和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已显得明显不足,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如学校的仪器台套数不够,实验设备陈旧,生均实验室、实习场地面积也达不到标准,实验、实习人员短缺、知识老化,实验内容与当今科技发展相脱节等等,从而使得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企业要不到他们需要的人才。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他们除教学经费充足外,实验室实训基地的条件是非常好的,不少实验室得到了企业的赞助和支持,挂牌共建的实训基地在他们这些国家的学校内也是非常普遍的。

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和研究,抓紧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真正落到实处。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或实验中心,这是当今高校规模扩大后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双师”队伍的培养建设,有利于实训基地水平的提升

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近年来不少硕士、博士来到了学校,其中一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动手能力显得不足;另一部分教师是从企业或研究所调来的,实践性知识丰富,但教学经验欠缺。然而要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教师既要有能教善教的本领,又要有工程师的能工善工的能力。为此,我们在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的过程中发现,凡是积极参与共建实验室的老师,通过研究新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自己设计制作教学设备,开发实验、实习项目,编写实验、实习指导书,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不难发现,先后参与建设“西门子数控培训中心”、“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三菱电机FA实验室”、“GEFANUC系统集成实验室”和“UG软件培训中心”、“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等项目的有关老师,上课效果特别好,动手能力也很强,深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各种实验室,锻炼了一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目前,有一批参加建设的老师既是课程建设的带头人,也是科研工作的排头兵。

国内大多数学校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是从教学仪器厂购买的,仪器厂的设备购买到位后,一般要使用几年,若是经费不到位的话,使用年限还得更长。而与企业共建实验室,企业将免费或特价提供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且企业产品发展到什么程度,学校的实训基地设备水平也将同步跟上。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实训基地设备的更新,也有利于教师、学生掌握当前最新的数控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技术是书本上找不到的,若不通过校企合作,也是很难掌握的。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服务于企业和社会。通过与国际上著名公司的合作不仅将他们企业的设备、产品引进到实训基地,更重要的是将他们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科技知识等融入到实训基地之中;不知不觉中,老师、学生在实验、实习、实训中感悟到这些世界级企业的文化理念、技术水准和为人处世的诚信态度、办事准则等等。曾在这些实验室进行过毕业设计的同学,他们都能分享到这些公司文化的熏陶,对某一公司的产品、技术熟悉和掌握后,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例如,有些同学在“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做过“液压气动技术课题研究”后,受到流体传动与控制业界的青睐,同时有几家企业要这些学生到该公司工作,且收入也很高。到企业工作后,由于业务能力强,很快提升为技术主管。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86.49%,86.68%,96%。

因此,学生通过在共建实训基地学习和训练后,很快就掌握当前业界最新产品的应用和技术,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这样的学生无论在哪就业,都会得到社会的欢迎。

结语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5

甲方: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有限公司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甲乙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甲方设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甲乙双方紧密合作,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二、合作方式

1、甲方提供位于 三明市三元区新泉路8号(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校区内)面积约为 740平方米的场地(详见附件一)和现有的用于产品生产的教学仪器设备(详见附件二)及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部分设备,乙方出资建设标准钢结构厂房(设计图见附件三)并提供部分生产设备、技术和实训岗位,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2、基地名称命名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实训中心”。

3、由甲乙双方共同成立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合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学、经营、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与措施,确保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序运行。

(1)管委会机构设置:

管委会主任:2人(校企双方各1 人)

管委会副主任:2人(分管实训教学副主任和分管生产经营副主任各1 人)车间主任1 人(由企业人员担任)

实训项目主任若干人(由校方教师担任)

(2)管委会职责:

A、负责基地人员管理与调配。

B、负责协调教学与生产的安排。

C、定期召开基地例会,商讨相关事谊。

4、校方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行自负盈亏,企业参与校方的实训教学过程,当教学与生产任务有冲突时,甲乙双方应该协商解决。

四、实训基地固定资产的权益、使用与维护管理

1、实训基地固定资产指由甲乙双方投入的用于生产与教学的厂房设施和仪器设备。

2、企业投入的厂房设施在合作期限内产权归属企业(乙方),合作期满后产权归属校方(甲方)。

3、乙方投入的仪器设备产权归属乙方,甲方投入的仪器设备产权归属甲方。

4、甲乙双方投入的仪器设备,甲乙双方均有使用权和管理权,甲方用于实训教学,乙方用于生产经营。

5、用于生产经营和教学实训双重功能的仪器设备由乙方负责维修管理,用于教学实训单重功能的仪器设备由甲方负责维修管理。

6、甲乙双方合作期限内,甲方除投入的现有仪器设备和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部分设备外、原则上不再投入新的用于生产方面的仪器设备。乙方因扩大再生产和产品生产需要必须由乙方自己投入新设备,投入的新设备原则上必须与甲方的实训教学任务相关。

7、基地内仪器设备分台分类建档,实行规范化管理。

五、甲乙双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负责建筑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并承担厂房施工前建筑图设计和地质钻探产生的费用。

2、合作期满后,实训基地厂房及附属设施做为甲方收益部分,产权归属甲方,乙方不得随意拆除和转移。

3、因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双方无法履行协议,实训基地厂房及附属设施按合作期限年数平均作价,甲方返还乙方未能履行合作期限年数的价值。

4、甲方在协议履行期内,因城市规划或校园规划原因需重新选址建设新的机电实训中心,所有建设费用及搬迁费用由甲方承担,并继续履行甲乙双方协议。

5、甲方应保证场地的水、电等基本设施完整,确保场地主体结构的安全及水电主线管道、下水道的正常运行。甲方如需对上述设施进行正常维修,乙方应予积极配合,不得阻挠施工。

6、甲方有权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安排学生到乙方进行实践环节教学,具体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7、甲方应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8、甲方应加强在基地内实训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安全纪律教育,严格遵守乙方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9、甲方成立专项指导小组对学生实训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协调乙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10、聘请乙方技术人员作为外聘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协助甲方做好实训教学工作。

11、为乙方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考试、执(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提供培训与方便。

12、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和项目合作研究。

13、在基地内与生产无关的教学实训耗材费用由甲方自行承担。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负责实训中心原有旧建筑的撤除、设备搬迁及安装、土石方及基础建设、钢结构厂房建设工作,所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2、乙方必须按照甲方设计图进行建设,所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及建设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3、乙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电等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按教育用水电费价格每月向甲方结算一次。

4、乙方有权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对场地进行装修或改造,费用由乙方承担。

5、基地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由乙方负责,经营收益归乙方所有,乙方应合法经营,自负盈亏,并独立承担有关的法律责任。

6、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足够的生产任务或生产岗位用于安排甲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同时协助对甲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与考核。

7、充分利用乙方人力资源,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人员担任甲方兼职教师,采取“师徒制”方式指导甲方学生的实训过程。

8、乙方必须按生产需求自行不断完善设备,配合教学,满足生产的同时更好的提高实训条件。

9、乙方应保证基地内所有设备的正常使用,因在生产和教学实训过程中仪器设备损坏产生的维修费用及与生产有关的教学实训耗材费用由乙方承担。

10、乙方应遵守甲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乙方员工未经甲方许可不得随意进出甲方校园,同时加强对乙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

11、乙方应加强基地的生产与教学安全管理工作,生产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承担责任,实训教学安全事故由甲乙双方各承担50%的责任。

12、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一定数量岗位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

13、乙方在合作期内不得将实训中心转租或转包第三方。

六、违约责任

1、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承担违约责任,造成守约方损失的,还应当赔偿损失。

2、乙方若逾期有关费用,则除应补交所欠费用外,还应向甲方支付逾期缴纳部分每日千分之五的违约金。

七、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年,从年月 日至年月日。双方以互惠互利为原则致力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作期限届满,经双方共同协商,可延长合作期限。

八、合同变更或解除

双方在合作期间,因不可抗力、国家政策调整或者城市规划等原因,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或解除合同。

九、其他条款

1、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一致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本合同附件、以及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备忘录等,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争议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首先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3、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4、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人:代表人:

年月日年月

共建实训基地挂牌 篇6

11月12日上午10时,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在浪潮实训大楼东门隆重举行与浪潮集团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山东省电子学会理事长孙志恒,山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陆平,山东电子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主任李宁宁,山东电子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干部王冰,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立忠,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制造总监、山东省电子学会电子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俭,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板卡加工事业部副总经理路阳,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院长周桂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徐振中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副院长邹建国主持。浪潮班和电子信息学院200余名学生参加了仪式。

周桂珍院长回顾了学院的办学历程,介绍了学院与浪潮集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周院长说,这次与浪潮集团共建生产实训基地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同时希望各级领导和嘉宾经常莅临学院指导工作,以促进学院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浪潮集团张俭总监代表浪潮集团对学院表示感谢,并向浪潮集团与学院共建的生产实训基地揭牌表示祝贺。他肯定了与学院合作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希望以实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为契机,继续推动双方合作,创造更多更大的成果。他说,实训基地正式揭牌,既是我们合作的一个硕果,也是一个新的开端。希望同学们在这里成人成才、不断提高,希望实训基地能发展成为浪潮集团重要的人才培养库,为区域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基地自7月份开始筹建,浪潮集团一期在学院投入价值1200万元的板卡装配生产线等设备,日后将不定期投入生产设备和资金,继续深化与学院的合作。生产实训基地的建成为更多学子提供了校内实习锻炼机会,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助于学

院进一步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还能为浪潮集团补充人力资源,为各方提供服务,真正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共赢。基地的投产有助于推动校企零距离融合,标志着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的名企共建工程走到了新的高度,对其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1月12日上午10时,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在浪潮实训大楼东门隆重举行与浪潮集团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山东省电子学会理事长孙志恒,山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陆平,山东电子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主任李宁宁,山东电子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干部王冰,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立忠,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制造总监、山东省电子学会电子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俭,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板卡加工事业部副总经理路阳,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院长周桂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徐振中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副院长邹建国主持。浪潮班和电子信息学院200余名学生参加了仪式。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7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加大教学投入,尤其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更早的时候,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提到:要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实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北省教育厅的《关于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10]18号)中将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即“与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每个计划项目至少要与省内3个以上相关骨干企业或行业签订合作协议。”作为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可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符合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建设要求。随着我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物流管理专业的推进,我校与武汉山绿集团共同建立了湖北冷链物流研究与实训示范基地,该基地得到湖北省发改委的专项资助,总投资达一千多万元,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高仿真度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训,为确保我校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八个学期实习实训活动的不断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探索校企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帮助。但校企在共建实训基地方面应如何加强合作,使基地有效地完成应有的使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探讨的就是校企如何加强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

2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企业与学校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双方的资源不同,往往高校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接受较为严格的科研训练。而企业具有业务熟悉、操作能力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具备生产所需的设备和环境。两者在培养人才方面优势互补,只要密切合作,共享资源,企业和学校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通过实践分析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共享设备资源条件、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制定顶岗实习实训的评价机制、搭建技术革新和科研创新平台等。

2.1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制,保证实训基地高效运行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在管理上应组建由学校和企业参与的管理小组,负责管理、统筹协调实训教学计划,既能体现基地培养人才的方向,又能兼顾企业意识。同时在管理上,制定教师和学生的规范,完备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包括参与实训人员的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等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保证人员的安全。

2.2 共享设备资源条件,保持基地设施设备的领先水平

冷链物流的实训实习设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一定的场地,冷链设备具有高耗能性,在校内建立实训车间,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办到,即使一时购买了相关的设备,由于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往往只能起到演示的作用,一旦设备的运行费用、维护和更新未能跟上,设备将沦落为实体模型,学生无法看到设备的运行。只有企业联合,以为企业输送订单式人才为交换条件,利用企业的设备,进行相关的物流业务,使学生通过设备在实际的运作中学到知识。在基地运行良好后,便逐渐开放,适时地申报“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将投入资金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进一步强化基地设备的共同管理和保持设备的先进性。

2.3 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共享高校师资和企业工程师

学生直接安排到实习基地实训,直接参与冷链物流的管理,在工作过程中就应得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精心指导,也应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队伍就应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为确保实训效果,学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要配备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承担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尤其要注重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实践的“双师型”教师,让教师了解冷链物流企业的运作。同时企业应选派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业务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学校和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合理核定企业指导人员的工作量,付应有的酬金,保证实训工作稳定的、持久的、高质量的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部分理论基础扎实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授,让他们定期到学校就生产和管理问题开讲座与学生交流,也可以聘请他们任课,讲授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的有关章节,通过讲授课程还进一步提高这部分骨干的理论水平,间接地鼓励企业的技术骨干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实训基地也是企业自身培训上岗人员的场所,其在开放的同时,也必将成为第三方和行业的培训基地,对此人员培训的理论课程部分,由学校的教师担任相关任务,更容易达到培训的目的。

2.4 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应按“订单”人才的要求,在高校和企业联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下,制定实习实训方案。《湖北省教育厅的《关于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10]18号)中强调项目的建设要求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订单(定向)培养,毕业生主要在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单位就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般较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基本操作的训,尽管开设了一定的实验课程,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与企业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还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要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实践环节就应贴近企业的实践,在这一方面,对企业对自己所需的人才的实践能力比较了解,可以与高校共同商议专业课程的设置,使专业课程紧贴生产实际进行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来确定。校企双方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频繁交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培育了一大批实践性创新性人才,为冷链物流业的生产、发展注入活力。

2.5 共同开发实训课程、编写实训教材,确保实训教学顺利进行

我国的物流教育与物流相关专业的开设是近十年的事,而冷链人才培养几乎空白,但冷链物流却一直存在,进入2004年以后,又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但对于冷链物流的教育,高校里设置的多是制冷暖通和物流专业,范围比较广,没有细化,更没有专门的冷链物流专业学科。高校用的相关教材,一些理论知识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内容,时代性不强,更不用说实践教材。现在的冷链物流企业的人才成长模式大多是“师傅带徒弟”,很多企业的很多员工都是边学边实践,企业已基本了解使一个新进员工成为合格生产者的路径和方法,以及成为合格生产者所需的基本技能。为了能更好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编写实训教材,提高实训课程的使用和有效性。

2.6 科技创新与技术革新平台的搭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资源在学校,科技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在高校,科技发明的主要成果在高校,高校具有企业所未有的科技创新力量和创新成果。我校建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物流发展中心,中心依托湖北经济学院开放式运作,研究人员省内外聚集,集中研究湖北物流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湖北物流产业发展服务,积聚了大批物流管理人才。按《纲要》第二十一条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和湖北物流发展中心大批的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才能达到基地服务湖北物流产业发展服务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企业与高校的技术革新与科技创新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骨干教师可以到企业寻找项目,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若项目较大,单靠学校的教师难以完成,可以通过湖北物流发展中心向社会招标,完成企业的相关项目,有效的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3 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方式方法

学校和企业为更好完成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内容,可以在互惠互利、互赢共进的原则下建设,具体做法是:

3.1 实施“订单办学”

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基本素质等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后,进入企业上岗实习,由企业发给上岗实习费,毕业后,考核合格者便留在企业就业。这种按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量身定做”,把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培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既满足了企业人才的需求,又疏通学校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搭上了从入学到就业的直通车,还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校毕业学生的就业率,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也为学校跟踪冷链物流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直接依据。也符合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建设要求,同时能有效的解决冷链物流人才紧缺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实践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校企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

3.2 学校和企业建立人才交流制度

高校的专业任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参加生产实践,了解冷链物流企业生产运作,增强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管,到学校给学生讲授专业选修课或开展专题讲座,宣讲企业的优秀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生产实践知识,增进学生对企业的感情。

3.3 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

我校的冷链物流研究与实训示范基地,虽然得到湖北省发改委的专项资助,但还是不够,基地应努力建成为“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对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建设的实践基地,会得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每个实践基地可以获得200万元经费拨款。地方所属高校建设的实践基地,可以获得省级财政支持,支持力度一般不应低于每个实践基地200万元。国家还鼓励共建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经费支持,通过定向捐赠、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等渠道,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4 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研究平台

集中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人才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研究平台,采取共同研发、共同受益的模式,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让学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企业的管理改革。学校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湖北省物流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工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企业的研发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研究冷链物流的相关课题。

4 结束语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深入,是企业和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符合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建设要求,也是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学校和企业通过实施订单办学、学校和企业交流人才、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研究平台去达到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洪亮,李永平,张秀琴.企校合作实训基地双向嵌入合作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4:36-38.

[2]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3]张凤都.企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1999,3:40-41.

[4]罗剑宏,鲟良勋.基于核心能力共享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64-65.

[5]卢方.企校合作的鲁泰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7,6:56-57.

[6]赵经.从交通企业发展看企校合作模式建构[J].交通企业管理,2008,11:50-51.

[7]李凤发.天雁与北理工-企校合作成功的样本[N].经理日报,2009-6-2(A02).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8

关键词:行业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越发重视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本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为研究方向,本着科学的态度,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操作、管理等提出可行性的分析。

1 当前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

1.1 自建模式

现在大多数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院校自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这种模式有利于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实训学习,易于形成校办产业,是实施产学研较好的建设模式。

1.2 校企共建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利用企业的设施基地,在企业建成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现企业与学校良性互动长效合作的机制,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3 引资援建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国内外资金简历实训基地,基地多以资助企业而命名,企业可优先挑选毕业生到该企业就业或者企业委托学校方培养学生。这样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就业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1.4 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属培养协议,以合同确定用人单位为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基地。

2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不足制约了实训基地建设

据了解,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经费设立存在着困难。院校自筹经费占80%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不到20%。资金不足制约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部分实训基地建设前期投入充分,后续资金不足,形成了虎头蛇尾的投资状态。

2.2 资源重复性建设产生浪费现象

高校办学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统筹不统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省级高职教育专项经费逐步增长,但由于分属不同管理的部门,没有统一的规划审批机构,有许多重复性建设现象,同一区域相同专业实习基地重复建设,浪费了有限的经费。

2.3 实训基地结构不合理,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实训基地没有严格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设立,也没有紧密地与行业接轨,程序和流程有混乱的现象,造成了学生在实训课程上某些环节知识欠缺,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与市场对接。设备的使用,实训项目的引入,以及实施后服务的跟踪,教职人员课时计算、酬金分配等管理上都存在着漏洞。

2.4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高校专业教师大多是普通高校毕业后不久到学校任教,没有较长时间的实际项目操作经验,平日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缺少生产实践、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因此很难充分完成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工作。

2.5 学生考核方式过于传统

考核学生手段仍然停留在学生完成作业,授课教师给个评分。并没有以行业要求为标准,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基础,对整个实训环节授课教师综合评定。

2.6 真实的实训项目匮乏,虚拟训练与实际项目有距离

引进真实项目不能单单靠授课指导教师完成,这样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政府、院校、系部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达到理想的贴近实际项目的实训基地。真实的项目才能使得实训基地真正的有意义。

2.7 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学生实习期间了解不足

各高校实训基地大多是“合同式”,仅依据合同提供部分学生实习岗位,且基地变大较大,不稳定。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校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习表现和效果掌握不足。

3 实训基地建设模拟行业标准操作流程

建立施工模拟操作室,在操作实验室使学生了解室内装修相关构造、节点、做法工艺等,了解水、电、消防等隐蔽工程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掌握熟记与装修构造相对应的材料常态样式 , 加深施工工艺的认识。

施工模拟操作试验室使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在操作室备有装饰施工的常用器具,如开料锯、四面刨、电钻、 钉枪类工具与五金辅料等。在操作实验室老师指导下,根据教案上的范例使用施工工具亲自操作,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为今后直接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打下基础。

学生与业主进行接触,了解客户的设计要求,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市场调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方案。同时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分配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针对设计方案学生反复与业主沟通修改图纸,完成预算,直到业主满意为止。 组织装修施工队进场施工,学生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指导施工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学生经过全面了解了室内设计流程,培养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最终达到毕业后即能上岗操作的目的。

4 加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解决办法

4.1 加强投入,加快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统筹规划区域内的所以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工作

通过国家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专项资金投入,更新和改善企业设施设备,做到共同投入合作建设。选择业绩优良、技术领先、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并与一些大中型装修设计公司等签订“订单式”教育协议,实现学习与就业的直接对接。

4.2 根据企业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计划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学校的需求,学校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把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安排在企业淡季进行授课。

4.3 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挂职锻炼,到培训基地进行“双师型”培训,达到教学队伍中,既有理论深厚的专职教师,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精英。

4.4 改革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增加实训时间,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企业文化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与熏陶。

4.5 采用项目教学课程体系

将企业的优秀案例及项目引入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理论讲授、实践辅导、现场参观等不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并建立案例库。

4.6 校企合作创建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教材建设,同时使用与企业联合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教材。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多媒体课件、大量的设计素材、相关设计法规、优秀设计案例等资料的教学共享资源库,后续并不断更新。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学习、使用资源库资料,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在课程外提供优越的自学环境。

以行业标准操作流程为基础,按照“足够、配套、先进、高效、共享”的原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力争培养更多更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篇9

就业创业是大学生最普遍、最迫切的根本利益,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模式,是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我们利用多方资源,促进我院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龙岩市安吉尔分公司、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岩市康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企业。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 6月与我院签订了共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协议,积极支持我院创业就业工作。

一、合作企业简介

龙岩市安吉尔分公司(威斯梦水家电商行),成立于2009年4月,业务范围为家用净水设备的销售。龙岩市康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业务范围为污水处理、废水处理。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专业从事污废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等三大方向。三家公司自2010年起至今,共吸纳了10名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其中有4名已成为公司的技术或业务骨干。

这三家公司均为我院2007届机械工程系校友刘高威、赖章晖创建。二人在校期间,分别担任机械工程系首届团总支副书记、首届学生会主席。其中刘高威先生是我院学生创业导师之一。其2013年7月获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2011-2013年度创业之星YBC绿色创业奖,2013年9月获瀛公益基金会颁发的诚信证书,2013年12月获武平义工俱乐部颁发的“爱心义工”荣誉证书,2014年4月获团市委颁发的“龙岩青年五四奖章”荣誉证书。

二、项目实施情况

1.签订协议,共建基地

2012年6月13日,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与我院签订了共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协议,我院根据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定期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就业创业见习。

学工处、院团委相关老师于2013年6月11日到公司与相关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具体业务、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见习岗位的专业要求,举行了授牌仪式。2013年9月11日,聘请刘高威先生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导师。

2.支持母校,开展教育 2012年9月,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团委和联合举办首届“ANGEL安吉尔杯”大学生创业营销竞赛,得到了龙岩市康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刘高威先生赞助。刘高威先生为学生讲授有关水污染、水种类和“安吉尔”净水器特性的相关知识,并对康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理念和产品品牌作了详细介绍。此次竞赛,吸引了我院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竞赛。通过对学生创业营销方案和实操成果的评审和奖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激发了主动意识、商业精神以及市场经济思维。

自我院开展人文素质项目建设以来,学院请聘刘高威先生成为人文素质讲师团成员。2013年12月,机械系邀请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刘高威总经理、龙岩东奥海星地板总代理黄洲(我院2011届校友)面向机械系大

一、大三学生举办“我的大学我作主”、“创业之路”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讲座。他们组织了一个四人团队以高峰论坛的形式,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引导新生明确大学生活的主题和努力方向,从而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对大三毕业班同学,讲述了就业创业的体会,分享交流了他们的就业创业历程,引导大三同学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讲座,从情商到逆商,从梦想到思想,从学业到事业,从就业到创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引导学生锤炼坚韧不拨、甘于奉献的品质,明确就业创业、艰苦奋斗的要求。

3.走访基地,分享经验

2013年、2014年的暑期,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创业实验班学员到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校友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心得,尤其强调了在大学期间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其次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积累社会经验,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与创业校友面对面的交流,学员们丰富了对大学生创业的认知。

4.提供岗位,吸纳就业

自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起,我院每年安排相应数量的毕业生到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岩市康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参加见习。公司为学生提供岗前培训。不少学生在见习过程中表现优秀,在见习结束后被聘用。至今共吸纳了10名毕业生就业,其中有4名已成为公司的技术或业务骨干。在开展的2012届、2013届、2014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中,这两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都较高。

5.指导创业,引导成才

我院2010届学生曾志成同学,在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就业见习后,被吸纳为员工,学习饮用水处理技术,现已成为业务骨干,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该同学经常向刘高威先生、赖章晖先生请教创业知识,如家他正筹备开一家网店,销售家用净水器,开启他的创业之路。

三、经验做法与特色

进一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就业条件,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见习基地的活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坚持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坚持短期见习与长期就业双管齐下。开展校企合作几年来,积累了以下经验。

1.扎实工作标准。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是推进基地建设工作的标准。首先,对申报见习基地的企业进严格考查、考核。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岩市康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其总经理都为我院优秀创业校友,长期支持我校教育工作。经过多次考察和洽谈,我们才与其签订了共建协议,保证学生见习的质量。其次,要坚持培训考核与见习鉴定并重。该公司对见习人员在上岗前坚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把见习期间的工作情况作为见习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数。再次,校方坚持短期见习和长期跟踪双管齐下,提高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开展合作共建以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院团委相关老师多次到企业进行考察和访谈,了解见习学生的见习情况,倾听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

2.扎实见习流程。校方为见习基地提供服务导向资料,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的有序开展。龙岩市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见习基地,在信息发布、人员招收、签订协议、员工福利等环节,都坚持切实按照见习基地工作流程操作,认真规范地完成了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见习学生均表示在其实习过程中收获大,同时感谢学校给予学生提供了这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既储备了一定的技能,又养成了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

3.扎实调研回访。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坚持及时了解见习基地工作情况,定期以电话形式与见习基地负责人通电话,了解用人单位对见习学生的评价。同时,不定期走访见习基地。开展共建以来,共到企业走访四次,与见习基地工作负责人和见习人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直接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见习学生通过见习,了解了创业者的成长经历和他们身上具备的品质,促进了对就业和创业关系的认识,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了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特质。

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

上一篇:家用中央空调怎样安装布局下一篇:辞职辞职报告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