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企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精选8篇)

校企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 篇1

一、工商管理实验室建设状况及问题

为有效培养并强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技能,我国较多高校在创建实验室教学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变革,一些学校逐步创建了具备特点的实验室。然而,我国一些高校在创建实验室阶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开设实验教学项目层面,一些学校设计性不足,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某些流程,而非综合运用。在服务社会层面,一些科研成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转化应用。纵观上述问题,倘若引入校企合作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模式,那么企业中的优势资源以及丰富力量将被引至高校专业发展建设之中,用于辅助实践教学。在该模式下,企业单位主要进行综合管理,工商管理实验室的首要功能则在于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经营以及科学研究需求,为高校开展实验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校企合作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模式,主要依据校企双方发展的综合需要、具体的合作条件以及发展目标开展,主要包括援助合作模式以及联合共建管理模式。前者为企业在高校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阶段以及从事各类实验活动之中提供捐赠形式的无偿合作模式。企业将各类实验教学设施、投入经费以及科技成果产品赠予学校,为其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提供予有效支持。联合共建模式为高校同企业单位之间为了实现双方长久合作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同步一致性、优势互补、共同存在的伙伴关系,该方式凸显出了战略合作的特性。

二、校企合作,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

(一)实现多层次发展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可进行传统设施共同合作。企业可作为投资方,还可通过项目研究模式为学校提供工商管理实验教学所需的设施、硬件工具与软件系统。而高校则可利用教学优势提供进行实验操作的实验室用房,做好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完善定期的运行维护。高校可通过挂牌的方式成立校企合作实验基地或研究中心。还可由学校企业双方进行共同合作研究,企业单位就实践生产、发展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交由工商管理实验室,通过学校组织,使教师同企业单位员工合作构成研究小组进行交流、协商与研究。该过程中企业投入一定比例的项目开发研究费用,学校一方则承担相关工商管理专业实验设施以及管控等相关经费。企业单位还可设立专项基金,引导鼓励学生基于生产实际积极开展创新实验活动。应将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视为工商管理实验室创建的主体目标。应基于联合实验平台体系,令企业单位在每一年将定量资金投入进来,这对学生创新实验行为可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令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发展动力,进而提升综合能力。各个学校可通过考核评估、实践锻炼评选推荐出优秀的高层次学生来到企业担任兼职工作,这些学生可负责有关工商管理服务、相关咨询工作。同时,可鼓励青年教师、不同层级科研教学人员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使教师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校学生也可深入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企业单位高层工作人员可兼任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客座教授,还可选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到学校课堂,旁听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并参与有关实验课程。企业单位还可为学校提供必要的公司产品,给予技术辅助与信息支持,让学校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科研教学,圆满完成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任务,而企业则可在众多需求专业人才单位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先权,掌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毕业生有关信息,并自主选择心仪工作人员。

(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在创建优质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以及硬件条件的同时,校企合作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强化实验室教学软件条件,设置系统化、优质、精品的实验教学课程。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不但应对高校原有传统的知识理论体系优势进行有效继承,还应采纳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不但应为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创建配套契合的实验室环境,实习实训场所,还应联合企业力量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实施全面系统的引导培养,保证其在讲授有关实验课程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熟练利用实验室既有环境进行有效教学,提升综合教学水平。依据工商管理专业特征,专业课程安排应摒弃以往单一的验证学习模式,组织实验同理论全面结合的课程。同时,应借助多媒体系统平台,应用计算机手段,创建良好的虚拟教学环境,实施仿真模拟教学,以应对现代管理以及其他领域的有关社会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仿真模拟条件下的多样化实践活动,令学生探究企业实践运作的具体流程,提升创新实践技能。实验室应配设专职工作人员,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单位技术员工还可定期进行岗位交流,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评估各类运行经费的应用效益。

(三)优化实验教学系统,强化实验队伍建设,推进学生综合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优质开展,还应创建同其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系统。应制定科学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并安排相应的独立专业学分。同时,在实验课程安排以及教学内容层面,应同工商管理专业特征紧密结合。教研室可开设定量实验教学课时,确保试验教学的顺畅开展。依据实验项目内容以及知识集成综合度的差异性,可进行相应的课程分类。通过校企合作,设置单项实验、综合实验课程以及专业综合课程。前者就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点、实践方法、锻炼技能进行课程安排。综合实验就不同知识点以及较多种类的技能方式锻炼而安排实验课程。专业综合课程,主要是让各类不同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实践方式进行集成应用。对各类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属性的实验,并安排独立课程学分。针对相同的实验课程,各类不同专业则会制定不一样的要求。这样一来,实验教学内容同课堂知识理论的学习掌握能实现全面融合。针对各自专业制定的实验学分,学生可在进修完规定专业的实验学分基础上,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自由选择,学习丰富多彩的实验课程,扩充视野,以此掌握丰富实践技能。针对当前学校实验人员缺乏管理知识的状况,应进一步强化指挥结构实现实验人员的一专多能发展。另外,应进一步改变学校实验工作人员的地位,优化工作属性,扭转当前普遍将实验室工作视为单纯设备维护管理的错误观念。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应将实验工作人员作为主力军,并为其创造丰富的锻炼机会。可通过校企合作,为实验工作人员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其积极配合教师参与至实验教学过程中,提升其实践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吸引实验人员接触从事有关专业实验教学工作。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应树立优势互补、全面发展、互利互惠的科学原则,激发产学研发展合作中的两方独特优势,体现创造力以及积极性,探寻校企合作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全面双赢。

三、结语

校企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 篇2

1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做法有:邀请企业人士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与学校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等;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 开展认知性实习;开展“订单式”培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的管理政策和办法, 激励教师回炉到行业、企业锻炼,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合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合作的企业多数是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 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二是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 尤其是企业的利益没有得到体现, 因此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动力不足。三是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的合作, 与企业的合作尚停留在参观企业设备设施、业务流程为主的认知性实习, 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尚未有效开展。

2 物流管理专业经济实体的建立

建立经济实体, 按市场化运作, 对外承接业务, 自负盈亏, 将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真正的市场竞争中, 能够深度地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并以此经济实体为平台, 开展与其他物流企业的合作, 延伸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建立经济实体, 加强校企合作, 本文提出以下三种方式。

2.1 加盟有实力的物流连锁企业, 建立加盟型经济实体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正在快速发展, 通过市场调查, 连锁经营这种商业经营理念已被成功地引入到物流业, 作为连锁加盟总部, 通过吸收加盟商的方式, 加快了自身规模的扩张, 一些发展较好的物流企业正在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的模式, 并积极寻找合适的加盟商。物流连锁企业一般会在网络上发布有关的加盟信息, 包括加盟条件、加盟流程等内容。物流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物流连锁企业, 了解企业的信息, 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与连锁总部签订加盟合同, 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加盟总部主要承担开业流程中各环节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开业后的管理工作;加盟方按约定缴纳相应的加盟金及相关的费用。

2.2 与企业建立合作型经济实体

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经济实体, 双方共同出资, 明确利润分配和风险分担的比例, 签订合同, 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企业以资金为主要出资方式, 学校可以以资金、技术服务等作为出资方式。经济实体可以由双方共同负责运营管理, 也可委托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运营管理。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通过参与经济实体的管理和运作, 能真正置身于物流企业环境中进行业务操作, 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在选择合作的企业过程中, 相关教师要密切关注本地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 有的企业有扩张之意, 却囿于资金或人员的缺乏, 寻找此类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提供企业所需要的, 则双方较易达成一致的意见。

2.3 建立物流咨询型经济实体

咨询型经济实体的成立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 通过在为相关企业开展咨询业务和培训业务过程中, 开展大量的市场调研活动, 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企业, 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开发与企业的项目合作, 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等。而培训所需的大量市场调研工作, 可以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因此, 此种经济实体主要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

咨询型经济实体按公司制进行管理, 设立董事会、总经理等相应的组织机构, 订立公司章程, 公司资金由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出资, 其法人代表由教师竞聘产生, 由相关教师承担咨询和培训工作。

3 经济实体的建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专业教师要苦练内功, 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经济实体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 既要能进行业务操作, 又要懂经营管理。在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上, 一方面, 各专业教师要苦练内功, 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 院校应加大对相关教师业务能力培养的力度, 加快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3.2 结合各自的优势和需求, 选择不同的经济实体

不同的经济实体在对教师 (经营者) 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资金投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都有所不同 (见表1) , 因此, 不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 应结合各自的优势和需求开发不同的经济实体。

3.3 改革考核机制

改革现有考核机制, 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实行多元考核制。由于教师和学生兼有双重身份, “即师即工”、“即生即工”, 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和员工, 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因此, 对于教师和学生, 应实行多元化考评, 一方面按照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以公司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身份, 按经营业绩等指标进行考核。在经济实体的开展初期, 相关的负责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大的风险、更多的困难。因此, 学校应出台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 对经营经济实体的相关教职工应有较大的政策倾斜。

摘要:当前各院校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纷纷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 专业发展不成熟, 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仍停留在浅层次, 主要开展以认知性、仿真性、模拟性为主的实践活动, 缺乏实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文章提出以建立经济实体的形式开展校企合作, 并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不同培养方向的不同职业能力探讨了三种经济实体的建立。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经济实体,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安彬.关于校企合作办学中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3) :64-66.

[2]乔毅.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探析[J].商业时代, 2008 (10) :56-58.

借力行业指导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篇3

关键词:点对点 面对面 校企合作 行业指导

一、实施背景

1.衡水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加大

衡水市是全国工程橡胶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已有各类工程橡胶及相关企业1394家,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橡胶产业集群。中国(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5.2亿元,由10个单体超亿元的子项目和1个质检中心组成,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现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的建成,促使该产业对机械制造类技术人员(尤其电子电工、车、钳、焊、数控技术专业人数)的年需求量大增,预计在8000人/年以上,成为我市技能人才需求的主要行业。这些龙头企业和笔者学校在电工电子、机械制造等专业方面一直有合作,随着产业高速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层次、更新合作形式、提升合作质量,稳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出的渠道与规模。

2.原有的合作模式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包括:因企业间出现了“争抢”技工的情况,学生在定向培养企业的就业稳定率下降,削减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为追求适岗率,合作企业对岗位技术要求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企业短期行为严重,通常根据生产订单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上岗,使得教学计划难于顺利执行,或不能在学生毕业时安排其及时上岗;单个企业对专业教学的指导存在局限性。

二、预期目标

“大订单”是指通过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协会,整合该行业多家优秀企业对笔者学校多个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而形成的人才供需合同订单。“面对面”是笔者学校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数控技术专业群与工程橡胶产业协会整合的多个企业集群(37家会员企业)就技能人才需求而形成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并实施这一模式的主要目标如下:借力行业指导,突破原有的“点对点”合作局限,建立专业群与企业群对接的“面对面”合作新机制;实现四个对接。学校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文化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和满意度;提高企业用工满意度,服务区域经济,助力支柱产业发展。

三、合作过程

1.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搭建合作平台

2011年学校整合伊始,即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专业学会、有关职业教育专家、企业家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以指导、促进各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设立校企合作处,各专业系部分别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协会会长董双仁亲自担任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产业协会成立校企合作协调小组,负责沟通校企信息,协会秘书长刘卿担任组长。各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派专人负责落实合作事宜。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企业指导教师聘任制度》《实训基地资产管理办法》等等,以规范校企合作相关的各项工作。

2.与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合作机制

衡水市政府、教育局及校领导带队多次走访产业协会及相关企业,深入调研论证,于2012年6月与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协会正式签订了《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与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协会战略合作协议》。

借助行业协会,学校与协会会员企业深入开展合作。

(1)冠名招生,订单培养。合作开办各专业“衡水工程橡胶行业定向就业班”,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共同培养、资源共享。

(2)送教进厂。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专业教师下企业服务。

(3)引厂进校。学校利用优势资源吸引企业以多种合作方式投入资金或设备,与学校共建“教学工厂”,把企业车间建在校园,实行生产、实训一体化。

(4)共建基地。依托校外合作企业设备资源优势,大力建设满足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3.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商教育教学新模式

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协会组织多家合作企业组成的专家小组共同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灵活掌握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分配,校企共同培养,做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实训)过程同步”。

(1)校企互派专业人员交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及时选派骨干教师入厂,对员工开展岗前、特种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新产品的研发;学校派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建立起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

(2)校企资源共享。企业借助学校人力资源科研优势,建立校内“科研中心”“名师工作室”,为企业进行针对性技改、研发。学校借助企业优势设备,建立专业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实操训练高质量进行。

(3)冠名班学员共同培养。冠名班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学校派专业教师全程陪同学生进企业,在思想教育、技术指导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同时学校也能更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及时改进教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冠名班学生的培养,赞助学生各项活动,为冠名班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

四、条件保障

1.政府支持

衡水市委市政府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笔者学校新校区,从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到功能分区和内部设施,完全按照高于国家级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其中教学实训区是按照专业特点及年级实训进行不同的设置,充分保障各专业学生实习效果。

2.学校重视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下,校企合作处协同各相关系部定期与行业协会和企业沟通,根据市场调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积极引企入校、学校投巨资自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吸引多家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洽谈。目前有4家企业的5个项目基地已在笔者学校运行,6家企业在洽谈中。

3.企业参与

多年的校企合作中,通过校企双方的全程合作,使学校教育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这是企业重视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因。衡水工程橡胶产业的大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员工素质以及员工稳定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中铁建、衡橡股份、宝力、强盛等龙头企业还将与笔者学校的长期合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

五、合作成果

1.合作机制全面创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提升

学校和行业协会对接,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更大平台。更重要的是产业协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和参与比某一企业更到位、更深刻。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方优势高度融合、充分共享。

两年来,通过行业协会平台整合发布了800多项企业的需求信息,组织了130场校企合作项目实体对接会。在产业协会的推荐、协调下,建立了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6家,与中铁建、宁强集团、宝力集团等企业合作招收车工、钳工、焊工、数控技术、电子电工等多个专业的冠名班46个,现在校27个。另有18家知名企业主动联系学校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50余次,企业领导到学校开展讲座32场,26名企业技师按照教學计划到学校授课,35名专业教师受企业邀请到企业培训员工百余次,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开发教材20余种,并在教学实践中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两年间,老师和学生参加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2.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稳定率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校企合作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锻炼过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职业意识、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协会提供的各企业的用工信息,及时为各种原因需要转岗的毕业生调整岗位。两年来有200多名学生二次就业或多次就业,保证毕业生时时有岗位;合作专业的学生就业稳定率达到90%,得到企业、家长的一致好评。

3.为合作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三年来,笔者学校向工程橡胶产业输送专业人才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成为技术骨干、50多人已成为各公司中层管理者、三人走上了高层管理岗位。学校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为衡水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面对面”校企合作“大订单”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四赢的局面。

六、体会与思考

“面对面”“大订单”合作模式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

1.建立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既包括专业开发标准、专业课程体系标准、合作专业运行管理标准,还包括对加盟企业的管理标准,整个校企合作的运行都在标准化的管理下进行,才能既保证校企合作的有序运行,又保证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品质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更有利于这种“面对面”校企合作“大订单”培养模式的规模化发展。

2.要扩大合作领域

具体来讲,是将饶阳蔬菜联合总社与笔者学校农学专业群的合作、枣强恒润集团为首的复合材料产业与笔者学校财经类专业及即将开设的复合材料专业的合作纳入“大订单”范畴。

3.要创新教学内容

进一步做好教材、实训教程的合编工作,尽快投入使用。

4.要结合企业技术研发与推广

深化与产业协会、企业、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要加强企业员工培训

开展企业员工的学历教育,做好企业新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6.要充分利用职教集团优势

校企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 篇4

各二级学院、相关单位:

根据省厅高职教育深化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河源市科技创新规划,拟建成一批“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为更好地落实这项工作,经研究决定,启动“校企合作工程中心(实验室)”培育工程,培育期为三年,在培育期内,学校给予经费扶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围绕我校“创省级示范”工作,结合学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四重”建设等,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创新改革”为重点,突出“政、校、企协同合作”的特点进行申报。

2、每个二级学院限报2个,参与企业(单位)可以多家,参与企业(单位)必须是河源市地方注册企业(单位),且在所属行业内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一定的声望。

3、由二级学院牵头申报,首先,撰写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填报“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工程中心(实验室)培育项目”申报书,再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将作为我校“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项目立项。

二、提交材料与时间要求

1、申报书纸质材料一式四份,A4双面打印。

2、可行性报告纸质材料一式十份,A4双面打印。

3、以上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于4月15日前提交到科研处。

科研处

2014年4月3日

进程创建实验报告 篇5

一、实验目的

熟悉进程的创建过程,了解系统调用函数fork()和 execl()。

二、实验内容

1、阅读实例代码fork1,并编辑、编译、运行,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查阅有关资料,掌握系统调用fork()的用法,返回值的意义。

2、阅读实例代码fork2,并编辑、编译、运行,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查阅有关资料,掌握在程序中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命令和运行一个程序的方法。

3、修改fork2,使之能把运行的命令和程序作为参数传给fork2。

三、设计思想

1、程序框架

pid =-1 pid = 0 pid > 0

2、用到的文件系统调用函数 fork()和 execl()

四、调试过程

1、测试数据设计(1)fork1 命名程序1:

编写程序1:

编译程序1:

运行程序1:

(2)fork2 编写程序2:

运行程序2:

(3)修改fork2 编写修改程序2:

修改后的运行结果:

2、测试结果分析

(1)对于程序1:因为系统调用fork()函数是一次调用两次返回值,而且先生成子进程还是父进程是不确定的,所以第一次执行生成子进程的时候返回的pid = 0,判断pid!=-1,所以输出了I’m the child.I’m the parent.第二次,执行父进程的时候,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号pid > 0,即pid的值仍然不为-1,所以又输出了一次I’m the child.I’m the parent。

(2)对于程序2:第一次调用fork()函数时,由于执行的是子进程还是父进程是随机的,所以第一次对父进程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号(大于0),即pid > 0,所以输出I’m the parent.Program end.当第二次执行子进程时返回值是0,即pid = 0,所以输出I’m the child.并调用了execl()函数,查看了指定路径中的文件。

(3)对于修改后的程序2:改变了系统调用execl()中参数的文件路径和可执行文件名,即可在程序fork2.c中执行另一个程序wyf.c(但要注意可执行文件名是123)。

五、总结

1、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过程

运行程序2的时候如果不加execl()函数的头文件会提示警告,而且因为execl()的第三个参数是字符型指针数组,所以要强制转换成指针型,即写成(char*)0 才行。

2、体会和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熟悉了linux系统,也学会了进程的创建过程和返回值的意义。同时学会了一个新的系统调用函数execl()及其头文件和参数类型。也学会了在编写完程序之后,不仅可以用 :wq 保存并退出,也可以用快捷键 shift + zz。

实验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纪实文档 篇6

------枝江市实验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纪实

枝江市实验小学 徐国东

我校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响应教育局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号召。在2011年工作结束时,我们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在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校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以“保持书法课程特色”为基础,以“挖掘竹文化的内涵”为推进,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文化”为最终目的,确立了“以竹文化为主线,打造书法品牌,创新特色实小”的特色创建目标。并按“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制订创建规划,促进特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竹文化”特色创建的可行性与前瞻性。

竹子,清雅、隽秀、高风亮节,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咏竹——“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可谓千古绝唱。人们赏竹、赞竹,不仅是竹的清幽雅致,更在于“比德”的意义。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德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张九龄的“高洁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更是言简意赅。这些品质正是学校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竹文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又与学校良好的行为规范传统相融合,我们期待通过竹文化活动,最终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使之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传统教育教学之外的动能和保障。

二、确定了“竹文化”特色创建的三大阶段的总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2年2月------2012 年 12 月)

1、成立学校“竹文化研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竹文化”特色创建进行实施和细化。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领导小组负责

在管理、资金、课程、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2、选择5种左右有特色、有文化、艺术背景的竹子品种在校园栽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使“竹文化”特色在校园绿化景观中逐步得到体现。

3、艺术作品的初步布置,在校园走廊、教室、办公室等多种场所布置的艺术作品中,逐渐体现“竹文化”身影,体现学校“竹文化”特色。

4、是以“竹”为载体,以“竹文化”为核心主题,探索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竹文化”诗歌大赛、“观竹”作文赛、“颂竹”演讲赛、“竹子”绘画比赛、“竹文化”手抄报、“竹文化”摘抄、“竹工艺”创新大赛、竹笛演奏等,开展系列“竹文化”主题活动。

5、通过橱窗展示,版面展示,竹子工艺比赛等,对学校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选择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校园环境布置。

6、在进一年拓展型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二)、中期目标(2013年1 月------2014年1月)

1、引进栽种10种左右有特色的竹子,形成以竹为特色的校园景观

2、通过二年的努力,营造具有写字、绘画、诵读、写作、演讲、演奏、舞蹈、制作特色的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出适合特色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支懂竹文化的教育教学的特色师资队伍。

3、在“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尝试与开展探究性学习。可行项目有:竹与生活、竹子历史、竹子生态考察、竹子与诗歌、竹与民族文化等探究性活动。

4、在以上活动基础上,逐步积累资料与经验,继续充实、完善校本教材,争取获得上级审定通过。在适当的年级开设有一定课时的以“竹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

5、利用学校网站,建立竹文化专题网站,对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和展示。

6、争取举办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拓展型课程教学展示活动。

7、力争举办第一届学校“竹文化艺术节”。

8、规划并建成校园“竹文化长廊”。

9、继续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竹文化”特色。

10、争创市级“特色项目”。

(三)、远期目标(2014年2月------2015年 9 月)

1、栽种20种左右的竹子,形成点面结合的富有特色的竹丛环境。

2、成功举办“竹文化艺术节”,建成校园“竹子博物馆”雏形。

3、通过系列活动和研究,学校“竹文化”活动的开展逐步规范并制度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以竹子精神“虚心、坚韧”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竹文化”中提炼出与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相融合的内涵,使之完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成为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灵魂。

4、形成内容充实、体例完整、符合学生需要的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通过上级审核并开始在合适的年级实施该课程。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进入更深的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5、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增强学生的书写能力、诵读能力、写作能力、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学有特长,帮助他们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竞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性格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主体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发展。

7、形成有固定时间、内容的校内外主题活动,有较丰富的成果。

8、学校特色在湖北省、宜昌市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争创市级“特色学校”。

三、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竹径通幽、竹韵飘香”的校园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建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开发学校每一寸教育空间,用竹文化环境打造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体验场,作为校园物质文化设计的总体思路。一是栽竹成为我校打造竹文化校园的一个部分。选择一些有

特色、有文化、艺术背景的竹子品种在校园栽种。如:桂竹、水竹、窝竹、紫竹等,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并保持与学校绿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使“竹文化”特色在校园绿化景观中逐步得到体现。特别是今年3月12日下午,在这春意盎然的植树节里,我校选取各班学生代表,他们带着劳动工具,在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拂面的春风来到学校花园和花坛参加“栽竹活动。他们三五成群地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种竹、有的填土、有的浇水,将一株株竹子安置在校园的空地上,从活动中亲身感受竹文化。二是将校园的建筑赋予竹文化的内涵。首先是将学校的两栋教学楼命名为“玉竹楼”和“翠竹楼”。其次是各班学生自主选择吉祥竹,并以竹名来命名具有竹文化特色的班名。如紫竹班、毛竹班、楠竹班、凤尾竹班、湘妃竹班、箭竹班、孝顺竹班、黄竹班、桂竹班等。最主要是营造了围墙和楼道竹文化的氛围,分别隐含了“竹立、竹达、竹生”的意思,校园院墙是“竹志文化”走廊,突出德香(隐含“竹立”的意思),院墙的文化建设设计独具匠心,以宣传竹的精神、提炼竹的品质诗词为载体,每一幅运动的图案的线条全是是由竹叶组成,灵动飘逸,动感十足,每一幅图案都包含了竹韵竹品——坚韧挺拔、虚心顽强、劲节向上,意在于导引学生入校就能够“迈好入学第一步,规划人生一百年”。“翠竹楼”二楼是“竹艺文化”走廊,突出墨香(隐含“竹达”的意思)。意在创造一个舒展生命、涌动灵性的生态审美环境,使学生在静态的审美场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典雅艺术的洗礼和竹文化的熏陶,从而获得情感的濡染,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翠竹楼”三楼和“玉竹楼”一楼是“竹苗文化”走廊,张贴着学生绘制的竹主题书画,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展示着各班的“竹文化手抄报”展板,突出书香(隐含“竹生”的意思)。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染,对竹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班级特色文化

各班根据实际,围绕竹文化精神,开展了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制订特色班级创建计划。以特色竹命名班级,围绕特色主题提出口号,确立个性化的班风和创建目标,围绕特色主题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布置,全员参与班级特色文化活动,布置适宜的班级环境,设置竹编打

底的学习园地和班级风采。开学以来,学校政教处制定了学校班级竹文化建设评比方案,并从班级布置、班级卫生管理、学生精神面貌、整体效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班主任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班级文化墙熠熠生辉,一朵朵“班级之花”竞相开放。文化墙上有体现同学们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夺星大比拼”、“我是最棒的”、“数学PK台”;有展示学生才华的“展示台”、“优秀作业角”、“我们的新作”、“数学周记报”;有分享快乐的“快乐贴吧”、“我的快乐齐分享”;有体现班级管理合理化的“班务公开”、“温馨提示”„„各个班级新颖的构思,精美的设计和布置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特色文化创新氛围。3月2日,我校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由学校行政、班主任及学生会代表组成的评委团,对各个班级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集中检查评比。通过此项活动,不仅美化了校园学习环境,营造班级文化氛围,还展现了学生多元、活泼的精神面貌,把竹子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优雅脱俗、正直谦虚、无私奉献、坚忍不拔、勇于突破、不畏险阻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推动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

五、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德育与艺术活动

为了让竹文化真正深入人心,树立并增强全校师生创建“竹韵”文化特色学校的主人翁精神,将竹文化渗透到日常德育、艺术工作中。一是学校成立并着力打造了“竹苗艺术团”。二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设了“笋芽讲坛”活动。3月22日,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笋芽讲坛”活动第一讲准时开播。“笋芽讲坛”活动是枝江市实验小学本学期结合“特色学校创建”新打造的品牌活动。每期活动由一个中队的4——5名学生担任主讲,自定话题,自撰讲稿,自制电子幻灯片,自己绘制海报。他们首先在自己班上讲,得到老师、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后,进行二次修改,然后在学校讲。“笋芽讲坛”活动打破历来常规,把学生从讲台下搬请到讲台上,成为“小老师”,从活动中体验成功。这样的活动为优秀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成长舞台,能锻炼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甚至有可能培养成“百家讲坛”主讲人!三是在教师专业引领时间开展“青

竹讲坛”活动,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担任主讲,以竹文化和教育教学为内容,一周一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了方向和铺平了道路。四是设置“笋芽儿图书角”,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精致的图书柜,构成班级的图书角,并制作了美观、大方、富有个性的图书角标牌,对图书角进行了精心布置。每个班级图书角管理栏由学生自主设计,包括图书管理制度、课外阅读统计表、经典诵读统计表、读后感收集夹、借阅登记册、捐书登记册等。其中,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中要求每名同学每期至少阅读语文教师推荐的5本课外书,根据主要内容掌握情况和读书笔记读后感书写情况予以星级奖励,每生每期共10颗星,最终成绩将计入学生期末通知书相关成绩栏。五是成立“竹韵之声”校园广播站,广播站围绕竹文化设计内容丰富的播音内容,如每周二播放关于竹的诗词歌赋的录音,周三播放用竹笛、葫芦丝演奏的音乐,周四朗诵学生写竹的范文,周五总结当周特色学校创建的成果。广播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六是构建学校竹文化的展示平台,定期出版校刊——《竹苗》,以此主导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七是将开展竹文化周活动,进行竹制品设计制作比赛、咏竹写作比赛、咏竹诗词诵读比赛、竹韵书画比赛等来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

六、创建以“竹文化”为主线的各学科特色教学,将“竹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相关学科中的竹文化和书法教学的内容,使学校的特色教学融入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如在语文教学中强化竹诗文的学习,在科学中重点传授竹子的生长习性,在品德学科中强调竹子的分布和介绍中国竹子发展历史,在书法教学中书写以竹管的主题内容,在校本课程课上开展竹林护养、研究竹生长的探究活动和与竹文化有关的书法、绘画教学等,促进特色建设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七、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书法品牌学校

一是以张代发校长为组长的书法课题组老师修编了以“竹文化”为主题的书法校本课程。二是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设书法课,根据特色项目教学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形式,即每周安排一次教学(时间为

2课时)。书法教学利用校本课程授课时间,围绕主题开展欣赏、学习、创作、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保证书法课教学的完整性,又能保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创作发挥的机会。三是每学期举办“竹文化”书法大赛。

八、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大课间特色文化

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另一个亮点是精心打造以跳竹竿为主体的大课间。学生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竹竿碰击中,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既增强了班级团队精神,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锻炼了学生身体,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才能,让大课间活动突出了竹文化与音乐、体育学科的融合,孩子们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了竹文化的熏陶。跳竹竿已经成为实验小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九、创建了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

如何把竹精神和学校原有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责任,我们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如何通过挖掘‘竹’文化,在学生中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学校精神。正在把竹子的虚怀若谷、朴实坚毅、生命力顽强和无私奉献,与学校的校风“自主、活泼、诚实、文明”结合起来,把“谦虚勤奋、文明坚毅、朴实无华”作为实小每一个人品质修养的努力目标。学校打造竹文化特色,不单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竹文化的熏陶中学习竹子的精神,进而树立和弘扬“谦虚勤奋、文明坚毅、朴实无华”的学校精神。为此,我们专门提炼出“竹子十德”来陶冶师生情操。“竹子十德”即“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正直;命中有劫,愈抑愈扬——奋进;外直中通,襟怀若谷——虚怀;有花深埋,素面朝天——质朴;一生一花,死亦无悔——奉献;玉竹临风,群芳翘首——卓尔;虽曰卓尔,却不似松——乐群;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担当;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性坚;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操守;竹有十德,十德归一——脱俗。”以此来严格要求全校师生,成为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

十、创建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学校的点滴思考

在落实开展“竹文化”特色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品尝到了“竹文化”给我校带来的新气象,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竹文化”

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原动力。随着创建的不断深入,我们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一是“竹文化”作为我校的特色文化,必须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进行深度加工,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提升其内涵,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二是作为学校主线的“竹文化”,在今后的实践中,怎样与学校课改更加有效地整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竹文化”的理念渗入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丰富和完善“竹文化”的育人理论,才能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站在特色创建的前沿,再度发掘“竹文化”的深刻内涵,扎实工作,以更科学的精神和更勤勉的态度,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课程的整合,使特色文化结出更加喜人的成果。

作者简介:徐国东

湖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枝江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三十宇篇文章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

电子邮箱:zjsxxgd@163.com 邮编:443200

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式浅析 篇7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主要基地,实验室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高校实验室建设模式暴露出如管理僵化、固步自封、理论与实际脱节等诸多问题。高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作为一种灵活的实验室建设方式,已经成为了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方式。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2. 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式

校企共建实验室,即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共同进行实验室建设,校方与企业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共建实验室,达到双赢。对于高校实验室建设来说,高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补充方式。校企共建实验室不同于传统实验室模式,合理有效的规划建设共享实验室,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河北大学H3C共享网络实验室是由河北大学与H3C公司共建的实验室,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网络实验室有效助推了学校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

3.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有效补充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解决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的途径之一。对于很多实验室来说,实验设备成本往往占实验室成本相当大的部分,如果能由企业承担设备的投入,那么对于高校来说资金的压力将得到大大缓解。在河北大学H3C共享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中,企业承担了网络设备的投入,从而使校方仅以少量的资金完成了实验室的启动,大大加速了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进程。

实验室教学与现实脱节严重是高校实验室的又一弊病,实验室设备陈旧,环境封闭,其技术水平不足以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调查显示,相当多的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实验软件升级过慢等问题,以致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实验室实践的技术,毕业的时候却发现早就被淘汰了。开放与时俱进是成功实验室的基本要素。校企共建实验室更具开放性,而企业就是实验室先进技术的保证由于企业和现实社会的不可分离性,保证了实验室能够紧密和现实结合,能够把新技术、新知识应用到实验室中,从而保证了实验室的技术先进性。在河北大学共享网络实验室,所有的网络设备都是使用企业一线产品甚至是企业新技术测试产品,把新技术融入到实验中去,如IPv6技术、无线安全技术等都已应用到网络实验室中。

高校实验室教师的教学实验能力是实验室发挥作用的保障,没有一流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称不上一流的实验室。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企业的工程师有着更加先进的前沿技术与设备实践经验,而高校教师又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两方面各取所长,互相切磋,可以更高效的发挥实验室的功效。河北大学H3C共享网络实验室由公司工程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实验室学生,并定期举办知识技术讲座,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实验室建设进行探讨,有效促进了网络实验室的发展。

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丰富了高校的教学体系。校企结合给高校带来了新鲜元素,优秀企业的公司理念往往会与高校相得益彰,而一些著名公司更是都有着业界权威的培训认证体系。共建共享实验室,可以有效地吸收其培训体系精髓,更多的案例教学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积极作用。

校企共享实验室也给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断丰富所需技能是学生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满意工作的成功之本。学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提供一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相对于传统的高校实验室,共享实验室更具实践性。“专业务实,学以致用”,由于实验设备都是企业的一线在用设备,学到即可用到,保证了实验室实践的高效性。

其次,共享实验室有助于学员形成团队观念,而企业工程师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学生在实验中过程中耳濡目染,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再次,由于校企共享实验室的特殊性,合作企业自身以及合作企业所在行业的其他企业会更加青睐有着共享实验室经历的学生,如果聘用有实验室经历的学生,就意味着将花费更少的培训成本。河北大学共享网络实验室对毕业生跟踪数据表明,8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学习经历有效帮助了他们的择业就业。

4. 共享实验室对企业的重大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和高校联合共建共享实验室有着重大战略意义。首先,共享实验室是公司的研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有着知识底蕴丰富的教师队伍,有着最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青年学生,而有知识有创造力是研发工作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和高校联合就意味着有了人才优势。其次,共享实验室可以创造出即时价值。比如说生产型实验室,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本身就可以生产出合格产品,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产设备或产品也能提出很多良好的建议,有利于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更好的改进。此外,共建共享实验室可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和高校合作建设,企业通常会投入很多“硬件”,一方面可以提供自己品牌在校园的熟知度,另外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个积极的正面宣传,有属于树立企业形象。再次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公司产品优势,决策者在选择产品时会更加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产品,从这个方面考虑,共享实验室无疑为企业开发了未来的潜在市场。

5. 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的一些建议

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健康发展是校企双方共同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多赢的局面。校企共建实验室应遵循几项原则。

第一,双方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实验室。所谓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盲目的合作实不可取的,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态度符合双方的利益。

第二,双方应该诚信合作,不能仅仅考虑单方面的利益,要着眼于大局,这也是共建实验室的基础。学校引进企业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而企业选择与学校联合并且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为的是更好的发展企业,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发展好实验室的关键。

第三,做到科学管理,职责分明。校企各司其职,从而可以是双方各自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体现校企共享实验室的价值。第四、同其他任何实验室一样,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开放的发展的实验室才能持续发展,才能成为成功的实验室,而这需双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毕厚杰.《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8-6-1.

[2]危怀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M].人民出版社2007-9-1.

校企创建工商管理实验室 篇8

关键词:建筑材料实验室校企联合

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是提高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也是为建筑企业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组织保障,同时也是为建筑企业提供建筑材料质量保障的重要机构。高校土建专业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校企联合模式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结果。

1高校土建专业实验教学实施校企联合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交通土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与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密切联系的,而培养学生的土建工程实践技能,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因此构建建筑材料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构建建筑材料实验室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高校的经费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样企业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建筑材料的性质以及种类等进行实验。为此,企业都需要构建建筑材料实验室,并且要配备必要的实验检测人才,这些投入同样需要耗费企业一定的经济费用,而通过校企联合构建建筑材料实验室,既可以为企业节省一部分资金,降低企业用于构建建筑实验室和招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费用,还可以为高职院校进入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建筑材料实验室的构建,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2土建专业实验教学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土建工程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模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高校单独办学的落后模式,充分借助建筑企业的优势,整合高校的建筑材料实验资源,提高了高校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对近些年以校企联合构建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为论述点,为构建校企联合的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2.1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限制,高校的实验教学设备,环境与真实的工作岗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与不学没有多大差别的观念,因此他们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就会不认真,不踏实,对于一些建筑材料的实践操作不是被学生当作一种形式学习而不重视,就是学生在实验学习中不自己动手操作。而实施校企联合模式后,高校建筑材料的实验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实验环境更加真实,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所进行的实验操作内容全部来自于建筑企业的真实要求,学生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大部分要被建筑企业所采用于施工中,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规范的实验流程进行;同时实施校企联合的形式,可以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高校可以鼓励从事实验教学的年轻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2.2降低了实验教学的运行消耗,提高办学效益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作为建筑企业,每年在建筑材料实验这一块要消耗上百万的资金,同样高校具有雄厚的人才资源,但是其在资金方面则比较匮乏,如果实现二者的融合,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首先建筑企业对高校进行一定资金的支持用于实验教学,可以降低企业单独进行建筑材料实验的费用,同时也可以节省用于支付实验检测人员的福利待遇等费用,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高校实验设备的使用率,解决高校实验资金紧张的问题,再则高校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办学,可以为本校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与工作岗位。

2.3实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土建工程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校企联合模式,就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以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积极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校企联合办学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同样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上岗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企业与高校的联合教学,可以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纳入到教学要求中,从而使高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针对性地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缩短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期。

3高校土建专业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校企联合模式的构建

作为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的体现———校企联合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校企联合模式对于深化交通土建工程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基于校企联合的交通土建专业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体系是从事土建工程教学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3.1合作企业的选择高校土建工程专业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校企联合模式就是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整合,因此构建校企联合模式的前提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企业。有的高校为了追求校企合作的效果,他们在选择企业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标准,也就是说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不注重对企业的综合素质的考察,结果导致合作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高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充分结合交通土建专业建筑材料学科课程的要求、专业发展规划以及实验设备资源等,发挥高校管理者的人脉关系,对本地区的大型建筑企业进行深入的考察,积极选择具有社会影响力大、发展前景好、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企业为合作伙伴,以此保证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质量。

3.2建立校企组织管理体系校企联合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要依靠完善的校企组织管理体系,结合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目的性,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要共同组建人才培养领导小组机构,并且充分结合双方的目的,制定完整的工作制度,以此保障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笔者所在的院校与新乡河南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合作关系,就是在成立了以交通工程专业系领导与企业董事长为主的联合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而实施的一系列校企合作活动。

3.3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高校交通土建工程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巩固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检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了解相关的建筑检测实验规范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建筑材料实验计划设计阶段,高校要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并且将企业的合理意见纳入到高校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具体的实验教学计划由双方共同制定,当然校企联合模式也要设定相应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具体的项目实验操作比例分配(见表1,其中A为学校主持的实验项目、B为企业主持的实验项目):

3.4注重实验过程训练和实验方法的指导实验教学的指导主要根据主持实验项目的管理方而实施,一般来说高校的建筑材料实验理论知识教学由高校的教师承担,而后再进行企业实验室具体操作时,由企业实验室的管理者进行技术指导。

3.5制定客观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要改变以往的以实验结果为主的评判模式,而是要充分将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平时表现等纳入到成绩评价中,同时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也不应该由高校的教师单独进行而是要由校企合作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后给予综合给定。

参考文献:

[1]李雅文,张云华.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室规划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2).

[2]吕兴军,曹明莉.建筑材料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3]周晓龙.沈先荣.校企合作下高职土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12).

上一篇:再审审查民事诉讼下一篇:关于大海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