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融资市场发展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资本市场受到金融融资的影响,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约束力,探讨区域金融发展所涉及的内部资本市场在融资过程中的约束性可以理清金融融资思路,指导区域金融建设。通过积极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为企业的资本动作和金融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融融资市场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融资市场发展论文 篇1:

南非电力市场发展融资研究及中国企业进入南非电力市场的金融政策建议

【摘 要】电力供应和资金供给的短缺,为技术较为先进,成本较低、举办一定融资优势的中资电力企业和中资银行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的南非市场,打破欧美企业的长期垄断地位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陌生的市场和法律体系,多变的劳工环境,均对中资企业在南非电力市场实现实质性突破提出了挑战。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南非电力市场前景,并就如何在金融政策层面支持中资企业开拓南非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南非;电力体制;金融政策

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南非是非洲电力规模最大的国家,其发电量占非洲的三分之二。历史上,其电量除满足自身供应外,还向周边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输出电力,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莱索托、斯威士兰等国均对南非电力有一定依赖性。然而2007年起,由于长期电力新增产能投资不足,加之一些火电厂设备老化,被迫停产大修,南非爆发电力危机,其影响迅速蔓延至周边国家。为满足自身电力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维持通过电力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南非近年来推出大规模电力投资计划,并着手实施一些大规模电力实施建设计划。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南非经济面临发展困局,增加陷入停滞,罢工风潮云涌,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大规模电力建设融资面临一定困难。

一、南非电力情况和电力危机

(一)高度垄断的电力体制

南非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合一,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是垄断性电力发、输、配售一体化的国有电力公司,供应全国95%的电力,市政企业发电量占2%,其他企业发电量约为3% ( 包括“独立发电企业”) 。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共拥有23 座电站,包括13座燃煤电厂、非洲唯一的核电站—“科贝赫” ( Koeberg) 核电站( 包括两座900 兆瓦反应堆、总装机容量1800 兆瓦)、4座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4座燃气燃油电站和一座风电站。2011 年,南非全国装机容量43 362 兆瓦,发电总量为2424 亿瓦时。2011财年,Eskom电力装机容量为41194兆瓦,发电量为2374.3亿千瓦时,均占全国总装机容量、总发电量的95%。在输配电环节,在厂网合一的体系下,南非国家电力公司还负责南非全部的输电业务。南非电网输电电缆总长度超过21万公里,电线超过40万公里。配售电环节,由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和地方政府配电企业承担。南非电力公司主要售电给3000个工业用户、1000 个矿业用户、49000 个商业用户、84 000个农业用户和400 多万居民用户,共占南非全部用户总量的45%,剩下的55%终端用户由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出售给南非180 多个地方配电公司后,地方配电公司进行转售。

(二)南非电力危机

1998年以来,由于全球大众商品需求旺盛,南非矿业投资发展迅速,但配套电力投资严重不足。在经济持续9年快速增长之后,电力供应出现严重不足的局面。从2007年开始,停电事件频繁发生,平均每天停电3-4小时。进入2008年以来,停电情况日趋严重,爆发了严重的电力危机。危机发生后,矿业公司作为用电大户都不同程度的被迫采取限产措施,限产比例为70% ~ 90% 不等,一些新的矿业投资项目也因电力供应得不到保障不得不暂停。为此,南非被迫减少甚至停止了向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国输电,导致南部非洲国家也连锁出现了供电短缺的局面。

(三)造成电力危机的主要原因

1.南非政府和Eskom对用电量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未及时扩大产能,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新的电力设施工程上马,电力产能增长严重滞后,导致了电力供应不足。通常情况下,电力盈余(产能高于需求的比例)达到15%以上才能确保用电正常。而危机爆发时,南非的电力盈余只有8%-10%,近期电力盈余最低甚至降到5%以下。因此,南非电力赤字长期处于5%至10%之间。

2.部分发电设备老化,停机检修和维护加剧了电力供给不足。据Eskom发言人介绍,因技术问题,该公司大约1/5的产能未得到利用。据此估算,Eskom装机容量为37744兆瓦,其实际发电能力约为30000兆瓦。根据Eskom对2011 年冬季用电峰值的估计为37553 兆瓦,南非当前的电力缺口在7 000 兆瓦~ 8 000 兆瓦之间。如南非经济未来保持5%的年增长率,其电力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二、南非未来电力发展规划与投资计划

2011 年5 月,在经过多方讨论和反复修订后,南非内阁批准了能源部制定的《综合能源计划2010》(IRP20 10,Integrated Resource Plan 2010) 。该规划在综合考虑了政府政策目标、社会发展预测、环保要求、碳排放指标、劳工就业促进、电力供应安全等参数的基础上,以未来20年GDP年均增速4.6%为基本假设,预计到2030年南非的电力峰值需求( Peak Demand)达到67809兆瓦,并按照备用容量32%目标估算出南非总发电能力届时须达到达到89532MW。其间要关停淘汰10902MW的发电能力,新建56539MW的发电能力,其中的14000MW装机容量的电站Eskom已开始组织施工建设。

按照其扩建计划,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的5年内,Eskom计划投资3430亿兰特(约合510 亿美元),其中3/4用于扩大电能力。到2026 年,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兰特。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Eskom在南非政府支持下积极在多个渠道下募集资金。一是出口信贷:2010年初,与3家南非银行和4家外国银行签署了总额为7.05亿欧元的出口信贷协议,后又与5家法国银行达成协议,获得总额为11.85亿欧元的出口信贷,用于向法国阿尔斯通购买发电机组,供应正在施工的Medupi和Kusuli火力电站;二是世界银行贷款:2010年4月,世界银行批准向Eskom提供28.5年,利息为0.5%低息贷款,贷款总额为37.5亿美元,其中30亿美元用于Medupi火力发电厂,2.6亿美元用于太阳能和风能等再生能源项目,4.9亿美元用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现有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三是非洲开发银行贷款: 向Eskom提供210亿兰特(约28亿美元)贷款;四是南部非洲发展银行(DBSA)贷款:向Eskom提供150亿兰特(约20亿美元) 贷款。根据Eskom发布的信息,从目前到2017年有约1900亿兰特(约253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南非当地的资金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必须大力吸引外国投资和积极寻找外部资金以缓解其自身电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关于中国企业进入南非市场的融资建议

近年来,在国内大规模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下,中国电力企业在发电和电网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CAP1400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研发工作也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且经过多年“走出去”积累,中国电力企业已在非洲和亚洲等国家取得一批电力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积累了海外开发的经验和人才储备。

南非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政治稳定,法律体系健全,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基本面较好,外国投资意愿高,外债水平较低,外汇管制呈放松趋势,是非洲的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进军南非市场,既是自身拓展国际业务、扩大利润的现实需要,也是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和实现产业升级的长远需要。同时,以南非为“桥头堡”,中国电力企业在积极进取南非市场同时,可充分发挥其在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强大政治经济影响力,巩固和扩大中国电力技术和装备在非洲大陆的市场份额。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电力企业在南非市场认知度低,发展合作面临不小挑战。一是南非企业投标的市场化程度高。南非市场体制完备,法律健全,政府项目建设全是公开招标,几乎不存在议标行为;二是技术上受欧美发达国家影响大,能源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三是对装备和劳工本地化程度要求高。上述因素使得中国电力企业在技术、劳动力成本和政府公关的优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因此,中国电力企业在开拓南非电力市场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其迫切融资需求,做好融资方案设计,以放大自身在技术和制造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一是要做好政府层面顶层设计。《中南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京宣言》明确提出两国金融机构要加强合作,为两国企业在公路、铁路、港口和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提供包括有货贷款在内的多种方式融资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也与南非能源部签署的200亿美元能源合作协议,加强与南非能源部的合作,融资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南非电力市场的建设与运营,参与《IRP2010》今后的修订,使之更多契合中方利益。

二是发挥好与南非金融企业合作渠道,以银团贷款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分散投资风险。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企业已在南非站稳脚跟,并同当地莱利银行、第一国家银行(FNB)等财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渠道。特别是,中国工商银行入股非洲第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20%,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标志中南两国金融企业合作达到新的高度。电力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额度较大,需要多家金融机构的共同支持,同时项目实施时间长,汇款慢,风险相对较高。中国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当地金融机构对南非电力市场的深入认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当地众多的优质客户资源,通过银团或转贷款模式,支持中国电力企业在南非投资建厂等,并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降低海外投资、工程承包和设备出口的风险,同时促进中国金融机构在南非电力市场领域的业务开展。

三是中国电力企业可与中国金融机构建立“银企联盟”,,以“技术+资金”的银企联合体方式增强我国电力产品和服务的投标竞争实力。同时,金融机构要为企业设定合理开发模式,伴随企业发展,创新产品,为中资电力企业量身打造设计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利用广泛的产品线为电力企业客户兼并、收购、重组、外汇监管、账户结构、债券、当地清算系统、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衍生品、风险管理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也可获得业务拓展的空间和利润的增长。

作者:柳杨

金融融资市场发展论文 篇2:

区域金融发展、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

摘 要:资本市场受到金融融资的影响,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约束力,探讨区域金融发展所涉及的内部资本市场在融资过程中的约束性可以理清金融融资思路,指导区域金融建设。通过积极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为企业的资本动作和金融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区域金融 企业融资 融资约束 区域金融发展 内部资本 企业融资约束

资本运作为企业发展输送动力,是区域金融融资的媒介。通过对集团企业发展的研究发现,企业的融资资本运作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态势和存亡,是企业健康运转的基本保障。本文就区域金融、资本市场对融资状况的影响做一具体分析和探讨。

一、基本理论模型设定研究与融资约束分析

1.文献理论。在1988年,Fazzari et al.的经典文献开创了对公司融资约束研究的案例,随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企业财务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一个关于如何影响公司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金融发展与否的问题更为突显出来。

2.基本模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这种具有参照性的方式,对区域金融发展所需要的内部资本市场,以及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受到的约束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基本要素,进行有效的做出融资缓解。企业的经营主要利用净现值来实行投资决策的制定的,也就是说,投资水平是一个固定值,而企业净投资值就是企业的投资收益与累计投资成本之间的一个差值。下表是这个模型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常用变量。

3.区域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的约束。通过研究数据分析,在区域金融发展较为良好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就会低一些,因为这取决于资本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和齐备,相反则对企业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利用区域金融发展、内部资本市场这一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掌握企业融资约束与区域金融发展之间关联性,对区域金融及融资研究更为具体。

4.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的约束。通过对理论模型的分析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融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企业公司在内部资本市场构建上有着自身的积极作用,其在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资本市场的构建。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且对企业之间融资运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性。

5. 企业融资受区域金融发展和内部资本市场的重合约束。通过对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的需求远远大于内部资本市场,区域金融在一发达阶段,由于信息环境不完备,主需要企业公司形成自身的内部资本市场来进行市场资本配置。总体来说,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不是很高,同时也投资强度较低,企业公司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无法有效处理企业市场融资所受到的约束。随着区域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渐对内部资本市场的依赖性降低,外部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企业的融资注入新的活力。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说明。本文在对企业融资影响制约因素的研究分析过程中,选取以2011年到2016年这5年之间的具有企业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企业和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36050多个有效数据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和观察。

2.基本数据分析来源。本文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分别来自中国金融数据库和Wind 资讯金融终端系统,所用数据在操作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操作,并通过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1.企业融资受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结果分析。通过对计量模型的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市场资本的配置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约束十分强烈,企业公司的回归系数基本为负数显示,从而可以证实,区域金融积极向上的发展建设,可以有效降内部资本对企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和牵制性。区域金融能否有效平稳发展,关系着企业公司在融资上的良性循环。

2.企业融资受内部资本市场影响的结果分析。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个是国有企业,另一个是民营企业,所以我们在建模时,进行了双向分析模式。在民营企业模型设置内,回归系数基本呈现为负数,企业在投资建设中利用自身资金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扩展民营企业自身资金往来渠道,以解决自身资金的不足。

针对所受波动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来说,个来在资金运作中,应强调资金流转的操作模式,不断地促进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以有效抵抗融资运作给民营企业带来的冲击力。

3.企业融资受区域金融发展和内部资本市场重合影响的结果分析。由设置模型分析结果可见,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是从东部向西部呈现出阶梯式发展水平。首先是发营企业,特别是在区域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内部资本市场就会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这也就出现对企业融资约束不是特别明显的现象。但在区域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基本处于成熟阶段,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所受的约束。

四、结语

对于本文所做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所在是为了探讨企业在融资上受所受约束的有效解决办法,从上述可见,完善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解决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潘俊,王亮亮,吕雪晶.金融生态环境、內部资本市场与公司现金策略[J].管理评论, 2015.(05): 58-69.

作者:李海妮

金融融资市场发展论文 篇3: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劣势探究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鉴于我国传统金融融资门槛高、贷款利率高,“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瓶颈。因此探究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其效率高、覆盖广等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38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崛起,众筹、互联网金融公司、P2P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迅猛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发展瓶颈。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互联网+”定位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1融资渠道不够宽

企业融资的渠道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又包含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则相对单一,主要有内部融资和间接融资。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风险又比较大,因此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甚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困局而出现亏损,造成资金状况紧张,引发内源融资不足,只能转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中的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而银行出于对其自身风险因素的考量,更愿意将资金借给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等原因,获批的银行贷款则较为有限。

12缺乏抵押和担保

伴随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贷款的担保体系建设也逐渐完善,放贷所需的担保条件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信贷风险高,财务信息不够完善,信用数据缺失,缺少相应的担保支撑,因此部分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贷到款。此外,担保机构鉴于中小企业自身风险较高的特征要求中小企业进行了反担保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如此一来,更增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投入成本,造成中小企业担保成本过高,在相当程度上也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负担。

2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优势

21简化办事流程,实现效率高效化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主要是融资期短、融资金额小、融资频率高和融资抵押少等,从而很难通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资,而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较大地缓解了这一融资难点。互联网金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具有显著的优势,比如放款速度快、产品种类多及贷款审批流程简单等。企业只要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及时获得来自金融第三方的技术服务,吸纳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小企业主等多方面的资金,让企业主得到较为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在浙江省义乌市,已经有不少中小企业主通过全球网的网络平台贷款成功,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走出了“融资难”的困境。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希望和新渠道,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危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

22打破行业垄断,实现金融民主化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强大冲击,除了直接的业务竞争、市场占有率外,更大的意义是它会助推打破传统金融资源的垄断、改革不合理的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甚至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正是“经济民主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它彻彻底底地打破了传统银行对金融资源的垄断,大幅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模式。曾有研究测算显示,2013年由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节约的支付成本约可达到500多亿元,按此发展速度,到2020年预计由其累计节约的成本可达到1万亿元左右。这些数字代表的是“剥夺”了资金垄断者的利益,而降低了资金实际使用者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有效率。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成了“金融民主化”的发展趋势,而这一趋势由于契合未来的发展潮流,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3突出产品特色,实现服务人性化

长期以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很多银行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互联网金融业提出的目标定位是“让每个中小企业能在网上真正体会到‘用户就是上帝’的感觉,当他提出某个要求,我们各个服务很快就会去跟进,而不是让中小企业到处去找人求人贷款”。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平台、众筹、电商小贷模式、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出现,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并为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核心在于“搜索和比价”,力求为用户挑选出最匹配的金融产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往复、主张平台开放,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更便捷的融资方式,重视并强调服务的人性化。

3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31立法和监管不够到位

互联网金融作为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出现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其发展速度却不容小觑,从而在立法以及监察管理等方面不免有所缺失,存在着一定的监管空白区。目前,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的金融市场,原有的法律条款也不再符合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条文,但如针对众筹、P2P等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范还不十分健全,很容易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从而打法律的“擦边球”。互联网金融如果缺少了规范金融活动的准绳,也将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埋下了危险隐患。

32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互联网金融业客户信用体系相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传统的金融业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史,客户信用体系也比较成熟。而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评级体系建立晚,发展还不完善,这也是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的重要阻碍。此外在我国,信用评级信息只有授权的金融机构才能使用,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无使用权限,信息方面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壮大,另外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缺乏口径不一致,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同的统计口径也不利于信息的共享,也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不小的阻力。

4对策与建议

41增强多元化资源的战略整合

互联网应用技术安全与否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前提条件。目前,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的漏洞将直接危及到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效果,为此,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资金投入,确保互联网技术的安全运行,防止网络黑客入侵、客户信息被盗等事件发生。此外,互联网技术的根本基础是人才。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不断加大对技术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必要时也可通过协会、论坛等方式进行沟通、探讨,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良性发展。

42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融资的民主化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携带着一定的风险。网络数据的便利反过来也会让不法分子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非法获得个人以及企业的重要信息。制度上的创新和法律的支持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为此,需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互联网金融的长久良性成长,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的义务权利,规范其运作流程,及风险预防措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监管是相互统一的,为此,在实现金融创新管理的过程中,需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使金融监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43加快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利用其自身所累积的数据对用户进行风险评测,而单个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是很有限的,当前阶段,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信息不能共享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突出瓶颈。要想打破信用体系方面的约束,一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间要实现信息共享,规范信息体系建设口径,建立健全互联网征信平台,实现互联网金融全行业的信息共享;二是将央行信用体系与互联网征信平台信息整合,降低我国现行的信用体系准入门槛标准,将已有信用体系纳入征信平台,实现信息的真正共享,减低信息使用费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4打造健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

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政策调研,逐步建立起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量体裁衣,为中小企业制定适宜的金融政策和优惠条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信息难获取等问题,鼓励中小企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融资方式,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在信誉度、抵押担保、按时还款等方面的管理,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做到有借有还,共同维护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结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其自身规模不大、抵押物少等短板影响,在向传统金融机构融资时很容易遇到障碍甚至遭到拒绝,进而阻碍了不少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和逐步完善,放款速度快、产品种类全及贷款审批流程简单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吸引了广大中小企业去融资,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不可忽视,互联网金融在立法和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增强多元化资源的战略整合,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管理,逐步完善互联网信用体系,才能让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J].财经界,2014(10)

[2]郑晓晓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控研究[J].征信,2014(11)

[3]宋运霞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型企业营销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14(16)

[4]司秋利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11)

[5]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2)

[6]刘金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4(43)

[7]姚倩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小额信贷研究[J].中国市场,2015(21)

作者:高辉

上一篇:个人学校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行政诉讼概念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