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通用8篇)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1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意见》把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相关部门沟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预计相关部门的落实细则将很快出台,不排除未来向棚改、“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定向降准的可能,但货币政策全面“放水”的可能性不大。

融资成本高成因多样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在于商业银行,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75%的存贷比考核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对存贷比进行适当改革有助于贷款利率下行。不过,银监会人士表示,在《商业银行法》尚未修订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只能结合实际优化存贷比等指标,最大程度引导资金进入小微、“三农”等实体经济领域薄弱环节。

事实上,融资难、融资贵是由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加成率”过高、风险溢价上升、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吸金、信贷规模控制和75%贷存比的风险监管指标、不对称的变相“金融自由化”、可贷资金需求缺乏利息率弹性等。这不是单靠放松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预计未来的调控方向还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货币政策不会在总量上大规模“放水”。对于实体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要想办法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此前的那些定向措施,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落地,必要时也可能会再增加新的额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吴庆认为,目前企业融资状况在逐渐改善,但改善和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未来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近期新批的几家民营银行,是增加银行业良性竞争的重要做法,未来这个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长期的改革方向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股本融资市场。

专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针对今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的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十项举措,《意见》进一步深化,并对每项举措落实责任进行细化分工。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将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比如《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尽快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办法,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一直被视为草根金融和普惠金融,其目标也正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融资的可获得性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不过由于相关监管规范迟迟未出,P2P网贷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据调查,有些P2P借款人成本甚至超过小贷公司和民间融资的利率。年化超过30%融资成本普遍存在,个别平台的年化融资成本甚至超过40%。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时,《意见》认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据了解,多年来,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业界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也从未中断。

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称,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问题是,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缺乏融资渠道,应该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意见》认为,从中长期看,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引导小微企业健全自身财务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党报发声:让企业融资不再贵

据人民日报援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话说,“《意见》出台了一揽子方案,说明融资成本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全方位的。”

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说,“《意见》的出台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意见》紧紧围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多方着力、标本兼治,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鲁政委认为,“与以往谈及企业融资成本高,仅仅关注对企业的贷款价格和收费不同,《意见》从资金来源角度,特别对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具体而言,从金融机构内部来看,要求“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

从金融机构外部条件来看,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让银行获得更稳定、成本更低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和相应的信贷额度,以及缓解贷存比制约;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打击非法集资,遏制资金争夺逼高资金价格的行为。

“融资贵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当前企业盈利能力恶化,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让企业能够挣到钱。”鲁政委说。《意见》提出,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意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来贯彻定向调控要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而且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最具活力的企业,流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刘福寿说。

专家: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

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措施,专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只有在约束预算软约束部门无效投资的同时,放松管制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自发为中小企业融资,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俗点说,也就是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报道称,近年来,我国整体利率中枢系统性上升。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名义利率水平与一国的名义增长率是正相关,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在名义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同时资金利率中枢却被不断推升。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愈演愈烈。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突出„„”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提出10条意见。

专家称利率的高位必然反映货币供需关系的失衡,要么是供给端收缩,要么是需求端强劲,要么是二者皆有。分析利率上升的不同原因也就决定了应该采用何种政策针锋相对地化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从供给端看,中国似乎并不存在信用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M2余额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名义GDP增速,M2占比GDP的规模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连降台阶,但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和人民币贷款却屡创新高。

推升利率主要动力来源于货币需求端,主因是预算软约束下过剩产能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等资金黑洞不合理的旺盛信贷需求。

首先,政府基建项目投资周期长。地方政府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刺激政策中均行使逆周期调控职能,但地方政府进行的基建投资项目资金回收期长,多数中长期投资项目在信贷资金到期之前尚未完工,需要信贷不断展期以保证开工项目顺利完工。

其次,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僵尸化”。债务驱动导致产能扩张,但后续的总需求不足使得企业盈利难以偿还债务的利息支出,只能依赖信贷者或地方财政支持而免于倒闭。一旦僵尸企业出清,可能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风险,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可能会投鼠忌器,但这一存在确实又吞噬了原本可以投入新兴企业和部门的信贷资源。

再次,地方政府和过剩产能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本身地方政府长周期基建项目和僵尸企业对债务的续存就构成了信贷需求端极大的压力,如果再套上预算软约束和政府信用背书,就导致负债主体对利率不敏感,再高的资金成本也敢借。

过去,高储蓄率为实体经济的旺盛融资需求提供了挪腾空间,但在经常账户顺差趋势性下降和人口红利衰减的背景下,中国储蓄率的高点已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私人部门去杠杆,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公共部门也开始去杠杆。内需不给力,各国开始加大力度抢外需,中国的WTO红利将逐步消散,经常账顺差将面临趋势性下降。

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储蓄率拐点导致银行不得不借道高息理财产品来争夺存款,负债端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攀升。货币基金借力互联网技术也趁虚而入,通过对一般存款的分流,利用高利率的协议存款在银行负债端占据了一席之地。

专家称,传统部门强劲的融资需求和储蓄率拐点是全社会融资成本被推高的原因,其结果是其他市场化部门融资需求被不断挤出,而非标的兴起、期限错配、融资链条盘根错节乍看之下是推【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八个部门认真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意见》把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相关部门沟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预计相关部门的落实细则将很快出台,不排除未来向棚改、“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定向降准的可能,但货币政策全面“放水”的可能性不大。

融资成本高成因多样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在于商业银行,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75%的存贷比考核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对存贷比进行适当改革有助于贷款利率下行。不过,银监会人士表示,在《商业银行法》尚未修订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只能结合实际优化存贷比等指标,最大程度引导资金进入小微、“三农”等实体经济领域薄弱环节。

事实上,融资难、融资贵是由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加成率”过高、风险溢价上升、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吸金、信贷规模控制和75%贷存比的风险监管指标、不对称的变相“金融自由化”、可贷资金需求缺乏利息率弹性等。这不是单靠放松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预计未来的调控方向还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货币政策不会在总量上大规模“放水”。对于实体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要想办法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此前的那些定向措施,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落地,必要时也可能会再增加新的额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吴庆认为,目前企业融资状况在逐渐改善,但改善和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未来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近期新批的几家民营银行,是增加银行业良性竞争的重要做法,未来这个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长期的改革方向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股本融资市场。

专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针对今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的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十项举措,《意见》进一步深化,并对每项举措落实责任进行细化分工。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将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比如《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尽快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办法,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一直被视为草根金融和普惠金融,其目标也正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融资的可获得性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不过由于相关监管规范迟迟未出,P2P网贷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据调查,有些P2P借款人成本甚至超过小贷公司和民间融资的利率。年化超过30%融资成本普遍存在,个别平台的年化融资成本甚至超过40%。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时,《意见》认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据了解,多年来,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业界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也从未中断。

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称,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问题是,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缺乏融资渠道,应该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意见》认为,从中长期看,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引导小微企业健全自身财务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党报发声:让企业融资不再贵

据人民日报援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话说,“《意见》出台了一揽子方案,说明融资成本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全方位的。”

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说,“《意见》的出台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意见》紧紧围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多方着力、标本兼治,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鲁政委认为,“与以往谈及企业融资成本高,仅仅关注对企业的贷款价格和收费不同,《意见》从资金来源角度,特别对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具体而言,从金融机构内部来看,要求“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

从金融机构外部条件来看,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让银行获得更稳定、成本更低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和相应的信贷额度,以及缓解贷存比制约;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打击非法集资,遏制资金争夺逼高资金价格的行为。

“融资贵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当前企业盈利能力恶化,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让企业能够挣到钱。”鲁政委说。《意见》提出,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意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来贯彻定向调控要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而且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最具活力的企业,流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刘福寿说。

专家: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

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措施,专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只有在约束预算软约束部门无效投资的同时,放松管制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自发为中小企业融资,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俗点说,也就是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报道称,近年来,我国整体利率中枢系统性上升。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名义利率水平与一国的名义增长率是正相关,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在名义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同时资金利率中枢却被不断推升。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愈演愈烈。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突出„„”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提出10条意见。

专家称利率的高位必然反映货币供需关系的失衡,要么是供给端收缩,要么是需求端强劲,要么是二者皆有。分析利率上升的不同原因也就决定了应该采用何种政策针锋相对地化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从供给端看,中国似乎并不存在信用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M2余额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名义GDP增速,M2占比GDP的规模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连降台阶,但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和人民币贷款却屡创新高。

推升利率主要动力来源于货币需求端,主因是预算软约束下过剩产能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等资金黑洞不合理的旺盛信贷需求。

首先,政府基建项目投资周期长。地方政府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刺激政策中均行使逆周期调控职能,但地方政府进行的基建投资项目资金回收期长,多数中长期投资项目在信贷资金到期之前尚未完工,需要信贷不断展期以保证开工项目顺利完工。

其次,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僵尸化”。债务驱动导致产能扩张,但后续的总需求不足使得企业盈利难以偿还债务的利息支出,只能依赖信贷者或地方财政支持而免于倒闭。一旦僵尸企业出清,可能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风险,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可能会投鼠忌器,但这一存在确实又吞噬了原本可以投入新兴企业和部门的信贷资源。

再次,地方政府和过剩产能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本身地方政府长周期基建项目和僵尸企业对债务的续存就构成了信贷需求端极大的压力,如果再套上预算软约束和政府信用背书,就导致负债主体对利率不敏感,再高的资金成本也敢借。

过去,高储蓄率为实体经济的旺盛融资需求提供了挪腾空间,但在经常账户顺差趋势性下降和人口红利衰减的背景下,中国储蓄率的高点已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私人部门去杠杆,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公共部门也开始去杠杆。内需不给力,各国开始加大力度抢外需,中国的WTO红利将逐步消散,经常账顺差将面临趋势性下降。

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储蓄率拐点导致银行不得不借道高息理财产品来争夺存款,负债端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攀升。货币基金借力互联网技术也趁虚而入,通过对一般存款的分流,利用高利率的协议存款在银行负债端占据了一席之地。

专家称,传统部门强劲的融资需求和储蓄率拐点是全社会融资成本被推高的原因,其结果是其他市场化部门融资需求被不断挤出,而非标的兴起、期限错配、融资链条盘根错节乍看之下是推高实体融资成本的原因,其本质只是这种挤出效应下的表现形式。只有当传统部门融资需求回归常态,只有当传统部门成为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硬约束主体时,融资难问题才能有实质缓解。

中央底线思维明确,短期内需要依靠传统部门托底经济,融资需求端强势难改,解决融资难的重点随之转向信用供给端。

报道称,短期来看,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

首先,金融体系缺乏合理的风险定价。定向宽松往往是经济下行时稳增长的一种手段。

其次,“总量稳定”的界限不易控制。在传统部门融资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下,若要满足所有部门融资需求,定向宽松势必要不断加大力度,而在货币乘数居高不下的条件下,很可能会逾越“总量稳定”界限。

最后,定向宽松很难真正做到“定向”。定向宽松只能使政策支持领域获得一次性资金配给,但无法真正提升这些领域的盈利能力和扩大再生产的意愿。

解决融资难,在通过定向宽松给中小企业输血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改革激活中小企业的造血功能。

实体融资成本的原因,其本质只是这种挤出效应下的表现形式。只有当传统部门融资需求回归常态,只有当传统部门成为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硬约束主体时,融资难问题才能有实质缓解。

中央底线思维明确,短期内需要依靠传统部门托底经济,融资需求端强势难改,解决融资难的重点随之转向信用供给端。

报道称,短期来看,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

首先,金融体系缺乏合理的风险定价。定向宽松往往是经济下行时稳增长的一种手段。

其次,“总量稳定”的界限不易控制。在传统部门融资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下,若要满足所有部门融资需求,定向宽松势必要不断加大力度,而在货币乘数居高不下的条件下,很可能会逾越“总量稳定”界限。

最后,定向宽松很难真正做到“定向”。定向宽松只能使政策支持领域获得一次性资金配给,但无法真正提升这些领域的盈利能力和扩大再生产的意愿。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2

政府还在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首先是进一步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 实现两个“不少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少于其他各类贷款的增长, 中小企业的贷款不少于上年的实际增长。

第二是中小企业创业板的推出。创业板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特别是排队中小板的拟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和部分新申请创业板的公司的融资, 提供更多的渠道选择和成功机会。一些与创业板定位契合的新经济、新商业模式、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企业, 也将能从创业板受益。

第三是通过其他各类融资渠道, 包括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培育和发展, 多种渠道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自己也在努力。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要靠双方的行动。企业必须重视建立和精心维护自己的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财务信用和纳税信用。中小企业要做到安全融资, 必须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理性运用财务杠杆, 考虑企业治理结构, 资金数量上追求合理性, 资金使用上追求效益性, 资金结构上追求配比性, 资金运作上更注重存量筹资。

上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总结出, 中小企业要通过“自救、互救、他救”, 来获得发展的机遇, 化危机为机会。他救, 是政府来救中小企业, 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 正在发挥切实的帮助作用。互救, 就是抱团取暖, 包括“政企抱团”、“银企抱团”、“强弱抱团”、“行业抱团”, 企业自己也要“内部抱团”。通过抱团, 积蓄能量, 为下一步的发展赢得机会。自救, 就是企业自己要有求生的信心, 积极行动, 发掘潜能。

完善信用评级,缓解企业融资难 篇3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深化当前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教授认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债券市场、保险业等均大有可为。

《中国经济周刊》:一些服务密集型民营企业时常遇到融资困境,您认为金融业如何能帮助这些企业融资?

钱军: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民营企业上市相对来讲比较困难,能帮助他们融资的金融产品也很少。

对于企业融资来说,应该是债券市场比股市更容易。企业上市以后一般对发债券有帮助,因为你信息披露多,比如公布了财务报表。然而在美国,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因为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比较多,另外有权威的评级公司。如果非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比较少,这种情况下好的评级就能帮助企业顺利融资。

对于中国企业融资来说,发行企业债券是很重要的一个融资方式。不一定非要上市,因为上市后为股东创造短期效益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在我们债券市场的发展中,评级公司是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有一套公开的信用评级制度。这个做好了,有很多非上市公司就可以发债。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认为,只有扩大内需,实体经济的活力才能被激发。您认为金融业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钱军:要扩大内需必须要加强社会保障,这样老百姓才可以放心花钱。在社会保障服务中,金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保险行业,中国保险行业的规模、覆盖率等,在发展中国家中都算是极低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比如印度,农村里虽然有很多文盲,但他们可以购买世界银行提供的保险产品,例如对自然灾害的保险,可以保证遇到洪涝灾害时农民也不会蒙受大的损失。而在中国,这样的保险产品太少,或者没有被市场和农民所接受。所以这方面保险行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美国,白领、蓝领也好,教授、职员也好,实际上都可以用部分的收入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比如说每个月从工资里扣10%来做退休金,这部分钱在退休以前是拿不出来的,但可以提前同这笔钱投资股市、债市,而且相关的税收缴纳可以递延(税到退休后取款时再支付)。

美国股市能变成长期投资的工具,就是是因为美国有这样的社保机制。居民可以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每个月固定用作股市投资。这样的长期的资金流入对股市的持续发展、市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公众有了未来生活安全感后,才敢于消费。金融体系只有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居民消费才能增加,内需才能扩大。

《中国经济周刊》: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要避免自身陷入危机。您认为当前中国金融业的哪些部分最有可能陷入危机?

钱军:在中国,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最易陷入危机的金融中介是银行。不管是地方政府、普通家庭还是企业,如果他们投资失败,借银行的钱无法按时偿还,银行就会谨慎放款或者停止放款,这会直接威胁到中小企业和普通家庭,进而威胁实体经济。

银行业可能会面临两种危机:一是银行系统内的坏债引发的危机;其次是由于市场下挫崩盘导致的危机。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4

贵州老秘

八级老秘

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

电梯直达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8:28: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今年3至5月,市政协调研组采取座谈走访、实地察看、发放调查问卷、听取情况介绍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末,全市共有中小企业19495家,涉及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这些企业为全市实现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财政收入和 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已经成为达州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全市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借贷,三是内部集资、自筹。上市融资尚为空白。而三条渠道都存在着困难。首先是银行信贷对企业支持率比重较小,且支持行业集中度高。据了解,全市近2万中小企业,与银行建立业务关系的有3千多家,建立信贷关系的只有1千多家,仅占企业总数的5%。8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和内部职工筹集资金,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企业不到20%。据宣汉县反映,该县70%的企业近10年来未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近80%的企业,近五年未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目前全市中小企业资金总需求量达50亿元,其中流动资金需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需34亿元,缺口相当大。且几家商业银行80%左右的信贷集中在达钢、达州电厂、达渝高速、华蓥山电厂等几家大企业,而大量中小企业贷款甚少。其次,民间借贷虽有快捷、方便、门槛低等优势,但利率高,据一些企业反映,一般月息在3——5分不等,甚至更多,企业难以承受。受制于融资难,一些如通达化工、福瑞制药等企业,本只需三五百万就可以扩能升级,创出上亿产值,一些如鹏翔电子、达州博瑞实业等,本可以抓住机遇,扩大生产规模,扩展市场份额的企业,因融资难而失去机遇。全市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因融资难而生产开工不足,停产半停产的增多。目前,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中,采矿企业56户,建材企业23户,冶金企业11户,轻工纺织企业1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

二、融资难的具体体现

(一)银行准入难。我市中小企业大多没建立公司治理机制,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资产和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在产权制度上不符合银行标准。加之产业结构不合理,类别多为能源化工、煤炭冶金、建筑建材、机电纺织,多数是国家限制发展产业,不符合银行信贷产业政策或环保政策,属于要求退出信贷范围的占企业总数的20%左右。

(二)资信建立难。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约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甚至没有会计报表,财务报表经过审计的几乎为零,虚假帐、多套帐的现象甚为普遍。企业的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在其财务报表中真实性、透明度不高,银行难以认同。另一方面,企业破产兼并比例较高,对银行资产的影响较大。一些中小企业业主通过企业改制、破产、转产、注销法人等方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破坏了银企合作的信用基础,近几年,我市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剥离、核清、置换等方式处理不良贷款达150余亿元,付出了高昂代价。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被打入“黑名单”,银行根本

不予授信评级。

(三)信贷抵押难。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以抵押为主,部分商业银行在抵押物中甚至只认房、地产。且资产抵押折扣率较低,土地、房产按60%左右折扣,生产设备仅折20%——30%,自建厂房不能用作抵押,租赁厂房物权障碍更多,机器设备又存在变现困难,银行不愿意接受。而我市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初期,资产积累不足,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抵押要求。据初步统计,全市占50%以上的中小企业无有效抵押资产,较多中小企业被挡在信贷大门外。同时,中小企业贷款一般具有额度小、时间短、次数多的特点,而抵押手续繁琐,程序复杂,难以适应其要求,且抵押物的评估登记收费很高,涉及国土、房产等多个中介部门,部分银行还要求办理财产保险、公证等,各种中介收费总计大约占融资总额的2%——3%,增加了企业负担。

(四)融资担保难。目前,达州市注册担保公司已有26家,但进入实质性运作的仅有10家,县一级担保公司,尤其是政策性担保公司普遍规模小,注册资本金少,大多在1000万——2000万左右,达不到商业银行要求的一亿元实有资本金的底线,难以为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提供有效支持。担保公司的运行机制和高额的担保费用也使企业担保难。大多数担保公司实际变成了“第二银行”,一般门槛较高,接近银行要求,要求企业抵押、质押,基本没有信用担保,还要求实行反担保,同样需要支付固定资产抵押登记、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过户、担保费等多种费用,担保费约占贷款额的4%——8%,且要交纳10%——15%不等的保证金。据大竹鹏翔电子公司反映,贷款300万元,除去各项费用及保证金只剩下220万元。担保融资成本之高,实在是企业难以承受之“痛”。

(五)核准审批难。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是“小、急、频”,而银行为防范风险,对任何贷款都要求一套完整而繁琐的融资手续,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如某银行办理小额信用贷款中,仅银行内部需要的资料最低为56页。同时,随着银行企业化改革,大幅度收拢信贷管理权限,市建行、市农行、市中行新增项目信贷审批权限完全上收,市工行虽有一定审批权限,但对于属四类地区的我市也基本形同虚设。市、县级银行授权、授信不足,基本失去贷款资格,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大多只起调查评估作用,然后是层层报批,程序复杂,耗时费力。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至少要办十道手续,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往往错过最佳商机。

(六)银企对接难。一方面我市社会诚信系统尚未建立。据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反映,1万9千多家中小企业,录入征信系统的企业为3000余户,仅占企业总数的15.66%。社会经济信息不透明、不共享,企业和个人经营状况的真实性难以判断,使得银行很难选出有实力、守信用的企业。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对风险的管控更加严格,尽管国家政策不断向中小企业倾斜,但银行采取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同时,金融机构对信贷政策、程序、金融产品种类、作用以及企业需求的准备等相关金融知识宣传推广不足,企业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融资意识淡薄,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不注重建立和发展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不注重自身在银行的信用建立。

三、缓解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体制、机制障碍,放权授信,扩大市县金融机构信贷经营权。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地区性中小银行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的人品和能力等,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在为本地中小企业贷款上具有比较优势。当前,要打破“金融机构越大越好”的思维定势,在全市推广宣汉村镇银行模式和经验,并积极探索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小额农贷机构等小型金融组织,尽快探索制定《放贷人条例》,建立“谁出资、谁管理、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小型金融组织机制,在遵守国家法规基础上,在金融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之下,加快民间借贷合法化、阳光化步伐,有效拓宽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三)推动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定做融资产品。一是各金融机构应辩证地对待大、中、小企业关系,真正做到贷款行为准则以效益为中心,走出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作为贷款依据的误区。二是各金融机构应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投向,修订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正向激励机制。三是各金融机构要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间急、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出发,改进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实行差别管理方式,优化信贷业务流程,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审批权限,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管理,循环使用”的管理模式。四是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品种,如仓单质押贷款、货权质押贷款、商铺经营权质押贷款、银票质押担保贷款、信用证担保贷款、企业法人周转经营贷款、订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等。五是引入自然人担保、大股东担保等担保方式,解决中小企业不动产抵押不充分的难题。六是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不同的个性化融资产品,适当降低融资门槛。例如,对发展初期的小企业,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抵押质押担保,可以不进行评级授信,直接提供贷款;对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小企业,则制定适合其特点的客户评级办法,按级给予相应的金融服务;而对于财务信息比较充分、信用记录较好的中型企业,在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以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四)完善担保运行机制,促进担保信用体系健康发展。一是做强担保公司。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注资力度,使之做大做强。二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各级财政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作为担保机构的代偿坏账补助,使担保行业承担的社会贡献与政府扶持力度相一致。三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设立再担保基金,用于对民营担保机构的资金扶持,提高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帮助其分散经营风险。四是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重点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性会员制担保机构,借助行业协会或商会等组织的作用,牵头行业内企业联保等形式为中小企业贷款创造条件。积极探索信用互保机制,学习借鉴资阳五方联动模式,充分发挥我市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的作用,结合“模范守信中小企业培植计划”,壮大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形成纵向联系担保公司、横向建立会员制担保、结对互保等融资新机制。大力倡导由行业组织出面协调,企业相互拆借,通过自愿形式,组成企业间的融资平台建设,形成蓄水池效应。五是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免征营业税。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5

近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明确提出,要“抓紧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担保机构等多层次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担保机构评级制度建设”。市委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开发

区、工业园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市本级要在 ‘整合资产、搭建平台、规模贷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各工业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

为保证“火车头”平稳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根据国发【2009】26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抓紧构建、完善我市园区企业贷款、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为我市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平稳、快速发展再添动力。通过吸收园区内企业入股、市县两级财政从工业园区土地出让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给予扶持,成立股份制担保公司,为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内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同时,还应鼓励各商业银行根据园区内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负债比例、偿还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最后,还要积极探索“银、园、企”三方封闭运行的土地质押、资产抵押等灵活多样的信贷办法。(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6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我X经济发展、X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X政协主席会议根据X委安排开展了专题协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资过于单一。

中小企业的初始资本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规划的事业规模,从事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或服务业等对规模要求不高的生产经营。企业业主实行家族式管理,资本来源过于单一,不愿吸收外来资本,一门心思想贷款,因而初始资本不会很大。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沉重打击。

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新成长期,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缺乏,存货管理与债务债权方面缺少内部控制、无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等问题,更加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

三是有效担保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提供有效的信贷保证,一些单位怕银行追究连带责任,都不愿意冒风险为别人提供担保,即使能找到一个为自己担保的往往也会因为经营不善、资产质量差等原因而不具备担保能力。其次,中小企业融资时难以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提供的一些产品、设备变现能力低,银行都不愿接受。另外,抵押担保的程序也很复杂,企业如要办理一批财产的抵押,需要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正等复杂手续,涉及到许多的职能部门,并需要提供很多相关的资料。由于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的质量低和难以落实,致使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银行不愿承担风险。

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银行出于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上都十分谨慎,最易受到宏观调控、压缩贷款规模的影响而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银行是企业的本质,决定对企业贷款是锦上添花,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金融企业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或者基础建设聚集,而对中小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收益高、效益好、现金流充足的优质中小企业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另一方面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不十分好的企业,由于银行尚不能识别,往往融资困难。

二是政策制约银行贷款能力。

政策对银行的规定不只是“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还规定贷款对象和额度,导致X几大银行陷入有存款无贷款,有贷款无存款的怪圈。如邮政银行、农商银行吸纳了XX%的存款,而政策规定这两大银行只能为服务三农提供单笔不超过X万,总量不超过存款额X%的小额贷款,而银行为了支付存款利息并让存款产生收益,只能将余款交上级银行投入其他地方。其他几大银行有贷款额度但因存款太少而无贷款能力,想贷款也只能承担风险从外地借资,如一家刚进入X的银行三个月存款X亿元,贷款达X亿元,银行为此承受具大风险。

三是银行对信贷责任人的责任加大。

目前,银行对从事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很重,一笔贷款的损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贷款责任人,因此,在风险因素不能确定前,银行人员是存在恐贷、拒贷心理。

(三)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不够重视。

X政府虽然对中小企业实行了“税融通”、“促保贷”和“企业上云”等帮扶措施,并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但对召开银行联系会议增强银行责任,召开银企对接会议加强银企沟通,制定激励机制调动银行积极性,财政国库存款实行论功行赏等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各级银信部门对政府融资态度不了解,对企业状况不清楚,使X的存款外流,外面的资金也不愿引进。

二是信用环境不优。

虽然,今年X法院公开了八批老赖,对创建良好信用环境起了积极作用,但部门联动不够,打击不力。特别是前几年个别企业贷款跑路,目前银行还心存余悸。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宣传力度,宣传和推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以及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情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促进银企良性合作。政府要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深入中小企业聚集区,组织融资对接会,增加银企的相互了解,增进银企之间的感情,现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搭建政策宣传平台,促进信息交流互通,建立包括物理网点、报刊媒体、新宣传媒体在内的多方位、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政策宣导以及政、银、企交流,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落实。

(二)转变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财务和人事制度,积极授信,主动创造条件争取金融支持。同时,中小企业要改变家族管理模式,积极吸纳股东、引入风投资本壮大经济势力。银行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积极主动作为,优化金融服务,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主动对接企业,敢为人先,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即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造成抵押手续无法办理,抵押物价值不足,导致抵押无法落实,企业达不到行业准入管理要求,基层行无法办理授信等问题;同时信贷产品上要简化信贷手续和审批流程,尽可能缩短企业融资等待时间,科学、合理地制定贷款限额、期限和利率价格水平,寻求企业和金融最佳效益结合点。

(三)推进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适应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有效、合理、透明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要特别支持那些有X场、有效益、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建立多层次、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X场体系。银行可以扩展中间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例如票据承兑和贴现、代理融通、结算等业务。金融机构发展此类业务,既能促进企业资金方面的流通,缓解资金困难,又能促进社会资金的流通使其呈良性循环。

(四)强化激励措施

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除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外,更多的应该是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激励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和贷款力度,使银行成为支持X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是要加强沟通,改善银行系统对X融资环境的认识,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二是要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激励银行机构引入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支持X经济建设。三是要建立财政国库账户论功行赏的竞争机制,财政国库账户实行轮换,谁对X经济发展贡献大,财政国库账户落户谁家,以调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积极性。

(五)加大打击力度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7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 中小企业先天存在不利于融资的因素。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不大, 经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未来发展前景不易判断。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条件落后, 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公司治理结构极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往往是家族式管理, 有的虽然改制,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短期行为。有些中小企业为了短期利益, 不惜作假帐偷逃税款, 甚至存在逃避和不归还银行债务的现象, 严重损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 到2008年末, 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是11.6%, 高于整个银行业七八个百分点。

2. 信息不对称。

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大型企业而言规模小、创业时间大多不长, 缺乏历史信用记录。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其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甄别, 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中小企业是资金的使用者, 对于借入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有充分的信息。而作为资金提供者的银行, 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对企业的信誉、经营状况、发展前景难以充分了解。面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 银行若要做到信息对称, 则收集、整理、分析、现场调查企业信息的成本费用必然很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银行作为理性的个体, 宁愿选择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人的申请即实行信贷配给, 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

3. 大银行战略定位面向大城市、大企业, 忽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服务对象而设计的。在银行体系中, 大银行由于信息和规模的经济优势, 具有天然大企业倾向。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其程序、手续与大企业大额贷款基本相同, 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相对较小, 业务量大, 贷款成本就相应较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为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高、无利可图或者只有微利。银行以赢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 经营战略上自然倾向高利润、低风险的大企业。此外, 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积累比较少, 传统可抵押担保资产不足。资产负债率较高, 难以达到商业银行严格的信用评级要求。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的博弈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在我国当前银行业由大银行高度垄断的金融环境下, 金融资源主要服务于大企业的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4. 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 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

中小企业有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和丰收阶段。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刚刚成立, 没有多少经营业绩, 还来不及建立信用记录, 也没有多少抵押物可用作贷款抵押, 这一类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股票市场来看, 股权融资对企业有很严格的限制, 主板市场主要为大型企业服务, 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还比较薄弱。而且中小企业板的门槛和标准较高, 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标准。中小企业发行债券面临信用评级的困难, 且短期内无法突破。总之, 中小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其发展的资金。

5.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构筑缓慢, 直接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基础薄弱。

如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技术开发、法律援助等方面服务的中小企业银行、中介机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 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单一, 规模小, 缺乏资金补偿机制, 风险承担能力低。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 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来明确对担保行业的统一监管, 监管主体不明确, 监管内容不完善, 监管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此外, 很多担保机构实行会员制, 中小企业要交纳一定的入会押金才能成为会员, 而且担保手续相当繁琐, 担保手续费、评估费、资产登记等费用很高, 使得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过重, 无法获得担保。

二、国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举措

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即便是在金融资源比较丰富的发达国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许多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重视, 发达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支持。

1. 政府专门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日本由政府出资成立了三家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即:中小企业金融公库, 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 他们向中小企业提供低于市场2-3个百分点的较长期的优惠贷款。其中, 前两个金融机构由财政全额出资, 体现了政府将风险相对较大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视为公共服务的态度。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主要是向中小企业提供一般贷款和特别优惠贷款;国民生活金融公库主要是面向小规模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属于半官半民金融机构, 是基于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特别贷款, 如中小企业经营创新等支援贷款。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自上而下, 从官到民遍及全国的管理机构网络。再以德国为例, 德国政府专门成立政策性银行即复兴银行, 为创新企业、技术型企业提供风险资本基金。扶持的方法是复兴银行将资金转入商业银行, 由商业银行再贷款给企业。

2. 政府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

日本政府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薄弱, 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难的特点, 由政府直接出资成立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协会。日本从1937年开始就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日本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公库”以向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所借信贷提供担保。前者对中小企业进行担保, 而后者则对信用担保协会进行保险, 他们共同承担着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贷担保的职责。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 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负责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运行, 以担保方式帮助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英国也十分注重信用担保, 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制定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 通过政府的担保, 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低于金融市场利率的长期贷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1. 中小企业应当注重“修炼内功”,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重视企业内部管理, 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生产成本,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产业转型与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与企业内部结构优化重组使企业产品细分化、专业化、高附加值化,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2. 推进银行服务模式和机制创新。

商业银行应努力开发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群, 创新对中小企业贷款发放方式。商业银行要合理进行市场定位, 积极调整经营战略, 努力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开发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群。从战略角度关注中小企业, 培植重点企业、重点产品, 提高中小企业发展层次。在中小企业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 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 研究制定有别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且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管理模式, 信贷操作上要切实简化手续, 缩短审批时间, 实现促进企业发展与自身效益提高的“双赢”。

3. 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中小金融机构, 建立中小型地

方商业银行。中小型地方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信息优势和商业成本低的优势。中小型地方银行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信息存量易于了解当地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项目前景, 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要有计划的逐步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应鼓励发展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推动票据融资、授信贷款、个人创业贷款、循环额度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等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 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设通道。

4. 积极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二板市场、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市场等, 培育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市场体系。

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政府要坚持民营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 重点推动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科技行业的、符合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 包括海外上市、买壳上市等多种模式。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 可以进行发行企业债券的试点工作。应该培育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在大力改善银行间接融资方式的同时, 培育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公司、私人股权基金等多种市场主体, 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5.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 着力培育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规范管理,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 以获得各方面的资金支持。

6. 借鉴日本和美国经验, 尽快建立畅通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 形成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要拓宽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 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进入, 建立财政资金补偿制度或者通过资本金增值扩大资金规模, 完善资金补偿机制;建立再担保和再保险体系, 实现全国性的逐级担保, 从而消除担保机构后顾之忧, 分散风险。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 提出应借鉴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 从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为中小企业定制金融产品等方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李季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2]李东艳: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 2008 (11)

[3]李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 2008 (8)

[4]邓聿文:中小企业的冬天来了吗[N].上海证券报, 2008, 8, 8

[5]林毅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四条路径[J].当代经济, 2006 (6下)

[6]梁文玲:试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商业研究, 2001 (11)

供应链融资缓解融资难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政府引导作用

引言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政府的引导作用是起决定性的。长期以来,很多专家学者总是习惯用企业、银行、政府的定向排序思维去探讨研究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千篇一律地将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放在第一位。其实,如果将固化已久的定向排序思维调整为政府、银行、企业,则会产生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政府的引导作用,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时也需要政府“有形的手”从法律法规层面去推动市场运作,实现市场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给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的引导作用着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金融、税收、财政政策法规方面支持力度加大

以2003年国家出台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明确了政府所要担当的责任和义务,由此,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小企业通过金融、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得到较快发展,但仍需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加快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在依法规范中小企业银行、基金、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同时,尽快修订完善与当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法律条文,如修订《公司法》,降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门槛;修订《担保法》,提高抵押担保贷款抵押率;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明确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等。

另外,也应通过放开市场,允许民营资本涉足银行、互联网金融;通过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款利率差;通过“新三板”的上市,开发多层次资本市场。诸如以上,都需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约定和引导。

(二)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

自2012年国家出台《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后,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江苏为例,通过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开展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业务收入,均可按2009年江苏省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从2014年起未来三年,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政策范围面的扩大,江苏省届时会有34万户小微企业减免税收64亿元。

同时,也应正视中小企业目前面临人工成本过高、利润过薄、市场过软、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因此,政府为中小企业减负和缓解中小企业压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税收政策上能给予更多的优惠,从另外一个角度,间接辅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加大财政资金项目投入

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金注入方式实施的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自2006年后,中央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引导资金规模逐年在扩大。以江苏为例,截至2013年,全省共有3546个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资助; 2014年,全省共有81个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立项。

同时,也应看到与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的中小企业相比,相对于那些未能得到过专项资金资助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是否存在专项资金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问题,扩大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项目资助机会,这是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二、在规划“三大体系”建设方面进度成效显现

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支撑,通过对以上内存资源和外延资源的有效集聚,进而实现“三大体系”的高度融合,才能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围绕“三大体系”建设和完善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为政府、银行、企业提供信用信息审查、企业信用查询、税收征管保障等资源共享服务。以江苏为例,于2011年5月启用的江苏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至今已完成了40个省级部门和13个省辖市的信息归集,归集信息类有279个,数据项有3176个,有效入库信息计1.3亿条。江苏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的建成,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全面具体地反映了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利于约束企业行为,强化社会信用意识,防范信贷和投资风险。

但也应看到,就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法人代表的信用评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里包括企业主个人及家庭其他投资、负债、居住、收入、纳税等资料,还有经营决策人员、技术人员的职业经历、品行等情况,除由涉密机关提供外,可以利用行业产业社会组织、属地社区组织及企业所驻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机构提供其个人必要信用信息。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以政府、银行、企业合作发展为基础,自199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实施机制、体系建设双重并举,同步建立信用保障、金融支持、多渠道参与、可控风险、市场化服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建立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适度补贴的中央和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江苏为例,于2008年组织实施的“百亿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项目”,即由江苏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按1∶1比例为各县(市、区)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在全省形成20亿元总担保能力,带来商业银行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新增100亿元贷款支持。endprint

但也应看到,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由于信用担保行业在我国尚处发展初始阶段,从人员构成、业务能力、专业队伍等方面到行业结构还都需要有个调整的过程,如在合规经营、治理机构、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强化监管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跟上。

(三)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承担政府部分职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其核心任务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从民间融资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全方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与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者之间的对接,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是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根本方向。以江苏为例,2009年建成的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高效、多元的融资服务,实现了政府、银行、企业三方之间的紧密融合。截至2013年,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统贷平台批准准入额度合计84.4亿元,贷款余额40.67亿元,累计放贷59.4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过2亿元。

但也应看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会计审计所、法律事务所、税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在资质上、服务类别上、区域属地上都亟待实行规范管理,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平衡发展。

三、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方面推动融资渠道创新

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涉及范围涵盖银行、证券、期货、信托、融资租赁等,在创新融资渠道、参与协调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应重点从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一)信贷产品要创新

结合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推出新的贷款品种,目前银行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产品主要有七类,如抵押(质押)贷款类、循环额度授信类、应收账款类、联贷联保类、票据类等。在创新信贷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公益性、引导性、示范性及杠杆作用,通过政策性贷款、股权投资和补助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更多民间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改变了以往对单个企业进行直接补贴的方式,就是信贷产品质变、量变的一种创新。以江苏为例, 2012年12月由江苏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信用增进担保非公开发行面值7500万元人民币的常州长青交通科技股份中小企业私募债在深交所成功备案,此项目是该公司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和公司债推出后,在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上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但也应看到,银行信贷仍然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首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由此,国有或商业大型银行缺乏信贷产品创新的主动性,所以很难满足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的需求。

(二)融资模式要创新

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结合自己的信贷产品推出各具特色的融资方式,其中直接融资模式最占优势,这种货币资金供给者和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信用关系的特点,就在于使资金需求者可获得长期资金来源的机会,因而受到中小企业的认同。以中行江苏省分行为例,自推出债务融资工具以来,其短融、超短融、中票、资产支持票据等,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1万亿元,存量规模超过5.4万亿元,截至2014年2月,占据全部公司信用类债券存量的六成以上。

但也应看到,直融作为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信贷渠道之一,一旦遇到货币政策收缩,无疑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贷分配空间。

(三)金融体制要创新

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需求与金融资金相配置,必须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来完成,在国内金融机构以国有和商业股份制大银行为主体的前提下,很多经济、金融政策都是围绕大企业、国有企业、效益好的企业量身定度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规模,然而在大型银行中(除专业国有银行外),仅有中储银行明确有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功能。以中储银行为例,率先于2008年将贷款对象拓展到中小企业主;2009年,又将贷款对象拓展到企业法人;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开展至今,已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有2000多个县市支行开办了小微企业信贷。

但也应看到,在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努力作用下,各大银行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经营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机构,都发挥自身业务强项,推出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且因融资条件等过于复杂,再加上宣传推广不到位,虽然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发挥了一定作用,还是相对存在金融产品供给服务跟不上的状况。

四、在服务于中小企业工作中转变政府职能

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要突出政府在服务于中小企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只有集中政府、银行、企业和社会各方智慧和力量,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实现,为此,还要继续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和政策效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强调政府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负有指导、规划、协调、制度保证的责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组织运行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以2008年度为例,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等,国家从宏观层面密集出台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服务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通知》、《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关于在从紧货币政策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性文件,以此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工作开展。

围绕中央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地方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监管组织也相继制定了一些保护性、支持性、开放性政策规定,正是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由此所产生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如当年较快地遏制了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就最具典型说服力。

(二)强化政府协调机制和联动效应

如何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涉及中小企业扶持解困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政府金融办作为政府管理、服务、协调金融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改善金融环境、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加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以江苏为例,截至2013年,江苏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2397家,全年实现中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3.31万亿元,新增4111亿元;全年共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98支,发行额145.51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9%和35%。endprint

建立政府与银行间常态化协调机制,全覆盖推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江苏银行业首推“续贷转贷”,即允许被列入银行“名单制”管理的小微企业在续贷过程中部分转贷,预计到2014年底,将有5000家小微企业节省续贷“过桥”资金近10亿元。

(三)强化政府金融服务和创新效应

随着政府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力度的加大,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税收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等方面,政府都实施了扶持政策,受到国家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税收政策的惠及,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负担也相应减轻。以江苏为例,在2014年国家工信部公布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江苏企业负担综合指数为0.611,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最低,较经济发达省份均值0.8左右排名第一位。

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江苏于2014年8月出台《江苏省财政关于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对“新三板”成功挂牌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另还提出设立“江苏金融创新奖”,意在用这种评比表彰的形式激励江苏银行业改革创新。

五、结语

在2014年6、7、8三个月间,国务院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并于2014年6月和8月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从关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高度,共就保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阶段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细化至任务分工明确、目的要求明确、责任过程明确、督促检查明确等各个环节,在充分体现两部《意见》的务实性、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同时,极具历史开创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此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以两部《意见》的出台为标志,可以这样理解为,2014年是中央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开启之年。

综上,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政府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全局之重的一项改革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如在适当时机组建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不失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这是着眼于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的经济国策所致,更是金融业自身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就于此,在当下政策宽松、体制出新、格局优化、环境改善、经济平稳的大背景下,对中小企业而言,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发展思路,在人才储备、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现代管理等方面做足功课,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方能赢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①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②王滨,何兵玉.《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

③陈乃醒,傅贤治,白林.《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R].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④丁敬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安排》[D].江苏经济学通讯,2009(12)

⑤苏峻.《中小企业融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0708下班工作总结下一篇:你是我的暖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