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的论文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工具的论文(精选8篇)

金融工具的论文 篇1

2015-11-04天职专业委员会天职国际

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

(50-40)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与金融工具准则

(一)金融工具相关准则适用于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的所有主体。也就是说,几项准则对适用的主体类型并没有例外,无论是上市还是非上市公司、金融或非金融机构。但是,这几项准则并非适用于主体的所有金融工具,比如保险合同满足金融工具定义,但不适用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相反,某些并未满足金融工具定义的非金融项目合同,特别是某些商品合同,与金融工具具有类似特征,则被纳入金融工具相关准则范围内。

一、对子公司、联营和合营及类似投资

投资方与子公司、联营和合营之间的投资安排,实质上也满足金融工具(即权益工具)的定义,但是,此类金融工具核算适用长期股权投资、合营安排、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合并等准则,并不适用金融工具相关准则,但是,其中某些特定投资的列报和披露也适用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具体如下:

(1)《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以下简称“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要求企业对子公司、合营安排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按照该准则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但是,如果涉及与在子公司、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相联系的衍生工具的,该衍生工具的列报适用金融工具相关准则。

(2)《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符合投资性主体定义的企业对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以外的其他子公司不予合并,并且对这类其他子公司的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主体对于为其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以外的其他子公司的投资的核算,适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相关的披露要求同时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和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选择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该类投资,则相关的披露要求同时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和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

对于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企业选择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相关的披露要求同时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和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

(4)企业在结构化主体(包括纳入和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适用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但企业对结构化主体不实施控制或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企业在该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要求同时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和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

另外,在合同安排准则发布之前,是否可以将所持有的联营或共同控制主体的部分投资单独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工具,并未明确。该准则发布后,该问题得到明确:当主体拥有一项联营中的投资,该投资的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或共同基金,信托投资及类似主体,包括投资连结保险基金间接持有,则该主体可选择遵循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对联营中的该部分投资进行计量,无论共同基金,信托投资及类似主体,包括投资连结保险基金是否对该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如果主体作出该选择,则该主体应当采用权益法对未通过风险投资机构,或共同基金,信托投资及类似主体,包括投资连结保险基金间接持有的其余联营中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二、贷款承诺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贷款承诺描述为:在预先设定的条款和条件下提供贷款的固定承诺。此类承诺常见于个人以住宅抵押贷款或其他法人主体的额度贷款中。

尽管贷款承诺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但是,实务中,大部分的贷款承诺不属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范围。然而,以下贷款承诺属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范围:

(1)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如果相关风险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管理的,或者此类指定能够消除会计处理的不匹配,则指定是适当的);

(2)承诺能够以净现金或者交付或发行其他金融工具进行结算;以及

(3)此类承诺与主体最近的过去经验中出售过的,由贷款承诺产生的资产属于同一类别。

此外,以低于市场利率提供的贷款承诺也属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范围。此类承诺采用与其他金融负债不同的计量方法: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后续按摊余成本摊销计入损益。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产生于此类承诺的负债可能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因为通常没有可收取的现金对价。

金融工具相关准则中对“净结算(netsettlement)”的相关指引很少。固定利率的贷款承诺,赋予借款方以明确的现金金额结算合同价值的权利,属于净结算。但是,分步骤支付的贷款不属于净结算,比如,以在建工程为抵押的贷款,是按工程建造的完工程度分步骤偿还的。

实务中,大部分贷款承诺可能通过双方的重新谈判变为净结算。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合同一方是否具有净结算的现实能力,即考虑的是合同条款本身,或者根据市场管理是否允许净结算。

三、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但因保险合同所涉及的保险负债的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核算和列报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保险合同准则)规范。因此,保险合同的列报不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

对于保险合同中嵌入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予以分拆后单独核算的衍生工具,应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核算,其列报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如果保险合同中嵌入的衍生工具本身就是一项保险合同,则该嵌入衍生工具的核算和列报适用相关保险合同准则。

四、股份支付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安排虽然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但股份支付安排的核算和列报单独由股份支付准则规范。因此,有关股份支付安排的列报不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

对于股份支付安排中涉及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如果该合同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而且企业不是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旨在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而持有,则该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合同的列报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对于股份支付安排中涉及企业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库存股的,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适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

五、购买或出售非金融项目的合同

一般,买卖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不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如实务中某些商品期货买卖合同,黄金、白银租赁合同等,因为合同并未形成任何一方收取、交付或交换金融资产的现时权利或义务。但是,很多此类合同以标准化形式在有序市场中进行交易,就像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一样。实质上,商品期货合同通常是被“平仓”,而不是出售。此类可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进行净结算的合同,产生了一项金融工具。但是,应当综合具体情况分析,此类合同是否作为金融工具核算。

可以视为金融工具处理的买卖非金融项目合同,需要满足的两个核心条件是:(1)该合同可以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2)该合同并非根据主体的预期购买、出售或使用要求、以获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为目的而签订并继续持有,即并非一项“正常”的购买或出售。

(一)“净结算”的合同可以“净结算”的购买或出售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包括:

(1)合同条款允许任何一方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以交换金融工具方式结算;

(2)合同虽未明确允许任何一方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以交换金融工具方式结算,但主体对于类似合同具有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以交换金融工具方式结算的实务惯例(无论是与同一交易对方签订互抵合同,或于合同履行或失效前出售合同);(3)在同类合同中,主体具有交割标的商品,但在短期内又将其出售的惯例,目的是从商品的短期价格变动或销售商毛利中赚取利润;以及(4)作为合同标的的非金融项目易于转换为现金。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并未详细解释何为“易于转换为现金”,一般理解,非现金项目是高度标准化、可替代的,并且存在活跃市场中的现货挂牌价格,该活跃市场能够在不显著影响价格的情况下消化主体所持有的全部数量,则该非现金项目时易于转换为现金的。是否存在非金融项目的活跃市场,还要考虑其质量、地理位置或规格重量等特征。

(一)“正常”出售和购买

在非金融项目买卖合同中,如果主体根据其预期的买卖政策和习惯(“正常”出售或购买),以收取或交付该非金融项目的目的,继续涉入或持有,则此类买卖合同不属于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范围。满足正常购买或出售的合同,包括两个主要特征:(1)继续涉入;(2)持续持有。

判断一项合同的实质是属于正常的商品购买或出售,还是一项金额工具,关键在于合同是否建立了一项收取、交付或交换金融资产的现时权利或义务。即,金融工具是在合同签订时即产生了一项具有明确对象,且在未来某一日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的现时权利或义务。而正常的商品购买或出售,是以获得该商品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为目的,所获得的商品,还需要企业通过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才能出售,且出售对象并未明确,因此,并未产生收取或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现时权利或义务。

案例:确定一项铜期货合同是否属于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范围 XYZ公司涉入一项以固定价格购买1000kg铜的远期合同。合同允许XYZ公司在12个月后交割铜产品实物,或者以铜公允价值的变动为基础,支付或收取现金净结算。

该合同包含了一项衍生工具,因为它没有初始净投资,合同是基于铜价格,并且将在未来结算。但是,如果XYZ公司意图对该合同进行实物交割结算,并且,历史上未以现金对同类合同进行净结算,或者,虽然对铜产品执行交割,但在短期内又出于铜产品短期价格变动将其卖出,以赚取利润,那么,该合同作为待执行合同处理,而不是衍生工具。

1.同类合同的净结算

如果合同条款未明确约定可以采用净结算,但是,主体有对同类合同净结算的惯例,那么,该合同应被视为能够采用净结算。净结算可以是涉入另一项与合同对方的抵销合同,也可以是在合同执行前将其出售。此时,合同不属于“正常”买卖合同或“自用”合同,应按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处理。

准则并未明确何种程度的必要过去惯例才能证明主体可以按净结算合同处理。但是,不是任何过去未按净结算处理的历史,都证明主体不能按净结算处理。比如,由于行业原因,主体被迫大幅低价交割合同产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事项进行判断。

对于“同类合同”的认定,准则也未明确。一般,应当考虑的是其商业目的是否属于“同类”,即,是用于投机交易还是为实物供应,而不仅仅考虑合同条款。

2.电力及类似“终端用户”合同

确定金融工具相关准则是否适用于向“终端用户”,如零售客户,出售非金融项目(如电力或天然气)的合同,是一个特殊问题。对于供应商来说,非金融项目通常是易于转换为现金的。因此,此类供应合同似乎可能被认为是可以净结算的合同。

此外,终端用户合同中,客户可以按其需要以市价购买足够的非金融项目,也就是说,供应商没有控制交易是否发生的合同性权利。因此,在供应商的角度,此类合同可以视为一项卖出期权,不满足正常出售或购买的豁免。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则不属于一项金融工具:(1)非金融项目对于客户是必需品;

(2)客户没有可以将非金融项目再出售的市场;(3)客户很难储存一定数量的非金融项目;以及(4)在一定时期内,供应商是非金融项目的唯一卖方。

在上述情况下,合同内的明显期权在经济理性下是不会被零售客户执行的。客户将按合同约定的数量进行购买,无论该数量是有利还是不利的,并且没有将超额购买的部分再出售的现实能力。对于供应商,此类合同与市场价格相比,有可能是正价格也可能是负价格,这样,就排除了期权的一个关键特征,即,对于持有方(客户)仅有正价格,而对于授予方(供应商)仅有负价格。因此,此类情况下,此类合同不应作为卖出期权处理。

终端用户合同也可能属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范围,此时,供应商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涨价。同样的,客户也能够取消合同而免受损失,并更换另一家供应商。这些特征很可能消除合同相关的公允价值。

仅有很少数的能源供应商会将此类合同视为适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并按期权进行会计处理。在很多情况下,此类终端用户合同是不能净结算的,因此不适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但是,一般理解,供应商在可以将非金融项目变卖为现金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将其视为可以净结算的合同。这是因为,合同对方并没有将非金融项目(以及合同)变卖为现金的能力。以此可推导出一个重要原理:如果合同中的一方不能将合同相关的非金融项目变卖为现金,则该合同不属于可以净结算的合同。

金融工具的论文 篇2

1.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分类

1994年7月26日, 国际证券事务委员会及巴塞尔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联合报告, 对衍生工具涉及的风险作了权威性论述, 认为衍生工具涉及六种风险: (l) 市场风险; (2) 信用风险; (3) 流动性风险; (4) 操作性风险; (5) 结算风险; (6) 法律风险。[1]

市场风险即金融衍生工具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市场风险反映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随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其包括两部分:一是采用金融衍生工具保值仍然未能完全的规避价格变动风险;二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杠杆作用所具有的收益与风险放大功能而造成的价格变动风险。在没有价格波动幅度限制的情况下, 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变化可能导致金融衍生市场崩溃。

信用风险也称履约风险, 即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约的风险。信用风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方违约可能性的大小;二是违约引起的损失的多少。前者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资信, 后者取决于金融衍生工具所具有的价值高低。信用风险是场外交易的主要风险。在场外交易中, 由于缺少像交易所或清算所这样的第三方来保证合约的履行以及严密的保障制度, 一旦交易一方违约, 合约的另一方必然遭受损失。

流动性风险指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持有者由于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所造成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的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合约的标准化程度较高, 市场的交易规模较大时, 交易者随时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抛补头寸, 这时的流动性风险较小;而当合约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市场的交易规模较小时, 交易者会难以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抛补头寸, 这时的流动性风险就会较大。与场内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相比, 场外交易更具有流动性风险。因为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是针对客户特殊要求而“度身订造”的, 难以在市场上转让。当市场环境变化时, 尤其是突发性的国际事件时, 会严重地影响金融衍生工具的流动性。

操作风险即因人为错误, 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损失的风险。现在金融市场交易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的, 计算机系统如果受到电脑黑客入侵、病毒干扰等, 都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结算风险又称交割风险, 即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货所造成的风险。例如, 在实物交割时, 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工具用于交割, 则会出现“杀空头”或垄断等操纵市场的现象;又如用于交割的基础工具有多种选择时, 则不同的基础工具往往会产生价格差异或风险。此外, 由于交割时间选择不准确, 也将给交易者带来风险。

法律风险指因合约无法履行或草拟条文不足引起损失的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处在不断创新发展中, 各国的相应法律立法难以跟上, 一些金融衍生交易合法性难以保证, 发生纠纷时可能找不到相应法律加以解决。另外, 法规制定者对衍生工具的了解与熟悉程度或监管见解不尽相同, 也会导致衍生工具无法可依。

2.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分析

对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成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看待。产生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原因有: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特点所导致的风险、宏观环境变化所导致的风险以及微观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风险。

2.1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特点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2.1.1价格波动的随机性。[2]

价格是签约双方最敏感、最关心的焦点, 双方所签的合约实质就是针对汇率、利率等标的价格未来发展变化所作的主观预测。除供求关系是未来价格的基本决定因素外, 未来价格还同时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政策、金融货币、人们心理以及人为操纵等众多因素影响。因为盈利与亏损的概率同时存在, 使得签约双方主观预测能否实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未来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如外汇期货, 交易者可以不受限制平等地竞价交易, 如果价格或汇率波动一旦向有利方向发展时, 一方为了不至于坐失价格或汇率波动的好处, 可以在合约到期前立即以反向交易冲销原合约而获利, 只有少部分到期时才进行实际交割, 大部分在合约到期前对冲原合约 (即平仓) , 此时, 另一方将出现亏损。当然, 从长期获利机会看, 无论价格是涨还是跌, 均可赚取差价, 但双方看涨看跌的主观意识错误依然大量存在, 这里价格走势判断正确与否仍具有随机性。

2.1.2双方信息披露与合约执行的非对称性。[2]

对金融衍生工具所签的合约, 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大都一致, 主要有合约单位, 合约月份, 交易时间、合约到期日 (即截至期) 和竞价等, 而主要的信息主要以表外形式存在, 如果交易者需要掌握对方有关信息, 这些信息均未在合约中得到充分的披露, 这无疑给报表使用者带来风险。这种双方信息披露的非对称性会影响双方市场套利行为的结果。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双方披露的信息量越多、透明度越高越好, 但由于双方各自追逐的风险利润和切身利益决定了一些重要信息很难得到, 或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太高, 这势必影响双方掌握真实的全面的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将增加由双方信息披露的非对称性所带来的资金损失。即使双方在签约时拥有的信息基本对称, 也会产生有关行动即合约执行的非对称信息。

2.2从宏观层面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2.2.1金融自由化。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衍生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但是金融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所带来的副作用给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制带来了潜在的威胁: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 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 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大量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 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 各种金融工具的类别区分越来越困难, 用来测量和监督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2.2.2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和高流动性, 并由此实现投资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系统, 全球性的资本调拨和融通可在短短的几秒中完成, 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 极大地方便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但与此同时, 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使各国货币政策部分失效, 显示了各国奉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2.2.3银行业务的表外化。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 不但可以绕过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 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银行的盈利性, 并且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状况, 于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日益扩大, 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越来越多, 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加大了, 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越来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报表越来越不明确, 许多与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合适的、真实的披露、揭示和反映, 经营透明度下降。

2.2.4金融技术的现代化。

一方面是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 使风险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另一方面, 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跃发展, 使这些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金融机构利用现代化多种交易设备, 从事高收益、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他们能为交易机构本身提供规避风险的条件, 但是从整个市场来说, 风险依然存在, 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剧增, 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的产生, 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 因此从这方面看是加大市场潜在风险。

2.3从微观层面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宏观金融环境日益放宽, 交易技术手段日益改进, 诱使投资者去尝试新的冒险。然而这只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外部客观的条件, 更主要的是投资机构内部的控制、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这主要包括对风险认识的不足,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内部控制薄弱和交易员的操作失误等。

2.3.1管理层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认识不足, 风险意识薄弱。

金融衍生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才能实现管理风险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而这通常不为企业的高层领导所认识, 他们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认识估计不足, 难以把握交易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产品种类、期限、杠杆系统以及时机等具体事宜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不了解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蕴涵的潜在的巨大风险, 所以在当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带来的危机爆发时, 而决策者还不知道是自己决策失误了。

2.3.2内部控制薄弱。

内部控制不严密, 缺乏对交易员有效的监督, 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巴林银行的覆灭, 与其说是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还不如说是内部控制的松弛造成的, 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简直混乱到了极点:首先, 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 应有的权限职责的划分没有得到贯彻, 里森身兼交易员和结算员于一身, 这使他能够把交易产生的损失加以掩盖, 对外却谎称盈利, 致使他的投机损失越积累越大, 最后导致该银行的垮台。再有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在执行中也存在疏漏的地方, 它的一位财务总监说, 对于分公司报上来的资产负债表, 他从来没有看, 因为资产负债状况在金融企业里是变化很大的, 今天的资产在明天或短短的几分钟内就会变成另外形式的一种资产, 所以资产负债表的用途也不是很大的。虽然他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也说明其高层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执行方面存在的疏漏之处。同样最近的法国兴业银行的巨额损失也与其内部的管理控制有着必然的联系。

3.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危害性及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事实证明,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前面所述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上发生的327风波, 以及最近的法国兴业银行案件无不反映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所导致的巨大金融风险。而最为明显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莫过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破坏了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使得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据报道, 泰国1997年的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的6.7%剧降至1.6%左右, 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则从1996年的7.4%降至1997年的4.9%。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从1996年的7.5%, 降至1997年的6.1%和1998年的5.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1998年将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4.5%的预期调低至3.5%, 降低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这次危机还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政局的不稳, 其中泰国的情况最为突出。[3]以上事实充分说明,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性。其风险性足以对微观层面的企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性, 甚至会造成公司的破产。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 甚至会引起整个社会局势的动荡。所以国际社会, 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交易主体应从各个方面采取行动对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4.规避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建议

根据国外金融衍生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和我国国债期货、认股权证市场试点的经验教训, 在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发达的金融基础产品市场。金融衍生市场不能脱离相应的基础性金融市场 (现货市场) 而独立发展, 这是因为正是发达的现货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需求, 并稀释了金融衍生市场的投机成分, 为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由于我国的国债市场的规模较小, 流动性不强, 不能充分满足期货合约最终交收的需要, 造成了期货市场临近交收时现货市场和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 既增大了市场风险, 又造成了市场结构的失衡。

(2) 完善的管理和法规体系。如前所述,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健康、有序的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值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和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还处于空白, 风险约束机制也不成熟, 在这种环境下发展的金融衍生市场必然会受到过度投机的冲击, 金融衍生市场体现的也只是高风险和混乱的一面。加上我国的投资者自我保护和风险意识都很淡薄, 法制观念不强。在必要的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前, 普通投资者容易成为受害对象, 这不仅增加了市场风险、破坏市场秩序, 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3) 市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金融衍生市场的运行不能脱离整个经济和金融市场, 它的健全和发展必然要与整个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 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金融的市场化进程。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只有在市场机制下, 国债和外汇等的价格才能受市场资金需求、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以及经济状况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从而表现出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市场才会出现运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的需求, 这正是推动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的原始动力, 而提供套期保值等转移风险的功能也正是金融衍生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意义。②只有在市场机制条件下, 产权关系才能真正明晰, 从而确立市场化的信用关系, 建立硬性的约束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 消除投机主体的建立在不受约束的投机冲动, 形成支持市场稳定发展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参考文献

[1]王海瑛.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J].理论探索.2002, (4) .

[2]王忠郴, 肖华茵.金融衍生工具潜在风险成因分析及风险区间分析[J].当代财经, 2000, (5) .

金融工具核算的重要准则 篇3

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通过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华盛顿声明》。

声明提出了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问责制的中期行动计划,包括:全球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者应朝着建立一套单一的高质量准则的目标努力工作;监管者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应与私营部门共同努力,持续提升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一致应用和贯彻执行;金融机构应在其报告中提供经改进的风险披露,与国际最佳做法保持一致。监管者应敦促保障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全部、正确和及时地反映企业(包括表外业务活动)的实际业务情况,定期一致向市场报告。

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我们对当前应用的国际会计准则39号(下称39号)应加深认识。根据对2007年12月31日全球十多家大型国际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按照39号准则核算覆盖的金融资产约占这些企业全部资产的95%。中国金融机构的情形亦大体相当。因此,39号现在是、将来也是影响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最重要的准则。

规范核算

39号的目的是规范金融工具的核算,把金融工具的分类作为会计核算最重要的基础来定义,并针对不同类别的金融工具设定了后续计量方法,即不同分类的金融工具可以按公允价值计量或按摊余成本计量。39号仍然采用了双重计量模式。

在39号以前,金融机构通常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交易类资产”和“投资类资产”,在银行中通常称为“交易账本”和“银行账本”。交易类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类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但是,在划分“交易类资产”和“投资类资产”方面没有严格的准则要求。许多金融机构的管理者,经常按照其业绩考核需要在两类资产之间划转(换仓)。这种做法,就是金融企业中最有名的粉饰门面的“挑樱桃”会计。

39号将金融资产清晰地分为四类,即(1)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及应收款;及(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更重要的是,金融资产各个类别之间的转换需要遵守严格的准则要求。

在会计报告日,四类资产中的第一类和第四类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第二类及第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第一类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第四类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股东权益。所以,在双重计量会计模式下,金融资产的分类问题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公允价值变动的去向。

按照39号的要求,金融企业依据其意图和能力,在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时,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初始确认指的是,当且仅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约的一方时,企业就应在其财务状况表中确认该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也就是说,在金融企业购买或发行了金融工具的最初始时点,企业应按照管理层对持有该金融工具的意图和该企业的财务能力,决定金融工具的分类。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任何企业在支配其资源的时候,管理层的意图都应该十分明确。而且,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的要求是一种市场纪律,一旦决定,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方法就开始适用。企业不能为了调节财务业绩的目的更改金融工具的分类。管理层必须根据董事会批准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政策,决定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前线业务人员根据这种组合管理的要求,在购买金融资产时即决定它们的组合归属。企业采用透明公开的会计政策,对每一类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组合,按照39号的要求进行后续计量和核算。而且,对于公允价值计量需要独立的价格验证,通常这项功能被直接报告给公司的财务总监,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公允真实。这种做法,推动了企业使用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发展,确定了企业的会计责任不仅是会计人员的,更重要的是前线业务人员的。

根据39号和其姊妹篇——国际会计准则7号,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必须披露对金融工具分类和核算管理的原则和做法。这种披露,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管理及业绩衡量的做法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企业对金融工具分类和核算的原则基础。通过分析和阅读相关原则基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看透企业是否涉嫌粉饰门面的“挑樱桃”会计。

39号对金融工具核算最彻底的要求,也体现在对衍生金融工具上。在39号前,会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没有统一的准则,很多企业因为衍生金融工具不涉及即时的现金流量,没有初始投资,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表外业务列示。从39号发布开始,所有衍生金融产品都必须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将表外业务的经济风险和后果直接呈报在会计报表上。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必须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从表外业务挪入表内计量,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列报这一会计上的做法,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者对此都没有异议。因为这不仅是会计核算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企业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的需要。相反,许多特殊目的实体和特殊投资实体,因为发起者的设计和规避而留在表外,没有合并入发起者的会计报表中。这被认为是会计准则的一大漏洞。而39号对衍生金融产品的严格处理态度是值得借鉴的。

自由度之争

目前,国际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争论,但考虑到计量方法的前提是决定金融工具的分类,争论的焦点,实质上是关于金融资产分类和分类后调整及类别转换的自由度。

2003年修订39号时,允许企业可以有指定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的资产分类选择权,且附加条件有限——按照规定,第一类金融资产(包括交易类金融资产)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在初始确认时,企业指定这些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及“为交易持有的金融资产”——这种资产分类选择权广为金融界接受,并认为这是修订后的39号的最优点。

当时,有些监管者不认同给予企业如此自由度,因为他们担心,金融企业对无法独立验证公允价值的金融工具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会造成利润表的波动。但是,今天许多金融机构(以部分欧洲银行为主导),因为要突破遵守金融资产分类的会计准则的严肃性,以批评“公允价值计量”为借口,给准则制定者施加压力,希望回到不受39号约束,由管理层对金融资产、负债进行分类或调整、自由操控银行业绩的老路上。

2008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39号进行了紧急修订。应该注意到,修订的内容是“金融资产重分类”,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

修订前,按39号规定,企业不可以将金融工具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的金融工具类别转出,也不可以将其他类别的金融工具转入到这个类别中。

修订后,如果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不再是为了出售或者在短期内重新买入,企业可以在极少数情形下,将该等金融资产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的金融工具类别转出。转出后,该等金融资产即不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不需要直接在利润表中反映。

对39号的修订,为部分金融企业在金融工具分类调整和转换方面开了扇“小窗户”。但是,目前有部分国际金融机构对39号的修订仍然不满,因为39号对利用指定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类别的选择权,进行初始确认及分类后,企业不能再对这一类别的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划入或转出。部分金融企业要求的,就是要对这一类别金融工具划入和转出的自由度。

不难看出,这种自由度的后果还是“挑樱桃”会计。

遏制“挑樱桃”会计

遏制“挑樱桃”会计,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附录”中列示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历史经验,反映了会计准则针对这一问题的演变,最终是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调整进行把关。

对金融资产分类最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是39号关于持有至到期类资产的“沾污”条款。只有企业对金融资产投资有积极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而且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支持,企业才能将这种投资分类为“持有至到期”类投资。

因为这类投资是按摊余成本(减值准备)计量的,有时候这些投资可能存有大量的未实现的公允价值收益。如果金融企业将其出售,实现部分这样的公允价值收益,那么“挑樱桃”会计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39号要求,如果金融企业对其分类为持有至到期类的债券在持有至到期日前提前出售,而且出售的金额相对该类别债券的金额占比不小,那么39号就指明这一投资组合被“沾污”,该企业必须将该类债券全部从“持有至到期”类投资中转出,按公允价值计量,最低标准也应按可供出售类债券计量。

出现这样的情况后,在两个财务年度内不能再将任何资产分类为“持有至到期”类投资,迫使企业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即使按可供出售类债券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在权益表中暂挂,39号也要求将这种公允价值变化作为“其他全面综合收益”列报,以全面遏制“挑樱桃”会计。

中国的部分金融企业,是全球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早的企业。目前,它们没有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提出意见。这与它们的金融业务比较简单有关。

如果中国的金融企业在未来执行39号时产生矛盾,那么管理层和董事会应该学习和理解39号的真谛,掌握《华盛顿声明》行动计划的原则,确保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反映管理层的意图和企业的财务能力,充分向信息使用者披露金融工具的相关风险。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看透了都不是会计问题,而是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问题。这正是我们须加深理解39号和支持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独立性的原因。■

注 1:指如不进行重分类调整,在三季度需要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亏损。

2:德国Commerzbank 的分类调整日期是2008 年9 月30 日;其他银行的分类调整日期均为2008 年7 月1 日。

3:在法国,Societe General 和Credit Agricole 均在其三季度报告中声明,会在2008 年10 月采用国际会计准则39 号修订给予的重分类机会。

在瑞士,UBS 也表示正在评估2008 年四季度采用金融资产重分类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银行2008 年三季度报告整理

作者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现借调在英国金融监管局工作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的经验

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前,美国没有强制的会计准则。企业选择会计准则和做法的自由度很高。有证据表明,企业对资产计量采用“现值”和“评估价值”计量基础的情况非常普遍。资产负债表中包括对房产、设备和无形资产的评估增值。

1938年前,针对监管目的,银行对其证券投资组合需要按市场价值计量。但因为美国财政部和监管机构对市值会计影响银行财务业绩和投资决策的担忧,在1938年,这种为监管接受的会计做法被取消。

“大萧条”后,美国开始采用稳健的会计做法,基本放弃“现值”和“评估价值”计量基础,转而采用“历史成本”会计,包括在上市过程中也慎用评估价值。

1940年,固定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做法基本绝迹。

1973年及1974年间,许多证券的价值剧烈下跌。但这种价值的减少,大部分没有被反映在会计报表中。而到1975年市场价值回升时,会计准则对原先减值的证券是否可以回调到减值前的账面价值这一做法没有具体的指引。为此,1975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第12号准则,要求对可出售证券采用按“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孰低”的原则计量。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爆发银行及储蓄机构和贷款危机。原因之一,是历史成本会计掩盖了资产质量问题,允许资产损失逐步在净利息收入中消化。当时,美元利率的波动性很高。许多金融机构持有的大量金融工具的市值,与它们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按历史成本计量)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管理人员“挑樱桃”般地选择出售资产或结清负债,在不同的会计周期实现收益或亏损。管理层因而掌握了一种调节利润的强有力的工具。更有甚者,对那些缺乏基础资本的银行,它们选择出售优良资产、实现收益来加强其资本基础,但仍然把那些不良资产放在资产负债表上,隐藏着大额的未实现亏损。

因此,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要求在金融企业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呼声很高。此外,在上世纪80年代前,许多银行都没有采用动态有效的风险管理战略。许多银行在到期日前,很少出售其持有的金融工具。但随着利率体系的改革和自由化,金融机构的证券组合的交易量越来越多。因此,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开始一项一项地应付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如制定关于汇率折算的财务会计准则第52号和对期货合约核算的第80号准则等,要求部分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因为对上世纪80年代银行及储蓄机构和贷款危机的反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识到对全部金融工具都制定合适的计量和披露的会计准则的必要性。1991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的第107号会计准则,这是全球首次系统地要求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问题论文 篇4

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目的就是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已确认的或尚未确认的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影响的信息,以利于报表使用者合理地估计有关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

现今社会,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和广泛使用,可以预见,现行的会计模式的许多方面必将受到挑战,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必将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带来的会计问题作一些浅显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是指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在原有的现金、银行票据、商业票据、 债券、 股票等基本的金融工具基础上新出现的第二代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期权、期货、互换、远期合约、票据发行便利及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等等。衍生金融工具给会计核算上带来的难点有:高风险和高报酬的潜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多且难以量化。衍生交易过程价格的变动性。衍生交易具有高度技术性和复杂性。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多,且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和交易策略,交易策略又极为复杂,仅只期权就有几百种交易策略,这大大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现行会计模式的特点

现行会计模式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与工业时代的会计环境相适应的。其会计核算程序一般都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部分组成,其核算的对象一般是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论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哪一方面都是以过去的交易(事项)为基础,并且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制度。概括起来,其基本特点为:以复式记账方法为核心,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标准,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原则为计量原则,以对外财务报告为目标。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模式的影响及其会计处理思考

(一)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

企业买卖或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处理上第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衍生金融工具是否以及何时在会计报表中加以确认。现行会计模式的确认标准主要有两种: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种会计基础都是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作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则不予确认。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项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过程中的合约,合约本身只是对企业将来的权利和义务所作的约定和承诺,其经济业务的发生都预示着将来一系列的财务变动,而现行会计的确认标准不管是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都要求企业在赚取收人的过程已经完成,同时收到款项或已拥有收取款项的权利时才能确认收入的实现,所以按现行会计模式的确认标准,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确认。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为了有利于确认,首先必须对金融工具下个定义。尽管金融工具的种类繁多,彼此的性质很不相同,但是它们仍有某些基本的.共性。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是根据这些共性,分别给出了金融工具的定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一项金融工具可定义为现金、一个主体权益的证据或者是一项合约,其双方:A. 要求一个主体承担下列约定的义务:(1)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给另一个主体; 或(2)在潜在不利的情况下与另一个主体交换金融工具; B. 给予另一个主体的约定权利:(1) 从一个主体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或 (2) 在潜在有利的条件下与一个主体交换金融工具(SFAS#105,PAR.6,SFAS#107,PAR.3)。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19号准则公告中,进一步定义了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下限和固定利率借款义务(承诺)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一项金融工具是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 (确认或未确认) ,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确认或未确认)的任何合约(IASCED48,PAR.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48号草案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对会计确认原则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不再强调传统会计模式的确认标准:关于初始确认,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与该资产或负债相联系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实际上已转移给企业; (2) 该资产或负债的成本或公允价值能可靠地计量。关于中止确认,已经确认的资产或负债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时,就应该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①与该资产或负债相联系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实际上已转移出企业,且任何风险和保留报酬的公允价值都能可靠地计量。②基本的权利或义务已经履行、消除、取消或终止。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所构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还没有作出规定,虽然对基本金融工具所构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如应收款项、应付款项、 短期投资和有价证券等) 的确认标准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这些确认标准是建立在现行会计的确认标准的基础上的,对衍生金融工具所构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不适用。可以预见,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我国会计界今后也将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对现行的会计确认标准作进一步的修正。

(二)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概念框架》中对计量是这样描述的:“计量是在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中决定已确认报表项目的货市金额的过程”。 现行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入账后一般不再变动。而衍生交易从合约签订到对冲,再到交割或换回原有资产,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工具的价值在不断地变化。 今天可能很有价值,但明天可能就一文不值,甚至是负价值。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的变动具有相当的客观性,但这种变动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却根本无法反映出来。

为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应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呢? 在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可以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计量,确认的金额为合约订立时的交易价格。 然而,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后,由于汇率和利率是频繁变动的,其价格就开始频繁变动。 如果要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这种真实的价格变动,就应该改用金融工具的现行市价 (即公允价值) 来加以计量,分阶段、及时地反映市场参与者所持有的衍生工具的真实价值,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列报。这样一来,历史成本将不再是会计计量的唯一属性,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将长期并存”。

(三)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问题

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目的就是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已确认的或尚未确认的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影响的信息,以利于报表使用者合理地估计有关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

迄今为止,基本金融工具已在报表中得到确认,而新金融工具由于自身的特点,其中绝大多数未在报表中揭示,仍被认为是“资产负债表外项目”。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追切,包括:对不确定性信息的需求、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对已经确认的或尚未确认的金融工具相联系的各种风险的破露的需求等,而这些信息在现行会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披露,因此现行会计报表必须予以改进。改进的方法可能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表外揭示,提高表外揭示的质量,改变现行的会计报表的结构,可以增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项目或改变资产、负债的分类标准等; 增加一些适应金融改革特殊需要的报表,如“金融头寸表”等。

非衍生金融工具 篇5

2007-04-12 22:24

包括货币、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等。

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金融工具。比如说,你很容易想到市场上的那些债券或股票等投资工具,你甚至还会想到金融工具投资风险或被“套牢”。但是,从金融工具会计规范的角度分析,还是有必要给金融工具下一个定义的。正因为人们看到金融工具这个词容易想到股票或债券投资,因此曾有人简单地将金融工具界定为企业持有的一些金融资产。事实上,如果你站在金融工具的发行那一方看,在金融工具持有方为资产的情况下,发行方往往是负债或列在所有者权益中的股本等。A商业银行发债券,B保险公司去买,对A商业银行来说债券是负债,而对B保险公司来说却是债券投资(金融资产)。如此延伸开来,从会计规范角度,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为什么金融工具的定义落脚在“合同”?这是因为金融工具最初的存在一定涉及发行方和接受方,双方是以一种契约的方式达成交易的,而且这个契约的终止时点恰为对应的金融工具“消亡”的时点。按照上述金融工具定义分析,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金融工具,另一类是衍生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的论文 篇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有色行业来说,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金融工具,一方面适应市场的调节,另一方面加强内部调节与管理,就成为新的课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促使人们纷纷采用各种金融工具来防范因汇率和利率带来的风险,如互换、期货、期权等金融创新工具,在西方金融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影响。同时不同金融工具的组合,可以产生出无数新的金融衍生产品。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有色行业来说,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金融工具,一方面适应市场的调节,另一方面加强内部调节与管理,就成为新的课题。然而,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有时亦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究其原因,大都是金融业某一环节或局部领域的运作中掌握不慎或监管失败所造成的。如墨西哥金融风暴及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均是很好的例子。而有色行业的住友事件及珠冶的过度保值事件也

说明了金融工具即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对于我国有色企业,大部分都遵循着这样一个生产公式:销售target=“_blank” >价格-原材料价格-生产费用-销售费用=利润而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因为生产设备的相对固定及人员素质的相对稳性,决定其生产费用的基本不变。而大部分企业的固定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也决定了其销售费用的基础水平,因此,决定利润水平的主要因素往往取决于其销售价格与其原材料价格。对于有自产矿的企业(即原材料x.html“ target=”_blank" >价格相对稳定的企业),销售价格便成为其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来料加工企业,如何确定其原材料与销售价格的关系便决定其利润水平。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引入,市场产品价格84>往往呈波动性的趋势运动。有时甚至是大幅震荡。这就要求企业充分认识和利用金融工具,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达到稳定生产、保护利润的目的。一般来说,套期保值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操作的最基本动因,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其目标不同而引出不同的方法与策略来。其效果的不同在于套期保值过程中对下面几个问题的不同诠释:1.是否该避免任何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即希望得到一种完全的保护。在些情况下,我们只需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使其期货or=#848484>持有的头寸与其标的资产风险方向相反、数目相等即可。2.有利风险与不利风险的比较衡量当价格运行在不同区域,一般厂商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时厂商一方面想回避价格向不利方面运动的风险,又希望价格向有利方向波动时得到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期权是一种理想的保值工具,而在我国没有期权交易的情况下,利用产品的部分保值(即只对一部分生产产品进行完全保值的办法),或进行蝶式套利及近远期套利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保值策略。3.为避免风险所支付的代价在没有金融工具时,厂商进行的营销策略往往是以现货为基础的。因此时常造成产品有积压和资金占用,避险代价很高,现在通过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通常为5%),及期权费用等避险工具的衡量,可以使厂商选择较低的避险费用达到其目的。4.对市场变动的判断对市场的判断是一切保值与投机策略形成的基础,其决定了保值的效果。通常人们对市场价格走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一旦形成就可以制定符合其需要的一个或几个套期保值方案。但方案实施后必须对之评估,以便根据市场变化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其套期保值方案。一方面,对套期保值作用或对金融工程的无知会得出一些不合情理的结果来。另一方面,既然做了套期保值,为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就应把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财务结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能因为某一市场的得失,或想得到超额利润而造成新的风险,甚至与保值的初衷背道而驰。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 篇7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它主要通过将经济体系在运行中的风险集中到远期、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其次,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可以为投资人盈利。衍生金融工具的发明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 但也为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套利的条件。第三,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项风险性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者并不是一般的投资者, 他们追求的是衍生金融工具为他们带来的巨额利益。投资获利越大, 所具有的风险就越大。但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中金融市场中的新生事物, 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金融机构一般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对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监管的, 而目前的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告中是混合于其他会计项目中的, 这在无形中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监管难度。同时,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结构复杂、自由灵活、缺乏透明度的特点, 给金融机构正确把握衍生金融工具所蕴含的全部风险带来了困难。

衍生金融工具在带动会计发展的同时也给会计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而不断产生出新的衍生金融工具, 传统的会计核算并未对此进行恰当的处理。这必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 致使企业在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时出现困扰, 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 (1) 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在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中, 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是一般原则。它们分别反映会计要素的入账价值和入账期间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对这两个原则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我国会计原理中对会计的计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来进行计量, 要以实际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账, 一旦入账不允许做任何改动, 当发生物价的波动时必须以计提准备金的方式来对账务进行调整。衍生金融工具只是一种合同, 并没有实际发生交易, 也就没有成本, 只反映的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不同于基础金融工具的交易, 并不是在某一时点上来完成的, 而是经过了合同的签署、对冲、交割、换回投资的过程, 这个过程将因交易的不同类型而无法确定其时间的长短。而衍生金融工具在交易期间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按照传统的计量方式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那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将大打折扣, 这对企业的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将带来影响, 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而产生漏洞最好的弥补方式是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 (2) 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会计原理中认为会计的确认标准必须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 要求会计核算中必须确认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并不能反映未来的交易事项或业务。可见, 无论企业采取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 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的, 对于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不予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正是反映未来的现金流量。而未来的现金流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很可能是丰厚的报酬, 更有可能是巨额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通过递延收益或递延损失来确认。 (3) 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现代会计理论对会计要素做出了明确规定, 资产和负债这两个要素主要是反应已经发生的,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衍生金融工具所涉及的是未来的交易, 即使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也在交易的时间和金额上存在不确定性。 (4) 对会计报告的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在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后的最终目标是向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合理的财务报告。当企业向外界公布自己的财务报告时, 财务报告的内容必须能够全部揭示出对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经济信息。衍生金融工具在其产生的第一天就决定了它的自身特性, 交易的频繁性、交易金额的庞大、交易的不定期等都预示着其蕴含着强大的财务风险。而这些风险并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 这是严重违背财务报告的披露原则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中并没有包含衍生金融工具这一交易事项, 并不符合传统会计中对会计要素的规定很多企业将其视为“表外项目”。另外, 目前我国通用的财务报告对于信息的揭示还存在着局限性, 财务报告反映的只是货币化的信息, 非货币化的信息无法得到真实的反应。针对这些问题, 应对财务报告体系做一些调整, 以此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影响。一方面, 可以在报表数量上增加并编制适应衍生金融工具需要的报表, 增加“第二资产负债表”, 反应金融性经济业务, 详尽的反应金融资产和负债。再例如:增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 详细记录、反应企业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状况。另一方面, 对会计报表的附注内容进行补充。充分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说明。例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政策等。 (5) 对谨慎性原则的影响。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衍生金融工具在确认损益时必须认真考虑到谨慎性原则。这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将累计风险进行分散, 加强对风险的监控, 并及时对衍生金融风险进行防范与披露。但是,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 目前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处理方法并不能正确、及时的披露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存在的风险, 这不利于相关部门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在利用谨慎性原则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损益时, 如果产生了收益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里来确认, 如果是损失则可以充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程度的高低、风险系数、并结合交易保证金的数量来提取风险准备金。但是, 在提取时, 必须要考虑其他因素, 尽量真实地反映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投资风险及相应的损益情况。

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核算问题;风险规避;会计核算

作为金融创新结果的衍生金融工具不仅是进行风险规避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巨大的风险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开始出现了外汇、国债等衍生的金融工具。但是企业所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并不是很多,这是因为衍生金融工具有着很大的风险,一旦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国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快速并且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进而保障我国经济市场的安全。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新型的金融工具。根据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就是代表权利与义务的合约。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1.价值具有较强的波动性

从定义上可知,衍生金融工具是处于传统的金融工具的基础上的,因此衍生的金融工具一定会受到传统金融工具的影响,比如说外汇期货价格一定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受基础商品价格的影响,因此衍生金融工具可以用来规避风险,但是也是因为如此,也会引起价格的波动。

2.在财务方面具有杠杆作用

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只需上交一定的押金就可以进行交易,并且所缴纳的押金相比交易的金额来说是非常少的,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也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3.衍生产品设计灵活

衍生的金融工具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创新上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既可以将各种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重新组合,还可以根据购买者或者参与者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该特点也成为了衍生的金融工具比传统的金融工具更受到大家的欢迎、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但是灵活性既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优点,同时也是该工具的缺点,正是因为产品的灵活性,专业的人士无法对其全部的特性进行掌握,无法进行深层的了解,在运作时难免会发生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1.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以及交易方式分类

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以及交易方式可以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远期、互换、期货、期权四大类。远期类工具主要是远期的交易以及协定,并且远期合约是根据双方的要求签订的合约,流动性较低;互换类工具是双方进行互换资产的合约,比较常见的该类产品是货币互换以及利率互换;期货类的工具是比较标准化的合约,它对于所进行交易的资产的数量以及质量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相比于远期类的工具,它的流动性较高;期权类工具既可以进行标准化的交易,还可以是非标准化的合约,选择空间较大。

2.根据基础金融工具的不同分类

衍生金融工具根据其基础的金融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利率类、商品类、股权类以及汇率类四大类。

3.根据工具的交易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工具的交易形式,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大类。场内交易就是在交易所内进行的交易,在该交易中交易者必须满足该交易所的交易人员的要求,并且还要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对交易者的信用要求不高,流动性较高;场外交易就是进行交易的两方直接指定合约的交易,流动性较低,但是该类交易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发展的空间较大。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表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理论是滞后于实践操作的。在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是以民间为主,国家的财政部并没有确立一些比较标准规范的准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我国许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自主决定自己的衍生金融工具所表达的信息,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调查中发现,我国的四大银行有各自的报表体系,其中的报表科目以及格式大大小小都会有一些差异。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标准

在上面所述的衍生金融工具大部分都是待执行的合约,合约中所涉及到的交易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内发生的,于是在签订合约时,就无法满足“过去交易”这一事项,因此这种权利就成为了脱离报表的具有很大风险的项目。同时,衍生金融工具是无法进行任意撤销的,再加上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其价值波动很大,因此,在衍生金融工具的条件下,应该将“风险与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会计核算确认的基础,然后进行确认,将合同从开始制定到持有最后到履行的整个全过程都反映表达出来。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再确认以及最后的终止确认

1.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

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是整个项目要确认为报表的过程。在初始确认的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涉及到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的经济利益极有可能进入或流出企业;(2)企业所收获的成本或者要承担的债务都可以进行计量。

2.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确认

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确认是将初始确认的项目列入财务报表中以及发生变动的确认。对于一些衍生金融工具较多的企业,可以先将并不重要的或者是资产所占比例较低的工具不体现在报表中或者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确认,对于主要的工具就需要在单独的列表中进行反映确认。

3.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

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就是将已经列入报表中的项目进行消除的确认。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方面,IASC提出了以下的标准:(1)金融资产以及与金融负债相关的风险已经转移到其他企业中,并且当中包含的成本以及公允价值可以进行计量;(2)合约所规定的基本权利或者义务已经开始履行、清偿、撤销以及期满无效。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核算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解决。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与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的标准是互相对应的。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一)会计计量的相关概述

会计计量是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或者是损益表中已经进行确认报表的货币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同时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被计量项目的价值。在进行会计计量时,企业根据的是已经发生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或者投资的时候,会计计量是紧紧与会计确认相联系的,并且会计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会计确认的制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现在市场价值以及将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中最理想的便是公允价值。当某一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初始确认的时候,企业应该按照这项衍生金融工具应该支付的或者应该补偿的实际价值进行计量,这一特点与传统的计价基础是相通的。当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公允价值可以弥补历史成本计量所遗留的缺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利用公允价值来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衡量在实务方面是实际可行的。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

在我国的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中,衍生金融工具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可以在国际的市场中获得该工具相关产品的公允价值,利用这一特点,我国的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便可以对衍生金融工具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样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该项衍生金融工具对自己企业财务以及经营的影响。

五、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记录

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无法对现在的衍生金融工具要代表的权利或者义务进行确认,正是因为传统财务受到现在衍生金融工具的冲击,从而使得资本市场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同时该事项也表明了工具的复杂性,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记录的艰难性。

六、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报告

做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报告的目的就是利用会计报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的信息,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报告的报告方式主要有衍生金融工具表内举报、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两个。在将衍生金融工具记录到资产负债表中时,最初始的计量方式是公允价值然后将公允价值的损益记录到当期的损益中。

七、结语

本文主要是侧重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的实践研究,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进行一系列的叙述探讨,尤其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一些会计科目设置的讨论,希望对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以及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在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中,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原则应该按照合约的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并且将产生的当期损益记录在报表中,然后进行确认,最后在合约到期的时候,企业或者银行要按照市场的价格来计算当期的损益并且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来交易相应的金融资产或者负债余额。

参考文献

[1]马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问题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2]陈应侠.试论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应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3,(11):110-112.

上一篇:没头脑和不高兴三年级读书笔记下一篇:建设法制中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