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模式论文(共7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启示
一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国关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规的结构性体制安排20世纪末,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对金融监管模式作了重大改革,尤以英国最为典型,其改革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改革前的分业监管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英国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开始经营金融产品和业务,混业经营的日益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代写论文
然而,直到1998年之前,英国实行的仍然是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分业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时期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同时自律组织发挥了较大作用,三个证券自律组织分别负责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执业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在英国分业监管使得一个金融机构同时受几个监管机构同时监管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容易产生争议,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显现无余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分业监管有效性的降低,特别是在巴林银行事件后,英国国内要求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管模式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2.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第一,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决定由10家机构合并,组成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这10家机构包括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证券期货协会(SFA)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组织(IMRO)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注册互助委员会(RFC)房屋协会委员会(BSC)互助合作委员会(FSC)由贸易工业部划转到财政部的保险监管司以及伦敦交易所的英国发行上市监管部(UKLA)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局更名为金融监管局(FSA),1998年起,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责移交给FSA,FSA依法行使监管权力FSA虽然要全面负责对拥有一百多万员工的英国金融业的监管,但其机构并不庞大,现有雇员仅二千多人,这主要依靠其先进的监管手段,因此使得监管机构降低了成本,效率却反而有所增加
第二,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英国曾实施过较长时期的自律式监管体制,改革放弃了伦敦金融市场行业自律管理体系,重建全行业的金融服务监管体系;2000年6月,英国女王正式批准了《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这是英国自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法律,它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后,取代了此前制定的一系列用于监管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堪称英国金融业的一部“基本法”该法明确了新成立的FSA和被监管者的权力责任及义务,统一了监管标准,规范了金融市场的运作
第三,制定新的金融监管规则根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授权,FSA已经制定并公布了一整套宏观的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被监管机构的监管条例,主要内容有:(1)被监管者经营业务一定要诚实;(2)被监管者一定要尽职细心地以应有的技能开展业务;(3)被监管者在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下,一定要负责和有效地采取适当的谨慎态度组织和管理其业务;(4)被监管者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金融资源和财力以应付可能的危机;(5)被监管者一定要遵守相应的市场行为准则标准;(6)被监管者一定要公平对待其客户,并对客户的利益给予应有的考虑和重视;(7)被监管者一定要对其客户的信息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提供给客户的信息应该明了公平不能误导;(8)当被监管者对其客户的资产负有责任时,一定要做出适当的安排以保护这些客户的资产;(9)被监管者必须以公开及合作的态度接受法的监管,及时向FSA通报必须报告的情况
第四,确立新的金融监管理念FSA成立之初就表示将要采取崭新的监管方式,FSA负责人也十分强调FSA管理的“崭新性”与昔日英格兰银行证券与投资管理局等9个金融监管机构不同的是,FSA在监管中特别强调以下环节:节约有效地使用资源进行金融监管;管理层是否尽职尽责;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尽可能不压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有序的金融竞争;保持英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征另外,在监管目标方面,FSA将通过积极关注金融发展动态,实现瞻前监管,帮助客户达成公平而合理的交易第五,建立新的金融监管制衡机制由于在新监管体制下,FSA拥有的权力非常之大因此,英国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制约机构“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FSMT),并于2001年12月1日与FSA同时开始运作该法庭主要审理发生在FSA与被监管机构之间且经双方协商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庭对金融监管案件的审理采取闭门(对公众保密)审理公开审理两种方式,并以公开审理为主“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的成立,无疑能够促使FSA认真进行监管,有助于提高英国金融监管甚至整个金融业的法制水平此外,鉴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影响,监管职能从英格兰银行分离出去后,法律规定英格兰银行与FSA负责人交叉参加对方的理事会,实行互相介入,以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协调这种安排能保证FSA负责的金融监管与英格兰银行负责的货币政策,在重大的宏观层面上的决策能够保持较强的互通性
到2001年12月,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的正式生效,标志着历时4年的金融体系改革基本完成
二 新形势下金融监管创新的启示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为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挂牌成立为一度关于央行拆分的争论画上了句号,我国由此成就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通过生效,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确立
伴随着新形势下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创新,我国金融监管从无到有发展很快,但是毕竟历史短暂,目前的监管远远不能适应金融业迅速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甚至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监管抑制”,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水平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道路上又向前大大迈进一步,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金融集团,今后中国的金融业将更加国际化,金融风险防范的任务更重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笔者对新形势下金融监管创新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
1.金融分业经营和监管已成为非主流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银行保险证券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金融分业经营和监管已经成为了非主流的趋势
对我国而言,虽然目前仍是一分业经营为主,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成为金融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选择实际上我国金融业也已经出现了混合经营的苗头,金融保险证券业务已经不同程度交叉,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了大势所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怎么样适合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已成为完善金融监管职能的首要任务
2.营造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环境实行效能监管金融业的任何变革和创新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革新法律环境的营造因此如何营造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法律环境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交叉经营业务出现即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正在滋生混业经营的现实,从而金融监管及金融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外资银行机构不断进入,不仅会改变中国现有的金融机构,还会使现有的金融运行规则发生变化2003年12月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管法》的出台,以及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挂牌成立无疑都是中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有效改革创新新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增加了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管的内容,同时对有关条文做出修改,以适应当前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无疑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然而在现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大多采取了机构性监管,实行业务审批制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比如开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需要在银行监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协调,而不同部门对于同一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向存在较大差异,就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此外有的新业务成为交叉性业务,如储蓄保险同时具有储蓄功能和保险功能对于这些新业务,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因此在我国金融监管逐步由分业监管走向混业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借鉴英国先进的监管经验实施金融效能监管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缺位,努力精简监管机构的人员配置,“一行三会”既要各尽其责各行其是也要相互配合提高效率,使得监管机构运作不但降低了成本,效率反而有所增加于是我国完善金融监管所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跟上全球金融业混业监管的浪潮而是如何在自有体制下改革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分业监管模式,提高效率现阶段内如何做到效能监管便成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首要思考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 它是指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当局依据一国或地区的法律的授权对本国或地区的金融业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金融管理体制指的是金融监管职责和权力的分配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立金融监管体制模式时, 必须充分保证金融监管的高效率, 又要注意权力的相互制约, 同时还要避免过分的职责交叉和掣肘。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983年, 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分离出来, 标志着我国现代金融监管模式的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混业经营和管理的特征十分突出。20世纪90年代,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增加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 以及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相继成立, 我国逐步实现了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的分离。2003年, 伴随着中国银监会的成立, 我国的金融监管最终形成了由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组成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一行三会”具有明显的分业监管特征, 其中, 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 证监会负责对证券业的监管, 保监会实施对保险业的监管, 银监会监管银行机构以及地方金融机构。这种监管体制发展到今天, 起到了有效监督和管理金融业的效果。
三、我国采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模式的原因
(一) 中央银行维持币值稳定的需要
维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中央银行主要是运用三大政策工具通过在货币市场中对商业银行进行调节, 以适时改变货币存量, 在满足经济活动对货币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币值的稳定。但是, 中央银行无法直接干预证券等虚拟资本市场活动, 如果商业银行利用自身流动资本进行证券买卖, 会导致中央银行无法准确估计和预测市场发展所需的货币量, 中央银行对于通货膨胀的控制能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导致币值的不稳定。
(二)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
商业银行不能把效益性作为唯一的目标, 还必须保证自身资产的合理流动性, 以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居民的储蓄存款和企业流动资金存款, 这些存款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虽然证券市场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收益性, 但是也存在着交易风险, 如果商业银行用期限较短的流动负债进行证券交易, 证券价格的波动很可能造成银行资产的重大损失。
(三) 维护证券市场投资者利益和稳定资本市场的需要
允许银行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 银行使用企业和居民存款进行证券投资, 投资资金的所有者 (存款人) 并不能分享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而其他证券投资者用自身的资产进行证券投资, 使得银行资金所有者 (存款人) 与其他的一般证券投资者的竞争地位不平等;其次, 银行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期限由于受到存款期限的影响具有短期性的特征, 加上银行资金额相对较大, 大量资金短期内进出证券市场很容易导致证券市场价格较为剧烈的波动, 使得一般投资者 (特别是广大的散户投资者) 持观望态度而不敢进入证券市场。因此, 采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模式, 实现银行业与证券业的相互隔离, 可以保护一般投资者的利益和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四) 可以有效避免混业经营模式所带来的利益损害
假如允许银行同时经营银行业和证券业, 两种业务经营风险承担主体的差异会导致在面对不同状况下的融资需求时, 银行可以轻易地选择相对于自己来说更有利的方式。例如, 当银行发放给某一企业的贷款很可能成为坏账时, 银行为了收回贷款可能会选择帮助企业发行证券进行融资, 银行虽然收回了贷款, 但是不知情的投资者购买证券后就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对策探讨
(一) 加强金融市场立法工作, 完善金融立法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 现代经济是法制经济, 法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等活动的行为准则。金融监管也需要健全的法律的约束, 法律的强制性可以督促金融监管机构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
(二) 严格审查金融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资历和素质
这要求金融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具有财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较强的综合素质。对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要进行严格的考试、筛选, 提高金融监管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排减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阻力。
(三) 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跟踪检查
要确保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业的监管符合我国金融法规的立法目标, 防止金融监管机构在行使职权时的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同时, 也要及早发现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避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多走弯路, 提升改革的效果。
(四) 加强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力度,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人才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 人才是决定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人才等于成功了一半。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速度很快, 但是我国金融业并不是十分成熟,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很难避免出现种种问题。这就要求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也要有相应的提升, 才能保证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才能促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成功。
摘要:世界金融监管体制模式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和金融统一监管体制两种主流模式。我国金融监管与世界金融监管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 如何选择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模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分业监管统一监管
一、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问题
1.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不符合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金融业统一监管是基本的趋势。英国在1986年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开始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允许银行兼营证券业务,形成多元化综合金融企业集团。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美国在1999年通过了《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废止了已实行了60多年之久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废除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与混业经营的趋势相适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转向了统一监管模式,1996年以后,澳大利亚、冰岛、韩国、英国、日本都开始实行统一监管模式。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赋予了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力,使美联储成了能同时监管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惟一一家联邦机构,金融统一监管己若隐若现。
2.国内混业经营趋势的加强使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己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也趋于复杂,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分业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混业经营在增强各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多头监管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容易导致监管疏漏和监管缺位同时并存。
3.分业监管无法适应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等。二是产业资本控股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淡化了金融业各类业务的严格界限,推动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渗透和融合,在分业监管体制下,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增加了监管的成本。管制是有成本的,直接成本包括维持监管活动的费用,间接成本是被监管行为的执行成本。在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机构对该公司各金融机构存在重复检查和报告要求,加大了监管活动的成本,也加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执行成本。监管队伍庞大,监管成本高,监管效率低。
(2)各监管机构信息不能共享,难以沟通和协调。各监管机构直属国务院,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平级主体,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各监管机构之间彼此独立行动,信息不能共享,不能综合评估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国务院实际上成了监管部门的信息汇总处理中心,高层决策部门获得的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分业信息,难以获得各监管机构对该公司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估和总体判断。
(3)监管真空。由于各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条块分割,加之监管目标不完全一样,金融控股公司不同的业务主体在业务交叉中钻分业监管的空子,导致监管疏漏。随着控股公司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渗透和相互融合,分业监管机构已不能完全覆盖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一些金融机构还逃避监管,产生“监管套利”行为,游离于法律和监管之外。
4.分业监管模式不利于监管业务多元化的外资金融机构
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一些银行集团的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虽然是两块牌子或两家机构,但同属一个集团,可以互通信息、人员、调拨资金,我国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操作进行有效监管。
二、统一金融监管的优势
1.统一金融监管模式顺应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至少参与银行、证券和保险中两个以上业务的机构,而且其业务往往跨国经营,这就促使监管当局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有对其进行监管。如果对其采用分业监管,让入怀疑不能从总体上衡量整个集团的风险;不能确保各分业监管之间没有缝隙或漏洞;不能根除一些集团内的风险 ;也难于防止集团内某个机构危机和风险的扩散。当然,多个分业监管机构协调工作对金融集团进行监管也是可能的,但统一监管将能通过强制性,更好地保证监管工作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更容易堵塞监管漏洞和消除重复监管,也有助于国际监管的合作,因为各国之间只有一个监管联系,省去了很多麻烦。
2.统一金融监管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套利行为
随着金融混业的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出现了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却归口完全不同的部门监管。由于不同监管部门监管要求的差异,会导致某些被监管者在提供特定服务或产品时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引发监管套利行为。 如果监管套利行为很普遍的话,各独立监管机构为避免监管客户的转移和流失就会竞相减轻监管负担,从某些方面看这种竞争是有利的,但如果造成原有审慎性监管被削弱的话,却不容忽视。而统一监管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然,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适当的监管套利行为应该鼓励,但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系统性危机的风险。
3.统一金融监管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监管效率是指由规模经济带来监管成本的降低而引发的效率提高。尽管一个监管组织的规模经济很难以测量,但一般说来,较大规模的组织更有利于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和投入品的集约化应用等。表现在统一监管模式中,就是可以从共享基础設施、管理,以及辅助设施等方面节约成本,克服分业监管模式中相关的重复建设。另外,对于混业经营的被监管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单一监管机构,可以节约被重复监管的成本。Hawkeby (2000)认为,将多个分离的监管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获得的规模报酬将会使得执行监管的成本下降成为可能。据Briault (1999, 2001)研究表明,1998年~2002年的四年间FSA每年的预算都在减少。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单一的组织结构简单的监管机构,更有利他们对监管机构的识别,降低社会公众识别、求诉的成本。
4.统一金融监管模式增强了监管弹性
从监管法令的角度来看,统一监管模式更具弹性。在分业监管模式下,为明确各方的责任,就需要对各机构的监管权限和责任进行清晰的、详尽的界定,但又不可能事先对市场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期。所以各个独立的法定监管机构所依据的法令会在其处理特殊问题时留下管理权的不确定性,尤其当新的金融产品或机构出现而最初并没有在法律中规定时。而在统一监管模式下,只需作原则性和概念性的规定,可以为监管制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法令的灵活性使监管当局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市场发展或创新做出反应,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此外,法令的不完备使得分业监管机构的监管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交叉和漏洞,这样各自的监管目标和责任不明确或不一致会造成各监管机构间的冲突。不过,即使各监管机构能有效的承担各自的监管责任,但汇总起来未必能达到和谐一致的监管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监管模式就有明显的优势。
5.统一金融监管模式能较好的改善职责
分业监管模式下,在职责和权限上各监管机构可能存在重叠,因此,监管者之间有可能相互推诿责任,很难让其中一个机构对出现的问题负责。而统一监管由于其管理结构单一,对于政府官员、产业界和公众来说,除了这个监管机构外,没有其他机构对金融监管事务负责了。
三、金融监管模式变革的路径选择
统一监管的最终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根据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分两个阶段最终实施。
第一阶段,即现阶段。目前由于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基本上处于合作阶段,跨行业的金融产品比较少,因此,跨行业的监管问题较少且相对简单。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对国内日益发展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体系。据此,构建我国双层的金融监管体系(见图1)。建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金融监管局,由其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实施整体的综合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其独立的组织体系与行政设置,其功能主要在于加强统一监管,增进信息沟通,提高综合监管能力,防止监管漏洞。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依旧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金融控股公司各相关子公司业务实施专业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权对上述分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通过建立这种双层的金融监管模式,一方面可以确保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分业监管,另一方面在明确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监管职能部门后,不仅能够使银行、證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在协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上形成制度化,而且又有利于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总部的监管,尤其是对其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财务状况实施重点监管,将金融控股公司蕴藏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上述组织设计,应可有效解决我国在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混业和分业经营行为并存而引发的监管难题。
第二个阶段,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主要的组织形式时,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成为国家金融监管局的内部分支部门,由此,国家金融监管局将成为我国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国家金融监管局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进行监控,其下设置的各个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旗下各分业经营公司的监控,这样,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成本和协调成本都大大降低,提高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效率。 (见图2)
依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按“二步走”设想对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变革,最终实现统一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丁俊:混业经营浪潮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比较:兼论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思路.亚太经济,2001(3)
[2]张双智张双勇:加快立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 上海证券报,2006(7,5)
[3]黄福建:统一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3(5)
[4]宋利格: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模式与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4(4)
[5]虞群娥:论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财贸经济,2002(6)
[6]周恒山:浅析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04(9)
美国联邦金融监管的立法在国会,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主要法案包括相关的机构法如《联邦储备法》、《银行控股公司法》以及金融行业发展方面的法案如《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99年金融服务法》等。相关监管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上位法制定部门监管规章。这些监管规章主要收集在《美国的联邦监管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内。该法典是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颁布的有关监管规章的集大成者。法典共分50个部分,对应不同的联邦监管内容。其中,有关金融监管的规章包含在第12部分(银行及银行业)和第17部分(商品及证券交易)。该法典每年更新一次并按季度发布更新内容。其中第1-16部分在每年的1月1日更新,第17-27部分在每年的4月1日更新,第28-41部分在每年的7月1日更新,第42-50部分在每年的10月1日更新。
另外,美国各州也有权制定各自辖区的银行监管法规和保险监管法规。这些监管法规未包含在《联邦监管法典》中。
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
(一)美国的银行业监管
美国设有联邦和州政府两级监管机构。联邦政府有五个主要的监管机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NCUA)。此外,美国各州政府也设立有银行监管机构。美国大多数银行由不止一家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货币监理署(OCC)隶属美国财政部,1863年国家货币法(National Currency Act of 1863)赋予货币监理署监管美国联邦注册银行(国民银行)的职能。货币监理署主要负责对国民银行发放执照并进行监管。具体监管职能包括:检查;审批监管对象设立分支机构、资本等变更的申请;对其违法违规行为或不稳健经营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制定并下发有关银行投资、贷款等操作的法规。
联邦储备体系(FED)(下称美联储)根据国会1913年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 of 1913)设立。主要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并对其成员银行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进行监管,此外还承担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职能。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于1933年设立,旨在通过保护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监管投保机构以及对破产机构进行接管等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公众信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投保的非联储成员州立银行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同时对其他投保的银行和储蓄机构负有辅助监管职责。
储蓄机构监管署(OTS)主要负责储蓄协会及其控股公司的监管。
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主要负责发放联邦信用合作社的执照并予以监管,并运用国家信用合作社保险基金(NCUSIF)对所有联邦信用合作社和大部分州立信用合作社的储蓄存款予以保护,工作报告《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
此外,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作为上述5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统一的监管准则和报告格式等。
(二)美国的证券业监管
美国的各类证券市场,包括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股票、衍生品市场等,由美国财政部、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MSRB)、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以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不同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财政部:美国国会于1986年通过了政府债券法案(Government Securities Act),赋予财政部监管整个政府债券市场的职责,具体监管政府债券经纪商和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建立公平、公正和富有流动性的市场。
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MSRB):美国国会于1975年设立了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赋予其发布有关监管法规的职责,即监管证券公司和银行承销、交易和销售市政债券等行为的法规。MSRB是自律性组织,受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的证券立法赋予了SEC以下监管职能:
1、《1933年证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政府债券、非公开发行以及州内发行除外)必须到SEC注册,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文件。
2、《1934年证券交易所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规定,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须向SEC以及证券交易所提交注册申请以及年报等SEC规定的报表报告;场外交易的公司则必须提交年报等SEC规定的报表报告。此外,该法案还赋予SEC监管交易所成员有关交易行为的职责。
3、《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public Utility Holding Company Act of 1935)规定,SEC根据有关保护公众、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准则对电、气等公用事业控股公司予以监管。除非豁免,公用事业控股公司必须向SEC注册; 一般情况下,注册公司发行和销售证券、购买其他企业的证券、资产以及与其附属机构发生交易等需事先获得SEC的批准;并要遵守报告、薄记等有关规定。
4、《1939年信托合同法》(Trust Indenture Act of 1939)赋予SEC监管信托机构的职责。
5、《1940年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 1940)赋予SEC监管投资公司的职责。
6、《1940年投资咨询师法案》(Investment Advisers Act of 1940)赋予SEC监管投资咨询师的职责。
中国银行安庆分行是按照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实行权力、经营和监督三分立,努力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努力减少内部风险。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主要包括:
一是在系统内统一构建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分配体系,让多贡献者多得,责任大者多得,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事业心,推动经营效益的提高;
三是提高业务报告有关数字的真实性,增加经营绩效透明度;四是制订系统内的风险评估、认定标准办法,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
石化分行中,一是要分类制订管理办法,包括业务经营、市场开拓、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等各个方面。摆正机构自身的市场定位,推动业务经营的规范化,防范经营风险。二是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部门责、权、利,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业务操作管理制度,推动业务经营的规范化。加强对重点业务部门、重要岗位的定期稽核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是市场纪律方面。要构筑和营造依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市场氛围。第一是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市场规则、信用知识、金融意识教育,增强各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增强人们的金融意识,营造人人守信的社会氛围。依法加大对各种形式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树立守信光荣、逃债可耻的社会氛围。
第二是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严格运作程序,明确责、权、利,减少道德风险。
第三是建立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经济主体能从市场上捕捉收集到可利用的真实信息。
1. 美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监管体制的现状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金融创新蓬勃发展, 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顺应历史潮流, 于1980年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法》, 开始了以放松管制为基础的金融改革。1999年通过的《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成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的标志:它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 对金融控股公司做了更加灵活的规定, 给予广泛的业务发展空间, 实现混业经营, 从此彻底结束了美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局面, 体现了对金融开放的重视, 由此形成了目前美国伞式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1) 伞式结构
《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对监管机构的设置作了新的规定。联邦储备系统 (FRS) 仍是美国金融业最高的综合监管机构, 被授予伞形监管者的职能, 并与其他各业监管部门互通信息、密切合作, 但其分业监管的基本框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建立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伞式监管模式 (见图1) 。
伞式结构与之前旧的监管体制的不同在于它加强了各个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 保持并强化了“双层”的监管体制, 特别强化了美联储的地位, 使其成为超级的监管者。
(2) 美式功能性监管
《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重要的意义在于美国监管思想由机构性监管到功能性监管的转变。首先, 《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是一项“金融综合法律”, 新的监管机构依此而设置, 并非之前的按“个别立法”设置;其次, 新的监管体制按“金融服务功能”而不是按之前的“金融机构”来进行分类管理, 这是其转为功能性监管的标志。
美式功能性监管主要体现在金融控股公司上。所有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均由相应的行业监管机构监管。例如, 银行控股公司的证券子公司由证监会监管;母公司的监管则归属于联合监管, 即对拥有其他行业大型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关的行业监管者也可以作为联合监管者实施监管, 例如, 传统银行控股公司在收购证券子公司后, 或者传统证券控股公司在收购银行后, 证监会有权作为其“联合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另外, 由于美国在联邦层面没有统一制定《公司法》, 因此美国州政府层面制定的《公司法》将在金融控股公司的上市标准和治理结构方面享有很大的权力, 也成为新型监管模式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2.美国当前监管模式的利弊分析
(1) 层次清晰, 分工协调
从美国当前的监管体系来看, 伞状监管中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层次清晰, 职责明确, 并且分工协调, 周延重叠, 由此形成了多重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体系。这一方面增加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各业务的监控, 限制了金融控股公司从事高风险投资的行为,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增加了金融监管体系的严密性与完整性, 加强了金融业危机的防范机制, 从而使美国的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然而伞形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随着美国金融业在规模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不断创新, 这种监管组合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值得我们注意。
(2) 机构重叠, 成本过高
根据美国审计总署的一项模拟调查显示, 在美国对一家“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直接管制的机构至少有9家, 事实上, 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所受管制的机构数远不止这个数字。而由于每个监管机构内部结构与监管目标的不同, 所实施的监管标准就会千差万别, 由此造成美国的监管形成了“面面俱到”, “唯恐不细”的局面, 使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受到多种制约而变形。
监管机构过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昂的监管成本。据不完全统计, 美国的直接监管成本已高达美国当前GDP的10%, 如果再考虑到间接的监管成本, 比例还要相应增加, 无论如何如此高的监管成本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3) 监管竞争, 监管疏漏
冗杂的监管机构使得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竞争, 甚至冲突。这一现象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国证监会与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为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权而进行的长达20年的监管竞争已成为最好的证明。而当前, 美国金融监管竞争进一步升级, 恶性竞争频繁出现, 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监管机构为某一领域的权力争夺得不可开交时, 却出现了一部分领域无人问津的情况。例如, 结构化产品在美国发展10多年, 并且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至今却仍没有一个监管机构宣称对这些产品的运行、风险揭示、投资者保护和海外运作负有监管责任造成了监管的严重疏漏。
(4) 信息阻塞, 合作困难
这在美国监管体制中的州政府层面表现尤为明显, 州级政府往往以保护本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商业秘密为由, 拒绝向其他州提供必要的监管信息, 也由此导致各州之间合作协调监管困难重重。在联邦层面, 联邦政府成立“金融与银行信息基础建设委员会”, 旨在强化金融体系内部的信息交流, 可该委员会工作重点停留在信息安全网的建设上, 关于信息交流方面的规定也存在局限, 使得目前金融监管信息的交流依然存在严重的障碍。
鉴于以上的一些缺陷, 美国模式不足以完全应用于我国的情况。而在国际上, 英国独特的监管模式被西方各国逐一效仿, 其优越性在西方表现突出, 因此, 在分析我国监管时, 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英国的监管体系。
英国金融业监管模式的分析
1. 功能性监管
所谓功能型监管是以金融业务的种类来划分监管领域, 即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由同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 而不再考虑该活动由谁从事。其目的是提高监管流程的秩序和效率。功能型金融监管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功能观点”学说。该学说是由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erton和Bodie等人最先提出的。
功能性金融监管使FSA成为世界上监管最广泛的金融监管机构, 因为它不仅要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监管, 而且同时还要对信用机构、交易所及决算机构等负责。英格兰银行在把金融监管职能转交给FSA之后, 其职能只侧重于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信用秩序,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控制通货膨胀, 而较少考虑金融监管和操作。这种体制实现了金融监管职责与货币政策相分离, 互不影响的目的, 进而提高了金融监管的绩效水平。结构简图如图2:
2.功能性监管的利弊分析
英国之所以将其监管模式转变为纯粹的功能性监管, 是因为功能性监管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 功能性监管的监管划分依据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 以此为依据制定的监管机构和规则能有效地防止监管缺位和监管重叠的现象, 同时不同背景的金融机构从事同样的金融活动会面对同一个监管部门的监管, 这将为金融业综合经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
其次, 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完整与稳定, 功能性监管主张从整体上把握和防范风险。因此功能性监管特别强调要实施跨产品, 跨机构, 跨市场的监管, 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
再次, 由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发生变化, 因此, 据此而设计的监管模式和监管规则更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这将进一步限制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机会主义行为, 减少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资源的浪费。
然而英式的功能性监管也并非是最完善的监管模式, 在监管过程中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例如, 由于监管的结构较以前大为复杂, 监管成本, 特别是法制监管方面, 有了很大的增长;新的监管办法虽然可以对英国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甚至期货作出评估, 但跨国企业都是在各种国际市场上同时操作的, 海外市场上有各种对冲期货, 投资机构可以使用抵押贷款的杠杆, 这些手段是英国新的监管制度所无法监督、控制的, 也会出现一部分金融产品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 有待于完善体制加强管理。
鉴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得出美式金融监管与英式功能性监管是目前国际上金融监管两大主流模式, 而我国独特的金融环境与以上两种监管的实施的背景又有所差别, 先将其系统梳理如下, 以便能直观的选择利于我国监管的体制。
我国与国际金融监管差异对比
1.监管主体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采用的是伞式监管模式。之前已有详细介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证券委员会、保险监督厅、银行监管机构分别负责监督不同金融部门的业务;
英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采用一元化综合监管, 金融监管局将各种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功能集于一身, 对英国境内所有从事银行及非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监管;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下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其结构简图如图3:
2. 监管理念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是以法规为基础的金融监管制度, 拥有具体复杂的法律条文, 以此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权威性与严密性;
英国在自由民主的思想非常浓厚, 尊重传统、自我约束意识强的背景下, 监管部门一般靠道义劝说或君子协定来解决问题, 属于自律型金融监管制度;
我国的监管理念与美国相似, 主张以法律保证监管的有效实施, 与自律性监管机构相比, 政府离市场距离较远, 监管具有滞后性。
3. 监管方式
美国属于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的结合体, 独特的伞形监管体制, 构筑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各金融监管机构为组成的监控体系, 既考虑了机构金融业务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创新性, 又兼顾了风险防范的技术性要求, 有效地组织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其下属机构的外部监督和约束, 顺应了金融混业发展的要求;
英国的监管方式为功能性监管与自律性监管的结合。监管者灵活性较好, 弹性较大, 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市场自律性组织主要由市场参与者组成, 能对市场波动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比政府监管更具有效率, 有利于金融市场快速实现自身的均衡。
我国目前依然沿袭之前的严格的分业监管方式, 以机构性监管为主, 现在已经出现监管手段落后, 缺乏量化指标, 法律不健全, 多头监管和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远不能满足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要求。
根据以上的种种现象与利弊分析, 我国的金融业综合监管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形成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 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我国有效金融监管的建议
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监管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综合权衡和深入思考后作出的选择。我国实施分业监管的时间不长, 金融安全仍是第一位的, 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和设计必须遵循“安全有限, 兼顾效率”的原则。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国不宜在基本模式上“动大手术”, 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面向“允许金融混业经营”方向的自由化改革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 构建功能性监管框架分为两个阶段:
1.建立多元化监管框架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结构的变化历程类似于美国, 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 因此美国在推行金融综合业经营发展的一些务实且渐进的思路, 在推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保留一些分业监管模式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 建立多元化分业监管框架对我国而言, 实质上是依据美国伞式监管模式的原型, 在我国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础上, 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需要, 即对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建立多元化监管框架优点在于在各种改革方案中, 其成本最低, 难度最小, 对目前成熟的监管机构体系不必做较大的变动, 不会出现由于监管机构的变动而导致的监管衔接断裂, 同时亦具备了分业监管的专业化与竞争优势。
(1) 监管主体的构建
总的原则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组建新的监管机构, 比如“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 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执行金融监管的过程中要与货币政策保持互不干涉和影响, 专门全面负责对金融控股母公司进行监管;而原来已成立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对其负责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 重点监管子公司的各项业务;其次, 进一步完善各个监管机构完善相互沟通的机制、方式和内容。协调各自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举措, 避免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最后,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共享制度, 并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共享中的作用。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 统一封闭监管
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按照监、管分离的原则, 在总部建立相当于“立法、执法、司法”三足鼎立管理模式的“金融监管立制、金融监管执行、金融监管督办、金融监管研究”这样一个封闭循环型金融监管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金融监管主体缺位的问题。
(2) 实行板块监管
按照以上的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所属的金融监管执行部门, 按照功能监管原则, 可以按照监管目标将全国金融监管客体划分为不同的监管板块, 例如金融机构监管板块、金融市场监管板块、金融资源监管板块、金融工具监管板块、金融风险监管板块等, 不同板块之间的监管界限明确, 以此来解决那些由于我国金融业务界限淡化, 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趋同所带来的金融监管客体趋同的问题。
(3) 整合现有资源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将对原来分业监管体制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头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 建立一致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财务控制等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和支持体系, 这样就可以避免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头监管机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支持体系重复建设问题, 这将大大降低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同时, 由于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会自然顺畅, 因而进一步降低了金融监管的协调成本。
(2) 监管理念的构建
(1) 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制建设
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制建设的金融法律、法规是实施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依据, 也是金融监管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证。当前, 我国在金融控股公司问题上, 没有明确的禁止性法律条款和设立性条款。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关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条款, 确定其法律地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价值取向应顺应国际潮流, 以效率、秩序、安全为金融监管的基本精神, 修整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整合现有金融监管部门, 以提高我国金融企业适应国内金融发展,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单独立法要涉及金融基本法和分业经营制度的重大调整, 难度较大, 因此, 可先将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规中的相关部分适当修改, 形成适用于金融控股公司的法规和管理条例, 等条件成熟再制定独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法》。
(2) 建立并完善非官方自律监控体系
健全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包括官方监管和非官方监控, 以上介绍的均为官方监管。而非官方监控包括金融机构的自律内控、金融业互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它不需要借助政府强制力量来实施, 实施成本和维持成本比较低, 而且造成的间接效益损失比较小。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 完善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这主要包括完善金融控股公司股东大会结构、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产权关系、完善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结构、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事会制度、完善高级经理人员责任制度、加强市场激励机制手段的建设, 此外, 还要建立、健全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高级经理人员年审制度和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第二,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防火墙, 控制内部交易
内部交易是导致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传递从而威胁其生存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是引发利益冲突、产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设立“防火墙”是十分必要的, 在控股公司内部要做到法人分离, 建立各关联子公司间的风险隔离机制, 进行业务限制, 并且在信息流动方面也要加以限制, 防止各控股子公司之间有害信息的流动。金融控股公司在实施内部“防火墙”制度的同时, 还必须注意如何在减少控股子公司之间利益冲突与实现综合经营的经济效率二者间取得一种平衡;
第三, 引进先进技术, 建立有效的内部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建设是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风险预警工作应当在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和整个集团层面上进行, 并涵盖集团的主要风险, 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全面负责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工作, 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预警系统重点在于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和预警界限标准的确立, 主要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股份变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 这些指标能充分反映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问题, 需要金融控股公司随时密切关注。
2.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功能型监管为主导
借鉴美国与英国的经验, 采取以功能型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功能型监管更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监管体制的要求。在功能监管体制下, 监管机构能够较好地决定金融创新产品监管权的归属, 所以监管者对其不必加以约束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而是将新产品纳入法定的轨道, 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 这无疑将为我国金融创新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 功能型监管相对于统一监管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的跨行业传染和积聚, 能够更加有利于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 实现监管的专业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赵雪.适应混业经营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议[J].金融与经济, 2008, 2.
[2].唐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6.
[3].袁春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7, 9.
[4].周建松.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机制的思考[J].南方金融, 2007, 12.
[5].张欣, 钟小兵.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理论分析及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5.
[6].刑桂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08, 6.
[7].李艳.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现实选择[J].武汉金融, 2008, 6.
[8].唐辉.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的理性思考——从欧美监管框架谈起[J].现代商场化, 2006, 2.
[9].方茂扬.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征信体制;法律规范;监管
现代科技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与运用非常广泛,互联网科技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特别是近几年,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互联网金融不论对于庞大的贸易交易,还是日常生活买卖,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加大各领域对互联网金融的运用,非常重视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但是互联网金融基于网络特点,难以规避一些风险,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改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
以央行、证监会为主的诸多相关部门,在应对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形势中,不断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为平台的支付模式,已经收到相应的监管。可是互联网交易参与主体众多,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监管措施,仍旧比较匮乏,出现监管上的“盲区”。但是在创新空间上,小规模互联网金融还是占有優势。
1.小规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发展缓慢
以央行为主的多部门联合起草的监管指导意见,把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五大类:互联网理财、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众筹。对于每一个类别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原则性规范。具体的监管细则,由每个类别的监管部门进行制定公布。因此。监管层对于初步发展、小规模、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只是坚持保守底线的基础。宽容了互联网金融上的一些失误,为了扶植这些互联网模式,为其提供发展与创新空间。这样就使得互小规模联网金融交易,出现监管上的漏洞,进而出现引发大大小小的风险。尽管对其监管放缓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开拓空间,但是因为行业自律尚不成熟,因而需要适当的规制。
2.监管层不会改变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方向
监管层应当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这样才能有所突破。互联网金融监管一直采取监管、包容结合的监管策略。同时也要保持监管细则的良性更新。针对对象不同,监管方法、方式也不相同。为了增强监管政策的实效,监管部门应当对不同模式区别对待。对于高风险的模式,比如P2P,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加大力度。规模和风险小的,应当适当包容,以便其有更多的发展条件。站在创新角度上,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比较有益的。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困境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参与主体多元复杂,业务内容丰富多样,操作方式繁多。因此互联网的监管也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充分认识到是哪些方面出现的问题。
1.不明确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
互联网金融环境比较宽阔,其业务的属性也就比较多,因此在实际监管时,很难对监管归属进行很好的辨别。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不明确,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P2P业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机构,因而P2P行业规范也没有很好的规定下来。P2P企业缺乏披露信息的动力,尽管一些企业披露了企业信息,社会群众也难以认定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为处于监管的盲区,互联网金融进行业务经常打“擦边球”,运行在监管之外。而另外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出现监管叠加的情况,致使监管问题火上浇油。这也是我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中,应当改进的重点,科学规划监管部门,合理分配相关监管任务。
2.不健全的法律监管体制
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定位、与机构的业务范围的规定一直比较模糊。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在主要业务之外,没有寻找到工作重心,导致了一些企业逃避监管的现象。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特征比较明显,同时表现出便利、普惠的服务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互联网金融可以满足当前中国商业的发展要求,并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生在金融领域,能将这些风险扩大许多倍。但是,国家的法律规制与监管却显得疲软,不能跟上互联网金融的社会节奏。这是监管体制上一个重大的漏洞。
3.社会诚信系数低,征信体制弊端较多
尽管在现代文明的进程,让社会征信体制朝着良好的方向起步,但是与发达国建相比,还是存有很大的差距,征信体制运行落后,没有进行很好地完善。中国消费市场庞大,现有的征信机制呈现出割裂。分散的特点,难以达成一种共识。央行的征信体系,不能对眼下互联网金融进行很好的规制,缺乏民众诚信记录。导致了大众难以判断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指数,另外也使得过期不良信息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影响它们的长远发展。
征信体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土壤,但是因为这个基础不太好,以至于互联网金融出现众多问题。频频出现的互联网金融投资诈骗,以及网络平台交易虚假等,都与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制缺失有关。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风险,影响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健康发展。央行应当构建征信体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诚信指数的档案管理。
三、促进互联网监管的有效建议
对于互联网金融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全面构建出解决之道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严格规定监管主体与监管行为之间的关系
监管需要处理好主体与行为监管之间的关系,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监管对象是参与主体还是侧重于参与主体的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领域,十分多元化。同时,他们所从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也是非常多元化的,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模式。因此,对这些主体加以监管,无论是监管的资源还是监管的有效性,都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未来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可以更多地从主体监管转变为行为监管。
2.协调金融监管的各方面工作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了许多的行业与市场。它的交易形式非常广泛、参与者众多,所以这就极其需要良好的监管协调,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传染和扩散。根据美国监管协调的经验,互联网金融需要实施功能监管,即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建立既专业分工又统一协调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3.建立健全互联网监管的法律规范
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循序渐进地展开:首先,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性法律立法。其次,修正和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法律体系。这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涉及的框架性、原则性内容进行的细化立法,系统构建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最后,制定相关的部门规章与国家标准,发布网络金融行为指引文件和国家标准。为网络金融平台出借人、运营商、借款人等有关参与者提供具体化的、规范的引导。
4.健全征信体制
征信体制的构建不是央行乙方的任务,政府监管工作自然要贯彻执行充分。企业与社会各方,也应当积极地参与,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诚信系数提高,有效地健全它的征信体制。央行可以制定具体的指标,然后相关企业的商品情况、交易平台、以及交易量等诸多方面,进行构建。社会群众是做好的验收员,所以征信体制应当加强监管企业信息同时,引进群众审查的角度,这样才能使诚信体制更加完善。
企业自身应当树立行业自控意识,对于自身经营信息进行实时预测、评析和处理。对于上级的监管,主动配合,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缺陷。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商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消费交易方式。国家不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市场上,都应当配套处相应的制度,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行为,预防互联网金融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行走在健康的发展大道上。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应当进行良好的行业自控,主动公开应当公开的经营信息,接受上级监管,实现合法经营。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爱萍.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規范发展[N].光明日报,2013-7-19.
[2]孙宝文.互联网金融元年:跨界、变革与融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梁宵.一行三会定调互联网金融监管[N].中国经营报,2014-1-20.
[4]杨洋,潘功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N].金融时报,2014-3-8.
作者简介:
【金融监管模式论文】推荐阅读:
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论文10-06
农村金融监管论文06-04
金融监管期末论文07-04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0-14
金融监管形势05-27
金融监管原则11-11
金融监管思路12-18
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区别05-25
中国金融分业监管06-28
金融监管的作用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