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经过几年的改单和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历史等诸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风险,不良资产的比例居高不下,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篇1:

农村信用社利用IT技术预防处置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探析

【摘要】企业关联关系的复杂化,改变了农村信用社对单一法人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方式,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本文提出了利用IT技术,建立关联企业信息系统,实现辖内营业网点关联企业信息共享,并将关联企业因素纳入信贷管理的全过程来达到预防关联信贷风险的目的。关联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切实降低了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关联企业 信息系统 信贷风险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农信社贷款业务的不断拓展,涉及的关联企业不断增多,企业的关联关系日趋复杂,而关联信贷风险也已经日益突出。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农信社对单一法人企业贷款风险的控制方式,增加了风险防范的难度,为目前农信社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二、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表现形式

通常情况下,关联关系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集团企业形式,主要是由集团的核心企业及所属子公司构成,是由其母公司分级授权、控股对其子公司施加影响的一种关联形式。二是合作经营形式,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的规定,经营活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或个人共同投资形成的企业,一般按照投资的比例决定投资权的大小,主要是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之间相互投资参股组成。三是同一法人代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法人代表为同一个人,这些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均能够被法人代表所控制。四是亲属关系关联,是指关联企业的法人代表为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或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受到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关联关系主要表现为后三种,集团企业形式的关联关系较少。

三、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介绍

关联企业风险在农村信用社时常发生,其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产权缺位风险

在家庭型集团企业中,其关联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纽带是依靠关联自然人建立的。核心企业向关联企业委派自然人,如主要是亲属,作为关联企业的经营者,从而具有对关联企业的支配性和影响力。虽然几家公司在法律上相互独立,但事实上这种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产权关系形同虚设。在这种明显缺乏监督制约的治理结构下,必然导致关联企业之间财务体系的交叉和混乱,增加贷款风险。

(二)信用膨胀风险

表现为企业集团不断成立关联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资金规模难以控制。关联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和企业资金使用权的高度集中,使农信社难以确定关联企业的贷款规模,甚至贷款总额远远超过其正常生产周转需求,造成企业集团整体的信用膨胀。同时,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关联企业信息,农村信用社在对企业授信时,如果没有考虑其他金融机构的标准,而只是依据自己的标准对企业进行授信,那么容易造成每个银行对企业的授信额度的总和远大于该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产生信用风险。

(三)资金挪用风险

表现为关联企业之间资金调拨频繁,贷款用途难以监督。调查中发现,由于关联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交易行为,农信社很难掌握贷款的实际用途,对贷款的跟踪监测流于形式。

(四)担保虚化风险

担保虚化主要表现为关联企业之间借款相互担保,看似担保手续合规合法,但由于关联企业之间利益相互联系,实则掩盖了贷款风险,使农信社的担保措施形同虚设,一旦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将形成贷款的连锁风险,担保也将无从追索,直接给农信社贷款带来损失。

四、利用IT技术预防关联企业信贷风险

关联企业内部股权关系复杂,且之间存在着许多跨区域进行的关联交易行为,加之关联企业信息的识别和获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存储农村信用社经营辖区内关联企业的详细信息,从而实现对关联企业的统一管理。每家信用社指定一名信贷管理人员作为关联企业的负责人,负责对关联企业的关联关系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经营状况信息、借款金额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录入系统,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最后市联社汇总分析这些信息,并且分析其中采用的相关数据指标,从而为辖内网点办理相关业务时提供决策依据。

(一)关联企业信息系统介绍

关联企业查询系统是农村信用社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全市关联企业信息进行实时查询的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B/S结构,利用java和DB2数据库技术构建。系统实现了全市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信息共享,使客户经理可以准确查询贷款企业关联情况,为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避免发放多头贷款,切实降低信贷业务风险。关联企业查询系统分四个功能模块:

1.企业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用户为管理员用户,该模块包括:新增企业信息、修改企业信息、删除企业信息、查询企业详细信息等。

2.初步信息查询模块。该模块通过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公司名称、公司证件号码、或身份的任何一个字段,即可在关联企业信息库中将该搜索字段的所有身份信息查询出来。此功能主要针对:当一个贷款户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客户经理不知道其详细信息,通过初步信息查询,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等字段进行初步查询,查看该贷款户是否存在关联企业信息。

3.关联企业详细查询模块。该模块通过决策人姓名或其配偶信息、公司名称、公司证件号码、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股东或其配偶的任何一个字段,即可在关联企业信息库中将该搜索字段的所有关联企业信息查询出来。

4.按股东查询信息模块。该模块通过股东姓名、股东身份证号、股东配偶姓名、股东配偶身份证号的任何一个字段,即可在关联企业信息库中将该搜索字段的所有信息查询出来。

(二)利用关联企业信息系统预防处置信贷风险流程

关联企业信息系统上线后,辖内各网点随即对各自掌握的关联企业信息进行数据录入和维护,实现关联企业信息在全辖共享,并更新了企业贷款的发放流程,将关联企业因素纳入到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关联企业贷款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预防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发生。

在贷前调查阶段,当客户提交贷款申请时,客户经理查询关联企业信息系统,查看该企业客户是否存在关联企业,如果不存在,按照一般客户贷款流程进行处理。如果存在关联企业,调查其关联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并及时更新关联企业信息系统。如果其关联企业存在本社有不良贷款的,对当前客户停止贷款受理,并以此为契机,进行贷款催收;如果其关联企业不存在不良记录,调查人提出对企业客户及其关联企业的处理意见,并上报审批人,审批人通过后,召开待审会,并按照正常贷款流程进行处理。

在贷后管理阶段,不仅对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跟踪,而且要实时查看关联企业信息系统,关注该企业是否存在关联企业。如果存在,则将借款企业和关联企业一起纳入贷后管理,定期对借款企业及其关联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将借款企业及关联企业的变动情况在关联企业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一旦产生信贷风险,及时进行处置。

(三)利用关联企业信息系统预防信贷风险流程成效

关联企业上线运行一年多以来,通过各网点实地调查和信息维护,关联企业信息库中共积累844条关联企业信息,6608条关联人信息。在办理企业贷款业务时,通过关联企业信息共享,成功预防100笔左右的风险贷款。同时,在贷后管理时,根据掌握的关联信息,预防大量关联交易的发生。

五、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的表现形式、关联企业风险的特点,剖析了关联企业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IT技术建立关联企业信息系统,将关联企业信息在辖内各营业网点进行共享,并将关联企业因素纳入到贷前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了利用关联企业信息系统预防信贷风险的流程,从而有效预防处置关联企业信贷风险。

作者简介:李志青(1985-),男,汉,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金融信息化。

作者:李志青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篇2: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对策

[摘要]经过几年的改单和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历史等诸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风险,不良资产的比例居高不下,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城市由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组建为城市商业银行,从事银监分局批准办理的金融服务业务。商业银行组建后,在信贷资金投放上,突出了地方银行特色,有力推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对某市商业银行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其面临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应密切关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贷款“三查”制度不严格,向欠资欠息企业的关联企业发放大额贷款,致使贷款收回困难。这些关联企业法人代表均为同一人,本息数额累计高达上千万元,并且中间办了多次转期换据手续,形成严重的信贷风险。

(二)担保单位不合规定违规放贷。有些贷款单位为行政事业,贷款单位和保证单位不仅是同一法人,而且保证单位还是学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的规定。

(三)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掩盖不良贷款。发放贷款造成分类不准确的原因,就是为了完成上级和有关部门确定的不良贷款占比和不良贷款纯降率,并进行人为调节。

(四)存在政府协调督促银行贷款给企业的情况。某笔贷款300万元,至审计时已逾期318天,经核实,此笔贷款是由县财政局承诺,该局承诺:“如到期该公司未偿还所欠借款,可以从我单位财政存款账户扣除资金还贷”,承诺书上财政局长、主管副县长和县长均签了字,但未兑现承诺,贷款本息至今没有收回。

(五)抵债资产变现能力差,有些抵债资产已有账无实,全部损失,存在较大的潜亏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预警与防范制度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防范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从而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发展后劲,促进地方经济的较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客户授信的风险管理,注意控制贷款集中风险和关联交易。要严格落实《商业银行授权业务尽职调查指引》,建立授信业务尽职调查制度,全面落实信贷风险管理的岗位职责,有效防范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多头授信、过渡授信和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杜绝少数企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套取多家银行信贷资金。

(二)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认真、扎实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监测和考核,重视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不良贷款“双降”的目标。按照“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管理思路,加强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全面提高五级分类管理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三)对贷款风险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一是加强对贷中监管,对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实行跟踪检查、评估。如果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发生了大的改变,要么改变贷款计划,要么改变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同时对抵债资产要加强管理,实行公开拍卖,提高变现能力,尽量减少损失。二是建立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信息库。实践证明它对约束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行为和规范信用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利于掌握自然人和法人的资信状况,根据其历史信用状况是否给它贷款或开展其它业务。三是完善贷款合同附件制度。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贷款需求和性质而订立源于对该业务所做的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做到将风险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四是建立和完善早期预警信号、经营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早期预警信号、管理人员的早期预警信号等预警机制,做到尽可能早地控制风险。

(四)倡导和培育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量,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要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预计来培育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作者:谢云天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篇3:

如何防控区域性企业互保风险蔓延

案情回放:

某某钢业作为江阴市“双百”企业之一,在职工人超过300名,2013年全年销售达19亿元,是当地银行重要的信贷客户,在融资过程中与当地其他企业结成了贷款互保关系。2013年8月,受互保企业信贷风险影响,某某钢业及其17家关联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全面停摆,总负债超过25亿元,涉及银行13家,并进而扩散影响到互保圈内其他9家优质担保企业集团,涉及银行约22家,核心担保链涉及银行贷款总额超过100亿元,严重影响了当地主要骨干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经审计核实,截至2014年末,该关联企业有效资产仅21亿元,负债总额超过25亿元,已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条件。但是,简单的破产清算,必将造成大量职工失业,债权人利益将严重受损,互保优质企业可能因为不得不承担担保责任而相继崩塌,本地约2000名职工可能受此殃及,维稳压力特别巨大;对关联企业进行破产重整虽然可以挽救债务企业,解决职工就业问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债务风险的进一步蔓延问题,其他互保企业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现金流压力无法得到缓释,一旦区域内企业债务风险出现井喷,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则地区社会稳定及金融生态环境必然遭到严重破坏。

风险要素梳理:

1.在当前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或抵押不足,为了满足银行融资要求,担保保证成为融资过程中唯一的选择,并在互为对等、互相约束的原则下,逐渐演绎成相互之间的担保,成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从卷入担保链风险的企业内部管理来看,该等企业多数缺乏对外担保的决策流程以及风险评估机制,产业链内互保频发,往往或有负债总额超过自身资产的数倍,致使企业的潜在风险畸高。

3.互保圈内一家企业的银行债务问题往往会连累与其处于同一互保圈内的其他企业,形成相关担保企业资产被查封、无法正常经营的多米诺骨牌现象,造成触一发而动全身、一损俱损的局面。

解决措施及效果:

方德所作为省内一家著名的金融法律服务专业所,与省内各大商业银行具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并曾在江阴其他特大型企业债务危机处置过程中实现了良好业绩,于2014年6月受邀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债务风险处置整体方案,并设计具体实施路径。

为维护当地金融、社会环境的稳定,避免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方德所经细致梳理、反复论证,在一个月内提出了“防蔓延、降不良、保稳定、少输共赢”的解决思路,并以最大程度降低债务风险对优质担保企业的影响为目标,创新提出了破产重整与债务重组相结合的整体风险处置方案:

1.对关联企业中核心企业进行破产重整

由于关联企业债务企业的核心有效资产较为完整,具备恢复生产经营的条件,但是由于受到债务风险的影响,相关生产经营要素以及账户已经遭到全面司法查封,除启动破产程序之外,没有其他途径完成恢复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解封;由此,对关联企业实施依法破产重整成为当时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2.由担保企业组建平台公司担任重整方

破产重整必须依法合规地进行,相关债权人以及担保企业将受到同组同权的对待,在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职工维稳问题的同时,为保障担保企业的担保损失能够有所落实,方德所创新性地提出由担保企业本身联合组建平台公司作为重整方参与破产重整。对于没有任何反担保措施的互保企业而言,参与重整债务企业,通过重整获得债务企业后续的经营权,将是其以时间换空间,逐步消化担保损失的唯一可能途径。

3.组建债务重组银团,平移担保债务

在重整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相关债权银行等金融机构,组建中长期债务重组银团,并给予两年的宽限期,将担保债务从优质担保企业平移至平台公司,建立风险防火墙,缓释各优质担保企业自身压力,以破产重整后获得重生的核心企业经营收入对接偿还相关担保债务,在发展中解决遗留问题。

方德所就前述整体解决方案及具体实施路径与各有关方面不断讨论、推演和完善,并在短短两个月内通过了江阴市地方政府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后,江阴市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11日受理了关联核心企业的破产重整申请。

此后,方德所作为整体方案的设计者,继续担任了破产重整管理人的总顾问,全面协助重整方、破产重整企业以及全体债权人围绕偿债方案、偿债比例、后续经营方案等各有关方面进行反复研讨、谈判与调整,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法院最终于2015年9月24日裁定通过了破产重整计划草案。

至此,担保企业与银行债权人关于债务重组与平移的生效条件既已成就,重整计划的实施与债务重组平移将得到同步落实,二者互为条件和前提。最终,担保企业通过组建平台参与重整,并同步对担保债务进行重组,以时间换空间,成功将关联企业债务风险隔离于自身的生产经营环节之外,并能够通过重整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以及发展逐步消化担保损失。由此,在维持债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避免了风险向优质担保企业的多米诺骨牌式传递,实现了风险处置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经验总结及法律建议

尽管企业之间的互保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融资能力,但是受限于信息披露、征信体系以及监管条件方面的限制,不利于企业掌握互保圈内其他企业的运营、资信等情况,一旦一个环節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互保成为连环套。为避免互保联保带来的风险,方德所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1.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外担保制度,不做人情互保,在提供担保时要全面核实被担保方的经营以及资信状况,落实相应的反担保措施,避免风险因互保联保而层层放大;

2.对自身的经营状况、现金流、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全方位评估,不通过关联企业互保增加融资规模,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担保;

3.成立区域性中小企业互助促进基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互助、市场救助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企业资金链脆弱时进行应急互助过桥融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进行保值增值投资,通过互助、促进,实现区域内企业的互惠互赢。

专家评析

互保的风险

关键词:互保

点评人:南京大学法学院 解亘

保证本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担保方式,因为它可以增加可供债权人回收其债权的责任财产总量。在债务人没有足够的资产可供抵押的情形,利用保证制度可以实现借贷双方的双赢。

然而,在众多企业相互提供保证的情形,由于每一家企业都对外负债,实际上可供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回收债权用的责任财产总量并未增加,因此尽管可能由于存在多个债权人(例如多家银行)其中个别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得到回收,但在总体上债权人的债权并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向外放贷的一方绝对不能满足于这种虚幻的担保。作为对外负债的企业,互保虽然可以达到暂时抱团取暖的效果,但是一旦有一家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所有参与互保的企业都跟着遭殃。

表面上看,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多涉及多家主体,身在其中的企业或者银行似乎难以察觉某个保证究竟是不是牵扯着多个企业的互保。但实际上这种担保模式具体在哪些地域在哪些行业流行,在行业界往往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例如,前一段时间的钢贸行业的互保就是一种业界常态。只要抵制住诱惑,无论是放贷方还是借款方都可以远离风险。

(本案例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法规处提供)

上一篇:师德师风活动方案优选3篇下一篇:个人助理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