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策探究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宗教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不仅传承着历史,也延续了城市的文脉,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宗教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文章以大同华严寺为例,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简述,对华严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策探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策探究论文 篇1:

城市发展过程中文物建筑的保护

摘 要: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和劳动汗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文物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结构基础被严重削弱,当代城市建设的迅猛扩张同古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交织叠加,文物建筑的处境每况愈下。然而,文物建筑是建筑文化民族性和传统性的生动体现,有自身存在的特殊价值。从这个层面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文物建筑加以系统保护和有规划的修缮,在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实际中找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点。

关键词:文物建筑;城市发展;文物保护;建筑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和进度异常迅猛,给文物建筑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致文物建筑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劣。然而,文物建筑的价值却不可小觑。在大力倡导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今天,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应被提上议事日程,值得每位城市管理者深思熟虑,将文物保护工作切实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为文物建筑创设和谐稳健的生存环境。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文物建筑保护应遵循的

基本策略原则

(一)文物建筑保护同城市化进程统筹推进的原则

文物建筑是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硬件元素,其形成与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从这个角度看,对文物建筑的保护首先要精确找到与之相协调、相适应的城市化发展结合点,在发展中全面贯彻保护的基本理念,并把保护文物建筑纳入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修缮和保护文物建筑时,要本着恢复其生命力的原则,维持既有功能,使之同现有的经济、社会、城市乃至国家的物质文化形势相统一、相适应,盘活一系列旨在复苏古文物建筑群的优惠政策,推动打造文物活动中心,使其发挥推动社区和周边区域文化繁荣的强大功能。保护文物建筑古迹要聚焦保护其价值,反过来讲,保护文物旨在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作用,也就说其潜在性的科研、教育、文化、商贸、旅游等价值功能。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的持续增加,像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成功发挥其独到的文化历史建筑资源成功激活和繁荣了当地旅游业,成为既开发和挖掘古文物建筑资源,又拥有更多经济获得感的典型范例。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城市化进程同传统文物建筑保护之间有着一种互相矛盾而又集中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简言之,借助得天独厚的文物建筑资源空前开发了当地的旅游经济,进而加快了当地城市化步伐,同时又在城市化前进的号角中保护和培育了历久弥新的文物建筑文化。这种发展从哲学角度看是永续的。其二是只顾及文物建筑资源的开发而严重忽视保护,甚至出现损坏文物建筑赖以存在的环境,这种发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其带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和扼杀性。所以,要正确处理和对待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趋势同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文物保护同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就提出了要把文物古迹的保护统一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使其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城市规划势必要科学探究城市性质、开发方向、总体分布,假若已对文物建筑做出清晰、准确的环境预判,即能规避不科学开发建设现象。可见,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把科学规划作为着力点,要系统编制区域性城镇规划方案,坐实需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其次,要依照文物建筑的类别、特征和等级,紧密结合自然景观和基地条件的区别,合理划定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进而为文物建筑预留更为适当的生存环境。再次,要对所划定的文物建筑保护范围作出详尽的规定,不但能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更能为文物的管护和规划提供充足的依据,并能丰富和积累城市规划经验,更好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环境。

(三)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

我国近代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明确指出古建筑文物要本着“整旧如旧”的理念。也就是说,对文物建筑的修复要注重保护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包含其存在全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科学、情感信息,以增强其有效性和原生态。对于当代文物建筑的修复而言,最要紧的是摒弃“整旧如新”的修缮理念。事实上,“整旧如新”和“整旧如旧”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试想文物建筑若真的“整旧如新”了,那么势必会使其丧失原有的建筑特征、样式,原貌自然不复存在,就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了,这就要求城市文物建筑尽可能地“整旧如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轻轻松松、口头说说就能实现的,要结合文物建筑特征和损坏现状恰当地提出修复方案,有必要时应预留可靠可信的建筑图纸以及文件档案。其次,需努力搜集当地文物建筑的历史资料,在浩瀚如海的史料中探寻文物图纸,弄通文物模型,结合我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和考古学知识,寻求其历史真实性。再次,要紧密依据原材料、原设计工艺、原样式来修复,假若采用当代最新的原材料和建筑技術,则可能失去修缮的意义,俨然成了“现代建筑”。如不得不运用当代新技术和原材料,则应确保新增加的原材料能被识别,切不可乱真。

二、城市发展过程中文物建筑保护的有效实施对策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不断“变胖”,城市文物受损现象频发。文物损坏后再去搞重建、仿建,尽管仍不失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但应尽力避免,否则必然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就需要从宣传、制度和政策规范等层面加以解决。

(一)加大宣传保护力度,形成新型文物建筑价值观

文物建筑的保护固然是一项繁杂、艰巨的任务,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勠力同心、接续推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国的物质文化财富得到了空前的积累和保值。城市文明不断呈现良性发展势头,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乘势而上,引导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对于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潜在文化价值的行为,要坚决予以遏制;对于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文化环境为代价的不良行为,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若这一问题解决不得力,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必然会重蹈历史的覆辙。为此,必须要矢志不渝地吹响文物建筑保护的宣传号角,通过宣传增强城市居民自觉主动保护文物建筑的意识,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每项文物建筑,从城市管理者到普通市民形成“自上而下”、稳步推进的文物建筑保护新格局,切忌损坏古文物建筑的原有景观、格局。

(二)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引领

党委和政府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强制力和权威性,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要在相关文物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紧紧依靠党委和政府广泛汲取各方意见,广开文物保护言路,精准施测,寻求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形势下,文物建筑如何求得全新的生存空间、有力的政策扶持、可靠的调控良方。要结合当地文物保护现狀,制定出台一系列富有实效性和引导性的措施,使各项文物保护规范全面顺应城市发展大势,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制度的完善力度、创新深度和情感温度,以充分满足城市化浪潮中大众日益增长的传统文化需求。

(三)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大落实力度,苦干实干

文物建筑保护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地和强力实施,根本上取决于广大文物保护部门的一线工作者。对于城市领域的文物建筑保护,党委担负举旗定向、总揽大局的重任,政府则领导出台一系列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方略和基本规范。文物保护部门则要时刻保持文物建筑保护的奋斗姿态,并且要严肃对待、永不懈怠、适时应变。具体地说,文物保护部门的一线工作者要认清文物建筑保护的严峻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文物旧址保护文件,深入解读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要积极配合党委和政府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提高文物建筑保护的自觉参与度,遵循“积极配合、力争双赢”的基本理念,在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上永远走在前面,并热心配合城市建设部门严把基建审批关,将一切问题萌芽遏制在初级阶段。文物保护部门人员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对于一些文物法规的认识误区以及淡薄观念心中有数,在规划前要科学掌握各项文物建筑资源的详细信息,防范日后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摩擦。要大力营造群众参与文物建筑保护的氛围,依靠前期全民宣传所取得的硕果,推动文物建筑保护的专业化、科学化进程。一般而言,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规划层面的问题,大都由当地政府与建筑师、设计师和规划师统筹推进、协同完成,当然,这些专业技术人员难免有思维上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需要全民热心互动,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建言献策,进而提高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结语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文物建筑的保护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化蛹成蝶的历程。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和全民勠力同心,牢记责任和使命,从政策、法规和宣传等方面织密文物建筑保护的网络。

参考文献:

[1]胡家暘.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实例分析研究[D].华侨大学,2016.

[2]张立乾,杨国兴,葛川.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的勘察设计——以北大红楼等三个文物建筑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S1):104-111.

[3]张洪峰.论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利用[J].山西建筑,2015,(26):37-38.

[4]付清远.当前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工程真实性问题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15,(03):29-31.

[5]晋宏逵.文物建筑的价值评估与有效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15,(03):14-21.

[6]全泉.浅析文物建筑的保护[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20-22.

[7]沈敏.城市发展过程中文物建筑的保护[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21-125.

作者:岳星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策探究论文 篇2:

以大同华严寺为例谈城市宗教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宗教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不仅传承着历史,也延续了城市的文脉,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宗教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文章以大同华严寺为例,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简述,对华严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采取文物与宗教相结合的方式,将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互联网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同时加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落实具体的保护工作,最终对华严寺进行活化利用探索,以此来分析未来的发展前景,完善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关键词: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利用;文化内涵;历史宗教文化景观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12

0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国力的增强,各地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城市宗教文化的输出。宗教文化主要指的是以特殊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意识和生活习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宗教历史建筑是历史留下的重要物质,是精神文化的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科学以及历史价值,是宝贵的城市遗产。而城市宗教文化遗产与人们宗教信仰或者宗教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阶段,保存至今的城市宗教文化遗产有很多,大致包括宗教人物画像、书画和宗教建筑、音乐、舞蹈等,大多数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并且可以划分为有形宗教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无形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②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宗教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信仰薪火相传的一种见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对其的保护与研究。城市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举例来说:可以在保证遗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通过大量游客实现文化输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的增长,推动相关地区的发展③。除此之外,宗教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随着城市的发展也会逐渐融合到新时代的文化中去,最终形成具有特色标签的文化名片,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④近几年,出现了许多破坏、偷盗宗教文化遗产的事件,给我国的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一些文物被破坏之后便不能完美修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损失。所以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是现如今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以山西省大同市的华严寺为例进行城市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从严谨、全面的角度做出分析,通过对当地宗教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和保护方案,进一步完善保护结构,以此来扩大我国城市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提升保护水平。

1 大同华严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大同华严寺位于我国山西省境内,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辽代皇家佛寺建筑,主殿坐西向东,殿宇巍峨,气势恢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寺中留存较多的宗教遗迹,如雕塑、木构、塑像、壁藏、壁画、屏障、藻井等,目前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进一步加强对华严寺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宗教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有助于未来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宗教文化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所以,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也需要认真考虑这部分因素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对宗教文化遗产进行维修与保护,一方面能够满足信教群众日常开展活动的需求,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⑤;另一方面,华严寺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底蕴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可以对信教群众起到一定的正确引导作用,促进其信仰健康发展。同时,对华严寺的保护,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宗教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梳理和萃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和价值,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加快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

2 大同华严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对华严寺以及寺中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亟待解决。

其一,文化遗产与宗教结合不紧密⑥,在保护过程中由于对宗教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宣传不到位,导致民族传统文化薄弱。

其二,保护和展示手段较为单一,未与互联网充分结合⑦。当前的文化遗产展示主要是通过实际展览对外宣传,缺少生动化的展示方法和手段。

其三,宗教人才数量不足、部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许多青年受到市场化和现代化文明的冲击,不愿投身宗教文化的建设,这种现象的演变,逐渐造成宗教人才的数量急剧下降,并且阻碍了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遗产的保护⑧。

3 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对策讨论

3.1 文化与宗教相结合

宗教建筑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傳播宗教文化,对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⑨宗教建筑具有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传播历史文化。在进行宗教文化遗产保护时,要注意提升宗教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促进文物与宗教相互融合。大同华严寺具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与宗教相结合。比如,除了为游客讲解历史、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之外,可以加入宗教方面的内容。大同华严寺主殿建筑采用减柱移柱法的建筑方式,这样的建筑方式在当时不仅没有影响大殿的承重效果,而且可以很好地解决信众礼佛的空间问题,也彰显了皇家佛寺的气势。这种将中国传统建筑方式与宗教寺庙建筑相结合的特点,既能展示历史文化内涵,又兼具功能性,是大同华严寺的独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介绍这种独特的建筑特点,在对游客宣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入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佛教文化等特色。同时,参观者透过宗教建筑可以充分了解历史上的华严寺的地位、当下寺庙内僧众的修持方式、佛教文化的发展等,使其了解宗教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达到文化传承效果。因此,文化与宗教相结合对于充分了解大同华严寺佛教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互联网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华严寺文化遗产保护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利用新媒介促进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使华严寺文化遗产成为“活的历史”。当前时代,我国的信息行业与文化产业都具备极强的实力,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传统思维与互联网思维日益融合,宗教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有了更强的技术支撑,主要表现在保护手段的创新与保护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之下,华严寺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得到了扩大,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可以建立一个宗教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并设立保护权限,在这个数据库中,将华严寺以及相关建筑设施、文化传承等通过文字、数据、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并辅以详细的解说资料,以供参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关联平台,利用大數据等技术,进一步扩大保护的范围,将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信息产业全面汇流、互相渗透,实现综合保护与资源共享。在关联平台中,还可以定期开展遗产保护活动以及相关知识的讲解,以互联网为媒介,更好地帮助人们树立保护意识,提升整体的保护效果。

3.3 加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也起到极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地区所属的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一定程度上要依赖当地法律法规的支持,这既是基础也是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需要加强当地的立法,保证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与法规是较为全面的,并与城市的管理和开发相结合。此外,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建立与完善,还需要严格遵循遗产保护的追究权、主体权、决策权,并对相关的程序、标准、规范以及责任追究进行明确的规范。在完成主体法律的制定之后,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与法规主要应用在宗教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开发部门、宗教遗产管理部门等进行核查监督,同时与政府建立联系,最终形成利益共存、责任共同承担的结构,在督促政府履行保护宗教文化遗产责任的同时,全面落实遗产的保护工作。

4 活化利用探索分析

华严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的建筑遗址以及景观种类繁多,类型丰富,且均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于这些遗产的保护方式也不尽相同⑩。对此,需要先将相关遗产分类,依据不同的类型制定标准,然后对其价值、特征、寿命、现状等进行评估,以此来创建对应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层级。基于不同的宗教文化遗产,根据实际的价值评估和对比结果,进行资源的活化利用。最近几年,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要将宗教文化遗产完美地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还要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宗教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部分企业的主打商品可能与宗教文化有较大的联系,为了提升自身的销售量,企业会选择在遗产所在地做资产投入,结合对宗教文化以及遗产的宣传与推广,来达到自身销售的目的,完成关联营销。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但是最终效果是明显的,在完成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也达到了宗教文化输出与遗产保护的任务。

第二,华严寺内的主殿壁画主要以宗教故事和彩绘图为主,详细描述了佛家故事和传承的经典。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核心特征的旅游项目,通过文化行业与服务产业的结合,丰富文化结构,打造具有宗教特色的禅意文化项目,如佛教图书展、沉香展、佛学交流大会等,促进游客的参与、交流和讨论,再与文化旅游关联,对相关商品进行推销,并提供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进而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城市发展的双目标。

5 结束语

城市宗教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华严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遗留数量众多的宗教文化遗产,并且呈现出较为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需要加强对这些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确保文化传承的持续。另外,对于华严寺宗教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发现一些遗产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在新时代中焕发出宗教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可以推动大同市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得到完整传承,为地域发展增添新的驱动力,成为一张多彩的文化名片。

注释

①邓线平.推动城市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思考[J].江南论坛,2021(7):35-36.

②周彦彤.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J].山西建筑,2021(12):26-28.

③李媛媛.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以汉口原租界风貌区为例[J].歌海,2021(3):111-119.

④孙佼佼,谢彦君.“塔布空间”:一种宗教遗产地的体验营造与文化保护机制—以西藏若干寺庙及其宗教文化景观为例[J].旅游学刊,2020(11):90-100.

⑤包钰,王莹.乡村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兰若寺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171-174.

⑥李睿,方焓,张倩.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基于湖北省十堰市的调查[J].中国集体经济,2020(10):120-121.

⑦杜志军.探究“互联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3):119.

⑧邱凤侠.保护宗教文化遗产 巩固培育文化自信[J].中国宗教,2019(7):18-19.

⑨耿碧徽,王佳琪.什刹海地区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文物径规划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8):131-134.

⑩韩宇昂,叶设玲,罗义静,等.地方宗教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价值与路径分析—以灵山胜境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139-141.

作者:朱霞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策探究论文 篇3:

“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摘要:“低碳”越来越得到全球的注视,哥本哈根会议为世界城市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方向。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镇的一种类型,也应当将节能减排工作放置在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态度,探讨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策略。

关键词:低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原则;保护要求;保护策略

Key words:Low Carbon;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protection principles;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protection strategies

作者简介:邵翔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瑞明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崇嵩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C”是元素碳的符号,可就是这个小小的“C”,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近代人们大规模挖出古生物长期在地下通过多种合力作用所形成的矿物作为能源燃烧,将其中已经固化的“C”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返回到地球大气层中,致使温室气体含量大幅度增加,地表温度上升,各地的气候平衡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低碳”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消减碳密度。作为温室气体重要组成部分的CO2,虽然致暖能力要远低于其它气体,但是由于CO2的寿命年限比其它气体长得多,且其排放量也较其它气体大得多,因此,CO2对地球升温的总体作用在所有温室气体中最大。[1] 可以认为,解决地球升温问题的根本在于削减和控制CO2的排放。

1哥本哈根协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United Nations’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其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第二次大会,并为1997年12月11日召开的《京都议定书》会议谈判提供了现实资料。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工业CO2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7-18日UNFCCC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此次会议于18日达成篇幅很短的《哥本哈根协议》,文本简明扼要地列出了12个条款。文件没有提及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只在附录中提供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细节。虽然有观点认为《哥本哈根协议》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性,远未达到预期的设立全球减排时间表和明确各方减排责任这一目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会议中各国为解决彼此间分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将会为201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新一轮会议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我国杨洁篪外长在会后所表示的一样,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这次会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为了达成一致,不少国家作出了相当程度的让步,特别是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消减碳密度40-45%)更是为多个国家所赞赏,温家宝总理进一步表示,中国将努力实现并超过减排目标,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减少“C”排放,并不是说说而已,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低碳”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

在中国,85%的能源被城镇所消耗,85%的CO2排放来自城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将突破50%。目前我国每年有约1500万人进入城镇,而且这一趋势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2]所以,城镇将成为中国落实减排目标的重点工作对象。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镇的一种类型,也应当将节能减排工作放置在重要的位置。历史都会在城市中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记,历史文化名城在一定程度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质。可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已经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传统保护和延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哥本哈根协议》中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又间接地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对传统保护的态度,再度探讨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方法。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虽然思路和方法一直在发展变化,各方观点也有不同,但我们认为在当今世界掀起节能减排风暴的新形势下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低碳”的原则

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我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了大幅度消减碳密度的庄重承诺。既然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头等大事,那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应该遵循“低碳”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前提下,将生态设计和节能设计纳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在保护的各个阶段开展“C减排”和“C补偿”行动,确保国家既定计划的顺利实施。

(2)“全部配合”的原则

中国建筑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早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全部配合”的原则。[3] 他指出,古城的价值不仅在于个别建筑类型的艺术性,还在于各建筑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建筑与城市整体布局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位置和街道系统之间的相辅相成。因此,仅保护单个文物建筑,并不足以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真实性,还应该在低碳的前提下从城市的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其历史特性和风貌。这一理念迄今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追求。

(3)以“历史街区为重点”的原则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文件中明确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历史特色,并要有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即历史街区)。所以,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就一定要确立以“历史街区为重点”的原则。历史街区蕴含着当地特有的历史信息,延续着历史遗存和传统,又有着当地居民现实生存状态及风土人情,相当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骨架和血肉,体现了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4)“人文结合”的原则

从文化的特点出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要注重有形的实体,还要对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坚持“人文结合”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必须保护、挖掘当地文化以及建筑的特点,对当地历史、重大历史节点以及名人文化进行研究和选择性提炼,然后反映到历史文化名城低碳保护规划里。也只有将无形的历史与有形的实体结合起来,保护才能避免重视表面、忽视内在的片面性。

3“低碳”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求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辉煌的发展史,其中许多城市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城市。截至2009年1月2日,中国已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有111个(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分计为2处),数量较多,类型丰富。根据上述“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针对具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可持续性、可读性、原真性、整体性。

(1)可持续性的要求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正确处理城市长期发展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历史文化名城中,许多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如果我们破坏掉,后世将无法享用,相关记忆也就会成为历史。历史街区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在有效的科学保护规划基础上,以采用节能材料和低碳技术为前提,对它进行合理的开发,不要破坏其现有的生存状态。

(2)可读性的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有其独特的文脉。对它的保护,要能体现并延续这种文脉。所以“低碳”保护必须从大局出发,利用低碳技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再“加工”,着重突出名城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同时,名城的历史信息有各个不同的层次,会激发各种各样的人来探究的兴趣。这样的城市才有活力,才能体现其价值。

(3)原真性的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展现其原真性。修复要注重保持原样,推倒重来会丢掉所有的信息,也不符合低碳的要求。对历史文化古迹,要非常谨慎地进行“修旧如旧”,明确反对“返老还童”。在做修复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如果破坏周围的环境,失掉“绿叶”的陪衬,再“真”也会显假。

(4)整体性的要求

必须使历史文化名城的实体(建筑物和自然景观)与人文进行整合。保护工作要在“低碳”的前提下重视名城的总体布局关系,包括建筑的和人文的,将有形的无形的传统结合,才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城市本来就是人在使用,人类文化遗产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反映历史。

4“低碳”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

历史文化名城要在城市化大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与魅力,力戒急功近利的片面开发和过度、放任的“旧城改造”,做好相关保护工作才是关键。在目前建立“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把握和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原则,提出以下对策:

4.1编制低碳保护规划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始。 “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应该遵循这个前提。按上文所述的“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结合保护要求,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低碳保护规划。在具体规划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制定分层次的具体保护规划。

(1)点:古建筑(构筑物)保护整治规划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里程碑的《威尼斯宪章》指出:保护一幢文物建筑,就意味着要适当保护一个环境;一幢建筑的保护,需要以保护其周边环境为前提。必须保护遗产存在过程中的全部历史见证。必须全面保护文物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方面的价值。最大限度保存历史建筑原存部分,尽量避免添加和拆除。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纯洁性,修缮和加固上去的物体都要可识别,不可乱真且必须注重环保。此外,要注意修复措施的可逆性,任何修复都不应该对将来必要采取的措施造成障碍,把它们除去也不至于损坏历史建筑的现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环保认证。保护一座建筑意味着要保护其历史环境,不允许“搬迁保护”。任何措施必须有严密计划,这个计划建立在对文物建筑本身和其环境全面而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并对我们所做的一切进行档案记录。[4]

(2)线: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5]它相当于一个微缩的城市,需要单独对它进行保护规划。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划定合理生态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区的功能定位,明确保护整治的方向和目标。确保历史街区总体格局不变,对于主要历史建筑、街巷格局、空间形态、重要标志物、古树等,要在低碳保护规划中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恢复基本完好或有一定价值的房屋、院落,保护和恢复建筑界面与色彩,保持原有的街巷肌理,严禁大拆大建。此外,在历史街区的原有居住功能基础上还需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保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地名、戏剧、音乐、曲艺、建筑术、老字号品牌、餐饮风俗、庙会等,大力发展符合历史街区空间的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复兴,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历史街区协调发展

(3)面: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规划

要落实名城低碳保护的具体内容,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保护措施。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减少拆迁,对所谓的“危旧房改造计划”要进行慎之又慎的总体评估,更不能随意将文物建筑异地重建,这也是低碳保护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和紫线保护范围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方案。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符合传统文化的生态构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原有的城市格局很接近人的尺度,我们只要在其基础上稍作改动,进行现代化的生活改造,就能营造出“低碳城市”。

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只注重了保护,而停止发展、停止进步,为他国的排放提供空间,成为他国的后花园。我们要注重保护和减排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抓。注重旧城内部产业选择与新城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新城建设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4.2建设新城保护古城

“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改变历史文化名城的“面孔”。但是,多年的发展也给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高密度的人口。据统计,中国661个城市的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在1万人/km2以上,而历史文化街区则更密集。再加上每年有很多农村人口移居进城市,更加重历史文化名城的负担。只有把人口疏导出旧城,把旧城的人口密度降下来,才有利于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所以,必须对城市人口进行疏导。在这个前提下,建新城就变得顺理成章,而且此举同样符合“低碳”的原则。在原址上先拆后建的整个过程,会比只是单纯修复造成的“C”排放和污染要多得多。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多方考虑,应集中力量,攻克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循环经济等一系列低碳生态核心技术,创造适宜居住的“低碳城市”。

城市孕育了文化,文化繁荣了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尤其以旧城为集中的体现。我们不应该注重新城的建设而忘记旧城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点就在旧城。旧城的保护可以从宏观规划和微观单体两个层面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

(1)宏观规划方面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基本都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大拆大建只会破坏城市肌理,也不符合“低碳”的原则。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又要进行发展,可以在整合旧城内部功能的基础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现今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仍在沿用传统的功能分区方法,这一方法容易产生误读,即每一个功能区的单一用地性质。如果这样实施,就不可避免产生长距离出行。这样一来,无论采取公共交通或者私家车出行,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碳排放。所以应提倡短路径城市,将土地混合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长距离出行。短路径城市只有通过功能的多样性和多种功能的混合才能实现。[6]混合式的土地使用能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Robert Cervero对美国59个大型郊区办公发展项目所作的研究发现,在楼板面积中每增加20%的零售和商业活动,会引起小巴共乘或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增加4.5%。简·雅各布斯关于健康城市的秘方是“错综复杂又富有条理的多样化土地使用,使得彼此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中都不断地相互扶持”。[7]对旧城的内部功能整合可以建立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避免城市功能的单一化。将部分旧城单一功能使用的土地进行功能改造,使其土地功能多样化,在旧城内营造“短路径城市”。在整个历史文化名城区域空间层面,通过合理的城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的安排,引导城市各类功能要素向新城区空间集聚,形成城市区域性空间横向联系的网状格局。

同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也不能忽视环境的营造。历史文化名城不应该都是建筑和人文环境,也需要自然环境的配合。在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对于我们自身以及子孙后代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陆地植被,尤其是树木能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密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因此,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科学编制绿地规划,把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微观单体方面

建筑物在建造及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已占据社会总碳排放量的20%以上,[8]其中包括住宅建筑及公共建筑,此排放比例更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而言,减少新建筑量而延长现有建筑的使用周期,以及提高旧建筑的能耗效率,是一项应对“低碳”问题的有效措施。例如我国新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对“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进行充分利用,被纳入公共建筑的绿色评估体系中促进节地和改善室外环境部分的优选项。[9]因此对一栋旧建筑进行再利用,是目前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策略之一。这不仅可以减少因新建活动而产生的材料、能源需求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节约了新建筑开发用地必须的基础设施投资。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也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适应性技术提高原有建筑物的性能,保存其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脉。生态适应性技术包括:通过绿化系统、遮阳设施、生态铺装等措施改善微气候;通过提高围护系统热工性能、使用先进能耗监测系统来改进建筑能耗性能;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使用绿色建材改良室内环境等。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采用生态适应性技术可以提高原有建筑室内舒适度,降低原有建筑物使用能耗,减少原有建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固体建筑垃圾,最终实现原有建筑的循环利用,为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微观单体的另一个方面是城市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离不开城市生活低碳化,而城市生活低碳化首先在建筑使用、家庭生活以及交通上的节能。国家和政府可以在人们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上进行积极引导,使用高效电器及节能家电,提高个人的思想意识及增强节能观念。将公共交通服务不断改进,提高换乘减免,提倡在可能情况下依靠自行车及步行交通等。同时,鼓励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加强节能型汽车的推广来降低交通燃油消耗。

5结语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10]这既是兑现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郑重承诺,又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应该把握时代脉络,将“低碳”结合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来,确保在节能减排前提下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基因,传承历史脉络,延续历史特色,统筹、协调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在哥本哈根协议的倡导下,在我国建立“两型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我们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使我们对传统的保护不再影响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张吉明)

作者:邵 翔 关瑞明 崇 嵩

上一篇:旅游企划方案下一篇:商场新年促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