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篇1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多种文化品位和类型,是历史的传承和信息的载体,蕴含丰富的价值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对建筑、旅游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极高的`参考、观赏等实用意义.笔者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

作 者:黄家美 王志稳 作者单位:黄家美(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王志稳(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篇2

在我国, 建设部颁发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进行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一、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的保护

(一) 整体保护外围空间环境

历史文化名城在选址、布局与建设中, 大都善于审察地理形势, 利用自然环境, 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建造了古朴秀丽、亲切自然、富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与其周围的环境是同时存在的, 城镇所依存的环境也就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去了原有的环境, 就会影响对其历史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就要保护好其整体的历史环境及风貌, 同时, 从对单体、分散的文物古迹保护转向对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也是符合保护文化遗产国际性宪章精神的。

喜洲古镇是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然形态顺山随水进行布局, 整体空间呈现出同心圆式的结构, 外围是苍山和洱海, 中部为霞移溪、万花溪、阳溪等生态绿带的绿色田园空间, 各自然村落与绿色田野如翡翠的托盘, 托着喜洲古镇这颗耀眼的明珠, 形成景观结构的整体性, 这就是喜洲古镇的自然形态与秩序, 而且自然山水围合也成为喜洲古镇的天然防护屏障。喜洲古镇的保护首先要从大区域出发, 保护苍山、洱海、霞移溪、万花溪、阳溪、农田、水网及周边的自然村落, 保护传统的“山-水-田-镇”的空间形态。

(二) 全面保护古城内部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通常包括其城市平面、空间轮廓、轴线以及相关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山川等自然环境, 是历史文化名城组成要素和风貌特色在宏观整体上的反映, 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核心。

云南省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 其价值不在于某幢建筑, 而在于整体价值, 在于完美地将山与水、水与居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风貌格局, 任何对名城、名镇组成部分的破坏和随意改变, 都会使整体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而导致对历史城镇的破坏;同时, 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建筑物、构筑物已保存不多, 但其城市格局保存尚完好, 对于这一类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保护空间格局更是继承和延续古城风貌的关键所在。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见的汉城格局, 存留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出现了许多运用现代装饰材料进行改良的传统建筑, 不计其数的大体量、色彩鲜艳的多层建筑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断涌现, 许多有价值的老式建筑在逐渐被更新......现在的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仅保留下了原有的格局, 许多历史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因此, 祥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保存较为完整的“四街、八巷、一颗印章”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 即通过保持现有的道路格局和骨架, 不再增设新的道路;恢复街巷原有传统名称, 并且统一设置古色古香的路名标志;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保护和延续历经几百年历史的古街巷的历史风貌, 突出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十字型的主街道, 一颗印形式的历史格局。

(三) 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很多古城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衰败消亡了, 而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能保留下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一直作为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镇,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被新区所包围, 周围环境的改变使其丧失了原来的历史氛围, 因此, 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 注重新区与古城的协调发展, 保护古城外部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 形成良好的城市形态, 使古城不被新区发展所包围。

丽江古城选址在玉龙雪山南麓肥沃的丽江坝区, 城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古城北靠象山、金虹山, 西靠狮子山, 不仅使城市植根于富足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有可靠的物质保证, 而且赋予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空间轮廓线。同时秋冬季节西北寒风被高山所阻, 使城镇免受严寒侵袭;春季东风徐来, 花木早苏;夏季南风通畅, 城区热气尽除, 达到了挡风避寒、纳凉驱热的理想效果。根据“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丽江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古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区位于古城西北面, 古城东南面为保留农田, 这样布局的好处在于利用狮子山的遮挡, 避免了新区建筑物对古城视觉环境的影响, 而东南面开阔的视野, 使古城与自然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从而完整地保护了古城传统的空间形态与格局。

二、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构成要素的保护

(一) 线型物质要素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线型物质要素包括街巷、水系、视廊通道等, 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空间环境的精华所在, 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

丽江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 并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新义街、光义街为主街道向外放射。主街上交织着无数条小巷, 主街傍河, 小巷临渠, 街巷结合水系, 充分利用自然, 不求平直, 随弯就曲, 自由灵活。大研古城产生于没有机动车的时代, 因此街巷的尺度亲切宜人, 富有生活气息, 宽度一般为3—5米, 小则1—2米, 街巷和水系相互交织, 使得街道空间有收有放, 富于变化。街巷两旁建筑高度一般为一层或两层 (3—6米) , 个别地段又有三层点缀, 使得街巷的景观轮廊线十分丰富。街巷保护的重点就是要维护这种特有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路面仍以质朴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五花石铺砌;沿街建筑的保护应以维护和加固为主, 不得随意拆除或重建, 以保持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廊线, 保持主要道路节点的空间尺度、外围环境。

水系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古城居民利用丽江坝区溪泉涌流、水流发达的优越条件, 特别是象山、狮子山的象鼻水和狮乳泉, 择水而居。黑龙潭水经玉河由北而来, 在城北双石桥处一分为三, 即西河、中河、东河穿城而过, 三河又散成无数小溪, 穿巷走户, 入墙过屋, 流遍全城, 河流宽处约有5—6米, 架桥沟通两岸, 窄处不足1米, 跳跃可越, 城中居民大部分临水而居, 俯身汲水。三河穿城的自流水系是丽江古城城市格局的重要特征, 它使城中不少街巷都临水傍河, 呈现出“城依水存, 水随城在, 家家流水, 户户垂杨”的特有格局。保护水系是保护古城的重点, 规划严格规定不得改变现状河、沟、渠、井系统, 现有水系严禁覆盖、改道、堵截、缩小过水断面、占用或围入私人院内, 尽快建设排污管道, 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废土, 在河道的一定地段 (如桥下等) 设置网状遮挡物, 挡住随水而上的浮游杂物, 定期疏清河道, 整治驳岸、护坡, 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 河道两侧空地植柳树, 以改善沿河道绿化, 增强景观质量, 恢复挡水清洗路面的传统习惯及“三眼井”的用水方式。

(二) 点状物质要素的保护

点状物质要素包括传统民居院落、古桥、寨门、牌坊、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及文物古迹等。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云南历史城镇中的传统民居大多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 古朴素雅, 造型优美, 组合灵活, 特别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和厦子 (檐廊) 的多功能利用, 注重入口和山墙的多功能处理。在平面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历史城镇的民居建筑是构成历史城镇肌理的主要元素, 是当地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对于传统民居院落的保护, 应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民居院落在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上的高低及民族、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 对民居进行了实地考察, 确定重点保护民居, 由当地人民政府挂牌。对于以上民居院落, 在修复时, 应原址原样修复, 不得改变原来的结构、层次、布局、座落、高度、材料、装饰、铺地、朝向。当地人民政府应大力支持民办旅游经营服务, 对于私房, 当地人民政府应与房主签订民居保护责任书, 明确政府与房主双方的责、权、利和义务, 房屋需修复重建时, 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并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通过保护好民居建筑获得收益。没有列入重点保护的民居, 在修复建设时也要做到“修旧如旧、原貌恢复”, 保持建筑物的历史风貌和真实性。对于在民居保护方面做得好的房主, 政府也应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增加收入,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各具特色的古桥、寨门、牌坊是历史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要素的存在, 不仅有功能的需要, 也给历史城镇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诗情画意, 是保护历史城镇传统风貌格局的又一个重点, 应严格保护, 严禁人为破坏, 同时要定期维护修缮, 防止因年久失修而损坏。

云南传统的民居院落都非常重视庭院绿化, 因此整个古镇树木茂盛, 绿化覆盖率较高。在喜洲村前的古树俗称大青树, 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 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 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 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每当秋天到来, 常栖满了雪白的鹭鸶。鹭鸶栖息榕树已被州人民政府定为自然保护点。可见, 古树名木是古镇活着的文物, 保护好有其深远意义。规划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拆除影响大青树正常生长的搭建物, 通过除虫、施肥、浇水、修剪, 采用传统和新的科研成果, 保护现有古树;在养护技术上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使得大青树的长势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对古镇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建立档案和标志, 划定保护范围, 加强养护管理。

历史城镇的文物古迹众多, 但很多已成为单位用房或住宅, 内部设施和周边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 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区, 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 首先应拆除违章建设, 整理和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保护的重点应是文物古迹自身及周围环境, 同时考虑文物的安全需要, 对不合理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应将其坚决迁出, 文物建筑修缮整理后应对外开放。

位于沙溪寺登街的兴教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建于不同时期的大殿、二殿、观音楼和寺院大门。建筑始建于1410年, 1960年对部分建筑重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寺区的围墙及第一个庭院南侧侧殿的有些部分已被破坏或改变, 而且二殿的外围已被侵占, 使其丧失了原有的轴线关系。另外,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两个殿中的雕像和陈设品都被破坏。近年来, 在修复中使用了许多不相称的建筑材料, 且大殿中许多有价值的壁画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的保护首先是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恢复传统的中轴线特色和寺庙建筑与院落的序列, 不触及和损坏周围那些有历史价值的村落结构, 对存在的建筑实体做尽可能少的更改;2.恢复1960年前庭院的原始比例和大小;3.恢复大殿外侧被侵占的回廊;4.修复寺院入口和两个正殿里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的塑像以及寺院的其他特征;5.更换混凝土、水泥和瓷砖等现代建筑材料, 改用传统材料;6.恢复大殿的壁画。

三、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

世袭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 拥有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特色鲜明的音乐传统, 能够证实这一民族曾经有过难忘的悠久历史。但由于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局限, 生存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有限, 贫穷落后制约了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势必也会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如果抽去了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自然的山川便会失去诸多与人相关的内涵。为此, 保护存在于人们观念中无形的山, 与保护存在于自然中有形的山是同样重要的。换言之, 保护自然, 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保护文化, 则是保护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认识以及人与环境打交道的方式。

民俗文化是指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习俗、宗教活动、艺术活动及其他社会观念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包括: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以及所创造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历史久远沿用至今的著名场所、建筑、设施和自然环境;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间文学、曲艺 (器乐) 、舞蹈、绘画、壁刻、崖画、工艺品、古建筑、古遗址、宗教场所、民居建筑、服饰、器皿、船筏等生产、生活用具;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原始文献, 如图谱、乐谱、舞蹈、小说、歌谣、氏族谱等;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民族团结、国家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且被人民群众推崇公认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其纪念建筑、故居;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群众按惯例举行的活动内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掌握传统技艺及技艺精湛的人;掌握和保存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他实证材料的人或世家等;不危害他人利益, 不影响民族团结, 确保社会安定的、民族传统的、具有宗教内容的文化艺术传承活动。

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古镇真正走向永续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是维系社会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 是古镇文化活生生的表现, 必须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使其延续生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 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与不同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避免抄袭发达地区的经验, 而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少数民族在既定生态环境中积累的文化条件和他们的民间知识, 使之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科技与文化, 创造天 (文化观念) 、地 (自然环境) 、人 (社会体系) 相和谐的理想世界。另一方面, 要改变旧观念, 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 以文化促经济, 以保护促发展, 从而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方法是随着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形成的。经过不断地实践, 证明了整体性保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成为了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保护观念。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对名城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物质构成要素和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方法和实践, 从整体上保护了名城的风貌特征和文化特征, 充分体现了云南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光和多彩的文化, 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摘要:结合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 提出名城的保护应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采取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参考文献

[1].王瑞姝.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篇3

城市有它的过去、也有现在与将来。在“拆”与“建”中,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过去和未来的规划不当,往往造成了对过去遗留的宝贵文化遗产的破坏。

1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山东省聊城市、河北省邯郸市、湖北省随州市、安徽省寿县、河南省浚县、湖南省岳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云南省大理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批评。

如何拆?如何建?理念的不同,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效果就不同。而在拆与建中,历史和发展的博弈,文化和利益的博弈都在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拆与建中的破坏

据了解,我国目前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19座,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有的曾是历史上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有的是某些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地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因保护不力,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早在2011年1月,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就展开了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开展保护工作的联合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这些被破坏的历史遗迹或被肆意拆除,或被盲目拆除后复制新古迹,甚至再造古迹。

此次被通报批评的8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不乏被评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云南大理,大理有着5000多年延续不断的历史,其中有500多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这座久经风雨的文化古城,未经受住现代化建设的浪潮,多处珍贵的文化古迹被破坏甚至拆除。

近年来,大理地产开发增速,在引进高端酒店,圈山占水的建设中破坏了古迹原貌。据大理州政府网站显示:大理三月街度假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集五星级高端度假酒店、休闲商业、高端养生住宅于一体的休闲养生度假村。然而如此大面积的建设项目占用的土地却是南诏大理国王城——羊苴咩城遗址。

不仅如此,除大理因破坏历史文化遗产遭通报批评外,其他7座城市也存在不同的古迹保护不力现象,在“拆旧”与“仿古”的双重热潮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地消失了。

对于此次被通报批评的湖南省岳阳市,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柳肃说,“岳阳只重视保护几座单体的文物建筑,比如岳阳楼、岳阳文庙、慈氏塔,不太注意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山东聊城是“推倒重来”建古城的城市之一。4年前,聊城市启动了古城重建计划,但是却没有严格遵守原定的整体规划,致使大片的老街区被拆除,同时又大量建起仿古宅院。据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介绍,古城街巷的基本格局还在,但是里面的建筑全都变了。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全国“两会”等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很多地方在大肆拆迁、改造时都会说,自己有完整的城市规划,可这些规划并不意味着文化遗产能免遭伤害。实际上大量的名城、名镇、名村都因乱规划和乱改造变成了‘文化空巢’,没有了血肉和灵魂。”

要发展还是要文化?

对于此次被通报批评的8个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提出了整改要求,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整改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据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要求:相关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物局督促上述城市人民政府立即梳理名城保护工作,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错误的做法,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将整改情况于2013年8月31日前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请示国务院将其列入濒危名单。

不管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还是采取补救措施,都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间的抉择。

历史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文化价值为城市创造了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过度的为了利益而开发,往往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占尽天时地利,旅游业自然成为经济支柱,‘历史文化名城’往往成为金字招牌。”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分析说,发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必须面面俱到,开发显然是无法避免的。可是进入旅游开发程序后,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而是一股脑按商业规律来办事,适度开发变成了过度开发,城市的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和生态性被破坏。

当然,对于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提出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整改要求,各市县高度重视。据悉,各市县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着手梳理名城保护工作,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同时将按通知要求,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错误的做法,保住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建议,对化解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尴尬,要“分区保护、分层次保护”,在完整保存和保护重要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可巧妙地在外围借景延展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气质,同时避免历史文化古城之间的同质化建设,要保持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风貌和特色。

此外,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两部门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展的联合检查无疑给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敲响警钟。两部门还要求,其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引以为戒,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加强法规建设,健全保护制度,完善保护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加大保护投入,履行管理职责,坚持严格保护,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开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待完善的保护机制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在此机制下,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及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然而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破坏几乎同步进行,相关法规与条例不能完全发挥保护机制的作用,亟待改进。

我国并不缺乏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法规,《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保护办法。2008年7月,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

但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12条规定:“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另据第40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尽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做了严格的规管,但惩罚措施依旧不足以保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价值的绝对“安全”。

“现阶段经济处罚虽然有效,但是单一惩罚只会让已受损的建筑或文化得到维护,而那些即将遭到破坏的建筑或文化无法得到保障,”江苏省规划设计院院长邹军认为,“应该打‘组合拳’,比如媒体进行曝光、政府进行行政处罚,甚至设计退出机制,最严重可以取消‘历史名城’等称号。”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一个退出机制。”王衍用说,业内不少专家学者一直建言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的退出机制,如保护不力可取消其称号,但此提议至今未写进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保护法规。

就世界范围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国“世界遗产”的管理,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不停地督查。而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准入”,缺乏对文化名城保护状况的监督、评价机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篇4

中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所给出的相关术语定义:“保存”一般指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允许改变文物现状,含改建和拆毁;“保护”一般指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改善、修复和控制;“整治”指对历史建筑外观、户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整理和美化(张松2001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众参与不够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专家呼吁、媒体曝光、规划监督等外部手段,名城保护的 内生机制尚未建立。

一是当大众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足够的保护意识时,对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判断可能就不得不依靠一些精英,以对大众产生教育和启发作用;二是保护工作过于专业化和群众基础的缺乏必然会影响代保护的效果,仅仅依赖保护专家的呼吁是 远远不够的。由于居民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整个的保护行动中居民处于被动地位,这可能造成规划推崇的公共利益同居民切身利益的冲突。有形的物质形态可以通过严格的规划管理得到保护,但是当遗产中那些有形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内容得不到来自居民的自觉维护时,规划反而可能成为一种破坏遗产的外部力量。(张兵2001.保护规划需要有更全面综合的理论方法.国外城市规划,(4):5-6,9)

目前国内在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上主要包括:官方组织的关于保护规划的公众意见征询、公示、公布等过程;民间自发组织的如媒体监督、社会讨论等方式,多局限于单点历史文化资源和单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间。由于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尚未能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保护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因而目前公众参与并监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P30-

3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仍然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在国家层面,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体系上相对完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但是关于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则相对薄弱,反应出国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关认识,仍然停留在以文物(单体)为主的阶段,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社会意识和立法保护工作尚待改善;在地方层面,由于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在历史京城中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名城特色和历史资源,这些需要有更富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加以保护。P

32保护资金渠道和框架的不健全、保护资金的不足,给具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当地政府寄希望于通过拍卖土地来获得建设资金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与虎谋皮”的窘境,土地开发的“净地”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经济就地平衡”的要求,使得民居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存在制度性的,难以跨越的经济门槛。(南京市规划局2006年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及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保护规划调研报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分配、运作一般具体由各地政府自己计划、安排,由地方的财政、文物保护部门或文物保护机构监管,事实上以政府控制为主,而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

门。P3

31.1“风格修复”

“风格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1837年法国政府设置了专门的历史委员会,开始了对城市个体文物建筑的系统保护与修复运动。建筑学家维奥莱*勒*迪克是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理论与实践对欧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影响深远。维奥莱*勒*迪克的基本修复思想是艺术至上,强调建筑风格的统一,他认为应把建筑恢复到原来的风格,他的这个套理论和实践被称为“风格修复“(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2.2“反修复”运动

“反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在英国兴起了以艺术评论家拉斯金和美术工艺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反修复”运动。他们认为,“建筑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它的历史”(范文兵,2004上海里弄得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历史建筑的“岁月留痕”甚至老化都是一种必然和值得尊重的过程,而修复后的历史建筑只不过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假古董”,“人们所谓的修复只是一种最恶劣的破坏方式”,应该用保护(protection)代替修复(restoration)。莫里斯认为:“修复过去年代中匠师们建造的文物建筑,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它们在物质上的真实性。任何必需的修缮或修复绝不可使历史见证失真,必须明白无误是现代的”。(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3.3“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运动

“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这两种修复思想均起源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它们综合科面前两种学说,对它们的思想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

“文献性修复”运动的代表人士是卡米洛*波依托,他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带头人,他推动了1891年的建筑规范相关规定的出台---“严禁那些损毁和破坏历史建筑的完整、真实和外表面图案的做法”。

“历史性修复”是“文献性修复”观点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修复建筑的形式上,不仅强调建筑的文献意义,更要反映历史文献的严格性。在结构和材料上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大胆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以求达到历史、结构、形式以及材料诸多矛盾的协调统一。其代表性人士卢卡*贝尔特拉米认为,“历史性修复”的实质是在严格尊重历史的态度下,更准确、更真实的反映历史面貌,而不是拘泥于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传统性。

4.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威尼斯宪章》(1964年)

1964年,icomos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性纪念物建筑及专业技术国际会议,并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对估计纪念物与历史遗址提出了美学与文明见证的标准。这种考古学式的美学理论与恢复历史见证、不容伪造真实的保护与修护态度,影响了此后相当长时间的遗产保护。《威尼斯宪章》为整合欧洲文物保护的各个流派的做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后,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遗产的国际潮流显现。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十七届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为“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看,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环境风景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

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罗毕建议》(1976年)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内罗毕建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展到“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涵盖历史城市、古城区、古村庄和纯文物建筑群。同时还将保护的视野拓展到“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提出哪些看似并非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普通”房屋,因其反应了历史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其具有的系统价值远大于单个因素的价值的总和,因此,对建筑群中哪些“普通”房屋的价值,不应孤立地进行评定,而应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衡量。

《内罗毕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它对“保护”也做了特别定义,指出“保护”(conservation)的意识是:鉴定,防护(protection)、保存(preservation)、修缮复生、维持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其环境并且使他们重新获得活力。

7.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并提出了《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强调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尊重传统,并从城市发展的文脉中去寻求设计的依据;保护、恢复及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必须与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他们具有经济意义以及生命力。

《马丘比丘宪章》的提出说明:通过欧美等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不仅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范畴在不断曾加,而且还拓展代社会的文化传统继承层面,同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不能孤立地就保护论保护,而必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8.8国际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佛罗伦萨宪章》1981年

198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起草了《历史园林保护宪章》,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12月登记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及《佛罗伦萨宪章》。宪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古迹,历史园林必须根据《威尼斯宪章》的精神予以保存。然而,既然它是一个“活”的古迹,其保存亦必须遵循的规则进行,此乃本宪章之议题。”

9.9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华盛顿宪章》1987年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的宪章》,即《华盛顿宪章》,聚焦于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镇。它在开篇原则和目标中指出,“为了取得最好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地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并指出“在历史性城市和地段保护中,当必须改建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主要是原来的地块划分尺度,并要把原有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不反对引进与周围相协调的现代因素,因为这种面貌能使一个地区丰富起来”。

10.10联合国家课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共同通过了《奈良真实性文件》,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概念和应用做了进一步发展的阐释,提出“处于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必须在相关文化背景之下来对遗产项目加以考虑和评判”,真实性的衡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应该依据对文化资产原始与后来特性与意义的了解,即真实性已不仅是针对文化资产的原始价值,也包括它之后的使用以及被赋予的意义。

11.1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国际文化旅游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该宪章提出文化旅游将在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认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重要的作用。地区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因此,地方性文化发展的经验应当被世界所了解,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该宪章的意义在于将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文化旅游以及通过地方文化个性的保持和国际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反战和进步,紧密关联了起来。

12.12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由吴良镛主持起草的《北京宪章》。该宪章总结科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西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党项(吴良镛,2000广义建筑学的构想.建筑-城市—人居环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3.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2001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的188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角度考虑并予以承认和肯定。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明确将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费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后者则是“被各社区、群体,又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事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张磊,2009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评述解读。三明学院学报(1):95--98)

1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2005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篇5

第十一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严禁存放易燃品、爆炸品、放射性物质、有毒和腐蚀性物品及其他一切有损文物安全的物品,严禁射击和有碍于文物保护的采矿、爆破等一切影响文物安全的活动。

发现地下遗存有文物的地方,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改变原来的地貌,不得随意取土、采石、毁林、开荒。

第十二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未经原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及其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或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未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拨款、征地、设计、施工。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建>物或构>物时,设计方案必须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征得同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当地城乡建设部门批准。拟报批修建的建>物或构>物,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与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环境气氛相协调,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

第十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保持原有的整体性,对其附属物不得随意拆毁、改建、添建。文物的修缮、保养、迁移等,必须按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批准后方可开工。维修时,不能改变文物的结构和原状。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或改变管理体制,要根据其保护级别报请原公布机关和上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经批准使用、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部门和团体,必须与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使用和保护协议,接受文物部门的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负责建>物的维修、保养和附属文物的安全。

对本办法公布前文物保护单位已被非文物部门占用的和管理权属尚未确定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分别情况予以处理。对有损文物安全或有碍开放活动的,须限期迁出,所需经费由迁出单位自理。

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尚居住于文物保护单位内的住户,须与文物管理部门签订保护协议,承担保护责任,确保文物安全。

第十五条 未经省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测绘古建二、石窟寺和纪念建>物。

第十六条 古长城及其沿线的城障、烽燧和文物,所在地的县(市、区)、乡政府应当严加保护,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毁坏和挖掘取土。

第十七条 经批准开放的石窟寺,每年开放的洞窟要报经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始得允许参观。

第十八条 经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要全面规划,明确保护对象,制定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规划,应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城建部门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在建设中,必须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在风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乱占、乱建、乱拆、乱挖、乱搬、乱改,严禁有损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建设工程施工。

第十九条 尚未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镇,凡具有悠久历史、革命纪念意义、民族特色或保留较多文物古迹、地方风貌的,在规划建设中,应妥善保护。

略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篇6

关键词:古城保护,土地利用,旅游开发

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介绍

荆州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底蕴丰厚。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时期楚国在此建都400余年, 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是距现在荆州城以北5公里的纪南城, 即楚郢都 (见图1) 。它也是三国时期名城, 现存的荆州古城墙, 为关羽所修造, 砖城完整而又坚固, 是中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经考古发掘实物验证:荆州古城墙 (见图2) 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 (图2) 。

2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提速, 荆州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在被一点点地蚕食殆尽。城市的新陈代谢是必须的, 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又有进行保护的要求, 城市的特色也要继承[1]。所以, 我们在古城保护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荆州古城内基础设施缺乏, 居民生活质量差。这导致房屋乱搭乱建的现象层出不穷, 破坏了历史街区的完整性 (见图3) 。这是由于政府对于古城保护的重视不够, 忽视了古街区的文化内涵, 也忽视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生活质量问题。对其具有经济效益的地段进行大拆大建, 无视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在建设部早期的文件中, 明确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三条原则: (1) 要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信息, 和保护文物一样, 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 (2) 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注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应靠政府的投入; (3) 要采取逐步整治的办法, 保护整体风貌和真实历史遗存, 切忌大拆大建[2]。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的建筑物是历史文化物质的体现, 而居住在其中的人是历史文化精神的寄托者和体现者, 只有在街区内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气息, 古城的文化内涵才会活灵活现, 而改善古城内部的基础设施、居住条件正是留住原住民的关键所在。

2)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正影响着一座名城接下来的何去何从。由于早期对于名城保护的忽视, 城内已经建有不同风格的高楼大厦, 如荆州中心医院 (见图4) 。荆州古城内部建设性的破坏使得城内人口集聚增长, 导致道路及各种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超过了一座古城的极限承载力。究其原因, 是在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 不切实际地搞所谓的大手笔、大气魄, 进行大拆大建, 实际上是打着建设开发的旗号进行大破坏, 导致历史文化名城面貌全非, 失去原有的韵味[3]。荆州古城保护应保护其特有的街道格局、建筑风格, 不应大面积、大体量地进行旧城改造。对于荆州古城现状, 笔者建议在政府的主导和表率作用下, 有序地进行古城居民外迁, 发展新城区, 再修复性地保护古城区。

3) 荆州古城保护的资金来源问题。虽然古城保护的主导者是政府, 但是庞大的保护费用与单一的政府支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体。这种情况就导致古城保护越来越疲软, 比如护城河的污染 (见图5) 、城墙的腐朽 (见图6) 等。为了实现古城保护资金的良性循环, 许多城市都发起了“文化旅游”的口号。目前, 旅游开发似乎成了古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手段, 既能增加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收入, 又能保护古城的“三赢”。正轰轰烈烈推动着古城保护行动的发展, 旅游也顺理成章的被当作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而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有着类似古躯壳的小商品城, 卖着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4]。这也是导致荆州旅游业不温不火的间接原因, 打着“文化”的旗号, 却让人感受不到当地的文化气息, 只有硬邦邦的钢筋混凝土加上旅游商品。一个古城的建筑风格、商品样式都可以被模仿、甚至超越, 但是这个古城的文化内涵、人们的生活习俗是不会被模仿替代的。古城丽江之所以让人们流连忘返, 是因为它成功地处理了这一问题。政府希望让更多的原住民在古城内留下来, 为古城留住鲜活的文化“灵魂”, 从2004年起给丽江古城内的原住民每人每月10元的生活补助金[5]。笔者觉得这个做法是值得荆州古城借鉴的, 除了要疏散一部分居民之外, 也应留住古街区、古建筑之中的原住民, 留住古城的“灵魂”。只有将古城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涵完整地保留下来, 才能保护名城的完整, 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发展旅游业, 才会带来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好的古城保护。

3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1) 合理控制荆州古城内的人口规模, 保护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道路系统等, 修复历史街区及其建筑物 (见图7) , 拆除违建建筑及构筑物 (尤其是破坏古城天际线的高层建筑) (见表1) 。荆州古城的保护规划可以借鉴洛阳古城保护的总体规划, 实行保护古城、另辟新区的模式。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洛阳总体规划时, 就采取了这种“保护旧城, 另辟新区”的做法:将新兴的工业区放在远离旧城的涧河以西地区, 就这样保护了距今700多年金代始建的洛阳旧城, 旧城内密集的文物古迹、精良的建筑物均未受到破坏, 也保护了旧城近旁的地下遗存[6]。而荆州古城内部至今存在大量的导致人口聚集的公共建筑, 将其搬出古城是疏散城中人口的关键。“保护旧城, 另辟新区”是一个总体的规划, 就现如今荆州古城的格局而言, 应保护旧城的主要格局和主要文物古迹, 并对旧城进行改造和建设。比如在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中, 就注意了这些保护地段的空间环境和绿化环境, 并使其成为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在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地段, 如夫子庙秦淮河地段, 着意恢复其原有的市民活动功能, 修复了祭祀孔子的文庙, 修整了沿河建筑, 并开辟了小商品和特色小吃商场, 使其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有传统风貌的新地段, 经济上有很大的收益, 受到市民的欢迎, 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7]。这是值得我们荆州借鉴的。

2)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留住“荆州味”, 这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韵味。构建荆州古城特有的文化气息, 我们可以学习苏州古城的做法。现在到苏州古城内走一走, 游人可以发现这里没有咄咄逼人的大高楼, 没有标新立异的怪模怪样的“假洋鬼子”, 建筑是亲切的、尺度是宜人的、色彩是淡雅的, 几片屋顶、几重窗楣, 黑瓦檐、白墙头, 门廊下的挂落, 院子里的花树湖石……都体现着苏州特有的韵味, 古城里还有中国味、还有苏州味[8]。

3) 荆州古城保护是需要政府牵头、专家把关、公众参与的公共事业。古城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 我们也要保护并且让其能够继续流传下去。古城保护需要长期的、巨额的资金投入 (如平遥古城的保护, 其资金列表见表2) 。专家把关使得古城保护合理性与科学性得到保证, 公众参与可以使得政府号令达到言必信、行必果的效果。

4) 古城保护需要近远期结合、分步实施。近期可以修复重要的历史建筑, 拆除违建建筑及构筑物;中期可对整条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整理与修复;远期则可对古城全面的风貌进行统一修复, 还古城一个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阮仪三.中国历史古城保护与利用[N].光明日报, 2007-08-02.

[2]叶如棠.在历史街区保护 (国际) 会议 (屯溪) 上的讲话[Z].黄山:1996-06-24.

[3]邓清南, 许虹.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7 (3) .

[4]董世永, 罗丹珩.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矛盾与问题简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50 (3) .

[5]阮仪三.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住宅科技, 2004, 25 (5) .

[6]阮仪三.中国历史古城保护与利用之我见[J].艺术评论, 2007, 5 (11) .

[7]朱炎池.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2 (3)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途径

1.市场经济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转变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资源,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的发育可以促进城市历史遗产的市场化利用,促使日益衰退的资源得到价值重现。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的经济,多元化的利益主体面临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回报周期,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出现大量的市场化利益冲突,并由此带来的“破坏性开发”与“破坏性保护”正在大量的吞噬着我国日益稀少而珍贵的历史遗产资源,不少地方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旧城拆迁、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时有破坏。[1]

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保护什么和怎样保护,如何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古城,如何处理好城市的历史资源保护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2.汉中历史文化名城概况及保护存在问题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素有“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自从被确立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汉中名城已有二十多年的保护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历史风貌和历史街区基本上被完整的保护下来,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但保护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清晰地把握影响和制约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才能有的放矢,使之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2.1缺乏资金保障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管理影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目前汉中仍然无法摆脱经济条件的限制,名城保护发展中涉及到大量居民外迁安置费用、历史建筑修缮维护费用、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费用、居民物质生活环境改善等大量资金,数额巨大,如果仅靠政府财政支出恐怕难以完成。

2.2未处理好建设与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延续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历史街区的建筑被推倒重建、改建或被蚕食,部分街区内插建了不少现代建筑。在古城区,一批传统的建筑被拆除,一些百年老店变得徒有虚名。[2]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交通基础设施铺设工程,造成汉中历史街区消失,古城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关历史街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各种近代建筑拔地而起,传统肌理遭到严重破坏,区内仅存一处传统民居院落。

2.3孤立地进行某些文物保护,没有对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控制

城市开发建设中,仅仅是对文物景点、历史遗迹采取个体保护措施,对其外部空间环境缺乏设计,与周围城市环境缺乏有机融合,忽视对老城整体风貌的保护和控制。整体保护意识的缺乏,使汉中老城规划控制高度不断被突破,成为老城风貌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的重要原因。

3.市场经济条件下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010年《汉中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篇规划深度略显不够,在内容上也需要改进,故编制《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项规划以适应时代需求,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护规划体系,促使汉中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同时可以得以发展。

3.1保护范围与保护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范围

为了使保护规划在实施时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根据历史文化資源的分布状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中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和“历史文化名城影响范围”。全市总体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共包含四个空间层次。分别为:

历史城区层次——南宋始建、明清整修并延续至今的汉中老城区范围。

天汉水城层次——与历史城区关系密切的周边山水形胜格局。

汉中盆地层次——汉中盆地是汉中市域范围内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是汉中市历史文化的聚集区。

秦巴山区层次——“秦巴山区生态基底与蜀道遗产保护”圈域。秦巴山区是汉中的生态基底。

3.2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内容包括:①保护汉中市域的自然基底。重点突出对秦巴山区、江河水系整体关系与空间格局的保护,突出汉中“山水形胜”的整体空间关系;②保护勉县、城固省级名城。深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与保护深度,制定框架性保护规划指导措施;③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汉中境内名镇名村众多,作为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重点制定名镇名村保护内容与保护措施;④保护蜀道文化线路。汉中蜀道历史久远,作为廊道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也作为汉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与历史特色的重要彰显要素,规划重点对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村镇、景区、古桥、关隘、驿站等要素的保护,制定整体保护框架与保护措施。

3.3历史城区保护

汉中历史城区以南宋始建、明清整修并延续至今的汉中老城区范围为核心,包含东关正街、西关正街、南关正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总面积为641平方公里。在切实保护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保护城市格局、老城整体空间形态及传统风貌为重点,通过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织补、延续、串联、整合,建立“一廓、多轴、三区两片、丁街曲巷、标识提点”的历史城区保护结构,确保历史载体的真实性、使保护与合理利用永续共存,整体保护和展现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空间特色及环境风貌,从而促进历史城区的复兴和整个城市的发展。

一廓——保护并展示老城故有城垣型廓;

多轴——继承贯通东西的老城横轴、上下交错的老城纵轴;

三区——“三汉”历史文化街区;东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

两片——西关正街历史地段;瑞王府花园历史文化景观区;

丁街曲巷——延续汉中传统街巷系统曲折自然的基本形态,避免因大规模现代城市建设改变历史城区城市肌理;

标识提点——对古城现存重要传统公共建筑及公共场所予以保护并展示;对已消失的重要传统公共建筑及公共场所通过城市标识系统进行提点展示。

3.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通过实地调研,对每个片区的建筑年代、建筑高度、建筑空间格局、建筑屋顶形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传统风貌、建筑完整度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地段的特色魅力与空间特色,从而确定保护的内容、重点及方式等,并试图发现地段内存在的各方面经济活力和功能问题,为历史街区的前期评估提供基本的资料。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区

经分析得出,汉中古城东关正街、南关正街和三汉遗址周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遗存集中,传统格局与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古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展现古城的整体传统风貌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将东关正街片区、南关正街片区、三汉遗址片区等三个片区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而西关历史格局完整、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传统风貌不完整,不能满足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标准,规划将其划定为历史地段。各片区的具体范围如下:

三汉遗址片区东至建国路、拜将坛路、南团结街,西至中山街、挂匾巷,南至南环一路,北至东大街,面积27.19公顷;

东关正街片区东至芝子沟,南至东关后街,西至北团结街,北至中药厂家属院,面积19.49公顷;

南关正街片区东至七中巷,南至滨江路,西至天汉大道、南环一路,北至么二拐南街,面积14.77公顷。

3.5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

汉中市域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根据现存文物古迹的价值和保存完好程度,结合现有用地和历史原貌的用地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各个文物点按规定距离划分不同等级的保护界线,执行不同等级的保护规定,以使城区环境风貌符合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3]其保护模式为: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风貌协调区三个层级。

同时,规划调研中,采用是否院落格局较为完整,是否院落中主体建筑以历史建筑为主、只有少数新建建筑或坍塌,历史建筑是否是主体构件尚存三个标准全面研究文物资源状况,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尚未核定的建筑列入建议历史建筑,并尽快登记备案,保障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均能得到保护。

4.市场经济条件下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途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根据其实际情况,在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过程中,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控制的同时,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市场手段间接地引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以实现。

4.1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为历史文化资源提供资金保障是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以实現的重要措施之一。汉中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为古城保护积累了不少可用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条件,使古城实现“增加土地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一扩大土地收益—吸引更多土地投资”的良性循环,进入一个自主更新、自我保护的健康状态。至于城市更新中不具盈利性的公益性项目如文化设施、卫生设施、环保设施等就由政府部门预算拨款来实现。[4]其它还有一些筹资手段如国内、外投资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可视具体情况采纳。

4.2以文化旅游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历史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汉中独一无二的历史特征、文化环境和场所感,发挥历史遗产的经济价值,发展文化旅游业,是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把历史遗产、传统和场所感与当代的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既不能抛弃过去,也不僵化地固守过去,将遗产转化为地方感的泉源和创造经济未来的基石,防止因发展旅游对历史造成的破坏。[5]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合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历史保护促进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实现历史保护,才能化解历史保护与城镇发展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4.3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名城保护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可以避免单纯经济行为的种种不利于历史保护的弊端;可以协调历史保护与经济需求的矛盾;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得城市历史资产的保护与利用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而公众参与历史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公众历史保护意识的提高。因此,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提高公众的历史保护意识,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6]

5.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作,各种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很难一墩而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更是要树立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和实施途径,从根本上扭转历史保护的不利局面,实现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推动历史保护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朝宇.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管理探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李云.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与实践[J].《规划师》,2007年.

[3]艾其斌.历史文化名城全面整体保护初探[J].中国名城,2009.

[4]刘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张广汉.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探[J].城市规划,1998.

[6]林立勇.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小城镇的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上一篇:0836信息安全下一篇:最经典的语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