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精选8篇)
——以成都市锦里,宽窄巷子为例
王荣玺,吴维阳
(2010级建筑1004班)
摘要:历史街区中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变革。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选取了成都锦里、宽窄巷子两个街区的规划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其文化特色、活动项目、空间环境作了分析,评价了各个案例的社会、经济效益.总结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劣及其对规划方法的影响。历史空间的重新营造、呼唤历史场所精神的回归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街区;锦里;宽窄巷子;保护;开发利用
一、研究背景
在继“最佳人居城市”之后.成都在2007年又获得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桂冠,历史街区的修缮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虽然对旅游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和影响,但在灾后重建的规划策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商业开发更进一步被作为了震后振兴旅游的突破口.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真实记录和宝贵财富。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和范嗣越来越广。对建设的热衷有时会盖过对历史的珍视,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往往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无可挽回、难以估量的损失,引起了民众的抗议和各界专家、学者的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在各国相继提出,经历了近百年的深化、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与单纯的文物建筑保护不同,单纯的文物建筑数量有限,因而人们要以强调它在历史、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价值而抽掉或部分抽掉它原有的使用价值。而历史街区则不同,不仅范围大,而且是人们居住环境的载体。它一方面作为历史的承载者,给人们以传统的回忆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作为居住建筑,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再对其的保护中不应只是注重物质实体方面,还应注重它的人文环境,满足人们在历史街区中对新生活方式的需求。
二、案例比较分析
成都锦里于2004年10月开始正式迎客,是成都首个
古街主题文化旅游项目。锦里古街在成都以“历史文化”
为依托的创新开发思路,成功地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商业奇
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现
今,“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和最
响亮的口号。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锦里古街已成为成都市展示自身特色文化的重要名片,也成为前往成都旅游游客的必选景点之一。改造重建后的锦里主要依托的还是相邻的武侯祠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三国文化作为中国独
有的特色文化,对国内外游客具有着极大地吸引力。
承载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锦里”这个名词本
身已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它承载的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且最具
商业气息的街道”的内涵,它在秦汉、三国时期闻名全国,但由
于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原有的街巷和建筑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现今成都市所开放迎客的锦里古街并非对遗迹原址的修缮和
重塑,而是针对成都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色文化的推广以及
城市功能再生等各方面进行考量后综合再选址的结果。锦里古街
是一条集中展示和体验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
街。它主要依托武侯祠的游客资源,依靠市场化运作,引入品牌
产品,最终以形成以武侯祠为中心的锦里商圈和做大做强三国蜀
文化产业为宗旨。一方面,三国文化是中国所独有的特色文化,因而可以成为旅游吸引力因素使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和体验,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即是成都,而锦里是成都的代表,因而锦里也是古蜀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武侯祠是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君臣合祀寺庙和蜀汉英
雄纪念地,是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
馆。
锦里整体定位主要强调“一条龙服务”
和“全方位展示”,在不足400米的古街上,让游客充分体验川蜀三国文化的原味生活。
由于我国旅游业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武侯
祠旅游人数与日俱增。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
馆规划的民俗文化主题街区,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武侯祠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它的整体定位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前往武侯祠的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的现实情况,解决了与武侯祠配套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设施不足的问题;两一方面,它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和基础配套设施,也满足了商圈结构因素的人潮流向因素。合理的商圈结构包括商店经营者、商圈业种业态分布和商圈人潮流向。锦里街区内商店经营者准入门槛较高,均要通过严格挑选;业种业态相对较为齐全,经营的产品和服务重复现象不多;锦里所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日均人流量较大,故人潮流向非常有利。
至于空间格局,锦里的街道呈现相对简单。临街建筑围合成2-4m宽的线型空间,街道从入口处由南至北延伸。中部集散广场处分为平行两路,于
街区北端交汇,形成套索状的街道格局形态。临街建筑以二
层居多,以灰、白为主色调,选用薄片青砖砌墙,呈现出统一的川西风格。木料装饰门窗,配以小青瓦和白石灰勾缝,运用马头墙、歇山顶、飞檐角、二楼飘廊、木板墙裙等装饰
真实地再现了成都明清时期的古朴建筑风貌。这种建筑风格
与武侯祠博物馆及园林取得了和谐的统一,营造出了古时街
道宜人的亲切感。街道内茶座、餐厅、酒吧、四川特色商品
店铺和风味小吃店等经营项目的设置,以及定期民俗特色表演和主题活动的举办,极大地调动了游客的视觉、听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使其能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从平面布局上看,锦里古街采用“步行街—广场—步行街—广场”的整体线性格局完成商业空间的营造;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上,锦里的街巷布局主要以线型空间序列的延伸和局部节点的放大来组织线路。锦里街区内的广场即是放大的节点,它承担着聚集、分流、休
憩、娱乐等功能,也是动静分区的一个过度。锦里在规划过程中即进行了细致的功能分区,总体而言主要划分为饮食文化区、客店府第文化区、锦绣文化区和民间艺术展示区,四个区动静分明,各具特色,它们是成都生活精华的浓缩。
总体而言,锦里古街依靠自己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商业、建筑、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结合,呈现出“风情浓郁,尺度宜人,地域性强”的特色,体现了“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的理念,是历史街区开发与创新的成功案例。
宽窄巷子是成都文化的集中体现,记载了老成都的城市历史和生活记忆,孕育了
现代成都的生活精神,体现和延续了成都人的生活态
度。因此,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历
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以“成都生活精
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
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同时,根据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宽巷子老生活”、“窄巷
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的不同定位。
1、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2、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代表
了一种传统的雅文化。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
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
橱窗展示其文化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
活品味区。
3、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元素,是宽窄巷子最
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空间。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
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业态的时尚
创意娱乐区。
准确的定位实现了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有部分原住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区域内实现了多种功能、不同文化、各种业态和谐共处的态势,探索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新模式。
但是,宽窄巷子在建筑上获得的一致好评,却让宽窄巷子的文化灵魂有些找不着北了。开街以后,开发商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公众认为其不再是老成都的代表,“徒有老成都文化的建筑外表,真正的财富——难以复制的文化底蕴,被弱化的只剩下空壳”。再看看新宽窄巷子的定位:“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这么大这么多的名号却显得很笼统,在广大群体内心难以留下深刻和鲜明印记。像这样的动不动就用“名片”、“会客厅”来称谓的事情,似乎很容易发在成都任何一个类似的项目上;这种照抄上海新天地的模式,或许可以换来商业上的部份成功,但在中西结合式的照搬中,我们的“成都的根”
是否也因此沦丧了呢?什么才是老成都的根?不知开发者可否想过这个问题。
城市的记忆,似乎已经在一片开发浪潮中变得面目全非了。宽窄巷子现的在华丽包装,已经让人再也回不到那段“阳光大树下喝五块钱盖碗茶”的惬意时光。
因此,我们在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不仅要注入新生力,还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最本质的东西。
三、经验与启示
1.坚持历史文化的宣扬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城市的历史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将它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可以转换成重要的经济资源,成为城市的财富。将历史文化的宣扬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在挖掘其文化内涵,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和商业开发,既传承、再现、宣传了历史文化与文明,又形成了新的旅游亮点。
2.坚持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政府主动调节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市场化运作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文化旅游资源要实现其市场价值,必须进入市场,实行国有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市场运作发展产业。锦里古街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均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既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又形成了产业集聚。
3.坚持整体形象塑造与个性化开发相结合业态的准确定位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锦里依托武侯祠,在保证人流量的同时,实现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一体化经营和发展,业态多样但商品和服务不重复,且能保证质量和价格合理。在产业布局上,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范围内的服务人群,既满足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游客需求,又能满足追求个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中外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共鸣点,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更多的旅游群体的理想目的地。
四、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成都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对古镇发展不利的负面影响:旅游设施现代时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业气息较为浓重,走马观灯式的旅游方式与古镇的质朴的本质背道而驰。
1.历史街区的商业化色彩过于浓重,是遗产真实性面临挑战
观察中国的大部分历史街区,不难发现,古街两边布满了饭店、熟食店和古玩店等。给旅游者留下的印象,仅仅是又一个相似的古镇,当地民俗文化特色早已消失,只剩下浓浓的商业气息。
2.旅游开发过程的“空心化”,缺乏整体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
历史街区再开发过程中,经常是把原住居民迁出,再对古镇进行修葺和维修,进驻一些商家和讲解员,看似是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其实是一种破坏,已经失去之前老百姓居住的传统意蕴。
3.历史街区超负荷运营,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
随着历史街区旅游业的开发,为了商业利益,开发者大张旗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古镇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旅游需求,游客也很难再历史街区中体验到原来传统民居生活的宁静与优雅,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环境,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街的商铺。
4.有些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开发模式选择脱离实际,没有考虑当地的民俗特点,导致老街的一次次复制,我国许多历史街区在急于求成的形式下,造成脱离当地文化背景,没有地域特色,甚至走向全球化,最终导致历史街区的修整失败。
五、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 它牵涉到人民生活和生存的方方面面 , 牵动着当地居民的心路情感体验。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空间格局的同时 , 必须致力于改善其基础生活设施 , 以适应当地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要求 , 否则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经过长年累月的历时性变迁 ,它的结构形态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现状特征 , 对于成都这个历史文化重地,对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必须建立在对其历史背景与现状特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吴志强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
【2】梁乔 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构建 建筑学报,2005年
【3】荣海山.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2005
随着近年来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受其影响作为温州后花园的楠溪江流域的村镇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因土地资源紧缺, 当地村民对住房拆建的需求更加突出, 再加上对外交通日益便捷, 楠溪江古村落反而面临着被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因此, 对于楠溪江流域内重点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位于岩头古村的丽水街如何加以保护与利用, 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规划的角度分析, 为保留历史文化传统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岩头镇, 原为一古村落, 是楠溪江中游最大的村落, 后改镇制, 是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村落。元代至明代, 岩头镇曾有过数度大规模的修建, 完成全村命脉所系的水渠系统和公众建设, 村落布局规划整齐, 一直至今 (见图1、图2) 。
丽水街是岩头镇老街。其最早是丽水湖蓄水堤, 建于明嘉靖年间。建成之初, 地方宗族规定, 为了安全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 不准建屋经商。到了清代商业大盛, 贩盐的商人由沿海赴内地, 此长堤成了必经之路。清末之际, 长堤发展成今日的商店模样。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 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 扩建于清世祖顺治元年 (1664年) 的“塔湖庙”, 门面朝东, 三进两院, 后进有楼, 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 是栋独立建筑。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 内容丰富, 景观多变, 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岩头村的这座园林, 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寄托着乡村文土的山情怀和耕读理想。今日丽水街, 南自丽水桥头始, 北至仁道巷, 长0.55公里。街分两面, 儿人头至仁道巷, 长0.25公里, 宽14米, 系1959年拆除两则民房拓宽, 铺成8米宽水泥路, 两侧人行道各3米, 为卵石路面。从老人亭至丽水桥头, 长0.3公里, 宽1.5米, 街东面为店房, 西侧为长河, 沿河为路廊美人靠, 倚栏俯观长河夏荷, 令人心旷神怡 (见图3、图4) 。
2 现状分析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需要有详细的现状调研及分析, 只有对历史沿革、街区空间环境、建筑环境、人文环境等历史文化要素进行系统全面地调查了解, 才能找到历史街区所蕴含的文脉。发现并了解这些要素, 是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的起点 (见图4) 。
2.1 平面布局
丽水街的平面布局特性, 简括地说是“依溪水而成街, 形如长练玉带”。整个街区的建筑布置, 基本是户户相挨, 面山临水, 依次成列, 构成一条弧月形的带状长街 (见图5) 。
2.2 空间形态
丽水街的空间形态比较简洁, 基本呈弧形状、有开合变化的连续空间, 他通过临河侧廊的开敞, 将山水之景观依次收入, 从而打破单结长廊的单调感, 形成有丰富景观变化的空间 (见图6) 。
其空间的转换与变化, 主要是在外部道路与丽水街的交通节点。在该节点空间, 都布置有可供公共活动的亭台, 或栽植华盖般的大树, 或有小桥溪流等等。构成变化丰富, 独具风格, 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街道空间。
2.3 路网格局
丽水街的道路格局为带状放射节点式的路网。一方面可以解决街区各段对外交通联系及便于人流疏散, 另一方面也可起防火分隔作用。
2.4 街区景观环境特色
2.4.1 水景——碧水环曲, 山色映辉
由于丽水湖的形成是从山溪流经蓄积而成, 因“流水不腐”之故, 水色清碧见底, 湖面平静若镜, 蓝天白云、山峰奇岩、村屋古树等等, 皆倒影明晰, 构成水中画影。其次, 丽水湖水形态曲折弯环, 两岸树木庇荫, 水色清碧, 溪流不断, 又构成一派美景。
2.4.2 山景——奇岩耸立、层峰叠翠
丽水街东岸只要稍稍驻足展目远望, 左可见捕楠溪江风景区奇景之一“美蓉三冠”, 右可观缓缓峰峦层层相叠, 虽在数十里之外, 但景色都尽收在丽水街内。文峰塔又可与屿山构成一景。
2.4.3 绿景——翠色苍古浓荫郁郁
丽水街的绿景特征表现在“古意”上, 塔湖庙及丽水街, 周围的“古树名木” (如古香、古苦槠等) , 不仅是岩头丽水街沧桑岁月的见证, 而且是丽水街一大“树景”。水边零星的绿树以及民居房前屋后或石墙坦上的花木竹树也构成一景。
2.5 人文景观荟萃
丽水街的人文景观有:古亭古桥、古寨古墙、古宅古院、古庙戏楼、古店铺古祠堂等等。此外, 以卵石铺就的丽水等路, 也是令人称叹的一大景观。除此之外, 当地居民独特的生活习俗, 有些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特征, 若经深入调查、发掘、整理, 民风民俗自然也成一景。
2.6 存在问题
2.6.1 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 丽水街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仅通水、电, 居民生活饮用水为自来水, 而洗涤仍利用自然的溪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也缺少统一而有组织的排放管网, 家庭也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 生活燃料部分家庭使用罐装液化气, 大多数家庭依然使用煤灶。
2.6.2 卫生环境
丽水街的卫生条件较差, 居民生活垃圾任意投放, 尤其是靠近老人亭附近, 造成了丽水湖水体污染, 河道淤塞, 蚊蝇飞舞。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同时, 对丽水街道原有的秀美景观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 规划对策
3.1 规划原则
规划原则是以保护为主, 充分发掘丽水街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 保护丽水街原有的历史特征, 保护地形、水体、景观、建筑、环境以及布局格局风貌的完整性, 并将其与楠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以保证丽水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延续性。
3.2 总体布局规划
3.2.1 丽水街的性质
自然景观与传统历史风貌景观相结合, 居住与特色商业相结合,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与适度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具有楠溪江特色的重要历史街区。
3.2.2 保护规划范围
以丽水街两岸为中心, 北起老人亭, 南至汤山, 东起第一条新街, 西至花前街。规划范围面积为8.25公顷。
3.2.3 规划结构
丽水街的结构形式为“一轴两带六区”。“一轴”, 以丽水河作为整个保护区的一条主轴线, 既是整个街区布局的空间轴线, 又是风貌景观的控轴线。“两带”, 分东带与西带, 是以丽水河东岸丽水街和西岸中央街与浚水街分布的传统民居的两个风貌带。“六区”, 按功能分成“南入口区”、“北入口区”、“核心商业区”、“双池区”、“后入口区”、“塔湖区” (见图7) 。
3.2.4 功能分区
(1) 南入口区:以旅游接待管理为主, 并设可供几十辆停泊的停车场。此外, 还有旅游商业店面、丽水湖风景区管理会等。
(2) 北入口区:由献仪门、老人亭、寨门、康乐亭、路亭等景观建筑组成。
(3) 核心商业区:以公共性建筑、戏台、金化亭辅为主, 还有特色旅游包含的芙蓉楼。
(4) 双池区:以丽水客栈和倒影楼为主的建筑及与鹅池、文峰祠公共设施条件 (水、电、煤、卫、生活垃圾处理) 、室外公共活动空间、配套服务设施 (中小学、幼托、医疗、邮电、零售服务等) 。
4 建筑整治规划
为了有效、经济地保护丽水街, 规划根据现状将丽水街历史街区地段中的各类建筑分为保护、改善、保留、整饬、拆除、重建六大类的整治模式, 实施街区的保护与改造 (见图8) 。
4.1 保护
主要对丽水街重点保护区内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根据具体建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接官亭、塔湖庙、嘉靖石桥、丽水长廊、古寨墙等文物景点以及沿湖或沿寨墙的质量和风貌都较好的建筑, 采取整体保存的方式, 不断加强维护维修, 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整理修旧如旧。
4.2 改善
对丽水街内的非文物历史建筑, 尤其是古民居等,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 如原有建筑结构保留不动, 局部修缮改造。保护建筑的格局和风貌, 治理外部环境, 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厨卫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4.3 保留
丽水街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间修建了一批建筑, 多为砖混结构, 质量较好, 但对整体历史风貌没有影响、或与周围环境冲突不大, 由于近期无经济能力搬迁, 采取暂时保留的处理方式。但对其中与街区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或有碍观瞻的部分进行立面装饰和适当改造。
4.4 整饬
在丽水街范围内, 尚有一些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现代建筑, 对整体历史传统风貌具有极大视觉破坏的建筑设施或广告招贴等, 对这部分建筑必须对其在建筑高度、材料、色彩、风格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治, 恢复历史传统景观特色。具体处理可分为外观保留、立面改造、屋顶改造、降低层高、调整局部装饰。
4.5 拆除
对丽水湖北岸以及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对整体传统风貌影响较大、有碍观瞻的建筑, 采取拆除的措施。其用地或根据历史进行复原, 或作为庭院绿化种植。
4.6 重建
对修建于解放前后的一些建筑风貌或建筑质量欠佳, 外部空地杂乱, 使用频率不高, 或使用功能不再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地段和建筑, 可根据各用户的能力, 按照岩头当地乡土建筑形式进行改造, 并采用乡土建筑材料加以重建。
5 保护利用规划
通过对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 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历史与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城镇布局与街市空间形态、居住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自然山水林木风景等各方面的研究发掘, 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具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 来规划设计“丽水街”的合理利用方法。另外, 在楠溪江风景区大背景环境下, 把“丽水街”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传统的旅游名胜地来对待, 恢复和增设有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适度增加相应的观光游览接待服务设施 (见图9、图10) 。
5.1 景点开发
丽水街旅游观光景点的开发, 有依据地恢复丽水街历史名景, 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历史文化, 结合具体街巷、建筑, 形成可观可游的景点;此外, 根据具体服务设施的内容, 结合历史环境的修复营造与丽水街风貌协调的过渡性景观。
5.2 旅游项目构想
充分利用当地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 将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内容, 发掘整理, 形成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旅游项目。对丽水街来说, 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用地限制, 旅游项目以“居游”为主, 适当开发一些具有展示性和小规模参与性的项目, 如唱大戏、闹水上灯会、搞庙会等等。
5.3 旅游服务设施设置
5.3.1 设施内容
丽水街的旅游设施, 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 具体的设施内容有:芙蓉楼、丽水戏院、家庭客栈、书院、金记店铺等等。
5.3.2 设施设置
丽水街主要小型个体以家庭式商业服务为主, 内容有旅游食品、饮品、小型餐饮、小型家庭旅馆等。丽水湖的两岸, 以具有较大公共活动的接待内容为主, 如戏院、客栈、书院等。
6 结语
丽水街区北端在今年通过立面整饬及道路景观整治将打造成旅游文化商业街, 它将连接南端丽水街形成一个新旧街区整体互动式开发, 与“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四宝”苍坡村串成一线形成三个经典历史文化村落, 实行了联体开发建设, 形成一个较大的古村落精品景区。丽水街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合理, 将为楠溪江流域其他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起到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 (见图11、图12) 。
摘要: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丽水街由于受自然地理形胜、历史文化厚积、传统生活民俗独特等因素的影响, 街区平面布置、空间处理、道路网络等形成其独具一格的特点, 是楠溪江中游古老的乡土文化特色风貌典型代表。丽水街区规划原则是以保护为主, 充分发掘丽水街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 保护丽水街原有的历史特征, 保护地形、水体、景观、建筑、环境以及布局格局风貌的完整性, 并将其与楠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以保证丽水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延续性。其保护与利用规划包括对丽水街的性质定位、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建筑整治保护利用等内容。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
参考文献
[1]胡友斌, 李皓晟.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对策[J].规划师.2004 (12) .
[2]赵勇, 骆中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 浦江历史街区的概况及其人文价值
浦江县城现存的传统建筑多集中于解放东路、解放西路、民主路两侧及其周边区域,大部分是明、清时保留下来的,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空间格局,也是目前周边县市中唯一幸存的古街区。这一片街区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景象繁华,是浦江县城主要的休闲、购物的商业老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后街”。街道蜿蜒曲折,民居尺度宜人,生活风味浓郁,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部分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巧,木雕、石雕工艺生动优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街区留存着许多城市的记忆,是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鲜活地展现了浦江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保护和利用好历史街区,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对浦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资源挖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浦江历史街区存在问题
通过现状调查及分析,历史街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差。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一些古建筑随着岁月的侵蚀正在快速老化、朽烂、破损和塌毁,部分极具价值的古建筑亟待修缮。街区历史元素不断流失,历史构筑物散落无人管理,大片散落的传统民居破旧不堪。
(2)街区居住条件差。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大量搭建破坏了原有建筑格局,通风采光差;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居民生活不便;环境脏乱,街道地势低,遇大雨严重积涝;居住密度高带来生活私密性差、休闲空间等十分缺乏,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街区风貌的呼声十分强烈。
(3)安全隐患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街道狭窄,平均只有4.2米左右,且障碍较多;建筑沿街巷紧密排列,都不符合现在的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要求。但作为商业区,平时人流拥挤,广告牌林立;很多建筑为木结构,年久失修,且电力线路陈旧老化,人居房屋安全系数低,居民的用电安全,甚至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具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3 对策与建议
3.1 历史街区古建筑的保护
3.1.1 古建筑保护的思路及原则
总体思路是“保留建筑风格,重现历史魅力;完善内部功能,融合现代需求;优化社区结构,展现时代风采”。通过保护、整治和改造,挖掘优秀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的特色亮点和市场卖点,提升城市品味,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浦江經济。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应遵循“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的保护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现状、历史信息与街区保护的实际需要,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要求,尊重历史、保存原貌、修旧如旧,保持整体的完整连贯。切忌重新包装改建,使古建筑、古街区“旧貌换新颜”,导致历史信息荡然无存。
3.1.2 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及措施
(1)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对建筑、设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建筑的历史沿革,残损现状和建筑测绘。在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原住民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保护重点,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在外观上修旧如旧,有效保留和保护建筑物所蕴涵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甚至可以考虑将某些单体老建筑迁移至历史街区,以提高历史街区老建筑的数量。街区内新建筑遵照原有建筑基本轮廓,在尺度及屋顶形式上与原有建筑取得协调,从而达到地块形态肌理上的连续。这样不仅保护了城市建筑肌理,而且保留了原有的城市生活肌理,让老民居保留原有生活气息。保留了人气,保留了原生态,从而保留了老居民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反映浦江历史风貌的重要历史街区。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保留原有风貌,继承文化的同时,结合浦江地域特点,修复部分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梳理原有的街巷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拆除违章和插建建筑,降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根据房屋不同类型和保护整治要求,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对建筑物内部彻底改造,改造和完善自来水、通信、雨污水等工程管网及相关路网,提高建筑物的综合品质和使用功能。以满足当代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3)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优秀历史建筑的地域特点、周边环境、功能配置,制定高品位的规划方案;在保护建筑物外部历史风貌的同时,提供现代的设施和功能。拆除周边一般建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增设休闲文化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优雅的周边环境。结合规划,增设休憩庭院、停车场等城市设施,着力解决交通问题,为街区高品质改造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2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设想
(1)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该区域实施整体保护,制定详细、实际且有创意的规划和方案设计,能从整体上提升街区品质。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设定近、中和远期的改造目标,方案应严格反应现状,明确拆建、新建和保留的建筑并在该区域内的地块、街道的风貌保存、天际线和空间尺度等问题上有真实、客观的见解。同时设定区域规划的人口数量、日均人流量等问题。
(2)改变现有的传统街区改造模式。充分尊重住户的故土情节和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保护原则,推出原地段安置、外迁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在此基础上,政府对产业形态、组织结构、人员、管理、文化等进行调整,古建筑的形态、产权关系、土地性质保持不变。政府投入资金对道路、绿化、市政设施进行改造,实现百姓满意、政府满意的双赢格局。
(3)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旧街改造通常借助于开发商的力量,其利益在开发商、政府和被改造街区居民之间实行按资分配,结果往往是开发商得大头,政府的非税收入是中头,居民丧失了一次“资产性收入”的机遇,社会更流失一份“沉淀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此,如果抛开开发商,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只局限在政府与居民之间进行分配,就能使利益的获取走向稳定性和长期化。
(4)整合地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逐步调整街区商业结构,恢复传统特色商业经营,鼓励开展特色餐饮、特色产品等经营活动。挖掘具有浦江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融合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历史街区成为展示浦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窗口,形成一个集商贸、旅游、饮食娱乐休闲的老城区中心商务区。
(5)转变传统的改造模式。以政府规划为基础,在建设、文物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允许居民自己改造。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政府投入,加快街区改造;二是消除因规划控制,禁止居民翻建,但又迟迟不开发而引发的不满;三是促进少数拆迁户不合理要价,而导致街区改造迟缓的进程。
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我国在这一时期限虽然还没有形成历史街区的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建筑以外地区的保护问题。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旧城改建新的高潮,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主要原因有:首先,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保护内容不清晰。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个标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个体传统遗产保护而轻城市整体文化环境保护。第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界定,造成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诸多不便。第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冲击,名城保护工作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表面上是整个名城保护,其结果往往是名城整体保不住,常常只成为一“名城”招牌,许多历史街区受到“建设性破坏”,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1985年5月,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该文件明确地将“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作为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之一,这标志着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府的确认。
1996年“黄山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也为名地制定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提供了范例。
1996年,在着名科学家钱伟长等专家的建议下,国家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维修、整治。1997年丽江、平遥等16个历史街区共得到3000万元的资助,此后每年有10个左右的历史街区得到了这项资助。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的确定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向着逐步完善与成熟阶段迈进。
2.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况
2.1我国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的成功实例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比较成功的部分实例有:
(1)平遥南大街。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区,1997年的整治,将架空电缆和电讯线埋入地下,并把沥青路面恢复为条石铺砌,鼓励沿街居民开店铺和办民俗展览。经过修整,该街区很好保存了历史风貌,同时又繁荣了经济、发展了旅游。
(2)丽江。第一批接受国家资助的历史街区,利用这笔资助,丽江对古城街区的排水工程和照明工程进行改造,促进了古城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3)黄山市屯溪老街。在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划和整治,1995年被定为建设部试点保护的历史街区。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居民自已出资整饰店面。
现在屯溪老街的旅游业发展良好,成为黄山旅游者的必游之处。
(4)临海紫阳街。国家第一批资助保护的历史街区,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制订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使紫阳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重要窗口。
(5)桐乡市乌镇古街。乌镇是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江南古镇。1999年起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桐乡市组织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步骤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了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业的历史风貌和景观。乌镇用旧料来更换修补老屋、老街、老桥的办法,重现古镇原貌,“三线入地”,沿街每户设抽水马桶,旅游事业得到很快发展。
(6)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东关历史街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程的实施、资金落实和使用、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等做出规定,保证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泉州中山路。近代形成的骑楼街,长约2.5km,宽12m,在泉州市统一规划领导下,采取政府补助、业主和居民部分出资的方式进行全面整治。根据不同情况用“洗脸”、“镶牙”等貌,同时也振兴了街市商业,改善了环境。
2.21990年代以后对历史街区的破坏及原因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旧城地段的建设开发的高潮。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区的拆建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以福州市为例,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两个历史街区: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1994年福州市请人做了三坊七巷地区的改建规划,使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朱紫坊最近也做了完全拆迁居民、拆除旧街巷的规划,这两个历史街区面临被破坏的厄运。又如沈阳市,几年内就将保留着城市原来的历史风貌、文化遗存和地方风情的旧城区基本拆迁改建完毕,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再如徐州的户部山仅留存了几幢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其它房屋全部拆光,却申报为历史街区。还有昆明,拆除了历史风貌完整的青云街,仅存的历史街区胜利堂文明街也成为房地产商开发争夺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破坏目前仍在继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城市,至今已难以找到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
这些情况在1990年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1980年代的城市建设热潮,主要是以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新的开发区为主,旧区还不是开发的热点。
1990年代以后,国家针对1980年代的开发带来的城市规模过大、开发区过多过滥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开发区的审批。以后城市新区开发的步伐明显放慢,城市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商就把旧区作为一轮的开发热点。
我国历史城市是以旧城为中心慢慢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旧城区就是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投资者在这时期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同时,旧区又是居住条件较差的地段,居民有着改建的迫切要求。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3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几个误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非常熟悉,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现在流行一个不恰当的说法是“要提倡积极保护,反对消极保护”。保护就是维护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不受损害,无论对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地段,都应该有明确的保护要求。如要利用,一定要符合保护的前提。提出“积极、消极”说的实质是要降低保护的要求,以满足一些眼前利益的要求。
(2)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历史街区可以带来旅游收益,将历史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而将保护看作为开发旅游的手段。这从理论上说是本末倒置,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许多错误的做法。
一种情况是以保护和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建新的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其中有些“假古董”在短其内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至出现竞相仿效的情况。但后来它们不再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旅游收益迅速减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误码率入歧途。
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大拆大建,但是提出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和文娱等设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失去了“生活真实性”。这种以表演性仿古活动来代替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真实的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会因此失
去原有的历史韵味。
(3)还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把历史街区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用招投标方式的商业运作,以取得效益和利润。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目的就是以利润为前提,而不是以保护为目的,因此依靠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保护历史遗产是难以奏效的,这也是许多历史街区受到破坏的症结所在。
(4)有一些规划设计单位往往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城市旧区改建或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导致了一些规划的欠科学合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
明确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特点和编制方法对认真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要。
3.1保护整治规划在编制阶段上的特点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各阶段的编制要求在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它自成一套体系。一般有两个层面,即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两个层面的规划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当于总规与详规但又与这两者有差异。
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规划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与方针,包括保护框架、保护区的划定、城市保护功能与结构布局等;第二部分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限、高度与视线控制,这部分内容以控制性要求为主;第三部分内容是重点保护地区的保护措施与整治对策,包括许多修建性的内容。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总体规划阶段的要求为主,涵盖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宏观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界线的划定、历史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规划、社会生活规划等,这部分内容以提出控制性的要求为主。第二层次是中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小品设施的布置以及各项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等,这部分内容深要根据实际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
第三层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针对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治规划,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空间整治和环境整治,即对规划范围内的具体空间环境布局提出整治方案,确定每个建筑平面的定形、定位和理要节点的设计以及环境小品的设计和布置等;第二部分是建筑整治,即针对每一幢建筑的立面和门、窗、屋顶、墙体等建筑度构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整治的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在规划层次上有类似之处,都有宏观、中观和微?
3.2保护规划在编制步骤和方法上不同
于一般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在规划编制的具体办法和过程上和一般规划也是显着的差别,主要一点是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即现状调查阶段的要求大大要高于一般规划。一般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布置新的建设项目,在现状调查上只需对规划地块做全面的了解,搞清用地情况、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等。而对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情况就不同了,必须要充分掌握这个街区的历史遗存情况,要对每条街巷、每一幢房屋进行细致的调查,做出分析,而调查分析的同时也就提出了保护和整治措施。需要说明的是,调查要依据于规划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与鉴别,这也是不同于一般规划的。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规划的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历史街区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历史街区的分布和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时还要调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该街区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的建设和规划情况。
第二是历史街区的物质方面情况调查,主要包括:(1)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不仅要调查用地性质,而且要深入到每个地块的具体内容。(2)社会生活现状分析,包括人口、户数、公共设施分布情况及规模,以及居民居住质量与居住环境、市政设施分布等。(3)建构筑物现状,不仅包括房屋用途、产权以及建筑的面积和用地面积、高度、质量、风貌、年代、特征等状况,而且包括对建筑的墙面、屋顶、门、窗、等构件的调查和分析,深度要求能够绘出现状建筑测绘图。(4)对街区环境的调查,包括铺地、水体、泊岸、树木、小品等。(5)文物古迹现状分析。调查中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还要发掘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彩独特的空间景观;另外还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在历史街区中一般含有文物保护单位或需要特别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对于这些各级文保单位就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范围,并制定有关的保护措施。
(6)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包括机动车道和步行街巷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估测。(7)各项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的内容。第三是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方面情况调查,主要包括:
(1)街区的历史情况,包括历史街区形成的时期,发展和兴衰的过程及原因等。(2)名人轶事,指历史上与该历史街区有关的名人以及他们在街区内的活动情况等。(3)民俗文化,包括地方文艺、民间风俗、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总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调查的深度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对历史街区的调查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很多的人员和时间投入,不可操之过急。
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的编制方法也不同于一般规划。
一般规划的编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别是详细规划成果的编制是一个规划人员创作立意的表现,对于同一块基地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多种合理方案。对于保护规划情况就不同了,保护规划可以说是在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判别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规划是在对街区和建筑的价值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出保护和改进措施。因此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立足于客观存在的现状情况的,正是由于现状情况的客观性,决定了保护和整治方式有着较为固定的、客观的、科学的标准。
对于同一个历史街区合理的保护规划,不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多种方案,只可能在局部地段或细部上有所区别。4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和更新措施确定保护和更新模式是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在充分现状调查和对建筑年代、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等因素的综合判定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每一幢建筑进行定性和定位,提出保护与更新措施。确定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措施要依据文物法的要求,考虑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完整性、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整个历史街区保护的长期要求来综合考虑,这是保证保护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大量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对于历史街区内的建筑一般有以下几种保护和更新模式:
保存,既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保存”是针对各级文物保护建筑(文保单位)以及详细研究后确定的优秀传统建筑属“准文物”的建筑的保护措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以及“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纪念建筑物和古建筑物,……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和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这里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故”,就是“保存”的原则。
保护,就是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并在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条件。“保护”是针对现状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对构成历史街区的风貌和主要空间界面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城市地域特色的或代表某种特定建筑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即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都比较好的建筑。“保”的具体做法对于建筑的外立面要求是不可改变原来的特征与基本材料,必须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对于建筑的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必要的变动,如增加卫生设备、灵活划分室内空间等,以改善生活条件。在有的保护整治规划中有“改善”这一措施,应包含在这一项内。
整饬,“饬”带有强制性改正的含义,即根据历史街区的风貌特征和要求,对建筑的立面和形体上不符合历史风貌的部分进行强制性的整饬,通过整饬恢复建筑的原有风貌或者减小它们与历史街区环境的冲突。整饬主要针对两类建筑,一类是局部改变但仍然保留部分原有风貌的传统建筑,对于这类建筑严格保护、修缮其特征部分,并以其原有特征类型特征对其它改变了的部分进行整修、更新、更换和改造,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卫生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另一类是对于可以通过整饬使建筑风貌与历史街区整体建筑风貌协调的新建筑,这类建筑一般在体量上与传统建筑区别不大,但是由于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等原因与街区的风貌不协调,如建筑立面贴瓷砖、色彩过于纯艳、平屋顶、铝合金门窗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更换建筑构件、加坡屋顶、降低层数等手段,使这些建筑符合整个历史街区的风貌要求。
——以苏州历史街区为例
08旅游管理0803403027高华龙 摘要:历史街区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对它的保护是保护单体文物、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开展,以其普遍性和可行性正日益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和症结所在,并且在保护利用的大前提下提出可行的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议。关键词:苏州历史街区;保护;旅游开发
一、我国对历史街区的界定
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1]。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的文物古迹,还要有历史街区。因为历史街区是这个名城发展中留存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它保存有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它是成片的而不是单幢的房屋,因而就能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有因为街区聚集一批生活的居民,从而赋予城市生活的气息,反映出来完整的生命力。所以对于一座文化名城来说,历史街区是尤为重要的。
二、苏州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一)苏州历史街区的由来
苏州作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各种园林、名人故居等文物古迹遍布古城,但在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建设浪潮中遭到严重破坏,许多街巷随着城市建设消逝,古城风貌被牺牲以换取经济利益。好在不少有识之士奋起呼吁,终能使得部分历史街区得以保存,包括拙政园街区、平江路街区、山塘街区、阊门街区等。因此,苏州从开展保护整个古城的方向转为大力保护历史街区。
(二)苏州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
1.苏州历史街区构成历史街区采用属地管理的政策,苏州市各部门给予积极配合。拙政园、平江 1
路属平江区,山塘、阊门属金阊区。各街区先后进行了保护与开发工作。
2.平江历史街区。
200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作为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样板工程,由苏州市城投公司和平江区国资公司共同组建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有限责任公司是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实施主体,著名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主持平江历史街区的规划。
在阮仪三教授的规划下,平江路恢复保持了水陆并行、街河相间、小桥流水、两岸人家尽枕河的独特风貌。对于多出类似周庄双桥的地方,专门该平坡加彻台阶,有效的阻挡车辆通行。在平江路沿线整治了桥梁码头、截流污水、小品建设等工程,启动了部分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的抢救性修复。并且区域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在进行中,还有计划恢复部分古河道,改造一些旧桥梁,来保持区域内传统风貌。
3.山塘历史街区
2002年6月,苏州启动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工程”,苏州市金阊区政府成立了山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将山塘历史街区整体交托旅游公司操办。然后筹措资金8000余万元,请杭州商学院进行规划设计,邀请苏州多位专家多次论证可行性。从理论到实践,确立了山塘街区特色。修复工程从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发,恢复旧街石板路面,抢救会费名人故居,管线入地,原样移建古戏台,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沿街引进了诸多苏州百年老店,并且对于新开店面做了详细要求,“老苏州缩影,吴文化窗口”的特色。还独创性地开办了介于博物馆与商铺间的会展室。另外山塘历史街区更是因地制宜,利用沿塘河流,开展水上游。种种努力使山塘街古韵金风,成功地开拓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新路子。
三、苏州市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
(一)数量急剧减少,风貌格局消失
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但是作为历史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的历史街区和老街,现今留存下来的极少。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现有历史街区10多处,具有一定规模的老街才四五处。历史街区和老街的日益减少,直接导致了名城特色风貌的消失[2]。
(二)生存环境保存困难
由于缺乏对历史街区的后续修缮维护成本投入,许多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维修,房屋破旧,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古民居故去大都是富裕人家所建,环境优雅,适合人居。不过如今住户偏多,居民成分老年人口为重,多数人经济拮据,无力购置新房甚至修缮老房,局部乱搭乱建违章现象比较突出,整体环境脏、乱、差。
(三)商业地产开发和风貌保护矛盾明显
这里的商业地产开发和旅游开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旅游开发是通过还原和完善历史街区来吸引广大游客,而商业地产开发则是破坏历史街区的原始风貌迎合一小撮人的需求获取经济利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矛盾。因为历史街区往往地处繁华闹市,由此吸引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的眼球。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历史街区原始风貌格局的破坏,原住民生态环境的恶化[3]。
四、苏州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一).苏州历史街区的保护
1.历史街区内应有一定规模的人口。
当前的历史街区往往采取的是动迁办法,将部分居民迁出去,这个做法是不可取的。保留有传统的地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并且是名城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街区应达到一定的建筑和用地规模。并且在一定的视觉领域内形成比较完备的视觉效果,因此历史街区的原始构成是尽量不要动的[4]。
2.保护历史建筑物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保护历史街区,必须保护历史建筑和构筑物及其风貌环境,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保护街区的历史建筑物主要是指建筑物类的观赏界面,包括它的外观、材料、色彩等。但是,历史街区的建筑除了那些已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以外,大部分不是文物建筑,要保护的是整个街区的历史传统风貌[5]。因此,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房房屋内部的结构在必要是,在不改变外观形象前提下可以稍作改动。
3.保护周边大环境的统一
保护历史街区,还必须保护其整个的风貌环境,包括空间格局及其周边的环境与民居、水体和绿化的文化内涵,如传统生活习俗,现有的社会生活结构等。而不是鹤立鸡群的保护,历史街区与周边的大环境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二)苏州历史街区的开发
1.完善基础设施,保持原汁原味
我们应该从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改进内部的人居功能。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营的目的是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处理好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关系,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6]。但是老房只能修缮不能改建,做到原来的建筑、明清的风格、内部现代化的装修,保持市井生活的原生态,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街区。
2.加大对历史街区的宣传力度
历史街区要竖碑刻记,简介历史街区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同时对于历史街区中的重要景点,如名巷、名桥、名人故居、历史事件等,都应该树碑介绍,丰富内涵,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内涵了来教育人们,使游客能够加深印象,身心都获得娱乐,为整个旅游行程增光增色。长此以往,便可以坐收旅游业带来的长久利益。
3.构建核心竞争力
各个历史街区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千篇一律。这一点可以学学山塘街的开发利用,如请进百年老店,规定新开店面要有“老苏州缩影,吴文化窗口”的特色,内容雷同,不予审批;特色小吃可沿街设摊;后续工程不再动迁居民,尽量保持传统的原生态;整个街区不收门票,保持旺盛的人气;同时开展水上游、夜游山塘。这就是历史上七里山塘到虎丘的盛况。各个街区可以借鉴其长处,结合自己街区的传统特色进行开发和利用。参考文献:
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4]8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第三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建制镇和集镇。
第四条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村落和水系等。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在近代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对我省少数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且仍保存民族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对城市(镇)发展产生过关键性影响,并曾占有重要地位。
(二)城市(镇)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
(三)城市(镇)区范围内拥有一处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六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须具备以下条件:
保留历史信息真实,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七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由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申报程序如下:
在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审核后,由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向省人民政府申报。
申报材料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 对符合申报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督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申报。
第四章 申报材料
第九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申报表。
(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资源评价报告。包括:〈1〉申报城市(镇)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规模、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历史沿革、地方与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情况。〈3〉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群及其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现状规模、空间分布、历史价值以及地方特色等情况。〈4〉城市(镇)现状格局和风貌保护特色的情况。〈5〉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6〉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重点保护的具体地域范围和现状描述等。〈7〉附图。主要包括位置图(比例尺1/5000—1/20000)、现状图(比例尺1/2000—1/10000)、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2000—1/10000)。〈8〉能反映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的声像资料。〈9〉专家评审意见。
第十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评价报告。包括:〈1〉所在城市(镇)地理位置、环
境条件、规模、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镇)中的位置、规模、范围,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及其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等状况。〈3〉城市(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状况。〈4〉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等。〈5〉附图。主要包括位置图(比例尺1/5000—1/10000)、现状图(比例尺1/1000—1/2000)、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1000—1/2000)、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图(比例尺1/2000—1/10000)。〈6〉能反映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声像资料。〈7〉专家评审意见。
第五章 评价标准
第十一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标准由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等指标组成。
第十二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原貌保存度。〈1〉城市(镇)现状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2〉具有一个以上较大规模历史文化街区,且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历史信息真实,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地方民族特色。〈3〉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
(二)现状规模。城市(镇)中现存文物古迹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总和达到1平方公里以上。
(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认证。主要从历史文化名城(镇)形成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以及城市(镇)物质要素和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认证。具体可分以下几类:
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和古都风貌为特点的城市(镇)。
2.传统风貌型。保留了某一时期及几个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完整的建筑群体的城市(镇)。
3.风景名胜型。由传统民族建筑与山水环境叠加而呈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镇)。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受地域差异、文化环境、历史变迁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民族特色或以独特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地域特色为城市(镇)主体风貌的城市(镇)。
5.近现代史迹型。以反映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为显著特色的城市(镇)。
6.特殊职能型。某种职能在历史上有极其突出的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镇)
鲜明特征的城市(镇)。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化古迹作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镇)。
第十三条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原貌保存度。〈1〉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不仅包括建筑群及构筑物,还包括蕴藏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世代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2〉生活延续性。这一地区在城镇生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记载了过去城市(镇)的大量文化信息,而且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镇)发展的大量信息。〈3〉风貌完整性。地区范围内建筑风貌基本一致,在核心区域内没有严重破坏视觉环境和影响历史风貌、割断历史文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现状规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应达到10公顷以上。历史文化街区规模范围划分应符合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及风貌完整性的原则,有真实的历史遗存。街区内的建筑、街巷及院墙等反映历史面貌的物质实体应是历史遗存原物。
第六章 监管措施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必须在两年内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并按程序报批。
第十五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安排专项保护资金,制定管理办法,严格按规划开展保护工作,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第十六条 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及历史文化街区实行动态管理。省人民政府责成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因保护不力而已不具备条件的,撤消其相应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负责解释。
随着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的先进经验,使得许多代表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和文化消失殆尽,形成现在钢筋混凝土高楼鳞次栉比、毫无地域特色、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象,人类千百年来积攒的文化底蕴正在受到破坏,城市灵魂正在受到威胁,人们记忆中多彩的城市特色在逐渐消散。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很多名城之所以具有极大的魅力,无不是历史演进、文化积淀的结果。
一、武汉鄱阳街江汉村历史保护建筑现状分析
(一)文化背景
江汉村地处汉口租界区内,属高等里分式住宅建筑群。1936年由王双毕、郑硕夫等9业主投资兴建,由卢镛标建筑事务所设计,是当时武汉最新型的里弄住宅。9栋房屋按主巷直通城市道路,街道式布局,弄门采用牌坊式,1993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评为武汉优秀历史建筑。此外,江汉村一带有诸多承载历史记忆、时代背景、文化交融的历史街区及建筑,这些街区与建筑具有强烈的欧式古典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独特的城市文化风情。
(二)建筑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建筑均遭到了不同程度地破坏,由于缺乏政策性引导,现任建筑的主人对房屋进行随意拆改和搭建,在破损的建筑外墙刷红漆,或者填补一些与原建筑风格相去甚远的现代材料,使得历史街区内统一的建筑风格被破坏。
还有些开发商为了一己私利在欧式古典风格的街区兴建了若干栋现代化高层建筑,如江汉村和上海天主教堂之间建起的声直大厦,和周边建筑风格极不协调,天际线的统一轮廓被高楼大厦打破,历史文脉被切断。还有的破坏就是来自于五花八门的招牌、广告等商业因素。房主或承租者,在属于自己的建筑外安招牌、做广告、贴装饰,但是没有相应的法规来限制,于是乎大量尺寸夸张、色彩花哨、造型怪异的广告、门头招牌泛滥成灾。
二、历史保护建筑遭破坏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
城市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解决,如何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城市历史建筑,使其不受侵蚀和破坏,武汉市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还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的地方性法律来进行指导和约束。
(二)公众意识转变难度大
目前,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已经很普及了,大众都知道文物的价值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还是空白。历史街区与文物保护不同,它是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活动空间,见证了人类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我们要从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角度来保护、合理地利用它,让这些历史建筑以新的面貌融入到现今人们的生活中,还要“以人为本”,从重视市民生活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因此保护工作相对于推倒重建来说,难度更大,费钱费力。
(三)开发建设的经济利益诱惑
由于江汉村处于汉口江汉路步行街一带较为繁华的商业区,此区域内人流量大,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相对集中,因此,历史街区的开发经营具有较高的回报率。另外,这些历史建筑往往破败不堪,基础设置差,整修起来难度较大,再加上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于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地方领导和主管部门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些保护建筑不闻不问,没有尽到保护的职责。
三、江汉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
历史街区的建筑保护要从全局出发,根据武汉历史街区建筑的文化资源及特点,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笔者对江汉村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历史建筑的整体保存或局部保存
历史街区设计的目的并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尽量做到保持历史原状,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使重要的历史建筑在现代生活中能够继续发挥效用。对传统风貌保存较好的建筑群,采取整体保存的方式,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保证其内部与外部风貌都具有原真性的特点。
江汉村属于里弄式建筑,此次改造设计中,主要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格局,严格把握街巷的空间尺度,只是在建筑外立面上做文章,使旧建筑有新感觉。例如,拆除一些乱搭乱建的棚子和招牌,使江汉村的建筑轮廓更加清晰,建筑整体得到保护,使该建筑具有整体性和原真性。
局部保存主要是针对一些已经被毁坏的历史建筑,我们已经无法将其复原,只能将其局部保存并加以修整,例如在江汉村改造设计中,故意保存了一些破旧的墙壁,使建筑看起来更有历史的沧桑感,仿佛时刻提醒市民不忘那段历史。
(二)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与艺术化处理
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基础设施落后,江汉村的许多房屋已经搁置许久无人居住,在此次改造中,对建筑物内部的部分格局和配套设施做较大的改动。例如,将搁置已久的房屋中的隔断墙打通,设计成咖啡厅和陶艺馆,同周边的江汉路呼应,带动消费,有了其商业价值。
在建筑外观设计上,整体设计为灰色砖墙,与周边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局部配以红砖点缀,稳重中又不失现代感。另外,在建筑外墙的阳角部分均用齿状的边线装饰,这个设计的构思来源于江汉村原有的建筑风格,在改造设计中提取这个设计元素并将它重新组合设计,使旧的元素有了新感觉,成为本次设计的一个亮点,该设计传承了江汉村原有的文化特色,是在恢复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的更新再利用。
(三)以设计提高历史建筑的环境品质
设计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美为最终目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具体的、日常的城市生活,促进公共活动的开展,同时还要着力改善建筑及周边的环境条件,积极在新与旧之间创造新的关联性。江汉村的主巷尺度较窄,只容许两三人并肩穿过,私密性很好,但它又可以直通城市道路,与周边道路的联动性也很好。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在巷子中设计了咖啡厅以及公共的休闲区,周围开敞空间与此处的私密空间相对比,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另外,改造中还规划了陶艺吧、展览馆、小酒吧、咖啡厅等一系列商业空间和小景观区,这些都带给江汉村这个历史建筑新时代的时尚气息,通过设计使建筑本身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符合现代都市人对环境品质的要求。
(四)加强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
历史街区的建筑再利用一定要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它不应该是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而是应该吸引公众的参与,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地标。
城市历史街区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虽然新兴商业服务设施在不断发展,但这些历史建筑则永远是文化之根源所在,因此,江汉村的改造设计整合了一系列的文化资源,形成与江汉路步行街有机接轨的文化轴线。江汉村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具体体现为文化产业的商业化,例如,本此改造中规划了陶艺馆、展览馆、特产及艺术品商店,游客在感受其独特建筑风格的同时,能够体验或购买文化产品,这样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充分体现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价值。
(五)激活历史建筑的自身价值
历史街区的建筑现状除了环境差,设施落后外,还有商业服务功能弱化,自身缺乏造血功能,价值已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并不是为了旅游开发而做的景点建设,而是要通过历史建筑这一载体,促进老城区的和谐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使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当今所用。
江汉村的功能定位为旅游、商贸、展示三者结合,在服务市民,聚集人气的同时,还能为老城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强老城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民生需求,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历史街区建筑再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民成为保护的主体,逐步形成全民参与保护历史建筑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通过这些改造的手法和措施,将江汉村这个快要被人们遗忘的历史建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透过建筑所看到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的旧城改造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历史建筑,选择符合这些建筑自身特点的方式来进行改造,为我们的后人留下更多丰富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宇.建筑归来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精品案例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1.
[2]李植斌.城市形象理论与设计[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6.
[3]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4]吴良镛.北京旧城和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5.
[5]朱铁臻.城市发展战略[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6.
关键词:农村;历史遗存;保护;利用
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全面结束。这次全国文物普查与以往不同的是“地毯式”的开展,足迹已遍及到每个角落。范围已扩大到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民间文化遗产”,时间已扩展到近现代文物。这说明国家对文化安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历史遗产存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不仅长期得不到保护,还遭受多次劫难,使得农村历史遗产不断减少,甚至逐渐消失。笔者认为,农村历史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一、农村历史遗存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里所说的农村历史遗存,主要是指农村的古民居。
这次从塔石乡的文物普查情况来看,清代及民国初期徽派古民居保较多。这些古民居,虽历经百年沧桑,风风雨雨,显得老态。但它的古朴,马头高耸,雕梁画栋,仍显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这些古民居是世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首先,同一建筑体,所有权复杂。解放初期土改时,一幢大屋,分给多户农家,形成了四分五裂的格局,你砌墙,我拆壁,他开窗,使整幢房屋的结构遭到破坏。因所有权问题的复杂性,带来修缮意见的分歧。于是造成屋漏,木结构遇水发霉,马头崩裂,墙面倒塌等人为损坏和自然侵蚀比较严重,如婺城区塔石乡的东岭、吴庄、井上等村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其次,拆建、改建古民局的情况较多。有的把古民居拆一部分,改造成洋房,破坏了古民居的完整性。这种情况如下塔石、上阳、吴庄等村都有。甚至全部拆除古民居,腾出地基,新建洋房,廉价变卖古民居里的牛腿、雕梁、花窗等体现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部分。
第三,缺乏保护农村遗存意识。当前,许多地方都在搞村庄整治,给当地带来诸多好处。但对农村历史遗存保护没有提出过具体要求,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在操作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以为是废除旧的、“土”的,追求“洋”的才是好的,结果弄得不土不洋,面目全非。如塔石乡有一个自然村,该村的石阶、土楼、古树、名木,构成了一幅非常优美的图画。墙上的红军标语,毛泽东时代的语录、最高指示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已形成了一个地道的历史村落,但一搞村庄整治,就把一些遗迹给粉刷掉了,把石阶等一些有山村特色的东西给水泥覆盖掉了。这样搞村庄整治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二、加强农村历史遗存的保护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针对目前农村的历史遗产越来越少的严峻形势.村民保护意识淡薄的事实,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墙报等媒体,结合一些典型例子进行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使广大村民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观念。
通过这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一些符合保护条件的历史遗存,相关部门应尽快整理,申报公布,努力通过法律程序来进行保护。
对于农村文化偷盗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有人买必有人偷,有关部门应进行文物市场规范。古民居构件等文物的交易,应出具相关的证明。对于不能说明其文物来源的,要追究买卖双方的责任,追根到底,直至揪到盗贼为止,从而有效杜绝文物偷盗现象。广大群众应提高防范意识,有情况应及时举报,使文物偷盗者无机可乘。
目前,我乡的市级文物保护点,也存在着缺乏资金修缮保护的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增加保护资金的投入。对于一些亟待保护而未被公布的历史遗存,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想方设法组织民间资本投入进行保护。要建立民间保护机制,积极动员企业、个人和社团的力量,来推进历史遗存的保护。农村厅堂、宗祠等古建筑的保护,应组织族内群众或广大村民捐钱捐物,进行修缮保护。
一些尚未实行整治的村庄,当地政府和村级领导班子,应努力吸取教训,在保护村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整治,重视保护江南村落文化的个性风采。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持生态自然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盲目攀比,不随意跟风,不弃“土”求“洋”。应从保护历史遗存中提高村庄文化品味,突显文化个性方面着手。
三、农村历史遗存在保护中的合理利用
塔石乡的下塔石村有一个古大厅,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原先也是堆放杂物、当作坊的地方,厅内漏雨滴水,潮湿,污水流淌,如不抓紧修缮,将成危房。后来村两委为了创建文化村,把厅堂当作活动场所,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修缮,使旧厅堂焕然一新,从而得到可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笔者曾到过一些经济发达的村庄,在那里大搞村庄建设,只看到洋房、高楼,至于古民居等历史遗存,已荡然无存。而婺城区的一些山区乡村,由于受地域条件及经济发展滞后的制约,相比之下,尚存一定数量的古民居,这对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还有弥补的机会,还有着明显的优势。经普查发现,塔石乡的上阳、井上、塔石等村,都具有一定规模的古民居、古街等历史遗存,有条件申报历史街区和古村落。在各地实行大拆大建,毁灭性破坏古村落的同时,对这些原封未动的地方尤显重要,更应珍惜有利条件,为下一步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的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很值得各地借鉴。他们通过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古村落旅游,同时开发“农家乐”餐饮业,并为当地农特产的销售和加工带来机遇,发展了当地经济,从而获得了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了当地经济的双重效益。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推荐阅读:
休闲街区11-19
朗诗国际街区个案分析06-18
街区经营商户承诺书10-15
初中历史课堂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6-13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06-17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07-2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07-24
历史建筑保护实习报告11-1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论文11-14
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