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论文(共8篇)
情境教学是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并促进其个方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贯彻和运用情境教学呢?当然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是很难实现的,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
一、利用客观真实的史料,再现历史情境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它能真实的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史料包括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如讲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当时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因此在教学中我引用了《一天等于二十年》这一歌谣:“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歌谣来自民间,真实、形象的再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
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历史影视及音乐因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善加利用。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我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的对比,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学习热情被激发,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我要学生搜集了不少革命歌曲,如《长征组歌》、《南泥湾》、《松花江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三、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活历史情境
历史是无法返回的,学生无法对他进行直接的观察,教师应尽量通过生动形象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历史。通过讲述,要让学生似乎听得到几千年前 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震臂高呼,看得到万里之为法国吗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
教学语言要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做的通俗易懂。教学语言还要抑扬顿唑,充满感情色彩。另外,还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这有助于加强口头表述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历史情境
本来历史内涵丰富, 有很多学生课外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 也喜欢引用历史典故,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 为何历史课堂却缺乏听众?为何那些说起历史典故滔滔不绝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却提不起精神?为什么他们对历史的兴趣难以转化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呢?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该如何去激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活起来呢?本人以教学实践过程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做主课堂
我曾经在教室看到一条标语:“我的课堂, 我做主”, 由此可见学生多么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能真正自主学习啊。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这个愿望鲜能实现, 大多数教师都以升学压力为理由, 不愿意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其实高考固然重要, 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等重要, 两者没有必然的冲突, 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兼顾好。教师可以结合课标要求, 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把一些课标和考纲要求不高的章节交回给学生,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强, 教学效果往往越好。例如我在上必修3第二和第四单元内容时就是这样处理的: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 指导学生把握认知的方向和过程。以第二单元第9课《笔墨丹青》一课为例。课标只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社会背景对各时期画种和流派的影响, 以及了解各画种的特点, 这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 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这个班是美术班, 他们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较浓厚的兴趣,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 古代中国曾经使用过哪些绘画工具? (2) 绘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3) 说说你所知道的画种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4) 你熟悉的画家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风格吗?我让每个学生随意挑选问题发表意见, 他们从绘画工具到绘画的线条、色彩、画派、画家, 自信地谈论着, 这让我见到了活跃起来的历史课堂, 让我认识到学生只有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动脑筋、动口、动手去感知历史, 学生的个性也因此才能得到张扬, 思维得到培养, 能力才能提高, 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
二、设计好课堂的导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开好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课堂导入生动就能快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我们导入新课时不能简单地问个“好不好”、“是不是”, 否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善于利用材料和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烘托气氛, 制造悬念, 学生的兴趣才会更浓厚, 思维才更活跃。如讲授《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课时,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 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内容:展示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图片和邓小平的经典名句, 播放他在1992年南方讲话的片段等, 从而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要借课程改革的春风让学生更喜欢、更愿意走进历史课堂, 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师生互动, 角色互换
我们经常在历史课堂上看到这样一种情景:讲台上教师讲得非常投入, 手舞足蹈, 但讲台下学生异常“冷静”。笔者也经常有这样一种经历:千辛万苦查找资料精心备课, 唯恐准备不足讲漏了哪个知识点, 可是学生却不领情, 师生双方在课堂上没有共鸣, 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所致。传统课堂上教师包办一切, 学生被动接受, 但新课改却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课堂上师生通过互动来完成学习任务, 变一言堂为互动课堂, 甚至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师生角色互换, 学生当老师,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通过这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四、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喜好的一种心理倾向, 人对某事一旦产生了兴趣, 就会主动地去探索求知, 历史教学也一样。只有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用心思考、用心学习。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体会和对历史人物进行直接观察, 历史对他们来说显得遥远和陌生, 教师借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历史, 比传统历史教学只注重传授教材知识, 以史论史, 靠学生想象历史强得多。多媒体的直观性、多样性更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加课堂容量, 更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 我们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我们要不懈努力, 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的历史课堂才能被激活, 才能更富有魅力, 才能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金超.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之我谈.
[3]邹树霞.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历史人物 故事 人物情景剧 小论文
据笔者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反映,所在学校的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热情度大大下降。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探究难以开展。据近两年来对杭州市《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考情反馈,学生在《历史》学科相关知识点的失分较多。但是,另据调查,学生对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的看法显示,77.6%的学生对教科书喜欢或比较喜欢。事实上,中学生喜欢听故事,追捧易中天自称乙醚,银屏历史剧热播的现象都说明,人们对历史再现兴趣浓厚。
一、“再现教学”与初中历史学科中的人物教学
什么是“再现教学”呢?再现教学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活动,将人物、场景、事件在教学中再现,使学生更直观的、更形象的了解已经过去的人物和事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创造场景。那么 “再現教学”法和历史教学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呢?
人物是事件的主角,历史人物更是贯穿历史始终,历史的魅力在于人物在各个时代的精彩演绎。用“再现教学法”还原历史人物,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需求,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创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古人云:“教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对学生来说,教学若不充分照顾到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便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促进能力的培养。
二、用“再现教学”探究历史人物,激活历史课堂
(一)故事再现:了解历史的第一扇门
故事是什么?故事是过去的事,历史事件构成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故事中最不能少的是历史人物,讲故事主要是讲人物,学生喜欢听故事正说明了他们对历史人物的浓厚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故事在儿童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历史人物的活动曲折生动,充满传奇色彩,又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它们是丰富的故事资源,它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枯燥感,同时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这种再现教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全面,为学生了解历史,探究历史打开了第一扇门。很多学生由此学生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情景要真,用词要新。记得刚上讲台那阵子,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严肃、严谨和真实,特别偏好引用原始文献资料。往往教师边读边讲,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听得昏昏然,历史人物干巴巴的,无血、无肉,索然无味。对于这些由时间、地点、人物简单组合而成的历史故事,学生显然不感兴趣。因此老师要依据史料中的人物介绍,作出自己的创造,用新颖时尚的用语增添人物的亲和力,使学生不知不觉深入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如讲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背景时,提到太子李建成对于军功显赫、意气风发,手下人才济济的李世民是“羡慕、嫉妒、恨”,一直谋划加害于他;隋炀帝荒淫奢侈,滥用民力,视民间疾苦若“浮云”,自然不得民心,葬送了隋王朝;二战爆发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虽然对德宣战,却只是“打酱油”的,英军坐视波兰的灭亡而按兵不动……在不歪曲史实的基础上,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平民化的语言,使课堂氛围诙谐、生动,学生莞尔一笑之余体味到:原来历史人物不是雕像,也是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
讲台变讲坛,人人做主讲。历史故事并不是材料的转述,它需要对人物活动进行整理和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人物性格和时代特点的材料并非易事。让学生参与讲解历史人物,不仅能体现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训练他们的材料选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一周中,腾出半课时的时间,把讲台变成百家讲坛,让学生觉得新鲜不已。主讲学生由一开始的老师“点将”,转为自愿报名,再变为人人上台开坛。学生最初为求方便,直接从网上或故事书中选择一个读给大家听,渐渐地,“听众们”腻了,“讲师”们被迫在故事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原创,每一个历史人物开始有了每一位学生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在讲坛上,学生各施其能,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使自己的故事讲述更能特色和魅力。他们娴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让短短二十分钟的人物故事讲述声、情、音、像并茂,使整班学生对一周一次的讲坛充满了期待。
(二)情景剧再现:演一回历史上的“他”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学生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文化活动。历史人物情景剧的表演,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关注人,就要认识时代特征,了解历史发展趋势。以人物的言行、情感和命运来牵动同学们学习、研究历史的热情,这样的学习会更有效。
心理学家张大均认为:青少年时代,由于个体知识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加上情感的丰富和性的成熟,其审美心理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学生表现欲很强,他们乐于展示自己对独特的个性。一旦自己的思想见解得到他人的关注认可,会有一种满足的成就感。凡是课堂中的历史情景剧表演,往往是台上台下,热情高涨。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更使学生耳濡目染了各种人物的形象,具备了一定的表演“功底”。在学生大量接触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后,学生开始探索人生,崇拜英雄,识别什么是崇高,什么是低级趣味。这些都为历史课堂上人物情景剧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情景表演,使平时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人物活了起来:人物有了鲜活的形象、声音和背景,加上同学的草根表演,令人忍俊不禁。每一次表演,就有一位历史人物在同学心中复活。
历史人物情景剧的表演在在乐于被学生接受外,更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1.注重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思维形式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而这种形象思维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客观实际,表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物情景剧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做,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对角色心理的体验。比如在讲述《五四运动》时,教师让学生演一回爱国学生搜寻卖国贼时的情形。学生在看完同学表演卖国贼为躲避学生而丑态毕露后大笑,同时充分体会爱国青年的爱国激情和卖国贼的卑劣行径。
nlc202309011047
2.注重合作。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行动上表现为好动、好乐、好奇、好胜的特点,同时具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因而他们喜欢形成团伙,共同商议大事,采取一致行动。教材中的学习与探究是为了(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课中,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在共同的任务中又有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要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等。人物情景剧的表演使学生更加乐于合作,因为他们可以在剧本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来演绎、诠释曾经在影视作品出现的历史人物,展示自己在其它课堂甚至在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形象,同时在合作中明确了责任,在协商、讨论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3.注重探究。知识探究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教材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尝试解决历史问题。通过人物情景剧的剧本的准备,学生要对当时人物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有所交代,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知识信息来完成自己想要展示给大家的主题,为达到这一目标,学生的理解力、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隋文帝于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遣兵伐陈”为主线编一场情景剧,要求重点突出隋文帝和陈后主两位历史人物。学生通过对杨广指挥军队渡江的表演,充分显示了他的意气风发和善于谋略。而陈后主在被隋军从井底拉上来之后竟不忘还有自己的爱妃尚在井中,学生哑然失笑,但同时感到:不同的人物性格造就不同的命。一兴一亡,道理自现。
(三)遗迹再现:探寻历史人物遗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学生而言,没有亲身的体验,教育者的观点和结论就是没有生命力的教条。杭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许多名人在此留下了他们的活动踪迹,给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杭州的历史名人有“老市长”苏东坡,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于谦,还有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漫步苏堤、瞻仰岳飞像,两宋历史点滴浮现眼前;驻足于谦墓,金戈铁马石灰吟声尤绕耳。通过调查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杭州地名,探访杭州的名人墓地、祠堂等实践活动,以历史人物为“点”,了解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面”。
在讲南宋岳飞抗金这一内容之前,组织学生兴趣活动小组考察南宋皇城遗址,爬杭州凤凰山,并把一路上所看的东西用相机或文字记录下来,搜索相关资料,整合成实践报告,推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在学生展示的图片中,有凤凰山石刻“忠实”二字,请同学仔细观察后问:你觉得这两个字写的怎样?“实”字左下方有个方形小坑,这是何故?对这么细致的问题学生没有準备,一时愕然。老师抖露:这是书写者的落款,被后人挖去。谁的落款这么珍贵?只有皇帝了。这忠实二字相传是宋高宗赵构所书……包袱层层抖开,学生豁然开朗。教师继而再问:爬上凤凰山顶俯瞰山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经过实地考察,纷纷谈起自己的感受:可看到钱塘江、西湖……可谓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金兵南下占据长江以北半壁江山,宋高宗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南宋都城皇宫所在,你认为他对当时的局势有何打算?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深切了解到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之后迸发出“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豪情,被十二道金牌击碎,无奈班师的心情。感受“三十功名毁于一旦”的无奈愤懑之情。
(四)文字再现:撰写历史小论文——评价历史人物
撰写历史人物小论文既能让我们通过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更深刻和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使我们从各类历史人物中总结和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继承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学生总觉得论文高深,非长篇大论洋洋洒洒不可,不是应付了事就是难有佳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等到下笔之时脑中却空空如也;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方式单一,学生便没有创作的热情;觉得写论文这样的事情太高深,不是自己所能力及的……这些原因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正确的引导相关,十分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学者认为:中国必须在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培养科学研究素养,逐步学习从查阅资料、占有资料、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撰写论文、文章、以及资料引用等一整套基本科学程序、科学基本功。让学生尝试小论文的写作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而历史人物的材料丰富,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评头论足可作为学生小论文写作的入门之作。
指导学生小论文写作之初,应该放宽评价的尺度,不必强调字数、格式等的限制,只要文章中有观点就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可以不拘一格,关键是通过这一手段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手段和方法。评价要及时,能起到指导、评比、肯定等作用,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觉得自己完成论文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变得敢于写、乐于写。记得当学生第一篇小论文《乱世之英雄——我眼中的曹操》在区里获奖后,该生激动不已,同学们惊呼:“她连论文都会写!”
三、用“再现教学”还原历史人物的实践思考
1、还原历史人物需以史实为依据
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小说家、影视编剧的文学处理,有些人物形象已经偏离了事实根据,只为抓人眼球,影响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在某些表演中,“江姐”、“日本人”和“国民党”在剧中“打情骂俏”,历史人物的形象被颠覆得面目全非。在还原历史人物时,要防止学生走低俗路线,引导学生要有客观、诚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2、还原历史人物不宜喧宾夺主,忽视历史主线
新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历史教育的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他们树立唯物主义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人物教学是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能代表初中历史教学的全部。还原历史人物要对其时代背景和历史兴替发展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知古鉴今。
3、还原历史人物应立足课堂有效教学,点到为止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还原历史人物的目的在于激活历史课堂,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引发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如果脱离了有效教学的教学方向,人物再现漫无边际,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历史课等同于百家讲坛、影视荟萃。久而久之,知识点难觅其踪,能力乏善可陈、情感培养虚无缥缈。因此,用“再现教学“探究历史人物,要依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促使教学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于友西. 历史学科教育学[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周雨:试论历史课的再现教学第25卷 第4期 2003年 8 宁 波 大 学 学 报(教 育 科 学 版)
宁乡二中
杨海强
历史课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是没有挑战的科目,一是在初中上历史课基本是没有压力的,因为初三的文综科考试为开卷考试;二是初中的历史教师基本不是专业教师,成为绩效下调配教师课务工作的游码,老师对课堂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三是由于历史知识涉及古今中外、纷繁庞杂,如果形不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四是由于历史教科书限定了学习的内容,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固定的论断多,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发挥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在今天新课改全面开始实施的形势下,要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乐学并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借古喻今,把今天生活中的实例用历史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这是我们的期待。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这高效课堂建设中教学实际,谈一些关于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怎样让学生在高一感受高中历史课堂的快乐的。
一、不打没准备的仗
现如今我们学校实行的是三三三模式,把课堂分为三个十五分钟,这只是一种模式,课堂的分分秒秒都很重要,至于谁来主宰这个时间段,要看每一节的知识内容。不管怎样上,课前准备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准备,学生也要准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大纲三维目标找准课堂立意,依托学情和客观条件确立课堂的深浅度和重点难点,课堂要有舍与取,不能面面俱到,无主次,无难易。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要做到学生视听到位,情感流露有结合点,这就需要教师从纪录片、影视、图片、教本素材、历史文献、名人感悟等角度入手。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对课本知识的基本框架和基础知识有一个大致认识,同时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课本知识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创设情境,摆脱教材学术束缚,师生、生生互动
教材仅仅是材料,老师不能把课本当作纲领来教,课本里有的是理论性的历史感知、结论和观点辅助学思之窗或历史纵横,而我们的课本图文并茂,注解和辅助解答都齐全,作为高中生基本能解读一二,老师再照本宣科,学生不愿意听,不是一节,而是整个你上的历史课。怎么办?我在上海普陀区听的周飞局长上的《新文化运动》一节,传统的授课基本都以课本背景、兴起、内容、评价作为主线 框架授课,但他通过查阅大量胡适的资料,以人物胡适的思想变迁为主线导入课文并紧紧衔接课文知识讲述,生动活泼,使用大量的胡适手稿和油画,情境别开生面,给学生视觉、情感新的刺激,更能引人入胜。我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情境的设置,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历史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史料与情境有效结合是课堂成功的奠基石。课堂情境的设计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里,周飞老师为讲清白话文和文言文之争这个知识点,引用了黄侃和胡适之争的故事: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刻薄地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电报费可省多半。”
这一次,胡适回击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胡适微笑道:没有。这位学生想起黄侃关于文言文电报省钱的论调来,反驳道:怎会没有呢,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学生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胡适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其语言的简练,并不在于是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当,白话也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简练。
胡适的精辟阐述,是对黄侃“文言文电报省钱”之论调的回马一枪,同学们听后不由得纷纷点头赞同。
这样一则故事创造的知识突破情境简单直接,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渴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一节里借用湖南电视台录制的爸爸去哪儿了节目引出四个航海家,由学生制作出航海家航线,穿越历史画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马可波罗来华路线,对比新旧航路并加深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一般能完成前四个,后两个需要同学群策群力合作才能完成,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既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历史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达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或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学生掌握专有术语是必要的,但学生的阅历和思维都没有达到直接理解的地步,需要老师转个圈来解释,比如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这是在讲王明左倾错误等历史时多半讲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我举了个例子,一个人感冒了,按照伤寒杂病论上介绍开中药,是不是所有人来了都按相同剂量下药呢?一个壮如牛的汉子和林黛玉来了是相同的剂量吗?很容易判断,我接着问道,那要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剂量呢?这样讲就相对容易一些。
有时课堂上情境设置多了也容易导致学生分心的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课,学校附近有人结婚,一时间炮声雷动,鞭炮齐鸣,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我们可以因势利导,问同学们:“火药是哪个国家发明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在古代一直拿火药制造鞭炮表达喜庆,而西方列强却拿火药来做什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之中了。整个课堂气氛也都活跃起来了。
王瑞青
理想中的历史课堂是什么样子,理想中的历史老师是什么样子,我觉得首先应该问一下学生。因此,在和学生交流后,我把学生的想法概况了一下:
初一时,对历史很感兴趣。觉得历史很神秘,希望通过学习历史,揭开历史人物的面纱,了解历史事件,了解当时的社会,了解每个时期,所映射出的社会发展进程。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吸取教训。展望未来,让历史为未来服务。理想中的历史课是充满激情与活跃气氛的课堂,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课堂上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只有真实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各个都有发言权。老师引导学生融入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叙述当时的事件、人物,使学生置身其中,接触当时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而了解整个社会。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能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一步步灌输。班上有许多学生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进而感觉很乏味。所以,我觉得,历史课应该是师生的平台,学生互相平等的课堂。这是学生眼中理想的历史课堂。作为一个老师,我认为理想的历史课堂就是学生可以快快乐乐的学,教师能够满心欢喜的教,学生学习后有收获的喜悦,教师教学后有人生的幸福感。
所以理想的历史课堂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历史不应该是副科,但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因此我们要习惯于不被重视。虽然不被学校、学生、家长所重视,但是我们不能不重视自己。而且,新课标规定历史学科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引领人生,塑造学生灵魂,引导学生在历史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看了这个之后,我马上认识到了原先的一些理所当然的观点太狭隘了,比如历史课就是要让同学掌握历史,记住知识点,做到以古鉴今就可以了。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不论我们内心是否意识到,责任重大是教师职业的一大特质,这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鲜活的生命。所以,使命感与责任感应该是每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在此前提下,理想的历史课堂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首先,讲好历史要厚积薄发,教师自身要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和积累,只有胸中有物才能从容的自如的去发挥。并且还要用简洁的学生能理解的并感兴趣的方式还原出来。并且还要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讲列强对近代中国经济侵略的两种方式: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讲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时电磁感应原理,其他的如地理、语文学科出现的知识就更多了。所以,精彩的课堂绝不是一朝一夕短期突击备课能达到的境界,我想起“十年磨一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用一生的时间备一节课”。读书、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矫正以提高自身素养,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办法一蹴而就。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我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一点反思。
一、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的,也不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和复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显得很有必要。
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动机便被激发了出来。而且在尝试中,我发现在一堂课的导入部分,如能有效地创设一种学史的情景和氛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特、模型、图片、灯、录像等直观教材开展教学 实物、模型、图片、灯、录像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直观教材。教师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再加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在高效课堂改革中, “效”很重要。这个“效”, 一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 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产生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 高效率的学生学习, 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那么, 怎样认定某个课堂教学是高效的呢?它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 回归教学本质,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 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依据这两个出发点, 我以武汉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指导, 以武汉市近几年的几例历史优质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本文仅从教师教学策略部分来谈高效课堂的建设。
一、以目标预设为例:关注三维目标, 兼顾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可见, 教学目标的预设有效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那么, 如何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有效化呢?好的目标预设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三维目标和学生实际。
如《辛亥革命》这一课,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下面, 我们一起来看看杨老师确定教学目标的大致思路, 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借鉴。
第一步是读课标。本课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知道武昌起义,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武昌起义属于史实性知识, 主要通过课堂展示和创设情境加以落实;辛亥革命的意义属于结论性知识, 通过呈现过程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步是析教材。《辛亥革命》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从结构上看, 本课由“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和“武昌起义”两个子目构成。第一目介绍了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第二目介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经过和结果以及影响。两目之间是因果关系, 从而支撑了课程标准, 展现了近代化探索中政治制度的探索。
第三步是知学情。为了上好这节课, 教师进行了课前调查, 从这次课前问卷调查和学生提问的结果中得出三方面结论: (1) 学生希望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的方式来学习这一课; (2) 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史实性知识还是知道一些, 但不完整, 而这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3) 学生对辛亥革命的一些相关的结论性知识的了解显得很肤浅, 甚至很幼稚。
第四步是定教学。首先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 是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的客观表述, 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教师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 针对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的个人升华, 是突出本课特色的地方。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方面, 突出了课前走访调查, 以学生的课前走访作为课上进行多媒体展示的线索, 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同时利用导学案落实知识点来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表述方面, 教师强调了两点目标的达成:评价人物孙中山, 和感知辛亥革命中的首义精神。前一个目标是让学生感知重要历史人物的功绩, 从而认识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后一个目标是结合本土丰富的历史资源, 对教材进行的特殊处理, 它关注的是通过乡土教学来体现历史的现实意义。
以此为基础, 教师接下来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上, 首先标题就极具特色:“辛亥革命———踏寻百年足迹, 体验辛亥之旅”, “踏寻”, “体验”二字就点明本课侧重学生的实地走访感知, 侧重于对乡土资源的运用, 突出了本课设计的独具匠心。整个教学设计的大致结构也清晰明了。
因为这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如何进行目标预设这一主题, 因此有关杨老师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我就不再具体说明了。通过对杨老师教学思路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标的预设要做到以下三点: (1) 研读课标是根本, 一节好课首先应该充分体现课标要求, 不能偏离课标这一导向; (2) 关注学情是基础, 只有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知道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达成最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很好地完成三维目标的落实; (3) 资源取舍是关键, 什么样的资源可用, 运用资源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任务, 采取什么方式运用资源, 通过这些资源的运用要体现本课的什么特色, 这些都是在取舍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也影响着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
二、以资源利用为例: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资源利用举例一:结合本土课程资源, 丰满教材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能够正确理解教材, 抓住教材特点, 思路清晰;同时还能够将教材知识与本土课程资源相结合, 大胆取舍, 重塑知识结构, 使课堂充满乡土气息。像刚才我们讲到的杨老师的《辛亥革命》一课, 就利用了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发生地这一历史特点,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设计了实地走访辛亥革命纪念馆和一些相关历史遗址等活动环节, 同时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部分, 强调了学生对首义精神的感悟, 这就将本土资源与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又如《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 由于湖北地区是历史上的荆楚之地, 师老师以湖北地区的历史资源为主线, 先通过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展现西周的礼乐文明, 再展示不同时期, 周王室与楚国实力对比的三段文字材料, 通过对比, 使学生了解当时周王室由强转衰, 诸侯相继争霸这一社会背景;而在对比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争的不同之处时, 教师也大胆取舍, 抛弃传统做法, 不将城濮之战与长平之战拿来对比, 而是以晋楚邲之战与秦灭楚之战这两个不同时期与楚国有关的战争作为例子, 从而得出春秋战争是争霸之战, 战国战争是兼并之战, 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大、人数更多、更惨烈这一结论。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结合本土资源, 大胆取舍和整合教材知识点, 使它成为一堂带有极强地域色彩的历史课。
资源利用举例二:结合课内课外资源, 大胆开发教材
教师还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只要适合教学的需要, 就要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资源, 并敢于对教材和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做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 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身心愉悦地学习。
如《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这一课, 这是教师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 北京8分钟表演的主题———“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为课文标题, 结合学生已知的历史知识, 自己开发的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
这堂课主题鲜明, 结构清晰, 先以2008年奥运圣火采集的相关视频作为导入, 让学生初步感知中西文化之美, 再从服饰之美、建筑之美、神话之美三个方面具体品味中西文化之美, 并从中提炼出在这三个方面两国各自的文化特点;由此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探中西文化之源”, 通过分析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上的差异, 得出环境的差异使得两国的发展模式出现不同, 进而分析不同的具体表现, 让学生为这两种文化命名 (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或海洋文明, 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 含蓄之美和开放之美等等) , 并结合两国文化的差异概括两种文明的特色。
最后教师设计“扬中西文化之光”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拓展活动, 让学生布置展馆, 展现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本课体现了教师极强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能够将奥运会这一重大事件与历史知识相联系, 将教材资源进行整理和再加工, 结合丰富的课外资源, 再造了一节风格独特又趣味横生的新课。
三、以问题设计为例: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和思辨性
问题设计举例一:把握三维要求, 层层设问, 拓展思考深度和广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 教学过程本身, 就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 根据目标达成的难易度, 设计有坡度和层次的问题, 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 教师讲授的是一节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整合课, 教师借助互联网的云空间发布任务, 用QQ中的群共享作为平台, 师生共同上传资料,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资源, 课前学生下载群共享中的资源包, 课堂中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 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解读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历史材料, 利用互联网,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小组之间, 师生之间信息的实时交互。
除此之外, 本课的问题设计也非常独特:教师以问题为主线, 在不违背课标要求, 不损坏知识的系统性的前提下, 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整编重组, 形成三个具有一定层次的问题序列, 通过红军的“远征”———红军“远征”难———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三个活动环节来层层设问。
第一个环节红军的“远征”, 教师展示动态地图, 学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画出长征路线, 讲述长征经过, 说出“长”体现在哪? (历时长, 路程远) , 进而利用云空间资源包中的信息, 探究长征原因以及长征的影响;第二个环节“红军远征难”, 分组讨论长征途中, 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然后归纳总结答案;第三个环节“红军不怕远征难”, 分析究竟是什么支持着红军战士克服困难走完长征的?学生通过阅读一个个长征故事, 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难, 坚韧不拔, 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 进而总结什么是长征精神, 以及在今天长征精神仍有哪些重大意义。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从课标要求来看, 重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目标达成, 而这又是以完成课文知识的学习, 也就是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基础的。第一个环节就基本完成了课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后两个环节则是在此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问题设置步步深入, 教学思路独特且流程清晰。
问题设计举例二:问题内设于生动情节之中, 创设情境跨越时空界限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可以围绕某个专题, 引入鲜活的历史资料, 创设全新的历史情境, 师生互动, 生生合作,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这课, 黄老师以一位虚拟人物“阿虎”为主线, 创设东汉末年的时空情境, 学生以“帮帮团快行动”的形式来帮助阿虎解决问题, 而问题的设置正好对应本课内容的四个方面的知识点:造纸术、数学、天文、医学, 每个内容又独创一个情景故事, 分别设计学生参与解决的任务。
“书海探源”环节为本课重点, 教师以帮助阿虎列出文章提纲为任务, 让学生结合图片, 归纳纸出现之前书写材料的演变, 讲解纸的发明历史和优点, 借助动态演示图让学生讲述造纸术传播的过程, 谈谈造纸术传播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巧思妙用”环节, 以学生完成数学题的形式引出对《九章算术》的学习;“地动之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抛出问题, 接着让学生结合动画视频, 讲解地动仪原理, 并根据这一原理来实际解决问题, 从而肯定地动仪发明的积极意义;“妙手回春”环节给出虚拟情境, 以学生为阿虎看病及康复提供建议的形式, 引出对张仲景和华佗的学习, 既生动有趣, 又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和区分两位医学家的成就。
四个环节的任务完成后, 以帮帮团的形式将知识归纳总结。最后, 回归本课主题, 设计思维拓展部分,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秦汉时期有如此昌盛的文化, 通过归因分析, 将本课知识点, 与整个单元知识点相联系, 让学生了解秦汉文化的昌盛, 是以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民族和地区交往频繁为基础和条件的, 从而把握本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在问题设计方面的特点, 在于以虚拟人物创设历史情境, 以情景故事的方式抛出问题, 既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又体现授课知识的整体性;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既帮阿虎顺利解决了难题, 又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知识点。
【关键词】历史图片;高中历史;教学;作用
1 有助于形象地传递历史信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用历史图片的方式来阐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外部特点等内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试举例说明:
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课中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介绍是这样描述的:“周王的兄弟受封为诸侯,诸侯之兄弟受封为卿和大夫,卿、大夫之兄弟受封为士,士的长子为士,其余为庶人。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其余以此类推。”这一段描述读起来着实让人费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错综复杂关系足以让高中生晕头转向,但是教材中第四页给配的一张树状“大宗、小宗示意图”却把分封制层层分封的关系梳理得十分清晰,树木主干上的是天子,枝干上的是诸侯,再次分别为卿、大夫、士。如此一来,就能够形象、生动地将原本复杂难懂的西周分封制问题解释清楚,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又如,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中“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示意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课中“科索沃地区被导弹击中引起的大火”一图,以及“9·11”事件的图片。上述这些图片将教师难以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深奥的、抽象的历史问题形象地表达出来,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更加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
2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千古圣贤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名言都强调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历史图片“或以浓笔重彩渲染激烈的战争场面,或以简洁的线条勾勒人物的神貌,或以严谨的构图描写器物的形态,是最易引发学生兴趣的‘诱饵’,因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以其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就像臧嵘所说,成功的历史教科书“应该像一本好剧本那样,吸引看戏的观众如痴如醉,和角色一起进入剧情,使学生爱看爱读”。
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选择“图片导入”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即通过出示“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这张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疑问来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带着“为什么会出现‘黑色’星期四?”、“这场资本主义的大危机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当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应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怎样的新政策的调整?”等一系列的疑问和好奇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利用“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手足无措的普通百姓”、“求职的失业者”、“无家可归的人”“荒芜的农田”等极具震撼力和代表性的历史图片传达出来的“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的讯息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开始本节课关于“经济大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等内容的讲解与学习。本节课教材中一共引入历史图片14幅,在达到向学生传递必要的历史信息和展现客观事实的目的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让学生们在思维高度兴奋的状态之下学习本节课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识图能力、史料分析能力,与此同时紧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3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李大钊说:“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二部去说,从情感方面说,史与诗有相同之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都被他激发鼓动了,不由的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肩头。这是关于情感的方面。”聂幼犁教授也在其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
以上诸位史学大家、历史教育学家们的论述都在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历史的学习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本身,而是能够在学习了历史专业知识以后,学会做人,能够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勇敢地开拓未来。换句话说,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了解过去,解释现在,然后观察未来的过程,是一个我们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的纠正中形成自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运用形象、直观、真实的历史图片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大为,赵世瑜主编.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臧嵘.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编写原则.历史教材纵横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曹大为,赵世瑜主编.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7.
[5]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6]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祝介梅(1991-),女,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人。现居山东省文登市。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5级中国史研究生。
作者单位
【历史课堂论文】推荐阅读:
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方式论文10-28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10-30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12-01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07-03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历史课堂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07-18
让初中历史课堂活起来09-28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10-25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感悟12-02
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