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设计研究的论文(精选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色彩设计:数字化色彩设计;色彩个性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扬世界,不单凭它精巧的结构与精美的雕饰,其独特的色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纪前半叶我国经历连年战乱,城市建设几近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得以复苏,但由于文革期间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单调。正如当年人们的服装,除了军绿,就是黑灰色和兰色。直到改革开放,人们才跳出“以意识形态为首”的雷池,开始自由选择审美取向。
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硬件条件,各种思潮流派的引入,极大拓宽了国人视野。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看到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常感叹城市整体面貌缺乏个性,个体建筑过于标新立异。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种和谐感,许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人们调侃说中国成了各国建筑师的“实验田”和建筑流派的“陈列室”。
我们且不谈建筑风格,单谈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建筑装饰的手段,吏是建筑个性和建筑性质的体现。中国古建筑有明显色彩个性,北方以故宫为例,金瓦红墙,金碧辉煌,鲜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强烈,卓显皇家尊贵与威严;南方以苏州园林为例,粉墙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无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饰和亭台轩榭,玲珑中同样透着高雅。古建筑色彩虽然单一,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则不然,城市建筑过于追求“个性”而忽略城市环境的和谐,我们面对色彩斑斓的城市,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概括城市特征。这种看似“丰富”的背后,却是一种无序!造成这种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规划。
1关于城市色彩
色彩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色相、艳度、明度”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正是有了色彩的表达,才变得绚烂多姿。在现实中,存在两种色彩:一种是自然物整体的部分,或者说具有物质属性的色彩,他们不会改变:另一种则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2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2.1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2.2城市色彩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2.3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2.4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趋同、城市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2.5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此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效果却十分显著。
3城市色彩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
过去我们对色彩的描述,是单凭感觉概念化的模糊描述来描述某种颜色,只能做到定性,无法定量。这就给设计师与业主和大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严重障碍,从而导致色彩规划无法准确落实,色彩设计无法准确表达,业主无法准确预见色彩设计效果,也无法向设计师表达色彩需求,出乎预料的事也就难免发生。是否有一种系统化的色彩标准能在行业内普遍认可流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我国对城市色彩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规范条文也不够健全,并没有一个全国或全行业认可通行的色彩标准。仅在部分建材厂商内部自发使用标准色卡,而这些标准色卡多为企业自行制定或借用国外色卡,只能在建材企业与设计师或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小范围点对点的数字化色彩交流平台。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色彩设计需求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色彩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其实早在1988年就确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的研究课题”,1994年至1995年间,又相继发布了“GSBA26003-1994《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和“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两项国家标准。2006年5月,《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修订工作正式结束。
至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色彩标准,这为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了它,城市色彩规划文件就能以数字限定色彩范围,保证规划文件执行的准确性。今后,对色彩不仅有定性描述,更有定量的计量标准,它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交往,更是我国建筑业打开国际大门的钥匙。
4城市色彩设计,从规划做起
《国语·楚语》中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过定义,其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说明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城市色彩由人为要素和自然要素两大部分构成。所谓自然要素是指城市中裸露的天然环境要素,如岩石、土壤、水体和自然植被等;人为要素是经人工创造或改造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城市广场、人工绿化景观等: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相关活动,比如灯光、广告、交通、衣着等。对城市而言,诸多要素中,唯有建筑、城市道路和人工绿化景观所占面积最广,对城市色彩影响最大,且最不容易改造。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和谐发挥作用,城市才能产生美感。
虽说建筑色彩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过程,但它绝不等同于单纯艺术创作。建筑色彩不只取决于建筑师对建筑形象的把握以及业主的偏好,它更是城市色彩的组成要素,除了具有体现建筑个性的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构成城市景观,为大众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因素制订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让单体建筑都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展现个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因此建筑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空间。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规划就是为建筑单体创作划定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筑在符合城市大环境的同时,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
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对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控制一样,建筑色彩的控制对城市建设而言同样重要。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继承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体现地域色彩特征,合理划定城市色彩范围,充分预见未来色彩发展趋势,严格控制躁色出现,为营造和谐城市色彩环境提供指导性和控制性的文件依据。
5城市色彩设计的一般方法
5.1进行色彩调查,广泛收集“自然色”。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建筑色彩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建筑上,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5.2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色彩。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图7)。
5.3集相关地理和气象资料。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线受环境影响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色彩也随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效果。进行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才能取得预想的色彩效果。雾都伦敦,就是因为全年日照时间短,雾天多,而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一气象特征与我国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比较早的城市成都非常类似,为使建筑色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色相协调,成都也将城市色彩基调定为复合灰。
5.4了解当地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的不同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受。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地方性。本土产建筑材料,往往取材子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往往包含当地特征色,给人一种与环境相融的协调感。另外,本地建筑材料容易推广,普及率高,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图8)。
5.5归纳收集城市流行色。
完全接触当代文化——让自己的知觉随着时代而发展。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就在他们中间。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作用。
5.6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文件
在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由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协助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文件的编制。
6城市色彩设计活力的保证——梯级处理城市色彩限制范围
城市色彩设计绝不是铁板一块,过于严格的色彩控制势必会削弱城市活力和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因此色彩规划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级限定色彩范围,即在规划区内,结合实际情况,将用色灵活度分为不同等级。
6.1严控区:指文物保护单位周边以及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城中心区等。这些区域应以传统色彩为依据制定区域主导色,严格控装饰色的使用,以使区域色彩保持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
6.2一般控制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办公区、工厂区、校园区以及城市公园等。这些区域可适当放宽用色自由度,允许一定数量和一定色彩范围的点缀色作为城市的辅色出现,以起到增加亮点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作用。
6.3低(非)控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等。这些区域相对集中,面积不大,且主要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因此色彩设计应以突出色彩个性和装饰性为主,起到营造商业气氛、凝聚人气的作用。
7结语
这个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谁都不甘落于人后。但是建筑色彩设计毕竟不是人们穿衣戴帽那样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尺。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和谐城市是每个市民和建筑师共同的愿望,对于建筑师而言,它更是一种责任。
我国城市色彩设计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如今,北京、南京、成都、大连等一批大中城市,都已制定并开始实施系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案。我国正在为城市建设补上这一课。虽然我们起步落后了,但我们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城市景观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天空、山脉地形、江河湖泊、植物、建筑物、市政标志以及城市小品(如路灯、座椅、垃圾箱等)等等,无一不参与并影响着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它们的色彩都将对城市景观的色彩产生作用。组成城市景观色彩的要素多种多样,但其中人工要素是我们能够较大程度地进行客观分析并进行控制和设计的,自然要素可控制的程度较小,但在整个城市景观面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对城市景观的色彩进行设计时需要对自然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规划,对景观中主要的植物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城市景观中的色彩运用。
1 植物的色彩研究
景观中的色彩主要来自植物,植物占据着平面和立面的绝大部分视域,是景观色彩构图的主色调,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也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植物以绿色为主要基调,配以色彩艳丽的花、叶、果、干皮等构成了缤纷的景观色彩。如早春枝翠叶绿、百花争艳,仲夏叶绿浓荫,深秋丹枫秋菊硕果,寒冬苍松红梅,展现出的是一幅幅色彩绚丽多变的四季图画,给常年不变的山石、建筑赋予了变换的生机。
植物无数种色彩及其多样化配置,是创造不同景观意境空间组合的源泉。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熟悉植物的不同色彩搭配,达到充分利用植物丰富多变的色彩美来表现城市景观艺术的目的。
1.1 叶色
绝大多数植物的叶色为绿色,但通常又有深浅、明暗的差异,还有一些树种的叶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分为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和斑色叶四种。
色叶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特别是在城市出入口标识或者城市广场等体现城市形象的公共绿地,可起到烘托热烈气氛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色叶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可丛植、群植,充分体现群体的观赏效果,其中一些低矮灌木在观赏性的草坪花坛中作图案式种植,色彩对比鲜明,气氛热烈,装饰效果极强。同时由于秋色叶植物和春色叶植物的季相非常明显,四季色彩交替变化,能够体现出时间上的节奏与韵律美,营造出各不相同的四季景观。因此园林、景观道中应较多合理配植彩叶树丛,使之产生更为复杂的季节韵律。
与此同时,叶色受光线的影响也很大,透光的叶子是黄绿色的,经光线直射着的叶子是灰绿色的,生于庇荫下的叶子是浓绿色的,而林中荫庇下的叶子,则呈浓青绿色。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植物色彩的因素,如季节的变换,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的色彩也不断的变化,春天,植物抽出嫩绿的枝芽,整个大地都呈现一片嫩绿,使人有种淡淡的、清脆的感觉。但色彩在夏天被加强了,嫩绿仍存在于一些植物色彩中,但逐渐向纯粹的绿色发展了,包括亮绿色、深绿色和暗绿色,比较浓重的绿成为夏天的基调。到了秋天,暖色渐渐成为了主体色,因为很多植物的叶子开始变色,变成红绿色或黄绿色,在四季中彩度显现最大。相对来说冬季比较缺乏植物色彩,以灰绿色为主。
1.2 花色
植物的色彩主要表现在其花色上的变化,植物的花色可以说是五彩缤纷、姹紫嫣红。植物花色的合理搭配构成了一幅迷人的彩色图画,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美的礼物。
草本花卉的花色多样,开花时颜色艳丽动人,如粉色的八仙花、橙色的金盏菊、红色的一串红、蓝色的葡萄风信子、黄色的小苍兰、紫色的熏衣草等,这些都是景观中常用的花草,如果色彩搭配合理,就能够创造出怡人的景观环境。近几年来在设计中越来越倾向采用野花来丰富色彩景观,例如北京在奥运绿化中也大量使用了北京特有的野生花卉,有紫红色的棘豆、黄色的甘野菊、白色及粉色等多种颜色的野莺尾。先花后叶的木本植物花海般赏心悦目,气氛浓烈,更适合成为营造视觉焦点的材料。如春季的白玉兰,一树白花;夏季的石榴,色红似火;秋季的桂花,黄色如金;严冬的梅花,冰清玉洁。
在花卉的色彩设计中可以利用不同花色来营造色彩空间或景观效果,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放在花卉后部,在视觉上又加大花卉深度,增加花卉宽度之感;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花卉组合,有扩大空间之感。在平面花色设计上,如有冷暖两色的两丛花,具相同的植物株形、质地及花序时,由于冷色的收缩感,若想使这两丛花的面积或体积视觉上相当,则应适当扩大冷色花的种植面积。植物的花色在景观中应用最为广泛,无论是花坛、花境,还是花池、花丛与花台,从平面到立体,均需要以色彩艳丽的花色来丰富城市景观。
1.3 果色
果实累累,色彩艳丽正是秋季景观的一个写照,植物的果实色彩观赏性极高。如苏州拙政园中的批杷园,其果实呈金黄色,每当果压树枝时,呈现出一片金黄色调,煞是动人。果实颜色以红色居多,如石榴、海棠,还有黄色的银杏、梨,蓝紫色的葡萄、李,黑色的鼠李、金银花等。
1.4 干色
树干色彩也极具观赏的价值,尤其是北方的冬季,落叶后的树干在白雪的映衬下独具魅力。享有“林中少女”美称的白桦,以其洁白的枝干,挺拔的树形在北方冬季皑皑白雪的覆盖下,增添了雄浑的北国风彩。通常情况下的树干色彩为褐色,少量植物树干呈现鲜明的色彩,易于营造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如暗紫色的紫竹,红褐色的杉木,红色的红瑞木,黄色的金枝槐,绿色枝干的竹,白色枝干的白桦等。
2 植物色彩景观设计的配色原则
2.1 符合异同整合原则
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在色相、明度以及彩度等方面应注意相异性、秩序性、联系性和主从性等艺术原则。在景观中,植物和其他景观要素如建筑、铺装、小品、水体、山石等一起构成景观的大环境,故植物色彩在搭配上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致。植物本身色彩丰富多变,与周围单色的建筑、小品在色彩、质感、饱和度上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共同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城市景观。
2.2 景观设计围绕一定的中心主题展开
色彩的应用应突出中心主题或衬托主景,不同的主题表达要求与其相配的色彩调和出热闹、宁静、温暖祥和、甜美温馨、田园风光等氛围。通常在宽阔草坪或广场等开敞空间中,用大色块、浓色调、多色对比处理的花丛、花坛来烘托明朗的环境气氛;在山谷林间、崎岖小路的封闭空间中,用小色块、淡色调、类似色处理的花境来表现宁静的山林野趣。山地造景为突出山势,以常绿的松柏为主,银杏等色叶树衬托,并在两旁配以花灌木,达到层林叠翠,花好叶美的效果;水边造景,常用淡色调花系植物,结合枝形下垂、淡雅色调的植物,体现水景之清柔、静幽。
2.3 充分利用植物色彩来创造景观意境美
不同的色彩带有不同的感情成分,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枫林叶红似火是秋景的展现,这些都表达了不同的景观意境。在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常青的松柏象征革命先烈精神永驻;洁白的白玉兰象征烈士们的高尚情操;如丹的枫叶和似血的茶花,启示后人珍惜烈士鲜血换来的幸福,这些都是利用植物色彩寓情寄意的一种表达。
2.4 不同植物各个季相色彩组成流动的色彩音乐
植物景观最有特色的在于其季相变化,表现植物鲜明的季相特征,是植物特有的观赏功能。掌握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组织好植物的时序景观,组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风景构图,更加突出城市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一般来说,在局部城市景观中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主。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的颜色单一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在掌握植物的季相色彩变化的同时,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色彩,因为它们占据着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城市景观的色彩应做到四季各有特色,避免一季开花,一季萧瑟,偏枯偏荣的景观现象。城市景观色彩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景观色彩是城市形象最具感染力的视觉信号,每个城市的整体规划都应该先考虑城市景观的色彩规划,以建设出一个自然与人文、经济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形成每个城市的特色,给人们以舒适感和归属感。
摘要:对城市中景观的色彩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从植物色彩以及景观设计的配色原则方面作了论述,从而使城市色彩得到和谐的统一,保持或逐渐发展为视觉宜人的,符合人们心理生理需求,展示地方文化的良好景观环境。
关键词:城市景观,色彩,植物,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俞孔坚.景观的含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城市;夜晚照明;色彩设计;研究
美丽的城市夜景不但能够增加城市的美感,同时也能够给城市的旅游和商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突出一个城市所具有的特色,同时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城市照明主要是是通过光来塑造城市的夜景,人类对光的色彩的敏感力为80%,而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这就可以看出色彩对人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漆黑的夜晚,光的色彩更加引人注目,因而城市的照明色彩具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但不合理的照明色彩,会造成对城市夜间的色彩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甚至会影响交通安全,因而关于城市照明色彩,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研究出好的照明色彩设计方法。
1 城市照明色彩探究
随着城市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城市的夜晚装扮也越來越富有美感,城市的照明称为城市照明色彩,其主要是指光源的各种色彩和构成城市夜晚景观的各个元素搭配在一起,通过在灯光的照射下所呈现的一种色彩面貌的总的效果,这种色彩面貌主要是通过被照物的固有色和光源色搭配在一起所决定的。简单地说就是光源色和构成城市夜晚景观的各个元素,诸如道路、建筑物、绿化、公共设施等在灯光的照射下所显现的色彩综合在一起时所形成的总体色彩关系。
2 城市照明色彩体系规划与设计的原理
城市照明色彩体系是指通过光源色来构成城市夜景观,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搭配城市景观的各个元素诸如道路、建筑物、绿化、公共设施等,使这些城市景观能够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的多样的色彩,通过把色彩进行综合在一起,最后所形成的一种总体关系。城市的灯光设计效果主要是指通过配合城市的各种建筑或者景色,所搭配出的一种光源色彩。对于城市色彩研究,需要结合总体来考虑、筹划和设计,结合城市整体景象对照明色彩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城市的主要夜晚景观主要是通过灯光照明色彩来展现城市的夜景,需要对城市夜晚照明色彩设计进行研究。关于城市照明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进行设计研究:
2.1 城市照明主色调
城市照明主色调是指能够决定城市夜晚整体环境的色彩氛围与特征,是能够给人一眼多能感知的一种城市照明色彩,它对城市的主要色彩基调起起到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照明的光源大部分都是“高压钠灯”光源,受“高压钠灯”光源的限制,我国城市夜晚主调色温一般在 1900k~2500k左右。虽然不同的光源设计在显色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基本差别不是太大,因而基本主色调都没有多大差别。城市照明主要通过与不同的城市景色搭配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
2.2 城市照明辅助色
城市照明辅助色主要是起给主色调进行装饰配合作用,与城市照明主色调进行相呼应,来平衡主色调的冲击效果,使主色调能够起到一定的变化效果。由于城市照明的主色调大体区别不大,可通过照明辅助色来达到针对不同的城市景色效果,来达到不同的灯光色彩效果。在选取照明辅助色的时候,根据所被照明的景物,来需要选取合适的颜色,同时还需把握好与主色调的协调度以及面积比例关系。辅助色的主要是用来衬托主色调,需要比主色调的面积范围小,除了选择合适的颜色外,也需要注意用色的数量,辅助色相对来说数量要较多于主体色,关于色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城市照明规划意图、城市性质、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地方特色等来考虑。
关于辅助色如何与主色彩进行搭配,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可循。明亮的颜色搭配亮色能够使亮色主调显得更亮,使得暗色显得更暗,彩度对比使高彩度的光更加鲜艳,低彩度的光更加灰淡。同时,还有色彩的冷暖对比、色彩与肌理的对比等等。总之,要依据城市功能和特色采取适当的方法恰当运用辅助色,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辅助色运用和选取应该与主色调既形成色彩和面积上的相互区别与对比,又达到城市照明色彩上的整体和谐与统一
2.3 城市照明点缀色
城市照明点缀色相比于照明辅助色,在面积上相对于更小。点缀色能够给整体光影成果带来亮点,能够起到点缀的作用,给城市的光影灯光增加活力,使最终的光影色彩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点缀色在照明色彩中具有必不可少的地位,能够使整个光影色彩不在缺乏单调感,能够使得城市景观色彩更富有特色与活力,更具丰富力。
3 城市照明色彩规划与设计方法
3.1 规划设计原则
照明色彩的搭配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关于色彩搭配,最终需要看整体效果,因而,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城市照明中的色彩系统有几个主要色调所构成,通过对各色调的搭配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灯光照明效果,因而需要考虑整体效果,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补充的综合效果;不同城市具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在考虑城市照明色彩规划中要遵循文脉性原则,把文化背景与灯光设计联系在一起考虑,例如我国的中国红就具有我国所特有的文化特色;除了文化性原则外,中国是个少数民族居多的国家,不同的名族对颜色的钟爱也有所不同。
3.2 规划设计方法
对城市整体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方法,需要首先对一个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人情风貌、城市规划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城市灯光设计整体中,需要道路灯光系统、商业区、景观区、行政中心区、居住区这几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区、铁路站场以及仓储区等等,对于不同的区域在光色选择上需注意在照明设计中满足各个区的功能需要,注意不同的区域具有其不同的个性,通过其不同的功能,选取适宜的光色照明。
4 结语
因而,随着城市夜生活的增加,人们的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因而需对城市的灯光设计进行合理设计分析,在关于城市夜晚照明色彩研究中,首先需要考虑照明色彩的几种主要色调,需要把色彩搭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景观搭配在一起,同时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在对城市夜晚照明色彩研究过程中,需要首先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把握不同的城市特点,把城市特点与灯光色彩照明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张馨予.光与色的格调——城市景观照明光环境设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0.
[2] 王晖.城市特色性夜景观照明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
[3] 李素云.城市照明色彩体系规划设计方法初探[J].山西建筑,2009,35(3):50-51.
[4] 郭乐峰,郝佳佳.色与光的交织——北京城市照明色彩研究初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9(2):59-61,64.
关键词:收音机;色彩文化;工业产品色彩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视觉的可读性(VisualLiterary)研究中,色彩是首要被提及并不可忽略的要素。色彩通过工业产品所体现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美学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变化而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将色彩与时间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关联性认识作为基本的理论前提,研究现当代工业设计产品领域中的色彩应用。世界现当代设计史中,中国1949年以来工业设计史的研究资料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尤其是50年代到80年代,大量历史材料、设计过程和历史产品被淘汰,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无人整理,成为中国当代工业设计史发展的一段空白①。在亚洲国家,日本的工业史由于资料的完整翔实,日本消费者产品消费习惯、色彩审美偏好相当明显,并且这些要素的传承也突出表现在当代的产品设计中。而这一时期中国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几乎与世界不接触。也恰恰是这个时期中国的产品设计却体现出独到的价值和特点。虽然当时的中国设计师或多或少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观点的影响,但是却充满了原创精神,特别是独创的文化元素与创新商业模式的结合在上海市的工业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造就了海派文化。因此产生两个问题:一,当代设计缺乏对现代设计的传承,从而在设计本源和基因上失去了优秀产品设计所需的依托和滋养,如何衔接每个时期的设计并将其设计精神成功地嫁接和保留?二,现代设计色彩研究被忽略,其文献文档的疏漏,成为中国色彩文化研究中的短板。如何充实和补充内容以及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成为色彩研究者刻不容缓的工作和使命。基于以上问题,研究选择上海工业产品中的收音机作为对象,基于色彩文化的学术研究框架,进行独立的色彩学研究。上海作为现代中国轻工业设计发祥地,其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几乎是一部中国现代工业设计史的缩影。当时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全国市场炙手可热的商品,各种上海品牌成为社会人群消费能力的象征,而收音机由于品种丰富,需求量大,成为了一个代表性的产品。对于上海工业产品设计的色彩学研究,在文献档案中增添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产品的色彩系统研究和数据,填补中国现当代工业设计史色彩研究的空白。恰好顺应了中国新一轮鼓励创新创业、新的智能制造产业转型与布局的大趋势。希望通过研究能使过去的历史与今天的语境产生对话,更能与世界进行对话,重塑这段历史在世界当代设计史中应有的一席之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结合量化和质化研究,从色彩学的色彩取样到设计学的色彩构成及配色等方面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得出分类型代表性产品色彩特征的变化趋势,并尝试解释变化大趋势背后的人文因素。
(一)研究对象及取样
在研究策略上,采用案例分析结合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上海20世纪50~80年代生产的17个收音机品牌,共计50个样本,进行材料、形态、比例与色彩关系间的多维度分析与整理,依据数据绘制色彩谱系,对比每组类型产品的色彩特征,给出色彩与其它变量相互影响下的真实产品案例,以此来反映色彩审美与色彩工艺的变迁。通过解读这个时期为代表的过去,来预见与创造可知的未来。
(二)方法的应用
1.色彩特征的调查运用AdobeClourCC软件帮助检测样本图像,识别出5个色彩特征即特征色(Identifiedcolour)。在设置彩色环境下,五种色彩的生成帮助描述和理解了被测产品的主要色彩构成、主色调及主要辅助色调。通过色轮来分析各种颜色的具体数值。其色彩系统表述可以分为:CMYK,RGB,HEX,LAB,HSB。探索色彩在色轮上的数值变化和阈值的区间,了解色彩变化的特性和属性。2.色彩搭配方案基于对特征色的检测,定义产品的主色调及辅助色的色相、数量及色彩关系,从而完整地分析出产品的色彩构成及主要的色彩配搭方案,从中试图找到是否有必然的共性和特殊性。在本研究中将由计算机检测出的第一特征色预定为主色调,经过数据修正后,色彩面积大于60%被认定为主色调。对其他默认特征色定义为辅助色,辅助色也因各种色彩环境不同而将进行人为的修正和判断。3.色彩与材质罗列产品色彩与材质,分析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是否有关联性及特征。4.色彩谱系用AdobePhotoshopCC软件将产品图样像素化,生成色块图样表示了产品色彩的特征和色彩视觉感知。然后将每个产品色谱整合成一个色彩谱系,从中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所选择的一系列样本所特有的色彩感受。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色彩特征的调查
50组数据全部成功检测到色彩特征。特征色数量配比:依据AdobeClourCC软件的检测,并后期进行了数据修正结果。特征色色彩面积:第一特征色色彩面积超过60%共计42个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为84%。说明50个样本中,产品大多具有鲜明和显著的特征主色。样本色彩特征所反映出的色彩范围比较狭窄,色彩多采用间色;自然色如褐色、米色、驼色、咖啡色占多数特征色相;纯色和原色没有被广泛应用;第一特征色面积较大说明了主色调运用明显。特征色的调查能够全面和客观地表现出产品的色彩基本感受。
(二)色彩搭配方案
整理出的50组配色方案如图1所示,其结果与计算机软件生成的第一特征色分析结果相吻合。从色相分析,主色调明显,主色调中的间色、原色和纯色占很小比例。配色以1个主色调配以2~3个辅助色为主,配色方案少有采用反差对比度强烈的色彩设计,而多数应用色彩补差补偿的办法,尽可能保留了色彩的整体和谐度,强调了色彩与造型的统一性和平衡性。
(三)色彩与材质色彩与材质的分析
结果反映出色彩与材质并没有显著的关联性。大量样本主要材料为塑料及胶木,很少出现诸如金属、合成木料等材料。所体现的色相主要有黑色、灰色、棕色、褐色、黄色等,色调不局限于每个阈值范围,包含较广的深浅度。少量的木质材料以棕色、红色为主要色度,仅有一例为绿色。
(四)色彩谱系
虽然通过不同的软件运用和数据处理,色彩谱系的色彩特征和视觉感观,与色彩特征色和色彩搭配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四、结论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测试与分析,通过量化和质化研究的结合,对数据和色彩定位的适当修正,以保证色彩的表述与感观相符,增强研究的可靠性。得出的结果和探讨如下:
(一)在功能和造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特征色成为产品主要特征
由于当时音响的功率设计原因,收音机的发声部分占据大量空间,主要特征色绝大多数为收音机的音响部分。反映出色彩的面积分布受到了工业设计技术的影响。由于工业设计的基本结构较雷同,其设计布局和原理都很相似,不同款式的区别很大程度取决于收音机设计的色彩和构图。每个款式特定的用色在当时都可能成为一个产品的特征,甚至是一个显著的卖点。从而说明了色彩在当时产品设计中的所处重要性和决定性意义。
(二)色彩搭配高度体现平衡性,受到当时设计思潮的影响甚少
色彩搭配方案高度体现传统的平衡性、和谐性的审美倾向。大量的样本并没有体现出设计思维受到这一时期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只有少量木质收音机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线条和色彩的运用。通过对产品色彩重置的实验,发现由于配色的重构,产品整体的外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看到色彩在工业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设计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在此倡导的以色彩为先决的设计理念,或许可以为工业设计带来新的视角和设计出发点。
(三)色彩与材质的关联性不大
色彩没有明显地与材质产生关联性,也没有特定色彩与特定材料的连接。这说明了在当时色彩被理解成为设计外观,原始材料色诸如木本色等并未使用。上色的程序成为一项必定的设计过程。特征色的色域不宽广,也可能因为材料运用的局限。大部分收音机的材料都是木、胶木和塑料。材料的使用直接地反映出当时科技、经济等条件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每一次科技的飞跃,或新兴生产工艺的发展,都会改变产品的整体样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色彩。所以色彩不仅仅是属于视觉文化的范畴,同时也是涉及物质文化的研究。
(四)色彩谱系作为色彩文化的地图,为设计提供养料
色彩谱系研究是通过色彩图像化来演示产品的色彩表现及视觉感受。这种方法可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设计研究中。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色彩谱系不追求单一设计的独特性,而是用于探索整体设计的共同性。本研究用实例证明了色彩谱系作为一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样本,所呈现出的明显的色彩特性和趋势,是这个方法所能解决的在视觉领域中潜在的问题。同时色彩谱系所提供的图形将可成为可依据和参考的设计档案。其作用可以提供给设计师以色彩灵感和元素。这些色块来源于原创的设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和色彩偏好,具有时代的象征性和寓意。其独特性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是特定历史的色彩文化的地图。对这些色彩的重新认识和重新提炼,正是对固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为中国的设计提供精神上的滋养。色彩的时间性所反映出的不只是设计的局限性,更是设计流变和色彩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发展。每一个时代的色彩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社会集体意识和记忆的存储器。发掘过去色彩的记忆,不是为了单纯的美学追求,而是试图理解和重建色彩所表达的意涵和意义。有理由相信这些色彩所指代的象征性,在具有时代性的同时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普遍性,因为文化是可传承的记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色彩应用;色彩搭配
居住环境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家,家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在自己的领地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放松,家不仅温馨舒适,还承载了家人对家庭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每个家由于人员、背景、喜好、文化等原因,都有独特的设计,与众不同的色彩。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色彩的认识逐步增加,对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要求也相应增加,不能色彩单一、枯燥,也不能色彩混杂,没有主次。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室内空间的时候,色彩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室内装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居住空间的组成实质上是家庭活动的性质构成,范围广泛、内容复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种性质的空间,既公共活动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公共空间是以家庭共同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场地,公共活动空间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是兼具日常群体生活、亲友聚会联谊的空间。私密性空间是为家庭成员独自进行私密行为所涉及提供的空间。两种不同的性质空间在色彩的烘托修饰下体现出不同风格的室内气氛。通过对色彩的内涵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色彩在居住空间中情感、环保、舒适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色彩最先被眼睛看到,在脑子中存有一个映象,而且不同的色彩不同的亮度在大脑中的映象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映象产生的联想就是人的感觉。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人的视觉跟感觉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眼睛看到了设计效果,然后才体会到或温馨或压抑或喜欢或讨厌的感受。色彩本身并没有情感因素,但色彩对人的思维和精神的影响力是存在的,当人通过眼睛发现了色彩并在脑中存有映象,并产生联想,色彩就有了情绪和感情。家是每个人的心灵港湾,温暖又舒适,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牵动不同的心理感情变化。利用色彩对人的心理美感效应来组织色调在室内色彩设计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室内色彩、绿植、各种家居、电器等颜色的搭配在不同的心理美感效应下,体现出各种风格,任何一种风格,都体现了居住者对室内环境的环保和舒适的追求,以及对家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三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合理的利用色彩搭配。
一、室内设计的色彩关系
1.色彩的互动关系
室内结构把建筑联成一体,但色彩是独立的,合理利用色彩的互动关系可以做到线条结构的完美过渡,用色彩本身在视觉上描绘出一个建筑物。色彩可以延伸墙体,提升天花板的高度,使整个室内空间看起来高大明亮。(1)将室内视为空间地面和天花板色彩影响了人们对空间高度的感觉,墙体的色彩定义了空间的范围。通常房间面积越大或窗户面积越大,越不会有狭小和局促感。房间中所有的高彩度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会给人凸出的感觉,凸出了物体的视觉效果,放大了物体在整个格局的视觉效果;而低彩度的颜色(如蓝色、蓝紫色等冷色)给人凹陷的感觉,将物体的视觉效果变小,把观者的注意力拉回在家具设备、艺术品、房间的结构和功能等。(2)将室内看成平面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把室内建筑结构看成独立的、有界限的垂直平面和水平面,然后就可以自由地分别设计每一个表面。垂直面:首先将建筑内所有的垂直平面独立出来,选择想要的色彩,然后将这些平面组合成整体时,细节上微调色彩的搭配,使色彩在整体上做到和谐的互动。水平面:水平面主要是指天花板和地面,水平面的色彩是通过视觉重量来度量的。天花板上用高彩度的颜色使高度变低,低彩度的颜色使高度变高。白色、奶白或天花板本身的色彩具有最轻的视觉重量和色相及明度关系,这些色彩在环境中是最具扩展性的元素。(3)色彩的缓冲间隔众所周知,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改变人视觉下的空间的大小,但其实色彩本身也会占用空间大小。色彩过于炫丽,带给空间的活力越多,但占用的空间越多。炫丽、夸张、特别的色彩,刺眼的色彩组合比静止的浅色需要更多的缓冲间隔来适应整体的色调。当空间转换的时候,色彩需要一定的缓冲间隔来适应整个大的色调。因此,室内空间色彩设计时候,合理利用色彩的缓冲间隔是很有必要的。
2.案例分析
通过客厅和餐厅的案例分析色彩的互动关系。客厅朝南,南向属火,不宜用纯度较高的颜色进行装饰,因此选用了暖色调的明咖啡色来装饰,配以白色的沙发,再辅以绿色植物的点缀,让沉闷的空间顿时鲜活了起来。餐厅作为客厅的延伸,色调自然是延续了客厅的色彩,除了墙面,餐桌也同样选择了沙发的白色,不仅给不同的色彩提供了缓冲间隔,而且使整个空间浑然一体,完美衔接。客厅和餐厅选择同样的明咖啡色,餐桌和沙发都选择了白色,天花板也是白色,色彩的延续让整个空间互动,同时白色的天花板跟白色的家居拉伸了空间的高度,使得居住空间更加的开阔。利用绿植等亮色提升小格调,使得主色调清新又不乏趣味,整个空间的色彩遥相呼应。
二、室内设计的色彩要求
室内设计的色彩有什么要求呢?首先要提升室内设计的审美性。色彩本身是静止的,没有美丑没有情绪没有情感,只有通过衬托和修饰的方法对色彩进行调和,给人以心理上良好的色彩享受和审美愉悦。设计师在色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色彩对人们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作用,合理利用色彩所引起的联想和产生的感情效果,结合居住空间主人对色彩的喜好和需求,创造出有层次,有性格的完美色彩空间。不同的年龄、性格、文化、传统等对色彩的需求也不同,选择合理的色彩搭配,也能创造出各种形态的意蕴美。其次是考虑色彩在实际空间的表现效果。色彩设计不能脱离实际空间,要充分的考虑到实际空间问题,比如空间、环境、功能、采光等问题。色彩设计只是整个室内设计的一部分,必须要跟其他模块整体保持一致,相互呼应,互相调和。所有的模块都组合在一起时候,实际空间会改变色彩的表现。在整体背景下观看色彩表现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某些家具或装饰品在亮度和色相上都会改变,比如,亮色在昏暗的背景下会变暗,深色在明亮的整体背景下会更深,中间色调会因为整体的大背景的不同,或明或暗。同样色相也会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设计师在色彩搭配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色彩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图纸上的设计,还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就行多种尝试。一般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会建立一个模拟模型,充分模拟室内空间的实际空间,进而将实际空间因素带来的问题考虑到设计当中,不仅仅只是纸上谈兵。通过别墅色彩案例来分析室内设计的色彩要求,木地板选择了深色,把所有的地面空间联成整体,配上过渡的灰色调,厨房的橱柜选用较浅的颜色,不仅实现了色彩的互动关系,合理的利用了色彩的缓冲间隔,而且在视觉上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卧室的白色墙面搭白色的家具,再加上红色的抱枕和彩色地垫的衬托显得更有灵性。大胆的选用高彩度颜色,凸出表现了抱枕和地垫的衬托作用,通过相互衬托对色彩进行调和,给人一种特殊的美。在实际设计中,可在实际空间中进行多种尝试组合,选择出最完美的表现效果。
三、色彩搭配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所有的主观感受都是来自于人,色彩也是通过人的眼睛观看和大脑联想来形成感受。当装修完毕,人们通过眼睛看到,大脑联想而产生温馨、舒服或这就是我要的家的感觉,其中色彩对感觉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人因为年龄、职业、性别、色彩偏好的不同,对同一色彩同一色调产生的感觉也不同,要想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色彩需求,这就要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充分的对家庭成员的成长背景、活动轨迹、色彩偏好、主要色调等进行调研沟通。主色调只有一个,不可能在整体上满足所有人的色彩需求,但可以在私密空间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特殊色彩需求,在整体大的色调下,适当的选择小色调突出家庭成员的色彩需求,使感情得到满足和释放。协调统一原则:设计师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采取主色调统一,小色调点睛的方式。整体的主要色调要保持一致,选取一到两种色彩为主色调,不能引入过多的色彩种类,这样会导致主次不清,影响色彩设计的总体色调。家具、装饰织物、光照的色彩作为次要色调,也要与主色调保持一致或相互调和,可以选择与主色调同色或相近的色彩,达到拉伸空间和色彩缓冲的作用。为了避免色彩的单一性,可以利用绿植、装饰物的亮色作为点睛之笔,绿植的绿色和装饰物的亮色(红色、黄色、橙色等)可以凸显亮点,使得居住空间主色调一致,小色调清新。不过绿植和装饰物的位置选择要合理,不宜过多,过多会造成主次不分的错觉。功能性原则:居住空间除了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外,主要还是用来居住,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客厅、厨房、卫生间、书房、卧室等。客厅可以有很多种风格,可以奢华大气,也可以温馨糅合,根据居住人的需求而定。卧室是私人空间,需要根据居住人的色彩偏好而定,一般以暖色为主,辅以窗帘色彩的协调。白色家具可配浅咖啡、浅蓝、米色窗帘,使房间显得优雅清新。厨房、卫生间不仅需要美观,还要适合打扫清洁,可以选择耐脏的透明度较高的颜色搭配。针对功能性原则选取卫生间的案例作为参考。卫生间整体是灰度的雅致色调,整个灰色调的空间,配上白色的卫浴用品,再加上深色的门,黑白灰的结合把整个空间巧妙的连接在一起。再加上绿色植物的点缀,使卫生间既整洁又清新。
四、结语
人们通过眼睛将色彩留在脑海里,大脑处理色彩带来的联想,从而产生所谓的感受。而室内空间设计的色彩设计充分利用到人们的视觉和感官,将人们对色彩的见解、喜爱、追求全部都表现在家的设计上,让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家的温馨舒适,而且得到了精神满足。本文通过对色彩内涵的分析,研究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关系和色彩要求,分析色彩在室内各空间的利用,合理利用居住环境中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不同的室内空间气氛,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中式空间;家纺色彩;设计趋势
一、研究背景
目前,文化间的相互交流、融合、碰撞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中国的本土文化正在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更多的外来设计文化,迸发出了丰富多彩的风格潮流、巧夺天工的设计手法[1]。新中式空间中家纺正是为了满足这样的设计需求,它以传统中式为设计基础,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维、设计理念结合到现代的家纺设计中,为家国内纺行业的设计风格本土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出路。色彩是家纺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也是人们对家纺的两大直观认识之一。合理的设计家纺产品色彩,一方面可以使得用户获得更加愉悦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引领家纺行业,甚至家居行业的时尚,在残酷的行业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2]。为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家纺色彩设计”研究课题以及国内家纺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新中式”的内涵
目前国内业界关于“新中式”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是业界人士普遍认同“新中式”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点:1中国传统文化、设计风格;2紧密联系当下的时代背景,而非完全复古;3其功能应该是服务、引领当下国内家居、服饰等设计。新中式是传承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在中国梦的带领下的新时代创新[3]。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大量家纺企业和设计学的专家学者们[4-6]都在致力于新中式家具风格的探论和研究。如下图1所示的“钱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钱椅”的外形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铜钱的构型,“外圆内方”,与现代椅子设计理念中复杂造型和精致手工雕刻不同,“钱椅”的构型以简单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将一个传统的明式圈椅的精髓勾勒出来,使人不经意就能联想到“天圆地方”、“承天象地”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息,但是与中国传统椅子构型略有不同的是,“钱椅”靠背是采用的在人性化的环形设计,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三、新中式空间中的家纺色彩设计要素
新中式空间中的家纺色彩设计风格、方式,根据不同的家纺公司、研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是这些不同的划分总可以归纳为两个设计要素,即色彩的搭配和色彩的特点。
(一)色彩的搭配
新中式空间下家纺的色彩搭配一直是其设计的最后重要的要素之一,良好的色彩搭配可以及时将用户的眼球吸引,并改善用户的情绪等。为此,对色彩的搭配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不应该机械模仿或堆砌传统中式家具中色彩搭配风格,而是应该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传统色彩及其搭配方法,结合现代的生活节奏、理念以及设计手法来表现。中国传统的家纺(家居)色彩的搭配主要有两种风格对现代设计影响较大,一种是园林建筑及其家居的“黑、白、灰”色彩的组合搭配,另一种是清代皇室以“红、黄”为主的色彩组合搭配[7]。这两种搭配方式或“写意”或“威严”,都具有中庸思想的特点,缺少了亲切与舒适之感。而新中式的家纺色彩搭配,却需要强调用户的体验,试图使用户收获“亲切与舒适”的体验。此外,现代家纺的色彩搭配也不拘一格,千变万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中庸思想。
(二)色彩的特点
中国传统家纺的色彩具有“沉重”的特点,而新中式空间中的家纺的色彩,乃至家居空间布置都应该具有“浓而不艳”的特点[8]。现代家纺色彩中“浓”的特点是指与传统的家居色彩选用相比,现代家纺并不仅仅限于“黑、白、灰”或者“红、黄”等色系,通常会采用鲜艳、跳跃的色彩来进行家纺设计。比如现代家纺中大量使用的大红色、紫色等非传统色彩元素。而其中“不艳”则是指,现代家纺设计的色彩选用并不是完全天马星空,任意选择的、设计人员在色彩的选用时,往往试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等因素考虑进去。根据前人的实例调研分析[9]可知,中国国内的消费者对家居具有“艳丽”色彩的认同度不高。而“浓”与“不艳”之前的权衡把握,一方面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文化,另一方面也对家纺设计者的设计水平、设计理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0]。
四、新中式空间中的家纺色彩设计的趋势
根据前文的赘述,新中式的家纺设计应该兼顾以下三个特点[11]:1.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2.可以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气息;3.注重用户的个人喜好与感受。其色彩的选择也不例外。那么,从整体上讲,新中式的家纺色彩设计也具有以下三个趋势[12]:1.在设计的表达内涵上,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2.紧跟时代脉搏,将现代流行服饰、装饰等中的色彩元素引入到家纺色彩设计中;3.针对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展开一对一的家纺设计、色彩选择。在设计表达内涵上,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其做新的解读,并融入到家纺设计、色彩设计中,这个发展趋势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眼前一亮。将其他行业中的流行色彩,引入到家纺色彩选择设计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针对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展开一对一的家纺设计、色彩选择则需要大量的设计咨询人才。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使用的家纺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新中式空间中家纺以传统中式文化、设计理念为基础,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维、设计理念结合到现代的家纺设计中,为家国内纺行业的设计风格本土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本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中式”的内涵,指出了其核心内涵为传统中式风格与新时代的有机结合,然后从色彩搭配以及色彩特点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中式空间中的家纺色彩设计要素,最后对新中式空间中的家纺色彩设计趋势做了详细论述。
参考文献:
1 道路色彩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道路建设对完善城市功能、敞开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按使用功能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车行道与步行道。过去受工程材料所限,车行道的色彩以灰暗居多。近年来,各色车行道地砖,防撞栏的应用使得色彩在车行道路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在色彩设计时,其与车行道路使用的安全性,顺畅性紧密联系,应切实保证视觉的连贯性,避免产生错觉和视线干扰。
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不同,除了组织交通和引导人流外,更注重景观上的变化,传统的路面铺装大多以灰色调的石材来进行各种纹样设计。在现代环境中,除沿用传统材料外,水泥彩砖,彩色卵石,文化石,广场路等材料被广泛采用。整体上对色彩进行考虑,与周围的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运用色彩把“情节”赋予环境,从而作用于人的心理。
2 建筑色彩
建筑作为城市色彩又一不可或缺的载体,其色彩的运用需结合其特定的功能形式来进行表达。
商业建筑以别致、醒目展现自身色彩,便于营造更好的广告效应,其目的在于体现自身的商业性质,提升顾客参与和购买的欲望,完美的商业环境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实用功能,也要突出空间的个性,同一色相用明度的变化产生对比;同一明度的颜色,也可以用不同色相或纯度产生对比;近似色和邻近色的运用,有利于组成和谐的色调。为了增加空间色彩的活跃气氛,往往也可使用对比色或补色,但需要运用主色调来确保和谐,如家电卖场为了展现较强的科技感,多采用银色或乳白色来表达这种性格;餐饮建筑为了促进人们的食欲,多采用较为明快的色彩,如肯德基的大红,德克士的橘黄;一些冷饮店则采用纯白,浅绿等清新的色彩,居住建筑作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空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与一般美术创作不同,其色彩的选取与构图在很多时候要以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及造型为依据,因此,居住建筑色彩最常见的布置方式就是对不同的立面组成部分如墙面、阳台、窗台、檐口、线脚、屋顶等分别设色,加以强调,并相应的体现地域特色及文化属性,增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认同感。
医院建筑色彩宜以单色为主。有关色彩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与人的色彩兴奋到消沉的刺激程度完全一致。处于光谱中段的绿色因此被称为“生理平衡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色彩专家率先将“色彩调节”技术应用在医院的手术室中,将白墙刷成绿色,不但有助于稳定医生的情绪,还可消除医生久视血红色而产生的视觉疲劳,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和眼睛需要中间的灰色,如果缺乏这种灰色就会变得不稳定,无法获得平衡和休息。医院建筑中,除医疗的专用空间以外,一般大面积的色彩宜淡雅,适于使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充分考虑到光和色彩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将极大地改善就医环境。
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不仅关系着建筑环境功能的改善,而且对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发生都起着重要作用,将色彩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周边的建筑及环境相协调,要注重减弱位于市区的工业建筑与城市公共建筑在形象上的差异,使其符合特定类型工业建筑的风格定位,同时能够充分体现企业风采。
3 植物色彩
植物自身丰富的色彩可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营造缤纷的色彩景观,并且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动态的色彩效果,公园的入口及主要景点常采用色彩进行强调。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感染作用,“九九昆明世博会”的主入口内和迎宾大道上以红色为主构成的主体花柱,结合地面黄色、红色组成的曲线图案,给游人以热烈的欢快感,从而形成一种欢畅热烈的气氛,使游客的观赏兴致顿时提高,为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对环境的需求,我们通常采用植物的色彩、姿形及线条进行设计、搭配;采用不同的铺装色彩、形式及纹样相协调。另外,不同植物的各个季相可以产生流动的色彩规律,表现独特的季相美,根据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植物色彩,以达到理想的环境效果,使城市环境色彩更趋柔和淡雅,清新宜人。
4 灯光色彩
建筑在白天具有鲜明的色彩形象,在夜间若缺少灯光照明就会黯然失色。因此夜间灯光照明也是景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由灯光所形成的夜间色彩感往往比昼间建筑色彩更为强烈,因而能营造出丰富变换的环境氛围,当前城市景观的发展正朝着“自然、秩序、互动”的方向发展,灯光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也应有其自身的自然性、秩序性和互动性,通过对建筑和被照物的理解和对建筑大环境的认同,用合理的表现方法体现建筑与灯光的完美结合。在合理的设计规划之中,建立起一种光的秩序,达到光的平衡,用光的对比表现建筑的尺度,用韵律和节奏表现建筑的细部,用色彩和变化表达生机和活力。通过对比、色彩、变化和韵律创造夜间的美感,用灯光的语言来表达景观的意境。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的悠久,无论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都会有其特色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和传统因素而形成自己特定的色彩,并展现在城市和社会生活中。城市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历史,将一个城市和地区表述其历史和文化的色彩语言合理的运用到城市建设中,这是丰富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积极而有效的策略,反之,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则无异于背弃历史,城市也终将失去其色彩魅力。
参考文献
[1]曹善琪,费麟.中国城市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高履泰,蒋仁敏.建筑色彩原理与技法[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胡仁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张长江.城市环境色彩管理与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黄东海.城市色彩设计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30):74-75.
[6]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M].蔡于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城市色彩;規划设计
一、城市色彩概述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硬质广场地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凡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招示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这仅是对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现机理、环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关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和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基准色,以及城市广告和各种公共车辆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依据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笔者主要从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和自然色的协调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分析
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对一个城市的色彩确定一个色调,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且通过色彩去识别城市和城市区域功能。
1、自然美的原则。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桂林城市建设中,是以桂林山水为主体,作为大背景色,建筑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和色彩,既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又使其融入山水之中。
2、与自然环境和谐原则。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统一或协调。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的协调。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比如,四川九寨沟和福建武夷山,作为旅游城市,其色彩鲜亮,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良好效果。或是冬天白雪皑皑的哈尔滨,城市暗红色调,亦比较容易找到平衡。或是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红色是人工色,鲜亮对远航轮船能起航行标志作用,其余全是自然色,将自然色巧妙的借用,实现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
3、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城市色彩一旦有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历史文化。因此,历史文化名城或古城,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城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起码在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相一致。西安市在对城墙内建筑改造过程中,就是采用唐代长安城青砖、红柱的主色调,去复兴大唐风采,不仅是对现存古迹保护和现代建筑改造,更是对这座历史名城文脉的延续。
4、城市功能区分原则。如同医院工作人员的服装颜色区分不同工作岗位一样,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二是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城市,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有损于城市形象。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城市行政中心,一般都比较凝重一些,色彩应偏于冷色;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泼一些,商业气息浓一些,色彩可大胆选用暖色;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可以是比较柔和的复合色系;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比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区分开。
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要点问题分析
1、城市色彩不宜商业化。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彩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的置放到城市建筑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上花花绿绿的广告,将整个城市的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造成严重的色彩污染,给人以喧嚣和紧张之感。
2、城市色彩不宜过分个性化。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新建筑为了突出自我,使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的眼球。一些单位或企业,不考虑城市色彩的协调性,以自我为重心、重点,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或最鲜亮颜色装饰建筑外表。有的房地产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紫数种色彩,争相斗艳的屹立于城市之中,由于建筑本身体量就大,它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就更严重。
3、城市色彩不宜赶时髦。多数情况下,追赶建筑色彩时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对城市色彩研究和规划,城市负责人、建筑师及建筑业主,并非出于商业目的,仅仅是为追赶新潮,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建筑有其时代性,但盲目追赶仿效建筑时髦倾向本身,就是违反建筑美学及文化本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外表清一色的白瓷面砖风靡全国,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悲哀。不管功能造型环境,一律白面砖,只能给人以贫血的感觉。关键不在白色本身,而是这种亮度高、反光强的白面砖,从不给人以悦目的感觉。它既难与城市的其他色彩相协调,又不是人们所普遍喜爱的色彩。因此,只有当每个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基础,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
四、结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既陌生又难以令人喜欢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来。无论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既然重新建设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去改变目前的现状,给城市建设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这就是要积极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本文以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探讨。
参考文献:
【城市色彩设计研究的论文】推荐阅读:
色彩设计研究论文11-15
室内色彩设计研究论文07-04
会展展示空间色彩设计研究论文07-16
人性化室内色彩设计研究论文06-05
色彩设计研究10-06
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探讨论文10-05
色彩图形与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论文06-21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12-01
海报设计中色彩的应用09-22
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