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文化的文章(推荐8篇)
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新××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文化建设不断加快,呈现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建成文化馆(站)379个,居委会文化体育活动室4733个,建成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面积总计3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县市区、社区、小区三级衔接,大、中、小配套,高、中、低互补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二是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加强。袁州区的××评话、脱胎漆器制作工艺,万载县的开口傩、得胜鼓、烟花制作工艺、夏布制作工艺,樟树市的药俗和丰城市的岳家狮八个项目均已申报成为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目前,全市正在积极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文化艺术精品迭出。“上高县摄影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3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民摄影艺术之乡”,《寒儒求监》获国家文化部“田汉创作奖”,《小镇霸王花》、《派饭》、《春渡》等剧目参加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和首届农民艺术节,袁州区的版画将赣西文化特征的装饰雕刻、剪纸刺绣、漆器图案和民间彩灯融入创作中,在全国版画界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有20件作品被国家选送到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版画大展,有1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四是文化品牌效应显现。围绕“心圈廊”战略构想和打造“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目标,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禅宗文化、农耕文化、月亮文化三大品牌,特别是今年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作为“嫦娥的故里,明月的家乡”的文化特色。
在看到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文化设备较紧缺,文化人才不足,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从总体上来看,我市滞后的文化建设现状已经开始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这就要求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文化工作者把住时代的脉搏,呼吸时代的空气,沐浴时代的风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品。为进一步抓好我市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抓好“四项工作”
(1)教育强市。教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美好××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市在教育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资源,“两基”教育在全省率先达标,正在向高标准、高质量“普九”迈进;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全省领先;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行列;××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招生,××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要立足现有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院校,鼓励各种资本兴建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或分校,强化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2)卫生兴市。近几年来,我市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提高,基层卫生工作得到加强,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升。特别是2005年8月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后,通过创卫这个载体,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可以说创卫创出了效益,创出了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管理主体、管理责任和管理权限,理顺各个方面的关系,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巩固创卫成效,使创卫的成果让全市人民共享。
(3)体育活市。我市积极实施“群众体育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突出发展”战略,以体育促进经济,特别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4年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和数十项国家级比赛,××体育中心、××水上运动基地分别为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和国家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体育事业见证着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要打好、打活这张特色牌,使全市体育品牌无形资产迅速扩张升值成为全市的一个亮点。
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重视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 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文精神支持力量, 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不可忽视的动力源泉。如果把人类的文化活动比喻成一个金字塔, 文化权利是底座, 文化成果是塔身, 文化创意是塔尖。这个底座越宽厚, 塔身就越丰满, 塔尖就高耸入云。[1]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有效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组织并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 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2]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成果只有实现了普遍均等性和普惠性, 才能使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推动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 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社区是指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 社区的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就是“大社会”的缩影。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从而孕育了自身特有的社区文化,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刘延东)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础支撑。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 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 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面貌,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文化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元素,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担负着价值体系重构、提高居民素养、稳定变迁秩序、增强归属认同的重要历史使命。社区文化发展得好, 城市基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越牢固, 在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同时塑造公民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价值观, 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
第一, 缓解城市二元结构的文化冲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城乡文化在冲突中尝试性融合, 加之城市原有经济差别带来的文化异化, 城市二元结构在文化上矛盾突显。这些不利于社区居民凝聚力的增强, 弱化了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和进步, 构建和谐文明的城市, 就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和支持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 增进彼此精神和情感交流, 社区文化要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引导居民消除隔阂, 增强社区凝聚力。
第二, 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社会形态和城市居民的素质。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会让整座城市良性运行, 增强自适应性。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 社区的文化建设状况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缩影, 城市文化特色与独特文化氛围的呈现, 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社区文化建设集中体现着整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综合实力, 对于树立城市文化品牌, 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内在动力。
第三,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道德修养, 维护社区的稳定和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领, 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以导向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鲜明的价值取向。社区文化的基层性、公益性、丰富性、特色性、参与性、服务性集中体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蕴含的基本价值, 成为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中的反映, 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 它已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认同, 并对社区内的居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规范作用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和不可替代的。”[3]可见, 社区文化虽不具备法律的效力但是却具有文化认同上的道德约束力。社区文化通过充实居民的文化生活、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和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精神文化保障, 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贡献。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设立“城市社区文化中心 (文化活动室) 设备购置”专项资金, 用于全国城市街道文化站 (社区文化中心) 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截至到2011年, 累计投入5.7亿元, 补助1276个社区文化中心 (街道文化站) 和727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从总体上说,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 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得到重视, 社区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投入。但不难看到,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全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区域特色、供需契合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 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意识薄弱。社区认同意识, 是指社区内所聚集居民的归属意识。指“社区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 这种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4]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缺失是导致社区认同意识弱化的主体原因, 目前社区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疏远感普遍存在, 难以通过彼此的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社区文化活动难以得到积极的响应, 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得到良性的发展, 文化建设社会效益不高。
第二, 城市二元结构形成的文化冲突是社区文化建设一大症结。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与原住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化, 原住居民不同阶层的公共服务差别待遇, 在社区文化上也形成了明显的冲突, 致使不同的居民群体在文化价值认同, 以及文化参与意识上出现了矛盾。来自家庭、工作环境、大众媒体、联系群体等诸多因素使居民形成了不同文化价值观, 不同文化价值观影响着社区个体居民对社区文化的态度与认识, 从主观上弱化了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第三, 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管自理能力差。我国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正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 在建设思路上行政化色彩浓重, 社区自治的实现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制度设计与城市规划中, 很少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部门职责分工不清,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虽然有的地方政府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加强了对社区文化的重视, 但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化的方式逐级分配建设任务, 从发展思路、建设步骤到内容形式, 都唯行政命令是从, 这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区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 导致群众自觉参与意识薄弱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这种被动性的文化参与使社区的文化活动由于主体缺失而流于形式。
第四, 社区资源配置不均衡, 资源利用率低, 共享机制不完善。社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投入的不平衡, 有的社区文化资源闲置, 而有的社区文化资源不足甚至没有, 资源丰富的社区与资源贫乏的社区之间也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在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对有形资源重视多, 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 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的多, 对盘活资源协商少。[5]社区文化建设的行政化、权力分配的条块分割、社区文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不同, 以及资源占有者的自我保护行为都限制了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另外, 社区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 重设施建设, 轻利用效率, 抓物质环境的改造, 轻人文环境的营造, 重形式主义, 轻长效发展, 是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发展后劲儿, 没有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
第五, 社区文化建设内容趋同, 形式单一。社会的发展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城市发展模式趋同, 使社区文化建设也走向了复制模式。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往往一个社区成功践行, 千万个社区效仿, 尽管城市的相互融合性增强, 但许多城市社区还是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 社区地域上的差距、风俗习惯的不同等都是社区文化差异的形成因素, 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一味地照搬照抄, 只能使社区文化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同时, 也违背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政府付出的建设成本一旦失去社区居民的认同, 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六, 社区文化建设主体构成上结构失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积极参与和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构成一般是老年人、儿童, 以及以失业人员、贫困人群为代表的一些弱势群体,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自乐的色彩。简单文化娱乐活动较多, 文体竞技类活动较少, 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很少甚至没有。广大的青壮年一般都游离于社区文化活动之外, 通过现代化的交流与活动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文化圈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社区文化建设缺少规划设计, 组织力度不足, 从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社区专业化人才缺少, 对一批业务强、素质高的文化人才缺乏有效的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服务难以实现供需契合;三是社区文化投入的不足, 使社区文化设施落后, 居民自筹资金的方式使社区文化活动难以推陈出新, 提高档次, 形成规模;再者,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趋同和形式单一, 不符合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影响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从基础上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高低, 也是衡量国家整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和民族素养的标志,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 树立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 强化社区归属感。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构成主体, 要以社区文化活动为纽带, 通过号召和鼓励居民组织参加来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首先, 要加大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 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有意识的积极引导居民加入到活动中来, 注重开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推出典型, 促进各种团体之间的交流, 让居民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再者, 建立社区弱势群体文化权益保障机制,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家庭、农业转移人员等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其提供免费或低偿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使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和谐, 还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积极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第二, 淡化行政, 提高自治。提高社区自管自治的能力, 可以有效避免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化、走过场、效果差的状况。其一, 要明确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社区文化活动的决策、组织和领导居民都应该积极参与, 让社区文化整整体现本社区的特色, 符合本社区的文化需求;其二, 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者的社区居委会要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 让居民的文化诉求得以充分的表达, 根据居民的具体需求, 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并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知识宣传、文化展览等活动。其三, 淡化行政, 不是不要行政,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要做好“掌舵者”, 在社区文化资源调配、文化建设方向上掌好舵, 而不是单纯分派行政任务。
第三, 开放社区文化, 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社区文化建设也要走出封闭的路子, 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城市社区的历史形成以及地域上的差别, 有的社区文化资源充足, 例如体育场、学校、文化馆、图书馆, 以及其他文化企业单位分布相对丰富的社区, 许多文化资源甚至经常出现周期性闲置, 而有的社区文化资源相对较少甚至贫乏, 因此, 优化配置城市社区文化资源, 就要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 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投入,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 将社区企业资源通过低偿或无偿服务, 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政府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上, 以及日常维护方面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 确保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
第四, 注重特色, 多元供给, 实现供需契合。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对社区文化在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上存在不足, 经营性文化活动和政府分派活动较多, 文化活动的形式化使活动质量不高, 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 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偏低, 缺乏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也是造成社区文化单一的原因。社区文化建设的标准与制度缺失也是造成社区文化建设特色不足, 供需错位的原因。因此, 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特色化, 就必须在政策上鼓励社区的文化创新, 在资金上支持社区的文化创新, 给予社区自治自管权, 充分调动社区企业、学校、文化单位、家庭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 有质有量的文化活动, 健全居民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反馈机制, 通过菜单化的管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最重要的是要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经费使用、设施管理等给予明确的规定, 对文化活动的考核标准、管理权力、责任范围等列出详细的条文, 社区文化建设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下, 才能适应市场, 持续发展。
第五, 重视人才培养, 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专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来管理和经营, 所以要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通过培训、竞聘、选举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文化人才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来;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现人才, 充分发挥社区内文化工作者的作用, 使社区文化建设提高档次, 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 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 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体现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是社区稳定, 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石。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城市基础公共文化服务, 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花建.公民文化权利——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J].探索与争鸣, 2007, (3) .
[2]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53.
[3]阎志民主编:《跨世纪治国方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52.
[4]潘永康等.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J].社会学研究, 1996, (3) .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生活;城市文化品质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86-01
当“农民工”问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农民工文化生活成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重要内容和决策意志的时候,服务于农民工文化生活便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体系,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政府作为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共机构主体,其理想目标是以能够营造一种任何人,包括农民工都能在其中之一找到与自己的精神气质相合拍的场所,并能最大限度满足其需要的氛围,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因此,积极的态度是建立包括以政府为决策主导,文化部门为管理主体,多部门共协的组织领导体系,以公益文化事业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工作体系,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为基础,国家、社会、单位多种投入并举国的经费保障体系在内的三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体系,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样,既可以体现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代表公共文化利益,行使公共文化权力,承担公共文化责任的主导地位和责任内涵。
二、完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网络,搭建农民工文化活动平台,提高城市文化服务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服务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意义在于它的服务对象覆盖最广大职工社会群体,因为“文化是为劳动者服务的”!其特殊意义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文化的非主流性和身份的特殊性。在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网络建设中,其一是要发挥公益文化事业的职能作用,以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为主体,搭建起面向农民工文化活动平台。其二是要发挥社区的融合功能,以社区这依托,开辟覆盖城市,方便农民工参与的文化活动场所。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吸纳农民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农民工与社区居民和谐相处,以期逐步融入主流文化之中,是社区的责任;其三是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注农民工文化生活。农民工文化生活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和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在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同时,依法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
三、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繁荣城市文化生活。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行为的介入,使农民工文化生活逐渐摆脱“孤岛化”窘况,同样,我们也希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行为的介入,能使农民工文化生活不再仅限于打扑克、看电视、聊天等单调的活动状态。在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其一是要走出去,即深入农民工集中的社区、工地、把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化培训、流动图书等文化服务送到农民工身边,各地举办的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工地等文化下基层活动都是较好的典范;其二是要请进来,即打开馆、站、社区场所的大门,开展适合农民工休闲时间和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活动,文艺技能培训、文化知识培训等活动项目特别是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的培训,对农民工群体尤其重要,通过文化审美教育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其三是鼓励农民工自办文化,并注意加强监督和引导。既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文化空间,维护和发展农民工群体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城市文化背景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习俗、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加大以农民工为题材,反映农民工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创作力度,举办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对农民工文化活动加以先进性和时代性的正确引导,更多地吸纳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品牌的创建,引导农民工文化生活追求更加贴近现代城市文明吏这个新兴群体在向城市注入活力的同时,尽可能展示会的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实现城市文化丰富多彩的繁荣。
一、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1]是在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考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模型。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且提出其理论适用于次级的经济体,即城市或区域,构建了“钻石理论”模型;道格拉斯·韦伯斯特(Douglas Webster)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城市竞争力模型[2];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所依托“四对关系”和“八要素”构建了国家竞争力模型;贝格(Iain Begg)提出了“迷宫模型”,并与博迪(Martin Boddy)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了研究(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阿尔西(D·Arcy)、罗格森(Rogerson)、戈登(Gordon)等人则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网内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3];此外,克雷斯尔(Peter Karl Kresl)的双框架模型、龙迪内利(Dennis A.Rondinelli)的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模型、加德纳(Ben Gardiner)的金字塔模型等也该领域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理论地位。[4]
基于我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众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研究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提出了城市竞争力“弓弦模型”,把资源拥有和开发能力作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标准[5],其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为国内该领域的标杆性著作;宁越敏教授以国家竞争力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建议将城市竞争力提到战略高度加以研究[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包括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五个子系统[7];连玉明、王桂新、马世骏等人分别从城市价值、生态学等角度阐述了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理解。[2]
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需要一个合理的、严谨的评价体系,国内各学者对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总体来看,大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经济表现、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财政金融情况、商业贸易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情况、区位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人力资本储备状况、开放程度、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建设情况等。
二、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及生态文化景区建设简介
2.1滹沱河污染状况简介
滹沱河是子牙河系的重要干支,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穿太行山而入冀,经石家庄境内岗南和黄壁庄两大水库,过石家庄市区北部,经华北平原后流至河北省献县,在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阳河相汇入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滹沱河自黄壁庄出太行山后,由于地质原因形成了广袤的冲击扇平原,石家庄就座落于其中游和下游的冲击扇平原上,成了连接太行山和河北平原的要冲。滹沱河在石家庄境内流长206公里,是流经石家庄市的最大河流,也是石家庄市最大、最主要的行洪河道,时至今日仍为石家庄最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因此被誉为石家庄的“母亲河”。然而这条“母亲河”在近代却屡次遭受干涸断流和重度污染的危机。曾经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滹沱河,由于上游来水锐减,以及多年干旱少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石家庄人的眼里慢慢改变了颜色:河道干涸断流,两岸土地沙化,植被树木稀疏,生物种类锐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滹沱河甚至出现了常年断流,沙滩裸露,成了石家庄主要沙尘污染源之一。而同样令人痛心的是其所遭受的污染和破坏,滹沱河沿岸林立的小型化工企业的偷排偷放,周边居民生活垃圾的乱投乱弃,以及无节制的采矿采砂,使得滹沱河多年来一直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水质持续变差,生物多样性锐减,严重影响了石家庄的省会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2.2滹沱河综合整治及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实施情况介绍
为了打造大省省会,改善生态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石家庄市从2007年起,开始谋划滹沱河石家庄段的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整个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为南水北调中线至太行大街,全长16 公里;二期为太行大街至藁城东界,全长30 公里;三期为黄壁庄水库至南水北调中线,全长24 公里。工程估算总投资62.34 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8.94 亿元,生态环境工程投资25.42 亿元,配套费用17.98 亿元;建设资金主要以收储土地的转让、拍卖等市场运作方式筹集;整个工程预计年需水量9000 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景观用水、湿地用水和绿地用水,水源主要利用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南水北调弃水和冶河水、中水。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建设,滹沱河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生态效益显著。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依托于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的稳步推进,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石家庄市又着力推进了滹沱河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将古城正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到滹沱河的生态建设之中,同时建设了两岸各宽1公里,长16公里的生态绿廊;铺设了210亩的花海,并于2015年开放,预计2016年面积扩大10倍;建成了叶子广场、滹沱印记、古城映象、城市轨迹、黄金沙滩、荷香岛、鸟鸣岛、芦风岛等重要节点景观,使滹沱河两岸形成了集防护、景区、观赏、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区。
三、滹沱河综合整治及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对石家庄市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1生态效益显著 环境优化明显
在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今天,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已日益成为吸引现代资本流、信息流、物质流和人才流的理想场所,生态环境的优劣正逐渐成为考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及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将为石家庄市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水环境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将形成环石家庄北部的滨水景观长廊,配合环城水系建设,进一步改善石家庄市的水环境,大大增加城市区域生态用地面积,其中增加水面面积800 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500 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 多万平方米,人均增加水面面积3.6平方米、湿地面积6.8平方米、绿地面积2.7平方米。石忆邵、周蕾等人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生态用地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园林绿地规模和结构与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项组成因子呈显著正相关。[8]因此,这一工程所带来的巨大的生态效益,将通过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来促进石家庄市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石家庄市城市竞争力带来显著的提升效果。
3.1.2大气环境
滹沱河区域处于石家庄市的上风向,在治理之前是石家庄市沙尘的主要来源。整治工程完成后,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以起到固沙保土的作用,减少了城市的沙尘源,同时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对于雾霾现象的减缓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将在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由于增加了大量的水面和绿化面积,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可增加石家庄市的区域湿度,净化空气,降低气温,调节局部小气候,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间接促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预计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可降低4℃左右,相对湿度增加10%以上,为石家庄市的宜居、宜看、宜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打造生态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3.2丰富文化底蕴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 在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9]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文化力,成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它对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其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10]石家庄的建设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打造自己的历史文化品牌,弘扬自己的特色文化,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品质,进而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2.1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滹沱河是石家庄市的母亲河,孕育了石家庄早期的文明,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整治后的滹沱河,将以“绿色元素”和“水元素”承载起石家庄市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用全新的面貌传承石家庄市的历史文化。同时,这一工程还将石家庄市区和古城正定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石家庄市区现代文化与正定历史文化的连接,将正定几千年来的深厚文化纳入到石家庄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来,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有利于石家庄整体文化形象的优化和提升。
3.2.2增加娱乐和民俗活动场所 滹沱河是石家庄市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和城市景观的重要依托。治理后的滹沱河将拥有优美的滨河生态环境和完善的河岸景区配套设施,能够显著提高滹沱河区域生态景观的整体质量和品位,整治工程还在城市中开辟了大量的休闲娱乐场地,丰富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旅游休闲娱乐的选择。此外,滹沱河还成为了展示石家庄市及各县区民俗文化的绝佳场所,正定的春节大庙会、无极的店尚大鼓等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齐聚滹沱河,更彰显了石家庄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对于石家庄市城市文化的发扬和城市品位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3拓展城市空间 丰富发展内涵
城市空间是城市各种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空间和城市景观的地域载体。[11]一个城市只有具有足够的空间,才能保证城市功能的完整,保证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石家庄市是一个典型的集中式的发展格局,进入到21世纪,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格局已经无法满足石家庄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带来了诸多问题,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打造“一河两岸”新格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将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提升石家庄市的城市竞争力。
3.3.1从地域扩展来看
分析石家庄市周边用地可知,通过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石家庄市可以实现北跨滹沱河,将正定东部约130平方公里的可用地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中来,置换出来的原临河带沙荒地将成为发展建设用地,可以有效缓解石家庄市目前市区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为滹太新区建设提供背景和舞台,为石家庄市跨河发展、完成“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建设构想提供了相对充足的地域空间。
3.3.2从城市发展扩展来看
滹沱河综合整治开发,不单纯是一项水利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打通城市脉络、扩展城市空间的工程。整治工程使得滹沱河成为连接主城区与正定古城、正定新区的重要枢纽,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一方面,滹沱河流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丰富石家庄市的道路交通体系,将带动滹沱河区域的土地迅速升值,引导高端房地产业、高端休闲和特色休闲旅游业等产业的入驻,使滹沱河成为连接两岸城市发展空间的一条绿色经济纽带;另一方面,北跨之后滹沱河将成为石家庄市区的内河,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绿色的发展理念将把滹沱河沿岸打造成一条富有活力的、环境友好的、符合现代发展理念的新型产业经济带。这将为石家庄市带来优质的企业、高端人才和更加多样的发展选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石家庄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3.4消除安全隐患 打造安全城市
公共安全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 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12]城市安全涉及到社会秩序及管理、经济发展、人民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可以极大地提高石家庄市城市发展的安全保障,将对石家庄市宜居宜业城市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4.1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滹沱河流域历史上存在着极为频繁的洪涝灾害,每次洪水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多年来市区北部和正定县城所面临的洪涝隐患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对河床进行了平整、疏浚和美化,有效地遏制了周边工业及居民垃圾在河床内的随意倾倒,保持了行洪主槽的畅通,对穿跨河桥梁及两岸堤防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市区的行洪安全。另外,工程的实施高了防洪标准,将防洪标准从不足50 年一遇提高到100 年一遇,使得市区北部和正定县城的防洪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安全标准。
3.4.2保证城市用水安全
滹沱河是石家庄市的地下水源地,是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长期以来的严重污染正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用水安全。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通过严格的管理,可有效减少乃至杜绝向水源地保护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通过阻断垃圾污染,为地下水水质提供保障。同时,经过治理的滹沱河,可作为地下水补充的调节水库,在城市用水高峰期回灌地下水,形成地下水库,通过砂层过滤净化,对滹沱河水源地进行修复涵养,为城市储备并提供优质的地下水资源,既节约处理成本,又为满足城市供水提供了保障。城市用水安全的保障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程度,优化城市生活和生产秩序,彰显城市管理效能,这也是城市竞争力中环境力、管理力和秩序力提升的体现。
四、总结
综上所述,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及生态文化景区建设不仅仅是一项环境治理和建设工程,更是一项着眼于长远的惠民利民工程和潜力发展工程。它不仅限于环境治理或景区建设,而是将工程建设与城市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安全等多个方面对石家庄市的发展产生影响,以建设带动发展,用发展促进建设,加快石家庄市城市面貌的优化以及发展空间和方向的扩展,对于石家庄市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为早日实现“富民升位”目标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为群众谋福利、为_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共享创城成果,建设美丽_,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心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增一份光。在此,发出如下倡议:
1、当好文明风尚的传播者。_是我家,创建靠大家。我们衷心希望您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当好城市的文明使者,从我做起,增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觉性,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用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营造“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
2、当好文明行为的实践者。文明行为,重在坚持。我们应自觉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不乱丢垃圾、不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遵守交通法规,做到行走有道、乘车有序、坐车有礼、开车有德,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风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和大声喧哗,不损坏公共设施,不破坏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诚实守信,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
3、当好文明创建的引领者。创建文明城市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各级党政领导要率先垂范,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要示范引领,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带动广大市民自觉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中去。
4、好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推进城市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踊跃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共同培育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我们义不容辞。让我们携手并肩,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我们的_更美丽、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
_市创城办
一、**县市城市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县市现建成区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万。有街道500余条,垃圾
中转站19座,公厕45座,垃圾处理场3座。现有城市建设管理干部职工2000多人,担负着城市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户外广告管理以及道路绿化、亮化、清扫保洁等任务。近年来,该市以效能提升、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三种经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经营),引导商户进店、归市经营,努力实现“双退一还”。采取多种方式规范户外广告和取缔占道广告,广泛争取广告企业和广大市民对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意见、建议,把政府的工作目标与企业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兼顾,努力使户外广告设置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加大对胡喷乱画整治和督查力度,将路段分包到人,明确责任,有效遏制了“城市牛皮癣”的高发态势。沿街门店实行垃圾容器化,所产垃圾入篓归店,按时倾倒,达到垃圾不落地。道路清扫保洁制度健全,定人定岗,落实到人,实行“两次清扫、全天保洁”。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化管理,实行建筑垃圾准运制度,运输车辆加盖密封、无沿街抛洒,严厉查处私拉乱倒现象。垃圾中转站、公厕实行专人管理,站厕设备、设施出现故障一日内修复。
为对全市市区十几条主次干道和河道、桥梁标准性建筑进行亮化,全市180条背街小巷新增路灯1672盏,规划区内现有路灯迅速增加至14000盏,此外路灯所还对全市所有路段进行了不间断的维修,使主次干道亮化率达到98%以上,背街小巷亮化率达到96%以上。加强对城区公共绿地游园的管理,分片分路段专人管理,及时给予浇水、施肥、除草、保洁。
二、**县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市民素质较低,文明意识薄弱。一些市民缺乏文明意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肆意践踏绿地、毁绿,破坏绿化设施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商户故意毁坏门店前的行道树,为城市管理工作增加了强度。有的商家为了招徕顾客,将商品摆到店外,甚至占道经营。
(二)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是主次干道排水不畅,绿化带内侧无排水设施,部分街道人行道地面砖铺设有漏土现象,造成“晴天粉尘路,雨天水泥路”的现象。二是个别街道交接处路面硬化不到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致使街道每10平方米尘土数量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三是现有的集贸市场难以满足商户和居民的需求,市场布局不合理,城区部分街道存在各种摊点(群)乱摆、乱放问题。如滨河大道早上蔬菜批发市场,陈家坊街早上至中午菜集、晚上夜市,滨河路西段三监狱门口菜市场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另外,市政设施落后,施工机械老化,数量有限,管理不完善,不能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
(三)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城管执法的难点是一些弱势群体,这些人谋生心切,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意识不强,城管人员执行公务时往往难以得到他们的谅解和配合,城市管理的强制扣押容易激化矛盾,有时阻挠、抵制,严重者甚至围攻、谩骂、殴打城管执法人员。此外,部分管理人员执法意识不强,缺乏强制措施,管理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现有城管法规存在行政许可缺失、法规强制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市政监察缺乏必要的执法证件,城市管理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城管执法的权威性、有效性难以保证。
(四)城市的长效管理机制仍未形成。环卫管理网络还未真正覆盖到位,形成城区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的环卫管理分离,导致城市环卫管理“纵不能到底,横难以到边”,一些城中村的街巷、住宅小区的市容环卫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员和经费保障,环境卫生较差,群众反响较大。对于“门前五包”管理,目前仅仅依靠沿街单位的自律,缺少规范管理的措施,管理效果不理想。城市管理执法存在以罚代管的情况,形成治理过后又反复的现象,造成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有禁难止,反复回潮。
三、加强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城市管理要运用有限的资金,“花小钱、办大事”,进一步提高城市资源共享力,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精品化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和组织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知识、文明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等,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积极组织引导开展争创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建立政
府督导、部门督察、舆论监督、社会投诉的立体监督机制,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居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将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提高居民对综合执法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度。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城管队伍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岗位培训,规范队员的执法行为,增强执法责任意识,提高执法效能,打造一支文明、廉洁、勤政的城管执法队伍。
(二)以建促管,加快城市管理的配套设施建设。**县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绿化树木的成活造成严重损失,如热力管网在铺设及使用过程中,漏气跑气现象严重,造成行道树及绿化带树木花草大量死亡。要从城市规划建设的源头渗透城市管理意识,充分考虑城市管理的需要,严格管网、环卫设施等的规划建设,保证城管配套设施与城建项目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避免设施建设不到位给城管造成困难。加强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等场(点)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实行车辆归场归点停放,加强城区交通静、动态管理。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缓解城区管理压力。
(三)强化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水平。一是进行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增加城市市容、城市绿化、城区环境噪声污染、城市道路及交通秩序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改变目前城管部门管理职能缺位的现状。对一些图谋个人利益、偷盗路灯设施的不法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通过强制措施,规范提高市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二是要合理安置便民服务摊点,可以将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划为禁止区,严禁任何摊点占路经营或店外经营;将道路边角、小街巷设为控制区,合理设置一些便民性服务摊点,统一定点设置,统一管理标准,使城市管理工作更趋人性化和社会化。三是聘请协管员,在沿街商店门前划定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区域,与沿街业户共同规范门前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秩序。在城区主要道路划定机动车停车泊位,疏导乱停放的车辆。四是设立信息发布栏,清除“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方便居民发布信息。统一设计户外广告设置方案,并按要求把好审批关和设置关,充分考虑广告的设置档次、亮化效果,实现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管理。
绿色生产方式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紧紧抓住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两大纲目,从生产设计、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追求节能、省料、减污的综合效果,追求最小的物耗和能耗。二是循环生产。就是将“资源——产品——废物——污染物”单向流动的传统线性生产,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循环生产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质经过再生资源环节而进入再生产,同时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用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再生生产。再生生产不仅是将被消耗的资源经过再生技术处理,重新变成资源如再生金属、再生能源、再生塑料、再生纸浆等,更重要的是在消耗资源的时候,始终考虑和保持着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真正的绿色生产方式,应该是一种可以使资源再生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土地、水利、森林、大气等基础资源,有了再生生产的理念,就能保持更加良性循环的生态。
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培育绿色生产方式更重要,也更难做到。全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费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一次性消费的广泛出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为一个城市,工业制造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在制造业的背后,更为繁荣的是制造业所带动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这些生活行业所产生的污染还没有被足够认识。现在通行的看法是,生活消费产生的污染在许多方面大大超过工业生产所引起的污染。生活消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也超过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排放量。所以,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变革传统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观念追求消费的“生态性”,即从消费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消费结果,都不会对消费者及环境造成伤害和破坏。绿色消费观念强调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进行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适度消费。所以,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在生产方式上,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在生活方式上,培育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环保、诚信、互助、合作等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们要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消费观念,必须树立三大理念:一是建立新的生态循环系统,使生产和消费对生态无害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使自然资源能够不断循环利用。二是发现或创造新的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源,形成清洁化的生产。三是探寻资源再生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增量化。我们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上述三大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重新塑造生产和消费理念,促进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终极支撑。
2. 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规范生态行为。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生态伦理将伦理权利的主体扩展到人类之外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和整个自然,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评价自然环境的伦理权利与作用,超越人类利益来理解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以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追寻人与自然在伦理上的正确相处,使人与自然由相互对立走向和谐统一。
现代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为:人本观。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公民的环境权利,创造平等发展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吃上安全食品,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平等观。在整个宇宙系统中,自然万物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内在价值。所有物体不管有无生命,都应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权利。人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只有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待,才能安全地长久地在地球上繁衍和生存;和谐观。人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了解和掌握自然万物发展、运行的规律,尊重和顺应这些规律,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改善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伦理体系中的最高原则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观;责任观。人有享受环境的特权,更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尤其是企业,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能量、享受自然界恩赐的时候,必须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自律,承担起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始于自上而下的推动,主要是由政府出台政策和法规来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民众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行为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用生态眼光引导生态行为;用生态意识培育生态行为。生态伦理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生态伦理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体现在社会行为中。要把生态伦理建设的重点放在生态伦理的实践上,重视培育具有良好生态伦理行为的道德主体,提高生态伦理的实践能力,自觉学习和运用自然界的生态智慧,把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目标理想转化为实际的生态伦理行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必须用生态伦理的实践,培育、提升生态文明行为,最终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和平衡。
3. 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必须重视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生态环境问题,从空间上来说,是全世界的问题,全中国的问题,全省的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积累起来的问题。从环境状况来说,有些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被消耗,永远无法恢复。所以,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关键是要有制度的保证。
首先是国家战略规划制度。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与宏观发展决策中,从长远的生态目标来确立发展模式,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步骤和发展速度。从民族的、人类的根本利益与永续利益来计划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其次是环境法规制度。保护环境和资源,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随着法制的完善、法治的健全,最根本的保护还是要落实到法规制度上。对屡教不改的污染企业,对疯狂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单位与个人,对转嫁污染危机和治污成本的行为,在立法上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和刑事处罚力度。
再次是生态教育制度。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把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灌输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规范约束和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自觉承担生态保护的责任。
最后是生态考核制度。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总体评价;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的平行考量;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四条是最根本的要求。国家战略规划制度主要是使我们对环境和资源心中有底,心中有数,使我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要遵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且要遵守自然的规律、环境的规律,为了长远的利益。法规制度是对环境和资源最切实的保护,以往的法律体系关注的是人的经济性权利、政治性权利,环境法规制度关注人的环境性权利,均衡环境生态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所引发的利益冲突。教育制度是要保证通过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因为人们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态度与行为。考核制度,则为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行政首长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责任目标。在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在制度文明发育还不充分的文化氛围下,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不但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更严格一些。
在环境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设立专门服务机构。改变传统行政体制下重叠交叉的管理体制,设立环境与生态的专门服务机构,建立环境与生态的大部门体制,整合服务机构职能,明确服务范围与权限,为环境与生态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二,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即环境与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系、科学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体系。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环境技术、管理理念和法律框架,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与生态的法规和标准,充分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制度环境。
第三,建立科学、完备的信息网络。加快发展环境与生态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环境与生态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全面准确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状态、问题、规律、成果、经验与趋向,提高环境与生态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第四,提高治理环境与生态的科技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撑作用,加速核心部门的生态创新,促进环境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以技术创新带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
第五,推进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环境与生态,固然取决于政府部门及其“绿色行政”,但广大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也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扩大公众环境权益,重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文化游提升城市大品牌
可以说,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暨杜鹃花会的开幕,让原本从“五·一”黄金周开始的青岛乃至山东旅游,提前进入春季旅游季。作为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开幕之作的杜鹃花会,更是以大珠山“飞来春红第一山”的秀美景色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登山赏花、游园踏青——这只是人们认识魅力胶南的一个开始。众所周知,旅游对一座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也正因此,自2000年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胶南一直希望通过旅游来带动城市品牌的提升, “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的提出就是要充分利用胶南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来推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虽然胶南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但起点高、发展快。胶南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里既有“四山、两湾、一台、一岛”(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和藏马山;灵山湾和龙湾;琅琊台;灵山岛)这样优质的自然旅游风貌,又有被旅游业专家评价为“全国具有惟一性”、堪与海南亚龙湾媲美的滨海一线——“三山夹两湾,高岛做屏障,怀抱极品沙滩”的资源组合,更有历史悠久的琅琊文化。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实践摸索,应运而生的“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成为整合胶南各种旅游资源、向海内外游客推介城市的重要平台。这次活动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杜鹃花海》、《乡风乡韵》、《潮涌灵湾》三大板块:4月至8月间,将相继举行包括胶南杜鹃花会、胶南美食之旅、海青绿茶采茶节、樱桃采摘节、大珠山庙会、中国蓝莓大会、龙湾渔家风情体验、铁橛山大枣节、灵山湾沙滩狂欢节、全国时尚体育健身大赛、中非文化艺术节、“胶南印象”系列文学活动、胶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在内的众多活动。这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整合了胶南多元化、分散式的旅游资源,更向外推介了包括旅游线路在内的多种旅游产品,同时城市品牌的形象也随着这一系列密集型旅游文化活动的举办而稳步提升。
为了解决胶南旅游知名度不高、缺乏精品旅游产品的现状问题,胶南市政府“对症下药”,在将“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成功打造成重点品牌的同时,考虑到桥隧通车和经济增长带来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未雨绸缪,开始了一系列以“生态胶南”为核心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建设。
“桥隧开通以后,胶南会进入青岛的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同城时代’。不难想像,到时以青岛市民为主体的游客将大量涌向胶南,随之会给胶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小型爆发。然而,目前胶南的旅游接待能力尚不能满足旅游高速增长的需求,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胶南进行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建设。”胶南市旅游局局长李彩元告诉记者。
绿色游助力生态新胶南
集交通、经济、旅游、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岛滨海公路,其南段工程不仅串联起了小珠山风景区、大珠山风景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和琅琊台风景区等胶南著名景区(点),还将薛家岛轮渡码头、小口子港口和董家口港连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外界通往胶南各大景区及胶南各个景区之间的通达时间;喜来登、悦榕庄、今典红树林、太平洋百货、红星美凯龙等国际国内知名服务业品牌入驻胶南,拉近了胶南与知名旅游度假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勾画出西海岸旅游度假胜地基本轮廓的同时,带动了胶南现代服务业品质向高端化、品牌化的蜕变;深挖旅游资源,不断优化农家游、渔家游等生态特色旅游,拓展主题酒店、生态餐厅等新兴旅游,让胶南旅游更具特色吸引力,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协同发展——胶南正在着力打造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绿色之城”、“蓝色之城”、“未来之城”以及“幸福之城”。
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绿色之城”、“生态胶南”的打造。生态度假游,同样是一种环保的经济消费理念。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大打“生态度假旅游”牌,不仅依托藏南镇、张家楼镇的蓝莓园开展了以观光、采摘、品尝等旅游功能为主的活动,还加大对灵山岛和琅琊台渔家风情游、藏马山和铁橛山田园风光游、海青茶园休闲游等农家宴、渔家宴特色度假旅游的推介力度。这些特色旅游活动的开展与胶南“绿色之城”不谋而合,更有助于“生态胶南”的发展。
与此同时,当地各大景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琅琊台景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对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大珠山旅游景区则先后优化了步行道、分类垃圾箱、滑道、停车场等等。对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大大提高了胶南旅游的可承载力,保障胶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助力“生态胶南”的打造。
商贸游唱响发展主旋律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是第三产业重要支柱之一,会展节庆旅游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的功能也日渐明显。胶南“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可以说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典范之作。2009年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首届灵山湾拉网节”在举办期间通过祭海仪式、拉网现场体验、沙滩文艺晚会、胶南经济开发区经济成果展、汽车展、经贸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展示了胶南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发展环境,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商流,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期间,共有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应邀参加,其中12家企业与胶南经济开发区管委达成合作意向。
2010年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期间,各种经贸活动纷纷登场:“百强县市汽车巡展”、“全国时尚体育健身大赛”、“国际矿权、矿产品展示交易会暨矿业项目投资合作洽谈会”等等,百花齐放、各展风骚。这期间,还有不少服务业、制造业知名品牌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经贸活动中,活跃着文化旅游的市场,不仅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也实现了与活动方的双赢合作。商贸活动活跃文化会展,在城市推介、招商引资和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趋于成熟,其作用也日渐突出——迎接天下宾朋的到来,也将魅力胶南展现给了世界。如今,旅游已经成为胶南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吸引着海内外关注的同时提升着城市的知名度。“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桥隧的建设不仅为胶南打通了集群聚集的时空局限,更为胶南经济、文化等诸多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胶南的旅游产业正大踏步地朝着“生态胶南”、“北方旅游度假目的地”、“青岛西海岸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前进。
相关链接:
畅游胶南
【大珠山景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一日游】
至4A级景区大珠山景区,参观石门寺、墓塔林等景点,沿步行道登山游览大珠山风光,与山中清澈溪水嬉戏,览珠山奇石,远眺胶南市区全景风貌,探寻大珠山麻衣庵、朱朝洞等古遗迹,攀登大珠山最高点——大砦顶,抵达珠山秀谷,欣赏珠山秀谷万亩杜鹃花,后沿滨海大道游览胶南海岸线秀丽风光、灵山湾度假区发展项目、胶南新区风貌、水城建设及发展,隔海眺望全国第三高岛——灵山岛,前往胶南市第一海水浴场——灵山湾海水浴场,观看渔民捕鱼劳作的场面,感受渔民收获的喜悦,还有机会参与沙滩挖蛤蜊活动等。
Tips:杜鹃花会期间,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交运集团四方站与开发区站有发往大珠山景区的直通车;如果想自驾游胶南,可乘轮渡到薛家岛或黄岛后转入滨海大道,沿滨海大道上的大珠山景区指示牌前行即可到达,或者沿胶州湾高速转入疏港高速,然后在胶南出口转入胶南,沿公路旁的大珠山景区指示牌前行;散客朋友可乘坐轮渡到薛家岛或黄岛后,转乘专线客车到胶南,换乘3、7、12路公交车即可到达石门寺或珠山秀谷,或者直接乘坐客车到胶南长途站后换乘3、7、12路公交车。
【琅琊台景区、龙湾海水浴场一日游】
至中国最早的观象台遗址、AAA级景区——琅琊台景区,游览琅琊文化陈列馆、徐福殿、云梯、观龙阁、秦兵马俑陈列馆、御路、琅琊刻石、群雕像、琅琊台古遗迹、望越楼等景点,后乘车至龙湾海水浴场,品尝海滨渔家风味小吃,欣赏海滨秀丽风光,还有机会参与沙滩挖蛤蜊活动。
【灵山岛景区一日游】
早从积米崖港乘船进灵山岛,参观海岛地质奇观——象鼻山、歪头顶、石秀才、老虎嘴、试刀石、海蚀崖壁等景观,午餐后,寻着潮水到海边捡海螺,捉海蟹,也可参与钓鱼活动,后乘船返回。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Jiaonan
Cultural Tourism Promotes the City Brand of Jiaonan
--2010 China Langya Tourist Culture Festival & Jiaonan
Azalea Fair Opens
Echoing the theme of "China's Year of Cultural Tourism", 2010 China Langya Tourist Cultural Festival & Jiaonan Azalea Fair opened on April 3. With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and based on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Langya Terrace, Lingshan Bay, and about 6.7 hectares of azaleas, Jiaonan displays its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waters, and the local customs in order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interactive, and harmonious tourist festival for the tourists and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effects.
【提升城市文化的文章】推荐阅读:
城市形象提升工程05-29
城市道路绿化提升设计07-15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07-07
8-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11-06
深入推进城市管理 提升文明创建水平12-13
办事处提升城市建设调查报告06-16
语文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总结文章10-22
如何提升员工的素养文化礼仪12-18
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10-30
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和对策研究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