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精选9篇)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1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体验历史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在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讨论”是不可缺少的。即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性”和课堂教学的群体合作性,决定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讨论”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讨论”。

一、设置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

“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导的,没有具体的问题或者话题,就没有讨论的对象。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的提出,必须要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提出的问题,既要凸现基础知识,又要刺激思维,开发智力,培养探究能力。

问题可以分为“导入性问题”、“基础性问题”和“开拓性问题”三类。“导入性问题”通过对相关历史事件和知识的回忆,或具体的情景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础性问题”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双基;“开拓性问题”是要求学生经过一阶段学习,在知识储备基础上,去解决有一定开放性、综合性、有思考价值和探索余地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主题研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性问题”最能够体现历史研究的特点。

教师应该逐步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要求学生注重在历史事件的结论式评价中去发现问题。通过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师生课堂共同探究的主动性,可以使讨论气氛热烈,思维活跃,促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和收获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过程要合理紧促

首先,准备工作要到位。教师在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备好教材和学生,设计好课堂讨论的题目。还要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自学课本知识,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对不懂的知识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问题。对与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要严格要求,随时检查或抽查。要使他们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其次,课堂教学要有条不紊、环环紧扣,讨论氛围良好,讨论要热烈。

(1)导入。可以别具一格,不具一格,不管怎么样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研究的热情。一般是设计一两个与本课有关的议题,在大家的发言与讨论中步入新授内容。

(2)新授。步入新授内容后,教师就可以把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的一一提出,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讨论。对历史教材和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学生会形成对研究问题对象的初步认识。然后,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并借鉴历史、领悟现实,理解、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教师对小组的讨论和全班的讨论要及时给予指导与点拨,并适时的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大家讨论的热情,鼓励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大力表扬。教师还要创设课堂讨论的氛围,想尽一切办法使大家探究的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掀起多个教学高潮。

(3)知识小结。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讨论完成。最后老师总结这节课,布置作业。注意的是,我们要侧重评价其研究学习的过程,要特别对于讨论时的好现象和模范典型大加表扬,以激励大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接着,课外延伸。即设计一两个探究专题让他们课后思考讨论。研究的课题应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广阔空间;另外,课题不应过难、过大,必须适合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水平,以使问题的.探究更集中、更深入、更有意义。在教师协调下成立若干课题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研究,可以是各组共同研究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各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三、应该注意的几点: 第一,议题要合情合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不应过难、过大。

第二,班级讨论,应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研究成果的展示要条理分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根据研究对象和小组成员的特点,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口头讲述、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重现历史场景等。

第三,对于问题探讨,要特别处理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应通过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初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所有过程,老师只可以做督导工作,不可以包办。学生的解答可以宽约、开放,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路提出有价值的创见。有可以是相反的结论。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采用探究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途径, 也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布鲁纳认知心理学是实施课堂探究的依据,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是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 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因此, 教师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情境。探究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与议题激发学生从多角度、不同学科知识以及技能入手, 进行全面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恰当地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探究法, 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每单元的综合与探究内容, 如果学生仅从某学科角度出发进行探究, 是难以形成合理、科学的认识的。只有结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形成全面探究问题的思维模式, 才能真正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 全面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可以说, 让学生具有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是新世纪对合格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而运用探究教学法, 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2.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一些重要的探究活动, 如每个单元最后一课的综合探究, 学生个体往往难以独立完成, 那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 以小团队或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多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认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还最能体现学科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探究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探究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氛围营造, 兴趣激发、自主课堂, 潜能挖掘、恰时点拨, 深入探究、变幻作业, 及时评价。

1.目标制定, 明确探究方向

探究目标的制定是学习活动的灵魂, 对学习过程有着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而探究目标制定的出发点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组成。而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为核心, 互相融合成统一整体。为此, 在制定探究目标时, 要从学科总目标出发, 制定各层各级目标, 并细化到每一堂课中。条理清晰的目标框架对探究的实施意义重大。如“古代埃及”的探究目标制定如下: (1) 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 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 结合教材图片及材料, 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明白尼罗河的重要地位。 (3)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的产生, 充分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4) 在理解古埃及文明形成中尼罗河所起作用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悟人类文明的多源性, 这是人类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5) 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其特征, 让学生明白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 人民的才智是无穷的。

2.营造氛围, 激发探究欲望

课堂情景的设置与氛围的营造, 尤其是具有吸引力的导入, 往往会立刻抓住学生的心弦, 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期待探究的心理。例如, 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一课内容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为学生展示《少年包青天》和《秦香莲》剧照。

设问:这些演员所扮演的历史人物, 他们生活在哪一个历史朝代?

过渡:人们曾这样评价这个王朝:

(1) 君明臣良而国弱。

——刘羽权《如果这是宋史3 仁宗盛世卷》

(2) 贤相辈出, 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 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 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 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 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

———张学伟《北宋历史的悲剧》

(3)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朝代。

———四月网专题报道《重回北宋》

以上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北宋的?从材料里我们可以看出, 有人评价它是美好的, 也有人说它是软弱的、糟糕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评价重回北宋一起来寻找史实。

另外, 我们也可以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或学生喜欢的TFBOBYS组合所唱的歌曲导入、设疑, 拨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3.有效提问, 提高探究实效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 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是问题, 问题层层深入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探究, 探究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尤其能激发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中空白知识填补的欲望, 同时也不断地对头脑里已有的各类知识进行类比、加工。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 也是引起学生参与的动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设问的角度与层次性。如在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集权措施时, 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又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将兵权、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教材知识就能解答) 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又设计了下列史料, 让学生从中分析史料体现了哪些中央集权的措施。

(1) 天子之卫兵, 以守京师, 备征戍, 曰禁军。

天下营兵, 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 不使常在一处。

(2) 969年, 太祖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等, 劝使罢镇改官, 以消除藩镇割据隐患。

(3) 宋朝一改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 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现象, 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须之经费, 一律上缴, 由中央财政机构统一管理。

通过上面的设问与追问,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进而形成发散与突破, 在层层认知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4.激发探索, 体验探究乐趣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分析探究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力争在一次次的解决和探究问题中提高探究能力, 体验探究乐趣。为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优化教学环节,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考题及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辩论。第一, 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比较熟悉或与其切身相关的问题。如学习“湄南河平原”一课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也可让学生走进田野, 亲身体验其自然环境、生产状况, 再与教材内容相联系进一步探究问题。第二, 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2015 年是抗战胜利70 周年, 国家进行了阅兵式及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就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在探索中寻找答案:这段历史是怎样的?当时为什么会受到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反抗?现在的中国能进行大阅兵并邀请外国领导参加, 说明什么?70 年前后的变化又有什么启发?第三,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设问。如在早期国家与社会时, 我就以青铜器为主线, 向学生先展示商的四羊方尊、夏的青铜爵、西周的利簋的图片, 让学生回答其所代表朝代, 让学生感知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技术;然后再展示毛公鼎的图片, 让他们观察并发现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接着让学生讲解他 (她) 所知道的有关文字的历史知识;继续展示宜侯矢簋图片及说明 (西周早期青铜器, 出土于江苏丹徒, 簋内底有铭文120 余字, 记载了周康王分封夨到宜地, 并赐给他很多土地、奴隶和仪仗等物品的情况) 让学生探究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等知识并让学生以小品形式展示。第四, 创设特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本能。如在讲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内容时, 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秦一统天下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秦帝国建立的不易, 然后就设问“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5.参与讨论, 感悟探究合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如遇到疑问, 教师可先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第一想法写下来, 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和探讨,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讲解“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中引入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 (唐朝末期) 以来, 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生灵涂炭, 其故何也?”我根据以上材料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大臣, 你会为太祖如何出谋划策?”在学习了整课内容后, 我又设问:“面对北宋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局面, 如果你是当时北宋的官员, 你该怎样去改变?”学生在讨论与角色互换中得到了收获。

6.效果评价, 创新探究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积累性。因此, 面对教学效果评价, 我认为应是“夯实基础, 稳中提升, 层次构建, 三维共赢”的教学策略。稳中提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前面所学的新知识, 并通过“新知识的运用, 逐步积累学习的能力”。

作业层次化。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情,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设计由易到难的多层次作业, 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为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我们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选做作业, 从而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作业形式多变化。直至今天, 学习的方式与途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是以单一的书面形式来布置作业, 将无法激起学生做作业的激情。为此, 我们必须对作业进行变革:如设立开放型作业、生生互相布置作业、建立作业合作小组、布置网络作业、开口表达作业、手工作业、实验过程结果展示等。

以上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 在实践中,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探究课堂教学能否有效, 取决于学生能否探究、怎样探究、多少学生在探究。

参考文献

[1]沈菊秀.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J].文教资料, 2011, 5 (11) .

[2]李建雷.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的运用[J].成才之路, 2013, 6 (13) .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 生本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2-02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性,意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方式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载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最初是由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开展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课堂教学的活动与互动,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本教育是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所以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2)生本教育的最佳境界是自由,给学生权利、平等、机会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随意表达,自由体验;(3)生本教学的载体是活动的开展,生本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4)生本教育的关键是感悟,通过课堂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阅读和思考,不说出结论,而让学生从感悟中获得,得到自我提升的意义。

2.生本教育的途径

2.1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生本教育课堂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可在上一堂课结束时,为学生布置下节课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查找下节课有关的内容,并给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以便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在上课时人人就会有话说,更好让生本教学得以开展。

2.2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适当的引路人,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去讨论,发表自己的言论,倾听别人的观点。只有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当中。

创设情境本质上是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理解,学生的获得一定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可运用情境还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的途径也有很多种,如语言创设法,这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直观教具法,可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材料进行现场讲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创设法,运用动画、影像、图片等多媒体展示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与社会知识,激发情趣;角色扮演法,这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扮演课本中的各种角色,这可以让学生站在角色的角度去理解各种问题和矛盾,从而达到加深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音乐熏染法,音乐是在一定历史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具有时代气息,可以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同时一定的乐曲环境下,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渲染情境,抚慰人的心灵。

2.3自主合作学习

生本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解少而精,尽量少讲,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余地。

教师可通过学生相应的程度水平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5到6个人一个小组,可由组内自主推荐一名组长(新闻发言人),教师将要求说明,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学习,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状态,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深刻的把握和理解知识,形成能力。

3.结语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纲要中认为,学生学习方式是当前学校及课堂层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是顺应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该加强其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与热情度。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开放性、发散性、探究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深化发展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也可提高教师教学经验及素质。

参考文献:

[1]戴海燕.《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2004,5.

[3]尹琦玲.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2013,12(10):145.

初中历史课“十六字教学法”初探 篇4

朱新民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关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要求,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洪湖市实验中学(原洪湖市五中)从1988年秋季开始,承担了湖北省历史单科教改实验任务。经过两轮实验,逐渐探索出“激发兴趣,指导阅读,启迪思维,渗透德育”的十六字教学法。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初中历史课“十六字教学法”作如下说明。

一、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学生如对于某种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起,常常就会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去进行钻研,从而成为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拓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中学历史课是一门非常有兴趣的人类社会科学,学生是喜欢学习的。但由于多年来“重理轻文”的影响,特别是初中历史未列入升学考试的科目,被视为无足轻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历史课地位和特点出发,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心理学、教育学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应遵循兴趣转化规律,交替使用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我们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是有目的的活动,和远大理想联系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会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就能提高自己的觉悟。在讲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关天培坚守虎门、陈化成血洒吴淞、邓世昌壮烈牺牲等内容时,可用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激发其爱国热情。在讲林祥谦宁死不屈、董存瑞和刘胡兰不怕牺牲时,则用他们那种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慨,去感染学生,培养共产主义品质。这样做,能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间接兴趣,从而发展到志趣,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推动力。

2.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其直接兴趣。如讲《秦汉时期的文化》时,我们出示了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当一只小铜球“叮当”一声落入一只蛤蟆嘴里时,学生拍手称奇,“啧啧”之声赞不绝口。又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首先挂出《时局图》,引导学生观察黑熊、老虑、太阳、青蛙、老鹰等各代表哪一个帝国主义强盗?这幅图说明了什么?当指出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就象这些毒蛇猛兽扑向祖国大地,吸吮着祖国的乳汁,可爱的祖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殆尽。这时,同学们一双双眼睛喷射出仇恨的火焰,一个个拳头捏得“咯咯”直响,似乎要将这些殖民强盗砸得粉碎。

3.听唱革命歌曲,渲染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情感。如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有关内容时,先后听唱了《南湖的船》、《打倒列强》、《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兵》、《九·一八小调》、《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历史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习历史的情趣。

4.充分利用成语典故、诗词对联,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讲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成语典故,为了说明商纣王的残暴,就讲“炮烙之刑”;讲商鞅变法时,就讲“南门立木”;讲巨鹿之战时,就讲“破釜沉舟”;讲班超出使西域时,就讲“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讲祖逖北伐时,就讲“闻鸡起舞”;讲淝水之战时,就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讲李林甫谄媚奉迎阴险狡猾时,就讲“口密腹剑”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5.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名胜古迹,增强真情实感。讲“赤壁之战”时,组织学生考察三国古战场赤壁、乌林。讲《中国工农红军的创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组织学生参观了洪

湖革命历史博物馆、湘鄂西革命历史纪念馆,游览了百里洪湖。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6.组织学生开展收集古钱币、历史邮票、图片、办《历史园地》,办历史小报等课外活动,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指导阅读。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指导学生阅读历史课本,是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但当前初中学生普遍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为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读书的指导,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把书本知识内容问题化,用问题的形式来统帅书本知识。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第一步,由教师根据书本知识结构,提出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步,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书、做记号、找答案;第三步,组织讨论,让学生回答,师生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答案。如讲《北宋初期的农民起义和中期的政治改革》,就设计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是什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调动了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读书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读书。讲《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西汉社会经济为什么能得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要回答前一问,必然涉及到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那么,学生又可提出:“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通过这样自读自问自答,学生能弄清教材的脉络,把书越读越精,便于理解和记忆。

2.指导学生读书,做到史论结合。史论结合就是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讲《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从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创立宗教组织“太平道”,按地区发动组织农民,并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预言等来说明黄巾起义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前者是史,后者是论。学生读书找到史和论,才能把书真正读懂。

3.指导学生读目录,读年表,了解全书的总体结构,掌握课本的重要内容。学“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引导学生抓住资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三次革命高湖,一次维新变法;学“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抓住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一次抗日战争。这样,把书本知识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把书越读越薄了。

三、启迪思维。古今中外的学者,莫不肯定思维在教学中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在历史教学中,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疏导、启迪,使之科学地进行思维,从而对纷繁的历史现象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形成正确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推出合理的结论,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变“灌”为“导”,设置悬念,巧妙质疑,引导学生挖掘课本的潜台词,发展学生判断、分析、推理、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

1.纵横联系,对比分析。我们采取后次复习前次概念的主要概念,使新学的概念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讲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可联系前四次反“围剿”为什么取得胜利,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认识。

2.抓住因果,找出规律。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方向,偶然性则居于次要地位。如“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之所以在1919年5月爆发,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是导火线,这是历史的偶然性。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看图说史,想象描绘。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思维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信息是思维的原料。语言乃是人类所独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插图、插画进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渗透教育。历史课程和德育课程是两门:“近亲”学科,历史课教学的德育渗透比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突出进行了以下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教材。在教学中,要讲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讲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讲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进行国耻教育,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讲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戊戌维新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亥革命的失败,新中国的诞生等生动具体的史实,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念。

3.革命传统教育。在教学中,结合洪湖乡土史,讲戴家场秋收暴动,讲贺龙三次挥师洪湖,创建洪湖、湘鄂西根据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初中历史课“十六字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变“灌”为“导”,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重教学与学法、课内与课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前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启迪发展学生思维为关键,开拓学生的思路;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素质。这种教学法,变单一的直线型教学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式教学。我们的实践是初步的,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5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接受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曾几何时,沉闷的课堂,枯燥的记忆,乏味的学习……,一周两课时,90分钟成了学生的煎熬,历史课堂离学生太遥远,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相割裂,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历史课堂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基于此,我们河东区教研室提出并实施了活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成为每个历史教师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我们临沂27中学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也做了粗浅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教学流程如下:

导入新课——落实课标————达标检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激情导入

整合课标

二、落实课标 整体感知,阅读教材

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落实答案,初步构建网络

小组合作,质疑解难,展示交流,深化认识

即时巩固

三、达标检测 师生小结

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

四、小组评价 具体解读如下:

(一)导入新课:

1、师借助课件,或故事、或图片、或人物,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本环节也可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

2、整合课标,根据内容标准,整合课标内容,使之具体化、简洁化。易于操作和落实。

(二)落实课标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师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并随时勾划标注重要的知识点,整体感知教材。(师注意提醒学生阅读要全面,静下心来,为避免注意力分散,一般按一目来阅读,内容偏多或知识相近,也可作为一个环节进行。)

2、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落实答案,初步构建网络

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同步自主性探究部分,自主提出问题,其余生补充问题,并落实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生提问完毕,师出示本部分助学提纲,并提示重点、难点。生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3、小组合作,质疑解难,展示交流,深化认识

通过上一环节,生对本部分知识已有大致了解,但对于部分内容,如 学困点、重点、难点,学生可能理解并不深入,这就要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小组探讨,还不会的话,就需要师创设情境,给予一定的解题

思路,指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我的做法是:生先对照内容标准自我评价,哪些内容掌握较好,哪些内容还存在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小组解答,展示交流,利用文字图片故事,表格等资源来解决问题,如学生解答不够完整,师通过创设情境出示资料等途径,来剖析知识深化认识,同时师注意根据对学情的把握随时更改教学侧重点,并随时注意对课堂秩序的调控。

4.即时巩固:每一环节完成都要进行环节巩固,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和再现,及时掌握知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训练,争取让学生及时识记本环节的学习内容。

(三)达标训练

本环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师生小结 ——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

1、师生小结

①针对本课内容按内容需要由师或生或师生,共同再次梳理知识,对知识点进行再次回顾与再现,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知识点从点到线,再到面,串联编织起来,形成体系。

②拓展延伸:把本课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兴趣,尤其注意对时政热点及新闻的关注与聚焦,提醒学生,用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用历史的观点,来认识时事。

③达标训练:充分利用同步探究的内容,有选择的使用,要求学生不会的问题可翻看教材,但必须独立完成。

(四)小组评价

针对步骤二三的部分内容进行赋分评价,评出优胜组,给予鼓励,但要

注意对所有小组都要评价出积极性。

效果:

1、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对上历史课有了极大的热情,每到一个班级上课,同学们早早的帮老师把教本,电脑安装好,抓紧背诵上节课的知识,等待老师提问,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欲望普遍得到提高,争分抢答意识很强,表达能力、自信心都得到提高,课堂上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历史课堂教师一言堂现象得到改观。

2、存在问题:

由于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不长,很多同学对历史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够,虽然热情很高,但提问和解答问题的时间浪费较多,经常会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另外,虽然大部分同学的热情得到释放,积极性得到提高,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始终游离于讨论之外,进不了状态,也有部分同学宁愿自己思考,不想加入讨论中,还有就是课堂秩序的调控问题,有时学生太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不忍心打断他的思路,导致拖堂现象频出……

总之,我们的历史课改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我们从现在出发,一起播下历史课改的种子,收获历史课改的灿烂明天。

教后反思: 12、2日展示课结束了,课后自我反思如下:

首先,就目标达成来说自我打分刚刚及格,就课堂表现来说打70分左右,从课堂效果来说打70分左右。

不足:

(1)、教学时间分配不均,前松后紧,第一部分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内容处理时间不够,仓促结束。

(2)、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不够,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忍心也罢,不及时也罢,不能及时果断的给予结束,导致提问探究环节用时太长,迟迟不能结束本环节,最后导致时间太紧,任务差点未完成。(3)、心态太急,因为问题太多,担心时间太紧,所以展示交流环节,忙中出错把问题3、4混为一个,造成失误。因为是听课,所以学生也未敢及时指出。

(4)、随时计分浪费时间,且老师手忙脚乱,忙中易出错。通过这节课,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更好的改进课堂,像第一个问题,我将学生提出的疑问点进行梳理和筛选,对于没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解决,只对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给予展示交流,且问题控制在3-4个,便于展示和操作。对于学生质疑这一环节,我发现不同年级应不同对待,初一由于刚接触历史,因此问题一般就本课知识点 提出,初二以经学会如何质疑,因此疑问点一般在课本知识之外,以理解和认识点为主,初三就要注重知识点的整合与再认识,要温故知新并重。对于计分方法,尽量在一节课中分时使用,一般在巩固旧知和巩固新课时使用,便于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不在满堂用,老师成了记分员。另外,对于学完新课一定对知识网络及时构建,使学生对分散的知识点形成总结与完善。继续坚持的地方: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6

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当今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我校结合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摸索出“读、讲、议、练”四段学习策略。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尝到了课的甜头。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见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虽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但是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策略就是以此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各种媒体最佳搭配方式,灵活运用转换原理,既使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又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让学生兴奋不已,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教学,就是“四段”学习策略的核心所在。那么,任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四段”学习呢?

一、阅读——创设情景与设疑导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抑制状态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景设疑导学法,即选择一定的媒体组合,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景,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世界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我设问:“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学生回答后,再播放组合媒体,引导学生看《十四世纪欧亚主要商路》图,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的往来通商早已有三条路可走。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我不是及时作答,而是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并对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二、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解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以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然后就平静地在那里等待,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述《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我采用组合媒体进行演示它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一只铜球落入一只蛤蟆的嘴里时,“叮当”一声,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学生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对地动仪的精妙就一目了然,无须再言。这种妙不可言的表现魅力是传统的课堂讲解所不及的。它足以打破学生心理的平静状态,使课堂活跃起来。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讲解,问:地动仪的准确度怎样呢?公元132年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三天后陇西快马来报,那里发生地震。陇西在洛阳西500多公里,方向准确无误。再点明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地动仪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完成了从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同时形成了学习持久的动力。

三、议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了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这样做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例如:对“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大部分同学从刘备爱才、求贤这个角度去认识,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个别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这看法也不无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成才发展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千万不能因等待而错失良机,误了前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中从各个层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聚合”以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产生不拘一格的独创性。这就是突破求同定势,开拓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讨论问题时,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多方面开阔学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四、练习——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

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把自己有能力,并且能某项工作的人。中小学生甚之。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这种要求和愿望,及时地创造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靠近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由此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会更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组合设计的优势,采用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例如:在做选择题时,通过媒体播放,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尝试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做填空题时,通过电脑屏幕,师生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做简答题时,由媒体组合设计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思考完成。

总之,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中消除学生的疲劳和厌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随着教学情景和方法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这种意想不到的学习方法,能打破学生学习的心理平静状态,使学习心理活跃起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升华到新的境界,即向理性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能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能通过各种交互练习,激活思维,满足他们表现能够胜任的欲望,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高。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7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

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与不竭的发展动力。这就要求必须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培养在校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毕业后作为教师推进素质教育能力与水平发展的双方面挑战。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新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诸多高校的研究生入学复试已经加入了实验环节和研究设计环节来考察学生的素质。应时代要求, 高师动物生物学教学不能再闭门造车, 与中学新课改和研究生考核脱节, 由实验课和专业实习两大重要环节组成的动物生物学实践性教学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展开势在必行。

1 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宏观时代背景

探究讨论式学习是由美国学者Schwab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的内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探究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2]。探究讨论式学习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实施的充分空间, 使得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 目前支持探究讨论式学习的主要理论有实用主义探究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人本主义探究理论等。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 如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 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2,3,4]。国外生物课高度重视实验, 实验在教学中占了较大比例, 而且高中实验学术性比较强, 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观察、实验、模拟、调查等, 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小, 探究性实验比例较大。

我国以往对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教育都给予高度重视。近些年, 逐渐重视通过探究讨论式的实践教学,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6]。国内高校, 特别是自然科学学科对探究讨论式的实践教学研究较多[6,7], 生物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本质上是实验、实践科学。实验、实践科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探究能力培养主要是以实践教学来进行的。目前, 国内涉及到的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生物学的范畴[8,9,10],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 因此更应该高度重视, 构建较为先进的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服务于中学教学。高师探究型人才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是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是继续攻读生物类研究生的需要。

2 高师构建动物生物学实践探究讨论式实施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展开, 国家制订的中学生物新课改标准既包括了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与技能, 还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1], 无形地给高师构建动物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实践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以动力和有的放矢。从具体实施方法来说, 高师院校教师多数除了从事教学任务以外, 一般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 具有一定的科研、探究能力, 再加上对每个实践项目的探究讨论式教学的准备, 应该能够很好地完成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中构建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并进行应用, 比理论课在空间上、讨论的自由度上、教师参与上更加适宜, 特别对动物生物学的实践教学来说, 显现出诸多适用性和可行性:学生人数一般在15人左右, 讨论便于开展;实验课和专业实习学生的座次和位置不固定, 适合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方便掌握讨论进程, 便于指导。

3 高师动物生物学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0年组织编写出版了一本专著, 对科学探究式教与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有说服力的阐述, 其中就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 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 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 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11]。高师动物生物学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还有着自身的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对实践项目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运用能力, 也就是说高师的学生不但能在这种模式下提高自身的素质, 还要学会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对实践项目的探究讨论式教学准备能力, 具体开展实践项目的探究讨论式教学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筹备一节探究讨论式教学的实践项目。

4 高师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生物教学中实施实践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 应该对高师动物生物学实验、实习项目进行分析, 哪些适合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探究讨论式教学并不存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研究方法或模式, 学生也需要从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中学习各种不同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 但大致可以分为体验式探究、引导式探究、自主式探究3种类型[12]。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探究讨论式教学重新进行课程构建, 进一步构建每个实验项目、每个实习项目的探究讨论式教学设计。

笔者根据高师动物生物学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和探索, 设计了高师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1)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这是探究讨论式教学的起始环节, 探究实践的定向阶段, 也是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的探究目标。在这个教学环节上, 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研究, 包括探究方向、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现有实验和实习能力, 再有就是教师创设的情景和提出问题一定要具有挑战性、刺激性、趣味性。例如, 在《血涂片与血液分析仪》实验项目中, 可以从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创设情景, 然后提出问题:哪个血液指标说明是细菌感染?哪个血液指标说明是病毒感染?要是给鸟、青蛙做血常规化验结果会是怎样?血液分析仪是否可以完全替代血涂片?创设情景和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源于生活并与本实验和实习项目知识相联系。

2) 提供相关资料, 组织设计方案。此环节是探究讨论式教学的核心部分, 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景后, 在小组内展开探究讨论活动, 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 完成有各组特点的意义构建。教师将教材中提到的或实验和实习需要的具有启发性的资料提供给学生, 供其思考, 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 分组探究讨论实践, 尝试解决。教师除了参与到各组中, 还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指导各组学生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实验和实习, 帮助学生排除个别困难, 使学生在探究讨论实践中自主创新学习。教师同时将各组的主要构建思路、实验和实习结果总结出来, 写在黑板、记录本上或投在幻灯片上便于下一个环节使用。在此环节, 教师还要根据各组的实践进程提出探究讨论问题。例如, 在《血涂片与血液分析仪》实验项目中, 人类血液的组成是什么?白细胞有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标志性作用?你们自己的血液各项指标是否正常?鸟、青蛙的血细胞结构是否与人类相同?血涂片现实的哪些问题在血液分析仪上是看不到的?

4) 组间信息交流, 揭示规律。此环节是学生间探究讨论的重要环节, 是知识升华、探究问题、各自小组实验优缺点查找的过程。各小组在自主构建知识的基础上, 组间共同探究讨论, 协作学习。通过思维暴露, 思维碰撞, 对各组的结论进行总结和提高, 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由部分向整体深化, 最终达到知识和探究结论集体共享。教师在此环节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多听、多感受, 少说话, 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小组发言,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和氛围。

5) 总结提升, 学以致用。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归纳,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在此环节起到了主导作用。

5 高师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体会

1) 避免对探究的神化, 就是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 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放手不管了, 教师在实践探究讨论式教学的作用很关键。

2) 避免对探究的泛化, 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 如一个从目的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 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的实验活动设计, 却冠以探究而且自由探究的名称, 命名式的探究讨论没有意义。

3) 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不是唯一、独立模式, 构建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不是完全独立的, 可以混合其他教学模式使用, 并且新的类型也会在教学实践中被不断创造出来。受教学内容和物质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不能强求一律, 不能生般硬套, 首先要根据各校的动物生物学的实践授课内容进行总体设计, 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4) 高师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教学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 实践中的实验教学所需师资力量压力并不是很大, 但是实习探究讨论式教学需要分组去不同的地点完成各组的构建想法, 所需师资力量压力较大, 因此实习通常采取全教研室集体参加的方式。

5) 高师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教学需要更多的硬件, 要想更好地开展高师动物生物学实施探究讨论式教学光具有以往的实验仪器设备是不够的, 最好配备多媒体投影仪和可以上网的计算机。

6) 实施探究讨论式教学比构建模式还要复杂, 笔者经历几轮的改革, 发现对每个实验、实习项目的实施探究讨论式教学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和设计, 特别对于科研类型的实践项目教师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准备学生可能出现的探究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BEIJAARD D, MEIJER P C, VERLOOP N.Reconsidering researchon teachers’professional identit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4, 20:107-128.

[3]SIMPSON P M, SIGUAW J A.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an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faculty response[J].Journal of MarketingEducation, 2002, 22 (3) :199-213.

[4]DOMMEYER C J, BAUM P, HANNA R W, et al.Gathering facultyteaching evaluations by in-class and online surveys:their effects onresponse rates and evaluations[J].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Higher Education, 2004, 29 (5) :611-623.

[5]常春耘, 陆南.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2) :235-237, 243.

[6]曹海平.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 :233-234.

[7]周清.关于运用探究式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 2002, 15 (1) :74-76.

[8]倪霞.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中学生物学, 2011, 27 (2) :13-15.

[9]王海玮.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 2009, 25 (2) :14-15.

[10]陈建新.中学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生物学杂志, 2008, 25 (4) :77-79.

[11]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30.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8

一、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的缘由

㈠问题式教学法

我国自古就有“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说法,它深刻而直接的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的雏形理论,如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等等。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提到:“……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指导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概括,实质上是为我们下了一个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因此,笔者对问题教学法可以作这样的界定: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探索出问题教学法课堂上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㈡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理论或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辩护、对话等,以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主要包括讨论式提问、讨论课、学生讲课等内容,在讨论中教师有意识地从教材内容、国内外重大事件、难点问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选择讨论主题,让学生去根据主题讨论。讨论式教学法是在课堂中教师给一个主题给学生讨论,教师在讨论的进行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动态,随时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方法时还要注意讨论的主题要难度适中,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对讨论主题的确定必须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前提上。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讨论的时间也要适中,不能多长,也不能过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讨论进程。只要做好这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讨论式教学不同于灌输式教学,它能够使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理解、领会教材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论式教学符合高中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认知规律。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正是在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已的见解的过程中,较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竞争精神,领悟知识的真谛。这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主动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较好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讨论式教学离不开问题。

二、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

所谓“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教材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由老师或者学生提出来后,再通过大家共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及思维方式和思维需求,通过师生设问、师生解问、生生设问、生生解问、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给学生思考时间,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追求真知的愿望,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串联起来,达到乱中理丝的目的,将大难点化解成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通过讨论方式,再辅之以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朱熹在《白鹿洞学规》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一学序并赋予新的内容而展开的。博学主要是指对教材认真预习、阅读、反复推敲。审问主要指激疑、设问,要求学生就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质疑、设问,刨根问底,并对问题进行提炼、排列,使之形成问题链。博学、审问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在学生课前预习和问题情境创设、分组讨论这三个环节上。慎思,指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据材料分析问题能力。明辩主要指学生能依据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能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行,指应用,能对材料中内容进行识记、理解、评论和分析等。

三、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课堂操作

1.课前

【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起点行为设计预习思考题

【学生】根据预习题,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课中

每个教学主题均采用下面的双向互动式实施课堂问题讨论式学习,构成一个课堂学习循环节:

【教师】创设情境 激励质疑 合理分组 激励评价 引导归纳

【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学会问题质疑 讨论问题求证 交流问题拓宽 交流心得构建体

整个课堂学习在完成几个循环节基础上,由老师布置基础练习,全体学生讨论、板演和书面练习。

3.课后

教师要开阔视野,精编综合练习或者活动,组织学生先复习后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者活动设计、实践。

四、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应继承和发扬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合作性原则、适时原则、因人循序、反馈强化的基础上,主要强调下列原则

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连续性、规律性及结构性等等特点②。历史是客观的,当研究者以思维为中介对其加以科学研究时,这些特点便反映在人们研究历史时的认识规律中,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只有让学生们逐步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并驾驭历史思维能力。

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储理论基础与能力基础,学生的现状是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依据,任何教学方法均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实际。因此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方法、依据的思想观点,就成为我们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

㈢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美国教育家林格指出:在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关心三个焦点区域的理解的发展,即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个区域相互重叠和相互关联③。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学习、探究的心理气氛之中,自觉地、主动地感受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去理解与寻究历史问题的愿望。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篇9

温州二十一中学 陈建静

摘要:在新课标的《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低效现象。如何更好的开展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活动是历史与社会老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历史与社综合探究课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综合探究活动课 有效性 探索

《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的一门综合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其教材编排和呈现方式都不乏创新之处,特别是每一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课。可以说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大手笔和重大突破,也是教材每一单元的灵魂。综合探究活动课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力求通过各种 “动手”或“动脑”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培养初中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促进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转变。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课的教学,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在浙江实施多年,但综合探究活动课理论与实践仍相当缺乏,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案例极少,任课教师普遍感觉难以开展,出现诸多问题。

1、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化”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探究活动设计过多,这样有为“探究”而设“探究”的嫌疑。现用教材“探究活动”形式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有的与教学进度相冲突,有的将一些不具备探究特质的教学内容罗列到“探究活动”之中,使人感到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化”。这就需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我们实际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发现存在的教材的不足,并不断去修改完善教材。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凡“活动”都冠以“探究”之名。缺乏对“探究活动”目的的深层思考,使许多“探究活动”有“形”而无“实”。连一些很简单的“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等思考活动也称之为“探究活动”,没有领会探究的精髓。因此学校和教研室更好加强培训和学习,以及落实和监督。

2.探究活动主体“错位化”

我们都知道,活动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展开,因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应是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主体“错位化”现象十分普遍。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的主阵地,学生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进行有序的“探究”。如果长此以往,那么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就得不到训练,难以达到探究活动实施的最终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参与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究的 主体,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

3.探究活动形式“答题化”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探究活动”的着力点。但是,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将“问题式”教学等同于“探究式”教学。“探究活动”变相成为“问题解答活动”,“师问生答”成为活动的基本模式,并且教师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思维性,启发性问题,不断探究、拓展,从而体现“探究式”教学。

4.探究活动思维“浅层化”

由于探究活动内容上的“形式化”、形式上的“答题化”,这造成学生思维活动的“浅层化”,学生不需要主动思考,只要顺着教师预计的问题一走到底。当然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这就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探究活动”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内容的“形式化”的答题,学生的聚敛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各种思维应得到训练。

5、探究活动评价“极端化”

新课程要求“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赞许的多了,批评的少了,有甚者当学生对问题有错误的回答时,有的采用回避策略,还给以“肯定”的评价。“你真聪明!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回答的很好!你的看法很独特„„”倡导“激励教育”并不等于“肯定教育”,教育评价应该是赞许和批评相结合的,适度的“否定”、中肯的批评可能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教学的实施中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非课堂因素

1、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经历对这种探究活动课的实施造成一些影响。目前,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圈使学生生成的经验和阅历很有限。这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参与程度,削弱课堂的实效性。

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习状态使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实践新课程理念成为空中楼阁。“以师为本”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必然影响新课程教育理念落实。

3、教育评价的单一性。目前的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办法是考试,“应试教育”必然影响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且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它影响力不仅来自上级教育部门的考核,更重要 的是社会认可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不少教师认为:探究活动会影响教学进度,通过设问直给出结论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更为迅速和有效。由此引出探究学习会“影响教学进度”,探究学习“、学生难于活跃起来”等等抱怨。

(二)课堂因素

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综合性不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往往局限于有关教材的内容,又未能根据有关课标要求去领会编者的意图,导致用原有的方式来授课,以教授方式替代指导,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比较单调,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2、教学设计缺乏趣味性和时代性。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问题设计缺少层次性和思维含量。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缺少必要的让学生思考、探究、感悟的空间,学生难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想象的神奇。

3、课堂教学组织不佳。从形式上看轰轰烈烈,但学生缺乏探究情感和探究过程,只是随波逐流,课堂组织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解决------教学策略的应用

综合探究课向何处去?这已成了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一线的教师,基于自己与同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试图提高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实效。策略

一、根据教材内容编排上的特点,将知识化整为零,归入学科课程。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学科课程内容编排上的一个特色是知识点多而短小、简略,集中体现为对许多知识的点到即止,甚至一笔带过、以图代文、以例代意,层次脉络之间呈现出跳跃性的特点,这样使不少学生对知识感觉难以理解。正因为综合探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正好能够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弥补在这方面的不足。因为它本身就是教学内容,所以它可在本单元相关学科课程中求“同”存“异”、“化整为零”,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第一手资料、佐证、数据等融入其中。因此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我们要抓住时机,或在新知识开始教学时导入,或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或在教学内容结束时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材料引入。如: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之“谁来保护‘北京人’的家园” 作为《人猿相揖别》“‘北京人’的足迹”这一目的导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及保护这些人类共同遗产的必要性,这样的活动安排使得学习理解变得顺理成章。要注意的是将综合探究课整合到学科课程时切忌授课意识太浓。因为编者将特定内容编排到综合探究课中必然有它的合理之处。

策略

二、设计开放多维的问题,加强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综合探究活动”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兴趣。现在为什么有的课堂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发言积极,有的课堂上学生非常的机械,一问一答,死气沉沉,或者没什么话可说,这些都和教师课堂上的启发诱导有关,特别是作为启迪学生思维的载体──问题有很大的关联性。好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思考,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从问题的提出(包括提问的时机、提出问题的条件分析等)到对问题的分析(包括分析的手段和方法)直至对问题的归纳和总结,整个过程都要进行研究,也就是要认真思考围绕课标要求,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为达到教学目标设计那些教学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怎样的教学手段,通过什么具体方法来落实,是列表比较、图片展示、还是材料分析;是自主合作,还是问题探究等等。加强启发诱导,设计开放的、多维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是教师在上综合探究活动课时应是特别关心的问题。

策略

三、与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探究课,是需要让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的,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一些具体的,现实的问题。“综合活动课教学”的核心,就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可将综合探究内容与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的探究与开发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温州任教,在上探究七“回顾中华百年历程”课时,辅导学生阅读和整理出温州的历史变革和百年历史;收集整理温州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料。学习“保护身边的古老文明”时,先安排学生了解温州先人在温州的光荣事迹和生活情况,参观温州地区的古运河、古桥梁、古寺庙、古书院、古建筑等温州历史文化古迹,并了解其破坏程度和保护力度。学习八年级综合探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时,要求学生对温州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派别进行调查,并要求了解我国及温州的宗教政策。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温州地区的文化资源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悟,体会,探究,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策略

四、创设民主化的课堂,运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树立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在教学中必须创设民主化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在一种平等的层面上,师生才可能进行平等对话,以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学习《探寻身边的历史》一课,一任课老师作为新温州人,对温州的历史文化了解不深,希望学生作为温州的主人,来给新温州人介绍温州的文化和历史,使新温州人更好地了解温州。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当时课堂上有的学生将研究自己村庄名字的变迁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有的学生将研究一条街道、一幢房子、一座桥梁、一件常用物品的由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教师要多激励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有效的激励应该是具体的、及时的。当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后,就要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正确或是错误的,并说明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应该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这种建议最好一次只集中于对学生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这样才会比较有效果。比如在点评学生的实践报告时,可以说:我建议你去查找点资料,或者说建议你走访一些居民,了解他 们的真实想法来充实自己的论点,但绝不可用指责性的语言,如你写得太空洞了或你不够努力等等,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激励要做到公平、自然,不留痕迹,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差好而有所不同,应该只针对该学生此回答的思维本身。

策略

五、将综合探究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将综合探究活动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现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学习“郑和下西洋”一课,将综合探究活动与网络教学结合开展活动,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本、上网查询,把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和自己家乡最美好的方面用幻灯片展示出来,把了解和发现的知识通过网络告诉了全世界的小伙伴,自己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综合探究活动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形式新颖,视野开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综合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发布大量信息,网络也让各地学生有了近乎面对面的交流。参与的学生仿佛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旅行,既饱了眼福、丰富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历史与社会的探究活动课教学策略运用,拓宽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社会教学创新大环境会逐步营造出来的,历史与课堂教学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环境也会更加丰富起来;帮助教师较好地把握“综合探究”这一新课程的亮点,解决教师们在上这类课时普遍感到的一些困惑,将“综合探究”的教学理念深扎于《历史与社会》的土壤;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更好的开展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教学研究领域。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推进与拓展。

主要参考文献:

[ 1] 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 3] 施福荣.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教学研究[R].中小学教材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4] 黄忠杰.我看综合探究课[J].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专辑二),2004.

[ 5] 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饭店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个人整改方案(领导经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