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精选8篇)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篇1

我曾经参观过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以及台湾凤仪书院、龙山寺、安平古堡、东便门、双慈亭、打狗领事馆、台南孔庙。

位在凤山区的双慈亭让我印象深刻,双慈亭的旁边是一间邮局,附近还有各式各样的店家和让人闻香下马的小吃摊。双慈亭的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飞檐上的神像和吉祥动物刻得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一走进双慈亭,就能看见墙壁上刻画着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龙飞凤舞,令人着迷。

相传,双慈亭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最初供奉的神明是观音菩萨,后来才加盖前殿,祭拜妈祖。为了感念观音菩萨和妈祖以慈悲渡化众生,因此将原本的名字「天后宫」,改名为「双慈亭」。现在的双慈亭已是一间香火鼎盛的古老庙宇,也成为县级古迹。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篇2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历史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上历史古城的保护工作同样经历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保护建筑艺术珍品, 如宫殿、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保护历史上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建筑, 如住宅、作坊等, 到后来开始保护建筑周围的历史环境, 直至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以及整个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经济的复苏, 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开始了大规模的拆旧换新建设。在这个过程中, 建筑的质量和街道整体景观虽然得到了改善, 却淡化了城市原有的风格和品味。一些历史文物建筑丧生于拆迁的大刀阔斧下, 即使有部分重要的建筑被保留下来了, 但是其周边环境已经物换景移, 与建筑极不相称了。城市与历史的联系被隔断, 千百年来累积的个性特色也逐渐消失。

城市的个性特色, 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中历史文化总体风格在建筑中的凝结和表现。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如雅典、罗马、开罗、伊斯坦布尔等城市的规划与建筑始终体现着他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到目前为止, 这些特色都被很好地保存并流传下来。

古希腊建筑的各项成就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柱式结构, 这种极具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构至今都是其建筑中重要的元素和符号。柱式结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雅典帕特农神庙, 它堪称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合体。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 此庙规模宏伟, 主体由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支撑。古希腊建筑在造型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考虑视差矫正问题, 即使本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 其目的是让建筑看起来更有弹力, 更觉生动。

以法国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艺术与建筑发展极度辉煌的见证, 是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哥特式建筑以参天大树为意象, 呈高耸垂直的尖塔状, 给人以灵气和向上飞升的感觉。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是哥特式教堂, 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著名建筑。哥特式建筑结构上采用尖券、正券和骨架的方法, 造型上强调高纵的构图、玲珑剔透的雕饰, 使哥特教堂表现出“脱尘超俗”的神圣境界。

这些建筑形态都是人类发展中的心血和经验之果实, 是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其进行保护自然是理所应当。不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 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 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因为单就个体的建筑来说, 其价值有限, 并不足以作为文物来保护, 一旦和周围的环境形成整体, 往往就古老生动起来。而且保存历史街区的原貌, 也就是在保存城市的记忆和连续性。鉴于这一点, 英国的历史文化保护法首先提到的是保护包括建筑群体、户外空间、街道形式, 以至古都等群体文物的价值。

英国为了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街区, 在1967年颁发了《城市文明法》, 从其字面意思“有关市民舒适, 愉悦的法律”即可看出英国人对保护古城和古建筑的态度。他们把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环境当成使市民精神愉悦、心情舒适的必要条件, 这种认识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全英国有保护区约9000个, 许多历史古城有相当多的保护区。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区就有51个保护区, 占了该区面积的70%。爱丁堡有保护区18个, 占了老城面积的90%。通过立法, 英国倡导城市规划部门要按要求制定保护规划, 保护区内的建筑除非经过事先申请, 否则不能任意拆除。区内新建改建要事先报送详细方案, 其设计要符合该地区的风貌特点。法令还规定了不鼓励在这类地区搞各种形式的再开发。由于有这些特殊的保护要求, 所以其他有关建设的法律规定的日照、防火、建筑密度等要求在保护区内可以适当灵活掌握。

与之类似, 日本在保护历史街区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五六十年代的建设开发中, 日本兴起了“拆旧建新”的风潮, 于是制定了《文化财保存法》, 不过当时只规定保护零星的文物, 没有提到历史街区的概念。到了1975年, 随着大片的历史街区逐渐消殒, 日本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 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 而且保护整体的历史老街才能延续文物的价值, 于是修订了《文化财保存法》, 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现行的法律规定, “传统建筑集中, 与周围环境一体, 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应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加以保护, 先由地方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城市规划确定保护范围, 然后制定地方的保存条例。国家择其价值较高者定为“重要的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

不同于一般的法令的推行方式, 日本的这项文保制度是由市民自下而上推动的, 可以说日本民众对历史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是值得称道的。他们认为尊重历史即是尊重人性, 是对当下的认真负责, 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要有文化保护意识, 否则文物一旦遭到损坏, 将再也无法挽回。这项法令可谓事无巨细, 它规定“传统群保存地区”中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及改变地形地貌、砍树等都要经过批准, 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做保护规划, 确定保护的对象。要列出详细的保护清单, 包括对构成整体历史风貌的各种要素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 对“传统建筑”进行原样修整, 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 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规划还要做出改善基础设施、治理环境、消防安全、旅游、展示、交流、停车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计划。

像埃及那样保护古迹 篇3

被充分利用的旅游资源

去埃及旅行不能不去卢克索。这是一个像刻在法老墓中神秘符号一样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古埃及历史在这里烁烁生辉,建在尼罗河的旁边,一侧是王陵,一侧是神庙。

我们所乘的飞机早上四点多从开罗起飞,到卢克索不过是五点多,天刚刚亮。陪同我们的李主任告诉我,埃及有些景点六点就开放,跟国内的早市一般。有的晚上九点才关闭,一天最长开放时间能到15个小时。各景点开放时间还相互错开,组织得当的话,可以当天飞过去、看完主要景点后再飞回开罗吃晚饭。

他的话让我很吃惊,如果以这样的作息时间接待游客的话,那埃及可以比世界上其他的旅游景点平均每天多接待将近一倍的人。游手好闲的埃及人如果连午觉都不睡、还工作这么久的话,旅游资源真是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卢克索地处沙漠地带,中午时候温度高达三四十度,能把人烤晕,但太阳未出来的凌晨却又寒气逼人。身着短袖的我们一个个被冻得哆哆嗦嗦,跟在导游后面走进了寸草不生、阴森森的法老陵墓帝王谷。李主任手中的导游证跟军官证一样管用,到处受到优待,不仅任何景点都能通行,还可以带人进去,为此我们节省了不少动辄上百埃镑的门票钱。

除了导游,在卢克索最受优待的就是游客了。在神庙入口处,我看到几十辆大巴满载着游客在埃及军人的护卫下,从红海一带潮水般涌过来,一辆接着一辆开进连一棵树都没有的光秃秃的停车场。以军人护送游客,是向外界显示埃及政府不会惧怕当地原教旨主义的恐吓、保护外国人和国家利益不受打击的决心。

被清理的商贩

进景点大门前,有观察癖好的我四处乱看,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小贩向游客兜售礼品。周围地面尽管是沙土地,但还算干净,没有乱扔的果皮纸屑,这也许和游客大部分是西方人有关。

参观结束后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神殿,依然没有见到小贩。我有点奇怪,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进神殿时沿途都是摊位,不像现在这样有秩序,所以猜想肯定是治理的缘故。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验证。我离开大群游客向外围走去,果然看到了那些小贩们被隔在游客通道百米外的地方。他们可怜巴巴地远远望着游客,手握各色纪念品却不敢走近,也不能大声叫卖,因为中间横着的是警察的岗亭。

埃及警察戴着贝雷帽坐在岗亭的阴影里无动于衷,他面前就是楚河汉界,小贩们不能越过。游客们想买东西的话可以走过去,就是说游客可以主动过去买、小贩却不能过来卖。于是景区秩序得以维持,游客们可以畅游古迹而不会受到纠缠,从而没了兴致。

将摊位设在百米之外真是方便了游客,即使旅游大巴一起涌到,入口通道仍可以畅行无阻。这使我想到了北京长城脚下的那些入口,游客们想登长城必须艰难通过众多商贩的叫卖纠缠,想快走几步都难。

历史上的传承

埃及人保护自己的历史有着久远的例证。

在卢克索的神庙,有一处就融合了西方的基督教和东方的伊斯兰教,既有教堂又有清真寺的影子,是一个典型的双教融合的例子。本来,这两个宗教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势不两立的,伊斯兰教主宰后就会驱逐基督教的痕迹。但埃及人会物尽其用,保留了敌人的建筑,也留住了历史。

这样的例子我在东西方交汇的伊斯坦布尔也看到过。那里有个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又称粉红清真寺,本来是东罗马帝国的教堂,被后来的占领者大度地保留下来并改建成清真寺。他们有这样的传承,并不是把敌对宗教的建筑物一把火烧掉,或者把它们推倒重建新的,而是把它们进行了改造为我所用,可见历史上就有这种宽容的心态。

相比之下,中国人似乎更善于“推翻”,动不动就烧光敌人的一切痕迹,所以,那么多朝代的历史很多只能从地下发掘,寻找些残牋片瓦,拼凑出古代的辉煌。而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地方政府又热衷于定向爆破,把他们认为没用的建筑炸掉,还被当地电视台当作政绩宣传。

埃及人在这一点上比我们有远见。古代的法老还曾接受过远在另一端、既非同祖又非同宗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君主,为他们在自己供奉祖先的神殿里建雕像,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也值得国人思考。

至于卢克索这个城市本身,假如和开罗相比,那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它的市中心有高耸的芭蕉树,街道上有成片的绿化带,酒店里还有露天游泳池,服务生也相当西化。本来飞机降落时看地面一片土黄,王陵周围没有植被,连草都不长。但车往市里开,沿途却有不少植物,有的地方甚至绿树成荫,可以称为沙漠中的绿洲。

这是因为埃及政府一直吸引国际投资,引入无污染技术,种植大量吸收环境污染物的树木。对环境保护优先投资,以优惠条件投资环保工程项目。为储备生态旅游资源,埃及政府还设立了21个自然保护区。

现代人的努力

由于埃及古老文明就蕴藏在地面和地下的宝藏中,所以政府十分重视考古研究和博物馆建设。和中国不同的是,埃及政府在相关数据、信息甚至挖掘领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许多埃及著名文化遗址的修复和挖掘工作都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外文物考古专家在资金、技术方面的帮助,例如努比亚遗址、阿布新贝神庙、阿斯旺菲莱神庙、卢克索王后谷等。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一度有来自60个国家的100多支考古队在全埃及境内500多个文化遗址进行考古挖掘。这么多国家的考古队同时进入,一方面说明埃及财政方面的拮据,另一方面也说明的埃及人的胸襟,既然自己不行,就让行的国家帮助。

事实上,埃及历史之所以如此闻名,还真是依仗了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包括图坦卡蒙法老陵墓——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挖掘,都是西方人主导和资助的。西方人在入侵这片古老土地的同时也传播了它的文明,让其石碑和木乃伊流传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各国景仰者都要朝圣般地来到这里。

除了吸引国外考古队以外,埃及政府不断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埃及设立的最高文物委员会准备对破坏古迹者出台重罚措施。其实,埃及一直对蓄意破坏古迹者实施最高判处五年监禁的严厉惩罚,并拟进一步延长监禁的期限。新的古迹保护法案规定,对破坏神庙、古雕像以及在古迹周围建造房屋者,可根据情节轻重,施以不同额度的罚款,最高可达10万美元,并判处无期徒刑。

少有红绿灯的都市

到了埃及就不能不提开罗,那儿基本是游客的首站,也常常是埃及行的终点站。

开罗是我见到的交通最混乱的城市,号称1800万人口,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那里的高速公路不发达,街道狭窄又脏又乱。汽车似乎和人一样多,像蝗虫一般无论到那里都能连成一片。

我在那里看到了在其他地方绝對看不到的标致504,法国生产的,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淘汰了。苏联生产的老掉牙的拉达车也在街上穿行,真是一个流动的破车博物馆!公交也不发达。

这么拥挤的城市,那么多的车和行人,竟然没有多少红绿灯,我们从机场出来开车到住处将近两个小时,见到的红绿灯不超过三个。汽车挤来挤去,都在乱开,却很少看见开车斗气的,甚至鸣笛的都不太多。不排队的人夹进来就夹进来的了,被挡住路的就被挡住了,很少见人吵架,埃及人的脾气真是够好。

和其他地方不同,那里机场的厕所是收费的,集市厕所也是收费的。如果没钱他也让你进去,比较好说话。他们明明知道你是游客可能不会再来了,也还要说一句:“下次一起交。”

埃及是一个历史遗产丰富、现实经济贫穷的国度,所以他们学会了友好对待外国游客,因为后者是他们收入的来源,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民众知道礼貌待客,政府知道要提供安全的环境,所以肯倾全力甚至不惜出动军队保护游客的安全。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篇4

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本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保护原则及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抢救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要求,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政府责任)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主管部门,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工作监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市、区人民政府应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第五条. (部门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须积极履行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和监管的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及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的普查调查、申报认定、保护规划及使用导则的编制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应急保护、巡查执法等具体工作。

市、区文物管理部门负责、整理保护对象的历史资料信息,挖掘、评价其历史价值。

建设、文化、国土、旅游、财政、公安消防、工商、城管、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保护资金)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二)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三)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资助;

(四)国有历史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或者其他合理利用方式获得的收益;

(五)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等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的资金;

(六)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保护专项资金由市、区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护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保护资金用途)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下列用途:

(一)需由政府财政承担的费用,包括普查、测量、认定、标志牌制作和设置、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资金;

(三)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补助;

(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表彰。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

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框架下,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可相应设立区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建筑、文化、历史、土地、社会、法律和经济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关咨询、审议和评定等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九条. (单位、个人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社会机构,以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本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及名录)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或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

(二)有比较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

(三)占地面积不少于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四)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少于总占地的60%。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后,向社会公布。其中对保护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可核定为广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一定该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二)反映佛山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地方发展里程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与重要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具有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第十二条. (普查程序)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国土、房屋管理等部门,指导区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建档工作,并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普查成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并告知保护责任人和区房屋管理部门,由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现场保护。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

第十三条. (确定和公布)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相关部门、所有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意后,经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市、区人民政府建立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

第十四条. (征收前调查)

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房屋前,应当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情况;尚未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在征收房屋前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完成调查工作。未完成调查的,不得征收房屋。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将地块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在规划条件或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图附件中载明。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改造主体应当按照保护要求将历史建筑统一纳入征收或者改造补偿方案,对所有权人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的价值给予货币补偿或者调换房屋产权;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不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自行合理利用。

第十五条. (预先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建立预先保护响应机制,以应对建设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应急性保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报告。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立即停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预先保护响应机制,应即时通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房屋管理、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停止建设活动,并告知区房屋管理部门派员到现场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

经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查,该建筑不属于文物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区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派员到场调查并进行论证,并提出处理意见:

(一)建设地块尚未进行文化遗产普查的;

(二)建设地块的普查结论已超过十年的;

(三)有新的证据证明该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

(四)其他合理情形。

处理意见应通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及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经确定不予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解除预先保护。应当予以保护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由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告知保护责任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申报。

预先保护的期限为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发出预先保护通知之日起的12个月,预先保护期间该建筑不得损坏或者拆除,确需修缮的按本条例相关条款执行。因预先保护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 (保护标志设立)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第十七条. (调整和撤销)

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的,可以列入濒危名单,对于确实无法恢复、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可以提出撤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称号,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撤销。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确定公布后一年内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论证,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九条. (保护规划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概述和评估,包括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等内容;

(二)保护原则和总体要求;

(三)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四)土地使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保护要求;

(五)历史文化街区内建(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维修、整改的要求;

(六)改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的方案;

(七)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八)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二十条. (保护规划编制资质要求)

承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有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或者同时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和乙级以上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资质。

第二十一条. (保护规划公众参与)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保护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通过论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保护规划草案涉及房屋征收、土地征用的,应当举行听证。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以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二十二条. (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下列规定:

(一)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对现有建筑进行整修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拆除不属于历史建筑的其他建(构)筑物的,应当经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三)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不得擅自改变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空间环境以及建筑的外部风貌和使用性质;

(四)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传统格局和空间环境,不得新建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停车场和维修保养场、加油站等设施;

(五)不得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场所。

第二十三条. (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时,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不得危及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安全。

第二十四条. (建设活动审查)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市、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前,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须依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并当征求同级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土地用途调整)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土地使用用途不得擅自改变。因改善和加强保护工作的需要,确需调整的,应当经市、区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基础设施配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卫、消防等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建筑间距、绿化、通风采光等相关建设标准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配置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整修、翻建,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

第二节 历史建筑保护

第二十七条. (历史建筑分类保护)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完好程度等,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和相应的保护要求,实行分类保护: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主要平面布局、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主要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不得改变。

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的不同保护要求制定历史建筑分类保护、修缮技术规范并颁布实施。

第二十八条. (保护图纸)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编制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资料情况,包括历史建筑的基本信息以及风貌特色等内容;

(二)保护和利用原则;

(三)确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必要时可以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四)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利用要求。

第二十九条. (利用导则)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基本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各方面历史价值,编制市、区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导则,明确历史建筑的禁止性使用功能、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控制、修缮维护、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及其他具体管理要求。经评估可提高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如需降低等级,须另行编制专题报告。

第三十条. (责任告知)

历史建筑公布后,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保护责任人。书面告知应当明确保护责任人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格式由市级房屋管理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一条. (历史建筑新建扩建)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因保护历史建筑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的规定,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相关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损坏历史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历史建筑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历史建筑使用功能)

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使用功能的,不得违反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确定的保护要求,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房屋管理、公安消防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四章 整修利用

第三十三条. (保护责任人)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中非国有建筑的所有权人和国有建筑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对保护和管理责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保护责任人按照本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负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使用人应当配合保护责任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配套基础设施要求)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条件,并保持当地传统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城乡规划、国土、房屋管理、文物等相关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五条. (历史建筑方面责任分级)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实际现状,组织编制年度保护整修计划,指导、督促保护责任人、区房屋管理部门实施保护整修。

区房屋管理部门在征得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同意后,可以代为修缮历史建筑,所需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六条. (历史建筑修缮)

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利用导则的要求编制修缮方案,逐级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文物、建设等部门审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对修缮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采纳。

第三十七条. (历史建筑以外建筑修缮)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的,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送区房屋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抢救措施)

历史建筑存在损毁危险的,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市、区房屋管理部门报告。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协助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保护责任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及时采取加固、修缮等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不具备保护能力的,可以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补助,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历史建筑保护需要和保护责任人经济困难的情况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泛光照明、空调外机、雨篷等外部设施,应当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相协调。

相关部门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应符合保护规划要求并征求城乡规划、文物、房屋管理等管理部门意见。

第四十条. (征收补偿)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或者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确需征收历史建筑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补偿。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或者选择房屋产权调换且安置房所在地段等级低于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段等级的,可以另行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一条. (建设调整相应奖励)

对因保护历史建筑而必须调整的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定后,可给予适当奖励。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对在历史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建设项目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由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

第四十二条. (历史建筑迁移)

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的历史建筑,建设单位应当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制定补救措施后,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领取迁移新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实施迁移。建设单位在实施历史建筑迁移保护或者拆除时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档案资料报送城乡规划及房屋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 (搬迁安置)

因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需要,确需居民临时搬迁过渡的,应当给予相应的搬迁、临时安置补偿。

第四十四条. (合理利用之一)

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并要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保护、修缮方面的信息和技术指导。

鼓励、支持保护责任人利用历史建筑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地方文化研究,开办展馆、博物馆,开展经营活动,以及以其他形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但应当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可以收购历史建筑,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要求的单位对历史建筑进行管理及合理利用。

第四十五条. (合理利用之二)

历史建筑的利用不得违反保护规划;不得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不得随意增加荷载或者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建筑安全的活动。

历史建筑的现状使用用途违反保护规划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调整;历史建筑的现状使用用途违反保护规划但与房屋权属证明文件载明的房屋用途一致的,依法调整后对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应当予以补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历史建筑的类型、地段和用途等因素制定补偿的指导性标准,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依据指导性标准或者合理、适当的原则与保护责任人协商确定具体补偿数额。

第四十六条. (检查评估)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须制定检查与评估计划,定期组织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检查与评估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四十七条. (补助)

对达到保护管理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和列入年度保护整修计划的项目,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与国有建筑使用人、非国有历史建筑所有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协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义务和享受补助等事项作出约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政府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区级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将保护规划报送审批的;

(四)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五)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六)因保护不力或者决策失误,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或者撤销称号的。

第四十九条. (行政处分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审批职责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条. (违法建设查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七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七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法行为及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或者拆卸、转让历史建筑的构件的,由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法施工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区房屋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备案的修缮方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二)修缮方案未经审查、审查未通过或者未按照修缮方案审查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建筑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第五十三条. (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由市、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及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施行日期)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篇5

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 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1)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4)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保护工作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

2、建设控制区的整治与控制原则

(1)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重点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不对重点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

(3)进行新的建设时,要避免简单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要注意保存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的街巷、胡同肌理和古树名木。

(5)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区应参照重点保护区的原则。

三、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在南北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作为各编制单位现状调查研究和编制保护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基础,重点侧重于以下方面:

1、地块划分

结合北京旧城空间形态的特征,以院落为单位进行现状资料调查和规划编制。“院落单位”以现状的门牌编号及其范围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院落的行政区划、产权所属、历史形成、自然边界、院落的完整、出口位置等因素,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

保护规划共划分了15178个院落单位。其中现状保存较完好的院落有5456个,占36%。

2、土地使用功能调整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用地性质分类遵照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应根据功能需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和性质。

(3)保护规划范围内:

居住用地面积由现状的490ha,调整为409ha,占总用地面积的40%;

公建用地面积由现状的247ha,调整为266ha,占总用地面积的26%;

工业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7ha,调整为1.6ha,占总用地面积的0.2%;

道路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54ha,增加到213ha,占总用地面积的20%;

公共绿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9ha增加为97.4ha,占总用地面积的9%;

其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1ha,调整为51ha,占总用地面积的4.8%。

3、居住人口规划

(1)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现在居民约9.5万户、28.5万人,总人口密度为275人/ha。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住条件,首先要降低居住人口密度,因此,疏散人口是保护规划的目标之一,也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关键。根据居住人口的现状调查结果,居住院落的人口密度共划分为五级。

I 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少于2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大于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超大型,情况特殊,应予以保留。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648个,占院落总数的6.4%。

II 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2至4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25至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舒适型,可以维持不变。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1640个,占院落总数的16.4%。

III 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4至7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15至25 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经济型,其标准与北京目前的居住平均水平相当,可以维持不变,也可以根据居民要求适当降低密度。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3866个,占院落总数的38.6%。

IV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7至10人,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拥挤型。

V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10人以上,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特挤型。

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

现状调查中,IV级、V级院落为3870个,占院落总数的38.6%。

(2)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人口为16.7万人。共需迁出人口11.8万人,占现状总人口的41%。

4、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和更新

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是依据现状建筑的质量及其代表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来确定的。

(1)根据建筑的结构损坏程度,将现状建筑质量分为好、一般、较差三类。

据调查,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总建筑面积约为613万m2。其中建筑质量好和较好的占42%左右;建筑质量一般的占41%左右;建筑质量较差和差的占17%左右。

(2)根据现状建筑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布局与形态、建筑形式,对其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分为五类。

第I类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左右。

第II类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及近现代建筑”。指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9%左右。

第III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一般传统建筑”。指单体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较低,数量较大,需要不断修缮的一般传统建筑,包括传统四合院建筑、近代建筑等。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36%左右。

第IV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指在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建筑体量、高度、色彩、材质、建筑细部等方面与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包括仿古建筑等。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14%左右。

第V类为“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主要包括两种建筑:一种是单位或居民近年来自行翻建、改造的建筑,其建筑质量较好,建筑尺度基本符合保护区传统风貌的要求,但其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细部等与保护区传统风貌不协调;另一种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虽然其建筑质量较好,但对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34%左右。

(3)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对现状建筑的历史文化评价和建筑质量的评价,对重点保护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更新手段;对建设控制区内的建筑则只要求保留前两类建筑,其他建筑均可按规划要求进行更新。

文物类建筑:对已划定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要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此类建筑占7%左右。

保护类建筑:对那些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应以修缮为主,保护外部面貌,其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改造。此类建筑占9.3%左右。

改善类建筑:对于那些具有清晰和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和传统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质量评估分类为“一般”,可以进行修缮和翻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其翻建建筑必须维持原有的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形式。此类建筑占23.8%左右。

保留类建筑: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此类建筑占7.3%左右。

更新类建筑:更新类建筑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建筑风貌上无保留价值的、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差”的危房,可采取更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拆除,但更新改造必须要精心设计,使更新改造后的建筑与保护区原有的建筑规模、尺度、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等保持协调一致;另一种是少数单位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对这类建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予以拆除,原址复建应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此类建筑占49.2%左右(其中11.2%位于重点保护区内,38%位于建设控制区内)。

沿街整饰类建筑:为尽快恢复和体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应对沿保护区主要街道分布,但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及装饰物,其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好”或“一般”的建筑进行整饰。再次改造时,要严格按照保护区的风貌要求进行建造。此类建筑占3.4%。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绿化规划

(1)保护规划把园林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列为“保护类树木”;把现状的各种成年乔木列为“准保护类树木”;规划要求新种植的乔木列为“新种植乔木”。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绿化建设应以街道、胡同绿化为主,不宜大拆大建集中绿地。绿化形式应以种树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3)宅院绿化应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绿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宅院内的绿化形式,应充分考虑传统的植树栽培方式。

(4)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公共绿地面积为97.4ha,占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的9.4%。保留各类树木9600余棵。

6、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原有道路规划红线要求。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沿街传统风貌、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市政条件为目标。

(3)除城市主干道之外,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尽可能限制过境交通穿过。

(4)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出行和车辆停放、道路宽度等问题。

(5)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交通组织应充分利用现有不同宽度的胡同系统。特别是7m以上的胡同,更应在规划中充分利用。

(6)适当打通一些尽端胡同,拓宽一些“瓶颈”胡同,以改善区内的交通组织状况。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胡同总长度111km,其具体规划要求如下:

宽度小于3m的胡同:为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16%。

宽度为3~5m的胡同:主要是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同时可以是非穿行性机动车单向道路,为就地的居民服务;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35%。

宽度为5~7m的胡同:为非穿行性机动车单向道路,为就地居民服务;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26%。

宽度为7~9m的胡同:可以组织为机动车双向道路,除了为就地居民服务外,适当承担局部地区的穿行性交通;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17%。

宽度大于9m的胡同:适当承担局部地区的城市交通。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6%。

(7)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来承担保护区的交通。城市道路的长度为30km。

7、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设施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综合管线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防灾设施条件为目标。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管线布置,应有效利用规划保留的胡同系统,不拘一格,综合考虑。

(3)应根据各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综合手段,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条件。如地下管网以综合管沟与直埋方式相结合,能源以使用天然气和用电相结合等。

(4)充分改善和利用现有的市政设施,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次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如何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因基础设施建设是旧城的薄弱环节,且保护区内历史风貌的保护对市政设施的引入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故此项工作将进一步深化。

四、专家评价 2000年11月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吴良镛、周干峙、郑孝燮、罗哲文、李准、王景慧等19位著名专家、学者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逐一进行了评审。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在会上做了题为“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们对这次保护规划的组织和编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次规划工作根据北京旧城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所制定的规划原则、统一标准和要求是合理的和必要的。专家们原则同意所编制的《保护规划》,并希望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后尽快上报北京市政府审批。

与会专家还为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会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将专家意见向北京市政府做了汇报,并组织各参编单位积极研究落实专家建议,调整并完善了规划方案。

五、保护规划实施建议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要实现这一规划,必须全市统一考虑,新区开发与旧城保护协调发展。为了推动保护规划的实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下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1)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更新,首先需要疏解过密的人口。重点保护区内人口的疏解与其他地区的危房改造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口迁移政策。

2)人口的迁移与房屋的产权交易密切相关,现行的危改、房改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设控制区内可以借鉴,还需研究专门的房改政策和产权交易政策。

3)应制定房屋管理修缮政策,以鼓励产权单位或居民按照保护要求自行修缮房屋,合理使用旧建筑,达到解危的目的。

4)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规定,使其尽快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应在重点保护区内选择一些地块开展保护规划的实施试点。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篇6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多种文化品位和类型,是历史的传承和信息的载体,蕴含丰富的价值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对建筑、旅游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极高的`参考、观赏等实用意义.笔者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

作 者:黄家美 王志稳 作者单位:黄家美(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王志稳(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篇7

1.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念

1.1 概念

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者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历史街区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真实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

1.2 整体保护

历史街区不但包括物质载体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包括:完整地保留历史街区内原有的特色历史遗存,如原有历史地段内的各级文物建筑、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完整保留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典型风貌等有形物质环境下的完整环境;完整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整体地继承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

1.3 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的,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成为切实可行并被历史文化名城及许多旧城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 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概况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其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东大街历史街区位于海安县中心城区,与县城闹市区紧密相连,其中的石板街是海安县城内保存较好的一条清朝时期的街道,昔日石板街两侧,店铺相连,商贾云集,市井文化昌盛。(图1)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两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先生的故居位于东大街北陆家巷西侧,人称“韩公馆”。韩国钧故居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青砖小瓦,火巷回廊,火车车厢式小花厅是当年韩国钧先生倡议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系省级文保单位。东大街区的规模优势在苏中地区独有,是海安地区地域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3. 整体保护框架

3.1 保护的目标

保护街区的明清及近代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并延续街区所留存的街巷空间格局、历史文化信息和民俗生活气息;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更新,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街区特色与优势,实施传统商业、城市旅游和市民休闲的重新定位,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3.2 整体保护框架

整体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与人文环境要素三大部分组成。(表1)

自然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的河流水源等要素,及其对应的环境关系与格局特征的保护。

人工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以历史建筑、历史名人等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传统街巷为骨架,以古井、古树等各处历史遗构为点缀,对该地区大量传统居住、传统商铺群体以及文物点为主要内容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人文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居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活情趣、文化艺术、传统商业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特别是在对一些独具特色的遗址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反映东大街乃至海安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4. 有机更新策略

4.1 街区的有机更新

保护并非静态的恢复,而是保护街区发展的历史脉络,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为了促进街区的功能完善协调,激发街区活力,将街区规划结构定为两轴、四核、八大功能区。(图2、3)

两轴:一以石板街为轴,为东大街传统特色商业轴;二是文化综合轴,其自北向南依次联系了韩国钧故居、青墩博物馆、丝绸大院、古街客栈、梨园戏台。

四核:分别是名人故居、梨园戏台、古街客栈以及东门遗址四个功能核心。韩国钧故居是东大街区中珍贵的文保单位。梨园戏台根据历史考据设计重建,成为市民交流曲艺文化的活动中心,也是海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所。古街客栈由旧有民居改造,为游客提供休憩之所,体味古宅合院的居住氛围。东门遗址位于街区东部门户,对海安古城泰宁门进行复原,作为进入石板路的过渡节点,展现明清东大街和古城之关系。

八区:具体分为八大功能区:韩国钧故居及园林区、石板街传统商业区、历史文化博览区、曲艺文化区、居住交往区、工艺作坊区、城市商业区以及配套服务区。

4.2 建筑的有机更新

保护(修旧如初):对保护区内文物保护单位、风貌形态和质量较好的建筑予以原貌保护的,对其中的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修旧如初,以存其真。具体如:韩国钧故居等。

改善(还原风貌):原有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在保护其建筑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体如:街区范围内的部分较好的传统民居等。

重建(恢复原貌):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拆除后通过历史建筑移植或利用历史建筑构件进行重建,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对于特别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及其环境,利用图纸、照片、口碑等真实史料为建设的依据,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恢复重建。具体如:东门遗址等。

保留(维持现状):对部分虽属后期兴建但质量较好,设计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与传统风貌的协调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并能体现出历史街区的历史变迁的建筑,予以保留,维持现状。

整饬(综合治理):对于质量较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加坡屋顶及重新装修立面。如石板街传统商业街巷。(图4)

拆除:对违章搭建添建的、影响院落空间环境、风貌较差的建筑,则予以拆除。具体如:传统建筑之间的小型违章搭建等。

插建:对历史街区进行功能的协调完善,根据传统建筑的体量、色彩和肌理布局进行局部插建。具体如:传统特色商业区等。

4.3 环境的有机更新

由于传统建筑设施落后,街区内很大一部分居民生活环境较差。保护东大街历史街区既要保护街区的传统风貌,又必须改善区内整体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环境的有机更新。

环境改造应尽量尊重历史原貌,加强公共绿地、街坊绿地、宅间绿地等多层次绿化建设,完善街区绿化系统。并适当对街巷界面加以整治与改造,增加景观家具小品,统一广告牌匾,完善街区标识系统。恢复性建筑坚持用海安当地的旧石、旧砖、旧瓦、旧木构件,体现原汁原味。同时,在外观风貌协调前提下,展览场馆内部设施和实物展示中可使用智能化、多媒体、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提升街区环境品质。

通过对环境的有机更新,有助于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塑造,并为城市创造新的环境特色。

5.结语

历史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及其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城市特色日渐消逝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幸存下来的历史街区,置身于快速化的城市发展浪潮之中,需要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通过对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案例的研究,笔者认为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历史文脉、空间环境、建筑遗产、社会网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不能片面地保护某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2)动态性原则。动态保护指不仅仅复制原貌以及原有生活形态,更注重与时代结合,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使老街区在新的城市语境中延续历史文化,实现活力复兴。

(3)参与性原则。充分调动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提升居民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认同,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居民的话语权,并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居民参与街区的保护整治及后续的街区发展。

(4)持续性原则。历史街区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取持续推进、渐进改善的模式,使历史街区逐步有序改造,以期最大化地保留、恢复原有街区的风貌、格局、历史信息。

参考文献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琼.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性有机更新[J].小城镇建设,2002(9).

[3]于立凡、郑晓华.保存城市的历史记忆--以南京颐和路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4(2).

[4]张惠新.论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J].生产力研究,2008(17).

保护历史古迹作文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

1、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即为保留遗存较丰富,能够较为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阶段内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点,留存有较多文物史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域。它通常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有历史深度与文化内涵的区域,能够彰显城市的历史沉淀,富有深厚的文化特征与象征意义。而历史建筑,则是具有一定人文、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点的建筑物。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

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历史建筑聚集成片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成群、成组、成片的历史建筑能够十分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场景和状况,它们的完整保存利用就更能体现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其中生活状态的延续。因此,要使历史文化街区在物质空间层面上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重点就在于保护和再利用好其中的历史建筑及空间。

二、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

1、对历史建筑实行封闭式保护

在我国原有的思想观念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很多人认为就应该对其原封不动地进行保存,而对它们的任何使用都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不敬重。但事实上,历史建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其作为使用空间的物质功能的价值更是不容忽略。一味的封闭式的保护不仅使历史建筑无法拥有足够的生命力与活力,同时也会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无法融合到城市的有机整体中来为当代生活服务。

2、对历史建筑造成“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坐落于城市中心,很难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其中大部分历史建筑的建筑质量较差,原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在重新开发中很难受到良好保护,极容易被拆除或重建,而造成“建设性破坏”;或者是为满足旅游开发等的经济需求,破坏了原有风貌,而造成“保护性破坏”。

三、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1、历史建筑的保护

保护即是在不改变原状的情况下,对历史街区和其中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修,从而使传统的风貌和文脉能够得以延续下去并不断发展。保护和“不再破坏”不是同一个概念,它必须是主动的、有所作为的。虽然维持现状能够避免人为的破坏,却无法抵挡自然的风化侵蚀与社会生活的污染熏蒸所带来的损坏。所以必须有整修,有疏通,有清理,有改善,也必须要有人气——享受着古朴雅致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居民在其中其乐融融地生活。

其中最首要的是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有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因为只有完整地保有其历史遗存才能最大可能地留住存在于其中的珍贵历史信息。在修缮复原过程中应尽量使建筑恢复它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延续其实用功能。

其次是要结合历史建筑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氛围对其进行保护。在保护建筑单体的同时, 也要保护建筑周边的环境, 例如建筑周围的构筑物、道路、树木等与被历史建筑共同构成整个环境的各种元素。在历史建筑周边新建的建筑在形态上要尽可能地尊重历史,并在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给予一个过渡空间,使两者都能有与之匹配的环境,如此以保护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保证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和谐。

2、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1)再利用的必要性

历史建筑除了具有人文、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价值外,同时也具有物质使用和经济价值。而且由于我国大部分历史建筑当前仍处于被使用的状态,对其进行完全冻结式的保护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有高度、体量、色彩以及外观整体形象等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和结构构造做出适当调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设施更新,使其重获生命力,保护才能真正落实,也才能够使历史建筑更好得融入城市。这样形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才是有活力的、有人气的街区。并且当人们真正开始了解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宝贵价值时,才能更自发地进行保护。

(2)再利用的方式

保护历史建筑的外观对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贡献最大。而为了鼓励历史建筑的继续使用,以利于文脉的传承,建筑室内可以适当做一些改变,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其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延续其原有的用途和功能;作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示馆使用;作为旅游景点;作为商业及活动中心等其他用途等。

四、历史建筑保护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

历史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如果能够对历史建筑进行积极正确的保护和再利用,则历史建筑将成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文化特色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并且它们的价值将超越单体建筑本身,而体现在单体建筑相互交融、相互补充、聚集成片而构成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空间上。

结语:综上,由于历史建筑承载着太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且不可再生,对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缮时,应当尽量保有和还原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历史建筑完全冻结,而是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从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适应性的保护,尽可能地延续其原有功能。而如果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己经衰败或消失,则需要结合它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格、功能、特点,对其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重新获取活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桂晓峰著,2010,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治研究,建筑学报

[2]魏祥莉著,2012,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杭州清河坊为例,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

[3]马守恒、田波著,2012,談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B],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2, No.5

上一篇:幼儿园美术班教学计划下一篇:标签印刷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