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企业风险对策取向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石油企业的并购是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一项高风险经营活动,它引起的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而其中财务风险又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及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这些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保险企业风险对策取向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险企业风险对策取向论文 篇1:

从企业人事风险分析企业贷款质量

摘要:通常银行在分析一个企业信贷风险也就是贷款质量问题时,都是通过分析其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本文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人事方面的风险进而探讨企业的贷款质量问题。

关键词:人事风险;贷款质量;风险识别

一、企业贷款质量的风险识别

本文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人事风险后进而识别其贷款的质量。首先简述企业贷款质量的定义,再简要分析一般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的角度有哪些。

1. 企业贷款质量定义

贷款质量是指贷款资产的优劣程度。它包含三重意义:一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大小,也就是说银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有多大,面临着多大的潜在信用风险;二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合法合规性,即贷款者对资金的用途方面的合法与合规问题;三是贷款资产的效益性,着重反映贷款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这三重意义的有机整合,构成贷款质量概念的完整内涵。

2. 企业贷款质量风险识别角度

首先,现金流的识别角度。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讲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一旦发生阻滞、断流,就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的连接至关重要。从贷款前看,银行首先需要看第一还款来源以及第二还款来源。从贷款后的资金管理来看,银行会查看企业“银行交易流水”方面的状况。其次,借款人还款意识的识别。由于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不大,那么企业的还款很大程度上要看企业的老板或最高领导人的信用意识强不强将影响到企业的还款意愿,因此了解企业老板的还款意愿十分重要。同样在银行贷款前,需要查询企业以及其企业老板过去有无不良贷款记录,从贷款后管理来讲,通过查看企业商业信用履行的情况来判断其还款意愿。再次,通过企业法律地位进行识别。通常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企业必须是国家授予的合法地位的企业,且必须守法经营,这是规避法律风险的根本。银行可以从贷款前与贷款后两个方面进行识别企业的贷款质量问题,从准入角度来讲,银行要看企业是否有合法的经营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的证件,当然对于特别的行业需要特别的证件。从贷款后的资金管理角度来讲,银行定期检查企业相关证明法律地位的证照,检查这些证照是否已经过期,以免企业有歇业的可能,这时银行要及早启动风险的防控预案,以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二、人事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人事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潜在的风险,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于贷款质量的识别,可以从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以及其公司的运作情况等方面来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发现企业人事风险进而得出其对企业的影响,通过企业人事方面的风险来看待企业贷款质量的问题。

1. 人事风险的表现形式

人事风险不同于保险学范畴的风险,它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上的不善和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员工对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人事风险发生的原因有直接和间接的,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内部和外部。例如,部分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而筹组工会,利用群体的力量来争取他们认为应该得到的权利,这是内在的人事风险;当然,假如部分员工因受不了外在的竞争厂家的高薪诱惑而集体出走,或盗取商机来通敌,这就是来自外在的人事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有的人事风险都是人的风险,有行为、态度方面的,有工作能力方面的,有故意的或者非故意的。

人事风险有以下的特征。首先,人事风险根本风险源来自于企业自身,其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人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人事风险完全是由内部从业人员造成的,并受到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其次,人事风险有较大的突发性以及潜伏性。人的行为受到思想的控制,但是人们常常是非理性的,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常常面临着风险。违规行为只不过是个人非分要求的外在表现,非分要求才是人事风险的根源所在。正因为是非分要求,那么当事人肯定不会在公开场合,做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当然,一个人的掩饰又大大的增加人事风险的隐蔽性,因此也给识别和判断、防范人事风险带来难度。正是人事风险过程的潜伏性,又注定企业最终会面临着人事风险突发性。再次,一个企业的人事风险的大小与当事人的职位大小相关。人事风险大小与当事人职位高低相关是有原因的,企业内部权利结构如同倒立的金字塔,上大下小。权利的指向性一般是由高职位向低职位,当然高职位的人掌握的资源肯定比低职位的人掌控的多,并且其控制能力也大,影响力相应的也会不断增加。同时也可以想到,高职位的人其受到的监督比低职位的人受到的监督少,其实当一个人受监督和约束越少,越权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越大。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企业代表的风险也就越大。现实中常常有一个人断送一个企业的事件不是耸人听闻的。最后,人事风险不像企业面临的其他风险一样,可以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目前保险公司没有提供企业人事风险这样的保险产品,或者用金融产品来转移,因为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衡量人事风险的大小。

2. 人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巨大人事风险可能造成企业倒闭。一个企业不仅仅需要工具再不断的生产,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人来配合,使得整体生产正常的运行。其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的思维、能力,以及其个人的品质都影响着整个企业。例如,对于内部人员,挪用银行或客户资金;收受贿赂,不按原则和程序操作;截留利润,贪污公款等。从客观上看,内部人员犯罪的危害性比外部带来更高的风险。

其次,人事风险可能造就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其实,一部分中小企业有官僚主义作风,尽管当事人并非总出于损害银行利益的动机,但客观上充当了其损害银行利益行为人的庇护者和帮凶。在这个过程中,拥有官僚主义作风的企业还有可能带来信息扭曲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是否及时,准确,不仅由硬件的物理特性所决定,还与提供原始信息和参与信息传递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为了某种目的提供虚假信息,人为造成信息失真和阻滞,就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再次,人事风险可能对企业的制度以及创新能力造成影响。不正当的用人、不通畅的政令会破坏良好的企业文化,令利益关系扭曲,影响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这种局面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导致价值取向偏离,不利于群体的优势发挥。例如,用人不当,会给今后一切工作埋下风险祸根,其风险之大,不言自明。需要相互制衡的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为,也会产生漏洞和造成风险。

最后,人事风险可能造成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如果企业不顾总公司的总体战略部署,而为小团体利益实行分兵作战,其结果必然为总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例如,分公司不服从总公司的安排,其行为可能对总公司总体战略部署进行违背,从而阻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影响公司经营业务的稳定性等风险。

三、从人事风险角度分析企业贷款质量问题

通过银行贷款质量定义出发,根据上述定义的三方面判断企业贷款质量,这三者的有机整合,构成贷款质量概念的完整内涵。

人事风险主要与人相关,由人引起的,往往具有潜伏性,它是由企业内部人员造成的,并不受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并且,发生多大的风险是难以知晓的。

人事风险的大小与在职员工的职位高低有关,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公司经营的效益如何,与拥有高职位,权利较大的领导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一个公司的决策人,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的管理所作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假如对于某一个重要决定,决策者不是从公司利益出发,而是从决策人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中间打捞一笔,从而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作,假如事件较大,可能影响到员工的福利等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将面临流行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人事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其他的风险可以转化,通过买卖保险来转移风险,但是人事风险由于其特殊性而并没有纳入保险承保对象之中。那么这样的风险不存在对企业的发展是良好的,但是只要一存在,势必引起企业的运作受到阻碍。因此,当人事风险一发生,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从而会影响到企业的贷款质量。

综上,在鉴别一个企业的贷款质量时,银行可以从企业的人事风险去分析企业的贷款质量如何,即,分析企业的领导人的信誉如何,有无未还款的情况,未还款的原因是什么,以便侦查其信用状况。当银行已经借款给中小企业后,银行也可以从分析企业人事管理方面,看是否有人事风险,进而判断企业是否经营稳定,是否有还款能力。当还完贷款后,银行也可以存档做记录,如果有可能,还可以通过人事方面的分析,将此客户当作一个长期客户来经营。

四、结束语

当然分析一个企业的贷款质量如何,应该全面把握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从财务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本文试图通过人事风险这个非财务工具来判断企业的贷款质量。进而提示银行可以通过充分把握企业的具体状况去分析中小企业老板或最高领导有的人品、能力等情况,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等方面,还可以通过企业的一些活动来看公司员工的团队精神、人际氛围等来判断一个企业长期经营理念方针、理念,从人事风险的角度去分析贷款企业的潜在风险问题,并对企业的贷款质量做风险评估和防范。

参考文献:

[1] 赵晓锁.企业人事风险的表现及对策[期刊论文]2010,29(4)

[2] 吴劲松.银行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法,2007.11.21

[3] 刘晓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解决之道,金融时报.2008.10.18

作者:庄细清

保险企业风险对策取向论文 篇2:

石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摘要】 石油企业的并购是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一项高风险经营活动,它引起的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而其中财务风险又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及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这些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并购 财务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很早开始探索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到了21世纪,我国石油企业探索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了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泰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可是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的跨国并购处于初级阶段,无论规模、渠道、市场、经验、国际化人才等,还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均无法与世界大石油公司相抗衡,那么对于中国正在进行海外扩张的石油企业而言,在海外并购高速进行的同时,如何应对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成为石油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和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指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筹资决策的不同选择,筹资数额的多少,必然会引起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由此而产生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这里的筹资通常指举债,因此狭义的财务风险可以定义为企业因举债利用财务杠杆而导致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的不确定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并购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控制权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因此并购本身就是一项财务活动,并购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很大。

二、石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主要包括并购可行性分析、目标企业(油气资产)价值的评估、支付方式的选择、收购资金的筹措、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等,上述各环节都可能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估价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是否信息对称、并购企业是否有合理的并购评估方式、评估体系是否健全、准备并购的时间等因素。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就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融资风险。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指能否按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并保证并购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和方式。常规的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通过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搭配可以有多种融资方法,在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成本大小、风险大小上其各有不同。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融资方法是降低融资风险的关键,根据融资的时间和结构,融资风险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融资时间风险。海外并购的融资时间风险是指并购企业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融资安排是企业并购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整个并购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融资安排不当或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融资提前会造成利息损失,融资滞后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并购计划的顺利实施,导致并购失败。

(2)融资结构风险。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解决,因此在多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融资方式的不同组合会给并购公司带来融资结构风险。企业并购可以自有资金完成,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贷款等融资方式进行筹资,满足并购的资金需求。因此,具体融资结构风险体现在:一是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融资风险,但是抽调本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很可能导致企业正常周转困难。二是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三是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公司不能只考虑股权筹资的长期性和无偿性,高速扩张股本,如果业绩跟不上股本的扩张,会使每股收益不断下降,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如果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机会。

4、支付风险。在海外并购活动中,支付是完成并购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支付风险主要是指并购后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不稳定导致新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还债,导致资本结构恶化或破产的可能性后果。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现金支付、股权支付和混合支付方式,而支付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并购方选择了错误的支付方式。并购方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如果并购方融资能力差,现金流的使用不当导致流动比率下降,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方式的选择对并购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影响。

5、盈余管理风险。盈余管理与调控或操纵利润在表现形式上往往难以区分,所以符合会计制度并且适度的盈余管理被认为是有益无害和可以接受的,如利润平滑可以向股东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良好形象、公正评价管理业绩、稳定股价、保护股东利益以及防止公司被恶意收购,但过度的利润调控或操纵往往会给报表使用者和整个集团带来巨大的风险。因而过度的盈余管理既有悖于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会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严厉监管。

6、表外融资风险。表外融资可以避免债务融资在会计报表表内反映,相对降低负债比率,有效地改善财务指标,维持企业再融资能力,因而表外融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大量存在。担保方由此而产生的或有负债依据会计准则之规定勿需在资产负债表表内披露,当然也不会体现在负债比率等财务指标当中。表外融资使担保方的债务负担隐性化,从而加大财务风险。

三、石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规避对策

1、慎重选择目标企业,合理评估企业价值。对目标企业的过高定价或过高评估企业价值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企业应尽职调查,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信息,不盲目相信目标公司的财务报告,对目标企业的表外信息资源多加重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用专门的投资银行对目标的企业的诸如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现金流量水平以及所处的产业环境等详细信息做全面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再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的价值,以充分估计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综合效益。同时也应该建立并逐步完善目标油气资产价值评估体系。评估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源于评估方式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在于并购方企业主观因素的影响,对目标油气资产的不了解以及并购过程中的激进情绪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偏离。因此加强对目标油气资产的审查具有一定的防范效果。建立长期评估,有利于把握目标油气资产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对并购目标的确定以及未来收益的预期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减少评估本身的不确定性影响。

2、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并购企业在选择融资渠道时应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首先,选择的融资渠道和依据现有的融资环境能否为企业并购提供足额、及时的资金保证。其次,选择的融资渠道必须成本最低而且风险在企业可控制范围之内,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优化资本结构。从根本上看融资风险的控制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的控制,因此并购方企业需从以下两个步骤选择融资渠道:一是先对各种融资渠道的成本进行综合比较,包括不同融资方式的个别成本和混合融资方式下的综合成本;二是选择融资方式时,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不同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以及对资本结构的冲击等因素的基础上,本着先内后外、先快后慢的原则选择融资渠道。

3、合理选择支付方式,实现支付方式多样化。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方式,不同的支付方式有不同的风险分散和收益分配效果。现金支付能迅速完成交易,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但偿债的风险是最高的;而股票支付是成本较低,还能使目标公司的股东共同承担新企业的发展风险,大大降低了偿债风险,但程序较现金支付要复杂;混合支付的偿债风险介于前两者之间,而且企业可以根据能获得的流动性资产、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既要目标企业的税收等状况进行调整。企业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采用多种支付组合的方式防范支付风险。

4、有效进行财务整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购完成后,应及时对新企业的资产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整合被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负债的期限结构,降低债务成本,减轻还债压力,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并购企业必须按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调整目标企业的经营策略,将其纳入企业整体的营运轨道,提高企业整体的共同业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5、大力发展油气行业中介机构。中介公司在国际油气资产并购中十分重要,事关目标公司的诸多指标和细节,比如企业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关联交易、市场份额、员工素质,以及当地产业政策法规等,都需要由中介公司来提供,它们提供的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并购企业的决策取向和绩效。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在并购中主要履行服务和监督职能,其服务和监督渗透到并购的全过程。我国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规范的中介服务。政府和驻外机构可利用各种资源,为国内企业寻求境外合作伙伴搭建信息平台。

6、建立产业并购基金。为了规范并购行为,贯彻落实国有大型石油企业既定的并购方针,建议在集团公司层面建立产业并购基金,明确该基金的投资决策流程和管理办法,确保其主要使用方向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并购活动,提高并购活动的效率。

7、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来承担。即使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是无限的。风险转移最常用的方法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虽然由于中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尚处在起步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对境外投资风险的承保业务开展较少。但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化,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加快,中国石油企业可以在将来通过办理保险来转移海外油气资产并购的风险,把被保险人的并购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从而减小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军:浅析我国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11).

[2] 李晓晶: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对策研

究[J].财会研究,2009(24).

[3] 曲宁: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J].决策探索,2007(22).

[4] 刘中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财会研究,2006(3).

[5] 2009—2010年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趋势研究与策略分析报告[R].2010.

作者:李政

保险企业风险对策取向论文 篇3:

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财产风险及保护问题探讨

摘 要:受益人利益及其财产保护是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目标。基于信托和委托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和运作体系,既是受益人财产制度的创新,又是受益人财产风险的根源。由于利益主体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和机会主义行为,会出现产权交易中的转移保留权、既得受益权、投资决定权、制衡监管权以及风险补偿权等问题,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因此,为了保护年金计划受益的利益及财产,需要界定利益主体间的权能结构关系,强化其合意行为并控制其机会主义行为,重视其间的利益捆绑机制,在信托和委托多重代理关系中寻求利益激励与约束的均衡点。

关键词:企业年金;受益人;财产;风险

企业年金计划从1875年在美国建立,至今已有132年的历史。它作为现代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该计划通常由企业、职工双方或一方承担供款责任,在职工退休后,按计划契约的规定,一次或分次向受益人提供养老金。它的运作涉及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等利益主体,管理链条中存在信托和委托多重代理关系,这就导致企业年金治理中利益主体的目标多元化和机会主义行为,偏离了受益人利益及其财产保护这一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目标,存在着产权交易中的转移保留权、既得受益权、投资决定权、制衡监管权以及风险补偿权等问题,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为了保护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需要界定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能结构关系,强化利益主体的合意行为并控制其机会主义行为,重视它们之间的利益捆绑机制,在信托和委托多重代理关系中寻求利益激励与约束的均衡点。

一、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财产制度创新与财产风险根源

根据中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计划涉及的相关主体包括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中介服务机构。中国企业年金计划采取了“以信托财产关系为基础,以委托代理关系为补充的运作结构”。①作为企业、职工一方的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公司等受托人之间建立信托法律关系,企业年金基金为信托财产,职工为受益人,依照《信托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受托人在接受了委托人的信托之后,在实际运营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时,分别与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将该信托资产的经营运作委托给它们,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是委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及中介服务机构是代理人,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在企业年金计划信托财产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整个法律架构中,制度安排赋予了受托人全权受托人的角色,受托人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年金安全运行的中心枢纽。受托人要对其委托代理人的行为向受益人负责,处于掌管、管理和处分企业年金信托财产的中心位置。“对于受托人所面对的受益人,受托人是唯一责任主体。”②在企业年金运作流程中出现的损害受益人利益的问题,受托人具有全权的责任。在受益人财产信托制度安排中,“企业年金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是不属于任何人和组织的财产,而属于一个企业年金计划”。③企业年金财产从受益人受益的排他性来看,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但从整个企业年金计划来看,企业年金财产可以形成一种资产的集合,具有一致的利益取向,以整体的面目对抗各方,又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从而使得企业年金财产权归属于企业年金计划本身。这种以受益人财产及保护为核心的企业年金计划,结合了信托制度和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载体即信托财产权,是隔离市场风险以保证财产安全性的公共选择④和制度安排。产权经济学理论发现,由一个主体完整地行使产权是不经济的,出让部分产权给他人,一个主体专门从事特定的权能分工的边际收益要大于从事多种权能分工的边际收益,产权主体获得收益的性质取决于主体在产权结构中的势能大小。通过企业年金信托财产权在受益人、委托人、受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交易、流转和游离,使得企业年金计划各利益主体的产权势能达到暂时均衡,有效地发挥了产权势能的熵增机制,实现了受益人财产保护的制度创新。但同时由于企业年金计划中各利益主体的产权势能大小的变化,使得利益主体的利害冲突和矛盾不断显性化,在利益诱致和产权长期游离状态下,利益主体的暂时均衡会被打破,长期内会偏离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保护。特别是在代理人信息优势、目标函数多元化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下,在企业年金计划这一公共选择过程中,会出现产权交易中的转移保留权、既得受益权、投资决定权、制衡监管权以及风险补偿权等问题,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这正是基于信托和委托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和运作体系下受益人财产安全问题的风险根源。

二、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财产风险表现

产权的实质就是对个人财产行为权利的排他性分配,从而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虽然在上面论述中我们曾经指出,企业年金财产具有独立性,属于整个企业年金计划;但是在企业年金计划的具体运作中,财产具有“双重所有权”⑤,通过信托和委托,实现企业年金财产权的分割和转移,从而有效实现产权交易的资源配置功能。在信托和委托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下,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目标函数多元化使利益主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主要表现在企业年金财产权的分割和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交易风险、受益风险、代理风险、监管风险和破产补偿风险等财产安全风险。

1. 企业年金财产转移的保留权使得受益人付出更高的交易风险。中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作为交付了年金费用的信托受益人,职工对企业年金计划中自己缴费的部分,理应享有作为委托人的权利,具有财产的完全所有权。企业缴费部分作为劳动者的非工资报酬,是职工个人缴费的补充。但是职工自己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被依法“锁定”⑥,即在退休之前不得支取(法律特殊规定除外),而且职工对于企业缴费只具有年金保留权(法定事实条件下的受益权),对企业缴费资产的使用权(企业年金受益权)在其退休后才发生。在企业与职工关于年金财产权的转移过程中,核心问题是产权交易实践中职工对于自己缴费和企业缴费资产的所有权的实现。现行企业年金相关法律和规定对于关乎企业年金持续发展的这一核心问题采取了“锁定”和保留权态度,企业在具体操作中通常也会规定职工只有在加入企业年金一定时期之后才具有年金保留权。这就增加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交易成本,使得迁徙职工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侵犯。

2. 企业年金的既得受益权限制了受益人受益权的可及性和流转性,加大了受益风险。由于企业年金计划是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具有准公益性,受益人受益权的流通、转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职工所具有的是未来才能兑现的既得受益权,这种属性就体现为对其流动性的一种限制,这意味着某职工在获得全部企业年金收益之前必须在企业中工作若干年,作为受益人的职工享有有限的受益权利。在末达到企业规定的基准期前,员工调动工作或被解雇都将失去受益权而无法享受企业年金受益权,企业年金的可携带性差。如中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职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员工作为信托受益人不得转让受益权、不得以受益权偿还债务、不得对受益权设定抵押和质押。从受益权限制的初衷来看,其是为了减少企业年金财产的交易风险,保障其运行安全,但是这也缩小了受益人的交易范围和行为边界,抑制了企业年金财产的交易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内生了企业年金财产的静态风险,“虚化”了受益人的财产保护。

3. 投资决定权和受益人的分离使得企业年金财产投资出现代理风险。在企业年金信托中,职工既是企业年金财产的委托人又是其受益人。这顺应了企业年金计划的特殊需求和最终目的,即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让职工受益。从产权激励与约束的角度来讲,企业年金计划中个人账户内的资产是属于参保员工的个人财产,参保员工应具有个人账户私人财产的投资决定权,员工会根据自己年龄、收入、健康、个人账户积累、投资理财知识、风险偏好等约束因素做出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投资决策。但是中国目前的企业年金计划大部分采用“集中决策模式”⑦,参与计划的员工个人并没有选择或决策的机会。基于信托和委托所产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人目标函数多元化的情况下,难以避免代理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发生,这就增加了交易费用,这是企业年金资产投资运行中出现的代理风险。

4. 受益人对于制衡监管权的缺位也使得企业年金财产面临监管风险。中国企业年金计划的治理主体是受托人即企业年金理事会和法人受托机构,受托人又在委托代理机制下将企业年金资产的账户管理、资产保管和投资管理的角色委托给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通过这种委托加强相互制衡,均衡了各利益主体在运行链条中的权利和责任。但是目前情况下,受托人处于“虚位”和弱势地位,“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是当前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⑧。当前企业年金受益人——员工很难能够对受托人行使监督权,现行制度也未对受益人监督受托人的行为作出规定,而且也很难对受托人的业绩进行评估。受益人的“缺位”与受托人的“虚位”极容易导致代理人的“内部人控制”,而且缺乏相应的制度去惩罚,监管的缺位与极低的犯错成本难以保障企业员工的年金权益。

5. 受益人虽然具有风险补偿权的保障诉求,但面临着破产后的补偿风险。企业年金计划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承担着员工养老的重要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必须保证企业年金受益人财产的安全和收益。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于DB型养老金计划大都采取了风险担保措施,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设立退休金补贴保障公司或养老金待遇担保公司(PBGC),对DB计划退休金进行保险。”⑨但是在DC型计划下,企业年金运作中由于投资失误、通货膨胀、市场风险等原因而导致受益人财产的损失由员工个人来承担。针对这种财产损失风险,受益人具有风险补偿权的保障诉求,但现行规定只是要求“投资管理人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20%作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亏损,余额达到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0%时可不再提取。”⑩如果企业破产或企业年金计划运行失误,会带来无力支付年金的巨大债务{11},这种作为保护受益人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单层次的风险补偿制度就显得过于脆弱。

三、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财产保护探讨

企业年金财产信托制度的创新,有效地保护了基金财产的安全,提高了产权交易的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在转移保留权、既得受益权、投资决定权、制衡监管权以及风险补偿权等问题上,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为了保护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利益及财产,需要合理界定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能分配,在利益的激励与约束下实现产权结构的合理与均衡,重视它们之间的利益捆绑机制。

1. 清晰界定企业年金利益主体的权能结构关系,增进企业年金产权结构的合理与均衡。企业年金计划利益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是受益人财产权保护的基础。企业年金财产权的明晰化,为利益主体提供了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使得利益主体能够清楚地确定各自的行为和利益边界,节省交易费用,有利于发挥企业年金产权结构的效率,实现外部性内在化,从而有效配置企业年金资源,提高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行绩效。企业年金计划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能结构关系主要表现在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12}财产的占有权需要在受益人、委托人和受托人三个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受益人是最终所有人,是否能够受益和受益多少要面对上文所分析的风险;委托人{13}是企业年金计划财产的持有人,且拥有收益权。受托人是法律意义占有人,即拥有使用权和有限收益权,而不实际占有。使用权只能由受托人行使,收益权属于委托人和最终受益人。根据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年金资产运营收益必须返回委托人占有,代理人享有协议佣金或固定佣金,而受益人则经委托人在基金现值基础上实现其收益权。由于企业年金计划财产具有独立性,不得改变或转移,因此处分权被依法锁定。这种权能结构的架构有利于企业年金产权结构的均衡。

2. 发挥受托人的核心作用,增强其控制代理人的能力。强化代理人的合意行为并控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重视受益人、委托人、受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捆绑机制。在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基于信托与委托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强化受托人的权能,尽早“归位”,充分履行受托人的职责。传统上关于委托代理机制的研究是单一情况或者双重情况,但在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下,必须充分考虑到在信托与委托的多重机制下,利益捆绑、收益共享对于利益主体合作制衡的重要性。在企业年金信托机制下受托人必须对受益人负责,把受益人财产及保护置于核心地位;同时在委托机制下减少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年金财产投资运营收益的适当分割,合理设定佣金,在收益适当分享下形成利益捆绑机制,进而降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强化其合意行为,并控制其机会主义行为。

3. 减小甚至取消企业年金财产转移的保留权,明晰企业年金的既得受益权,增强受益人受益权的可及性和流转性,从而降低受益人的交易成本。产权经济学告诉我们,完整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多项权能。在企业年金计划中,职工对个人账户的所有权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只有在退休或者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才能兑现,在此之前归企业年金计划实体所有。为了真正实现对于受益人财产的保护,必须减小甚至取消关于企业缴费和员工缴费的保留权和既得受益权的限制,例如缩短企业缴费向参保职工产权转移的时间,制定受益人领取企业年金的弹性措施,明晰既得受益权的兑现条件{14},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既得受益权的流转。企业年金财产权的及时转移,受益权可及性和流转性的增强,会缩短企业年金财产的游离时间,降低产权分割状态下的各种交易风险,有利于员工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回归,增强员工对于企业年金财产的预期和恒心,而且随着员工参与程度、收益共享的不断增加,会大大提高工作积极性。

4. 加强受益人的投资决定权和制衡监管权,在信托和委托多重代理关系中寻求利益激励与约束的均衡点。受益人利益是企业年金所要关注的和保护的首要利益。评价和衡量企业年金计划绩效的惟一标准是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和财产保护的有效性,这也是在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制衡监管的惟一目标。在DC模式下,强化员工作为个人账户内财产的拥有者和所有风险的承担者,赋予其对个人账户投资方向的选择权或决策权。鉴于中国实际情况,“相当一部分员工对个人投资决策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缺乏了解,可以由员工选择自主投资或由受托人选择的投资管理人投资”{15}。可以引入独立受托人制度;构筑风险监管体系{16};强化并明确受托人承担的绩效责任;建立由利益主体内部、第三方外部机构、有关当局和管理部门等三层次组成的监管机制,促进制衡关系的形成。

5. 强化受益人的风险补偿权,建立并完善再保险和担保机制。企业年金计划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养老保障功能决定了必须建立相应的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以便应对企业破产和企业年金投资运营失败等不测风险。特别是在企业年金计划建立和发展初期,更应该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来维护受益人的利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五十八条的相关规定还不足以应对风险补偿,除确保投资管理人足额提取风险资金准备金外,还应该强制实行再保险(即当一家受托管理机构收到的企业年金超过一定的额度时,应该强制其实行再保险,以分散风险)。由于企业年金的准公益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只有政府出面才能解决的重大情况下),可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年金计划(不管是DC还是DB计划)提供担保,承担最终责任。

注释:

①何文娟:《我国企业年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版,第27页。

②刘巍:《中国养老金信托的财产权属问题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第109页。

③杨燕绥:《年金计划财产的法律问题辨析》,《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第7期。

④学界目前关于“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方向是信托形式”是没有争论的,而且中国政策已明确了企业年金的信托形式。但问题是如何在公共选择中实现企业年金计划的养老保障功能,“一味地强调企业年金财产的信托形式而忽视企业年金计划的公共属性”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有害的。

⑤“双重所有权”即受托人的法定所有权和受益人的衡平法所有权,是针对英美法系而言的;而大陆法系则主张“一元所有权”。

⑥关于“锁定”制度和受益权的详细讨论,请参阅:杨燕绥:《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9页。

⑦郑秉文对此做了详细研究,认为正是政府控制型企业年金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缺位造成了企业年金安全性危机。参阅: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的治理危机及其出路——以上海社保案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⑧郑秉文:《论我国企业年金的改革》,《开放导报》,2007年8月第4期。

⑨仇雨临:《员工福利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⑩参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五十八条。

{11}安然公司破产就是典型的例子。

{12}杨燕绥:《年金计划财产的法律问题辨析》,《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第7期。

{13}作为参与人的第一受托人,包括供款企业和员工。

{14}例如建立梯度的企业年金受益权制度,设立员工既得受益权进度表,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在员工流动方面的担忧,又可以保障员工的受益权,降低企业年金计划对劳动力正常流动的冲击。

{15}孙雅静:《基于DC模式下参保员工的企业年金权益保障问题及对策》,《时代经贸》,2007年2月。

{16}详细论述参见:巴曙松:《基于风险的企业年金监管框架的构建》,《海南金融》,2006年第9期。

责任编辑:张增强

责任校对:艾 岚

作者:翟绍果

上一篇:银行营业部主任竞聘演讲稿下一篇: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