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精选11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第三条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 学校艺术课程
第四条 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第五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教学中使用经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的教材。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进行教学。
第六条 配备专职教师进行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工作,保证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七条将艺术类课程列入期末考核与毕业考核项目。
第三章 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第八条 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艺术活动。
第九条 学校每年根据自身条件,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展演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第十条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挖掘校本以补充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促进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社会文化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举办的艺术比赛或活动,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者备案。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以及校园的整体设计应当有利于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第四章 学校艺术教育的保障
第十二条 成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配备艺术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规划、管理、指导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应当注意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第十三条 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艺术教师,做好艺术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为艺术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学校的艺术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兼职教师应当相对稳定,非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要接受艺术专业的培训。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设置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器材配备目录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在工作经费预算内保证艺术教育经费。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捐资支持学校艺术教育事业。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六条艺术教师组织、指导学校课外艺术活动,应当计入教师工作量。
第十七条 学校应对于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专科组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程,拒不履行艺术教育责任的,按照隶属关系,分别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经教育不改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对侵占、破坏艺术教育场所、设施和其他财产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参照本规程执行;中等、高等专业艺术学校(学院)的艺术教育工作另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程制定实施细则。
问:制定《规程》和《守则》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简称《决定》) 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是落实《决定》要求的具体体现。
2012年5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 (简称《意见》) , 明确了督学责任区的设立原则和职能、责任督学的任务和工作要求。同年9月, 国务院颁布《教育督导条例》 (简称《条例》) , 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督导机构要指派督学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和 《意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 今年9月,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 (简称《办法》) , 对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工作做出进一步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 制定并出台《规程》和《守则》, 对责任督学如何开展督导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国际上美国、法国、英国等教育强国, 都将责任督学实施经常性督导或随访督导作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很多省市, 如湖南、重庆、山东潍坊等地, 对责任督学如何开展督导工作有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很多经验。及时提炼各地经验, 形成科学规范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台《规程》和《守则》, 是对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有利于指导各地责任督学更好地开展挂牌督导工作, 确保《办法》的有效落实。
问:制定《规程》和《守则》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是有利于规范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确保《办法》有效落实。《办法》规定了中小学校挂牌督导的性质、责任督学的选聘配备、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培训考核以及 工作条件保障和督导结果运用等, 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正式建立。但仅有《办法》还不够, 需要相关配套文件作为补充和完善。《规程》和《守则》对如何开展督导工作、对责任督学有哪些具体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 明, 为责任督学更好地实施挂牌督导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有利于推动《办法》的有效落实。
二是有利于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强调依法对中小学校进行监督和指导, 督导事项多、要求高、专业性很强, 《规程》和《守则》规定了开展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工作的内容、方式、程序和步骤, 对责任督学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有利于指导责任督学依法、科学地对学校实施常态化、公开化的监督和指导,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提高教育质量, 切实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有利于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落实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基本要求。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 必须在简政放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 强化对学校的监督指导。在《办法》的基础上施行《规程》和《守则》, 有利于责任督学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提高了督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 《规程》和《守则》明确了如何在群众中调查走访, 如何对待督导对象等内容, 贴近了责任督学与学校、师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使得教育督导工作很好地贯彻落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
问:《规程》主要规定有哪些?
答:《规程》共十八条, 明确了制定规程的目的, 详细规定了开展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工作的内容、方式、程序和步骤, 并对责任督学走访调查、反馈意见、督促整改、撰写督导报告、上报工作情况、接受检查考核等提出具体要求。
问:《规程》对挂牌督导工作的方式是如何规定的?
答:《意见》明确指出督学在教育督导部门的指导下, 采取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规程》规定的挂牌督导工作方式 是和《意见》一致的, 并且对每种方式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具体说明。比如, 校园巡视应认真检查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设备, 注意了解管理、使用、安全、卫生等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排除安全隐患;推门听课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进行, 责任督学可随机进入课堂, 通过听课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课堂互动、教学效果等教学情况, 应做好课堂记录, 并在课后与教师沟通, 提出意见;查阅资料包括了解学校校务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人事 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以及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记录、学生学籍档案、财务账目、教师 教案、学生作业等。
问:《规程》对挂牌督导工作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答:《规程》规定, 责任督学每次开展督导, 应制定具体方案, 明确督导任务和督导重点, 填写学校督导备案表, 包括督导学校、时间、目的和内容。实施督导应出示督学证, 可通过校园巡视、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以记录、拍照、录音、复制文件等方式, 对现状、问题、意见等进行记录。督导结束后, 责任督学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形成反馈意见, 及时和学校沟通交流。对在督导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应书面报告教育督导部门, 提出整改意见, 由教育督导部门向学校及相关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 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责任督学应根据《整改通知书》要求, 督促学校或有关部门认真整改。
问:《规程》对责任督学开展督导工作还有哪些规定?
答:《规程》第八条对责任督学查阅资料做出规定, 要求尊重学校办学特色, 不宜公开的信息要严格保密; 第十条对责任督学座谈走访做出规定, 要求责任督学必要时可通过暗访、单独访谈、相关人员回避、匿名问卷、保密承诺等方式进行访谈, 要保护走访调查对象隐私, 鼓励说真话、讲实情;第十五条对责任督学每月报告工作情况、每年进行督导工作总结、接受教育督导部门检查和考核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第十六条对责任督学完成督导报告提出要求, 同时对督导报告内容进行了规范。
问:《规程》对学校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规程》规定责任督学在实施督导前, 可提前要求学校就有关事项进行准备, 协助开展工作, 这是对学校配合责任督学开展工作提出了要求。《规程》还要求学校应根据督导意见认真进行整改。对在期限内没有 及时处理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 责任督学应及时报告督导部门负责人。
问:《守则》主要规定有哪些?
为适应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新任教学管理工作者和专业负责人熟悉教学管理业务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日前,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期高级研修班在广州隆重开班。
本次研修班由广东省职教学会主办,广东省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承办,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协办,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适应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加强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新任教学管理工作者和专业负责人熟悉教学管理业务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来自广东省70多所中职学校,近250位中层以上领导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班。广东省职教学会副会长彭铁英、职教学会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余德涛教授作了重要讲话和指导。
研修班围绕着“教学文件编制及质量管理”、“教学工作日常管理”、“专业建设与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解读”等主题开展培训,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就校企合作的情况做介绍。本次应邀出席的授课专家有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郑耀涛,珠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唐顺华,省职教学会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余徳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杨敏,省职教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副校长何倩。专家们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讲解了新的教育理念,为解决职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实用性强,对加强我省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众学员均表示在此次研修班中获益匪浅。
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一、竞赛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08年9月24 日下午13:30举行开幕式(开幕式方案另行通知)
A、B组比赛时间:9月24日下午15:00——9月26日上午
C、D、E、F组比赛时间:9月26日下午14:00——9月28日上午
2.地点:校田径场
二、参赛:以班为单位参加比赛
三、竞赛分组与设项
1.分组:
A组—初一年级;B组—初二年级;C组—初三年级;
D组—高一年级;E组—高二年级;F组—高三年级。
2.设项:
A、B、C组:100m、200m、400m、800m(女)、1500m(男)、4×100m接力、跳高、跳远、掷实心球、20人×50米迎面接力(男女各10人)。
D、E、F组:100m、200m、400m、800m(女)、1500m(男)、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高、跳远、铅球(男5kg、女4kg)、20人×50米迎面接力(男女各10人)。
其中,20人×50米迎面接力(男女各10人)项目为每班必须参赛项目(如遇个别班级人数不够,可向裁判长询问解决办法)。
四、报名方法
1、凡学校在籍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2、以班为单位组织代表队,报领队一人(由班主任担任)。
3、各班认真组织学习竞赛规程,按要求选拔运动员,并如实填写报名表。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方可报名。
4、班主任认真审核报名表,一经上报不得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组委会同意批准。
5、每班每个单项男女可分别报三人,每人限报二项(接力除外)。
6、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表格请登录ftp://172.16.0.1/各学部学生处“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资料”文件夹中下载,男女生分开填写。
7、报名表必须在9月15日前以班为单位发送至ftp://172.16.0.1/各学部学生处“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资料”文件夹中,过期不予受理。
四、竞赛办法: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公布的2008年田径竞赛规则。
五、录取名次与计分
1、单项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各项报名人(队)数不足9人(队)时,录取名次则减一录取,接力按双倍计分。
2、破校纪录另加9分(同一人同一项目不累计计分)。
3、班级得分总和为团体总分,得分多者列前;如相等,则按破纪录多者列前;如再相等,则按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此类推。团体名次按所在组别班级数减半录取(四舍五入)。
4、本届运动会每个组别均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若干(年级班级总数的50%)。
六、本规程解释权属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组委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郡中学寄宿部)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特制定2012年城头实验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一、活动主题:
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
二、活动重点:
1、强化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形成自觉、自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和创新,能利用生活中废旧的物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制作,积极迎接科技创新大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将科普教育工作常态化,确实提高科普教育的工作成效。
三、活动对象及要求:
1、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2、具体要求:
(1)以班级为单位,各班主任为科技辅导员,其余学科教师为兼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须全力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活动;
(2)各班可根据不同的爱好成立多种的科技兴趣小组,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成立校级的科技兴趣活动小组;
(3)各活动小组除要求根据学校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外,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自行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动。
四、活动内容:
1、营造科技氛围,增强科技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让师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多姿多彩的科学教育人文气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主要做法有:
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开辟专门的科普宣传栏,各班利用角柜的第一格为“科技角”展示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利用班级的黑板报或学习栏宣传科普知识或进行优秀科技书画作品的展示。
2、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科技教育
将科普教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特别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技、美术等应用学科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主要做法是:
(1)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操作经验;
(2)确实按学科要求开足、开齐、开好每一节综合学科课程,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提高;
(3)组织和成立各种不同的科技兴趣小组。
3、广泛开展活动,搭建广阔平台
丰富的科技活动是科普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将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搭建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既丰富和深化活动的内涵,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施展:
(1)深化“书香校园”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读书获取更多的科普知识;1
(2)成立校级、班级科技活动小组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科普应用竞赛或科技创新大赛
4、注重教师培养,促进专业成长
学校在注重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的同时,多鼓励学科教师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1)积极向上争取多名专职学科教师,以优化我校教师结构;
(2)各学科教师要养成自我增强科技教育的意识,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内容;
(3)多鼓励和要求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4)积极推荐相关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专项科技培训。
五、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2012年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2、开放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进行借阅;
3、开辟校园网站“科普专栏”,发布活动通知、主题网站、主题视频等信息;
4、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
三月份:
1、开辟和布置校级和班级宣传橱窗;
2、开展为垃圾分类活动;
3、出一期科普主题宣传黑板报。
四月份:
1、进行一次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2、观看1次以上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展。
五月份
1、进行一次以环保和废物再利用的专题讲座。
2、湿地环保知识竞赛。
六月份:
1、开展一次专题美术作品竞赛或手抄报比赛,评选班级和校级优秀作品
2、工作总结。
城头实验学校
随着《“自主+合作”-小学习作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顺利结题和成果的进一步提炼,课题组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上。目前,我校的习作教学普遍采用了本课题成果,特别是3-6年级的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习作评改地“技术、技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赏识”别人习作的快乐。同时,全校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和评改中彻底走出了“高耗低效”的怪圈。市、区许多学校派人咨询学习,本课题的影响越来越大,课题成果推广范围由校内向校外扩展。
课题组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成果推广。
(一)、主研人员专题讲座
为了把成果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间周一次的教师大会上通过该课题组主研人员分年级段进行讲座的形式,让教师们更加明确进行习作指导时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达到切实推行。例如:肖春玉老师的《谈谈低年级习作教学》,周桂华老师的《如何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的习惯》;黄春容老师的《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拓宽合作素材》,陈金华老师的《谈谈中高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合作批改》,让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中掌握该课题的成果。
(二)、课例示范
为了让教师们更直观的掌握运用课题成果,我校进行了主研人员上示范课的形式,把成果进一步推广。如陆小平在四川省小学语文教师参与式培训、四川省农村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中习作教学示范课《感动》、《亲情伴我同行》、《掌声》;邓小洪老师的“自由作文”;肖春玉老师在20xx年5月24日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习作片断描写《跳绳》;张崇凤老师的“我的小伙伴”等。这些课例,让教师对习作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合作习惯的培养与强化,拓展习作素材等有了更深的把握。
(三)、典型推广
我们采用了典型年级典型班的示范作用对成果进行推广。如六年级对习作的指导及批改。该年级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将合作学习运用于习作教学。特别是在习作评改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于是,我们带领全校语文教师重点对六年级的习作合作批改进行观摩,特别是主研人员陆小平、陈金华的班,让人耳目一新,并从中真正领悟了“习作中合作批改的‘真谛’”。
正因为我校采用了以上几种推广形式,该课题成果不断推广,在全区、全市影响深远,乃至于市外,很多学校领导、老师到我校请教、咨询,我校教师也热心解答,并先后以讲座、课例形式展现。如:陆小平的习作教学课例《掌声》;邓小洪的习作教学《眼神》(话题);王小蓉的习作教学《感恩》(话题);肖春玉的活动习作片断描写《跳绳》等使该课题成果在市内外产生了持久的、深远的影响。
课题成果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组将在推广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成果的归纳提炼,在最贴近研究实践和最能够表现本研究已有价值的地方,进行梳理总结,充分结合典型个案和课例,深入呈现改革成果,使成果更具推广运用意义,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小学习作教学改革做出更大贡献。
二是加强了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
《小学长短课时教学实验研究》是我校主研的省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本课题2003年9月启动,2004年12月省级立项,2004年12月30日开题。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其间经过课题论证、确定研究实验思路、拟订实施方案;申请立项;研究长、短课时制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思路的调整、主攻方向的明确;总结长、短课时制课堂教学的方法及规律;建立有校本特色科学的课时体系。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实验,本课题在长短结合的课时体系设置、有效的课堂教学探索、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特长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课题研究管理科学规范成果突出,2006年12月28日,在我校举行的课题成果发布会成为了船山区教育科研现场会。课题组通过资料展示、课堂教学示范、工作报告、成果展示、问题剖析等充分展示了此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在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成果发布会之后,在20xx年上期,课题组将成果进一步提炼作为中心工作。围绕“学校科学课时体系设置、各学科有效的课堂教学探索、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特长培养”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提炼,形成本课题研究成果。
三是结合“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的研究,开创学校教师培训的新局面。
2006年7月,四川省遂宁高升实验小学校申报的课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策略研究》在省电教馆立项。经过省电教馆推荐,2006年9月该课题在中央电教馆正式立项,成为“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专项课题,2006年11月8日课题成功开题。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提升教师利用网络提高信息素养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本课题以研究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为重点,以服务教师教学为目的,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的需要,注重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素养的提高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20xx年上期,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创新了教师培训机制创新信息技术培训机制,根据小学教师现实需求和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采取分层、分组、分类的以任务驱动参与实践的专题式培训。“学”“用”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具体做法是: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需求进行培训前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信息技术培训分为四个层次:
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学习专题网站的制作与管理。
然后,根据教师学科、年龄、信息技术水平、现实需求等因素分组,采取组长负责制,以驱动任务参与实践的方式进行培训。
将每周四下午4:20—5:40定为培训时间,具体培训步骤是:
(1)、由课题组组织讨论,结合教师学科教学,确定每次小组学习目标。
(2)、由计算机教师和学科教师共同制定具体任务和操作程序。
(3)、教师参与实践并由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4)、合作互助。小组内互相交流实践经验和困惑,相互学习,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5)、完成任务,形成成果,达成目标。并将学习成果上传到学校网站教师论坛上的作业区,组长对本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6)学校组织评选,将选出作品在优秀作品展示区内展示。
(7)、由市区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学科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考核组进行考核。考核对象为个体、小组、组长,并根据结果分级评定奖励。
课题组创新的教师培训方式,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一种范式,为我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四是课题管理科学规范,确保课题研究顺利成效显著。
学校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管理采取课题组长负责制,设立课题核心小组,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项目的分解指导与管理,帮助解决课题开展中的具体困难。
各项目负责人根据课题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设计实施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同时,项目间加强协作。
课题组每月定期召开研讨会,各项目组汇报研究情况和问题分析,课题组共同研讨,制定下一个月研究活动。同时,学校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和物资,确保所有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内劳社办字〔2005〕275号
各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方便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申办者系统掌握申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具体要求、操作办法,规范申办的相关程序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申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工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内蒙古自治区申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工作规程
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内蒙古自治区申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工作规程
一、申办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关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0号)以及自治区劳动保障厅提出的贯彻意见(内劳社办〔2004〕171号)。
二、申办条件
学校性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申报受理部门:举办者所在旗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受理范围: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本地区范围内面向社会申请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
(一)举办者资格条件
1、以社会组织名义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社会组织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拥有与其培训项目相适应的合法财产,其合法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资产的三分之二。
2、以个人名义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举办者、拟任法定代表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学校人员配置条件
1、学校董事会:学校应依法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由举办者或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学校董事会不少于5人,且必须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员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
2、法定代表人:民办学校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或校长担任。
3、学校管理人员:
(1)校长:学校应配备专职校长,校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
(2)教学管理人员:学校办学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应配备2-5名教学管理人员,办学规模500人以上,应与办学规模相匹配,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3)职业指导人员:应配备具有从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资格的相关人员。
(4)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
4、学校教学人员:要配备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与学生之比一般为1∶20-25,专职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4。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各类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基本条件如下:
等级要求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初级技能培训学历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历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技(术)能要求相应专业中级工或中级职称以上中级技能培训学历要求高职以上学历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以上学历技(术)能要求本专业某一工种初级以上技能水平相应专业高级工或高级职称以上高级技能培训学历要求本科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以上学历技(术)能要求本专业某一工种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相应专业技师或高级职称以上。
(三)办学经费、资产和财务要求
1、办学经费必须是非国家财政性经费,经费来源要保证稳定、可靠。
2、学校必须拥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且其合法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财产的三分之二。学校固定资产应达到20万元以上,租用的校舍、场地、设施等不能算固定资产,申办学校时,将办学资金存入指定银行,计入固定资产。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不少于10万元。
3、学校必须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开设银行帐户并实行独立核算。
(四)办学规模、场所、设施、设备条件
1、办学规模:基本办学规模不低于200人。
2、办学场所
(1)培训场所:必须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租用的场所租赁期不少于3年。理论课集中教学场所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无危房,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条件,桌椅、讲台和黑板设施齐全。
(2)办公场所:必须有办公用房。
(3)实习操作场所: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符合环保、劳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及相关工种的安全规程。
(4)食宿场所:招收住校学生的学校,其食宿场所应满足人员所需、且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
3、设施、设备: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有充足的实习工位,实习设备一般应保证2-6人一台套。
(五)各种制度和教学文件
1、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学校章程应当规定下列主要事项:①学校的名称、地址;②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形式等;③学校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④董事会的产生办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等;⑤学校的法定代表人;⑥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⑦学校自行终止的事由、程序;⑧章程修改程序。
2、管理制度:应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项制度。
3、教学文件:应具有与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职业资格培训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自编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经过专家论证,并报审批机关备案后组织实施。
三、申报材料
(一)申请筹设民办学校应提交以下材料:
1、《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筹设申办报告》一份;
2、资产来源、产权、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一份。
(二)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应提交以下材料:
1、《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申办报告》一份;
2、《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三份;
3、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材料一份(包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学历、职称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法定机构出具的用于办学的固定资产评估报告、注册资金验资报告和证明一份;
5、办学场所所有权证书复印件(属租赁的,应出具出租方所有权证书,并提供租赁合同);
6、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主要设施、设备的清单及发票复印件;
7、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
8、与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
9、学校董事会成员名册(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三分之一以上人员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的证明材料;
10、校长身份证、职称(资格)证、上岗证、学历证书复印件和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证明,聘用协议书;
11、教学管理人员身份证、职称(资格)证、学历证书复印件和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证明,聘用协议书;
12、职业指导人员身份证、职称(资格)证、学历证书复印件和相关工作经历证明,聘用协议书;
13、财务管理人员身份证、资格证书复印件,聘用协议书;
14、教学人员名册、身份证、职称(资格)证、学历证、教师上岗资格证复印件,聘用协议书。
有关证照、证书、证件除了提交复印件供备案外,申办者还必须提供相应原件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对。
四、办理程序
1、领取有关资料。申请人应先到旗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领取《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申办报告》(格式)及《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并接受相关咨询,做好申办准备工作。
2、办学申请:申请人按申办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准备,将材料按顺序排列并附目录,交审批机关查验。
3、申办受理:对申办者提交材料项目齐全的,经工作人员清点核对,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为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并附《接收材料项目清单》;对材料不全的,工作人员不予受理,并为申请人出具《补充材料通知书》。
4、审查决定: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评估机构进行现场勘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符合办学条件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文批复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副本。凭办学许可证副本到同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取得民办非企业法人资格后,凭据登记证书依照有关规定到同级物价、税务、质监局分别办理收费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刻制印章、开立银行帐户,并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对经审查评估达不到申办条件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出具《不予批准决定书》,并告知申请人不予批准原因。
五、办理时限
1、申请筹设: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
2、申请正式设立: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答复。
六、经营性民办学校的申办审批待国务院相关条例颁发后,按条例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学校设置标准与审批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结合我区民办教育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公开举办的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教育机构。公办学校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民办学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设立民办学校应当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需求,具备《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规定的国家机关审批。
第四条 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并逐步达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
第二章 设置标准
第五条 申请举办民办学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申请举办民办学校的公民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六条 民办学校校长应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从事过相关办学层次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管理经验,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品德高尚、身体健康,能专职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
民办小学的校长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民办初中的校长应当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民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从事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副高级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从事系主任以上领导工作经验,熟悉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相应职业的从业经历,熟悉本行业教育、职业培训工作,有3年以上从事教育或职业培训工作的经历。
第七条 民办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学校层次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管理经验。财务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教务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和专业职称,熟悉相应层次的教学管理工作。
第八条
民办学校应根据办学层次和发展的需要配置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数量参照公办学校编制比例确定。其中,专职教师应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3。
其他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配备符合专业特征的专业课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实习指导教师。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按专业、学科配备教师。各学科教师应当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各门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至少配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有两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学骨干。
第九条 民办学校应当具有自建或稳定租用的独立校舍,校舍须坚固耐用,无危房。招收寄宿生的,应设置学生宿舍、食堂和医务室,并配备医疗保健人员和设备。
第十条 民办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小学应当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10平方米;初中应当分别达到5平方米和12平方米;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分别达到7平方米和15平方米;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分别达到10平方米和20平方米;其他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分别不少于3平方米和5平方米。
第十一条 民办小学、其他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地;民办初中、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应当具有300米以上环形跑道的操场和必要的体育设施器材。
第十二条 民办学校租赁校舍和场地的,应当签订5年以上并有经法律部门公证的租赁合同。同时具备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设施标准。租赁的校园内不得与居民及经营性场所混杂。
第十三条 民办学校应当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体育卫生器材、图书阅览和实验实习场所。民办小学、民办初中、民办高中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设施、电教设备、图书资料和少先队活动器材应当达到自治区三类以上标准;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设备的配备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配备适应专业特点、满足教学需求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并按专业性质和学生人数配置教育教学器械、实验仪器设备、标本、模型。生均适用图书10册以上,报刊杂志30种以上;有与专业对口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图书、设备、设施;适用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计算机100台以上;各专业应当配备专门的实验实习场所与教学设备。
第十四条 举办者应当具备为学校提供正常教育教学所需办学资金的能力。
民办学校办学的启动资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少于50万元;高中阶段学校不少于100万元;其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少于20万元;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于200万元以上。
除固定资产投入外,办学事业费年预算生均小学300元以上,初中400元以上,高中500元以上,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00元以上。
第十五条 民办学校应当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教学班;中等职业学校、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校生不少于300人;开设专业3个以上。
第十六条 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学校参照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2001]41号),适当放宽标准执行。申请在农村牧区和偏远旗县区举办民办学校,也可以适当放宽设置标准。
第三章 申请程序
第十七条 设立民办学校分为筹设和正式设立两个阶段。未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可以申请筹设。申请筹设民办学校的,投入办学资金可分期到位,首期达到30%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批准筹建。筹建期一般不得超过三年,超过三年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第十八条 申请筹设民办学校,申办者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报送以下材料:
1.筹设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建设方案、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2、举办者的基本情况资料及证明文件;
3、办学资金来源、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的有效证明文件;
4、学校建设规划;
5、举办学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审批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第十九条 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民办学校,举办者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向审批机关报送以下材料:
1、设立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2、学校章程。实行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的民办学校,须报理事会或董事会章程和组成成员名单及资格证明文件,实行其他决策机构的学校须报相应的材料和组成成员名单及资格证明文件;
3、校长和副校长、教师及财会人员的名单和资格证明文件;
4、本办法第十八条2、3、4、5项规定材料。
第二十条 批准筹设的民办学校应当在三年内申请正式设立;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材料和筹设情况报告。
第四章
审批权限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 民办学校设置的审批权限,按照国家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审批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由旗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含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由盟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由自治区或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实施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或教育部审批。
第二十二条 申办单位或公民个人每年在规定的时限向审批机关报送申办报告,填写申请登记表。民办学校的设置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在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意见,并及时通知申报者。对申办程序符合规定,申报材料齐全,基本办学条件达到要求者应当受理;对申办程序不符合规定,申报材料不完备的设置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可不予受理。
第二十三条 审批机关应当在受理申办者的申请后一个月内,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审阅申办材料。并于受理申请三个月内组织专家组对申办者的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形成考察报告,提出专家组的独立意见。
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和本地区民办学校的总体规划,提出同意设立或不同意设立的意见,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按照规定的时限将是否同意设立的决定书面通知申办者。
经正式批准或批准筹设的民办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或筹设批准书。
第二十四条 民办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并且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体现公办学校的名称特征,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十五条 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当年开始招生。三年内未招生的学校,审批机关应当收回《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取消其办学资格。
第五章 其 他
第二十六条 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民办幼儿园的设置标准和民办中小学设置的补充规定。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力量办学学校设置与管理若干意见》(内教发[2000]5号)同时废止。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设置标准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短期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语言培训等一般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第二条 设置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须配备品德高尚、有从事教育工作5年以上经历,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担任校长,且年龄不超过70岁。
第三条 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不少于5人。专业课教师的聘任应与专业设置相符。教师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并具有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实习指导老师。
第四条 应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务负责人应具备与培训层次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务,熟悉教学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应具有会计岗位资格证书。
第五条 应有相对独立、安全、固定的校舍。生均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分别不少于3平方米和5平方米。
举办者自行建设校舍确有困难的,可先行租赁校园和校舍,租赁的校园和校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租用的校园和校舍必须配套,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训等各方面的需要;
(二)租用期限不得少于3年;
(三)不得租用住宅公寓、商业用房、公务用房等不适宜办学使用的房舍办学;
(四)租赁校舍不得有安全隐患。
第六条 有基本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的设施设备。其中外语教学必须有语音室1间,配备20个以上语音设备。电脑教学的电脑室必须配备30台以上电脑。
1、制定发展目标
结合本校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的运行环境和应用推进机制,找准突破口,创学校特色;制定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和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计划,在本地区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实验学校必须制定为期五年的发展规划,以及每年的实验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并以学校文件的形式公布并上报市教育技术中心。同时根据规划,建立和健全相关组织(校领导小组和信息技术中心,并明确信息技术中心是学校独立的一个中层业务部门),调动和组织学校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落实规划的实施。
2、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
坚持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有计划地推进校园网和学科功能室的建设。要以应用为主导,发挥其效益和作用,使这些教学环境有利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开展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协作性、交互性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学校信息化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
实验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设施和设备的作用,努力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创新精神,以实践为导向,探索建设有特色的校园网络和功能教室,营造具有先进、高效和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为省教育技术中心制定全省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标准,提供依据。例如数字化图书馆、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网络学习系统、数字化服务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开展多个学科和教学年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积极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组织形态的实践研究。在综合课程和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和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校师生有效利用 “浙江教育资源网”上的教学资源,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中小学电脑制作和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优秀校园网评选等活动。
实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实现各学科教学技术应用常态化,积极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方法、新模式,大力提倡创新性应用(如发挥本校学科优势,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网络社区)的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络学习和交流环境)。要鼓励本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关教育技术技能的各项学习和评比活动,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
4、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根据《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另行公布),结合本校或本地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校实际,承担一项或多项专项课题研究工作。辐射和示范周边学校,推动当地和全省其他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勇于开展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实验,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策略和效果。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和前瞻性的实验成果,以科研促教学,创学校特色。
实验学校要以课题为抓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年至少承担一项规划课题,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按时结题。课题内容要以课题指南为导向,以推进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教研和管理应用为出发点,防止出现课题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情况。
5、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要积极使用经省教育厅审定的电子音像(网络)教材资源,也可根据教学实际,围绕课程改革,设计、编制一些有特色的教学资源(素材、课件和案例等),构建科学、适用的教学资源体系。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参与实验学校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具有较高教学和开发能力的教师参与省级电子音像(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项目。
实验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有效地应用电子音像教材,并指导学生应好各学科课程资源包。同时,实验学校有义务承担省、市教育技术部门交予的科研任务,应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如浙江省教育资源网建设、第二轮“农远工程”资源建设等等。注重对各类资源应用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发挥教育技术科研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6、积极开展师资培训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由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或聘请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基于校本的在职培训活动,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二次的全员教育技术应用和资源建设的校本培训。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编制、实践应用等方面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特长的专家型教师。
实验学校要制定教育技术培训计划,有目的、分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全员培训和学习。到2011年底前,每所实验学校必须有80%以上的教师参加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项目或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并结业。同时积极成为当地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学习的基地。
7、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在努力提高本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对周边学校、区域内农村中小学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带动其他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教师交流学习制度,积极推广应用优秀实验成果,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2015年1月26日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深入推进我校的新教育工作,将新教育的核心工作落实到课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我校的新教育实验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现结合滨州市和沾化区新教育工作要点,制定我校的2015年上半年新教育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通过新教育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大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强度、力度和深度,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组织机构
组长:刘少强(全面管理我校新教育工作,总体构想新教育工作思路)
成员:(具体策划、具体落实、分工协作)
郭长东(制定新教育工作计划、具体负责各个版块的落实情况,具体负责师生共写随笔、缔造完美教室)
张瑞宁(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具体负责构筑理想课堂、晨诵午读暮醒)
杨宋燕(校园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建设)李炳军(我校新教育工作的宣传与报道)
四、工作重点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 1.教师读书
(1)真正实现班与班学生与学生间的图书漂流,给师生阅读创造便利的条件。
(2)以专业阅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利用课余多读教育教学名著和专业用书,认真阅读教学杂志,并组织“读书沙龙”活动。
(3)继续开展 “共读一本书”活动。本学期将利用每周二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由各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共读一本书”,要求教师共同学习由学校领导每周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等阅读材料,并做好批注与标记,并及时在《教师工作手册》上写好读书笔记与读书心得。
(4)语文教师利用晨读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语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并在备课上有所体现。
(5)营造“师生同读”的书香氛围,张贴醒目的“书籍引领成长,读书丰富人生”的读书标语,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2.学生读书
(1)在学校图书室开放借阅,利用好班内的图书角,把学生捐赠的图书在班与班之间或班内同学之间进行“图书漂流”,拓宽书源,使学生有书可读。
(2)学校教科研室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100本,各班利用黑板报开展“本周荐书”栏目,开展阅读活动。阅读量要求:低年级每学期1-3本,中年级每学期3-6本,高年级每学期5-8本。
(3)开展课前5分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活动。各班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如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选、读书小报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
(4)开展“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激励读书活动出色的个人和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强化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写作
经营好自己的网络博客,每位老师坚持每周完成一篇教学随笔或教育叙事,一学期不少于20篇,鼓励教师撰写专题性随笔。教师每周都要将随笔及时上传教育在线,教科室进行检查统计,并将教师的优秀随笔整理成文集。
2.学生日记写作。
(1)每位学生要做到每周写日记不少于二篇。每个班级按学生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篇数。
(2)学生写日记的内容可以是生活方面、读书感想、各类集体活动及比赛后的感想等。
(3)学校定期开展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和读书征文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习作竞赛活动。
(三)继续开展“晨诵午读暮醒”研究活动。1.做到班级晨诵午读暮省时间有保证,继续早上20分钟的晨诵,隔周一次绘本课(阅览课),学生有读写绘作业,每月一本整本书阅读(阅览课及其他时间),月底上一节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师有阅读课教案,学生有读书感受作业。
2.继续做好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以得到家长对实验的大力支持。可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家长介绍实验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如何阅读绘本、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等方面的培训,让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共同体会读书的快乐。
3.平时做好实验资料积累工作,学期结束写好实践总结,编写好学生读写绘成果集,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注意保存。
(四)积极构建理想课堂。
1.全力打造全优课堂,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落实基本功的培训与练习,全面提高教师的基本功素质;严格实行“听评课暨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参见《冯家一实实听评课暨课堂教学评价施方案》)
2.课堂教学要以“三对话 四环节”、“先学后教 当堂达标”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坚决杜绝教师的“满堂灌”,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自学、乐学,让课堂真正的变为学生的舞台。
(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研究活动,旨在构筑理想课堂。如青年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主题教研活动等,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的行动研究,提倡新教育的新的研究范式。
2.充分发挥网络作用,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在网上建立教育博客,记录和反思教育教学生活,所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根据自己的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带头读书、写博客;要注册“教育在线”,积极参与发帖和跟帖。
3.一如既往地推行“教育随笔”制度。每位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教育心得、教学反思、案例等教育随笔,学期末,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比,对反思深刻、教育心得真实有效的优秀作品学校将实行一定的奖励。
六、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安排。2.营造书香校园,读书标语。3.“构筑理想课堂”——青年教师指导课。4.组织教师读书沙龙。
5.每周二教师“共读一本书”。6.每周四备课组组织练习基本功。7.“打造全优课堂”——骨干教师示范课。8.教师每周上传教学随笔。四月:
1.晨诵课观摩。2.“整本书阅读”课例研讨。3.每周二教师“共读一本书”。4.每周四备课组组织练习基本功。5.教师每周上传教学随笔。五月:
1.举办学校第二届“读书节”。2.“打造全优课堂”听评课暨课堂教学评价。3.编写学生读写绘成果集。4.每周二教师“共读一本书”。5.每周四备课组组织练习基本功。6.教师每周上传教学随笔。六月:
1.组织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2.评选“书香班级”、“阅读之星”。3.将教师教学随笔整理成集。
2007年5月24日
教职成函〔200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06〕28号)的要求,经各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评选、推荐,并经教育部审定,现确定北京市商业学校等107所学校为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名单附后)。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是各地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肩负着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开展研究和实验,发挥示范作用的任务。希望各实验基地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和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名单(107所)
北京市(2所)
北京市商业学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天津市(2所)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河北省(6所)
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
石家庄市旅游学校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
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家口市职教中心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省(3所)
山西省太谷县职业中学
华北机电学校
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2所)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赤峰市松山区职教中心
沈阳市金融学校
鞍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锦州铁路运输学校
吉林省(2所)
吉林女子学校
长春艺术学校
黑龙江省(2所)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
上海市(2所)
上海市商业学校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7所)
南京市财经学校
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
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泰州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宿迁市宿豫区职教中心
武进西林职业高级中学
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省(5所)
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杭州市中策职业高级中学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安徽省(4所)
庐江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安徽能源技术学校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安徽省黄山旅游职业学校 福建省(3所)
福建经济学校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
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上饶市职业教育中心
修水县职业中专
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
山东省(6所)
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
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沂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河南省(8所)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河南省财经学校
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郑州水利学校
河南机电学校
孟州市职业中专
湖北省(4所)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
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
湖南省(5所)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市职业中专学校
沅江市职业中专学校
广东省(5所)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惠州外贸学校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职业中学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
广西物资学校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机电工程学校
海南省(1所)
海口旅游职业学校
重庆市(2所)
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市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四川省(5所)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四川核工业工程学校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省(2所)
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2所)
昆明第二职业中专
云南省旅游学校
西藏自治区(1所)
西藏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陕西省(3所)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陕西省经贸学校
神木县职业教育中心
甘肃省(2所)
甘肃省卫生学校
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
青海省(1所)
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2所)
银川光华英豪职业中专学校宁夏交通学校
新疆化学工业学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贸学校 青岛市(2所)
青岛旅游学校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大连市(1所)
大连市女子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深圳市(1所)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市(1所)
浙江省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厦门市(1所)
(2009年至2011年)
苏少玲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我校“信息化校园”,逐步使我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达到数字化实验学校的要求,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升学校办学效率。
二、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
(一)增添高能设备,优化信息环境 [现状]:
顺德勒流中心小学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2050人,学校3间计算机室与各功能室,共有计算机230台,生机比约为9 :1。38个教学课室及功能室,共有多媒体教学平台42个,为各学科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保障。82位教师办公与教学拥有手提电脑72台、台式电脑28台。校园网主控室中,有4台专业服务器、466G海量服务器空间,为校园网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顺德教育信息网与我校的教育教学网站(http://llzxxx.sdedu.net),都是我校教师教学和工作互通、互学、互知的公共“会议室、学习室、交流室”。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网页,可以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校之间交流思想,共同进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让各位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反思的叙述。学校校园网、计算机室、教师电脑使用、电教平台使用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学科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学科覆盖率100%,课时覆盖率达 85.8%,电脑室学生上机率为100%,电教平台使用率为91%。现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成为老师的习惯,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发展]:
分批增添“电子白板”42块、升级电脑2室的60台电脑设备;让每个课室、每个功能室的“信息化教学”更上一层楼;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让各学科的课时覆盖率达90%以上、电教平台使用率为95%以上;让班级特色网页、教师的博客每周都有更新,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校之间交流思想,更深入更和谐。
(二)重视课题研究,提升信息理念 [现状]:
我校是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城域教育信息化实践应用的绩效研究》项目学校,这几年我校重点开展的科研课题有:广东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快乐体悟学习策略研究”、广东省电化教育馆科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四维体”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教师通过每周的学习、实践、反思,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我校陈少华老师、吴智莉老师的课题实验课参加区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课题实验论文有二十多篇在省级正式CN刊物《湖南教育》、《小学教学参考》上发表或在省、市、区教育部门论文评比中获奖。同时学生在参加顺德区机器人比赛中获二等奖、学生在参加市、区级动画设计和LOGO比赛中有20多人获得一、二等奖。[发展]:
1、让所有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发展。
2、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让目标和内容具体化,让目标和内容有研究与实用的价值。
3、要研究与探索“自主、交往、探究、评价”四维体学习策略,服务于有效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服务于学生发展能力、服务于学生增强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4、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学生的学(主动学与创新学)、研究教材的用(实用与活用)、研究教法的新(理念新与艺术新)、研究媒体的适(适度与适用)。
5、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突出师生之间的“情感”、突出同学之间的“情感”、突出知识与同学之间的“情感”、突出信息技术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交往”、“探究”、“评价”,实现学生与书本的“对话”、同学与信息的“交融”。
6、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营造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四维体学习策略”的生成。也就是要研究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研究学生学习交往的方式、研究学生探究知识规律的有效方法、研究学生参与评价的策略。
(三)完善校园网络,促进师生发展 [现状]:
当打开学校网页时,学校领导就可以知道——教师的心声、家长的反映、同学的成长以及学校概况、教师情况、学籍管理、课程安排、科研进展、学校活动情况等等;当打开顺德教育信息网,学校领导就可以知道——教育活动情况、上级OA文件精神、教育理念新动向。这快捷、便利、规范化的管理跟以前传统方法相比,这样多省事、多有效率。由于网络的快捷和方便,我们在进行各种管理工作的时候不需要等有了具体的结果才做出判断和决策,而是从各中信息中感觉到我们需要调控我们的理念与管理方式时,我们就可以随时调控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方法,真正实现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回顾我校走过的几年历程,我们在不断探索,学校在探索中不断成长。现在学校的校园网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促进了学校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断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教育信息化能通过对各种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它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准确、传送快捷、分析科学等特点。因此,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我校的校园网把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科研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资源管理等,这些系统既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又是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与项目有:学生编班、学籍管理、课程表编排与教学档案管理等子系统。系统要注意学生编班是按照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分析处理,并按照某些给定的原则把新生分配到各个班级。编班处理的原始数据来自学生管理系统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每学年同学的转入或转出的电子手续与档案,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传送,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和各年级学习质量;课程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工作在时空和管理的安排。教学档案管理包括各年级、班级和各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统计报表及教学文件的登录、处理、查找等。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体现,更是学校管理数字化、高效化的体现。
[发展]:
1、创新搭建起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网络教研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共建共享、互动开放的新课程资源。
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网络。
3、建设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的资源网站,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方便。
4、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创建网上虚拟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习绩效。
(四)完善特色网页,促进家校和谐
[现状]:
顺德教育信息网与勒流中心小学校园网http://llzxxx.sdedu.net,都是我校教师教学和工作互通、互学、互知的公共“会议室、学习室、交流室”。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网页,可以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校之间交流思想,共同进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让各位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反思的叙述;让同学和家长在博客上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心灵、反思学习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学校管理中,既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信息管理,也要重视学生在社会、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信息的管理。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不再是早期的简单通讯 ,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单向传播的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它是实时的、双向的、交互的、是可控的,是多种媒体的。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与便利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极大的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学校与教师、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比如:电子邮件,PPT,WWW,网上在线QQ等等。二是学习的异步性:利用网络进行远距离教育,可全天24小时进行,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相关学习内容或向同行、专家进行请教。三是学习信息的广泛性:网络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可引导教师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创新。
[发展]:
1、建设并完善“以极太文化,促学生发展”特色网站,让教师、学生、家长互通思想信息,相互讨论学校特色文化与精神,从而让师生发展创新。
【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推荐阅读:
汶南实验学校2011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07-02
实验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先进材料07-15
创建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自查报告10-15
新教育实验工作报告09-18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10-06
学校教育教研工作10-25
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经验介绍06-22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工作自查汇报10-08
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总结10-09
沙沟小学实验与电化教育工作总结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