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

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 篇1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简史及如今高校面临的问题

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科举制度。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的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引进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教育学制,令在中国相传了上千年的封建教育体系终于为近代科学的教育方式所取代。如今已经发展为包容文理综合学科的“北京大学”。从新学堂的兴起到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势头。

高等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力量。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全民化、人性化、多样化,全国各高校每年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对如今现有的教学环境和设施造成了一定压力,部分学校落后的教学环境已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理念所需的要求,大量的教学空间需要重建和改造。合理的进行教学空间设计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新问题。

下表为本人在周边院校及在同学帮助下调查省内外部分高校教室得到下表数据:

对上表分析后,总结出高校教学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教室形式多属传统长方形,缺乏变化。

2.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空间设计。

3.桌椅大多以固定桌椅为主,无法进行调节组合。

4.教室内多媒体教学器材落后,无法使用新型教学形式。

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范畴

在《日本建筑学会》(1992)中定义班级教室(普通教室)为:“授业学习的场所,学校内得到心里安定感的根据地。”教室是师生一起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其空间设计问题,对师生教学有直接影响。而教室空间设计的范畴,按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四项:

1.规则形式:包括教室的长宽高度、平面形状、走廊形态、门窗开法、柱梁结构、建筑材料等。

2.空间规划:包括教学、学习、休憩活动空间的区分布置,以及课桌椅的排列等。

3.物理环境:包括采光设计、色彩选择、噪音防治、通风隔热等。

4.附属设施:包括讲台、黑板、课桌椅、照明设别、视听设备等附属设施。

由此可知,教室空间设计是指教学空间的规划形式、空间规划、物理环境和附属设施的整体配置能符合教学活动的需求的过程。

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教室是主要的教学空间,教室的设计始终遵循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要求脱节,则将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目前教育现况,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具有以下的特征:

1.学习途径多样,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3.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较大选择性;4.自学方式,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

而一个开放空间的教室使学生的活动增多,学习外的互动也增多,正适合大学生的学习特性,这样会使学习者积极的成长。而教室的合理的平面布置同样对学生有正面的影响,自由合理的平面布置可使学生学的更多,也会有更高的出勤率,对班级,教师,同学有更积极的态度。

国外近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发展与相应的教学空间发展

国外近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鲁道夫?斯泰纳(奥),杜威(美),霍华德?加德纳(美)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引起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国外开放教育的发展引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带动了相应的教学空间变革。国外成熟的教学空间理论有利的方面都可以适应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

对高等教学空间设计的建议

教室空间设计依教室的规格形式、空间规划、物理环境、附属设施,做合理的分配与设计,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教学成效,教学空间设计的原则有:

1.教育原则;2.舒适原则;3.参与原则;4.美化原则;5.安全原则;6.整体原则

针对目前各高校现况,遵从以上六点基本原则,本人在此提出几点对不同教学空间设计的建议:

(1)讲述教学的教室空间设计

教室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协助教室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在整体的设计上,必须要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桌椅的排列应按课程需求,可随意调节,除传统“排排坐”外,还可采用圆圈、半弧形、马蹄形等方式排布。

经专家统计数据结构表明:视听教学或借助视听设备教学特别受师生欢迎,因此电视、投影仪、电动荧幕等视听设备,可藏电脑式讲桌以及可为师生处理教学资料或辅助教学的电脑都应配置在普通教室,从而可以活化教学空间。其次,在物理环境设计上采光、通风、照明、色彩、除噪、隔热等方面的妥善处理,可以提供最舒适的教学环境,从而增进教学效率。

(2)思考教学的教室空间设计

配合思考化教学方式,在教室设计上,重点在分组研讨和可变空间规划以及教室环境的布置,以及轻便、易移、可组合性强的课桌椅组合,以利于师生和同学之间能依照教学所需调整配置,从而形成可以帮助不同群体思考的灵活空间。

(3)专业教学的教室空间设计

根据不同专业特性,建立符合专业特性的实验室、工作室等专业特定教学空间,可运用活动的隔板、矮柜、桌椅等灵活分割适应不同专业的可变空间,从而协助教学,以此实现多样化、自由化、专业化教学。

结语

目前的高等教育是兼重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的教育,强调创造未来的多样化教学。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更是重视全方位教育的平衡发展,所以教学空间的设计应是配合教学原理、教学需求、学校发展特色、教师教学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等要求不断的创新和尝试。

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 篇2

《入学教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由于学生刚入学, 还不识字, 课文以图画形式呈现学习内容, 编排了四幅图画。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第二幅图以“学习 (语文) 很快乐”为主题。第三、四幅图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通过观察图画内容, 学生可初步感知小学校园生活, 感受老师之亲切, 同学之友爱, 学习之快乐, 校园生活之丰富多彩;对学生进行爱上学、守纪律、敬老师、亲同学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要求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生刚入学, 让他们了解学校, 对他们进行读书、写字、上课等常规训练, 可为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2.初步感知学校生活。

3.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4.乐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激发爱当小学生的情感, 培养讲文明礼貌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激情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 从今天起, 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小学生。

跟老师大声读:“我是小学生!”

家长为你们成为小学生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自由表达。)

2.激情。教师发“智慧星”, 祝贺小朋友成为小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家长为他们成为小学生所做的准备, 教师为他们成为小学生给予的祝贺, 以及自己的高声“宣誓”, 让他们感受到当小学生之光荣、之快乐, 激发他们愿当小学生, 爱当小学生的情感。】

二、了解学生, 认识班级和同学

1.同学们, 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名称吗? (板书校名:××小学)

2.教师领读校名。

3.认识年级和班级。 (教师板书并领读:一年级××班)

4.介绍自己:我叫××, 请大家和我交朋友。

5.练一练, 说一说。我名叫××, 是××小学××年级××班的学生。 (同桌用普通话互说互练。)

【设计意图:通过跟读、自我介绍、互说互练等方式, 让学生建立学校、年级、班级概念, 潜移默化灌输组织观念, 集体意识, 进而增强“我已是小学生”的意识。】

三、看图并联系实际学习礼貌用语

1.今天早上你来上学, 是自己来还是家长送你来的?

2.来到校门口, 你们看到了什么?

3. (出示放大的课文第一幅插图) 仔细看图 (主要是校貌) , 图上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与自己家里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按顺序 (由景及人) 观察图画, 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 (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他们在做什么, 会说些什么。 (相互问好, 打招呼。)

5.教师引导: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一样, 都是有礼貌的小学生。我们也来学习相互问好吧。

(1) 遇到老师该怎么问好?

(2) 遇到同学该怎么问好?

(3) 遇到亲人该怎么问好?

(4) 与老师、同学和亲人分手说什么?

6.创设情境, 训练表演。

(1) 创设多种情境 (在家时, 上学路上、课堂上、课间等) , 分组模拟训练, 学习运用日常礼貌用语。

(2) 汇报表演。

(3) 评出“文明之星”, 奖励小红花。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观察图画, 讲述画面内容, 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所知所想、初步了解学校生活, 感受老师亲切、同学友好, 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

2.学习课堂常规。

3.学习和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 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准备:

铅笔、小楷本、课件。

教学重点:学习课堂常规, 学习和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 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我们的校园真是一个神奇的大乐园!里面有亲切的老师和快乐的小伙伴, 有五颜六色的“智慧树”, 有香甜可口的“知识果”等着同学们去认识, 去采摘, 你们想去吗?要怎样才能爬上“智慧树”采到“知识果”呢?

二、看图画, 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1.出示插图 (第二幅) , 看图说话。

(1) 我们一起看看图上的小同学是怎样上语文课的, 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2) 教师指导看图。 (女老师的表情;讲台上同学的动作;其他同学的坐姿、神态……)

(3) 交流。 (从画面上老师、小朋友的神态、动作等想象课堂气氛很轻松, 老师很友好, 小朋友很认真, 进而感受学知识很有趣。)

2.过渡:当上了小学生,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师生交流、总结成儿歌:

(1) 眼要看:老师讲话看老师;老师写字看黑板;同学发言看同学;读书写字看书本。

(2) 耳要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

(3) 口要说:想到就要说;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说普通话。

(4) 脑要想:小小脑袋会思考;让人心灵又手巧;听说读写做算术;这些都能全学好。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 学生习得上课的一些常规, 既为他们日后的课堂学习提出了要求, 也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了实际指导, 为他们的长久学习做了较好铺垫。】

三、看图画, 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1.过渡:同学们, 我们在学校学习, 既要读书, 还要写字, 读书写字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2.出示插图 (第三幅、第四幅) , 教师指导看图, 学生说图上所见。

3.总结交流读书的方法。

(1) 身体坐直, 头放正, 肩放平;

(2) 拿起书本, 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一尺:比文具盒稍长。)

(教师示范上述两点要求, 学生跟着做。)

(3) 出示儿歌, 教师领读:小朋友, 爱读书, 读书姿势要做到:身直头正肩要平, 眼离书本一尺远。

4.总结交流写字的方法。

(1) 人坐正, 身体坐直;

(2) 书本放平摆正;

(3) 手离笔尖一寸, 眼离书本一尺, 胸离桌边一拳。

(教师示范上述要求, 学生模仿。)

(4) 出示儿歌, 教师领读:头正身直臂要张;两脚平放心要安。时刻记住“三个一”;良好习惯要牢记。

5.我当小老师。

(1) 小朋友们掌握了正确的写字方法。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 看看画面上这几位小朋友谁写字姿势是正确的, 并奖他一朵大红花。 (课件展示学生写字的各种姿势。)

(2) 学生观察、判断。

(3) 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经过此环节的学习、训练, 教育学生既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 又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从一开头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四、总结

高等教育教学设计方案研究 篇3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1]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以学生的最优发展为目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策划教学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大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信息传播理论及系统理论。

(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要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比较有影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学中揭示教学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教学理论能够指导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由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信息通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教育活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动态过程,传播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设计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师生之间要排除各种干扰,实现有效交流以取得教学成功。

(四)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较大。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方法,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所形成的方法。按照教学本身的特性,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

三、教学设计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依据相关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安排。在进行高等教育的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的特点。

首先,专业性是大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養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才能或专长。一方面专业知识要以宽厚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知识背景,拓展思维空间,促进知识、技能之间的正迁移,灵活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广泛,同时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日益紧密,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以及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趋势。因而大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同时体现出通识性和专业性。其次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大学阶段学生智能发展的重点,努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第三健全大学生的独立性是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人感”进一步增强,是走向成熟的最后阶段。总之,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二是要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即现代教学观。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素质教育观、系统方法观和教育效能观。

1.素质教育观。

一是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身体、心理、文化科学三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七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二是要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正常发展。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四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人和生存,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2.系统方法观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最优化三个特征。教学设计整体性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使教学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既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也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教学最优化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教学工作方案。

3.教育效能观

教育效能根据公式“教育效率 =教育产出/教育投入”来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投入教学资源,追求最大的教育效益产出。

(三)三是要把握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授课环境及授课教师几个因素,在具体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时,按照标题、署名、正文三大部分来设计格式。

标题要精炼、具体、明确。正文按照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流程设计。设计思想要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教材分析部分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本章节的地位、作用;一是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二是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则是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教学目标要用具体、明确、实用的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与手段主要描述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学生的教学准备、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及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须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分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课后反思属于教学自我评价的性质,用来总结反思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参与热情、参与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馈",有必要时及时改进、回授、甚至于纠正,进行强化巩固,同时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理念

1.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在中学阶段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实现,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提升。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更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

2.生命教育课堂要使学生从封闭、灌输走向开放、和谐,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探究感悟并体验人生,获取真知。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不只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创设的氛围中,依靠一定的方法和教师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老师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而是掌握方法上,使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适应生命教育的需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1)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当今的中学生处于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社会环境中,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尊心态,使得他们在家、在校都比较任性,不懂得感恩,只会一味地索取,缺乏独立自主、奋发进取的精神,也有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

(2)大多数中学生的家长是做生意的,对孩子关注较少,孩子吃穿不愁,但是精神却比较空虚,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家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时常感到心情烦躁,甚至会因为极度压抑而产生偏激的想法, 社会上一些关于中学生自杀的事件频频发生。

(3)中学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一个重要任务。

(4)中学生比较贪玩,安全意识较差,特别是课间、课外活动期间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教学内容分析:

关爱学生生命,首先要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本课通过开展探究生命,珍惜生命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从而在面对各种危机的时候,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率地否定自己。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没有人有权利伤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善待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针对中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主要采用动画导入、参与游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活动的设计从中学生实际出发,形式活泼多样,体现中学教学的特点,做到寓教于乐。通过班级、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帮助、自助、互助为基本原则,以每个人的参与为目标,贯彻成功原则、和谐原则、兴趣原则。让学生在多想、多说、多体验、多感悟的活动中充分地去思考、去总结,经过比较、选择、整合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化为行动加以体现。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矫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命的独特和可贵, 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对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理解能力。

(2)让学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和神奇,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3)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培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多种情景,采用讨论、交流和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教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询生命的独特性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体会生命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2)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呵护生命。

2.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的可贵并能热爱生命和善待生命。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教师:播放“动物世界”片段,展示“荒芜沙漠”画面,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精彩。

教师提问:两种情境对比,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使他们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从而感受到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活力,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第二部分:探究生命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象,世界如果没有了生命,会是什么样? 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

教师: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回答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地球将变得非常的死寂与可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据科学家研究,在地球上生存着3000万-5000万生命,人类只是这众多生命中的一种。为了了解多彩的生命,让我们先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开始。同学们知道在我们的校园内,有那些生命吗? 学生:自由作答

成立合作探究小组:专门对校园里的生命进行收集整理,15分钟后展示大家收集到的结果。

教师小结:看来,咱们校园里的生命还真不少,要是走进广袤的大自然,那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教师:展示大自然的各种美丽画面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收集校园里的生命的同时,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生存习性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小组讨论

观察和探究:(1)采集看似相同的树叶,观察它们是否相同,能否

找出它们的差异;

(2)观察指纹:4人一组采集各自指纹,观察形形色色的指纹。

发现:(1)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指纹大小、形状、螺纹形状、疏密、弯曲度等都有差异。学生:在深入探究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就观察与分析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总结出: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教师小结:各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差异,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物有动物的独特性;微生物也有其独特性„„正因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异常精彩。我们敬畏地球上的生命,不仅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生命的独特和神圣。

教师提问: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人类独特的本领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指出:人类有智慧、有思想,可以创造生活。

教师追问: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那么,人与人之间

有没有差异呢? 学生:讨论与交流 游戏:模仿老师的粉笔字

老师在黑板上随便写一个字,然后请学生上来模仿老师的这个字。通过“克隆”老师的字,使学生感受到每个人所写的字都有自己的风格。

教师小结:尽管同学们都在极力模仿老师的字迹,但写出来的字仍带有自己的特性。字如其人,人如其面,各不相同,那么,除了字迹不一样外,人与人之间还有哪些不同?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指出:每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内在方面也各不相同。

第三部分:生命来之不易

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探究,我们已经知道,生命是既多彩又独特的,那我们的生命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播放:《爱的奇迹》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研讨

教师: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极小的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感受生命的孕育过程中,你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些:十个月的孕育,需要消耗母亲多少的精力,而母亲却默默地承受着;十多年 的养育,父母又要付出多少心血,而他们却无怨无悔。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体验游戏,感受一下母亲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游戏:“做5分钟妈妈”

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动作 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教师:我们刚刚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那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甘之如饴。同学们,我们在感谢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同时,更要珍爱我们的生命,善待我们的生命,这将会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散文,体验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

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

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 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

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希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

现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设计实施前的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活动──体验──表现”的新的现代教学设计方式进行设计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分组自学、合作探究的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理念。

相信通过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设计实施后的评价

本教学设计在实施中,能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能把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正因如此,教学效果很好。

3.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点:

(1)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探究。遵循的思路是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2)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知识与能力上通过了解生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进而展开探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那就是“生命是多彩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懂得悦纳自己的生命,正确看待自我。

(3)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者灵活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均恰到好处,生动形象,直观入眼、入耳、入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环环相扣,使多媒体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建议

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篇5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是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受限,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因此,容易发生意外或伤害。而新闻媒体方面,每一年甚至每一天也都在报道着大量的校园安全事件。而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十分重视,全社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形势要求我们让孩子在校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让他们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及自护方法,这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会伤害他人,尽可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本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从“校园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旨在让孩子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对珍爱生命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学校校园内、教学楼和教室里存在的安全隐患,树立防范意识,远离可能存在的危险。

2、情感目标:能懂的遇到突发事故如何应对,既要提高警惕,又不盲目恐慌。树立“安全第一和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做一个维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有心人。

3、能力目标:遇事不慌,掌握应对技巧。

4、行为与习惯目标:在校或班级发现安全隐患时能及时向老师或校领导报告,并能提醒其它同学们引起注意,紧急情况下有一定的自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校园内、教学楼及教室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避险及自我保护。

2、教学难点:遇到事故时,既能提高警惕,又不盲目恐慌,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四、教学活动

1、导入情景

同学们,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所以,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2、突出主题

警钟长鸣: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就有四十多人,这意味着每天就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新闻报道:湖南校园踩踏伤亡事件及各地发生的校园伤亡报道。主题引出: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激起学生关注,引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事故发生重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我们缺少对安全隐患的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我们要学习校园安全常识,构建和谐安全校园,营造温馨学习环境。

3、巩固常识

火眼金睛:想一想,找一找,校园、教学楼和教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整合学生发言,补充他们没发现的。

你评我判:课件展示在校园内、楼道内、教室里课间拍摄到的照片。让学生评判图中学生行为是否正确,以及错误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献计献策:说一说,怎样做可以达到自我防护,避免以上安全隐患的发生。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收集结果。

安全快板:和学生共同诵读。

楼道安全

校园安全须注意,上楼下楼有秩序; 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静悄悄; 地面打滑易跌倒,慢步踏实最可靠; 楼道安全很重要,靠右行走不要跑; 遇上拥挤停三分,主动谦让道畅通。

课间安全

课间游戏不可少,文明有序不打闹; 要想玩耍上操场,场地宽大最理想; 墙缝隔栏不要钻,容易卡住太危险; 高出危险不能攀,掉下不死也要瘫; 楼梯扶手不要趴,掉下容易摔傻瓜。

用电安全

灯光设施需爱护,遇上停电先止步; 静坐诵读歌诗词,等候学校下通知; 不喊不叫不打闹,安静有序最重要。

教室安全

教室内,不喧闹,尖锐硬物不乱抛; 粉笔头,莫乱扔,捡拾入盒还可用; 出入门,勿拥挤,右出左进守秩序; 课桌椅,要爱惜,擦净摆齐需统一; 尺子笔,非玩具,你投我扔没规矩; 卫具多,定放好,不可用它来打闹; 病事假,不到校,及时要把假条交; 放学后,莫贪玩,同学结伴返家园。

运动安全

课外活动上外堂,场地器械必得防; 运动衣裤身上穿,摘掉饰品再锻炼; 准备运动先热身,强身健体悦身心; 动作规范讲文明,危险动作不可行; 活动结束要集合,师长解说再放学。

4、教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篇6

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课件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一列火车徐徐开出,师谈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光明城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旅行了。

1、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和,思考:

1)、你对范军和高晶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2)、你对范军的所思所想有什么看法?

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乘上《欣赏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已吧!

二、活动过程: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

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

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

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三站,站牌上写着“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请同学介绍张海迪事迹,然后让同学谈体会。

3、课件出示几条“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站长建议。

(四)、涂涂我自己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四站,站牌一面写着“涂涂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涂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整理成档案卡。

2、如有学生愿意可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小档案和今后的打算。

3、课件出示:欣赏自己,迈向超越。

(五)、开展“欣赏自己”活动

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五站,站牌写着:”看,我多棒!”欣赏自己活动正式开始然后由同学表演。

1、展示收集到的能体现同学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图片或材料。

2、每小组派代表展示才艺。

三、总结

课件演示:火车来到光明城,光明城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他们的欢迎横幅上写着“欣赏自己,消除自卑,战胜自我,迈向超越”

高等教育教学空间设计 篇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清洁生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各种污染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清洁生产已经成为急需建立的一种理念并扎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 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 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 同时满足人类需要, 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1]。对印刷与包装企业来讲, 虽然没有像造纸、化工等行业那样大的废水、废气产生, 也没有像机械、钢铁制造等行业需要大量的电能消耗。但是印刷与包装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纸、废版、废墨盒以及部分电子设备对环境也产生着负面影响。比如油墨中含有毒化合物, 清洗设备所用的溶剂由于其高挥发性会造成空气污染, 废纸、废版等的随意丢弃而造成部分可回收资源的浪费等[2]。同时, 部分印刷企业的噪声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很多企业在做生产设计或者设备设计时, 尚未考虑噪声因素的影响, 从生态文明来讲, 也属于清洁生产应当关注的一部分。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印刷企业生产管理先进经验来看, 他们始终将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3]因此印刷包装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 也面临着清洁生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二、印刷高等教育中清洁生产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

印刷高等教育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 分属不同基础学科, 包括材料、化工、信息、机械、设计等。不同学科内容互相交叉, 形成了一些支撑印刷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内容。各个高校因此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中, 特别是目前的教材体系中涉及到由印刷工艺过程而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相关预防手段, 少之又少。一方面, 由于印刷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 污染较为不明显, 既不会排放大量的废气, 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液体废弃物;另一方面, 印刷专业部分教材内容老旧, 清洁生产理念没有渗入其中, 甚至部分专业人士也认为清洁生产当属环境专业范畴, 无需在印刷专业中体现。因此, 清洁生产在印刷高等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需要加强和落实。在这方面北京印刷学院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对清洁生产在印刷中的地位给予了肯定[4]。

清洁生产采用“废物减量”、“无废工艺”和“污染预防”作为主要思想, 对产品和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以及消费完成后处理等进行全程控制, 并将整体预防的环境理念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提高生态文明程度, 减少环境风险。其主要环境目标广义上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原材料与能源, 从原料和能源消耗上减少浪费和资源利用, 尽可能合理利用;

2.使用绿色环保型材料, 逐步淘汰有毒原料;

3.对生产过程, 节约原材料与能源, 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4.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5.采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

从其内容来看, 将其融入到本科教学中, 完全可以实现。关键是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和优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或者培训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清洁生产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

印刷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概括为印前、印刷和印后三大工序, 主要包括印前设计、排版、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等。

(一) 印前工艺

印前工艺以设计、排版和制版为主。产生污染的主要阶段是制版, 主要污染物是废液。大多数企业的制版废液并没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放, 这无疑对环境造成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 印刷工艺

传统印刷的四大工艺主要包括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其主要产生的污染包括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其中废气污染主要是指印刷过程中的油墨、润版液、洗车水等的挥发、烘干等, 包含了大量的VOC;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污染也是废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废液污染, 主要是指废润版液、废洗车水和零部件的清洗液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废版、废墨、废塑料桶、废抹布、废油渣、废纸板和其他有关印刷的废弃品等。噪声污染主要是指印刷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 对操作员工的身体伤害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 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包括装订、表面整饰、糊盒成型等。印后加工存在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废气污染主要是黏合剂、上光油等挥发出的VOC含量较高。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印后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废纸、废膜及印刷品废品。这一部分如果处理得当, 部分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噪声污染主要是指印后加工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高分贝噪声。

(四) 其他辅助材料

印刷生产所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菲林所需要的各种化学药品、油墨、油墨清洁剂、润版液、各种覆膜材料和上光材料等。

四、清洁生产教育

根据印刷生产企业生产过程, 依靠我校“山东省轻工生物基地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协同创新中心”, 增加印刷本科教学中关于清洁生产理念的教学和实践内容。具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印刷专业教学内容离不开实际生产的参与。在设计清洁生产教学理念的过程中, 需要把握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要减少重复设计, 优化设计过程, 提高设计质量。一方面, 通过清洁生产内容的讲授和实践, 提高所培养学生或者员工的清洁生产理念, 将清洁生产融入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 通过清洁生产内容的讲授和实践, 能够提高印刷相关企业的清洁生产进程, 优化生产工艺设计, 特别是对于印刷材料、印刷电子企业等污染较高的企业, 会有较大的提升。

绿色印刷是目前倡导的口号和实现目标, 但绿色印刷所产生的废弃物若不能有效转化为再生资源, 其最终结果也是不清洁的。所以清洁生产教学内容的引进和设计能够促进绿色印刷的实现, 同时也会提升印刷企业的公众形象。

五、总结

印刷企业的清洁生产实践已经有案例在实行, 比如光华公司的清洁生产实践案例。这说明印刷企业的清洁生产理念已经开始进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事情, 是需要企业所涉及的产业链共同参与, 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长期坚持下来的。而这种意识的培养急需在本科教育加以引进与实践, 让本科生在进入行业之前就产生清洁生产意识, 有助于将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应用于行业生产过程中,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能耗。

印刷高等教育应该借鉴国内外有关行业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 通过课程内容创新, 将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纸和废版等废弃物, 从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污染, 实现印刷包装行业与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

摘要:在轻工业领域中, 印刷由于其低污染、低能耗的原因而常常忽视清洁生产理念的运用。与其他化工类专业相比, 特别是在印刷高等教育中, 清洁生产方面的教学内容较少。本文对清洁生产在印刷高等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印刷高等教育应该借鉴国内外有关行业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 通过课程内容创新, 让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整个印刷业的生产过程, 实现印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印刷高等教育,清洁生产,绿色印刷,数字印刷

参考文献

[1]秦必瑜.印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J].科技与出版, 2014, (6) :11-14.

[2]张灿.教科书绿色印刷之路[J].科技与出版, 2014, (6) :8-10.

[3]Steve Nobel, Marci Kinter.Digital Printing[DB/OL].www.peneac.org, 2005.

高等数学教学任务设计探讨 篇8

【关键词】高等数学 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16-02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习者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力。不仅如此,任务还有助于学生实现增进学习情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策略、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锻炼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的意识和能力等目标。当然,要达到这些目标,还需要从不同角度考虑任务的设计,本文拟从课程目的、学习者、任务设计者三个角度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任务设计问题。

一、任务型教学的相关概述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任务的效度和使用条件。在进行具体的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确定目标,即谁来确定任务的目标、如何描述任务和决定任务内容;二是在实施任务的时候,应考虑影响因素,学习者的能力、经验、数学逻辑因素、课程目的、教学目标等对任务目标的实现起什么作用。

随着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实践,研究者对任务型教学以及任务的设计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设计任务时,应把学生已学过、已会用的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结合、联系起来,概括出数学教学任务设计的标准及一般原则:任务的设计应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和兴趣,以帮助学习者获取必要的相关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技能和逻辑语言能力,促进数学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任务设计的原则是:任务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性,应具有现实意义,应包括获取、处理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学生应该能够使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时应有具体的结果。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教学设计中的两个彼此关联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目标进行陈述和对任务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教学活动前,应预先对任务进行分析,即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学生要达到或形成的能力进行细致分析,以确保学生习得这些能力的条件。一是应分析学生的起点,即学生原有的基础,这决定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难易程度。二是应分析从起点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即学生需学习的子目标,同时应确定子目标数。三是应分析支持子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这些支持条件很重要,缺乏它们,学生就无法习得这些子目标。因此,在进行任务设计之前,应先对任务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任务设计并展开教学活动。具体来说,高等数学教学设计应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考量。

(一)从高等数学教学目的角度看任务设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也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即为社会培养各级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作贡献。当今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社会财富增加更多地依靠知识。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周期和人的职业寿命都在日益缩短,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必须把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到极重要的位置,而且应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依据学科和学习者需要,有些任务是为了基础的理论而设计,有些任务是为了理论或定理的证明而设计,而有些任务则是为了督促学生使用理论或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

我们可以把数学教学中的任务分为结构发散型任务和结构严谨型任务。结构发散型任务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是为了完成某个真实生活中的任务而设计的。由于现实生活中有些数学活动往往不只涉及一个内容(也许会涉及多个数学分支甚至跨学科的内容),因而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结构发散型任务没有集中和严谨的数学知识结构。相比之下,结构严谨型任务的目的虽然也是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但它的另外一个目的集中在某个数学概念或定理本身,重点发展学生对概念、定理运用的了解。换句话说,结构严谨型任务把掌握概念或定理的内容作为完成任务的目标。

(二)从学习者角度看任务设计

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类型,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学习者的需求是任务设计者须考虑的另一个因素。需求不同,相应的学习任务也不同。以下以新内容的初学者为例来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任务设计问题。

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内容时,能否学得好,主要因素是有关的数学概念或定理以及初学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者通常由于对数学概念或定理不理解而造成对后续内容理解的困难。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一定需要很复杂的数学知识,他们只要读懂一些数学概念或定理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任务活动。任务可以以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完成任务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大量接触数学信息的机会,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印象和兴趣;第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扩展,但应循序渐进;第三,如果学生还不想说他们自己对问题的想法,也不应强求,应肯定他们的进步,逐步提升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时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可能由于对数学欠缺表达的能力,或者由于心理的因素而不愿表达,但是他们可以听得懂也可以思考得出结果。当他们感觉有信心表达时,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因此,为新内容的初学者设计的任务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部分活动围绕初学的概念或定理展开;二是任务活动最好是一系列比较小的任务,而不一定是一个大而复杂的任务;三是在学生未建立信心之前,他们能否立即完成任务不是重点;四是大部分任务基本上以初学的概念和定理为主。教师在设计这些课堂活动任务时应做到:有明确的目标,以避免课堂活动而忽略教学目标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技能的掌握;活动可以以小组或结队形式进行,让学习者之间能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促进他们的相互进步。

(三)从任务设计者的角度看任务设计

任务是在教学中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因此,需从任务设计者的角度研究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者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应考虑这些任务在教学中实施和运用的各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任务的目标是否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任务所包括的学习者用于完成某一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过程;任务的顺序,在一系列的任务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以及它在这一系列任务中的作用;完成任务的进度,即完成某一任务所要花费的时间;结果,即学习者完成某一任务所产生的结果,如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一篇论文或是任务的总结;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学习策略,也就是学习者完成任务时所采用的学习策略的类型;任务评估,即评价学习者完成任务的标准或成功程度;任务完成形式,即任务是独立完成还是与同伴或一组其他学习者一起完成的;完成任务的资料,即学习者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材料;内容,即学习者完成一项任务时所使用的数学内容,是哪些数学知识、概念或定理。

三、高等数学教学任务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上述三种任务设计角度,学习者的水平、任务难度以及学习者实际的数学水平等在任务设计时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任务太难,认知负担会过重,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加大而不利于知识的习得;而如果任务过易,学习者会因为没有挑战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成功的任务设计应能使学习者通过完成一个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来运用数学或者某些数学知识。

在设计任务时,不仅应有独立完成的任务,也应有小组活动和配对练习的任务。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习者有更多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这对学习者的数学习得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密切注意完成任务的过程,及时给予学习者必要的帮助,说出他们想表达而表达不出的数学语言,此时他们会受益最多而且记得更牢固。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当前的能力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任务应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习者分配不同的任务。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完成一个任务的方式及完成的顺序,并允许修改最初的方案或重做。具体到设计单元任务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本单元的知识能力目标,或者说本单元要教会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做什么事情,即可以完成哪些任务;二是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应掌握哪些数学知识;三是课堂管理因素,如某项任务是学生分别完成,还是结队完成,或由小组共同完成;四是是否给不同等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五是课堂组织任务所需时间及其需要的准备时间;六是这些任务对于学生学习策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识能力;七是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在以上所述的任务设计中各种因素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总体来说,一个好的任务设计者,应具备这样的能力,即能具体地想象出任务活动状况的能力。好的任务设计者能在设计任务时预想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应该运用的数学知识和他们当时的想法,设计者可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来推测学生可能运用的知识和他们的思维方式。输入是学生读到的信息;输出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要达到这种程度,任务设计者不仅应有较好的数学知识基础,还应具备在各种情境下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为这种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涉及任务设计者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还涉及他们本身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丁石孙,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梁贯成.中国传统的数学观和教育观对新世纪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3]杨骞,涂荣豹.数学教育的价值与数学教育改革[J].学科教育,2003(2)

【作者简介】唐慧羽(1976- ),女,广西都安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助教。

(责编 吴 筱)

上一篇:校园主持稿,,教研活动主持稿下一篇:我最喜欢的老师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