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探讨论文(共11篇)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针对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多维角度,对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开展了教学质量标准的讨论,对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增强培养能力”的艰巨历史使命。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我们建设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当遵循这一大的方针,思考如何从“量”上直观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专项课题。具体来看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可以包括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活动是否合理、恰当,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处理,对学习任务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的处理。教学质量标准,应当规定教学质量特性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依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具体项目等而制订具体考核标准,还要考虑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因素;还要考虑教学场所的特点;还要考虑所涉及的教学设备等等。
1.探索
几年来,我们以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为主导教学理念指导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体系。同时,我们逐步摸索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方面。
(1)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主要特点。课程是基于项目式教学特点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本点,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教学内容,围绕项目进行模块式配课,采用分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项目过程化;扩展项目程序化;考核内容多样化。
(2)项目教学的效果应该怎样进行评估。每门课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这是我们的教学标准评价参照物之一。此外还应该包含对学生终期目标完成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施效果的评价,同时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阶段完成效果和评价主体对各阶段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3)标准要量化,评价要有可行性。国际标准组织的理论,比如ISO9000系列这样的标准,其中一个原则就是要求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细化、量化,使质量目标的最终验证有明确的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控制。
(4)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环节包括备课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能规范教师课程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内容改革。核心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形式。通过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形成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和评价的依据。合理安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成长,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经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成长的重要手段。
2.质量评价设计
新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以项目教学开放型实验等新方式下的教学手段,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最终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在各个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当中要由易到难地进行分阶段教学。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了以下评价内容。
(1)设备完备性评价。由于项目教学突出实践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多少主要体现在学生人员分配上,这也是国家考核学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价中专门设置了学生人员分配项,主要通过分组数和每组人数来体现,目的之一是考核设备拥有量,其二是考核设备完好率。
(2)教学时间评价。在时间分配上实践比例必须要远远大于理论,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分配量达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目的。一味地实践没有总结,没有理论的升华,是盲目的学习;而让理论占据大量时间,就失去理实一体化的特点,是费力不见效的学习。
(3)符合工业标准的实践现场管理评价。企业的“5S”管理,要求工作现场满足素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多项要求,设备保养也是保证教学的前提。因此,在评价中设置环境设备的考核,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养成。
(4)过程考核。分层次教学,进行过程考核来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而掌握课程教学质量。具体可以通过实时抽查或普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另外也要通过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来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5)教学方法技巧的评价。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引入,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仿真进行教学,因此要考虑形式上是否具有多样性,是否达到运用效果。课题引导、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合理性也是需要考核的。
3.总结
职业教育有终身教育的性质,因此今后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将这一点考虑进来。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会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而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成熟。
作者:岑小林 王晓栋 杨燕 梁英敏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骏原等.全方位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02).
[2]陈锁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改革[J].江苏社会科学,,(S1).
[3]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6).
[2]霍骁象,许俊峰.全景式教学: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 要求也不断增多;另一方面, 每年上升的毕业生数量, 也加重了“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当前, 社会中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竞争正在逐步加强,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确立成为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院的声誉与实力,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确立势在必行。
一、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
(一)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 对各式各样的人才的需求不同, 高职教院校在面对社会不同的人才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评价标准, 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变革, 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 向社会培养对口的职业化人员。教学质量的高低确定了培养的人才等级, 高职院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将工作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重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可以有效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 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每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重点都是不尽相同的, 职业院校与一般的高等教育院校不同, 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为目的。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可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 吸引生源的同时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应性人才。学院在突出办学特色中可以加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同时有倾向性的向相应行业培养优秀学员。
(三) 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针对社会所需, 将社会需要的工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学生步入社会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打破学生专业不对口, 技术能力不到位, 行业情况不清楚等一系列问题。高职院校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应当具备向学生输送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作用, 使得通过标准考核的学生在与其他学院学生相互竞争中具有更高的综合实力, 这样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相应的缓解了社会中的就业压力。有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也是一股推进社会进步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原则
(一) 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重点, 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重心, 学生面对社会需求时就更具竞争力, 在同行面前也更有优越性。高等职业院校在针对学生就业时作出的评价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为原则。
(二) 建立立体多层次评价标准体系。高等职业院校对教学质量的评定不应该以单一的就业率为准则, 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 学生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等级, 就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能力的全面性, 学生岗位晋升率以及工作稳定情况都是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的评价某一方面不能够做到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反而会导致人才培养的失败, 浪费国家人力, 物力和教学资源。因此, 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建立起来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该是涵盖教学多方面的立体多层次的教学评价标准。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成
(一) 较好的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的职业能力, 并不仅仅是局限某一行业的某一特定技能, 较好的职业能力是包含多方面的能力, 就好比职业特定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 跨行业能力。学生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能力, 然而, 学生步入社会面临的是无数的职业岗位, 在同行业之间需要具有同一行业通用的职业能力, 在跨行业工作时需要跨行业工作的职业能力, 同时也应该跟随时代脚步拥有终身学习能力, 独立自主能力, 互助合作能力, 抗压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等。全方位的能力学习培养才能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社会中不断前进。
(二) 良好的职业素质。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现在的就业竞争中, 企业和社会不再单一的考察应聘者的职业技能, 人品素质也成为关注的一大重点, 其中良好的职业素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功就业的关键要素。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同时要求学生全面开发自己的才能, 做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三) 较强的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要求学生拥有必要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对于职业技能在未来社会的掌握程度, 学习能力也决定着学生的工作前景。学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不被后人轻易超越, 因此, 学习能力的培养就不得不成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之一。
四、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利于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有利于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促使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定位及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在一些职业院校中已经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值得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衍安.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 2010, 5.
[2]吴亚萍, 任爱珍.基于学生-学校发展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观[J].教育与职业, 2009, 2.
[3]任君庆.就业导向与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改革[J].职教论坛, 2004 (6) .
关键词:高职 教育质量标准 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质量观造成的。这两种不同的质量观是由两种不同的知识观引起的,这两种不同的知识观就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普通高等学校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以传授技术知识为主。
技术知识论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必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人才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如何按人才结构层次确定相应的学校等级,如何根据不同职业确定专业设置,如何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结构确定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这是职业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依据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有关专家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四类,这种“四分法”目前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其中,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相关的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从这角度来确定人才的类型,有利于教育类型的划分,也有利于教育发挥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服务的功能。
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力水平上,因此,不同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方法就形成不同的质量标准制定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方法有任务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两种。所谓任务分析法是指找出和论证特定岗位工作人员所执行的任务,对职业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知识技能要求、工具设备材料与条件、环境等几方面的分析和要求,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以及承担该项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计、确定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它是以职业的最小单元——“任务”来分析,侧重于“任务性培养技能”和“常规性技能”。任务分析法主要分五步进行:查阅有关文献,设计职业调查表,选择工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管理职业调查表,分析所收集的信息。
所谓功能分析法则以产出或结果为主,注重功能而非过程,它从就业环境对工作角色期望的角度,把职业能力的非技术方面和不可预测方面都概括了进去,从而使能力标准真正体现了特定情景中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在职业教育领域,功能分析法是从最顶层的大目标出发,逐层确立中目标、小目标,然后根据达到目标(完成职业单元、职业要素)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关能力的要求,确立标准的范围、内容和程度。它以目标为中心,强调实现需要具备的手段以及实现目标需具备的水平要求。
它分四步进行:确定某一职业领域的主要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能力单元”,将能力单元进一步分解“能力要素”, 分析能力要素的“操作标准”和“适用范围”。
两种方法比较来看,目前有功能分析法取代传统的任务分析法趋势,功能分析法已普遍被先进国家、国际组织等(英、澳、新加坡以及欧盟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采用。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就是职业能力标准,因而质量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之上的。不同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方法,就会导致不同的质量标准制定方法。
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通常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职业、工作与能力分析,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
1.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侧重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也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要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并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者。他们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 职业、工作与能力分析。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它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若干项主要工作、每项工作所包含的若干项作业及每项作业任务所包含的若干项操作项目的逐一列举剖析,从中了解从事该职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各个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各自相应的具体要求。
3.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对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所得出来的职业规范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等要求,都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质量标准方案的大概轮廓的过程,它们还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就是把这些设想发展为在逻辑上清晰且在科学原理上又是可靠的、具体的、能够实施的方案。
4.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质量标准方案出来以后,要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科学可行,其效果与信度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分析和评价。对设计的分析和评价涉及分析和评价标准、涉及取向及评价方法等问题。
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逻辑框架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5级即第三级教育的第一阶段,其教学计划的种类为5B。5B的教学计划集中在为进入劳务市场做准备的具体的职业技能,但在该科的课程中也包括一些基础理论。因此,从教学计划的内容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应具有基础理论方面的学术标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职业标准和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普适性能力方面的标准。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应具有三种能力,即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和学术能力。其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能力,普适性能力和学术能力为一般能力。
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部分组成。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对劳动资料的认识。它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的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人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它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它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获取新技能和新知识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整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获取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普适性能力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它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各国叫法不同,澳大利亚叫关键能力,英国叫核心技能,美国叫基本技能,德国叫软能力。职业能力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和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是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它的质量标准不能按照普通高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标准,而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制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质量标准、能力开发方法和质量标准框架。◆(作者单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一点体会
生物工程系刘振湘
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职院校数量、每年招生人数、在校生数量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然而,与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提高并不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职教育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高职教育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作为本科教育的一种补充。2006年,国家教育部分别以教高[2006]14号、16号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其主体都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育部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上。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的决心,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认真学习教高[2006]16号文件,开展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大讨论,我院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会议、暑假中层班干部培训班和全院教学质量监控会议中都把教高[2006]16号文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本人现就学习该文件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重要性
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界普遍认为这一文件的出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相当重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正确定位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虽然我们自己早就知道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且其“职业教育”的属性,才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本质的属性;现在是由教育部明确了:“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而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个正确定位。据专家分析:既然是一种类型,类型中就有层次之分,即: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这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高职内部结构调整的政策依据。
2、准确确认了高职教育的作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这是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作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准确确认。教高[2006]16号文件同时指出:①我们要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作出重大的贡献;②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③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
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全面总结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教高[2006]16号文件总结了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吸纳了国外类高职教育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特别是针对当前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新的思想、最新的理念、创新的办法,对于指导我们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件提出: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篇幅不大,全文约3800字,共分九个部分,其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提高一个认识、明确一个目标、深化三项改革、加强四个建设”。
1、提高一个认识
“提高一个认识”就是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高
[2006]16号文件指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服务面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今后要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高职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边天下,质量问题显然比数量的问题更显得突出,关乎高职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明确一个目标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这里有“五个要”:①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②要以中发〔2004〕16号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④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⑤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提高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要求是很高的,本人认为“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是关键,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创造;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就业和创业。
3、深化三项改革
“深化三项改革”是指深化专业改革、深化课程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深化专业改革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但一定要注意,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对于具体的院校,要考虑实际基础,动机和效果应该统一。人才培养已经全国化,要有整体眼光,讲求教育成本,不能什么专业人才都“本土化”。对于数量不大、时限很紧的人才社会需求,与其花大力气在本地新建专业,莫如到外地有关院校招聘毕业生,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效率。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与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是一致的。专业设置范围不能够离“群”,新专业要有增长点,龙头专业和支撑专业对于不同的院校答案应该有所区别,此院校的支撑专业,可能就是彼院校的龙头专业,反之亦然。教高[2006]16号文件同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①要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②要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③要力争进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④要在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⑤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⑥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2)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①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④加强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⑤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⑥加强教材建设,参与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⑦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⑧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⑩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高
[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此强调“五个要”:①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②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③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④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⑤要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四个建设
“加强四个建设”是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建设”。
(1)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①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③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④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⑥要力争进入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点专业领域。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①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②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③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④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⑤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⑥要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争取成为在高职教育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视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3)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①要着力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的获取率与获取质量;②要致力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顶岗实习落实;③要着力于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④要致力于能很好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4)加强规范管理建设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①应重视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②应重视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院校领导要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③应重视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④应重视从严治校规范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⑤应重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表明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与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它的根本宗旨在于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社会,吸引行业企业积极
重点在于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与精神。
30、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三率”是什么?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作为一定社会经济之中的文化科学中心,有能力、有义务对当地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进行实际的服务。高等职业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的形式是广泛的,而校企合作是最直接、最适合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实践模式,提高对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认识。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功能与效度。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一、高职教育社会化认识
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前两项职能的基础上在当地社会经济中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职院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职院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且在这种服务与实践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此,首先高等职业院校要树立正确的认知。对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有相当高度的正确认知。高职院校必须深切意识到,“面向企业、面向行业、服务产业、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走向企业、走向行业、走向社会,在专业布局方面,将人才市场需求的周期规律性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向性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行业与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生产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寻求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之路、以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智力资源和服务社会的科技资源优势,积极主动、满怀热情地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与企业结为良师益友,使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及实验实训空间的拓展与企业生产的实际平台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职业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力促企业接受学生、欢迎学生,同时也可使得学生学有所获。合作企业从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特殊功能出发,在经济考量为先的意识推动下,在合作过程中虽然会有一定的利益驱动,高职院校仍应从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社会性大需求为动力,以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为角色定位,端正姿态与企业平和相处,不断促进合作双方的了解与信任,以使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和谐、健康地得以发展。
再则,高职院校必须善于发挥专业特色在行业布局、区域经济中的信息技术、职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校企双方合作中扮演主角,多起导向功能与主动参与性,从而萌发企业的合作热情,引领校企合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并不断将校企合作模式与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延伸与强化。
二、校企合作实践的多元性
(一)校企合作呈多向互动。高职教育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与企业合作双向互动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它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为努力实现某一确定的目标,双方通过合作协调的共同作用而产生联合行动。因此,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一种自觉与外力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行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专业为载体,以行业产业为背景,以企业需求为着眼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培养目标,是一种紧接企业经济行为和服务企业行为的教育教学形式。为此,高职院校企合作的同一目标应该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生产,推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进步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双方要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的分解,找到合作双方互相对应的职责,突出专业设置优化、强化职业岗位目标,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合力教育教学资源,追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这既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涵,更是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本质所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双方应有共同的工作目标、步调一致、行事高效的协作方式,具有一致的共同性和目标的指向性。在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舞台,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必须体现互利性特征,互利性是指校企合作双方应有不同的个体需求,一是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能从中获得所需的丰富人才资源,支撑企业不断得以生存与发展,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专业教师通过参与校企合作了解企业生产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学生通过下企业锻炼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校企合作能吸收到专业的基本知识,扩充自身的专业生产技能,更新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如果进一步向上看,国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加强国家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力度,以改变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松散性、浅表性状态,在宏观的政策层面发布科学、规范、完整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指导性文件,以国家层面的规范性制度为纲领,作用于指导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向着更广的幅度、更深的程度深入与发展,也可减少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学办学资源投入的重复性,充分运用可支配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投入,使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更有针对性,更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高职教育教学日益增长的普遍需求,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很重要的形式与途径。
(二)校企合作内核是文化合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发展之路,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共同课题。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个不断创新前行的过程,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因行业分布、区域经济、地区性文化等的因素,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式会有所不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合作方式、合作内涵必然也不相同。我国现在大多数规模以上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培育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企业先进经营与管理的理念、符合企业特征的管理体制、规范、可行、科学的管理模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标准的质量意识、优质完善的服务理念、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形象以及积极向上和谐协作的氛围等。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专业教育,同时需要企业环境、企业特定文化的培育与熏陶,学生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无疑是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但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学生接触企业、触摸行业、了解社会开辟了合适的途径,与此学生能够在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得以陶冶,逐步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协同合作的工作精神、坦荡的为人处事行为、敬业爱岗等综合职业素养。企业的特定文化和校园的特色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可以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氛围,提升校企合作文化的内涵与层次,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企业特定的文化理念,可以革新高职学校传统封闭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企业完善的服务理念和健康的服务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发展是在已有不同层面上的合作向更高的文化合作延伸,这不仅是企业特定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的对接与交融,也是校企合作走向更高层面的努力方向,更是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竭源动力。
三、结语
开创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新模式,既是高职学院的一个创新之举,也是高职学院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创新与创造永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永远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动力。”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将有助于拓宽人们对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新认识。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是科技与经济的合作,更是校企文化的合作。因此,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内涵与模式加以研究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行业与企业对专业人才在需求也为随之而变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必将不断创新与丰富其内涵,充分认识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是校企合作模式走向更深层次、走向更宽领域、走向更高目标的前提与基石。
【参考文献】
一、文献来源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文献信息统计来源, 选择“高职”、“职业标准”作为关键词, 搜索了从1993年至2013年7月近20年的所有载文, 检索论文389篇 (见表1) , 其中9篇重复, 本文主要是对其中380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尝试用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
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以后, 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 但是关于教育与实践、职业教育与职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 2001年以前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办学途径、生源等问题的研究上, 对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从2002年开始, 研究出现萌芽状态, 国内对于职业标准与高职教育对接的研究逐渐增加, 随后的几年意识到职业标准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要性的学者逐渐增多, 论文数量也逐年增加。2011年教育部提出“五个对接”的指导意见, 随即在2011-2012年对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的论文从数量上出现了大幅度增加。对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论文, 从发表的文献数量统计来看, 国内对于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研究述评
从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体系建设、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 (见表2) 。本文从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对内容进行回顾和评述。
(一) 从高职课程体系方面着眼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对高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是研究的重点, 主要集中在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核心, 结合各自院校、专业的特点及行业要求、发展状况进行课程重组、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及课程内容的选择, 从课程体系结构上保证课程设置符合专业岗位培养目标, 使课程体系合理化并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大多数学者是从某类专业课程的角度, 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就业岗位职责、过程和任务, 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课程体系, 形成以实践课程引领理论课程, 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有学者借鉴了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 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按分层化职业能力框架设计高职课程体系。王晓君在2002年对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岗位 (群) 及社会对其人才类型和能力的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将经管类专业的人才能力结构按照职业标准具体技能分为职业通用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三大层次。这是自1998年原国家劳动部提出“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分层”的设想以来, 将“三大层次”应用到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较早的一次尝试。周大农等在研究中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职业能力框架, 围绕分层化能力与综合化培养构建课程体系。施新平根据分层化国家标准,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质量标准, 校企合作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任爱珍根据职业标准体系分层化的概念模型, 架构“双证课程”分层化组织结构。
对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成果较多, 然而由于这些成果基本都是个案研究, 结论松散, 部分研究成果不够规范, 所以并没有出现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比较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框架。
(二) 教育教学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
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希望能够建立一种体系或创新一种方法使得教育教学改革与国家职业标准密切、有效、合理地对接。比如:谢红勇试图以就业为导向, 以旅游系为例, 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宋文官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确定模块化课程层次结构与内容, 把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落入实处。李居参等在论文中提出“职业资格比较法”, 即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不同职业资格等级技能的要求, 对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也有学者从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角度入手。刘莉宏根据电子行业企业用人的需求及国家职业标准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设定任务。章扬等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工作过程, 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提升职业素质能力。
如何让教育教学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进行的更合理、更有效, 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徐炳文分析指出:目前工学结合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产教不对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流于形式”、“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职业标准脱节”等原因造成的。还有学者提出可以将国家职业标准引入教学体系中, 把它作为劳动技能的衡量准则, 将企业前移到院校, 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用人做到无缝连接。陆敏等从建设课程资源库的角度分析了基于“五对接”的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步骤。邹芳红提出要建立依据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并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必须要建立与职业标准相配套的质量控制体系, 对课程、教材、师资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从以上的研究中不难发现, 学者们已经认识到目前辽宁经济2014.02Liaoning Economy教学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必要性, 但是由于各个不同学科研究进程不同, 部分学科建设不够成熟, 导致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 要建构起一个完整的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教学改革思路困难较大。
(三) 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国家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标准体系。如何在高职教育中与其合理对接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卓华丽等从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面分析如何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应用国家职业标准,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肖化移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与标准的角度阐释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标准的实现, 主要是通过“对技术规范、设计方案、规程、准则、程序、标准等学习而达到的”。施福新认为, 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上的差异, 实现同一专业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标准化。
很多学者从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做了研究。王学梅比较了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导向模式, 认为根据职业标准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有助于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任杰等认为, 传统的课程标准都是“学科型的仿制品”, 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参数。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针对单独的专业所需的能力培养进行分析, 基本的研究方向通常是根据专业所属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分层, 确定专业岗位 (群) , 对岗位 (群) 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 形成职业能力构成、专业技能模块或职业能力模块库, 再以此设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或进行后续研究。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的更新及工作岗位的变迁, 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更多的强调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提升的共同发展、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共性, 而不是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个性。
(四) 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研究
韩承辉等提出“三结合、三进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的办学机制中, 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 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 使学生逐步递进发展基础能力、转向能力和综合能力。管平等认为, 高职人才培养要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划分的技能要求作为指导依据, 根据不同工作技能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石光辉分析了目前根据职业标准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转变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5+1”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2211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张麦秋等探讨了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内在联系, 并确立了专业培养方案开发流程。
关于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研究, 很多研究成果只是在普遍意义上根据职业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系统,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评估。应以学生作为主体, 通过在校学习、到岗位实习、毕业后就业连续地进行跟踪调查, 动态地分析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对接得当。
三、研究展望
学者们对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使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渐走向职业化、规范化,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从高职院校走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检索到的文献未必能包含对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的所有文献, 可能会存在一些遗失, 不过绝大部分涵盖了发表在国内职业教育方面核心期刊上的文献, 因此, 结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课程体系建设、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对高职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相关研究所做的综述, 结合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对高职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研究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
(一) 理论深度亟待增强
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 我国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内容领域也随着论文数量的增加而更加广泛, 涉及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教学改革、课程设计、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与专业标准的制定、中高职对接等诸多领域, 但很多文章深度明显不足, 主观性对策建议偏多, 或是概念层面的阐述, 或以定性研究为主, 研究呈现粗放化, 很多研究论文在低水平上出现较多雷同, 研究通常集中于“是什么”、“要构建什么”, 但至于研究如何对接、如何构建则一笔带过, 缺乏行之有效的对接措施, 创新很少。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应增强理论深度, 借助现代教育研究方法, 重视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创新, 通过实证、定量研究进行相关的模型构建和理论提炼, 促进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亟待完善
尽管很多学者在做相关研究时对专业技能模型、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由于缺乏基础学科理论体系的支撑, 始终缺少统一、基础的高职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基础、特色模型及体系, 很多基于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模型、教学体系构建的针对性不强, 将其应用于中职、本科或者应用到其他专业同样适用, 缺乏高职特色及专业特色。后续的资源评估、教育效果评价鲜有提及, 几乎处于研究空白, 而这恰恰关乎于该体系的完善, 对教育实践指导效果的分析等问题。因此, 完善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今后高职教育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体系构建中应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 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将这些学科的基本原理有效地应用到高职教育发展与职业标准对接中来, 使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的构建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 研究应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
【关键词】西藏 畜牧业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标准 制定思路
前 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将西藏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技术和规范融入教学中。课程标准的制定,明确了课程开发与改革思路,是对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内容框架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是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的依据,对课程改革起到指导作用,规定了任课教师的各项教学任务。
1 制定原则
1.1 刚性与柔性结合
课程标准对本门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而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教材编写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不做硬性规定,但要提出指导性意见。
1.2 教学互动性
教学过程本身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课程标准制定中对教学建议的制定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使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1.3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训练的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时应从职业能力培养出发确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内容框架,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1.4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不同于基础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的了解,情感与态度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目标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 制定思路
课程标准的设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区内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及执业资格证书种类的调研,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区内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技能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2.1 工作过程为导向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首先应明确课程目标,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畜牧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构建,通过对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做以描述,规范课程所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之间的“零距离”,提升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2.2 工学结合
学生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设置学习情境,实现与工作岗位对接。
2.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根据区内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之下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提高。
3 注意事项
3.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以多数学生能完成为标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删除了解、理解和掌握等模糊词语,使用数词和量词阐述,目标定位力争准确,教学目标描述要精准,层次清晰。
3.2 设置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的内容,可指导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工作开展,制定要充分考虑前瞻性,设置实施的原则、方法和思路等内容,为具体实施留有提升空间。
总之,课程标准是对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过程,需要经历调研、分析和设计等完整过程。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调研、分析、设计、实施、评鉴、反馈、修订的完整过程。开发适合西藏畜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标准,面临企业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参与度、课程实施考核和学生对接受程度等问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封家旺,金红岩,杨康林等.依托兽药重点实验室培养畜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湖北畜牧兽医,2012(7).
[3]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业通讯,2006(3).
[4]程凌.论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教育的融通[J].职教通讯,2004(10).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在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在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应更新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新模式.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关系,采取统分结合的方法,结合不同办学地域、专业类别、社会需求,创建品牌院校和专业.
作 者:徐秀香 胡荣华 XU Xiu-xiang HU Rong-hua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刊 名:辽宁高职学报英文刊名:LIAONI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JOURNAL年,卷(期):11(3)分类号:G710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一、辅导员定位认识
文件中对高校辅导员明确定义,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该定义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也诠释了辅导员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将近3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我重抓学生思想动态,除了平时到课堂查课以外,更多找学生单独谈心,值班的`晚上走访学生寝室,尝试着多方面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亲近和用心,其他方面的问题就是小问题了。
二、辅导员职守认识
高校辅导员五项职业守则――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应当成为每一位辅导员的工作准则,我将以此为标准,不断学习并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逐渐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扮演很多角色,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让学生打心底佩服自己。在每月的理性信念教育活动中,我不定时和在无意识之间向学生传达爱国守法的重要性,辅导员是一份良心活,要敬业爱生。在我的职业理念里有一条便是――学生之事无小事,我认为自己是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为学生做的一切均源于对学生的关爱。
育人为本,一切的批评和惩罚皆围绕着这个宗旨。刚刚过去的520这天,我利用晚自习时间教育了我带的13级学生,我让部分同学(除开早上8点准时到教室上课的同学)抄写学生手册上的请假制度,我还幽默地谈到为了明年520能写一封好看字体的情书而努力抄吧。同学们乐于接受这种惩罚方式,我坚信学生会理解我的用心良苦,毕竟抄写只是形式惩罚,主要目的是让他们遵守校纪校规,更好地接受高校的教育。
终身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鉴于应对日益丰富的知识库,不学习的人永远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学中文的我也没有放弃我所爱的书籍,坚持每天都翻翻书,因为我一直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三、辅导员职业知识认识
看到职业知识部分,发觉自己需要学习的辅导员职业知识还有很多很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是该好好地补缺补漏了。我将积极学习职业知识中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正确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证教育理论、方法,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不断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升自己。
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认识
据文件的规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分为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此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初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1-3年,经过规定入职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中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4-8年,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培养了较强研究能力,积累了一定理论和实践成果,中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初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各项职业功能上有更高要求;高级辅导员一般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高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中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001-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如办学机构急于扩张规模、不注重教育质量、采用本科院校 “压缩饼干”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不适应就业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影响因素
(一)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
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时间尚短,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不清楚。传统的“关门办学”的教育指导思想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影响很大。我省很多学校对专业的设置缺乏行业依托,脱离市场需求,职业特色过于突出。普通高校办高等职业教育,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对高职教育的规律、性质以及专业设置、教学目标等缺乏深入研究。在一些高校中,相应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将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一起作为学校创收门径。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河南省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照搬学科型大学的模式,对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相当多的专业在教学上明显存在着课程陈旧、教材落后、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0级文秘专业的主干课《中国现代文学》,使用的教材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学考试教材,封面上标明1917—1986,在时间上就已经太落后了。
(三)教师队伍结构滞后于高职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我省许多高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由高校普教老师组成,由于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特殊性认识不够,习惯于过去普教思维定式,从而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学。
(四)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众所周知,高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是与专业配套的实训基地、实验室以及必要的活动场所。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投人更为重要。目前河南省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硬件投入,在教学基本设施(如实验设备、图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五)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全国高等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为百分之二十二。据统计,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百分之十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一。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人均财政拨款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二、解决对策
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全面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几条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研究者商讨。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它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
(二)建立、完善院系两级管理模式
成立由学校、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参与制订或审查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等重要教学文件,及时对专业建设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三)不断完善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教学计划要体现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含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环节的确定、特色课程的确定、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等等。
(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高职课程的自身特色,使高职课程与普通大学的课程相比较而言,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好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指导等教学方法,融 “教、学、做”于一体,真正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爱岗敬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这方面,开封黄河水力学院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他们采取“一培”、“二引”、“三留”、“四聘”这四种措施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培”是指把中青年专业教师送到企业、科研单位中进行培养。“二引”是指每年有计划地引进重点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带头人。“三留”是指实行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政策激励人、待遇留住人的用人机制。“四聘”是聘请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遗憾的是目前河南省职业教育中,真正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尚不多见,往往是沿用普通大专甚至大学本科的教材。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七)办好特色专业
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具有优势以及有益于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办好重点专业,对师资、设施等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要制定富有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并开展实施。
(八)大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中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学内容过程中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加强实习管理,通过加强实践考核来引导学生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校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提高学生就业率。企业按照自己的生产需求,与学校资源共享、互相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通过提供设备、教师等方式,与学校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学校教育只有与企业用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双赢。
(九)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它更需要完善以学校为核心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做得很好,为提高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省教育厅有关部门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重要原则,定期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估。
(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首先,要提高政府对高职的投人比例。在确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的前提下,政府应按照教育成本确定经费配置比例的原则,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 其次,政府要统筹区域内高职公共资源的配制和建设。再次,拓展投资渠道,落实优惠政策,保护投资主体利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按一定比例返还其缴纳的城市教育附加费的同时,给予企业相应的补偿或税收优惠。
总之,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在当今大众化教育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炳南.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
[2]赵冬梅.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职业与教育,2007,(8).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号文件)[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制度06-02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06-16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05-28
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07-03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10-25
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12-07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提纲07-24
高等传媒职业学院09-12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