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探究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授学生以“渔”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科目,它不仅解释了规律,还以精确的表达形式和抽象的表达手段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总体的目标之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课堂探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初中数学课堂探究论文 篇1: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中怎样进行课堂检测策略

摘要: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更加强调高效课堂的构建,这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育工作而言,如何评价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需要课堂检测来检验。因为,只有客观的进行课堂检测,才能发现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检验学生是否高效率的掌握知识与技能。对此,本文将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检测的设计原则,从知识型检测以及拓展型检测两个方面入手,制定有效的检测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课堂检测;策略

引言

一直以来,数学学科都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初中生具备高度的数字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初中生学好理科的基础与前提。正如俗话所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意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欠佳。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检测,以此分析自身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改革教学现状。那么,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怎样进行课堂检测呢?

一、初中数学课堂检测的设计原则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检测内容时,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原则进行,认真对待该工作,以此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1]。首先,课堂检测的内容要保障针对性。即课堂检测的习题一定要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相关联,并且符合本节课程的教育目标,学生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可以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其次,课堂检测的习题量要适中。教師要根据课堂上课时间和课题的难度,设计数量合适的习题,不为学生增添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即可。最后,课堂检测的习题难度要适度。在设计检测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基础题为主,以拓展题为辅,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优等生不断拓展知识视野,让后进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检测的设计策略

(一)知识型检测的设计策略

知识型课堂检测的目标是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检测他们对新技能或新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2]。对此,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梳理型检测和矫正型检测,以此全方位的帮助学生记忆新知识,并且有效的感悟新知识。梳理型检测一般在新课程结束之前开展,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让他们明确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矫正型检测一般在新课程教学之中开展,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较为相近的知识,从而减轻他们知识迁移的压力,让他们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差异性,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与认知。

以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为例,在新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梳理型检测,将函数y=ax2、y=ax2+bx+c图形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坐标轴以及函数的最大、小值等内容设置成习题,或者按照思维导图的形式再现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本节课程所讲的内容,重新梳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从而帮助他们不断巩固新知识,系统的理解新课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新课程教学中设计矫正型检测,当初中生将函数y=ax2或函数y=ax2+bx+c发生混淆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区分两个函数的不同之处,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拓展型检测的设计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拓展型测试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素养,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体系,从而检测他们的核心素养[3]。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拓展性检测分为分层型小检测和拓展型小检测两个方面,以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的检测内容。首先,在分层型小检测中,教师应该将班级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从而采取分层教学的手段,设置难度不同的检测习题。其次,在拓展型小检测中,教师应该以课本教材为核心,以互联网等手段为辅助,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综合的拓展课堂所学内容,并且不断延伸学习的范围。

以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一课为例,在设计拓展型检测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为优等生设置较难的习题,例如“某种时装的单价是某种皮装单价的1.4倍,5件皮装比3将时装贵700元,求时装和皮装的单价?”为差等生设置较为简单的习题,例如“甲、乙两数的和为14,甲数的13比乙数的2倍少7,求这两个数?”以此设计难度不同的拓展题,让他们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出答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检测不仅可以起到以测代练的作用,还可以检验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更加客观的改革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对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检测的设计原则,制定有效的设计策略,将检测分为知识型和拓展型两种,从而设计相应的测试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任小平.初中数学课堂运用数字教材助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以“分割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为例[J].数字教育,2019,504:64-68.

[2]王倩.浅谈如何利用课堂“5分钟反馈检测”提升中学生数学学习力[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96-99.

[3]谷晓波,孟辉,孙博.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4:124-126.

作者:杨如军

初中数学课堂探究论文 篇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授学生以“渔”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科目,它不仅解释了规律,还以精确的表达形式和抽象的表达手段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总体的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更好地使其实现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对此,笔者针对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以及现教学现状和原则进行分析,对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渗透思想;教学课堂;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要以积极饱满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思考如何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基础上,兼顾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兼顾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际意义,也就发挥不出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因此,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把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研究内容中非常关键的一方面的内容。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具体的数学知识在人脑中归纳形成的具有揭示本质、总结规律意义的思想认识,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等的根本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了解数学学习诀窍的关键。

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涉及理论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做法方面的内容。即它既表现出了对数学知识和认识过程的看法,还体现了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种,如化归思想,将问题转化并与相似的问题进行归类处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模型解决广泛的数学问题;类比思想,通过对类似两个对象的比较得出新的观点等等。而初中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方法,才能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高效地学习初中数学,在大量的数学练习题中游刃有余。

二、探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初中生面对数学感到无比头疼,找不到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但如果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时,他们就会改变这种看法。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中,能够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对数学有了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然后学以致用。数学思想方法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知识点非常之多,数学习题也复杂多变,但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方法和数学精神也会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对学生思想的进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学思想方法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为思想是抽象性和观念性的东西,它没有向学生直接指明如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如何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其实,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创新,同时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构过程,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相互协同作用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困惑及成因分析

目前,大部分的初中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将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數学课堂知识传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学渗透过程中的方法单一、生硬,他们不愿减少授课时间供学生自主探究和获得结论,这就使教师长期忽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还有的初中数学教师缺少以基础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学设计,缺乏深入挖掘的方法,更没有形成将各环节串联协同渗透的策略,导致学生对于课堂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体验感较差,在数学课堂被动地学习抽象的知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贯穿教材始末的线索,它没有明显的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是隐含在概念之中,隐含在定理的推理证明过程及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而通过课本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精炼、正确的概念和定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概念的表层含义和知识的来源以及学习它的作用,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才会透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求教师遵循生活化的原则,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从而赋予知识新的内涵和功能;要遵循适当原则,教师要注意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课堂教学当成知识点来进行,要依附于具体的数学理论和实践,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融会贯通,紧跟新课标的要求,密切联系实际;要注重过程原则,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建立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来,熟知知识发现和提炼的过程,不能只看结果;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应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向系统化的目标靠拢,要结合数学具体知识循序渐进的渗透,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水平。

五、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初中生的数学知识不够丰富,解题思路不够成熟,对事物的抽象概念也不够了解,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地为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在知识引入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会激起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与求知欲。真正的数学教育除了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更要使学生形成应对实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把概念法则和解题方法进行模型化,巧妙利用实验或创设情境引入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北师大版初一数学《数轴》的教学,教师可以由贪吃蛇的游戏引入这一课题:在图形最中间的点,我们按右键6次,屏幕中的贪吃蛇的图像便逐步显示到第一根数轴数6的位置,我们再按下键两次屏幕上的贪吃蛇的图像便显示到第二根数轴数-2的位置。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都操作一次,真切地感受数轴的三要素和数轴的几何意义,这其实也是引导学生挖掘数轴中数形结合的过程,即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比如,《二次函数》,它不但与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相互联系,在实践生活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对今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对学生在解题时增强数形结合的思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函数的观点与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融合,联系抛物线图形,让学生深入知识点,全面地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画出草图,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就很容易在课堂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挖掘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课堂活动,学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养成了高效的学习数学习惯。过去的传统的数学课堂大多数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相关数学定义,然后举出相关例题验证说明的教学过程。可是真正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课堂教学,则应该是学生生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不仅使学生尽快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数学定理和公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发现和论证的过程中去,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挖掘蕴藏在相关的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相应数学思想方法。在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新授课教学课例中,教师是用一元一次方程引入课程:羽毛球队在比赛胜一场能得2分,负一场得1分,要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这支球队负场胜负多少场?教者先让学生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接着为学生创设更加有难度的问题情境:以往我们会设胜的场数是x,则负的场数是(22-x),今天老师想假如把这两个未知量分别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又该怎么用方程来表示条件呢?此时,老师的设问激起了学生思考欲望,紧接着老师顺势引导: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不能处理的问题,是否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顿时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从而挖掘了本节教材中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为之后探索新知打好基础。在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者没有直接告知学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让他们被动的接受新知。而是一步一步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自主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三)在例题讲授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应试教的题海战术使学生苦不堪言,就题论题更是家常便饭。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不能让学生因考试要求而做题,也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生硬地告知数学思想方法,而是要不断规范和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他们更加轻松自如地应对数学难题。

常规的教学数学应用題一般是引导学生:审题、发掘联系、设未知数、列式、进行运算解题,如果教者注重运用变式训练揭示应用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学生就能满足用思想指导学习了。例如,在讲解《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例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为学生设计如下变式习题:如果乐乐以90米/分钟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爸爸发现他忘记带出入卡,立即以185米/分钟的速度去追乐乐,还能追上他吗?再例如,在一节习题课上,我在讲解《等腰三角形》这道习题时: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

教师可将这道题需要求证的结论与条件进行置换,这时已知条件就变成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A=∠D,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什么?

在设计习题时,教者可以通过变背景、变问题、不一同角度对条件或结论的变形,表面上是换了另一道题目,实质上本身性质是没有改变。对习题的变式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质,还能让他们形成探究数学本质的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四)在归纳总结过程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课本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有所体现。数学的每个知识点包含着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相似的知识点之间更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相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又散布于广大知识领域当中。教会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系统地处理应该成为每位教师重要的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在章节复习或单元小结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时,有必要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这样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本章节所学习的内容,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把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化于心。

例如,在归纳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时,可以为学生构建这样的知识框架:

在《相似三角形》这一专题复习时,可以与学生共同来回顾这一章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整体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等。再由思想指导实践,这样,在反复的归纳复习与总结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更好的把握,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成熟,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在回顾反思过程中参悟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本节课对自己的预设和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的一个思考与评价。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绝对的中心,忽视了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分析和再体验,造成了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学,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缺失的结果。数学思想方法并不能直接让学生感知,要想学生能够接受并进行内化,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明确的实践训练更是催化剂。此外,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去深思和领会,从而使他们学习更加投入。

通过课堂小结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的很好途径。有效的课堂小结一般从知识、重难点、思想等方面进行总结。特别是关于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可以在课堂小结中及时提及,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意义的良好体会,以减少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作用是解题的误解。同时,老师还要注重在课堂小结中培养学生深究问题、深化认识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收获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

综上所述,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为学生选择好适合其发展的方法时,学生自然会热爱数学学科,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作为初中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思想方法素养,树立先进科学的教学观念,时刻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精心备课,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创新的习惯,最终实现使数学课堂成为高效有益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康骞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雷秀梅.初中数学新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作者:李绮华

初中数学课堂探究论文 篇3: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探究

【摘要】当今时代,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只有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才会更好地生活和发展。但是,老师不能只是给一味地给学生们讲课,也要为他们传授一些学习的经验,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数学学科的难度比较大,老师要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锻炼思维方式,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渗透 数学思想 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俗话说,学习不能死学,要活学活用。那怎样才能学活呢?思维的跳跃,看待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在初中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中考中数学占的比重较大。而数学题目灵活多变,同一类题型,出题人只要变个方向,换个角度,题目就变的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了。有的学生面对多变的题型,却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逻辑随着题目的改变而改变,他们运用数学思想,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是跳跃的,是发散的。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

1.吸引兴趣

老师要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一般都是空洞乏味的。而且要在空洞乏味的数学知识中渗透数学思想更是不容易。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之后,学生们会自主地开展学习,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也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当老师讲到“勾股定理”时,这定理的枯燥的公式不容易让学生们记住,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实践一下,拿几个大小不同的木条,让学生们试着拼一下,看哪几条能组成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们也参与其中,学生们有了参与感,拼好之后,再把定理的公式套一下,带给学生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这样学生们会很容易记住。

所以说,老师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兴趣让同学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有了兴趣,学生们会自觉开展学习。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既可以学习到知识,又锻炼了动手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当学生们对公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再把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教给同学们,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

老师在班级内设置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有时候一个人思考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当多个人同时思考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思考方向不一样,思考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当大家在一起讨论时,可以互相借鉴,相互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之后,每个人的吸收理解能力不同,可能好几个思想,有的人只掌握了一种,恰好其他人掌握了另一种,又或者有的人全部都掌握了。

例如,在证明一道“三角形的全等”的证明题里,小张认为可以借助画辅助线的方式,用角边角的方式来证明全等。而小李的解决方法却和小张不一样,小李是用“边边边”的定理来证明。而小王却和小李小张都不一样,小王是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来判定的。当他们三个人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题思路说出来之后,让彼此都有一种感叹,哦!原来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啊。

所以说,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当大家在一起讨论时,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每种方法都可以被吸收理解。每一个人对数学思想的理解都不一样,小组讨论可以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也可以让学生们对数学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运用,这就锻炼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角度性。

3.学生讲课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实行学生讲课的制度。让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这个代表实行轮换制度,让每个人都有上台讲课的机会。当某个学生被确定为上台讲课的代表时,这个学生会比在底下坐着的学生都更加认真,更加努力,他会更加用心的去准备上台的讲述,这样对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会让学生有满足感,参与感,原来讲课不只是老师的事情,学生也可以参与,学生也可以讲课。

例如,我的初中时期,老师就实行的是这种制度。记得那个时候讲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我还记得第一次上台讲课时那种紧张感,上台讲课之前的努力备课,课上讲课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讲完后获得老师肯定的成就感,满足感。讲课之前要做充足的准备,要想给别人讲,首先得自己弄清楚,自己首先得掌握学习内容,这极大地帮助了我的学习,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因此,实习学生讲课的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思想。学生们在自己讲授时,也会加深自己的记忆。深刻的体会数学思想的应用,以便于能更好的应用数学思想。让学生们自己讲课,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会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更加认真的学习,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4.推导证明

老师可以推导一下公式的证明,以便于同学們更好地理解公式。让学生们跟着老师一步步推导,可以让学生对理论有系统的认识,让学生们从知道到理解再到能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并且老师也应该追溯提出这个公式的数学家的生前的思路历程,思维逻辑,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公式的由来。

比如,给出求“几何图形的重心”的阿基米德。老师可以追溯阿基米德的历史,跟着阿基米德的研究历程一步一步推导求重心的方法。体会阿基米德的思想的变化,跟着阿基米德的思考的方式,理解如何推导求重心的方法。让同学们也学习一下阿基米德的思考方法,体会阿基米德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

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体会到数学思想的强大的应用。从而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这个定理,且从中还能学习到数学思想,并且跟着数学家的思维逻辑,领会数学家的思路历程,会对数学思想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们也能加深记忆,从而能更好应用数学思想,增强思维逻辑的活跃性。

5.题型分类

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老师应该把同类型的题型也给同学们讲授。锻炼同学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同样也是数学思想的应用。同时老师也应该给学生们提供多种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们体验学习不同解题思路的方法。锻炼学生们的横向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思维的活跃跳跃。从而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锻炼学生们的思维方式。

比如,讲到“立体图形”时,老师讲了求圆锥,圆柱的体积,应该把同类型的题型也给同学们讲授一下,如求半个圆柱的体积,如求蒙古包的体积,蒙古包实际上就是圆柱和圆锥体积之和。其实很多丰富的图形世界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组成的。其实很多题型都是在基础的题型之上变化而来。老师应该把同类型的题型都给同学们一一列举出来,通过对比来找相似题型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总而言之,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所不同,同样的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老师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同时也是教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会变得迎刃而解。

三、结语

数学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数学问题,掌握这种思想,让学生们可以灵活应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们将来走出校门,遇到问题时,不至于被动。一个好的思想,好的思维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的。在课堂学习中渗透思维思想的学习,老师从初中的课堂学习中就开始教给学生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浩峰.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张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2017.

[3]陈建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

作者:陈烨

上一篇:银行女工计划下一篇:平房出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