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计划(通用12篇)
巧家县第三中学施 翔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洋思中学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 “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片段,结合我们级部实际,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首先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我认为可以在班级里把同学进行分组,实行竞赛,每次考试比一比,落后的小组给先进的小组买一个小礼物。其次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初中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过渡时期,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养成包括两方面:
1、行为习惯养成:学生要会听讲、会学习,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
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学习规律,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说的是数学是一门好玩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要求孩子学习和作业时有效率,不能拖拉,在规定的时间里去完成任务,并确保正确率。若错得太多,采取错一罚三的方法,只要做错一题,就得再做三题。每个人都想偷懒,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孩子往往为了少做一些而更认真,长时间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显著提高。孩子们星期天的作业大部分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所以很少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了。
四、问题设计要科学。
数学是以课堂思维为主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思维训练。在设计问题时不要出现下列情况:教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问题,学生顺着教师解题思路解答;有的还是一问一答„„,这些设计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那么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
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打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入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情景中。
五、应用拓展反馈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2)要针对学生前面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设计跟踪性问题;(3)要设计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和视野对后序教学有影响的问题;(4)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师生之间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
注:课堂教学操作方式:
1、教师讲在15分钟左右,学生课堂学习实践25分钟左右;
2、全体学生是否充分自主学习(上课时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讨论问题);
3、是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强调给学生营造包含问题的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因此创设问题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 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在最短的时间里引起学生的注意, 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学习热情, 把学生带入探究知识的海洋中。
二、学生经历数学探究与展示的过程, 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数学素养是公民基础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习者建立起良好的数学素养,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不断地投入到数学探究的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经历才能得到不断地丰富, 才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良好数学素养。
数学探究就是学生的主动探究, 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猜想、讨论、说理、归纳和应用”等手段, 主动探究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等。现代教学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 过程与结果并重。重过程就是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 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 掌握规律。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 更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探究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展示,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好办法。课堂因展示而生动精彩, 当然展示又分为大展示与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叫小展示, 集体集中展示为大展示, 小展示是展示成果、暴露问题, 大展示是围绕问题予以反馈, 因而说小展示是“展对”, 大展示是“展错”。大展示是基于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有效组织的, 一旦小展示无错, 则大展示没必要进行。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 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 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 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高效课堂也可以说是一种“展示文化”, 缺少了展示的课堂是畸形的课堂, 是没有活力的课堂。
三、要重视点拨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精华和灵魂。现实世界的各种实际问题必须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 学生才能学会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和继续学习的本领。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有路可寻,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 数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他们从事广泛的数学活动, 拓宽学生数学活动的空间。
四、要利用好即时评价, 向每一名学生送出鼓励性的话语
即时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细心观察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及时做出的回应性评价, 使学生在教师激励、肯定、鼓舞性评价话语中, 得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
新课程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 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给学生一个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 促使学生自我修正, 提高学习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切入点, 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即时评价。教师要毫不吝啬向每一位学生送出鼓励性的话语, 这一个小小的鼓励就可能激励学生终生去探究。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尝试;原则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风生水起的环境下,数学课堂向高效课堂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对于如何建立高效课堂,目前很多学校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其实,在当前情况下,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形成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单方面的教育教学转变为双向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只有发挥教育行为两端的向心力,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原则
1.学以至上的原則
学以至上,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和高效课堂建立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为最终目标。这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一个改革,那就是要彻底改变以考试成绩为目标,为指标的教学方式。学以至上,更强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各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核心。
2.科学设计的原则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海量的做题是提高数学成绩和水平的最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发挥的效率有限,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疲惫和反感。在新的高效课堂目标的支持之下,通过传统的教课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和教师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设计来重新做课程的规划。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规律,尊重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规划设计。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尝试
目前的初中学生主要从“90后”向“00后”发展,其心理状态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年轻化、自我为中心,在行事风格方面喜欢以自己的喜好进行判断。在新的高效课堂建立过程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考虑从合作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鼓励式教学等方面进行尝试。通过各种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授课中来。
2.宽松的教学氛围和环境的建立
高效课堂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打破了教师单方面授课的格局。这种教学方式在学生们看来可能会不习惯、不适应。为了帮助学生从旧有的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有必要专门针对当前的课堂环境和课堂规范、氛围进行重新设定,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宽松新颖的教学环境。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渲染下,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效率更高,这对于推动高效课堂的迅速建成有良好的作用。
3.教学资源的侧重和整合
初中高效课堂的建立,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在意义上其实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就会引起学生和教师的质疑,影响后续的一系列改革规划。为了确保高效课堂的成功,学校有必要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倾斜,提供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和政策扶持,满足高效课堂建立的各项条件,以保障高效课堂以最理想的方式落实。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其意义重大,其需要做出的突破也非常多。学校在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之下进行高效课堂的建设,务必要在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给予足够的尝试探索空间,尽量保证高效课堂发挥出预期的效果。高效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可能会存在不足和缺陷,对此学校也要给予足够的宽容,给予整合调整的空间,确保高效课堂的建立有所收获,有所验证。
参考文献:
[1]孟小娟.浅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3(8).
[2]杨财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陕西教育,2012(11).
一、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有序可循。基于课堂教学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构建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
三大环节:
自主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
五个模块:“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问——有效质疑——课堂探究小组合作——巩固练习——课堂检测” 教学流程模式
1.自主预习——学案引领,自主学习,有效质疑
预习课既可以安排在前日晚自习,也可以安排在当天的自习课上,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安排了“学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四个基本环节。预习课上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派,帮助组内学生解决自学中的一般疑点,并充分了解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备新授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只有精心地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预习,学生在第二天的新课展示上才会更加从容、自信,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活跃的、高效的,也是我们师生共同期盼的预习生成。
2.课堂探究——合作交流,解决疑问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3.课堂检测——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讲评课的基本模式是:
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让学习小组,分类、讨论,找出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展示思路、暴露问题(由学生写出标准答案和他犯的错误点及原因)——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也可以根据学生暴露问题的集中度设置错题重做卷和督促学生使用好纠错本。
二、高效课堂的特点 A、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B、教学程序: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C、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合作学习;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D、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E、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自主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的具体要求
A、自主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合作交流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课堂探究: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课堂检测: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初中数学,一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可以说是现在阻碍许多学生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数学如果学不好,紧跟着物理、化学都没法学。这样下去,就会导致高中上不了,或者上了高中也不能有所作为。那么,是不是初中数学真的很难呢?其实不然,它只是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和一些基本常识,教不好的原因在于叫法失当和引导不力。本文将从教师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怎样教好初中数学,希望能给广大同仁以启示。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法;学法;高效课堂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六点看法。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古人说:“名师出高徒”。要教好学生,就必须让学生相信老师,敬佩老师。只有老师的形象令学生敬佩时,学生才有可能听从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若能这样,老师的话就很有感召力,会“令行禁止”。老师教他的,学生学习;甚至是没有教学生的,学生也模仿。模仿什么呢?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所以,老师必需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良好形象,放下侥幸心理,专研教材,研究教法,不要以为哪些知识很简单。因为老师眼中的简单,并非是学生眼中的“简单”,老师所教的内容,不是老师懂不懂的问题,而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懂的问题。老师如果认为简单,讲过后就应该有80%的学生已经掌握,如果到不了这种效果,就说明不简单;如果只有两三成人能把握,就说明很难,或者老师的教法失当。试想: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毫不迟疑,口若悬河,那样的课堂是怎样的气氛?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结结巴巴,甚至将知识讲错,甚至于被学生当堂指出,将是怎样的难堪!
2教师要关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要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敢于告诉老师心中的疾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和困难在哪里,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继而更好地安排教法,以及教学内容。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被老师的行为感化,进而模仿学习,把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如果老师远离学生,甚至于遥控学生;那么老师的教学就如同隔靴瘙痒,就很难谈到效果了。所以,为了搞好教学,老师必须热爱学生,融入学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诺能这样,学生并不难教。其实学生的心灵都很美的,点滴之水,他们必回涌泉相报,请热爱我们的学生吧!
3要对学生加强引导,认识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人的能力的主体。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失去数学能力,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在平时看来与数学关系不大的天文和军事方面,其实更是充满了数学常识;就是在简单的生活中,没有数学知识,也是寸步难行的。要教好数学,我们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培养兴趣。在培养兴趣方面,可以从数学与社会生活、数学与兵法、数学与天文等的关系去引导,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去引导,让他们看到数学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例如,过去曾有一个数学问题,一斤食盐0.17元,一盆火柴0.02元,怎样用0.17元买1斤食盐和1盆火柴?我们如果用5回去买,因为四舍五入,则刚好可以买到。从而使他们爱上数学,产生兴趣。
4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法,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教法,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法。要明确体现三维目标。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要用启发式、讨论式。不要满堂灌,要注意讲练得体,一节课基本上练要占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主要作业内容。
5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学法
学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在学法上,要重视理解,要重视分析,要重视联系实际,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不要搞题海战,不要死记硬背。对于做题,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同一类型的题只作一部分,按题型对待,而不要见题就作,要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要定期检查旧知识,要坚持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对易混淆的知识和相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找出异同。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如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同出一辙,函数是这条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全部,方程的解是这条抛物线在X轴上的交点,而不等式是这条抛物线在横轴以上或以下的部分。
6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留恋于两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微课、慕课等现代手段,充分利用它的省时、省地(空间)、便于修改、便于记忆归纳等特点,或者借鉴名校课堂,查阅资料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要不然,你的一个例题抄十几分钟,几个学生的板演材料抄半天,这样等的时间多,学的时间少,哪里有效率。
7教师要科学考核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对学生的考核,要做到既要检查所学知识,又要推动学习进步。不要单纯以分数论学生,评价要准确科学,要作好试卷分析,要引导学生检查得失,要能透过试卷看到问题。不要轻易因成绩批评学生,促进他们入假。要让学生感到能力是主要的,成绩是次要的。这样,就会真正把考试变成检查所学知识的手段,变成安排后一阶段学习的依据,就会是学生不断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引导,教学过程的科学展开,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多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而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深度,就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那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实践与探索”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到本地的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不同种类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银行收集到的各种各样有关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最后选派一些小组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对“统计图表”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以下问题:(1)先在网上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2)利用软件Excel来设计一张统计表来表达所收集到的数据;(3)根据表中的数据来选择设计不同的统计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题材,上课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搜集的材料和他们的活动过程,及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请他们作自我介绍,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探讨。这样做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为提高!
关键词:数学课堂,高效,思考,有效教学
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数学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它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而现实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于:过分追求数学问题情境的生活化———主次颠倒和教材理解和设计这方面的问题———针对性不够。
只有改变这种低效的课堂教学面貌,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亲历了至今的数学课程改革,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以下思考。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3.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4.教师面对课程改革要有课堂效率意识
效率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意识。没有质量意识尤如闭眼奔跑,劳心劳力,但达不到应到达的目的。二是时间意识。既有爱惜时间又有科学运用时间意识,没有时间意识,质量意识就难以实现。谈到效率,我们应该对教学效率进行解读。教学效率从两个维度来认识:是指数学教师从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从数学教学结果方面体现于多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的评价是相对的,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的时间少,教学效率较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
而高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学清晰明了,易于为学生理解,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组织灵活、巧妙,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讨论。
国内外有些学者谈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善于提出猜想以及某种猜想进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
在初中新课程改革中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缺少的不是理论的学习、理念的灌输,而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进和改善。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寻找和追踪有效教学的路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力求做到———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参考文献
[1]甄德山,王学兰.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1-35.
[2]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师生互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当前我国正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热点之一,它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观念理论、制度体制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做艰苦的工作。
高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落实合理的高效课堂计划是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热点问题,深入探究高效课堂的实施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落实高效课堂计划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我们的高效课堂简直就是空谈。虽然数学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实用性,不像历史、语文那样有故事性,但也有许多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们去学习和探究,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将抽象、难懂的问题转化为有趣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1)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钻研、多解题、多于学生沟通,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自然就会仰慕老师,对数学也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设计问题如下:小明假期去打工,到一家饭店应聘,老板说第一天给他2000元,以后每天小明给老板返还1元、2元、4元、8元…… 至少干够20天,问:小明同意了吗?回答是小明拒绝了,让学生寻找答案。这样课堂上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大增。
2、加强师生互动,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落实高效课堂
前国家教委付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作为老师,我们要清醒意识到,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必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课改,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学要求等许多方面,都为我们教师这种角色转变,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其实不转变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课改实验中,尽快完成这种转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和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在高效课堂计划中,强化探究式学习,深入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最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数学常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和反思中较快的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比单纯的通过枯燥的理论证明得出的结论效果要好的多,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也比死记硬背要深刻的多。所以,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的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共性)的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介绍一些科学家的著名猜想、科学发现的重大作用,如介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等人的杰出贡献,形成良好氛围。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在认真研究初中数学的各种规律,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使课堂高效呢?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88-02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近几年的学习观摩实践中,数学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课堂容量大。在一节课中,能够轻松完成规定的课节任务,甚至得以扩展,有“意外”的收获。
2、课堂效果好。高效率不能片面追求高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掌握和学生的落实,不能以蜻蜓点水式的方式快速切换。牺牲学生掌握与落实的容量是无效容量。相反,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方法的容量才是真正的课堂容量,才是有效的课堂容量,一节课上完后,应使90%的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90%以上的内容,才称得上课堂效果好,而不注重课堂效果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
3、学生学得轻松。一节数学课,虽然内容多、容量大,但学生思考、交流,做题都很顺畅,学生兴趣浓,学的开心、高兴,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没有感到困乏、劳累,只感到学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方法,明白了很多道理,破解很多“难题”,成长了很多,壮大了很多,这就是学得轻松。高效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学得轻松。
4、教师教得轻松。一节课顺畅、简洁,教师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只是通过指示、指导、启发和较少的讲解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是教得轻松。轻松的课堂,时间在教师的掌控中,但过得很快;轻松的课堂,教师感到心情愉悦,感到上课就是一种享受,就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就是很快有硕果回报的有趣的劳动。高效课堂必须要求教师教得轻松。
5、效益高。高效课堂既要追求效率,也要追求效益。学生通过一节数学课,不仅学到知识、方法、技巧等显性知识,还要使自己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数学能力得以提高。另外,通过数学课,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数学能力,素质水平提高了,也会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总之,高效率不仅要求“教书”的效率高,还要要求“育人”的效率高。
通过我多年的从教,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课改最根本的是教师观念的改变
农村教师思想相对滞后,虽然这几年进行了许多新课程培训,学习了一些新理念,当时心潮澎湃,群情激昂,过后在实践中遇到挫折,就抱怨:“这学生太差劲了,什么都不会!”“每天工作太忙了,我没空。”我行我素,课堂教学又回到了老路。在思想上没有受到刺激、得到震撼,没有自主要求发展的内驱力,教学行为怎么可能得到转变?要想使教师从“教得苦”、学生从“学得累”中解放出来,教师必须从主观上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先进的理念,结合实际学习以致用。
使理念在边学边用中不断改进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适用的高效课堂。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给他们自研自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去发挥。由于数学的特殊性、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教师认为:“我讲学生都不会呢,不讲就更不会了。”农村人常说的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我们老师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放手呢?不放手就会棘手,不放心就会不省心。学习是由内向外自我生成的过程,而不是由外向内灌输的过程。老师再费劲地教,学生不想学又有什么用?对学生放手就是解放学生,就是爱学生,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意识受到刺激觉醒,学习内驱力得到释放,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二、备课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教案不是名师编写的就是好的,课件也不是特等奖的就是适合我们的。因为这些“教案”“课件”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是以人为本。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例如我们从网上下载的课件都是从头到尾一个知识点都不落的展示出来,这对我们的学生适合吗?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好,另一方面我们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后教,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内容,特别是简单的知识学生一看就懂了,这样的内容只需要巩固、检测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我们再花时间去讲解、展示课件了。因此,网上再好的课件我们也必须进行修改才能为我们所用,而且数学课的课件一般不需要很多的幻灯片,只要能为我们突破难点就可以了。因为我们还有教学案,我们还必须腾出时间让学生巩固、练习。所以,幻灯片的制作要精简、实用,特别要与教学案结合起来。我们也不要一味地追求深度、广度,这样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来,势必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好比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学生却不能消化又有何用呢?
三、创设良好氛围及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生机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失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所谓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借助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和知识本身的可塑性,有目的地创设数学教学环境。第一,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从课程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设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好的情境。第二,情境要适度生活化,加强数学与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第三,新课的教学中,可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四,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服务,而不是为了在公开课作秀而创设教学情境。
四、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勇敢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精神,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五、注意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及动手实践教学
一堂课只有40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如讲“垂直于弦的直径”时,由于这节课的难度较大,我就在屏幕上打出了一组强化理解“垂径定理”的判断正误题、选择题、填空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和结论并证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函数的教学;例如要理解“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也可以利用“z+z”制作一个运动着的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多元化,如搜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等。
再则,我们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讲菱形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制菱形纸片,让同学通过实物找到菱形的边、角、对角线都具有哪些性质?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可以自己得出结论,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学习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近些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后,笔者深深的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宏?F,成继红.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有效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33
[2]王杰.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6
单元 课题 课时 教学时 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备注 一 数一数 2 9.5至9.6 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 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二 比一比 2
第 1 页 9.7 至 9.8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 高矮和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3.培养学生初步推理和判断能力。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知道都是比较的结果。三 分一分 2 9.8至9.9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四 认位置 2
第 2 页 9.13 至 9.14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2.是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地使用 上下、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 观念。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 系
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中秋节 五
认数
(一)13 9.15 至 10.4 1.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物体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2.使学生掌握10以内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第 3 页 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和 〉的含义会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体会数存在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用数学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认识10以内的数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 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及0~10 的书写 国庆 节 六 认识物体 4 10.5 至 10.10 1.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学生在观察和触摸中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参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第 4 页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并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 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 七 分与合 8 10.11 至 10.20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索合作交流得出10以内数的特征。如何有序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八
加法和减法 24 10.21 至 11.25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第 5 页 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3.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相 应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能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九 统 计 3 11.28 至 11.30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3.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
第 6 页 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 统计的结果。
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十
认数
(二)7 12.1 至 12.9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
3.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能利用数的组成知识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
数,并能正确读、写。
第 7 页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十位”和“个位” 及其含义。十一 认识钟表 3 12.12 至 12.14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认识钟面
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十二 加 法 13 12.15 至 1.4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
第 8 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在情境里理解计算的方法,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元旦节 十三 期末复习5 1.5 至 1.9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知识间的联系。
2.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形势下和现代化教学改革发展中,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重要目的,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是重点教学,对于初中学生以后要面临的大千世界和瞬息变化的生存环境,拓宽知识面和信息是提升自我意识的关键。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不高原因分析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单纯依靠任何一方,都难以构建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1.初中数学教师方面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数学教师,由于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限制,部分数学教师在授课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偏差和不足,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果,造成效率不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喜欢照本宣科,不能有效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部分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于课本上的定义、定理、结论不能进行有效应用到实际,而是奉之为真理,全部填鸭式的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
(2)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讲课环节时间分配欠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课堂的进程和节奏,学生仍处于课堂的被动地位,接受填鸭式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教师的重心放在了应试上面,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会将课堂时间和精力倾注于那些常见考点上,而非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基础之上。
2.学生因素。初中学生受小学学习基础和个人接受能力的影响,对于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牢固,接受速度较慢,如果这样的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请教老师和其它学生,而是沉浸在对知识有限的掌握中,时间久了会挤压较多的知识点难以消化。如此便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厌学,自然也会影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除此之外,家长对学生重视程度不一样,部分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够重视,无法较好的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监管,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知,这也会影响课堂表现,从而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
二、建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具体措施
1.教师方面
(1)认真领会教材,做好课前备课。数学作为专业性理科,对课前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除了按照讲课内容全面完成正常备课外,还需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安排等方面着手,区分清楚课堂讲课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才能更好的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总结,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串联,为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让所学的知识更加完整和系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结中去,让学生自己动手串联知识,寻找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学习数学的乐趣、困难、方法以及感受。
(2)巧妙运用课堂提问策略。在教师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侧重点。教师在提问时,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多寡、知识的领会应用能力。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和更深层次的把握。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回答结束后进行恰当的点评。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如果学生由于知识水平限制无法正确回答相关问题,教师也不应该指责,相反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回答错误的原因,并就其回答的表现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可以较好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重视课堂板书。部分数学教师不重视板书,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科学板书作为其中一个环节,不容忽略。首先,板书书写应该以数学教学内容为中心,做到目标明确,板书工整,板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于重点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掌握,只有做到目标明确,学生才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重点,并进行区别标记。只有做到板书工整,学生们才能更好的记忆知识点,才能提升数学课堂高效水平。其次、科学的板书制作可以使教师较好的把握课堂节奏。课堂时间仅仅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内容,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掌控课堂节奏的能力,板书便是一个有效的渠道和途径。在板书制作过程中,既把握了讲课节奏,学生也跟得上学习节奏。
(4)正确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较好的学习和复习。对于课后作业,教师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课后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它对当天所学能够较好的学习和复习,因此,课后作业并非越多越好,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教师开展题海战术,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后续上课时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自然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正确布置课后作业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
2.学生方面。新课改对于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也同样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和教师大力合作,课前进行认真预习,对于当天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课堂上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地方和知识点要多请教、多咨询,直至弄懂,课堂上要和教师多互动,改变学习的被动地位,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课后,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并努力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和数学教师一道,构建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三、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建设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影响非常的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初中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的基本功。首先,教师在选择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合适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按照准确、明确和有层次的标准来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合适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而且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来考虑,不能仅仅是完成知识的灌输就了事了,应该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来制定目标。其次,寻找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在思维和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向纵深方面深入学习。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再次,改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始让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去学习,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确立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恰当的教学目标非常至关重要,前期工作做好了,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也就不难了。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与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要求学生和教师大力配合,开展自主学习、共同构建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全面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
[2]冯国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3).
[3]李文淑.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1(80).
[4]吴启虎.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1(28).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由于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严格遵循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 教学模式大多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 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 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 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比较沉闷, 教师提问题学生往往用沉默来作为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初中的学生属于叛逆的阶段, 浮躁、急于求成由于初中的学生属于叛逆的阶段, 浮躁、急于求成等心理比较明显.而初中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教师枯燥的教学过程, 再加上在学生没有听懂的前提下, 学生往往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数学课堂的高效运转.
3.学生的作业过多
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且这些作业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同时也导致了教师随意批改学生作业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合理的提问, 合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 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 也要注意提出问题时的语气、问题的提出方式以及提问契机的把握,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比如, 笔者在进行“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 就通过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模型的引进来提出以下问题: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模型中, 你能找到熟悉的图形吗?怎样使用平面设计图来表现一个庭院的设计?怎样制作一个五角星?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但要重视教学的成果, 同时对教学的过程也要有足够的重视.总体来说,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要指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推理、讨论以及归纳和应用等方式来对数学学习中的法则、定理、概念等问题进行推理和探究.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记忆, 同时还可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训练数学思维能力.比如, 在进行“角的度量”的知识讲解时,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推理和探究学习.
角指的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如下图 (图1) 所示, 射线OA绕着点O进行旋转, 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形成一条直线时, 形成的是什么角?而如果继续旋转, 当OB和OA重合时, 形成的是什么角?
由以上问题就可以引出角的概念和各种不同角的区分学习.
3.及时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细心的观察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反应以及学习的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 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在教师肯定性的鼓励和表扬等评价中克服消极的心理, 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教师的评价包括形态和语言评价, 通过期待或者信任的眼神、生动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评价还包括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应摒弃原有的题海战术, 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 精简题目, 进行分层次的布置, 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改正, 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优秀的作业成果.
4.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
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是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不但包括教师的提问, 同时还包括教师通过讲小故事、做数字游戏等方式, 将学生引入新课程的学习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数学的课堂气氛.在数学教学中, 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的典型方式就是小组讨论的方式.实践证明, 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教师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数学思维的差异以及数学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组.具体来说,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要遵循优差生均衡搭配和分层搭配的分组原则, 以树立小组成员的学习信心, 实现小组成员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比如, 笔者在教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 就根据线段、角、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 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个组, 让每个组代表一种图形, 并通过看书、查资料、讨论等方式来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最后再由本小组的一位学生作为代表对本小组所代表图形的知识进行总结.笔者发现, 在这样一种分组学习的方式下, 每一组的成员都认真看书、积极参与讨论, 甚至还有学生通过上网的方式来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最后每一组成员总结的知识点都非常完整.
5.积极利用新媒体教学
在当前的背景下, 数学教学积极利用新媒体与先进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先进教学模式, 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听觉上和视觉上的冲击,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总的来说, 多媒体教学具有更为直观化和形象化的特点, 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结语
综上可知,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笔者认为, 针对当前初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相关的教学人员切实做好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时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积极利用新媒体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以完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小芳.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3) .
[2]周小燕.构建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0) .
[3]边燕归.学好初中数学的几个环节[J].教育实践与研究 (B) , 2010 (10) .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心得10-1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听课收获12-0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案例分析10-12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10-23
初中数学的高效预习方法11-24
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汇总06-15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教学计划07-21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09-25
初中数学整体教学07-04
初中数学课堂探索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