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整体教学(精选9篇)
—初中数学“ 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思考
【摘 要】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和改革,深入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经验成为了关键。尝试寻找单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途径,以解决初中数学教学的相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从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入手,研讨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关注重点,并以学生为主体,提出相应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因式分解
单元整体教学以初中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学生更加轻松高效串联起数学知识点、形成数学学习框架,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整体的教学效果,实现学习过程与目标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教学设计时,依据课程的标准,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数养,教师要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寻找数学教学中知识联系,从认识数学整体性,理解单元整体教学,再到寻找单元教学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为深入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应策略,我们认真思考传统的因式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知识构建的教育价值,努力总结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新形态的经验。
一、当前初中因式分解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材编排的反思,缺乏整体意识
要深入研究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需对教材内容展开分析。我们对初中数学教材的因式分解章节进行探讨。浙教版教材对因式分解的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与因式分解密切相关的知识为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整式的乘除,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3分式的乘除,八年级下册第二章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七年级下学期第三章先教学整式的乘除和乘法公式,然后在第四章进行因式分解的教学,最后在第五章学习分式的乘除。但是直接要用到因式分解知识点的一元二次方程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教学。由于学生要到八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才能接触到因式分解的运用,按这样的教材安排学习下去,很多同学在刚刚学习完整式的乘除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因式分解,为什么要把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对这个知识点的出现感觉很突兀,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往往不十分清晰。这种教材安排缺乏整体意识,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2.教师对于整体理念认知不足
教师缺乏整体结构意识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则更容易人为地割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多初中教师没有花很多时间分析初中数学总的知识体系,在备课时花费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单个知识点教学上,认为只需要设计好每一课的教学流程就可以,让学生会做每一道题,所以教学也注重答题和成绩的获得。教师按教材进行教学,教学时注重学生强化记忆,死记硬背各种公式,想通过“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办法掌握知识难重点,就如因式分解中的两个乘法公式的应用,学生都无法理解是用来处理什么问题的,就进行大量的机械的练习,为的就是学生熟能生巧,却忽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形成结论的思考过程,忽略了知识点背后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们没有学习上的主动力。在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就会把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理论搞混,在学习分式的除法的时候无法联系因式分解的作用,更不会思考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因式分解,需要将一元二次方程左边的多项式进行降次作为切入点。
二、因式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单元整体中的知识结构分析
“因式分解”这节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中是一块重点内容,它与其它好几块知识存在着紧密联系,而且因式分解的各个方法之间也有内在关联。
因式分解是代数中降次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方面知识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高次方程。在“因式分解”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单元教学的第一节课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缘由,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教学是把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放在一起,用对照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是整式乘除的逆过程,但学生并没有理解因式分解在多项式中的“降次”作用。学生只有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才会去思考,进入到后面的因式分解的方法学习之中,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 从因式分解的各个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来看,提取公因式法,是对任何一个多项式的分解都是首先要作判断的普适性方法,会应该到分式乘除中。有的时候我们提取公因式法和乘法公式法运用不了,在课外我们拓展了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要联系到二次三项式分解的一般方法。在二次三项式中还包含了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①当 p 二 q 时, 产生平方差公式的特殊方法;②当为平方数为 2 时, 产生完全平方 公 式 的 特殊方 法;③当 p二0 或q = 0 时, 可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也就是说,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二次三项式 中的 p 和 q 具备特 殊关系时的方法。分组分解法, 是多项式 的项数超过三项, 无法直接用上述的方法进行分解时, 先把几项看成一个整体再应用上述方法分解的一种方法。因此, 我们要引 导学生从整 体上把握 这些方法 之间
三、“因式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教材编排反思和整体理念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目标反思。学生学习因式分解时主要困难有下面这些:
①因式分解的目的不确定,没有学习的关联性;
②如何根据因式分解的知识点选择合适方法解决题目;
③利用十字相乘法时,如何去凑成一次项的系数有困难;
④分组分解法缺乏路径意识等。
在教材知识单元整体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学生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目标:①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②灵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③是充分联系因式分解前后章节知识,构建起数学知识体系,养成以整体单元为基础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单元整体教学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
1.整体感悟二次项系数为1的“十字相乘法”教学设计①引人部分:先复习两个只含一个字母的一次二项式相乘得到的二次三项式。再提出问题 : 如何因式分解?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大部分同学无从下手,老师及时叫暂停,把资源展示在黑板,从因式分解概念进行辨析。提示从复习人手,寻找新的方法。②第一次放和收,理解体会两拆一凑。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分解,初步体会常数项的拆法。老师让学生阐述思维途径,尤其是经过不止一次尝试的 学生,使学生体会常数项的拆法可能有多种,但能凑成一次项的只有一种。二次项拆成,常数项则可拆成两种整数相乘形式,而十字相乘只有一种得到是可以凑成的(这里拆成很少有人得出③第二次 “ 放和收” , 体验寻找一次 项的途径 , 进行有序的思考 , 培养学生 思维的完整性。提出问题: 探究中括号 内填什 么数时可 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 并把它进行分解。你认为有多少种? 学生独立思考后有三个层次 出现 , 最低层次把 8 拆成两种;第二层次把 8 拆成 四种;第三层次则答 出无数种 , 并 能举例说明。④第三次 “ 放 和收” , 练习巩 固并对 特殊情况进行分类。提出问题 : 特殊因 式分解。学生由于思维定势 , 问题主要 集 中在 常数项 的分 解上 , 经过 师生互 动 , 生生互动 , 归纳出因式分解的特殊 情况 : 情况 1 实际是应用提取公因式法 进行分解;情况 2 是应用平方差公式分 解(学生分不清平方差公式的类型)。2、分化学习“ 因式分解之公式法” 的教学设计 ①第一次 “ 放和收” : 提出问题 “ 先 对以下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 然后对它 们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对 常数项的特 殊情况作归纳 , 得出公式。②第二次 “ 放和收” , 进一步明确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提出问题 “ 判断下列 各多项式能否分解 , 可以用几种方法分 解” 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 , 提升学生辨 析和判断选择方法的能力。③第三次 “ 放和收” , 巩 固平方差公 式 , 对 十字相乘法得到的平方差公式进 行拓展。提出问题 “ 你有 几种方法进行 因式分解” , 引导学生理解用代数式代 替公式 中的字母的换元思想。
以增强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关注重点、突破难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可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质
量,突出各单元知识的结构性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更为轻松高效。文
章提出以多个教学活动串联的方式将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分割,形成单独的教学模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体会到不同知识模块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而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模块体系,实现由个体到整体的知
识体系构建。
4.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复杂、繁冗,章节单元中的重难点内容多,同时整体知识之间、单元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复杂不好掌握,由此,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法,强化了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更好把握。
1. 课堂枯燥扼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的喜好密切相关。据调查显示:认为课堂内容生动有趣、知识面广的学生占35%;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82%。另外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数学重要,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学好数学的,但是一多半学生都认为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本来对数学有好感的同学正在退出数学爱好者的行列,这对学生学好数学是极为不利的。
2. 大搞题海战术,忽视教学质量。
教师大量布置作业,试卷满天飞。教师不加选择地抛给学生做,学生做得天昏地暗,漫无目的地做,一题接一题地做。学生成为做题机器,思想麻木,甚至晚上要做到十二点,哪有时间归纳做题的方法、技巧!同类题的分析比较,教师认为题目做得多了,各种类型的题目见多了,方法总会练成的。可题海茫茫,新题型层出不穷,能做得完吗?
3. 探究指导不到位,以偏概全。
为了顺利教学,为了达到所谓的“效果”,许多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请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认为这些同学会了,等同于全班都会了,忽视了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的培养。思维懒惰的同学更是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不假思索、盲目信从,不去寻求其他的答案和解法,表面上是积极的,实质上,所有的过程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下,一些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课堂的思考,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 淡化形式是促成数学有效教学的前提。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课堂教学仍然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时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形式,只要有问题,不论难易,有无价值,都在小组内讨论一番;讨论的时间无保证,往往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热闹的讨论后,学生能理解明白吗?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吗?这种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比如初中数学中许多知识内容有很好的实际生活背景,像负数、数轴、绝对值、方程应用等,可以通过适当的生活情境引入、探索交流,但也有很多知识内容,如代数式、运算法则、公式、定理等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完全没有必要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不用过久地在外围游弋,直达问题的核心,节约时间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实施分层教学,保证中、差学生的学习水平。
当我们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时,首先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现有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等。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于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法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对其层次单纯地以成绩为依据分类,偏差较大,所以在学生分层中,教师、家长、学生都要建立起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正确对待这种分组方式,防止优等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要做到学生自我分层与教师分层相结合,最好还要获得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大家要达成共识,要明确学生所处的层次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内所处的层次,随着学情的变化,各层次组的成员也会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应该是差生层成员不断地减少,中等程度组和优等程度组成员不断壮大。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学生所处的位置,根据每半期的学习、表现情况重新进行编组,确立新的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有进步的获得升级,下降的则降层次,教师应该把学生层次的变化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也应该把学生层次的变化作为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看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辅导应该成为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这对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非常必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内辅导主要是帮助少数学生(不一定是差生)完成各项课堂活动任务,以及解疑答难;课外辅导主要是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把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结合起来,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漏洞。对于特别差(一般是知识断层比较多)的学生要有计划地利用课外时间补课,每周2―3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要求不要高,会做课本上的习题就行了。
3. 合理强化训练。
[关键词] 整体思想;高中数学;简单教学
在当今环境下,课程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席卷高中数学课堂. 作为数学教师也要适应时代的步伐,争做改革的领跑者,摒弃以往腐旧的教学模式,开创对学生有益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整体法作为一种便捷的解题工具,是教师实现轻松教学、简单教学的秘密武器,只要教师能够应用得当,数学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笔者本人具有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及习题训练中渗透整体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与探索,下面简要介绍几点经验,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整体代入,绝处逢生
整体代入是整体法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方式,就是将若干个式子组合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代入另一个式子当中,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避免烦琐的计算过程,于绝处逢生,给学生的解题带来希望.
整体代入在高中的各个阶段都会应用,就连最简单的长方体教学中也会出现这种方法的使用. 教师在平时授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识、理解知识,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利用整体法就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当我们学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后,笔者都会向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是11,十二条棱长总和为24,那么请分析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长度为多少. 面对这道题,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先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a,b,c的值,然后再依据对角线长的公式即d=进行计算. 但是我们明显会发现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求出a,b,c的值,因此我们就需要考虑其他的方法. 我们可以先将对角线长的公式进行变形,然后再考虑接下来怎样计算,d==,根据这个式子,我们可以发现只需要求出a+b+c和ab+bc+ca即可. 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下列式子:2(ab+bc+ca)=11,4(a+b+c)=24,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别求出两个需要的式子的值,代入表达式中可以得出d=5. 在这道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就采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因而才使得题目得以解决. 如果仅仅采用正常的思路进行求解,这道题目也是无法计算的,由此可见整体代入的重要性.
整体代入在很多数学知识中都可以应用,都能够起到简化题目的作用. 教师要在平常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发现更多的整体代入例题,并及时地与学生进行分享,用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解题经验.
整体换元,柳暗花明
整体法是高中的重点知识,有很多问题只能够通过整体法才能够解决,因此教师要提示学生提高警惕,将整体法的各种应用都熟记于心,这样在应用时才能够信手拈来,避免出现卡在读题阶段不知如何下手的尴尬局面.
整体换元属于研究新元性质方面的知识,在多项式部分应用较多,它能够将题目进行转化,变得简单易解.当教师在教学多项式方面知识时,一定要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应用整体换元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在高考中这个考点也会频繁出现. 下面以一道简单的例题为例,介绍整体换元使用的妙处. 请计算(a1+a2+…+an-1)(a2+a3+…+an-1+an)-(a2+a3+…+an-1)(a1+a2+…an)的值. 面对多项式与多项式乘积的题目,一般的思路是将括号打开,逐一进行计算,但是本题给出的并不是具体数字,而且数字较多,这种方法根本不适合用来解这道题. 这时我们就需要向整体换元法求助,将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形式,能够一眼看出解题思路即可. 整体法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求大同存小异,进行整体变换,题目就会变得简单. 设a2+a3+…+an-1=x,则原式=(a1+x)(x+an)-x(a1+x+an),注意将式子打开并进行化简计算,就会得出原式=a1an,由此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根据解题过程可知,虽然我们假设a2+a3+…+an-1=x,但是在后面的计算中可以直接将x消去,并不影响整道题目的解题程序. 在此也能够看出整体换元的妙处,将复杂的式子变得简单,使式子变换到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后再进行化简计算就会显得异常简单了.
多项式的计算是高中的重点知识,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将整体换元法把握透彻,让学生有信心去面对复杂的高考,在考试中平稳地拿下高分.
整体变形,水到渠成
整体变形既是整体法的一种应用实例,又是思维转换的具体表现,需要学生拥有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只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够想到合适的变形方法,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内容,加快解题速度.
在使用整体变形这种解题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对题目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 当我们在学习数列知识时,教师都会向学生讲授整体变形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对数列的认识. 其实,只有在讲解数列知识时才是传授整体法的最佳时机,整体法是解决数列问题的法宝.数列知识较强的学生,整体法的应用都会十分熟练. 例如,学生在习题训练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xn(x≠1),求出此数列的前n项和Sn. 解决此题时,一般思路是先求出数列的前几项,之后再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解题. 利用通项公式可以求出a1=x,a2=3x2,a3=5x3……观察这前几项可以发现,这个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这时在进行前n项和求解时,我们不可以根据数列的相关公式直接求出. 所以我们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先写出前n项和Sn的公式:Sn=x+3x2+5x3+…+(2n-1)xn,观察式子,我们可以将式子两边同时乘x,将式子进行整体变形,得到xSn=x2+3x3+5x4+…+(2n-1)xn+1,然后再将上面两个式子相减,就可以求出Sn. 具体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这种解题方式,就是在原有的式子的基础上构造一个新的与题目相关的式子,二者进行恰当的运算,就可以得出Sn的值.
整体变形法开拓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增加了学生解题的砝码,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数列的相关知识.
整体补形,迎刃而解
立体几何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中最需要想象力的知识模块,因此也是很多想象力匮乏的学生的学习软肋,他们无法找出图形中需要的线段或者图形,也就不能得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整体补形能够帮助学生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搭建全新的视角,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重点,找到最佳解题途径.
利用整体补形法解决立体几何相关问题是一个专题,教师在进行总复习时,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知识总结以及扩展,让学生对整体补形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增多学生的解题技巧. 在专题训练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每做一道题目都会有独特的收获,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起到促进的作用. 例如,当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都会留下这样的题目:如图1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三组对棱相等,并且PA=13,PB=14,PC=15,求出这个三棱锥的体积.
按照常规的解题思路,求解三棱锥的体积要先求出其底面积,然后再求出其高,之后再利用所学公式进行求解. 但是在这道题目中,底面积容易求出,高却不好求,因此我们就需要考虑其他方法. 在根据已知条件三组对棱相等,可以联想到长方体对面不平行的对角线也具有此性质,从而我们可以将三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如图2所示,从而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 整体的解题思路就是三棱锥P-ABC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减去4个三棱锥A-BCD的体积,代入相关的数据就可以轻松地求出答案.
这道题目就将三棱锥与长方体巧妙地联系到了一起,是一道不错的综合性题目,教师要为学生多多准备类似的题目进行训练.
总之,当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能够仔细观察问题,找出题目的主要矛盾,在大处着眼把握全局,合理巧妙地利用整体法进行解题,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应该培养只会考试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数学家”。绝大多数学生都将最终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不管他中学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参加劳动,他在中学所学的知识都应该是“有用的”,而且是经常用,所以上不上中学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强化和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应该成为评判一堂数学课的重要依据。
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的纵向联系。数学本身就是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一部罗曼蒂克史,它的情节是曲折的,是跌宕起伏的,后面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中,可使原有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数学绝不是只为自己建造起来的一座空中楼阁,很多数学知识和数学分支原本是根据生产的需要,或者是由数学的只弟姐妹――物理和化学的需要而引入的:比如“微积分”,不就是牛顿在计算“万有引力定理”时发明创造的嘛。所以摒弃封闭的学科概念,把数学溶入理科教学的大课堂中,才是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再次,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数学建模是一种很好尝试,学习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来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指导生产,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数学教学应该把课堂目标由“学会”转为“会学”,自主学习才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和宝贵的,因此,教会学生“会学”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自主学习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可以享用一生。
摘 要:教学中更加重视整体教学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运用,它是一种最新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数学教学论”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其中课程、教学和学习理论知识是这门课程最主要的一部分。整个教学实践过程都是以整体为侧重点,整体是该教学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了知识和学习的整体性。有效整合了教学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探讨了具体的整体教学实践方法:设计课题、创建团队、选取材料、明确任务、成绩评分。
关键词:整体;小学数学;实践
一、设计课题
在整体的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合理的课题是整体教学实践的关键,设计课题时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设计一些代表性强,需要思考而不需要深奥的课题,需要适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知识点、重要概念。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来举例:一个矩形周长为32,其中该矩形的长宽之比为1∶3,求该矩形的面积。首先这个课题考查了矩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学生需要发散的数学思维,又能考查学生的算术能力和动手能力,该课题看似简单,但符合我们设计课题的初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并对某方面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这也是整体教学实践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小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设计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要求教师设计好课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才能更好地实践整体教学。
二、创建团队
教师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师范生,创建教学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交流数学教学的经验,而且能够促进相互之间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在教学团队中,可以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起探讨,创建教学团队是“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体教学实践中的保障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
在团队里,根据团队负责所分配的任务,完成个人所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例如,一部分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调研,另一部分可以探讨教学经验,最后整合整个团队的合作成果,得出团队里成员有用的整体教学实践资料。
三、选取材料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材料有: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成绩评定标准、知识整体结构。学习内容即为教师教学的内容,是“教”与“学”两个总体共同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为达成某个教学内容所设定的目标,需要符合整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既不能立的太大也不能设得很容易;成绩评定标准是对整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评分,做到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整体结构指的是整体教学实践的主体部分,需要围绕知识整体展开教学,使整个过程自成一体。
选取有趣味的教学课程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在整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同时也需要联系各种知识以便于解决学生的疑问。“教”与“学”相辅相成,既需要教师的“教”,也需要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教”为主,“引导”为辅,在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明确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整体思想,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师范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整体教学的框架下,要做到明确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理论要牢牢掌握,制定理论任务,明确计划,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到得心应手,井然有序。依据“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把握整体教学实践,把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计划制定完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达到整体教学的理想效果。
五、成绩评分
成绩评分的过程是对整体教学实践的一个总结,有利于在后续的教学中“扬”过去教学优点并继承发扬和“弃”过去教学不足并加以改正。成绩评分由学生学习效果评分和教师教学成果评分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占50分。
教师教学成果评分从课题的合理性、课程的选择性、整体教学知识结构性、课堂讲解水平以及教学方式五个方面来评分,将每项分数设为10分,最后在教学团队中,教师互相探讨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样有利于整体教学实践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整体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五个方面较详尽地论述了整体教学实践的步骤和关键,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各个整体教学实践部分,都需要教师从基础出发,把握整体,立足目标,这样就能够达到整体教学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法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优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年、月、日这部分内容里,有关星期几的推算是学习中的难点,我运用整体建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活跃学生的潜在智能,使其顺利地获得“通用工具”,掌握了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和指定日子星期相同,它们的差有什么规律?
2.和指定日子星期不同,有什么规律可以确定它们的星期数?
整体感知: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全班41个同学分别担任某一天。
规则:
1.按座位排号,1号为2月1日,2号为2月2日……
2.当我报出某个同学的号数是星期几时,与他星期数相同的同学要举手报出自己代表的日期。
3.检验。
师:今天是2月18星期六,谁也是星期六?(学生沉默思索片刻,待有人举手后纷纷议论检验。)
指名学生模仿老师继续游戏。老师旁观。
探寻规律:
师:和指定日子星期相同,它们的差有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如果两个日期之间的相差天数是7的倍数,那么他们就是相同的星期数。
师:为什么是7的倍数而不是8、9等其它数的倍数呢?
生:因为一星期有7天。(看,学生多会动脑筋哪!)
师:如果它们的日期差不是7的倍数,它的星期数怎样推算?
部分学生干脆站起来,从1号是星期几开始数到自己是星期几;有学生用算出的天数差除以7…一番实践、推算、讨论、交流、验证,终于有了眉目。
生:如果天数差不是7的倍数,要看它们除以7后的余数。
师:是7的倍数也就是余数是多少?
生:余数是0。
师:怎样判断某一天是星期几?
学生找出通用工具后,自编题验证。
深入探究:
推荐作业:你还想知道哪些日子的信息?自己推算检验。你有什么发现、体会?看谁有创意。
反思:
1.角色扮演,软化知识。刘校长在谈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和效果时,第一条就是“课堂教学首先要讲究有效性”。星期的推算,是时间教学中的硬骨头。怎样软化这块内容,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日期虽然与学生朝夕相伴,但学生注意的是其中的一天,没有整体观念。因此这类问题对小学生而言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如何让学生看见“森林”?我想到了用木组林,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林创森。把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转变为具体的某月某天,即个人看为木,集体为林。学生在小圈子里体验周期的变化规律,然后扩展。事实证明,学生担任角色后,责任感强,学习体验深刻,学习状态投入,学习效果显著。
2.适时点拨,感悟知识。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法认为:“一旦问题有了变化,学生往往会束手无策,这是因为他们缺少隐性通用工具──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方法。”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知识的层面过渡到方法的层面上来。如:当学生发现2月18日星期六,2月25日、2月11日、2月4日、3月4日、3月11日也是星期六时,相邻之间相差7已突现出来。“为什么是7的倍数而不是8、9等其它数的倍数呢?”在星期的推算中,7无疑是个头等重要的数据。抓住了7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此问的设计解释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加速了“用日期差除以7”这个方法的浮现。
3.精心设计,层层深入。在此难点突破的设计中,我采用从形象──抽象,从能被7整除的日期差──不能被7整除的日期差,从独立思索──小组讨论,从实践──概括,从概括──验证。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如引导学生掌握方法的几个问题设计:
1.和指定日子星期相同,它们的差有什么规律?
2.如果它们的.日期差不是7的倍数,它的星期数怎样推算?
3.怎样判断某一天是星期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用“暗线”控制引导“明线”。通过教师的引导“知识线”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方法线”让学生形成了能力,老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4.推荐作业,调动潜能。刘士秋校长在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法符合心理学观点一节中讲了高斯的故事。老师在无意识当中,把一道有两千年历史的数学难题交给了高斯,高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解答出来。在得知真相后,高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说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在没有任何限制时,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发展。我在拓展教学时,尽可能给学生最大的弹性空间,使学生自由自在地发展。播种希望,收获惊喜。
一、抓住数学问题难易层次性, 使问题设置要突出“因生制宜”
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点内涵以及性质定理的生动展现和有效概括。它不仅能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生动表现, 还能够以解题能力强弱的要求进行形象反映。不同类型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能力上具有差异特性, 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师不能“一把尺子”进行问题教学, 设置“一个问题”进行教学, 而应根据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同, 采用“因材施教”原则, 设置出与解题能力相对应的数学问题, 使每一类型学生都能找到进行问题解答的机会, 达到“齐步走”的效果。
如在“一次函数”问题课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解题特点, 抓住该节课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内容, 采用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方式, 逐步向学生展示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如在一次函数的概念教学问题中, 可设置 (1) 若函数y=+1是一次函数, 则常数m的值是多少? (2) 若函数y= (m-3) +1是一次函数, 则常数m的值是多少?已知函数y= (m-3) x+m2-9, 当m取什么值时, y是x的一次函数?当m取什么值时, 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三个问题, 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思考, 并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让优等生“带着”中下等学生, 开展数学问题解答活动, 并鼓励中下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向“难题”发起“挑战”, 从而使每一类型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能够在问题解答中找准定位, 进行问题分析、解答等有效活动, 真正体现新课标下“整体联动、全体进步”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数学问题解答过程性, 使学生探究问题“机会均等”
数学问题是锻炼和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更是学生学习素养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 学生在“以分论英雄”的传统问题教学活动中, 注重解题结果, 轻视解题过程, 导致学生“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致使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而数学问题的分析、辨别以及解题过程, 为学生探究、创新等能力培养, 提供了条件和载体。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解题活动“过程性”, 设置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 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和解答的过程中, 逐步掌握类型问题的解答方法, 促进数学解题能力, 特别是探究思考能力的提升。
问题:已知如图所示, 菱形ABCD的两对角线相交于O点, AC=16厘米, BD=12厘米, 求菱形的高。
在该问题解答活动中, 教师让学生组成探究小组,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中下等学生在优等生的带领下, 每个人都获得了进行问题探究的“机遇”。其中有部分学生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 这是一道关于菱形知识点方面的数学问题。解答菱形问题, 由于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构成直角三角形, 所以, 往往要应用勾股定理, 即可求出菱形每条边的长度, 也就是菱形的底边长。此时其他学生进一步探索、推导, 指出, 菱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二分之一。这样进行问题解答时, 可以将上述两个内容进行融合, 通过“过点D作DH⊥AB”的辅助线, 应用AB·DH=1/2AC·BD, 从而求出DH的长度。这一过程中, 各类学生都获得了问题探究分析的机会, 思考分析的能力得到锻炼, 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提升, 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要领, 有效实现“人人获得实践锻炼的时机”目标。
三、抓住数学问题解法思想性, 使学生解题思想“均衡发展”
问题: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 直线是其对称轴, 试确定a, b, c, a-b+c以及Δ=b2-4ac的符号。
上述问题是关于“二次函数”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学生在解答该问题过程中, 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还要有一定的数学思想作为支撑。该种类型数学问题已成为中考试题命题的热点, 考查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载体, 也成为教师问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该问题解答中, 教师发挥指导点拨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 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其他章节, 如三角形、多边形、圆等之间的联系, 进行解答, 并在最后, 要向全体学生适当阐述该问题解答中运用到的数学思想。如结合二次函数图像内容, 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
摘要:“以生为本”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 “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 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是新课标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和目标。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心得, 围绕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中, 促进和提升学生能力素养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一主题,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整体阅读 教学
新课程改革后,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学科,在新课改后要求更加适应现代教育,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新课程改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实现英语有效性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和幻灯片等,通过音乐、画面从视觉到听觉增加语言效果,也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生活场景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加入竞争机制。教师可以把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教师提问,看哪一组记得准确。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既能互相帮助,又能互相督促,还能提高积极性。比如,在早读的时候进行朗读竞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话或朗读短文比赛,以时间长短来打分,选出最优秀者。通过比赛,学生们更有学习热情了,口语能力提高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了。更要合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英语课文中重要的信息, 删繁就简,避次就主,帮助学生清晰、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思路,这些成为教师进行英语课文整体性教学的主要任务。那么,这个任务该如何完成呢?
一、使用螺旋式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阅读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清文章后的问题,帮助学生拟出文章初步的线索,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文章主旨思索的范围; 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通读文章,筛选文中所提供的信息;再通过筛选出的有用信息由点到面、从浅入深地了解与掌握文义与作者意图;最后再回到解答文后的问题上来。这一螺旋式的思维过程,耗时少,突破性强,有针对性,是颇具实践意义的。如在讲授A T RAFFIC ACCIDEN T一文( LESSON 18,SBIII)时,就可采用上述做法,把若干个小问题作为线索提供给学生,学生由此可把握住阅读文章的重点,从而通过默读或朗读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示例如下,可先提供给学生以下问题作为线索:
Questio n:
1. 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
2.What happened suddenly?
3. What did they hear when they were running to move the bag of rice?
4. Was the man on the motorbike travelling?
5. What happened then?
6. Was he badlyhurt?
7.What was she doing when LiLei told MissZhao about the accident?
8.How was the man on the motorbike in theend?
學生抓住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可从整体上了解文章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结果,再通过问题的回答便把握住文章的主线(放学时—校门口— 骑摩托人— 摔倒受伤— 被送进医院) ,从而掌握文章的概貌(在赵老师帮助下,几名学生把放学时一位骑着摩托因前面车子摔下的米袋而在校门口摔倒受伤的人送往医院) ,这样在40多分钟内既可掌握课文的学习要点,给学生表述事件的经过提供训练线索,同时又可完成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
二、采取整体快速阅读法,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要培养与强化学生的整体性阅读能力,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体地去把握阅读载体,深入文章的内涵,达到一叶而识秋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在授新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采取整体快速阅读法进行阅读,即重点阅读课文的首尾段及各段的首尾句,找到中心句及关键词,抓住主线,了解课文的有关细节,如人物、时间、地点、事实、数据等,弄清作者的意图与倾向,再对照文后的问题,由表义上对问题的解答上升到对文意整体的了解与分析,形成理性的概念与结论。如在讲授T HOMAS EDISON 一文( LESSON 42、43SBIII)时,就可按上述的方法进行课文的整体性教学,把若干个小问题汇总到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上认识:
—— What do you think of Thomas·Edison?
A. Thomas·Edison was an American.
B.Thomas·Edison was an inventor.
C.Thomas·Edison was very clever when he was a child.
D.Thomas·Edison was a great American inventor.
显然,A、B、C是个别特征(也就是部分特征的反映),只片面地说明了爱迪生的社会身份,而D是综合结论(也就是整体形象的归纳),它将爱迪生的社会身份和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合概述,这句话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态度——爱迪生不仅是发明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美国人。我们要了解文章的细节与基本信息,但又不能只抠只言片语,获得零碎杂乱的印象,而要善于从整体上去驾驭它,理解它,把握它。一篇好文章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只有从整体上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精神,才能揣摩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态度及倾向,才能明了文章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才能减少片面与盲目,增强判断问题的准确程度。
三、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评析,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阅读的最高层次,表现在读者对阅读物的思想内容与表现方式在深度及广度的评析,即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依赖于想象。因此,在课前预习课文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去联想,去发现,去思考,力求达到阅读的最高层次。这对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是十分有益的。以THE PAN—A PLAY( LESSON 30,SBIII)为例。首先,在学习课文前,可以先向学生说明这是一篇有关“锅”的幽默短剧,从而使学生由无意阅读转变为有意阅读,激发学生对信息感知与理解的兴趣,开启他们深层次的理性思维。其次,出示与文章有关的重点词或词组。如:borrow,lend,have a baby, hear of, I hope everything goes well,die,dead等等。可要求学生以课文内容为根本,运用上述词或词组,写一篇有关这篇幽默短剧的故事简介,既然要写故事简介,那么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必须做整体性的了解与理解,这无疑可为课文的整体性教学做好铺垫,而这种带有实践意义的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获得最佳的授课效果。此外,与课堂上的课文教学相辅相成的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外阅读在要求上更加灵活,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面对生命化课堂,面对“以个性为核心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它们呢?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建立科学世界观为目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强调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也就是说,“建构以个性为核心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与新课改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同时,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欲望,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位学生的长远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三、与高效课堂一致
什么是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摘自《天津教育》5月刊)生命化的课堂是有效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发展的课堂,即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状态下,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广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力求获得最大效益的课堂。且在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中,我们一直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个性为核心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与高效课堂也是一致的。
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致
生命化课堂的理念是“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个性为核心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更承认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性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并据此因人施教,分层教学,强调教学内容与方法与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因材而异,因人而异。
五、与语文学习规律一致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茅盾背《红楼梦》,沈从文背《资治通鉴》,苏步青背《古文观止》,巴金背三百多篇古文等。这些熟语与例子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语文就要“听、说、读、记、思、写”。“以个性为核心的生命化课堂”大力提倡这些,特别是“思”与“写”。
六、语文课堂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一致
【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05-28
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教学09-20
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10-09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10-21
初中数学考试教学反思11-30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10-16
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汇总06-15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初探06-17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课06-19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