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以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目前调查研究的结果看,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便捷有效路径基本都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加快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论文 篇1:

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①

摘 要: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的必然结果,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二者融合发展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对民族文化传承和脱贫致富意义更加重大。本文利用语言、文字、图片、色彩、实物、音乐、表演、感知觉等再现多元民族文化的意义符号,找到自然景观、建筑、服饰、长寿老人、饮食、节庆、演艺和手工艺品等表征形式,并从旅游产品设计(注重文化体验)和旅游解说系统设计(注重文化细节)两个维度,探索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多元民族文化 旅游 融合 路径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要素。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注重保护多元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同时,对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和旅游经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满足旅游需求多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多元民族文化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和入迁,一些外来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迁移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冲击效应,尤其是在一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群中,本土、本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逐渐开始发生变化。这些现象引发了文化界、学术界及少数民族地区各界的关注,在旅游开发热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原真性的特色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如何在保护中被开发,使之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增强旅游者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也是欠发达、偏远或边境地区,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为此,我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2009年至今,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增强了对民族地区脱贫的扶持力度,在新常态发展环境下,旅游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动力、新活力,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思路

本文选取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以下简称“巴马国际旅游区”)作为案例,一是因为广西是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旅游业是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战略支点展示中华文明和当地多元民族文化的窗口,巴马国际旅游区是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的重点发展区域,二是巴马国际旅游区聚居壮、瑶、苗等少数民族,是研究本课题的典型代表性区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激增,当地多元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为迎合旅游者需求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现象,非但民族文化的魅力没有在旅游开发与产品设计中充分再现、展示,二者缺乏深度融合,还导致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扭曲。本研究以巴马国际旅游区为案例,旨在探讨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旅游产品和旅游解说系统设计,塑造带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的旅游形象和旅游空间,达到文化传承弘扬以及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双重目的,为其他多民族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巴马国际旅游区的建设起步较晚,整个旅游目的地刚刚进入巴特勒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阶段,从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解说系统设计两个维度,利用语言、文字、图片、色彩、实物、音乐、表演、感知觉等多种具象符号,将多元民族文化元素及其表征形式(如建筑、服饰、长寿老人、饮食、节庆、演艺、手工艺品等)融入旅游开发过程,不但增强了旅游的文化性,而且旅游开发将使民族文化从博物馆走出来,变成更具活力的活態文化。

3 旅游产品设计——注重文化体验

旅游产品设计应从“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十二要素出发。其中,前六要素为旅游基本要素,是每个旅游目的地的必备要素,后六要素为旅游发展要素或拓展要素,是旅游目的地根据自身资源和先天优势的特色要素。在“十二要素”说的基础上,巴马国际旅游区的旅游产品设计应更加注重文化体验。

3.1 设计美食旅游地图

为了让游客体验到巴马国际旅游区最特色的美食,首先应该选取部分地域、民族饮食特色鲜明的餐厅,设计绘制民族风情美食专题旅游地图,将壮、瑶等民族的代表性饮食,如五色饭、壮粽、火麻汤、三七药膳、烤香猪等,合理串联不同主题的“旅游+美食”线路;同时,根据时令变化举办多主题的美食节,留住旅游者的“胃”。

3.2 发展民族特色民宿

发展高端民宿,打造多元民族特色民宿集聚区,既能集中展示巴马国际旅游区各民族的民居建筑文化,又能在保障内部住宿设施和星级服务的同时,让旅游者体验本地多元民族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日常生活。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配套升级,游客涌入也将吸引文化创意产业加入,发挥“旅游+”的功能,形成高端民宿旅游集聚区或特色旅游小镇。

3.3 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空间转移的通道,科学的交通规划、合理的公共设施布局、便利的交通服务是巴马国际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首先要开通旅游巴士。旅游交通设计中交通工具的选择、装饰和布置必须彰显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在访谈和田野调查中,不少游客反映,游盘阳河、三门海等景区时,电动船让情趣顿时减少,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如考虑使用竹筏,不仅能增加就业,也能让旅游者有更自然舒心的体验。在旅游巴士的内外装饰上,可多采用“青蛙”、“铜鼓”、“绣球”、“瑶族长寿老人”等各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塑造一个多元民族地区的整体环境,让游客时刻接触、认识壮瑶等民族文化。

3.4 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交互融合

目前以自然景观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对巴马国际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但是巴马的长寿密码增加了游客停留的意愿,许多旅游者变成“候鸟人”,民族风情和民俗也有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交互融合,有助于形成观光旅游、养生度假、文化休闲和特种旅游互补性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在旅游活动中,“游”和“娱”是不可分割的,可借鉴迪士尼乐园扮公主的方式,开发类似的体验性旅游产品,从民族服饰装扮、瑶家山寨住宿到生活习俗和节庆活动参与,都让旅游者真正体验到瑶族居民的生活。尽管舞台化场景表演可能带来学者们担心的文化失真弊端,但仍然需要类似《梦巴马》的旅游演艺作品存在,因为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将神秘的民族文化呈现给旅游者,在舞台设计时也应渲染特定的地理景观背景,这样才能通过演艺将旅游者吸引到文化生长到真实空间中去。然而出于文化保护的需要,民族节庆与旅游融合时必须保持它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原真性,在此基础上也应符合现代旅游需求,庆祝重大民族节日时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考虑与旅游者的互动环节。

3.5 将养生旅游打造成龙头旅游产品

“长寿”是巴马国际旅游区的核心品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神奇的民族医学、长寿的文化传统、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和环境,使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成为巴马国际旅游区的优势资源,因此,养生旅游产品将成为本区的龙头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未来可围绕“水”将养生旅游产品串联起来,在盘阳河、命河、赐福湖进行系统的景观设计,打造滨水旅游小镇,将美体美容、康体理疗、健身运动等公共和商业设施引入,创新水生态养生餐饮产品,形成完整的养生旅游产品链条。

3.6 旅游商品设计注重传达民族文化理念

无论是出于纪念还是馈赠需求,旅游商品都是一种象征性消費,是旅游者社会地位和品味的象征[1]。比起旅游商品消费带来的旅游收益,它的民族性文化特质跟随旅游者返回其常住地,带去的文化影响力对旅游目的地则更有意义。旅游商品是传播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因此巴马国际旅游区的旅游商品在设计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多元民族文化的内涵,将旅游商品做成浓缩了的“巴马故事”。例如,壮、瑶族擅长挑花刺绣,那么在民族绣品类的旅游商品设计时,要在织物到材质、色彩、图案等方面注意突出民族身份,而不要做成简单的图案内容浅薄的“舶来品”。

4 旅游解说系统设计——注重文化细节

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者在游览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它能让旅游者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此旅游解说系统设计应该注重把握文化细节,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1 完善印刷物旅游解说系统

对于散客旅游者来说,纸质的旅游宣传册和地图便于随身携带和标注,是自由行的重要信息来源。主题鲜明的专题旅游地图,便于旅游者线路的设计和安排。由于印刷物篇幅有限,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把握巴马国际旅游区的文脉,抓住旅游者的兴趣点,尽可能利用民族文化符号和地理标志来展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还应制作旅游专题地图,将旅游者需要的交通、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健身等各种信息分类整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让游客找得到、玩得好、游得畅。

4.2 完善旅游目的地交通标识系统

巴马国家旅游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窄、车流大,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导引系统,会造成旅游核心区交通拥堵,影响旅游效果。除了统一规范的交通导引体系,在旅游道路标志设计上应考虑运用与巴马国际旅游区内具体旅游资源相结合的针对性标识,如“命河”图案。乡村公路由于人烟稀少,交叉道多,更应在交叉路口前后双向设置清晰的标识路牌。另外,通往远郊旅游景区的巴士服务,要在各个站牌标示详细的车次、时间信息。

4.3 文化遗址或旅游景区解说系统体现教育功能

景区解说系统主要包括导游解说和文字、图片、语音等自导式解说,解说系统能够将文化象征意义寓于自然景观,如命河,长寿文化为它打上文化基因的烙印,而这些文化标签要靠解说系统传递给旅游者。其中人工解说、自动语言和牌示是最常用的手段。解说系统设计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如游客的使用程度、景区资源的特征、景区管理的目标等[2]。导游解说通过语言符号与游客进行互动,它具有灵活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尤其是对静态遗产解说能够增强游客对文化景观、民族建筑以及与其相关民俗民风的认知,让旅游者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感。旅游解说牌不仅要说明单个景观涉及的文化内涵,还要展示民族禁忌和习俗,通过一些解释与帮助信息,巧妙地提醒游客在分享民族地区旅游设施与资源时,互相尊重,增进理解。

5 讨论与思考

在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契合点是旅游者,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解说系统的设计,始终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本文所讲的融合,绝不是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增加几个民族文化元素,二者的融合是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而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又不能因此而迷失自我,完全迎合旅游者需求而失去了特色的民族文化将变得平庸,被旅游者抛弃,所以,民族文化和旅游业融合的规则形成是以二者共生共荣为前提的。巴马国际旅游区的独特优势在于多元民族文化伴生的长寿文化,二者的互补,大大增强了该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马晓京.旅游商品消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

[2] 吴必虎,金华荏,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

①基金项目:广西河池市科技局软科学重点项目“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为例”(河科软1654-5-1)。

作者简介:黄雪莹(1983-),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管理学博士,河池市广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综合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产业与旅游目的地管理方面的研究;莫宁(1974-),女,汉族,广西横县人,河池市广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作者:黄雪莹 莫宁

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论文 篇2:

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以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目前调查研究的结果看,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便捷有效路径基本都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加快发展。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迫切需要着眼于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一、“两点一线”项目的提出

与兄弟省市相比,内蒙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着显著的比较优势。我区空间距离上东西狭长,为全国之最,分布其上的自然生态风景、人文民俗风情多样、奇特。与兄弟盟市对比,包头市的工业文化旅游,尤其是军工文化旅游资源最为丰富。

“两点一线”项目就是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包头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以“世界草原音乐节”“军工文化旅游”为支撑点,迅速做大做强包头市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在此基础上串联、组合、融合内蒙古从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到西部的阿拉善盟等12盟市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统筹调动发挥各级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品牌效应和“IP”商业模式的“八千里路风景线”。

—是在“军工文化旅游”支撑点方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指示精神,依托包头市的军工资源基础和城市综合环境优势,把包头市打造成军工文化旅游城市。军工文化旅游以军事文化街区、军事文化体验园、军事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军事题材影视制作、国防安全教育等为主要业态。业态项目设计体现独特性、趣味性、专业性的特点,实现军工、文化、旅游、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让包头市成为独具特色的军工文化旅游城市,增强包头市在文化旅游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是在“世界草原音乐节”支撑点方面,在包头市举办一年一度的“世界草原音乐节”,把包头市打造成草原音乐产业的核心基地。“世界草原音乐节”的基本定位是融入时尚元素的音乐狂欢节形式,以独具魅力的内蒙古草原音乐为基础,组织音乐狂欢仪式、草原音乐会、草原音乐颁奖选秀、草原音乐版权交易、草原音乐产品交易、草原音乐论坛、草原音乐发布等活动,拉长草原音乐的产业链条,进—步提升草原音乐的产业化程度。“世界草原音乐节”可以与包头市的牛羊肉产业大会、牛羊肉美食节统筹互促。节庆期间,在这里尽情地“唱歌、吃肉、喝酒”,由此把包头市打造成一个好玩、热闹、有趣的草原时尚之都。

三是在“八千里路风景线”方面,内蒙古横跨29个经度,国境线全长4200公里,横向跨度全国最大,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摇篮和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年四季,从呼伦贝尔到阿拉善,12个盟市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各民族的人文风情令人惊艳,构成祖国北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够为旅行者提供众多类型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感受。我们可以借助自治区比较完善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信息网、服务网优势,联动各盟市的文化旅游市场,构建内蒙古统一的文化旅游格局——“八千里路风景线”。

二、“两点一线”项目的可行性

一是內蒙古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和自然生态深受大众喜爱,市场认同度高。我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与八省区相邻,外与俄蒙接壤,有18个对外开放口岸,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具备多样文化交流的区位优势。从东部的大兴安岭到西部的贺兰山,从北部的辽阔大草原到南部的丘陵河川,从辽上京到西夏黑城,从阴山岩画到红山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草原、森林、戈壁、沙漠、大山、河川、湖泊、温泉、湿地、冰雪、地质奇观、中俄蒙口岸、民族风俗、地域文化、人文景观……全区到处都是极具吸引力的风景、风情。

二是自治区及各盟市对文化旅游产业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自治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化旅游业配套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业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全区文化旅游企业达到3万余家;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三是国内文化旅游产业蒸蒸日上,大众旅游逐步成为普遍生活方式。“十二五”以来,国家连续出台40多份文件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

四是草原音乐独具艺术魅力,是国内外广受欢迎的音乐形式。近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音乐节目,都有草原音乐的身影。草原音乐是都市人群认识草原、了解草原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内蒙古还有长调、呼麦、马头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遍布12盟市的蒙古族民歌等,这些都对国内外游客极具吸引力。近年来,包头市的草原音乐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蒙古音乐网”影响力日益增强,草原音乐市场化运作团队实力较强,开始涉足国外草原音乐市场和文化交流活动。

五是包头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有—机集团、北重集团、二〇二厂等军工企业,开发军工文化资源有天然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包头市青山区和几大军工企业启动了军事文化产业园项目。同时,作为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包头市以钢铁、装备制造、铝业、稀土、电力为五大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工业文化旅游是集休闲性、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还可以扩大企业社会影响,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推进器。

三、“两点一线”项目的价值

文化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路径,对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就业、减贫困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经济价值。“两点一线”项目发展路径上的全区联动和项目带动会极大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繁荣,全区文化旅游业总收入预计将由2015年的225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300亿元。二是产业带动价值。据统计,与文化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旅游的外延在不断扩展,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三是社会价值。“两点一线”项目的建设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吸引到内蒙古,领略壮美内蒙古八千里路风景线的各种精彩,将起到展示、传播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两点一线”项目的运作模式

一是制订规划,顶层设计。对“两点一线”项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成立领导机构,确定项目推进层级,组建不同项目的服务小组,确定实施主体,引进或组建市场主体。二是盟市联动,一体化发展。按照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则,各盟市共同参与“八千里路风景线”项目建设,协同推进,—体化发展。三是放大格局,对接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倡议,全面加强中俄、中蒙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建立全方位跨境旅游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区地处三北、内连八省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毗邻省区的文化旅游合作。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万里茶道沿线省区的文化旅游合作,形成差异化互动的区域合作格局。

作者:王建新

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论文 篇3:

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种优势资源,通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可以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省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的政策实践和存在的困难,对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既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又是推动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通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把民族文化优势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资源,既可以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

一、云南民族文化的禀赋特性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3.37%,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边疆省份,民族文化具备优异的禀赋特性:一是多样性。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服装服饰、饮食医药、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节日庆典等民族文化,构成彩云之南特有的魅力。二是稀缺性。云南有15个特有民族,聚居村镇的文化、历史、景观和风貌等成为国内独有的稀缺资源。三是独特性。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民居风格和建筑艺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有较大差异。四是不可再生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将会提速,各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遭到外来文化破坏,原生文化将失不复得。

依托云南民族文化的优异禀赋特性,发挥民族地区村镇自然风光优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优势,把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实践

201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公路沿线,城镇周边,景区周围,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做好示范”的选点原则,按照每村150万元的补助标准(云南省民族宗教委补助100万元,云南省旅发展委补助50万元),2013—2015年共安排2.25亿元,整合资金超过15亿元,实施了15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为云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取得的成效:一是推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集中绿化、美化、亮化村内街道,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根治脏乱差,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提供了途径。推动了农业从生产传统产品向名优新特产品转变,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全州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通过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就地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农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增强了致富意识。旅游业逐步成为农村一、二产业外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和乡村文明水平。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广大农民开拓了眼界,激发了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村镇建设规划水平低。村镇建设规划主要由乡级负责编制,由于乡镇规划人才匮乏,规划经费缺少,导致规划水平较低,民居(或民宿)特色不够,满足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文山州丘北县仙人洞彝族村,地处普者黑核心景区,山清水秀,乡村旅游条件极佳,县乡两级专门成立了民居办,设计了10套彝族风格的民居改造图,但在实践中,彝族群众一套都没有采用,而是自己钻研改建了一批游客喜欢的特色民居。二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云南省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富集,但景区道路等级低、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接待服务能力弱,导致建设资金需要量较大,仅靠政府投入项目资金无法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三是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够。云南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乡村旅游与文化产品开发脱节,民族特色文化表现不足,乡村旅游仅停留在初级层次的农家体验上,缺乏创新和深度,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四是缺乏乡村旅游人才。乡村旅游服务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旅游需求千差万别,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培养乡村旅游人才尚需时日。五是管理难度较大。云南省乡村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属于旅游管理范畴,但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权限责任,加上乡村旅游是活态管理,涉及村内或景区内群众,政府行政执法难度大,企业经营管理困难多。六是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投入较少,没有形成长效全方位的宣传机制和横向纵向的网络体系,云南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网建设,提高旅游通达能力和保障能力。二是实现多规合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平台、民族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为抓手,整合民宗、财政、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项目资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共同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浓郁的高品质特色旅游村镇。三是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完善的投融资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以特许经营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特色旅游开发,培育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受益的良性发展机制。四是小而精。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不宜求大求全,只宜小而精,由小见大,由小见美,由小见奇,充分融入民族文化,把村镇、民居、美食做到极致,是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云发2013﹝14号﹞.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3〕101号.

作者:宋雪峰

上一篇:工地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区人大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