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精选8篇)
摘要:赣州市十分注重民族地区文化设施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政策上倾斜、技术上指导、资金和物资上重点投放等有效措施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关键字:政策、指导、资金、困境
一、政策上倾斜
经江西省民政宗教事务局、江西省教育厅批准,2009年我省新增的11个民族村(社区),将纳入享受高招民族优惠政策范围。他们分别是信州区茅家岭街汪家园畲族社区,吉州区长塘乡荷洁畲族村,永丰县上固乡汉下畲族村,安福县洲湖镇北山畲族村,井冈山市睦村乡河桥畲族村,永新县三湾乡高车畲族村,泰和县中龙乡周溪畲族村,宁都县田埠乡龙下畲族村,于都县梓山乡梓山畲族村,大余县黄龙镇黄龙畲族村,武宁县新宁镇团结民族村。至此,我省享受高招民族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乡村共有8个民族乡,83个民族村(社区)。
少数民族高招录取优惠政策包括:省政府明确规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民族院校在规定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录取不满时,对少数民族考生,可降低20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审核录取;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和民族班录取标准最低可在各有关高校本、专科和本科相应批次提档分数线下降低80分、60分和40分录取。
二、技术上指导
1、培植民族乡形成优质产业富民、效益工业强乡新格局,建设生态示范乡,做大、做强、做优民族经济
壮大民族乡经济优势和竞争力,提高科技经费投入比重,逐步增强民族乡经济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民族乡地处山区的实际,实施科技示范带动山上新产业发展,扶持民族乡发展山上特色规模型农业。实施既优环境又富民众的战略,促进民族乡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增加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毛竹林、优质油茶林和生态果业开发的科技投入。建立一定规模的特色品牌产业基地,少数民族群众成为优质、安全、绿色产业的经营主体。5年内,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延长特色产业开发链,寻找新的产品增加值,使产业、资源、生态形成互动式循环发展。用工业理念经营特色农业,留住青山绿水,养好青山绿水,营建“不失山、不荒田、不空村”和稳健、友好、祥和的发展模式。鼓励民族乡走出去兴办工业,县(市)以上工业园区相对集中规划
用地用于民族乡招商办厂,对民族乡招商引资进园区办厂,在行政审批、激励机制方面提供便捷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益,增强民族经济的竞争力。办厂所需土地,用地当地政府实行价格优惠,实行异地办厂,属地纳税。通过园区办厂,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就近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不断增加民族乡公共财政收入。
2、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推动民族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抓突破。根据民族地区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灵魂,实现自主创新和重点跨越。增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创业领域和创业人群的投入,通过培训提高少数民族致富能手在青山绿水、田间地头的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劳动力的能力和质量,形成竞争型的劳动力资源新优势,实现人人自主创业;通过培养提高少数民族乡村干部同少数民族群众一起连体创业的素质,实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创业,带动民间资金投入民族地区农业和资源开发,同时形成快速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和推动小康建设的主动力;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少数民族创业者返乡启动新的创业,形成传、帮、带、启竞相发展的创业热潮;通过工业园区吸引客商利用民族品牌为民族乡形成示范创业,形成突破区位瓶颈获得财源的新途径;确立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示范经济、集聚人口的思路,指导民族乡政府所在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形成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创业的新社区。改变民族经济依附山水的结构单一弱点,形成民族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解决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加速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和融合。
三、资金和物资上重点投放
为促进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财政厅从财政扶贫资金中下达给我市17个县(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3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92万元,省级资金41万元。
据了解,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是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支持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组成部分。该项基金主要用于修建乡村人畜饮水、电、路、便桥、农村能源等设施;改造特困群众的茅草房、危房;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发展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和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等。
四、困境
一、贡山县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
在2013年, 贡山县的文化事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一是按照县委政府以及局工作部署, 开展了2013年春季 “三下乡”文艺慰问活动, 深入全县三乡两镇人口密集村慰问演出7场次, 演出节目达140余个, 演职人员400人次, 观众达1.2万人次。二是怒族“仙女节”文艺活动。县文化馆及时派出文艺辅导员深入丙中洛乡和捧当乡进行业务指导, 历时10余天, 辅导人员达60人次, 同时会同丙中洛镇党委政府做好怒族仙女节文艺演出、怒族仙女选拔赛开闭幕式等工作。三是完成了“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等专场文艺演出14余场。四是举办了免费开放二胡、舞蹈培训班专场文艺晚会。
(二) 开展书法和美术等培训班
为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 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 贡山县文化馆精心组织协调, 2013年共开办了舞蹈、美术 (大小班) 、二胡培训班, 培训人数达180余人次。
(三) 抓好文艺辅导工作
为把每次活动每场演出做得完美、精彩, 切实做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 贡山县文化馆积极深入三乡两镇, 深入每个文艺队, 认真负责地完成了文艺辅导工作。2013年, 全县共辅导各类文艺演出24场次, 到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培训12余次。
(四)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一是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 (民间音乐) 申报工作, 全力收集上报了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相关资料。二是深入三乡两镇调研民俗文化, 为申报民俗文化保护项目提供申报资料。三是为使贡山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派人业务骨干参加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培训班。四是积极做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2013年, 贡山县在文化遗产日共设置宣传展览7块、非遗保护法2期, 重点宣传了贡山县国家级目录 (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 , 省级保护名录6项,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项, 省级民间艺人4人, 州级代表性民间艺人4人。
(五) 认真做好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2013年, 按照《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怒江州文化局关于开展文化站评估定级的通知》的文件要求, 贡山县文化馆组织人员, 逐一深入各乡镇文化站对照检查, 完成了初评工作。通过州级评估组评估, 茨开镇、普拉底、丙中洛文化站为三级, 捧当乡文化站为二级。 积极开展乡镇文化站、村级农文网培学校业务辅导工作共计30次, 累计服务1600人次。顺利完成了全县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达标率为100%。
(六) 积极开展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
2013年, 贡山县图书馆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县图书外借室、过刊外借室全年共接待600人次, 借阅图书1600册次;电子阅览室每天服务时间为9小时, 每周开放61.5小时, 共接待上网人数1440人次;期刊阅览室全年接待读者4776人次, 查阅报纸2969份次, 查阅、借阅杂志14806册次;县图书馆多媒体放映室全年为各类培训和放映活动提供服务20次, 累计服务600人次;县图书馆全年累计接待读者7416人次, 借阅图书、杂志共计16406册次。2013年, 贡山县图书馆新购置工具书1000余册, 电子期刊、图书21万余册, 获得蔚蓝基金捐赠价值7万余元的图书, 共计2400册, 极大地增加了馆藏图书量, 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好对外服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七) 文物保护工作
首先, 加强了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 大力宣传贡山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遗产日”期间, 制作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单位宣传展板6块, 发放了500多份宣传资料, 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 扩大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其次, 加强和完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 针对丙中洛镇普化寺活佛住宿楼年久失修的问题, 县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多次下乡实地调查, 与当地教民协商探讨最合理的维修办法, 最终于2013年10月底, 由省文物局拨付30万元专项修缮经费, 开始动工维修。
(八) 圆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任务
按照2013年初签订的责任书以及农村电影放映片区的规划, 全县共分三个片区, 2013年度共计完成312场的农村电影放映任务, 观众人数达56400人次。在开展农村电影放映的过程中, 贡山县文化部门结合实际, 雨季时节的放映任务调剂到旱季农闲时放映, 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这一惠民工程。为了掌握农村电影放映动态情况, 全县四套数字放映设备的GPS或GPRS放映监管服务平台已安装完毕, 正式进入正常监管平台。
(九) 整顿文化市场
首先, 严厉打击文化娱乐场所违规违法活动。2013年, 贡山县加大了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 严查场所内赌博、色情等违法行为, 同时对乡镇娱乐场所进行严密检查, 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蔓延。其次, 加强对全县各个网吧的监管, 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执法人员充分利用网吧监控平台和 “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等手段规范全县网吧的经营行为。再次, “扫黄打非”工作常抓不懈。结合贡山县的实际, 当地文化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专项行动, 清理音像市场, 收缴违法制售的VCD光盘100多张碟, 盗版书刊30多本, 有效遏制了违法音像制品的泛滥。
二、贡山县文化事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目前贡山县的文化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文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 贡山县文化系统内的职工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准也是参差不齐:一方面, 对于专业技术和一线岗位, 一些老职工难以胜任;另一方面, 对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 大多数同志是半路出家, 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 因此贡山县急需引进有扎实文化专业功底的专业人才。由于贡山县属边境民族地区,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演艺市场条件尚未形成, 艺术团走向市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 在目前的情况下, 应考虑培养当地自己的专业文化人才, 想方设法留住他们, 通过他们积极挖掘和整理贡山县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
(二) 文化事业的硬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关键词:黎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文化创意产业
前言
中国历史悠久,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和文化技能资源,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歌舞等各种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人文资源都是创意灵感和产品的重要来源。海南省是一个文化大省,旅游经济近年来发展繁荣,蒸蒸日上。黎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的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黎锦的市场化现状简介
1.黎锦的起源与现状。黎锦,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海南岛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是记录和传承黎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史书”。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黎锦传习所资金不足,天然纺料、染料缺乏,黎锦技艺复杂难学,传承人体系存在不足和保护意识欠缺,法规、政策不完善,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等。在市场商品中,由于黎锦制作成本高,出售价也高,推销困难大,使得黎锦产品吸引力弱,市场竞争力弱,黎族织锦技艺不断走向衰落。
2.保亭县黎锦的市场化的现状简述。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全海南黎锦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地之一。近年来保亭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发展绿色文化产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将黎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为民族风情体验产品、特色节庆旅游产品等文化创意产品。
但黎锦的现状不容乐观,现在真正的黎锦很少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海南旅游市场,目前充斥海南旅游市场的黎锦大多数为仿制的赝品。目前主力从事黎锦技艺工作的还是黎族妇女们。因为纯手工制作,生产周期长,因此价格也相应不菲。因后继无人,黎锦技艺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此外,黎锦还面临着缺乏原创性,品牌竞争力弱,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制度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黎锦的未来让人担忧。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力度,引导鼓励具有市场潜力的工艺美术行业等加快市场化进程,大力发展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二、黎锦市场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保护和开发黎锦的工作正在不断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黎锦市场化发展还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资金匮乏、设备落后。现在海南黎锦的主要纺织工具还是传统的踞腰织机,属于一种最古老的纺织工具,用这种工具织锦劳动量大,效率低,据盛达达黎锦工作室的卢经理介绍,一块长2.3米,宽0.3米的黎锦工作人员要10天才能织出来。用这种古老的工具纺织很难使黎锦走上规模化的道路。
2.缺乏创新。传统黎锦以表现黎族生产生活的场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现在黎锦依然是这些图案花纹,刻板的模仿,没有丢掉传统的包袱,图案上没有创新,产品单一。
3.保护意识淡薄,假货泛滥。目前真正传统意义上的黎锦在市场上已属凤毛麟角了。一些产品虽说是黎锦,但只是保留了黎锦的织造方式,无论图案还是材质都不能和传统的真黎锦相媲美。还有更差的其实根本不是黎锦,而是岛外运入的纺织品,旅游市场上充斥的多为此类。
4.后继缺人,原料匮乏。根据2005年海南省关于黎锦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纪录,海南省黎锦的主要传承人仅有47人,而且年龄最小的也已经37岁。如果今后黎族妇女不再学习了的话,以后黎锦这项古老的纺织技艺将无法再传承下去。另外就是黎族地区多年生的棉花在黎族地区也是零星分布,外来棉纱已经代替土棉纱,而且染色的植物也越来越少。黎锦传承人出现“老龄化”趋势;口传身授方式的不足以及黎锦的传承中没有文字与图案的记载;黎锦技艺复杂难学,黎锦传承人培养的途径单一等。
三、可行性建议和未来发展举措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需要社会的合力。
1.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打造海南黎锦品牌。每个方言的黎锦都具有原生态和原生地这些特点,我们只有认真地调查研究,挖掘整理,才能有效地抢救古老黎锦工艺,在此基础上,生产出原生态、原生地、“原汁原味”的传统黎锦。首先要观念创新,突破传统的包袱,使黎锦融入平常生活。同时,海南黎锦应树立品牌和信誉意识,讲求质量,争创品牌,树立形象是黎锦生产企业的必走之路。
2.民族地区学校,特别是高校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培养黎锦纺织人才。在学校设置黎锦学习与研究专业有很多优点。首先,可以聘任民间老艺人从教,在解决他们自身生活问题的同时把黎锦这项古老技艺传承给下一代,还可以在学习、研究黎锦的基础上创新黎族服饰。其次,要增加市县级黎锦传承人的数目,并使传承途径多样化。
3.政府重视,实施税收保护措施。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前,黎锦不曾有企业化的运作,税法对它也没有相应的解释,而按照现行税法,企业要纳双向税,这对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措施,使企业能健康发展。
4.出台黎锦保护的相关法律,使黎錦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目前市场上黎锦工艺品的赝品化是人们过度追求利益的结果,这种掠夺性的开发是涸泽而渔。只有保护真正的黎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才能促进黎锦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保护机制。
5.开拓市场。黎锦必须走向市场,而不是“等”人订货,必须主动出击。海南是旅游大省,我们应抓住这样的大好形势,生产出大量的黎锦工艺品投放到各旅游景区。笔者在保亭槟榔园景区的调查中发现,各种黎锦小工艺品深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所以黎锦开发的前景一片大好。一方面政府应从引导、宣传、组织和扶持黎锦市场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力避恶性竞争的干扰。二是强化市场管理与净化市场服务,完善市场功能管理与服务上的规范化、高水平。
6.企业和大学、科研所密切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通道,为黎锦的创新出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保证,可用派出去学习,请进来辅导等多种方法,全方位提高研发和生产骨干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文化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对保护和传承织锦工艺也能起到推动作用。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市场化经营困难和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前景令人担忧。市场化无疑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黎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性、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融资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通过对黎锦的市场化的现状和前景的研究探讨,可以深刻了解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并探索解决之道,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启发。(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海南民族研究所.越过山顶的铜锣声[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林毅红,程伟.嬗变.交融.创新——略谈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第3期.
[3]姚丽娟.黎族独特的民间手工艺术[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1卷.
[4]中国近代纺织史编委会.中国近代纺织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10.
浙政发〔2009〕73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进一步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财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是,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还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和历史紧迫性,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二、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动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弘扬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各族群众需求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备,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着力提升畲族文化,培育民族文化产业,把景宁畲族自治县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三、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建设好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文化中心”。各民族乡(镇)要建设集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综合性文化站,各民族村要建文化体育活动点。各民族乡(镇)文化站、人口聚集的民族村要建立图书流通点。大力推进数字文化下乡,加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和服务,形成县、乡、村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着力解决偏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扩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聚
居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力争有农户20户以上的少数民族自然村优先全部通广播电视,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区广播电视长期通、安全通。
(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尊重少数民族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支持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扶持和培育民族文化示范户。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力推广民族歌舞、器乐、美术、工艺品制作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精心组织少数民族各类民间艺术、表演艺术和竞赛竞技活动。要大力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办好“三月三”等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利用农闲、民族节日和集市,积极组织文化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和体育讲师团开展文化体育下乡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
(三)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普查、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务水平。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弘扬、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结对帮扶活动。要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逐步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和民族传统节日标志地,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加强畲族生态村保护和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强乡村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培育扶持一批文化畲乡以及畲族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字、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技术技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加强对畲族古籍、畲医畲药的普查、利用和开发。
(四)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利用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会展业、文化演艺业和工艺美术业等相关的产业。打造畲族传统文化特色品牌,开展畲族等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研发。培植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
(五)进一步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要重视少数民族文艺创作,鼓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特别是鼓励创作面向基层、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优秀作品,树立精品意识,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力度,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出精品、多出佳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项目,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作品的宣传推广力度。
(六)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对有突出贡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各级文化艺术院校招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对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的方式给予资助。各地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教育基金,用于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的培养。
(七)加大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现有文化专项资金要向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事业倾斜,保证有一定比例用于少数民
族文化建设,促进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省财政安排浙江省畲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200万元,该资金重点用于畲族文化建设、加强畲族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精品创作、文化活动、人才培养等,进一步加大对畲族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政府要关心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等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民族、文化工作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支持,形成合力,努力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我省文化发展现状
一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XX人杰地灵,文华昌盛。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屈原、毕昇、陆羽、李时珍、张之洞、闻一多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我省还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武汉盘龙城、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大冶铜录山古矿冶四大古文化遗址,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121.3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0418件),位居各省区市前列;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郭店楚简、云梦秦简等享誉海内外。我省戏曲剧种众多,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豫剧、南剧等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民间文化丰富,民间艺术、民间故事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二是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基础。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3个,各类博物馆96个,群艺馆、文化馆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180个。XX素有戏剧大省和文学大省之称,不少文艺作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许多文化人才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社科研究门类齐全、力量雄厚;我省是报刊大省,图书出版为全国六大出版中心之一;广播影视蓬勃发展,网络发展迅速,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近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文学作品、广播电视节目、新闻作品和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获得国家乃至国际各种大奖,获奖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三是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我省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步伐加快,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期刊、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据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9.8%,占GDp比重为3.58%。其中,据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的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81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我省还初步形成了《知音》、《楚天都市报》等一批优势品牌。
目前我省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地方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管理体制不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国有垄断的格局基本没有打破;运行机制不够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规模偏小,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薄弱。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对我省今后文化发展构成障碍和制约。
(二)我省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我省已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进入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大提高。这必将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二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已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文化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21世纪头20年,文化必将成为群众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传媒业、出版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朝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文化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空前多样,一些旧的艺术形态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文化生产方式日益更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电子传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国内外文化发展态势对我省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便捷。我们既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抢占我文化阵地、进行文化渗透的挑战,又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实力抢占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份额的挑战。同时,一些兄弟省市正在积极主动抢抓文化发展机遇,在文化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对严峻挑战,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显得极为重要。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富有荆楚地方特色的文化。适应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导向和强化服务相促进。充分发挥文化尤其是传媒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办刊,确保导向正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传媒的服务功能,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在服务中做大做强做优。
——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壮大XX文化。
(三)发展动力
——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转换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宏观管理。
——创新运行机制。正确区分文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扶持政策,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经营性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实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联合、兼并、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完善国有文化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确保国有文化在重要文化领域的控制力、竞争力;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放手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在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积极支持、鼓励和广泛吸纳非公有资本,并与其他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文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文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把XX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中西部文化强省。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中西部前列。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到2010年,全省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于中西部前列。
——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全省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稳定上升,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明显提升,达到全省GDp6%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市场开放有序。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区域分割、行政分割的市场壁垒逐步打破,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位居中西部前列。
——文化设施布局合理。以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集中力量在全省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文化区域特色明显。充分发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特色文化中心区域”和各具特色的若干文化带。即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浓缩了楚文化精华的江汉风情文化区域,形成以清江巴土民族民俗文化带、武当神农两山文化带、鄂东红色文化带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带。
——文化发展环境改善。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文化立法进程,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我省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文化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二)发展战略
——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增强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龙头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武汉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抓好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和宜黄、汉十沿线中等城市“三个层次”;在产业门类上,重点扶持传媒业、出版业、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四大门类”;在市场主体上,重点扶持XX日报报业集团、XX广播影视集团、XX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知音期刊集团、XX演艺集团等“六大集团”,并促进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联合重组。
——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扩大XX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XX文化的知名度。充分发掘我省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三峡文化、武当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民族民俗文化、武汉环东湖特色文化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文化;以辛亥首义文化、红(苏)区文化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以楚天都市报、知音期刊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文化。实施哲学社科、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等“四大文化精品工程”,带动全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普遍繁荣。
——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催生我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推动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加强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加强“XX‘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推出一批理论研究重要成果。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巩固现有优势学科,优先扶持体现XX特色的楚文化和辛亥首义文化、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研究,优先扶持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优先扶持理论前沿和理论创新的课题研究。
——强化理论普及。大力宣传和普及社会科学理论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积极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良好条件,加大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支持力度。
——整合社科资源。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发挥高校、党校、社科院、党政研究部门及民间社科研究团体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加强理论阵地建设,推出二至三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宣传栏目和刊物。加强课题规划,实行课题招标,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研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文学艺术创作
——打造文艺精品。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以迎接和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精心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出一至二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带动整个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认真抓好传统强项,加大支持力度,继续保持戏剧、中长篇小说、音乐、美术、杂技等项目在全国的重要影响与地位,形成XX最具优势的文学艺术名品和优势项目。积极推动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等的继承与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目。抓好“古今荆楚名人系列作品”的创作与生产。抓好演出、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完善工作机制。遵循文学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增强开放意识,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重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重点作品创作生产的投入,完善对重点作品论证、投入、效益评估等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实施项目招标制、政府采购订购、项目投资入股等办法。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巩固发展文艺评论阵地,办好文艺刊物。鼓励支持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按照市场机制,积极抓好影视剧等现代文化艺术门类的生产。精心组织优秀作品的宣传展示,扩大XX优秀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城乡文化建设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结合每个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华中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要根据“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XX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在都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提高品位、形成特色,努力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其他城市要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街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全国和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发展和引导集镇商贸文化、乡村假日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办好“XX农民文化节”。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继续开展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推进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活动,抓好文化扶贫工作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创建文化先进、示范县(市)为龙头,全面推进文化带(长廊)、“知识工程”等社会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在坚持标准、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到2010年,省级文化先进县稳定在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0%左右。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下基层进校园活动。办好“XX企业文化艺术节”、“XX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鼓励文企联姻、文化单位与群团合作共同承办社会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XX悠久灿烂的文化,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使遍布我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武汉等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本地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多个领域的联动策划、系统开发和系列发展,加强地区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XX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做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团体)、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的申报、审核和命名机制。
(四)文化馆站建设
加大我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到2010年,县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中等城市的市辖区建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有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中心户,在全省城乡初步形成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加快全省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形成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新建省图书馆,普及中等城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实行购书经费单列,保持藏书稳步增长。进一步建成由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加强文献信息综合服务。
——加快发展文博事业。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程,做好省级名城、名镇和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积极改善我省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修缮和保护XX的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重点加大对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和钟祥明显陵的保护力度。认真做好大治铜录山古矿冶遗址、荆州古城墙、当阳关陵、八岭山楚王族古墓群、荆门纪山楚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峡工程等建设工程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保护工作。开发利用辛亥革命遗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山舰等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建设一批有全国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对外文化交流
——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对外办广播电视、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充分发掘我省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抓好外宣精品生产,扩大XX在海外的影响。
——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做好“引进来”工作。通过举办大型文化节庆、宣传项目活动,将武汉国际杂技节、武汉国际旅游节、武当国际武术节、XX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暨龙舟拉力赛、荆州国际龙舟节、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李时珍医药节、孝感孝文化节、咸宁桂花节等活动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形成具有XX特色的高质量、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节,增强XX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把引进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同繁荣我省文化市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结合,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XX,让XX文化走向世界。
(六)广播影视业
——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按照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要求,将XX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频道和XX电视台的XX卫视频道办成既有权威、又有影响的精品频道。推出3-5套在中央数字电视平台播出的付费电视节目品牌。重点推出4-5个体现XX卫视公益特色的品牌栏目。力争每年完成1-2部影响广泛、效益明显的精品广播剧或电视剧。
——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近三年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资产的整合,实现全省全程全网、省市县三级贯通的网络管理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营运体制。重点做好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的覆盖率,进一步建成并完善全省统一的宽带、双向、高速HFC有线广播电视网。在现有覆盖手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和数字微波等新的覆盖手段,到2010年,实现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98%左右,其中贫困山区覆盖率达到91%左右。
——加快数字化建设。尽快开办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建立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运营新体系,2010年前,实现我省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平移。建立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全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整链;建立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开展交互式业务,全方位实现电视、广播节目的互动。大力发展卫星电视、地面移动无线电视,完成我省主要城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以及高清晰度电视的试点工作。
——积极开发广播影视产业新领域。继续强化广告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开发数字电视等新兴产业,使网络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跟进、大力开发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流媒体等对广播影视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整合全省广播影视制作资源,建立制作基地,将XX建成全国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制作中心之一。
——推动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建设。推动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特别是省与市州县电影公司的资源重组,鼓励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间的兼并联合,推行院线制建设,实现院线经营品牌化。打造“银兴”和“天河”院线品牌。以XX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为核心,组建“XX银兴电影集团”,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组合,逐步向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拓展。推行影院星级评定工作,加大对国产优秀片的宣传、放映力度。
——组建并完善XX广播影视集团。以XX人民广播电台、XX电视台为主体,在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以电视广播为主业,组建拥有多种媒体、经营相关产业的广播影视集团。积极推动以省广播影视集团为龙头的全省广播影视资源的优化整合。
(七)出版业
促进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把XX建成全国有实力的出版发行中心之一。到2010年,全省出版行业综合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国前10位水平。
——图书、电子、音像出版。以抓好国家重点选题规划图书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包括畅销书群、常销书群和引进版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出版资源。每年形成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出版物。继续加强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工作,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集中力量规划、组织、协调国家新课标教材的开发工作,使鄂版新课标教材占有一定份额。加大对音像、电子出版的投入,扶持发展、出版一批能形成品牌、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
——印刷、复制业。继续加大治散治滥力度,进一步优化全省印刷业结构。推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XX新华印刷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适度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印刷,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注意发展外向型印刷加工业,引导印刷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格局。加大对光盘复制业的投入,在XX东湖光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生产规模。组建音像复录公司,重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音像制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
——发行业。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努力建立以XX出版文化城为龙头,以中心城市图书城、图书超市、交易市场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为纽带,以综合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和便民店为基础,国有书店和社会投资主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出版物发行网点新格局,并尽快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立足本省、辐射周边省市以至全国的出版物物流体系。以XX新华书业公司为龙头,以各地新华书店为主体,通过采取直营连锁、专业连锁及特许加盟连锁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争取用2-3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出版物连锁经营网络,并积极向外扩展。推进报刊发行连锁经营,逐步建成由连锁店、报刊亭和投递网络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在出版环节,建立符合现代出版要求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在印刷环节,围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大技术开发革新力度,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在发行环节,实现80%以上的市县新华书店数字化管理并与XX省新华书店联网,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上书店。积极开发生产新的出版媒体,具备成熟的DVD-ROM等的出版和复制能力。大力发展网络出版,开发出版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和期刊。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出版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组建并完善XX长江出版集团。集团以XX省出版总社为核心(母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以省出版总社所属企事业单位为紧密层,吸纳省内若干高校出版社和一批省内期刊参加,形成松散层,逐步建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区域性出版集团。通过组建集团,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形成出版、发行、印刷三大支柱,提高XX省出版产业集约化经营能力,扩大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
(八)报刊业
实现XX报刊业由大省向强省跨越,到2010年,力争报刊业综合实力居中西部前列,排在全国第一方阵。
——进一步优化报刊结构。在报刊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我省报刊结构,打破报刊资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的格局,建立“合竞”发展的机制,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报刊资源。进一步调整报刊种类、布局,大力发展面向市场、以读者自费订阅为主的报刊,进一步治理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鼓励市州报刊并入省报刊集团。
——加强报刊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报纸、期刊品牌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和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XX日报》、《长江日报》等报纸形成党报品牌,推动《楚天都市报》等报纸形成市民生活类报纸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打造“XX期刊方阵”,重点建设《知音》系列、《今古传奇》系列、《小学生天地》系列、《特别关注》系列、《爱情婚姻家庭》系列、社刊工程系列等六大系列;重点培育《知音》、《今古传奇》、《小学生天地》等期刊品牌,争取形成有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的品牌期刊群。
——推进、完善报刊集团建设。积极推动XX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知音期刊集团建设。XX日报报业集团要以“打造强势媒体群,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合理配置媒体资源,实施“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战略,实行多品牌、跨区域扩张,构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格局。支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做大做优所属报刊。促进知音期刊集团建设,支持知音杂志社“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推动其将知音杂志及“媒体产业群”和“多元产业群”做大做强。
(九)文娱演艺业
以组建XX演艺集团为重点,不断开拓文娱演出市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娱演出业,鼓励多种形式领办文娱演出业。努力增加文娱演出业在文化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艺演出业。以艺术院团体制改革为契机,形成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良好运行机制,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XX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叫响又叫座的文艺精品。积极发挥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和演出中介机构的作用,拓展省外、海外演出市场。
——文化娱乐业。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不断开发新的娱乐服务项目,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使娱乐场所成为低消费、高品位、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
——艺术培训业。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抓好少儿学艺、青年就业、中老年健美健身及其他相关社会培训教育活动。
——艺术品业。遵循艺术品创作生产规律,扶持培养工艺品大师和特殊优秀人才,扶持建设工艺品研发机构,重点发展孔雀石、绿松石、青铜、刺绣等传统工艺,开发名品新品。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畅销品牌。建立若干专业性的艺术品市场。建立健全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保护国家、企业、个人的合法利益。
——会展业。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大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产业化。充分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加快建设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举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重大会议和展览活动。主办“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博洽会由“文化形象展示”、“文化产品展销”、“文化项目招商”、“文化发展论坛”、“文化艺术展演”五个部分组成,每1-2年举办一次。构筑以武汉为中心,襄樊、宜昌、荆州、黄石等城市为主干的会展业群体。
(十)文化旅游业
——打造XX旅游文化精品。精心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将武当山建成我省山岳景观和道教文化旅游名品,将明显陵文化遗产旅游建成荆楚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产品。着力打造荆楚文化精品旅游产品,将秭归的屈原故里与屈原纪念馆、江渎庙建成屈原文化的重要景观点。将XX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建成楚文化馆藏文物观光旅游的龙头,建设好荆门“楚文化公园”,开发和提升楚国宫廷文化、音乐舞蹈和影视产品,增加楚文化游览的吸引力;将武汉东湖磨山楚城、江陵纪南城遗址、八岭山楚王族古墓群、纪山楚墓群等楚文化资源开发成楚文化精品景观。突出我省楚文化发源地的文化优势,开发1-2个楚文化节庆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神农架生态文化和三国文化旅游精品,并使之成为拳头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清江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江汉平原湖区渔文化,以及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杂技、特色饮食文化等。着力打造古代宗教文化旅游精品,培育以武当山、归元寺、宝通禅寺、玉泉寺、五祖寺、广水观音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精品。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增强革命纪念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
——推进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发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国内一流或世界一流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建设高品质、大容量的旅游文化吸引物,抓好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特色旅游购物与餐饮场所、会展和节庆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加快现代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博览中心、体育竞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政园林广场的规划建设,不断提高武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武汉建设成华中乃至国内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加紧规划,将襄樊、荆州建成三国文化和楚文化旅游名城,将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文化旅游名城,将随州、钟祥等建成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改革文化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双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宏观上将文化部门的文化事业管理与旅游部门的旅游行业管理相结合,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机构;在微观上界定好资源的所有权、监督管理权、开发经营权和收益权,促进旅游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开发。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重点抓好相关旅游区域以及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文学、影视或演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不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文化含量。同时,抓好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工作。适时组建“XX文化旅游集团股份公司”,通过市场方式,整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
(十一)信息网络业
到2010年,力争XX文化信息化建设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整合网站资源,打造名牌网站。建立、完善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促进网站的有序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重点建设“荆楚网”和“长江网”,形成以重点网站为主,省直和武汉市各媒体网络版及市州新闻网页为辅的全省新闻宣传网络平台。
——加快文化信息化建设。根据政府业务需要,抓住电子政务商机,逐步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适用技术对文化行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力发展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等,大力发展一批从事教育软件和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制作的专业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视听产品、影视动漫画、游戏软件等数字化新品,重点将武汉建成中西部教育软件和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基地和光盘生产基地。
——推动网吧连锁经营。强化对网吧和经营性网站的管理,引导和鼓励网吧连锁经营。到2010年前,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网吧企业,使规范化、规模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连锁经营企业成为网吧行业的市场主体。
(十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加大国家投入”,经营性文化产业“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的原则,采取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并建成一批大型文化建设项目。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省重点建设省博物馆(二期工程)、省艺术馆、XX省图书馆(新馆)、楚天传媒大厦、XX广播大楼、XX广播影视城、XX出版文化城(后期工程)以及武汉琴台月湖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工程。对其它文化工程建设,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持。在文化产业园建设上,重点在武汉、襄樊、宜昌等地引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技术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当地政府要从规划、土地、税收、环境、服务等方面对产业园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
五、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提高认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牢牢掌握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宣传内容的终审权。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工作,自上而下依法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
——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关的规划或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对各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全省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各地各单位要明确责任人和目标,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具体落实。全社会都要形成贯彻落实《规划》的浓厚氛围和有效合力。
(二)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按照中央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按规定及时足额返还文化单位所得税和增值税,社会力量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享受有关“捐赠抵税”政策,继续实施扶持电影事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项目(包括转制文化单位)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财政投入。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落实对我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与省级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对老少边穷库地区和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调整政府投入结构,完善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基本预算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对于文化改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建立“XX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事业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在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的文化领域,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对文化的投资。通过文化产品与项目“博洽会”和“招商会”等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我省文化产业,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设立“XX省文化发展投资资金”,扶持我省重大文化项目。
(三)加强文化法规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
——加强文化法规建设。把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法规体系。着力制定符合我省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文化法规,修改完善XX省出版物、音像、文化娱乐等市场的管理条例,适时研究制定关于我省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加强文化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强化管理部门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调控职能,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充实文化市场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进口文化产品的管理,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文化环境,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吸引、用好高层次文化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加快制定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引进文化人才等政策,坚持选拔文化人才到省外或国外进修、观摩、学习深造,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师,形成文化名人梯队阵容。
——培育文化人才市场。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改革旧有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单位所有向人才社会所有转变。发挥文化群团的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人才中介机构。通过人才中介机构,建立XX省文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为了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由文化资源富市向文化大市的跨越,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涵盖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方面。
一、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精心组织实施了文化精品、改革创新、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工程,全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发展目标,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 一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昆明已有124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景名胜比比皆是。以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为特色的古滇文化;以滇池、石林、安宁温泉等国家级风景区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多元民族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间文化;以护国首义和抗战史实为代表的近现代历史文化;以郑和、聂耳和云南讲武堂、西南联大著名人物为代表的名人文化等异彩纷呈,影响广泛。
昆明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5项。其中有距今3万年的龙潭山古人类遗址;有出土滇王金印和大量青铜器的石寨山、天子庙等古墓群;有雕刻精美的大理国地藏寺经幢;有唐代初建、元代扩建的圆通古寺;有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的筇竹寺五百罗汉;有明代用青铜浇铸的太和宫“金殿”;有大观楼内清代孙髯翁所作饮誉海内外的“古今第一长联”;有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里和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居。
云南是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民族文化共生带。昆明是多民族省份的省会城市,云南25个少数民族,在昆明都有分布。各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传统、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体育节庆、民歌舞蹈、美术戏曲等等,特别是具有昆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滇剧、花灯等戏曲剧种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这些人类不同文化形态的活化石,为我市文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昆明是国家首批公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气候宜人,四季花开。全市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旅游区40多处,重点名胜古迹100多处。并先后举办过中国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国际文化旅游节、昆交会、世博会等大型节庆会展活动。1999年被联合国提名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2003年获得“中国最佳人居特别奖”。
昆明是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通信、交通枢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多民族省份的省会,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现代文化资源及文化、科技人才,占有全省近一半的文化消费市场,有着突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和都市文化等四大特色优势。
二是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文化活动迈上新台阶。我市组织创作的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获国家首届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和中国戏剧节8项大奖;民族歌曲《打歌》获“五个一工程奖”;《小孔雀》、《榕树夕照》等获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文学作品《红嘴鸥的寻觅》、剧本《青铜魂》荣获文学奖;大型民族歌舞《阳光大地》、交响乐《彩云音诗Ⅰ》获“十六大”新剧目展演新剧目奖;《斑色花》、《布朗花》、《象角鼓》等12个民族歌舞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均受嘉奖;《彝童戏春》、《山茶蕾》、《比比高》等5个少儿舞蹈也相继在全国获取殊荣;《路南大叠水》在美国、加拿大展览中获铜奖;滇剧《陈圆圆与吴三桂》分获国内、省内奖项。
“十五”期间,我市相继举办了残疾人艺术汇演、小戏小品曲艺调演、少儿音乐调演、第十二届全国书市、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展等群众文化活动。各县(市)区群众文化活动也蓬勃发展,如盘龙区的“盘龙江艺术节”、五华区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官渡区的传统金殿庙会、嵩明县的苗族花山节、宜良县的阳宗海民歌节,以及郊县区歌手大奖赛和各县(市)区举办的“迎接新世纪”等系列活动,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歌舞、风俗、工艺品、节庆。绚丽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已在我市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闪耀在昆明城乡。三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目前共有公共图书馆17个,各类博物馆3个,文化馆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67个,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共建站1486座。文物保护事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三个文明”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5项,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7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49项,市级重点保护文物35项。2003年投资近3000万的市文化艺术生产基地即将投入使用,昆明市图书馆金牛社区分馆成为全省第一家社区分馆,筹资 1000万元装修改造的昆明剧院及滇港合资的新昆明影城、昆明会堂重新装修完成,全面投入使用。广播影视蓬勃发展,广电网络发展迅速,已拥有90余万收视用户。近年来先后有一批文艺精品、广播电视栏(节)目、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各种大奖。
四是专业文化队伍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我市先后制定了《昆明市文化事业人才培养五年规划》、《昆明市优秀艺术作品奖励试行办法》等措施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人才创作的积极性。一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全市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全市文化事业单位(含县、市、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01人。通过在岗人员的培训和进修、重点院校的送培等方式,使专业技术队伍的文化结构有所提升,目前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15人,占47.2%。文化艺术人才的总量有所增加,整体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行业结构向合理布局发展。
五是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十五”期间,我市牢固树立“文化营销昆明”的理念,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艺术表演团体的优势,尝试市场化商业演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市民族歌舞团的大型歌舞晚会《阳光大地》在我市率先商演,演出三场,收入达16万;市花灯剧团的大型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目前已演出35场,演出收入达105万元;方言喜剧《支花篮》演出收入123万余元;全市各专业剧团共完成演出场次2125场,经济收入673万元,观众232万人次。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连续几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左右,每年上缴税收600多万元。
按云南省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进行统计,2003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2.9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5.73万,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7.5%。其中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及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的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4.59亿元,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和其它文化服务构成的“外围层”实现增加值13.93亿元,由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形成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4.44亿元。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均产出比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003年文化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平均为4.34万元/人(不含个体、私营),低于第二产业6.55万元/人,高于第三产业3.48万元/人。由此说明,我市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已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六是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2004年8月召开的“昆明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员大会,是昆明有史以来第一次高规格、大范围的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市电影公司作为省、市改制工作的试点单位,已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到民营企业的一步性跨越。
七是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取得突破。“2004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昆明签约10余个项目,金额达10多亿元,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实施。2004年12月18日举行的“首届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涉及影视、网络通讯、文物保护开发、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吸引了国内外30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展位数达360多个,签约项目45个,签约金额达11.58亿元,吸引国内外观众9.2万人。充分体现出参展规模大、文化底蕴深、活动亮点多、签约项目广的“四大特点”,达到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交易洽谈、展示博览、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的目的,促进和推动了昆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十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指令性生产方式形成的重事业轻产业、重评奖轻市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三重三轻”现象尚未根本消除。对文化社会、经济的双重属性认识不足。缺乏市场意识。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2、文化体制滞后。文化管理体制的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对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的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中介机构及经纪人不足。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缓慢,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普遍缺乏活力。
3、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投资渠道过度依赖于政府财政,吸纳社会资金的办法不多,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支持不够,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程度低,文化的资源优势还未有效地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4、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不合理,建设滞后。昆明文化基础设施弱、小、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规模、建设标准等方面不适应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城市发展中市民的文化需求。
5、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目前昆明文化产业大多属于复制或消费型,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综合实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和辐射带动面宽的大型综合文化项目。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发展还不均衡。
6、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管理、经营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管理、经营人才、文化经纪人、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奇缺,现有文化人才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瓶颈制约着我市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
(三)我市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创造了良好机遇。我市在基本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后,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比重也相应提高。本世纪头20年,文化必将成为群众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传媒业、出版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朝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决策之后,又在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都作出了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并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安排。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为昆明市文化发展确定了内涵,而现代新昆明建设,又将为昆明市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昆明作为云南乃至中国西南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促进昆明逐渐发展为区域性国际城市,为昆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和逐步走向国内、国际舞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4、当代高新技术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先进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建设的空间,而且也对文化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文化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使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空前多样,一些旧的艺术形态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而文化生产力将朝着以新知识、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5、国内外文化发展态势对我市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便捷。我们既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抢占我文化阵地、进行文化渗透的挑战,又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实力抢占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份额的挑战。同时,一些兄弟省市正在积极主动抢抓文化发展机遇,在文化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对严峻挑战,加快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显得极为重要。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挥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紧紧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昆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春城”、“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大城市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机制。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全面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在占领市场中同时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在完成产业项目中同时实现事业发展目标。
——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相衔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以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革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广泛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管理模式,大力建设富有昆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政府引导和市场运做相协调。强化政府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扶持,努力营造打造文化品牌的环境,加速把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分类指导和有序推进相结合。文化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部门的差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统一起来,把增强微观竞争力与提高宏观控制力统一起来。有序推进。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我市文化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大市。2007年,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同分类、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010年,做到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以上,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西部城市前列。
(二)发展战略
——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加快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形成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有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龙头带动战略。加大对昆明市文化优势企业和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向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扩大昆明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昆明文化的知名度。
精心打造“六大文化品牌”,即以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为特色的古滇文化;以护国首义、红军长征和滇西抗战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以25个少数民族风情风物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以滇池、石林、安宁温泉等国家级风景区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郑和、聂耳、讲武堂和西南联大著名人物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现代传媒、文化娱乐、艺术演出、都市商业文化为代表的都市文化。
实施文化旅游、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民族工艺、歌舞戏剧、图书报刊 “六大文化精品工程”,带动全市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普遍繁荣。——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积极利用信息化、自动化等现代技术改革创新传统文化形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大对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有力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地发展。
——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政府对文化的管理逐步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由直接管理过渡到行业管理。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转换为企业,除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极少数院团外,一般专业艺术剧团转制为企业。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国有艺术院团改革,以收购、入股、重组等方式改造和兴办演出团体,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加大财政投入与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相结合,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换,推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在做好公益性文化保障服务的同时,利用自身独特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其收入主要用于文化事业发展。
(二)城乡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结合昆明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要根据建设 “云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
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继续举办好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办好“昆明农民文化节”,继续开展好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县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完成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左右,其中贫困山区覆盖率达到91%左右。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为龙头,全面推进文化带(长廊)、“知识工程”等社会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扶持五华区、石林县建成特色文化县(区),西山区建成县(区)域文化示范区,2010年,市级文化先进县稳定在全市县(市、区)总数的50%左右。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办好“昆明企业文化艺术节”、“昆明学生艺术节”等活动。鼓励文企联姻、文化单位与群团合作共同承办社会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做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做好昆明花灯、滇剧的传承工作,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重点培植昆明百龙闹春、石林火把节、晋宁秧佬鼓、嵩明龙狮、呈贡板凳龙、富民小水井苗族合唱团、东川汽车越野赛等民间民族文化活动,使遍布我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昆明主城等中心区域为龙头,以本地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多个领域的联动策划、系统开发和系列发展,打造省内外文化会展、汇演,创作和制作中心平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昆明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
(三)文学艺术创作
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精心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出一至二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积极推动滇剧、花灯、民族歌舞、民间民族音乐等的继承与创新,继续保持昆明民族民间艺术创作在全国的重要影响与地位。
遵循文学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营造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增强开放意识,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重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演出、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巩固发展文艺评论阵地,精心组织优秀作品的宣传展示,扩大昆明优秀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昆明实际,市场先导与事业目标相协调,加大国家投入与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相结合,采取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方式,完成聂耳音乐厅、郑和文化园、市博物馆(二期工程)、昆明美术馆、万人体育馆、民族文化娱乐城、昆明一套电视节目卫星播出、城区数字化电视转换、文庙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的建设。
为适应呈贡新城区的发展和大学搬迁的需要,加紧进行呈贡体育馆、昆明市图书馆迁入呈贡新城区建设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馆改造为市少儿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满足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全市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强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的建设,形成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推广昆明图书馆金牛社区分馆的经验,争取每年建立1—2家社区图书馆,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立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
各县(市)区要结合全省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做到县以上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力争到2010年各县(市)区都有体育场(馆),各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市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上,各级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在西山、安宁、东川、晋宁、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地积极引进、建设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如安宁的玉龙湾影视基地、东川的泥石流赛车场、嵩明的赛车场、晋宁的郑和文化园及滇池草海公园。当地政府要从规划、土地、税收、环境、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五)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相应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扶持做强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环境,除国家明令禁止的文化领域外,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印刷、会展、中介服务、体育、网络制作、文物拍卖等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的优势企业,积极支持其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打造文化品牌,尽快做强。
建设具备全省及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把 “昆明市文化艺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成为我省最大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和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体系较为完备,结构合理,竞争有序,市场繁荣,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局面。
结合昆明资源分布及发展现状,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现代传媒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和文化信息服务业,形成以重点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六)文物保护和利用
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完成市博物馆的二期建设,加大对讲武堂、聂耳墓、大理国地藏寺经幢、金殿、筇竹寺五百罗汉、金刚塔、石寨山古墓群的保护力度,重点抓好护国运动遗址、红军长征路、“驼峰航线”、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等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建设一批有全国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标示“历史文化名城”史迹,使潜化资源发挥显性效益。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保护工作。做好名城、名镇、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文物保护工作制度,积极改善我市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市现有的7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全面的维修和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排除险情,市级和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险情基本解除。
(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积极拓展与省外、国外的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谊联系。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及邻近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加倍重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大力开发国内外文化市场,增大我市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吸引大型跨国文化企业来昆开设分支机构,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扩大昆明在海外的影响。继续办好“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舞蹈节”,按照我市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市音乐家协会的合作计划,把“聂耳国际音乐节”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盛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技术和管理,支持我市传媒与国外知名媒体开展合作和境外媒体到昆明拍电影、办频道、制作节目。利用昆明的气候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引进知名作家、导演、演员来此度假、创作、拍摄,打造 “玉龙湾影视基地”品牌。通过举办大型文化宣传、节庆和会展活动,扩大“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聂耳音乐节”等活动的规模,提高其影响和档次,增强昆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把引进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同繁荣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结合,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昆明,让昆明文化走向世界。
五、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一)产业布局
根据最新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现代新昆明“一湖四片”的总体规划和滇池周边新城区发展特色及规模,结合昆明现有文化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优化配置、全面规划、突出特色、面向世界、挖掘资源、打造品牌的思路,在未来五年中,昆明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14644”的构架,即“一带、四圈、六中心、四片区、四基地”。
1、“一带”,即环滇池古滇历史文化带。以滇池为中心,滇池南岸和东岸为主,北岸和西岸为次形成古滇主文化圈;以滇池周边县区的官渡羊甫头、安宁太极山、宜良纱帽山等古墓地形成次文化圈。组成集旅游观光、考古文化展示、历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古滇历史文化带。
由市统一规划,分片建设,统一整合包装古滇文化的以下资源:
——滇池南岸:晋宁县夕阳“恐龙之乡”的恐龙足印化石和恐龙骨架化石,上蒜乡新石器古遗址、新街乡新石器贝丘遗址、石寨山遗址及古墓群;昆阳镇清代古城址、化乐乡青铜时代古墓葬,昆阳镇郑和父亲马哈只墓碑、晋城镇清代古建筑、晋城盘龙寺、上蒜乡观音洞壁画;
——滇池北岸:官渡区官渡镇螺峰村新石器贝丘遗址、始建于元明清的东郊滇阳驿,金马镇云山村晋代古墓葬;官渡古镇建于南诏、元、明、清古建筑群妙湛寺金刚塔、文明阁、孔子楼等; ——滇池东岸:呈贡大渔乡旧石器洞穴遗址、龙城镇新石器贝丘遗址、龙街乡汉代冶铸遗址、龙潭山昆明人遗址;天子庙战国墓、小松山、石碑村古墓群、马金铺汉代古墓群,洛羊镇晋墓、文庙大成殿、古城魁星阁等;
——滇池西岸:西山区海口5亿3千万年前的“海口鱼”化石,海口白塔村新石器贝丘遗址,碧鸡山和近耳山之间古驿道,黑林铺大团山青铜时代墓地,碧鸡镇古建筑、杨升庵故居、徐霞客纪念馆、华亭寺、太华寺、筇竹寺等;
通过深度挖掘整理古滇文化的起源、流传等灿烂和神秘的历史资源,展示古滇青铜文化在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位置和绚丽多彩的工艺,拉动旅游业、影视业、会展业的发展。
2、“四圈”,即历史及宗教文化圈、少数民族文化圈、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圈、康体休闲文化圈。
——历史及宗教文化圈。以东西寺塔、金马碧鸡坊、大观楼、金殿等古代历史标志性建筑,形成古代历史文化圈;以护国广场、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校址、聂耳墓、朱德故居等近现代历史标志,形成革命历史文化圈;以圆通寺、筇竹寺、盘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寺院、教堂,形成昆明独特的、多教共处的宗教文化圈。
通过系统展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的历史文物、历史旧址和宗教场所,凸现昆明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氛围,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和观光价值,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昆明旅游,拉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圈。以云南民族村、石林风景区、九乡风景区、七彩云南、昆明城市广场为五个主要平台,整合展现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歌舞、民族民间工艺、服饰、餐饮,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圈。增大民族文化展示效应,烘托少数民族文化气氛,使游客到昆明就可感受到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延长旅游消费链。推动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圈。整合昆明市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区,及昆明市所辖县域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文风情资源;开发禄劝、东川、寻甸、宜良等县的森林、地貌、山川等自然生态资源;盘活石林、嵩明、富民等县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扩大安宁“金色螳川”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综合节庆活动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依托呈贡的鲜花、蔬菜、水果;富民的田园风光和水果蔬菜;宜良的野生菌、烤鸭;寻甸的牛羊、嵩明的鱼等,使观光农业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打造“昆明人的后花园”农业生态文化品牌,形成昆明市郊及所辖县域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圈。以推进昆明优质的自然风光资源向文化经济优势的转变,拉动昆明周边县域经济发展,丰富昆明城内外的文化环境,促进昆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农民进入小康社会。
——康体休闲文化圈。依托已成型的滇池旅游度假区的康体休闲娱乐度假设施,整合现有的康体休闲场所,配套建设体育产业设施,综合性开发体育市场,使昆明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多功能、高附加值的体育赛事服务、体育用品生产、体育产品营销的区域性国际竞技体育比赛场和训练场、康体休闲文化区。
利用优质高原训练场的不可替代优势,通过国内外运动队体训,国际顶级体育竞技比赛、出租国际体育赛场等形式,提升滇池旅游度假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运动队和旅游者来昆明运动康体、休闲度假,并相应引导现代城市人康体健身和休闲度假消费,使康体休闲成为昆明现代城市消费文化中的一个新亮点。
3、六中心,即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国际商贸会展文化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休闲度假娱乐中心、歌舞艺术演艺培训中心、影视音像娱乐中心。
——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发挥昆明省会中心城市集散地的优势,整合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交易,建设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前店后厂,吸引云南各地区民族民间工艺和艺人入场制作和交易,开发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如玉石加工、金泊打制,以及陶器、石雕、手工刺绣、蜡染、编织、剪纸、彩绘、皮影、竹木器等民间工艺制作和交易,逐步完善市场,形成品牌,使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国际商贸会展文化中心。以昆明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为主,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培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市场洞察力和运作能力的专业国际策展、会展公司及会展经纪人。依托专业会展公司,不断拓宽国内外会展市场,引进世界一流的国际会议,重点经营好昆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昆明国际花卉博览会等会展品牌,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扩大昆明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为国内面向世界的主要展会中心之一。——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产品交流和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充分利用昆明邻近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在昆曼、昆河经济带的建设发展中,增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交流联系。通过与现有14个国际友城的友好往来,构筑起有效的文化交流桥梁,通过国际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交流和交易,开拓昆明国际文化市场,扶持文化产品出口,抓好外宣精品的生产,扩大昆明在海外的影响。
——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酒吧、茶吧、夜总会、SPA、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开发和完善休闲度假娱乐市场,丰富市民和来昆游客的夜间休闲消费内容,形成昆明独具特色的夜生活和现代都市休闲度假和娱乐产业群,丰富昆明旅游业的内涵。
——歌舞艺术演艺培训中心。依托昆明市艺术生产基地、市及各县(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和市属专业表演团体开展艺术演艺培训;成立昆明市舞台美术中心和舞美加工厂,提供大型文化活动演出的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把歌舞艺术表演市场从舞台延伸到舞台之外,实现艺术培训、歌舞表演、舞台美术制作产业化,建成全省最大的与表演相关的舞台设计制作、表演培训产业链。整合昆明会堂、昆明剧院、春城剧院文化设施资源,使之成为昆明市戏剧、音乐、歌舞演出和艺术培训的中心。
——影视音像娱乐中心。引进沿海地区及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鼓励民办企业资金进入音像制造业,政府扶持与民办资金投入结合,整合摄影、传统及数码冲印、摄像编辑及影院资源,做大现有的影视音像文化消费市场和影视娱乐文化市场,力争在3到5年内建成一个集编辑、制作、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影视音像实体。
4、四片区,即金碧、景星老城市井文化片区,都市时尚休闲文化片区、饮食消费文化片区、温泉休闲度假文化片区。
——金碧、景星传统文化片区。在下穿金碧路的基础上,整合金碧路、书林街、东寺街、东西寺塔步行街10余万平方米地域内的商业资源,利用仿古建筑群形成的独特氛围,形成汇集全省名特小吃、民间工艺品及土特产品,间或布予茶肆、酒吧,并在金碧广场、近日楼设置演出场所的休闲文化城,使其成为类似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似的旅游及夜间消费场所。对以景星街花鸟市场为中心的景星街、甬道街、文明新街、文庙横街、文庙直街、光华街实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昆明独树一帜的文化窗口、最具民俗风情和本土传统文化的市井文化片区。并与金碧休闲文化城相结合,互有分工、相互促进,共同集成为全省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产品交易和集散地;本土民族民俗文化窗口;传统小吃、餐饮文化经营场所;茶文化休闲区、花鸟鱼虫市井休闲文化的展示和交易地;老昆明“一颗印”建筑民居旅游观光区。主要发展民族工艺美术品加工制作业、民族民间工艺品零售业、茶叶零售、茶馆消费、餐饮业、旅游业等。
——都市时尚文化休闲片区。以现有的昆都、翠湖、钱局街、文化巷、同仁街、创库艺术文化社区为主,逐步向四周延伸,形成昆明都市时尚文化生活的夜场,与老昆明传统市井文化相对应,表现昆明朝气勃勃的现代都市市井文化。
构建昆明都市时尚休闲文化聚集区;来昆游客夜间文化娱乐休闲、观光购物活动区;本地居民夜生活娱乐文化活动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交易区、时尚流行服饰文化商业区、茶文化酒文化传承区、本土文化与外来语言文化交流区、传统小吃餐饮文化区、民族节庆活动展示区等。
——饮食消费文化片区。以城北的北大门餐饮一条街,城南的滇池路餐饮一条街为主线,网连祥云美食城、新迎小区美食片、关上餐饮片区、西苑路滇味特色片、昆明郊区农家饭等餐饮区域。通过扶持鼓励和规范发展,逐步形成以世博吉鑫园宴舞为代表的“餐饮+歌舞”;以金碧春、老房子、石屏会馆为代表的“民居+餐饮”;以云南人家、僾伲山庄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餐饮”等一批特色化、品牌化的餐饮文化片区。
——温泉会务与度假休闲文化片区。整合安宁温泉、宜良汤池的各类度假村、疗养院的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资源,包装温泉周边的曹溪寺、法华寺、历代名人石刻等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企业家会议必备度假功能的国际惯例,利用独特资源,打造“昆明温泉会都”品牌,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中小型会议来此举办,形成昆明温泉会务与休闲度假文化片区。主要发展会务服务业、旅游度假业、疗养度假业、餐饮业、洗浴业、酒店业、娱乐业、旅游商品交易等。
5、四基地,即互联网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生态绘画摄影基地、文学创作基地。
——互联网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发挥昆明中心城市具有的高科技聚集、人才集中、信息中心的现代城市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引进、培养一批从事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动漫制作、教育软件、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制作的专业公司。研制、开发家用新型娱乐产品,瞄准这类产品需要提升、换代的市场空间,奠定基础,再根据社会需求扩张其内涵,逐步培植和完善市场,争取用3~5年时间,使昆明成为全省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动漫技术的研发、制作、培训、服务基地,开拓全省各地市场空间。
——影视拍摄基地。以玉龙湾东南亚拍摄基地和老昆明拍摄基地为基础,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引导滇池旅游度假区的“魔幻影视城”招商引资项目及昆明电视台的“昆明现代影视城”就近建设,通过集群化发展,形成影视拍摄及娱乐休闲产业聚集区。
——生态绘画摄影基地。依托“昆明国际摄影双年展”会展平台,充分利用昆明的金色螳川、东川红土地和泥石流等自然、人文资源,构筑昆明生态绘画摄影基地。邀请、吸引世界著名绘画、摄影大师和世界各国的画家、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来昆明开办讲座、采风和创作,并配套举办“世界全新摄影设备器材博览会”等活动,逐步提升“昆明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品牌效应。
——文艺创作基地。充分利用昆明适宜避暑消夏度假的气候优势,鼓励民营企业兴建“昆明21世纪作家村”,吸引中国著名作家和云南著名作家入驻,逐步形成昆明作家创作、出版、发行一条龙的文艺创作基地。以名人效应,优质服务,优良的环境,催化本土作家人才的成长,带动昆明地区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提升昆明在全国中心城市中文学创作的知名度。
(二)主导产业
根据《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昆明市文化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态势,未来5年将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现代传媒业、艺术教育培训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九大产业,并与相关产业关联互动,推动昆明市的文化产业走向集团化、规模化。
1、广播影视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业、电影及影像制作业。重点扶持昆明电视台、昆明人民广播电台的产业发展。
——昆明电视台和昆明人民广播电台要探索节目制作与营销新机制,将可面向市场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在未来5年中,逐步建立保障正确舆论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节目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广播电视为主,组建拥有多种媒体、经营相关产业的昆明广播电视产业。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积极开发广播影视产业新领域,在强化广告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按照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要求,打造一批全国广电名牌栏目和节目主持人,推出3~5套在中央数字电视平台播出的付费电视节目品牌,力争每年完成1~2部影响广泛、效益明显的精品广播剧或电视剧。扩大昆明广电知名度,努力使昆明广播电视产业年增长幅度,达到或高于平均数的10个百分点。加快数字化建设,2010年实现我市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数字化,建立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开展交互式业务。积极推进市电视台节目上星,大力发展卫星电视、地面移动无线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流媒体等对广播影视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
——利用昆明一年四季均可拍片的气候优势,通过投资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发挥影视基地的平台作用,吸引知名影视剧制作家、导演、演员来此度假、创作、拍摄。生产、制作一批反映云南民族特色和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影视、音像、音乐、舞蹈等作品,围绕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与影视拍摄相关的艺术表演培训基地、影视服装道具、拍摄编辑设备、影视剧组吃住行服务基地等相关的影视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玉龙湾影视基地” 品牌。发展文化旅游,辐射带动当地经济进入影视文化产业链。
——大力发展昆明音像业,建设“昆明音像城”,发挥昆明影视音像娱乐中心平台作用。
2、文化旅游业。主要是通过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开发景区景点、旅游产品及相关旅游资源。
——发挥昆明作为西南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使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相互联动,突出云南民族文化和“古滇文化”特色,展示昆明生态文化。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含量,从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和昆明自身资源属性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昆明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结构等进行正确定位,坚持产品设计开发的整体性思路。改变过去发展文化产业过分依赖景点、景区的思路和做法,用新的创意主题,开发更高层次上的旅游产品和品牌,深入挖掘现有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设计开发参与式的高层次观光型旅游产品,把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拓个性化专项旅游市场与丰富高层次观光旅游产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整个昆明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建设的基点,将昆明建设成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开发。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重点抓好相关旅游区域以及昆明历史文化、昆明民族民俗文化文学、影视或演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不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文化含量,使地区文化融入旅游,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活动档次,促进提质增效,同时,也可通过旅游传播昆明市的地域文化,丰富发展我市文化形式与内容。
3、文化娱乐业。主要包括演艺业、娱乐业、文娱中介业、群众文化业等。
——依托中心城市文化汇聚、信息畅通、潮流时尚的优势,通过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加强引导,规范管理,倡导特色经营。支持民间资本兴建新型健康的娱乐场所,积极稳妥地引进外资发展昆明文化娱乐产业,建设一批功能配套、档次合理的文娱演艺设施,培植发展一批有文娱作品影响力的文化娱乐团体和企业,打造l~2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进一步提高娱乐业的整体层次,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使娱乐场所成为高品位、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大力扶持演艺业,发展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酒吧、茶肆、演艺、视听、网吧等文化娱乐活动,形成门类齐全的文娱演艺市场。
——充分发挥文艺中介机构和经纪人的作用,邀请世界著名演艺团体来昆举办专场演出;发挥区位和文化特色优势,开展区域合作,积极引进东南亚、南亚及省内外地市演艺团体来昆进行文艺交流与演出。
——积极引进国内外富有影响的专业演出公司、经纪人,培植一批演艺娱乐、网络娱乐、艺术培训业的名人、名品、名牌,支持民营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文化娱乐项目的运作,逐步建立、完善现代演艺娱乐业的市场运营机制。
——继续滇池旅游度假区的“魔幻影视城”招商引资项目,与国际一流娱乐公司合作,争取建设1~2个国际水准的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形成昆明文化娱乐业新的亮点。
4、体育服务业。主要包括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彩票业、体育表演业、体育咨询业、体育用品业等。——充分利用昆明气候条件,发挥高原训练优势,依托省、市、县区相关的体育场馆和已成型的滇池旅游度假区康体休闲娱乐设施,补充建设一批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设施,提高场馆设施档次和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体育队伍到昆明训练,积极争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整合现有的康体休闲场所,综合性开发体育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昆明休闲疗养、养身健体,不断满足市民健身的各种需求。逐步形成以体育竞赛、体育健身、体育技能培训、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科技和咨询服务等内容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使昆明成为优良的国际体育比赛、服务和旅游康体休闲的目的地。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现有资产,创新经营思路,开拓经营领域。充分发挥昆明国家冬训基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红塔体训中心、海埂训练基地的品牌知名度。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利时机,争取和吸引国内外运动队到昆明训练,打造世界级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立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匹配的体育竞赛市场,争取1~3项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各种大型赛事在昆明举办。
——加强气候及环境资源优势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昆明康体度假,逐步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区域体育与康体度假的产业格局,把滇池旅游度假区建设成西部最大的康体度假中心。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力促进健身;健美、康复、休闲、晨晚练等大众体育市场的建立,以各种运动场馆为依托,形成稳定的、不断扩大的康体健身群体,建立健全足球、乒乓球、保龄球、网球、射击、高尔夫球、武术、跆拳道、游泳、自行车等各有特色的都市康体运动网络。
5、会展文博业。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文体活动、书刊出版、音像制作发行等方面的博览业、会展业及其相关服务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昆明发展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基地的要求,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逐步形成2~3个具有一定影响的会展企业,打造3~5个会展品牌,大力培植专业会展公司和经纪人,提升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树立昆明在国际上的特色形象。到2010年,逐步形成集“节、会、展、演、赛”为一体的具有昆明特色的会展品牌,把昆明建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会都”。积极培育艺术品和文物市场,发展有影响的艺术品拍卖行和中介机构,鼓励民间文化类收藏品走向市场,适时推出有较大影响的大型艺术品展览,使昆明成为国内重要的艺术品创作、生产和交易中心。
——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为主要载体,整合诸如云安会都、官渡会堂、度假村之类的会议场馆,提高场馆档次和品位,增强特色和配套的服务设施,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以昆明为主,周边县区为辅的会展业群体。
——充分利用好国有博物馆资源,鼓励和扶持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逐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吸引著名拍卖师到昆明主持收藏品拍卖,激活文博市场。
6、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主要包括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营销行业。
——充分发掘、整合和利用我省我市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等资源优势,吸纳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设计人员进入昆明,扶持工艺品研发机构,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企业,健全艺术品经纪人制度,鼓励艺术品营销企业发展,建设若干专业性的艺术品市场,创立特色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民族民间艺术品的创作、交易中心。重点开发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如禄劝的彝家彩毡、呈贡的土陶、瓦猫,嵩明的珠绣、石林彝族的狮虎面具、富民的青铜工艺品、富民彩石工艺品及玉石加工、金泊打制、陶器、石雕、手工刺绣、蜡染、编织、剪纸、彩绘、皮影、竹木器等民间工艺制作。以民族工艺品制作为龙头,大力发展民族服饰、民族装饰、民族乐器、滇玉饰品、旅游商品等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和环境艺术、广告设计等产业。
——建设云南省最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制作、展示、交易中心。
7、现代传媒业。主要包括新闻报刊发行业、出版业、网络业、广告业。
——通过对现有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合理调整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推动经营性资产进行市场运作,增强媒体自我发展的经营能力。通过集团化战略提升、媒体间战略整合、区域化战略发展三个阶段,不断扩大昆明市传媒产业的规模,提升市级媒体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优化配置昆明市的报刊资源。打破报刊资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的格局,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报刊资源,积极探索报纸、期刊品牌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和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昆明日报社在未来5年内,把《昆明日报》剥离出的经营部分组建成昆明报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结合《都市时报》等市场报刊为报业群,向报业集团发展。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优化昆明市的报刊资源,实现资产重组,吸纳社会资金进入,强化集团规模经营实力,力争使昆明报业,包括广告经营、印刷业、报刊发行业经济效益在“十一五”期间内有大的提高。
——申办昆明对外综合性网站,使之成为我市互联网宣传和服务的主流媒体,配合昆明文化产业建设,与昆明广电媒体业、报刊业、广告业相互联动。在未来5年内,力争打造l~2个名牌网站,实现自我增殖。
——申办昆明“阳光出版社”,培植出版产业以及出版发行市场。
8、艺术教育培训业。主要包括各类文化文艺学校、培训班及与此相关的有关产业。
——建立开放型、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模式,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普及性教育并举,公办与社会力量办学并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应用型、专业化复合型艺术人才,抓好少儿学艺、青年就业、中老年健美健身及其他相关社会培训教育活动。
——通过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依托现有各类文艺学校及青少年文化宫(活动中心),规范发展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机构。
——注重本地特色,应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滇剧、花灯、民族音乐、歌舞等地方特色艺术门类教育培训业的发展。
9、文化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咨询、策划、知识产权交易、网络文化服务、网吧等。
——建立和完善文化经纪人制度,发展文化咨询、策划和知识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通过政策支持,扶持2~3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影视中介人、中介机构,引入1~2个全国知名的策划人、策划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策划机构、文化经纪人公司、咨询策划公司及审计、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中介机构,使之成为联络文化生产、服务、消费的中间环节,促进和规范文化市场。——建立、完善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整合网站资源,鼓励经营性网站建设,大力发展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院、网络游戏等教育、休闲、娱乐内容,打造名牌网站。
——推动网吧连锁经营。2010年前,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网吧企业,使规范化、规模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连锁经营企业成为网吧行业的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网吧连锁经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性和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深刻认识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关的规划或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对各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市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各地各单位要明确责任人和目标,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全社会贯彻落实《规划》的浓厚氛围和有效合力。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依托文化、科研、教育和各方面力量,加强文化发展研究,编制《昆明市文化产业项目报告书》和九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详细规划。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及指标体系,提高反映文化发展状况信息的科学性。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组建由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构成的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机构,对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进行咨询论证,提高文化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调整政府投入结构,完善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基本预算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支持文化精品生产、主要文化基础建设工程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文物保护、文化扶贫、文化市场产业培育。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程度较高的文化事业单位,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对文化改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到2010年,县乡两级用于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以上。
(四)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认真落实《云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在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的文化领域,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对文化的投资,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国家许可和有利于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提下,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域、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国有、集体、个人、外商参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鼓励组建各类文化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文化企业法人交叉持股,吸引外资、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资产,推进资产重组。用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五)加强文化法规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 把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法规体系。修改完善昆明市出版物、音像、文化娱乐等市场的管理条例,适时研究制定关于我市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认真抓好并落实已颁布的《昆明市文物保护条例》。加强文化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充实文化市场监管队伍,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进口文化产品的管理,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文化环境,繁荣文化市场。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制订相关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重点培养、引进一批文化名人、名师及横跨经济和文化两个领域的文化企业领导人才、文化经纪人和相关专业人才,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吸引一批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人才投身昆明文化建设发展,努力造就一支掌握先进知识生产力的复合型文化创新人才、文化名人与文化大师组成的人才队伍。
改革现有文化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发挥文化群团的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组建人才中介机构,建立昆明市文化人才档案信息库及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人才信息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1 现代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时弊
乡土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民族乡土文明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并且释放出耀眼的光亮?其道德火焰靠什么来燃烧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对民族乡土文明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当前各地农村为突出工作重点和载体创新,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着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农民文明素质和民族乡土文明程度。然而由于农村社会存在的各种客观因素、农民传统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当前农村社会的人们在婚姻价值观念、生育思想、终老关怀等方面的迷失,致使现代农村家庭伦理教育的发展和民族乡土文明建设深受冲击。
1.1 农村家庭婚姻滑坡,夫妻离婚率飙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计其数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两地分隔和城市生活的影响,重利轻情或重情轻责导致家庭婚姻遭受了巨大冲击,农村离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查江苏省扬州市所属的宝应县在乡镇法庭所收的案件中,离婚诉讼占案件总数的50%以上,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案件数。该县农村青壮年人口2000年前的离婚率不到5%,但到2004年已超过30%,而且离婚案件收案数的比例和数量都在逐年攀升[1]。据全国优秀法官、江苏省海安县法院曲塘法庭庭长孙翠燕反映,2013年春节后短短5个工作日就受理了26起离婚案件,2011—2013年仅曲塘镇受理的离婚案件就从539起到723起飙升至969起。
1.2 农村家庭重男轻女,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
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出生102~107个男婴。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因此,联合国认定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域为1.020~1.070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2]。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中国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对体力的实际需求,使得农民对于男婴的偏好明显高于城市市民。农村夫妇生育前往往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若是男孩则设法保留,若是女孩则终止妊娠,由此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据全国第三~五次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是1.080,1.110,1.190,呈渐进上升趋势;2012年、201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177,1.176,虽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在高位徘徊。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资料推算,目前我国0~19岁年龄段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2 377万人,10年后上千万适龄男性可能面临娶妻难而成为剩男。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指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近30年,给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其深远危害将不亚于20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
1.3 农村家庭重幼轻老,老年人赡养令人担忧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和解决温饱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基本上还未纳入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无固定生活来源,只能靠儿女赡养。老年人因年迈体衰或因病、因贫而失去自理能力,在生活起居方面对子女的依赖性加强,造成一部分子女认为老人是包袱增添了负担,因而处处嫌弃和厌恶老人,稍有不顺就殴打谩骂。即便有的家庭承担物质赡养义务,也对老人冷言冷语、恶语相向,使得老人倍感凄凉、面上无欢。一些家庭出现了“爱幼有余、孝养不足”的不良倾向,啃老、虐老的现象时有发生。只重学习成绩,忽视生活能力的家庭教育环境,直接导致了一些农村青年成年以后不能自立、自强,成为被父母供养着的啃老族。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被虐待和忽视现象相当严重,据调查,在975名农村老年人中在最近1年内约有1/3报告说受到虐待与忽视,281名受虐待与忽视的老人中有34.9%报告受到2种及以上类型的虐待与忽视,有80.4%报告受到3次以上的虐待与忽视,说明我国农村老年人受虐待与忽视行为具有反复性和集聚性[3]。
2 现代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发展的承延基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勾起了多少骚人墨客美好乡土的记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又引发了多少学者诗人无边的乡愁。现代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导致民族乡土文明日渐消褪,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2000年的统计中国的村落有360万个,2011年的统计是270万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基本是在村落中,而不是在城市中,然而11年间,中国就有90万个村落消失。另据笔者调查,2009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生源学生占比87.6%,2014年降至64.1%,这与其说是一种时代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毋宁说是一个民族乡土文明加速消弭的铁证。乡土失落乡土文明还在,乡土文明失落农村家庭伦理还在,因为恒古永存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是现代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发展的批判性承延基础。
2.1 传统家庭伦理合理内核的承延
2.1.1 加强传统家庭伦理“仁”的承延
孔子云“仁者寿”,又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论语·学而》),以仁慈和孝道作为主线的五伦(父母、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道可谓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首先,《老子·六十七章》指出仁慈是拯救天下的利器:“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其次,孝为百善先。传统家庭伦理认为如果孝与爱发生冲突,那么孝重于爱。《左传》载:“人尽夫也,父一而已”,指出丈夫可以有所选择而父亲却只有一个,重在孝不在爱。再次,孝亲虽然强调顺从,但并非愚昧地盲目孝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应帮助父母改过而不应作消极的愚孝。曾子与父亲一起耕耘瓜地时,不小心把犁头损坏,遭到父亲毒打当场晕死在地里,曾子醒后到家弹琴以消解父亲的愤怒。孔子对曾子的这种行为并不认同,指出舜对其父至孝,但当舜父为了后母屡次要加害舜时,却被舜几次三番逃走。舜父用小棒打时,舜不逃;但如果用大棒打,舜马上就逃开。这样既可避免发生父亲错杀儿子进而陷于不义之地的悲剧,自己又可一如既往地对父行孝。子女如果不谏止父母的过错而将双亲陷于不义的境地,反而是不孝。荀子也反对“愚孝”,强调人格独立和不盲从,认为如果在父命与道义之间发生冲突时,子女应“从义不从父”。
2.1.2 加强传统家庭伦理“义”的承延
第一,“门外之治义掩恩”。义者,宜也,包含正当、正道之意。儒家强调义先于利。孔子把做人的道义置于重要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追求富贵是人之共性,但是必须有限制,此限制即为道义。符合道义的富贵可以取,不合道义的富贵绝不可取。人为道义而活,非为富贵而生。孟子也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第二,“门内之治恩掩义”。义的内涵落实到传统家庭伦理中来,就突出了每个家庭成员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应当承担而不可回避的亲情和责任,以实现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周易·家人·彖》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而《礼记·礼运》篇则将家庭成员的具体亲情和责任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重点体现了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亲情,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一体的伦理教育理念。
2.1.3 加强传统家庭伦理“礼、智、信”的承延
第一,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以礼作为立身治家的依据。子又云:“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在这里如果说“仁”作为传统家庭伦理的精神内核,那么“礼”则为传统家庭伦理的外在践履。儒家反对礼的表面化和虚伪化。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但当被问及如果嫂子掉进水里,小叔子能用手去救吗?孟子答当然可以:“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可见如果“礼”与“仁”发生冲突,即使在礼教森严的封建时代意蕴内在的“仁”也重于形式外在的“礼”。第二,“信”作为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智”作为明辨是非的能力标注,同样成为传统家庭美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重信甚于重利和重智,甚而重于自己的生命。《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不知权衡利害而不智的行为有待商榷,但尾生宁可丧命也不失信的品质确实令人感动。
2.2 传统家庭伦理消极糟粕的批判
2.2.1 关注传统家庭伦理单向性的批判
汉代以来,早期先秦“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和“事君以道,不可则止”带有双向性和民主性的五伦之道逐渐异化,发展到只强调单方面义务而由相对到绝对的“三纲”,致使家庭美德成恶。首先,儿女对父母的单向。父母视儿女为附庸,要求儿女对父母绝对服从:“发肤不伤,为孝之始;耀祖扬名,为孝之终”(《孝经·开宗明义》)。其次,妻子对丈夫的单向。明确妻子必须遵从“三从四德”的严格规矩,使男性家长处于绝对统治地位。中国古代男子有“七出”之法作为休妻的理由:“一不顺父母、二无子、三淫、四妒、五有恶疾、六多言、七窃盗[4]。”对妻子提出了单方面的离婚警告,其中“无子”“恶疾”“多言”作为休妻的理由在今天看来简直荒谬至极。明清时期的贞节风俗日益发展成为已婚女子的桎梏。不但丈夫死了妻子要守节,连订过亲的女孩子如果未婚夫不幸去世也要守寡,称为“望门寡”,即使位高权重的官僚家庭也不例外。《康熙字典》主编、帝师陈廷敬的女儿17岁便因丧夫居于娘家守节,终生不允改嫁,抑郁而亡,成为封建侯门深似海的一个悲剧缩影。至于民间更有甚者,女子的体肤如被陌生男子窥看或是被人调戏,都可能要以死明节,贞洁观念竟酷烈到如此地步。
2.2.2 关注传统家庭伦理虚妄性的批判
第一,以礼代法。明确将亲情和血缘凌驾于法律之上。瞽瞍杀人,孟子认为舜应“窃负而逃”;弟弟象屡次犯罪,舜却“封之有庳”。父亲偷羊,子女禁告发,否则判绞刑。孔子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二,男尊女卑。先秦男女平等、自由结合的美妙爱情氛围相当浓厚。据《诗经》等文献的描述,当时青年男女们活跃在春光照耀的原野里,纵声高歌在山之巅、水之滨,自由表达出他们的爱情和心声。《周礼》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知周礼是浪漫的、支持成年男女平等自由地结合的。然而汉、唐、宋以来世风日下,女子地位日渐衰落,至元、明、清跌至极为悲惨的境地。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法律都规定,夫对妻的祖父母等必有殴打的事实方犯义绝,而妻对夫的祖父母或殴打或詈骂均犯义绝,泾渭分明地体现着男尊女卑的极不平等色彩。
3 现代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
3.1 提升爱亲和睦的农村家庭伦理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首所学校和社会的基本细胞。中共中央提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和良好的家教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家庭、家教、家风的本质和核心即为爱亲。所谓爱亲,无非是指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女,凡为子女的莫不爱其父母,父母、子女之间又莫不相亲相爱。爱亲是人们走向社会进行人际交往的底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试想对自己亲人都冷漠无情的人,何以会对社会和他人慈悲为怀?
3.2 坚持亲人平等的农村家庭伦理教育
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存在着子女问题上的重男轻女和夫妻关系上的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经济地位有高低和男女分工不同,但男女家庭成员在家庭关系中是平等的,主要表现为夫妻的人格平等、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以及子女之间的男女平等,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反对歧视和抛弃女婴、迫害妇女的恶行。家庭成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彼此互相帮助、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不朽课题。
3.3 强化孝老尊亲的农村家庭伦理教育
衰老是自然规律,敬老是永恒美德。当前我国日益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因此要保护好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虐待、遗弃儿童和老人的恶行。特别是父母为抚养和教育子女付出了毕生的辛劳和心血,当他们年老体弱时理应得到子女及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回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弃老虐老必使家庭和后代效仿,孝老敬老必为家庭和后代树立标杆。
3.4 倡导宽和亲邻的农村家庭伦理教育
现代商业竞争使社会人情日趋冷漠,如何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的邻里文化得到有效的承延与弘扬显得日益迫切。远水不救近渴,远亲不如近邻。因此,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相互尊重。要尊重邻里的人格、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民族习惯等,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邻里之间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要本着厚德载物的原则互谅互让,无理者主动认错而得理者宽以待人,避免无理取闹或得理忘形、以权压邻或以财欺邻的恶劣行为。
4发展现代农村家庭伦理教育提振民族乡土文明的路径选择
4.1 与时俱进,扬弃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一个国家的路标和眼睛。中国国学大师、儒释哲一代宗师、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的马一浮先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民族乡土文化蕴藏着传统文化的骨血深扎在人类古老悠远的精神地层中,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可以说民族乡土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和思想者的精神家园。丢掉民族乡土便失落根须,割断民族传统便失落气脉!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诗人谢尔盖·叶赛宁说:“去找故乡吧,没有故乡就没有诗人!”这不仅仅指中国是一个具有广袤的乡土面积的国度,也不仅仅指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据国民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同时也意指乡土生活形态的广延性和覆盖性。民族乡土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甚至也波及和覆盖了都市。中国的许多内陆城市也堪称是民族乡土文化的延伸。因此,没有民族乡土就没有了民族文化,没有民族乡土就没有了民族精神!对于中国民族乡土文明的智慧,必须尊重、学习和承延。民族乡土文化在历史上形成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应该带着与时俱进的自觉加以扬弃。对开明、上进、责任、宽容、理性和真善美的、便于形成民族标识和凝聚力、能够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农村家庭文化,应该自觉保护和承延,那些与现代家庭文明不合拍的农村封建迷信和糟粕,必须果断丢弃,同心戮力形成遵纪守法、和睦互助、勤俭节约的农村家庭文化和民族乡土文明的新风尚。
4.2 国富民强,发展农村经济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族乡土文明建设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应体现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坚持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统一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按照特色农业立乡、就业创业富民的思路,着力培育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不仅是加强农村家庭伦理教育的经济基础,而且是发展民族乡土文明的首要任务。孔子首先提出“富而后教”的教育理念。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节,仓廪实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发展家庭经济是加强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家庭经济薄弱,村民生活多艰,何谈人伦礼仪?因此,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村供给。通过出台扶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与挖掘地方潜力相结合等措施,大力培育别具特色的农村地方优势产业,引导和组织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为外出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构筑宽阔的产业平台,发展壮大农村种养业和产业链基地,建设果园、蔬菜、花木、养殖等具有发展后劲的家庭农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和网上销售中心,努力减少农民外出务工,让青壮年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和创业致富,同时有充裕的时间照顾家中妻儿老小,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发展农村经济必然为增进农民夫妻感情、改善孝道观念、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指数发挥积极作用。
4.3 风行草偃,坚持为政以德
村干部是国家体系中的末梢神经,与广大农民零距离接触,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相对于经济工作来说,不少农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农村精神文明是软指标,因此经常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搞花架子走过场,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然而领导干部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在人群中都备受瞩目,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农村社会风气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领导干部能不能在作风建设上作表率,不只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事关民族乡土文明风气建设的重大课题。各级农村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村精神文明战略地位的认识,坚决克服可有可无无所作为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农村精神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农村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的观念,率先垂范加强领导,加大考核力度,把农村精神文明的成效作为硬指标与干部政绩、报酬和升迁挂钩,扎实推进稳步实施,着力形成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乡土文明和家庭伦理教育发展的良好政风。
4.4 正法直度,实行依法治村
人由德而崇,国因法而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依法治国具体到农村地区就是要依法治村。因此,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农村宣讲《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着力培育和产生一批遵纪守法光荣户,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那些虐待老人情节严重的,遗弃、拐卖甚至残害儿童的,性侵农村留守妇女的,无论是普通村民还是村官乡官,绝不能视而不见和姑息养奸。第一,对尚未触犯刑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村民委员会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监护人要承担经济的或民事的责任;第三,触犯法律、法规的,移送司法机关或行政执行部门依法处理。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和惩戒效应,为弘扬民族乡土文明和农村家庭伦理教育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要用乡村清新的知法守法护法之风,带着温热的乡土情怀去温暖和沐浴每个农民的心田,从而用法律教育农民、引导农民、鼓舞农民并重塑民族乡土文明以找回农民曾经丢失的精神家园。
4.5 春风化雨,加强农民教育
一个村庄如果没有教育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实行代际之间双向的仁爱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优良孝道,培育民族乡土文明。首先,借鉴印度等国的经验,建议在我国农村设立生育女孩奖,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婚育观念,推进两性平等的平衡发展,维护女性发展权益和社会地位;其次,坚持“两非”(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整治行动,维护正常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和农村人口安全;再次,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及时曝光和谴责虐待老人的暴力行径,从而使农民子女自觉树立尊重老人意识,让受虐老人懂得子女虐待自己是违法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最后,在基础教育中着重突出对学生尊老敬老品行的培育,使中小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组建农家书屋、组织节日演出、创评“五星”(卫生之星、创业之星、守法之星、孝顺之星、自强之星”)和“五美”(最美女人、最美男人、最美老人、最美家庭、最美邻居)等教育宣传活动,用剧本、阅读、歌唱点亮民族乡土文明之火,强力推进农村家庭伦理教育和民族乡土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陶建,卢茜.农村离婚率上升的成因及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2(19):65-66.
[2]兰林火.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4):7-9.
[3]苏普玉,郝加虎,熊黎明,等.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受虐待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2):110-115.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地方音乐文化 传承 发展
民族、地方音乐是个很大的概念,民族音乐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一般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地方音乐内容指的是汉族的地方音乐,汉族各地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要求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掌握了全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后再教学。其实具体到某一地区而言,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运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的目的简单地解释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一些地方民歌,了解一些民族文化知识。
一、音乐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
1.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心智和身体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所以在学习中我会加入一些简单的地方旋律教学不涉及过深的文化教学,如在课前发声中,我通过用《杨柳青》中的第二乐句练声,通过民间音乐练习甩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中年级(三至四年级)
中年级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学校地处阳澄湖畔,有浓浓的江南文化,因此我校还开设了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在这里组建评弹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民间音乐更多,如《姑苏好风光》、《无锡景》等江南小调。
3.小学高年级(五至六年级)
高年级的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还没有到变声期,这个时候在课堂上教唱一些民族、地方音乐歌曲是非常容易的事,并且可以学习一些地方特色舞蹈。如在五年级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按照原始课程一拿曲子就唱,而是通过藏舞的基本步带他们“走进”日喀则,并且把酥油桶带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舞蹈中,一节课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藏族舞蹈及藏族音乐的魅力。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
1.学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方言歌曲
方言歌曲教学是非常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虽然全国都在说普通话,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文化。教学方言歌时,老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了解地方的语言文化,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特色,感受为什么民歌用本地方言演唱会更加有韵味,更加好听。方言与民歌有水乳交融的特殊关系,传统民歌多采用方言演唱。就拿学习扬州地方音乐《一根丝线牵过河》(秧田歌·撒趟子撩在外)举例,其中“么”(ma)的运用就是特有的地方语气词,如果全曲把“么”去掉,那么这首曲子就会完全失去独特韵味;学唱时通过“聆听-思考-模仿”的方法,了解苏北方言中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音调,并运用到歌唱中,在学唱江苏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旋律的同时,体验到当地民歌的地方风味。
2.学跳少数民族和地方特色舞蹈
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载歌载舞,单纯的声乐教学、欣赏教学只会使课堂过于僵化,因此可以教学有特色的民族舞蹈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我们可以通过舞蹈带入教学,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舞蹈文化,如教学彝族舞曲《阿细跳月》时,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学习彝族的民族舞蹈,使同学们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教学《孔雀舞》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孔雀舞手势,带领同学们感受孔雀舞特有的高贵气质。如班上有朝鲜族同学,我们在教《阿里郎》这首乐曲时,邀请她穿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配合乐曲跳朝鲜族的民族舞蹈。通过舞蹈教学达到互动和加深学习体验的目的。
3.组建艺术特长班,组织民族乐团
我校拿出高年级一个班组建成特色班级,从小学习一门民族乐器陶笛,并且开设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课程。此外我们找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并培养那些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建民族乐团,民族乐团的组织建立符合教育部新课标对音乐实践的要求。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组织民族乐团排练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乐曲,如描绘江苏风光的《姑苏行》器乐合奏;如描绘湘江景色的《春到湘江》器乐小合奏;如描绘草原蒙古族的《赛马》二胡重奏;还有广东特色音乐《步步高》器乐合奏,等等。我们组织乐团参加学校里的演出汇报,也参加校外社会组织的各种比赛,而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其实就是在传播我们的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传递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推荐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0-06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1-17
市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汇报07-26
谈谈对中国少数民族理论的理解和看法09-14
关于我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09-25
少数民族-教学教案06-24
认识少数民族教案06-29
少数民族的诗歌09-06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11-02
少数民族身份认定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