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运用孔子的修身思想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净化自己的心灵,涵养德性;有利于调节大学生的心态,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论语》的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耻以养德,明礼以显德,行仁以进德。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品德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品德教育论文 篇1:

台湾高校品德教育的特色和启发

【摘要】 品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台湾高校品德课程框架体系和品德教育的特色,以期对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台湾 品德教育 特色 启发

德者,本也。品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是人生的必修课。品德教育始终贯穿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过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德明科大”)是一所秉承“品格第一、专业为先”的办学理念,以培育优质专业技职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技职院校,除在专业教育上成绩斐然外,在学生品德培养上也颇具特色。虽然大陆与台湾在品德教育内容和品德评价标准上不完全相同,但德明科大的品德课程设置与开发、服务学习式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教育融渗品德教育等方面能带给我们诸多启发,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一、德明科大品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学校品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品德课程体系。德明科大品德教育课程的管理和执行由学校“通识教育中心”负责,他们根据台湾教育部制定的《品德教育与促进方案》总体要求,确立了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即美德教育。具体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与自己相关的,如责任、自律、勇气、自我尊重等;二是与他人有关的,如诚实、尊敬、仁慈、同情心等;三是与社会相关的,如公平、正义、公民素养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包含基础、进阶和专业课程融渗三个递进的层次,对应大一到大四不同的学期开设。大一阶段开设《生活礼仪》、《孝经》和《服务学习》三门课,大二开设《服务学习》和《品格与公民素养》,大三和大四则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专业融渗品格课程。比如德明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品质服务于职场伦理》、财经学院的的《金融法制与伦理》、资讯学院的《资讯伦理与法规》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以全人教育为宗旨和目标,通过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的设立,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二、德明科大品德教育的特色

1、课程设置强调系统化和递进性

德明科技大学品德教育课程的设置遵循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经过充分论证和精心设计,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性。课程覆盖了大学四年整个学习阶段,从为人的基本礼仪、孝道到公民的基本素养再到各个专业层面的品德要求,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体现了品德教育的渐进性和品德养成的规律性。

2、重视孝道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是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儒家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论语》学而篇有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高地位。传统孝道教育蕴含着生活化德育的理念,生活化德育使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现实。所以德明科大的品德教育以《孝经》为作为初始课程,从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入手,延伸到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有效避免了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的弊端。

3、开展服务学习,提升品德教育的实践性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一种“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经验教育方式。服务学习将志愿者服务及服务历程中的积极反思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服务与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智发展。目前台湾各大专校院已普遍成立服务学习推动专责单位,规划服务学习相关课程或另将原有课程结合社会服务活动。德明科大品德教育的服务学习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实行,每位同学每学期不少于12小时的服务时间。主要形式包括校园服务(劳作教育)和校外社区服务(义工)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普遍认为通过劳作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劳动的辛苦,进而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地维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社区服务学习则让学生跳出只关注自己的藩篱,开始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公民意识和责任、服务意识大大增强。事实证明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行动教育教学法,已成为台湾高校学生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开发专业融渗品格课程,实现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品格融渗课程的概念最先由台湾中原大学王晃三教授提出。德明科大前校长郭宪章在其任期内积极推动各学院试办品格融渗课程。目前德明科大的三个学院均开设相关专业的品格融渗课程。专业融渗品格课程把品德教育融汇到专业课程中,真正实现了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这不仅是胜任未来职业工作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敬业、乐群、忠诚、保密等基本职场伦理和法制意识。

三、台湾品德教育的启示

对比台湾高校的品德教育,反思我国学生思想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高校实用主义盛行,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轻视品德教育;品德教育中传统道德教育份量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薄弱。为此,借鉴台湾高校品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能有效克服以上弊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并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1、重视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品德教育的推动机制

历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品格教育。2004年出台了第一期《品德教育与促进方案》,为期5年。2014年开始推出第三期,方案提出了品德核心价值的培养目标,并从实施原则、实施策略、经费保证、组织分工、奖励考核和成效评估指标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2009年台湾教育部耗资新台币十二亿元,启动“台湾有品运动”列车,推展品德教育、艺术扎根、终身阅读及环境永续等四项计划,带动台湾“人人有三品(品德、质量、品味)”。此外还在高校实施《品德教育推广或深耕学校计划书》,评选表扬品德绩优学校等。通过这些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使品德教育获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并纳入校务发展计划,使品德教育由学校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升了品德教育实施的深度与广度,对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和孕育民公民素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固然有不少政策和方案,但在如何推广和深化上仍有不少方面值得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2、积极开发品德融渗课程,打通与专业课程的壁垒

大学生成才目标是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与专业能力理应相依相存、合为一体,不可偏废。品德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一切和学生培养相关的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结合起来。目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之间融合度不高,甚至脱节。要实现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打通与专业课程的壁垒的不是在各自课程中添加一些对方内容之类的简单拼凑,而应是开发专门的专业课程融渗品德教育课程的根本性改革,将其纳入到高校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一样有学时和学分的保障。

3、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夯实思想道德教育基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4、以服务学习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还很薄弱或形式虚化,呈现短期性和随意性,远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课程化。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2010年出台了为期5年的《大专院校服务学习方案》,重点推动服务学习与品德教育的结合,提升教师服务学习的专业知能,将服务学习融入课程中;推动服务学习与品德教育相关课程与教材的研发,教学方法与评量的创新,以及校园服务学习与品德文化的构建等。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品德教育的活动化和生活化,还保证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环节的制度化。因此,以服务学习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共赢将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锡金、李彦慧:台湾服务──学习实践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2] 习近平谈优秀传统文化[EB/OL].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

[3] 台湾教育部品德教育促进方案[EB/OL].品德教育资源网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责任编辑:熊亚)

作者:祝爱芳

高校品德教育论文 篇2:

《论语》修身思想在高校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运用孔子的修身思想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净化自己的心灵,涵养德性;有利于调节大学生的心态,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论语》的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耻以养德,明礼以显德,行仁以进德。

关键词:《论语》;修身思想;高校德育;运用

收稿日期:2011-06-21

基金项目: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049)

作者简介:邓剑华(1974-),男,湖南嘉禾人,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儒家思想研究;叶湘虹(1972-),女,湖南望城人,副教授,从事道德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论语》中修身思想的内容

1 知耻是修身的基础

知耻,就是要有羞耻心,知道何为荣何为辱。有羞耻心是个体德性修养的开始,有了羞耻心,就会有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有了羞耻心,人就会自律,不做不道德的或会招致耻辱的事,做了错事后,就会于心不安,努力去改正。

孔子提出的修身的基础就是要涵养羞耻心,要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做到趋荣避辱。孔子认为,羞耻的表现有:第一,失信于人是羞耻,即“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后面凡出自《论语》的均只标明篇目)孔子主张,人应谨言慎行,不可轻易允诺,不得轻易表态,如果说了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为了告诫弟子不要失信于人,孔子甚至跟他们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第二,表里不一是羞耻。君子的胸怀应该是坦荡的,应该表里如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甚至进一步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第三,无理想追求是羞耻。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孔子认为,读书人应该立志追求真理,如果把自己吃穿不好当成是耻辱,那么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探讨人生的。孔子认为,作为一个读书人,应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飘饮,在陃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这即是说,要象颜回一样孜孜以求地学习,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第四,不能持之以恒地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是羞耻。这即所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路》)。對于“执道不弘,信道不笃”(《子张》)的人,孔子嗤之以鼻。他要求他的弟子们在社会生活中要有自己的操守,要正道直行,而且要持之以恒。此外孔子还认为,自欺欺人、有过不改和背后说人坏话也是一种羞耻。

2 明礼是修身的标准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从西周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孔子把是否崇“礼”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的重要标准,所以特别注重礼教,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孔子提出的修身的重要标准就是要明礼,明礼充分体现了他对创建大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孔子看来,明礼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人要懂礼,要把握礼的本质。“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孔子认为,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礼”的根本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人们对礼的虔敬、信仰与认可,从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所以他强调,“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第二,做事要用礼,要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处处要注意克制自己,一切都要循礼,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第三,待人要讲礼,要依礼行事。“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孔子认为,好礼讲礼,就会赢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就会远离羞辱。讲礼的标准是处事要以恰当为贵。第四,交往要循礼,要以礼处世。“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子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人与人交往循礼行事,以礼处世,就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3 行仁是修身的目标

在孔子的关于修身的思想中,仁包括了人的一切美好的德行,仁是孔子修身思想的最高准则,也是他修身思想的核心、根本和基础之所在。

孔子认为,行仁是一个人修身的最终追求,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行仁的论述:第一,克己复礼,一心求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孔子认为,人要克制自己,以使自己的欲望都归到礼上来,都符合礼的要求。一个人,他只有内心充满了行仁的愿望,只有自己有对仁的主动追求,他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第二,要忠恕,要行仁道。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要奉行忠恕之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第三,为官者要普济众生,要行仁政。孔子主张,为官者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即要以天下苍生为念,要致力于普济众生,创建大同社会,让老百姓都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第四,要正道直行,直至杀身成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这也就是说,富有和显贵人人都渴求,贫穷和低贱人人都厌恶,但富贵要通过仁道来获取,贫贱要通过仁道来摆脱,也就是要正道直行。孔子还要求,用人要“举直错诸枉”(《颜渊》),交往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宪问》)。这样才能使社会风气朝善的方向发展。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二、《论语》修身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

1 高校开展修身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净化心灵,涵养德性

孔子认为,人性是向善的,人的内心都有一股向善的动力。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关于人性向善的思想,认为人生来便有善端,并由这种善端而生出仁、义、礼、智四德,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高校开展修身教育就是要发掘大学生内心的测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就是要涵养大学生心中的善端。人的羞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自身不当行为的方式来激发自己心目中的善端,指引个体走向好的一面。大学生涵养自己的羞耻感,会使自己内心拥有一个辨别是非、善恶和荣辱的标准。一个有羞耻感的人,内则心存善念,思学好人;外必洁身自好,不做坏人。涵养了羞耻感的人,他会循礼行事,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有羞耻心且又能依礼行事的人,他会真诚而主动地做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事,也就是“行仁”,这正是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所以说在高校开展修身教育,将会充分发掘出大学生的善端,培养出大学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情怀。

2 高校开展修身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调整心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修身的目的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态。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属于人的对外部刺激的心理反应。如果个体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心理反应控制在安全值的范围内,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导致自己心理失衡,导致自己产生心理疾患。修身的功用之一,就在于它能使修身者通过道德的修炼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使自己保持平和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有高尚德行修养的人,他能控制自己的内心,能使自己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与平和,而人只有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较高水准的平衡与平和的状态,他才会心无旁骛,才会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引导大学生通过修身而成就其君子人格,这样他们就能较好地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使他们在“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精神的引导下来恰当应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平和的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修身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求诸己”而非“求诸人”的心态,可以使大学生在遇到与人交往中的矛盾或冲突时首先反躬自问,认真反省自己的言行是不是还有不恰当的地方;即使对方做得不当,他也容易因“薄责于人”而宽恕对方。大学生与自己的同学和朋友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设法与德行比自己强的同学相处。与德行不如自己的同学相处时,不能骄傲自大,而是要以对方的缺点做为自己的借鉴,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如果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就要设法改正。

3 高校开展修身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得到食物和其他的照料。但尽管幸福也需要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应当认为幸福需要很多或大量的东西……因为,幸福的生活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要获得幸福,就要具备身体健康、有财富和有德性三个条件,德性是其中的根本。这是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他就绝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就不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去,就不可能获取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人要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要依赖于社会的物质条件的改善,还与他的生存态度、精神境界和价值选择等密切相关。所以,引导大学生修身,就是要使大学生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教育,认识人的本质,探求人的内心世界,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涵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就是要通过修身使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内化为自己人生的信条,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论语》修身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

1 教育大学生知耻以养德,夯实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基石

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号召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这为大学生提供了荣辱观确立的方向和标准。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大学生对自己的荣辱观进行准确定位,把握荣辱的界线,真正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地趋荣避耻。

弘扬传统知耻文化,引导大学生以德养身。荣辱是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中的基本内容。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这种思想就成了中国特有的知耻文化。孔子在《论语》中确立了知耻文化的原点,要求人们不要做羞耻之事。孟子发扬了孔子的论点,提出了“四端”之说,要求人们要涵养自己的“羞恶之心”。荀子在孔孟的基础上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荀子还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从这些论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知耻文化中荣与辱是它的两面。按照这些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就认为,做人要知耻,并且要因知耻而行其相反者,以此来获得荣。“教之耻为先”的古训告诉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就是要弘扬传统的知耻文化,让学生明白知耻是对做人的起码的要求。

倡導“四德”,引导大学生营造知耻的生活氛围。休谟在其《人性论》中说:“如果我独自一个人把严厉的约束加于自己,而其他人却在那里为所欲为,那我就会出于正直而成为呆子了。”这句话揭示了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在社会群体中,如果人们做了羞耻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就会使操守好的人因“不合群”而遭排挤。所以,在高校,我们应倡导“四德”,应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建设,勇于揭露和批评有违”四德“的人和事,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知荣—弃耻”和“扬荣—抑耻”的良好的生活氛围。

2 教育大学生明礼以显德,并引导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

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的教育,使大学生养成学礼懂礼讲礼的文明习惯。礼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明礼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要把握住进退的度。高校应把礼仪教育纳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的内容之中,或开设大学生礼仪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关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的教育。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应与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既可以丰富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还处于德育中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以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使之养成学礼懂礼讲礼的文明习惯。

加大礼的实施力度,把知礼、懂礼和行礼紧密结合。我们不仅要重视“礼”的教育,还要重视“礼”的实施,以使学生的“明礼”不仅仅停留在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严格按照礼仪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大学生由知礼向明礼转变。为此,应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按礼仪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要把对礼仪知识的学习与相应礼仪的训练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知礼懂礼,还要促使学生由知向行转化。根据实际需要,可组织学生到有关场所进行观摩学习,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对礼仪的应用紧密联系起来。高校推动大学生的礼仪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强调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礼仪,要从基础层面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文明养成的教育;二是把礼仪实践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去,使之与学校各种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广大群众一起参加“文明与我同在”、“争做文明市民”、“人人重小节,满意在环境”等活动,强化礼仪习惯,弘扬文明风尚。

3 教育大学生行仁以进德,促使大学生将之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孔子希望建构的社会是一个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爱人,都能以广博的爱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做到“泛爱众,而亲仁”。教育大学生要有爱人之心,一是要引导大学生使之追求仁爱和博爱,使之逐渐涵养自己的爱心。一个人,内心常存“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之念,他就会甘愿奉献、情愿付出。二是要使大学生明白,做人要敦厚宽容。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无端指责或诽谤,要用敦厚宽容之心来对待,要设法通过自己的宽容来感化别人,并引导他涵养爱心,以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活。三是要助人为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所以,要教育学生,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自己应主动地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让世界变成爱的海洋。四是要嫉恶如仇。要引导大学生做到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对于一些不讲道德、行为恶劣的人,不能纵容和庇护,而是要予以揭露,使其无处藏身。如此,爱人之心自然而生,一举一动中都会凸显出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怀。

奉行忠恕之道以行仁,彰显自己内心的道德境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孔子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源于人心,成于人的实践,是基于对自我欲求的理性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要求。人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通过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角色互换的方法得出来的一条行为准则,它强调反求诸己,强调情感互动,强调应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理解别人,强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从肯定的方面,即从更高层次上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多为别人着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对别人进行帮助,不但要“利人”,而且还要“达人”,即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设法促进他人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 耻感功能论[N] 光明日报,2008-09-16

[2]齐英乔 从《论语》修身思想谈思想政治教育[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

[3]邓剑华 德育视阈下的礼仪教育[J] 教育探索,2009(3)

〔责任编辑:傅文第〕

作者:邓剑华等

高校品德教育论文 篇3: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对策分析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以人为本的应用策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坚持科学理念为导向,创新教育方法,协调好各类关系,做好拓展教育,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对策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了价值引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基于此,各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价值引领的有效路径。现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品德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论是开展何种教育活动,均要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导向。二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较低,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方面的困扰,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较多,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疏导学生的心理,给予其人文关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面临的挑战

1.网络作用未能发挥

为了应对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部分高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但未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其心理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方式较为单调,成效较差。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需要优化网络运用。

2.教育时效性较差

互联网时代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教育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育者的年龄较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点不同,若教师不能了解学生关心的事物,则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准确的掌握。

3.重视程度不够

(1)缺少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由于思想教育不能给学校带来直观的效益,因此多数学校不愿过多地投入,使得教育活动受到经费的限制。(2)流于形式。虽然部分学校均设置了相关课程,建立了网站,但流于形式,局限于课本知识和理论。(3)局限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实际,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效果,进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的策略

1.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度措施。在制度方面,通过制订《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办法》,明确班导工作职责和内容,从人生导航、专业领航、心理护航、职业助航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使其能够明确发展方向。(2)行动措施。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为其解决学习方面的困惑。通过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教学活动,创建就业创业公众号,及时发布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3)保障措施。学校每年投入两百余万元,用作班导工作经费,配置近千名专业教师工作人员。通过教育工程,提升教职工的育人理念,提高其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当前,高校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发挥新媒体教育平台的作用,深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问题做好改进和完善。发挥青年组织的作用,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辐射面积。采取“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传递时代精神。

3.拓展教育内容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要树立面向全体的观念,注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强调教育主体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好各类关系的调节工作,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关系、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生理和心理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路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祥林,陈梦妮.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7-9.

[2]羊森.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5):81-83.

[3]吴鹏.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12-13.

作者:李亚

上一篇: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法院监察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