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及演变趋势总结基础上,介绍了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的模式,并对该培养模式的运行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管理类农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管理类农业经济论文 篇1:

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

摘 要:以地方院校为母体的独立学院,其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与母体存在较大差异,若独立学院仍然按照母体的模式培养学生,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如何准确确立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认真研究和构建同应用型本科性质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以管理类学科为例,提出了独立学院中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类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是近几年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相对于母体学校独立自主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独立学院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07年4月2日),全国已有318所。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上起了重要的积極作用。在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今天,对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本源性的问题的研究仍然十分重要。独立学院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

一、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从经济建设对管理人才的要求,独立学院生源特点和办学特色方面对独立学院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论证与思辨,并提出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 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问题。根据1998年教育部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管理学与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10个学科并列。管理学科门类包含5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管理类。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企业成为了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企业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恰恰对管理人才的规格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我们现有的管理专业培养体系却暴露出种种的不适应。首先,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其次,理论知识脱离工作实际,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理论课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践环节,致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第四,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踪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这些种种的不适应正是造成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2. 独立学院生源特征。生源状况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全国各省市独立学院学生大都在本科第三批录取。根据对独立学院生源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兴趣爱好广泛,具备一定文体特长,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全面;同时,学习基础不很扎实,文化成绩较差,学习自主性不够强、习惯较差。要把这部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确定有别与一本、二本生源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一套符合三本生源实际的人才质量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

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文体活动、才艺比赛、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方面往往能取得优于校本部学生的成绩,他们在人际交往与沟通、组织与协调、实践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甚至强于一本、二本的学生。所以,我们应确立重视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结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同时注重入学后学生个性化发展,即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因势利导、因人制宜,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3. 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生源状况,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要做到准确定位,务求特色。具体地讲,就是独立学院要认真分析本科人才需求市场,紧密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对人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形成特色目标。

首先,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体现其办学定位。从办学类型来看,独立学院不是研究型大学,也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更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属于教学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符合这个办学定位,培养的是技术运用型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不是培养“高、精、尖”的研究型 人才,也不是主要着眼于学生毕业后考研深造,与高职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岗位技能型人才也有差别,它是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运用型的应用人才。其次,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这是独立学院生存的社会基础和存在空间。最后,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体现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和办学的优势。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科学设置和调整学科和专业,坚持市场导向,优势办学。从实际来看,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独立学院,都得益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例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至此,独立学院本科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或区域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根据以上的对社会需求,独立学院生源状况以及独立学院自身的一些特点的分析,独立学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构建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这种能力教学体系更加鲜明地体现了职业实践这一教学内容,它打破“学科中心课程”,强调“实用、适用、够用”原则。

二、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应服从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及教学体系的内涵:

学校的定位在建立教学体系中起着统帅与主导作用,因为不同学校的不同定位必然导致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独立学院如果照搬照抄公立学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规格,培养目标与其他学校一样,那么往往容易陷入困境:学校无论从生源、师资,还是教学和科研投入等方面来讲,都难以与那些名牌大学竞争。学校的办学陷入老校、名校的“包围圈”。以地方院校为母校的独立学院多将自身定位于一所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院。这一定位有以下内涵:

首先,开展本科层次的教育教学,这是前提。其次,要改变长期以来一般本科教育相对轻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做到既坚持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又要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对于独立学院来讲办学定位应该是应用为本,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中的管理类学科尤为如此,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能够为生产经营做贡献的管理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独立学院的当务之急。

为此,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必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企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并有较强的科学技术运用、推广、转化能力,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对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体现应用型这一概念,使毕业生初到企业就可以应对很多问题,做到很好的衔接。

三、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 教学体系方面。

(1)构建以“应用”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独立学院的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其理论教学体系应依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应突出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为特征基础。理论课必须紧紧为学习专业技术课服务,根据专业技术课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来设定,而不是为理论与学术本身拓展的深度、广度服务。应用型本科宜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平台,设计以就业为导向,快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大平台+小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大平台包括公共课(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以管理领域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研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校级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技术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系列,即其中公共课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校级平台,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形成系级平台;小模块指专业方向模块,这是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的一个弹性模块,以拓宽就业渠道,适应市场多变的需要。

(2)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应用型本科的主要特征,而要搞好实践教学,不仅要打造好硬件,而且应建设好实践教学软件。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软件按照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与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确定,我们认为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由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术运用、创新能力训练的递进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技能层,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层是专业工作能力层,进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第三层次是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进行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另外,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注意搞好职业证书课程与职业标准同人才培养方案的链接与融合,把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列入教学之中逐步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一些主体专业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设想。

(3)与普通本科、职业学校管理类教学体系的区别。可以看到,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区别于普通本科和职业学校的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更偏重于研究型,毕业生除了可以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还为上一级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人才;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单纯从事基层的管理类工作;独立学院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不如普通本科的理论性强,不如职业学院的实践性,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人才培养,更适合现代社会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2. 建立、完善实施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保障体系。实施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培养方案的本身要先进、科学、可操作性强,而且必须建立起人才培养方案能够真正实施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制定独立学院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改革、建设、管理同步进行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发展规模同各项基本建设、基础建设和资金投入相协调,把学院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人、财、物基础上,从而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质量的提高有可靠的保证。

(2)加强以“双师”素质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鉴于独立学院和母体办学规模都逐步扩大,对师资的需求量均普遍增加的现状,独立学院应通过扩大自有教师队伍数量,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经营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创业投资专家等作为固定的兼职教师,加大自有师资队伍培训力度等形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自有专职教师为主体的,具有双师素质、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较短,自有老师多是年轻的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对于管理类的知识也仅限于课本缺乏实践的管理经验,所以青年自有教师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应用型管理类人才才更为可行。

(3)加强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营造培养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办学的重要硬件设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得以真正实施的最重要保证。在校内,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机房的作用,随着管理信息化的推广普及,大多数企业都在此方面下了功夫,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房实验室,并安装管理类软件,购买ERP等管理类软件。

在校外,对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重视校企结合,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达成某种双赢的合约,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学院的建立本来就是依托某些企业办学的结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建立管理类的实习实践基地。

(4)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既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十分重要的条件。独立学院加强软环境建设应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与相关机制;努力强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开展有益于实践教学的活动:创业大赛,商业计划竞赛,营销策划大赛等等。

(5)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鉴于独立学院外聘兼职教师较多,应建立由教务行政部门、专业督导组或质量监督办公室为主体的,以院系师生质量信息反馈为基础的,以检查、评估、指导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其监督、反馈、调控、导向等作用。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特色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批准号:GH0581]

参考文献:

1. 胡卫中,石瑛.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開放教育研究,2006(8)

2.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6(9)

3.周生芳,宗晓华.我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保山师专学报,2006(7)

4.邓峰,吴颖岩.产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实施的探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

5. 蔡柏岩,郑伟.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黑龙江教育,2006(7、8)

6. 陈晓竹,王德林.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技术监督教学学刊,2005(1)

7. 左建民,郑峰.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培养初探.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2)

8. 叶国灿,胡国军,陈伟鸿.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06(6)

9. 章启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6)

10. 钱忠銮,郑晓明.遵循市场规律和教学规律,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5(7)

11. 颜世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成人教育,2006(7)

12. 金秋萍.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6)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责编:吕尚)

作者:郎春婷 于仰南 李伟娜

管理类农业经济论文 篇2: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及演变趋势总结基础上,介绍了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的模式,并对该培养模式的运行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培养;宽口径培养模式;重庆大学

一、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及演变趋势

根据教育部颁布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经管类现有本科专业分布为,经济门类中经济学类专业4个,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专业18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共计22个,专业划分较细。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基础阶段逐步呈现出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通才教育趋势。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有一定差异。综合我国高校的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而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课程信息容量较大。典型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

(二)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着重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三)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一般都融会了所在学校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贯彻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服务的精神。在此基础之上,财经类高校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模式逐渐过渡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教育”的模式,典型学校有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此外,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阶段培养要求招生模式和培养模式协调,因此国内不少高校逐步试点实行大类专业招生模式。大类招生政策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所谓厚基础,就是强化做人(人格素质)的基础和强化做事(职业能力)的基础。所谓宽口径,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

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1)按照学科招生,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2)以“基地班”等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3)通识教育招生,通识教育招生在打破招生专业界限方面走得更远。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变革等。

二、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教育思路、运行与效果分析

(一)重庆大学经管实验班办学背景

为了探索和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方式,从2007年开始,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提出经济管理实验班的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思路,历时一年,对实验班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反复酝酿和完善,并从2008级学生开始试点招生。经济管理实验班在每年入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新生中选拔学生,在本科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系统而扎实的培养和奠定了学生的宽口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三、四年级分流到学院各专业进行专业学习,毕业时授予相应专业学位。

2010年重庆大学弘深学院成立,设置经管大类、机械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电气大类和土建大类等五个实验班,致力于基础阶段大类优秀本科生培养,经管学院实验班不再单独招生。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在全校入学的大一新生中选拔招生,在本科一、二年级不分细化专业学习,由弘深学院统一管理。经管学院参与学生选拔、负责专业类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个人申请等,分流到经管类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

无论是原来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班,还是之后的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都旨在创新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具有大一大二阶段不划分专业的宽口径培养特征,为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基础。

(二)实验班运行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考察经管实验班(含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的实际运行效果,本研究对在校的2010、2011、2012级以及已毕业的2008、2009级学生做了调查,以总结和研究实验班运行的经验与不足,探索和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改革中基础阶段培养模式,为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撑。

1.弘深学院经管创新实验班。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的选择动机、教学计划的了解度、学分总数的合理度、学分分布的合理度、课程与高年级的衔接度、专业培养的充分度以及对培养方式的偏好与认可程度等方面分三个年级来汇总,得到结果见下表。

(1)专业选择及专业意向。经管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但是从已分流的2010级、2011级的专业选择和2012级的专业意向上来看,大多数学生都集中在会计和金融两个专业。

造成这种扎堆选会计金融的原因是,一方面目前社会对会计金融的需求相对高一些,并且相应的就业较容易、出路较广阔,客观上造成了本科生在选择专业时偏向所谓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在基础阶段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当中,会计学和金融学相关的课程比其他专业要多,学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对其他一些专业了解比较少,没有能够建立相关的专业基础,所以在专业分流时没有选择陌生的专业。

(2)对教学计划的了解程度。3个年级的学生中有7成左右对教学计划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虽然学校在学生个人系统中提供了各专业培养计划,但学生很少查询或者了解专业培养方案。所以院系要对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进行宣传和专业推介,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定位、了解需要掌握的课程和技能,强化信息的交流沟通。

(3)学分设置。学分总数方面,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较为适中。对比目前经管学院各专业基础阶段的学分要求来看,实验班的学分要求与其基本一致。但是在学分的分布(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种方式划分)上,几乎所有的实验班学生都偏向于认为通识课程偏多、必修课程偏多,表现出学生的专业期待与教师宽口径培养方针有所相悖。

(4)专业培养与专业衔接。从三个年级的对比情况看,学生对专业衔接满意度和专业培养充分度上不断提升。2010级是第一届实验班,一些方面做的不是特别完善,导致学生的专业性培养不够,与三四年级的衔接也不好;之后的2011、2012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5)培养模式的偏好。总体上有62.3%的学生认为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更好。结合专业统计表(见附件)来看,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宽口径培养,比如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原来的分专业培养模式比宽口径培养好,主要原因在于会计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较早,基础阶段宽口径学习让学生在高年级有较多的课程补修负担。

2.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实验班。已毕业的2008级、2009级的学生无法对其做问卷调查,所以通过分析就业数据,对比非实验班学生的就业去向,间接地反映了实验班的运行结果。

从推免率看,普通班级一般低于15%,而实验班的推免率达到17%和30%(2010级的深造率更高)。表明经过实验班的宽口径培养后,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好,从而在推免研究生中脱颖而出。从就业率看,两届实验班都是100%,并且就业单位也普遍较好。整体的对比结果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教育下的学生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工作上,都比普通班级的学生具备更强的优势。

应该指出的是,不管是经管实验班或者弘深创新实验班,学生都是经过优选的,培养过程也享受了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因此和非实验班比较是存在样本偏差的,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的效果。

三、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和方案建议——基于重庆大学的实践

基于上述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实践的研究,为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国际并轨和渐变演进,对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有如下建议。

(一)对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的建议

从总体上看,经管类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夯实学生经管类专业大类学科基础,同时通过两年基础阶段培养和专业接触,学生自行选择适合和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时,将更加理性合理,减少了高考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和一锤定音,有利于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基础阶段要加强各专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业介入和专业引导,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特质和专业定位,合理选择专业方向。

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方式的改革和招生方式、学籍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体系有密切关系,如果其他方面没有同步跟进和完善,可能会在运行中出现冲突,影响宽口径培养效果。可以先在专业基础没有过多特别要求的部分专业试点大类招生(如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各专业),对试点效果完善修正后逐步开放大类专业招生。

为了保障高年级专业课程所需专业基础,基础阶段总体宽口径培养前提下,建议在基础段以一定学分比例设置不同分组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

(二)基础阶段培养方案建议

最初经管实验班基础课程中设置了较多的经济学类课程,从运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同时有些课程比较专,部分挤占了学生专业基础课学分,在后期弘深学院基础部分培养方案中进行了调整。对宽口径培养方案的建议不能脱离学校总体培养方案改革思路,否则将不具备可实施性。因此在学校本科培养方案模式的总体前提下,对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方案建议为:(1)公共课程,主要为思想政治类、数学类、英语类、体育类课程,按照学校的基本修业要求完成;(2)通识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以通识素质类课程为主,在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菜单中由学生自主选择;(3)经管类学科大类教育,包括学科大类教育必修课和学科大类教育选修课。学科大类教育必修课为经管类所有专业必须具备的,主要是经管类专业的平台类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概论、运筹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大类选修课针对某些专业基础要求较强的专业,设置相应分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未来专业走向选择学科大类选修课。

作者:苏素

管理类农业经济论文 篇3:

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建设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进行研究,并从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因素,最终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对策:一是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二是强力打造适合实践创新人才发展的软环境;三是改革教学制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缩减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

关键词:实践创新 农林经济管理 问卷调查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解决实际问题和突破性创造的能力,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评价指标。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水平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层面看,实践创新人才是我国新时期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文中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从学科长远发展来看,农林经济管理类是管理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下设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旨在培养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农林相关的企业、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可见,农林经济管理主要是服务于我国农业和林业发展需要。然而近几年,随着信息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和林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业和农业也逐渐由分散化经营向集中化经营转变,林业产权改革、林业智慧化、信息化、生态化发展势不可挡。这些都对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培养出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必须要有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远远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认可,且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论文数量也不多。在中国知网上,按照篇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检索,共有文献24篇,其中20篇是研究实践教学内容的,另外4篇与本研究主题无关。按照篇名“农林经济管理”+“创新”检索,共有文献18篇,其中与人才培养相关的10篇,与学科建设发展相关的8篇。笔者在充分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现状,主要从实践创新意识现状和实践创新成果现状两个方面体现;第二部分是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从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展开调查;第三部分是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24份,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为88%。调查对象对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样本详细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

1.实践创新活动参与情况。被调查对象中,73%的人参加过实践活动,其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占33%,参加学校社团的占23%,参加过科研项目或者创新项目的人占到总调查对象的17%,且只有8%的人曾主动联系老师表达其参与创新项目的意愿(见表2)。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较强烈,但参与创新类项目的意愿较弱。

2.实践创新能力个人评价。在对“您的实践创新意识如何”和“您认为您现在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否足以胜任今后的日常工作”问题调查中(见表3),调查数据显示,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不强,亟待提高,且60%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其就业和实践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3.实践创新行为表现。在“您经常在课堂上提出新的被认可的观点或者想法”和“您用新方法、新思路切实解决实践问题的次数”问题调查中(见表4),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行为表现说明,近60%的学生实践中创新能力不强,与个人评价所得结果一致。

综合以上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大多数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意识非常强,且积极采取行动参加各种类别的实践活动,但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性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主动性不高;二是大多数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高,因此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二是高校因素,三是个人因素,每个因素都通过4个指标来进行验证。每个指标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排名统计(见表5)。从统计数据可知,在社会因素中,67%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机会多少是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51%的大学生认为学生寻找实践创新活动渠道是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第二大因素,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理解是提高大学生参加实践创新能力的第三大因素,76%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实践活动预期效果(即参加实践活动对自身相关能力的提升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第四大因素。在高校制度各因素中,高校对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扶持政策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奖励制度、培训制度和教学制度;在高校软硬件因素中,高校自身的实践创新文化和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导师创新实践素质,实践创新设备和场地以及信息化建设水平;在个人因素中,对实践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是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大学生对实践创新能力重要性认识以及自身知识储备量。

1.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四个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几乎100%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实践创新机会感到不满意,认为社会提供的实践创新机会少。这说明社会目前创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太少,完全不能满足学生们实践创新诉求。17%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获取渠道感到较好,但是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还是较差,通过进一步座谈走访,我们发现,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综合能力,如果学生自身网络搜索技术比较强,或者人际关系比较广,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强,就现有渠道的满意度就较高。但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获取社会实践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网络。

公众扶持态度统计结果说明,目前78%的大学生对公众扶持态度感到一般或以上,其中35%的人感到良好或以上,说明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的。实践创新活动预期效果是指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创新活动中对能力提升的效果,从统计结果来看,34%的人感到较好,43%的人感到一般,23%的人认为较差。34%感到较好的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创新活动使他们能够提高其沟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并积累社会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23%感到较差的大学生,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使其产生心理落差:一是对实践活动预期效果估计过高,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属于知识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

2.高校影响因素。高校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集中在制度环境因素、软件和硬件因素。

高校制度环境影响因素各指标统计结果显示(见图2),高校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的资金、设备、场地等相关扶持制度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实践创新要求,且高校对实践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也不大,且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活动或者创新项目的讲座也很少,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制度,学生对实践创新项目知之较少。高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效果其反映也不尽如人意。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实践教学环节走马观花,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践教学学时较少,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要求。从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主要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

在高校软硬件环境因素统计指标中(见图3),总体被调查者中37%的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认为高校实践创新氛围较弱,51%认为实践创新氛围一般,这些数据说明学校在创新文化建设上还需加大力度。在教师实践创新素质调查中,认为教师实践创新素质一般的占34%,较好地占16%,较差的占38%,说明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虽然基本满足学生的要求,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设备场地能否满足大学生实践创新要求调查中,6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方面,被调查者的满意度也不高。这些说明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力度。

3.个人因素。个人的性格特征、知识储备量等基本情况对个人的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各指标统计结果看,1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实践创新活动非常感兴趣,26%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感兴趣,23%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有着强烈的实践创新诉求,对实践创新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且普遍认为,实践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知识储备方面,57%的被调查者认为知识储备不能满足实践创新要求。一方面由于被调查者认为已有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陈旧性,二是实践活动的复杂性超过预期,三是对一些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理解度低。

三、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也是实践创新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意愿强烈,但社会实践机会却不多,因此需要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以切实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强烈愿望。校企联盟的建立和对接,不仅仅需要双方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适时介入。首先,政府应出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制度,促进企业与高校大学生的对接,例如对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的单位,给予部分税收减免;牵头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为双方合作创造机会;政府也可以在高校设立政府创新基金,并积极培育具有地方潜力的项目;政策应积极搭建高质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发布平台,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质量;最后政府应借助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宣传和报道,提高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支持,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其次,高校应积极走出去,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通过项目或人才输出的方式来寻求人才培养,以优惠政策刺激企业对实习大学生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机会。

(二)强力打造适合实践创新人才发展的软环境

实践创新文化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土壤,是每一个高等院校都应重视建设的内容。首先应在校园精神和校园核心价值观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其次,要对全校师生进行创新文化教育和传达;三是通过对教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达和体现创新理念,并将创新理念传达作为教师长期性的一项工作和义务;四是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巩固实践创新文化环境。

(三)以制度构建实践创新文化保障体系

根据文化三结构说的内容,文化核心层即精神层文化,包括精神、价值观、宗旨等内容,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制度层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进行制度建设,制度是精神层文化的保障;第三层是物质层,也是文化的最外在的一层,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创新文化若想真正生根发芽,就必要进行系统的制度建设。

1.应该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扶持政策,也就是对有实践创新诉求的大学生给予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扶持,尤其是起步阶段,应给予积极的正面引导和必要的理论指导。为此,学校可从三方面着手设立扶持政策:一是成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指导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寻求校企合作,提供大学生实践创新信息;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创新项目;根据学校或者专业特点,与相关机构如林区等建立实践基地;制定全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相关政策以及开展相关讲座、培训等其他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实践创新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参与热情。二是加大具有实践经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努力建设校办企业,并以此作为培养教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平台,使得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得到提升。目前高校都在实行大学生导师制,这样就可以切实实现反哺教学的夙愿。三是鼓励大学生参加或者自建社团,目前社团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场地的尴尬,因此,学校应该拿出一部分场地供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用,且场地的建设要符合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而不能等同于教室。

2.应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奖励制度。制定奖励制度是为了形成实践创新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形成大学生实践创新长效机制。一是在学校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即对取得较好社会成果的项目或者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如大会表扬、金钱奖励、成果与保研挂钩等,以刺激其他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二是在学院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具有一定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实践项目给予奖励,如能提供实践机会的社团、具有一定潜力的创业项目等。

3.改革教学制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缩减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数。从目前的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满意,认为时间短,收获不多,极大地打击了大学生参加校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学校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增加动手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缩减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数,给学生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以使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寻找和参加各种实践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 鄢晓.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与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3(2)

[2] 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3] 李玉清,邹静.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4(5)

[4] 顾秉林.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

[5] 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

[6] 刘志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育,2011(1)

[7] 贾晓晨,张永强,杨辉.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设计[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

[8] 杜玉霞.基于项目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5)

[9] 雷家彬.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跨专业教育的模式与实践创新[J].高校教育管理,2014(5)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责编:吕尚)

作者:陈丽荣 盛春光 李微

上一篇:大学新生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旅游业区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