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管理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机械化管理(推荐8篇)

农业机械化管理 篇1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机械化生产的新需要为目标,以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强化农机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20项工作。

一、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1.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补短板、促集成、提质量为重点,依托专家指导组和各主产区农机部门技术力量,分作物举办一系列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示范推广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聚焦9大农作物优势区域,针对新型经营主体推出一系列接地气、可复制的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方式与适度规模经营有机融合。针对玉米籽粒直收、双季稻机种、甘蔗机播机收、棉花机采等关键薄弱环节,精心实施试验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基地。开展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评价,推出100个左右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2.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求,加大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推进力度。召开果菜茶机械化现场推进会,总结成效经验,明确推进思路和重点。在优势产区推进果菜茶田间管理、采收转运、产地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开展化肥农药减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牧草生产、青贮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进饲草料机械化;开展畜禽养殖工程工艺、饲喂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演示和交流,促进畜禽养殖机械系统优化升级。

3.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以粮食生产为核心,围绕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点农时,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引导,搞好作业进度统计和机具调度,推动作业装备高端化、技术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信息化,保障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高质量、高效率进行。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的相关工作要求,推动修订完善机械化发展考核指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考核督查,强化地方政府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体责任。

4.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举办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现场会,推进农机服务创新,探索“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互联网+农机服务”等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组织开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轮训,引导各地贯彻落实《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大纲》,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组织开展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再推出200个“五有”型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在全国推出一批农机维修服务典型和维修能人,推动农机合作社与维修网点合作,发展品牌化农机维修服务,增强农机维修行业的活力。

5.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参与组织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8计划,落实“农机农艺融合专项”农机化科研基地建设,跟踪掌握“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成果。推动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创新研究。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信息平台启动应用。制定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处理等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方案。发挥新一届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技术支撑作用,总结推广薄弱环节和绿色生产农机化装备技术。研究提出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选育技术要求,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农机化技术推广”建设,组织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试验验证,创新推广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6.着力推进农机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全方位融合问题,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农机制造、使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引导社会力量开发推广农机合作社运营管理APP,以信息化助推合作社日常管理精细化。进一步完善“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机化管理工作效率。指导实施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依托项目建设成果,引导各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作业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

7.推动出台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文件。加强农业机械化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推动制定出台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文件,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新时期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做好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工作,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部门责任和任务分工。

8.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召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全面安排部署2018~2020年工作。指导各地贯彻落实2018~2020年实施指导意见,全面推行补贴范围内机具购置敞开补贴。组织开展补贴机具资质采信农机产品认证结果工作,拓宽补贴机具资质采信渠道。扩大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实施范围,支持引导农机新产品研发转化。提升补贴机具投档、核验与补贴资金申领等工作环节信息化水平,促进管理服务更加便民高效。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推进专项督导,持续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9.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落实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强化作业任务分解落实、工作督导、技术培训和宣传引导,保质保量完成深耕深松整地1.5亿亩。继续推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农机深松作业上,不断提高农机深松作业质量和监管工作效率。开展农机深翻整地适宜地区、技术模式及支持政策研究,积极推动在东北地区启动深翻补助试点,促进黑土地保护。

三、深化农机化管理“放管服”改革

10.深入推进农机鉴定制度改革。推进《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修订,同步推进《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管理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后监督抽查规范》等配套制度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制修订实施。推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规章制度落实,为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提供支撑。

11.推动优化农机化质量和农机驾驶培训管理。推动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和农机驾驶培训管理改革,简政放权,便利企业和农机手。通报烘干机质量调查结果,组织开展拖拉机质量调查。指导做好获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农机产品管理工作和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受理处理工作。组织做好农机化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工作。

12.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制度改革。组织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两个规章以及相关配套工作规范和标准的公布实施工作,加强新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督导地方落实免征农机监理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免征农机驾驶证考试费。组织开展全国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检查等活动,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13.开展“平安农机”创建。会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创建一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举办全国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带动各地积极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农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继续开展变型拖拉机整治工作,督导地方全面停止发牌、加快报废淘汰和消化存量,降低安全隐患。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

四、加强农机化发展基础性工作

14.强化农机化实用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机手培训实施方案》,推动落实《“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培训人员1万名。继续推进千万农机手网上学习培训,再开发一批农机使用维修技能教学视频课件,打造农业系统“互联网+农机培训”品牌。开展农机维修技能师资培训,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交流和课件评选活动,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5.加强农机化投入保障和管理。优化部门预算管理,加大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农机)项目绩效考核,规范资金使用。组织申报2019~2021年支出规划和2019年预算。开展2019年中央预算内农机化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加强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等项目的建设、运行管理,督促指导项目单位发挥好项目功能作用。指导丘陵山区为主省份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建设经验、模式的总结与推广。贯彻落实《农业部直属单位中长期建设规划(2016~2025年)》,指导部属相关单位开展规划内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16.做好农机化统计和形势分析。组织开展农机化年报数据与“三农”普查数据衔接,有效利用普查成果。组织开展农机化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备案,建立健全农机化统计工作内部控制、数据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制度。定期开展全国农机化发展形势综合分析,支撑决策。加强《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主要指标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17.促进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贯彻落实党中央和部党组扶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做好定点扶贫、结对帮扶和产业扶贫促进工作,按照我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推进农业扶贫示范行动方案分工安排,做好牵头联系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18.加强农机化基础性前瞻性政策研究。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研究、农机深翻整地适宜区域技术规范及支持政策研究、基于全程机械化的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应用问题研究、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趋势研究、农机安全监管执法制度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发布《2019农业机械化政策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组织专家评审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五、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19.提高能力素质。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继续举办农机化讲坛、双周五集体学习等多种形式的集体学习活动,加强公文质量建设,不断提升全司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开展农机化舆情监测,提高农机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农业机械化管理 篇2

由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生产不但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也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生计。因此,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 农业机械的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对农业机械管理的促进较明显,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管理的总体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1.1 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逐渐增多

目前国内大中型农场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大型机械的应用成为了重要趋势。同时由于大中型农场购买力强, 对大型农业机械有一定的依赖性, 基于这种现实需求, 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逐渐增多。

1.2 小型农业机械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大中型农场之外, 多数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用到大型农业机械的机会不多, 但是对小型家用农业机械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并且随着农民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现实需要, 小型农业机械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1.3 农业机械成为了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转变, 农业机械的应用成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性逐渐增加, 这对农业机械管理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2 农业机械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机械管理的发展速度较快, 市场份额逐渐增大, 效益逐渐提升。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业机械管理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例如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定位不清晰、售价偏高等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机械管理的整体发展, 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受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成本和技术瓶颈的限制, 农业机械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 在高精尖技术方面还比较欠缺, 多数农业机械都处于一般技术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缺乏核心技术之外, 研发经费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技术水平的不足, 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农业机械市场扩张的重要瓶颈。

2.2 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

目前虽然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但是对于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有些大型农业机械在定位上虽然瞄准了大中型农场, 但是在功能上却还存在欠缺, 无法满足大中型农场的所有需要。而中小型农业机械, 在客户群体上虽然朝向普通农民倾斜, 但是在售价、功能设定上还不够人性化, 还有欠缺。

2.3 农业机械产品售价偏高

由于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和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由此也导致了农业机械产品的终端售价偏高, 不管是大中型农场还是普通农民, 虽然有着现实的购买农业机械的需要, 但是在售价偏高的情况下, 消费者往往选择了观望和修旧利废的方式, 暂时不购买农业机械, 这对农业机械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管理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促进作用, 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 就要大力应用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针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促进农业机械管理的快速发展。

3.1 加大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投入, 提高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

要想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 就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 不但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还应该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功能, 使农业机械能够与农业生产联系的更加紧密。通过这些手段的采用, 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持续提高。

3.2 对农业机械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明确产品功能和客户群体

目前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应该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开发相应产品, 使农业机械产品能够在功能上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 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 要完成农业机械产品的总体市场布局, 保证市场布局和定位的合理性。

3.3 优化农业机械产品制造工艺, 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对于目前农业机械产品销售价格偏高的问题, 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解决。首先, 要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成本, 提高产品技术的实用性。其次, 要优化农业机械产品制造工艺, 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从而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再次, 要建立直销渠道, 减少中间环节, 从这三方面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目前农业机械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管理的快速发展, 就要有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采取多种措施, 优化农业机械管理产业结构, 增加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投入, 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使农业机械产品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 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有效促进。由此可见, 未来几年,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农业机械管理将会迎来将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摘要: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机械化作业成为了重要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成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考虑到农村广阔的市场前景, 农业机械管理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但是受到技术水平和研发成本的限制, 目前农业机械管理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是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定位不清晰、售价偏高的问题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管理的快速发展, 使农业机械难以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 要想促进农业机械管理的快速发展, 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就要切实解决农业机械管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研发成本、明确市场定位、降低产品售价, 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技术创新,成本,定位

参考文献

[1]杜玉华;吴玉翠;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机械化管理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管理

我国目前的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发展滞后。另外我国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非常低,存在设备简易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的突出问题。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也严重缺乏,使得农户技术水平低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1.设施农业的组成体系

设施农业的组成包含塑料大棚、温室和工厂化栽培三种不同的技术层次。目前发展和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塑料大棚、温室大棚和连栋温室,也有少量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型温室和大型温室。这反映出现阶段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而智能型温室则更是代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设施农业的最高技术层次。

2.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

设施农业机械就是指适合设施农业耕作、栽培和收获等农艺特点,并主要在各类设施中工作的农业机械。国外对温室中作业机具进行了系统的开发、研究、推广和应用,许多作业项目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晚,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应用配套水平也不高。设施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是我国综合设施技术中的薄弱环节。

2.1我国目前的耕作机械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所需作业机具有些还是空白,而设施或大棚内的耕作机械更是用户急需的,现有产品的机型不多,应用不够普遍,多为借用现有的露地用小型耕耘机械,其存在适应性差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作业质量也不稳定。近几年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有的微耕机还设计有多种作业功能,这就考虑了兼顾露地作业使得机械的使用效率相对提高,但是还存在喝多问题使其不能很好地推广。如外型尺寸及结构质量大,操作不灵便。特别是从露地简单转移到大棚内的机械,在设施内转向和转移都十分困难,而且边角地带无法工作,漏耕现象严重。另外,还存在生产率低,适应性差的问题,当土壤含水率较高时其碎土性能就会变差,耕作阻力变大。

2.2配套栽培机械种类

设施内作物的栽培方法各种各样,与之配套的作业机械也各有特点,各不相同,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配套栽培机械。

2.2.1移栽机

目前的配套机械主要有穴盘育苗及钵盘育苗设备、高效机械化制钵机等。移栽机能保证移栽深浅一致、间距均匀,有利于作物成活和生长。很多国家的小型移栽机广泛应用于设施内作物的栽培,我国目前尚无此类小型移栽机。国家通过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的研究已研制成功自动钵苗移栽机及配套高效机械化制钵机,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目前还不能进入设施内作业。

2.2.2穴盘播种成套设备

地膜作物精密穴播机和施肥铺膜播种机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也仅限于露地作业。国产穴盘播种机主要是真空吸附式播种器,播种精度不高,而且大多数穴播机不能满足播种时行距和穴距可调的要求,急需开发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能达到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适应设施内的作业要求。育苗播种成套设备配套的高效机械化能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钵苗。

2.3其他机械

与耕作及栽培有关的配套设施农业机械还有地膜回收机和农作物嫁接机等。机械回收残膜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保护设施内土质使其符合环保要求。而合理嫁接可培育优良品种,生产名优产品,有效提高设施栽培效益。目前我国的这些配套机械的研制还处于起步试验阶段,应用还不广泛。

3.设施农业机械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

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有差异,所以各个地方应该分别针对不同类别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了本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应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与设施农业的特殊农艺紧密结合,近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有以下几点。

3.1开发专用微耕机合理选择配套动力

设施农业机械要求机体和质量小、动力足,操作舒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这样才能有效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尽量减少发动机对设施环境的污染。

3.2增强作业功能提高配套比

要求配套机具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换便捷,能分别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和施肥等多种作业,操作手柄能上下左右调整,以适应设施内的工作条件并方便田间转移。

3.3开发穴盘育苗播种成套设备

在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该着重研究与微耕机配套的小型钵苗移栽机,先以半自动机型为主,逐步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3.4研制播种机和地膜回收机

针对设施农业的需求,研制适合设施内作业的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和地膜回收机。要求能达到精播机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能适应设施内的作业。兼顾露地作业,作业机械可用于蔬菜露地、苗圃及果园的作业。

4.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

由于设施农业的环境由人工控制,条件比一般大田简单得多,智能化仪器、设备和机器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所以智能化系统有可能在智能型温室中率先实现。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大量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传统机械无法作业的项目实现了机械化。未来农业工程的发展重点是农业人工智能化。智能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的研究运用将直接推进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使设施农业整体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温室结构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5.结语

设总体而言,我国设施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比较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另外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这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所以加强机械化管理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科]

【参考文献】

[1]罗炳兰.加快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之我见[J].北京农业,2011,(09).

[2]王永鸣,鲍树人.搞好农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7,(06).

9农业机械管理(精选) 篇4

【组织机构】区农业机械管理局,是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现有在编在职人员23人,退休人员24人。内设一室三股: 即办公室、人事股、管理股、科技教育股。下属3个事业单位:区农机监理站、区农机化学校、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领导成员情况:

党委书记、局(站)长:王国光(2010.08~)副书记:周静霞(2004.08~)纪检副书记:王杰(2007.03~)副局(站)长:崔 晖(1999.05~)翟庆付(2008.07~)主任科员: 王学德(2005.11~)梁 彤(2008.05~)王保德(2008.05~)【概述】2014年区农机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宛城崛起的目标,以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机械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机具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深入贯彻《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河南省农业机

械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抓管理促进服务,抓典型促发展,努力做好农机管理、质量监督、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促进宛城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积极贡献。农机推广站获河南省农机农机推广先进单位、南阳市农机推广鉴定综合先进单位;顺达农机合作社获国家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有两个合作社获得市政府奖励。福田、沃田两个合作社获得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称号。【农机装备】止2014年底,全区共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6429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02台,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联合收割机1122台,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6%。农机总动力达到130.72万千瓦,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3。大型拖拉机主机发展快,配套机具也趋于多元化。农机经营总收入33123万元,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以上。

【农机作业】2014年底全区机耕面积达到97.2千公顷,其中深耕48.6千公顷,全区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农机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取得突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等作业面积实现跨越。2014年全区玉米机播面积达到63万亩,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43万亩,玉米机耕面积58.5万亩,分别占播种面积的98%、67%、91%。农机作业领域逐渐在林业、畜牧业、运输业、筑路业等行业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农机新机具推广】2014年,全区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179台,耕整地机械306台,旋耕机241台,秸秆还田机41台,免耕播种机46台,深松机28台,挖掘机械9台,烘干机1台,玉米机械化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畜牧养殖机械化也得到大力发展。

【农机安全监理】2014年以检验为突破口,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田检路查纠正违章作业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共检验农业机械2000台,新入户机车405台,新培训办证309人。共纠正各类违法行为400余人次,出动监理人员50人次,出动监理车50车次,开展不同规模的培训班2期,其培训人员110多人次。农机监理站5人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办结所有的证照。

【农机化技术培训】2014年,共培训新机手200人,培训联合机手65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50人,管理干部90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100人。

【农机市场管理】2014年全年出动宣传执法车辆80人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整顿规范农机经营维修门店14个,培训办理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资格证109余份,受理投诉2起,并得到妥善处理。有效的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维护了农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项目实施】2014年实施国家、省、市农机化项目5个: 一是2014年安排宛城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5万元,省特定奖补资金93万元。农机局成立了项目工作组,在项目的实施中,严格按照“三个严禁”、“八个不得”认真组织实施。采取一站式服务,农民从咨询、看机、试机、办理补贴手续都能一次性办结所有手续。并供信息咨询,在办公场所显要位置设立了农机购置补贴申报指示流程,手续办理导购台,方便购机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共补贴各类机具709台(组),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0台,使用资金316万元;收割机179台,使用资金759万元;挖掘机9台,使用资金9万元;耕整地机械306台,使用资金66万元;播种机械46台,使用资金15万元;收获后处理机械1台,使用资金3.6万元;享受补贴的农民及农民组织428人(个)。特定奖补资金补贴机具86台,使用资金54.6万元。二是省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补助项目。2014年宛城区续建实施河南省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补助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2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财政补助10万元,机具购置92万元(其中:整合国家购机补贴资金30万元,农民自筹62万元),按要求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5000亩,近三年来,在全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已达到17400多亩,覆盖全区三个乡镇13个自然村,深松面积5万多亩,小麦秸秆基本实现全部还田,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已达20多万亩,推广保护性耕

作机具1200多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30台,深松机168台,秸秆还田机24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95台,植保机械450台,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宛城区大力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10月10日上午,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在市农机局程相岑局长、闫道畅副局长等一行陪同下到宛城区视察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整地情况。视察结束后,张开伦局长对宛城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是省农机深松整地项目。按照《关于印发〈河南省2014年农机深松整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我区农机深松作业计划4.2万亩,每亩补助作业费15元。为更好地落实省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对全区规模较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公开邀请招标,以市38万亩项目区为重点,涉及红泥湾、高庙、汉冢等乡镇,深松作业技术要求:深松作业质量要达到“深、平、细、实”。深度须保证在25厘米以上,深松后要合墒弥平,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漏耕、深浅一致、上实下暄、抗旱保墒、适宜播种。服务合同完成后,由服务对象对作业面积和质量进行确认签字,补助资金真接兑付给农机服务组织。根据三秋生产进展,及时督导农机服务组织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要采取全程监控模式,建立跟踪、统计、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四是区秸秆还田示范推广补助项目。多年来,秸秆焚烧一直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之一,特别是秋季焚烧玉米秸秆

现象较为普遍。而推行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可以减少焚烧、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此,区农机总站根据我区实际,结合外地经验,2014年在高庙乡、汉冢乡、红泥湾镇作为试点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示范推广补助项目。该项目计划安排实施玉米秸秆还田作业面积3万亩,其中:高庙乡1.5万亩、汉冢乡1万亩、红泥湾乡0.5万亩。区财政安排项目补助资金50余万元,对项目区承担玉米秸秆还田示范推广任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按作业面积给予每亩10元补助。同时为鼓励全区农户使用秸秆还田机具,提高全区秸秆还田作业面积,对新购置的秸秆还田机具在按规定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程序的基础上区财政给予每台1500元的累加补贴。目前该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五是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取得成效。2014年,为认真做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于建设项目工作,健全完善“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机化示范推广服务机制,重点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主推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在汉冢乡万庄村建立100亩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遴选远驰、顺达、乐丰、海明四个农机合作社为农机化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800-1000户农户使用或掌握新技术新机具,确

保宛城区主要机具、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截至目前,全区已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面积17400亩。【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全区已拥有农机械原值在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21户,50万元以上的27户。农机大户已成为服务农业生产最活跃的主力军。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有45家,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1.8亿元,社员1850余人,各类机械5744多台套。合作社年利润8600万元以上,单机收入3-15万元。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地7.5亩,拥有社员70人,各类大中型拖拉机48台,配套机具70余台件。全区各类农村合作流转土地近4万亩。如高庙远驰合作社自己流转土地3000亩,带动服务项目区近1.5万亩;汉冢兴阳合作社自身流转土地1500亩,项目带动5000亩;其它象顺达、福田、惠农等合作社自身流转土地都在300—500亩。带动烘干、收耕、储存等产业发展、扩大提高。

【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严格按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坚持既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和省保护性耕作项目,围绕宛城区小麦、玉米两大农作物,依托汉冢乡兴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汉冢乡王万庄村建成宛城区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农机试验示范基地面积100亩,同时又遴选了顺达、福田、远驰为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建设50亩示范田。围绕保护性耕作,开展秸秆机械还田、小麦免耕机械播种、机械深松、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先后在“三夏”“三秋”黄金作业期前分别召开演示现场会,对大马力、复式耕整机械,深松机械,免耕播种机械分乡进行演示,同时开展农机手培训,培训一批合格的农民技术员,构建起区、乡、村农机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区委“包联共建、晋位升级”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动员会安排部署,根据区委要求与高庙乡大刘庄结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工作。一是依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帮助大刘庄村发展农机合作社1户,培育农机大户2-3户,二是依托农机保护性耕作项目,将大刘庄村纳入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亩。使该村在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覆盖率达50%以上。

农业机械化管理 篇5

【发布文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20号 【发布日期】2006-07-24 【生效日期】2006-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浙江省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20号)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保障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第三条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机械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农机安全村建设各项措施。

第四条第四条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并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含手扶变型运输机,下同)的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发展改革、经贸、财政、工商、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地税、水利、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的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统一调集农业机械投入抢险救灾。

第二章 扶持措施

第六条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科研机构、院校和农业机械生产者研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并按照国家规定,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开发资金应当对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

第七条第七条 国家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和生产。

第八条第八条 国家安排对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的财政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九条第九条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各级财政应当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贴。具体补贴种类和标准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使用财政补贴购置农业机械,应当签订补贴购机协议。在补贴购机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不得转卖所购农业机械;对擅自转卖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全额收回补贴款。

补贴购机协议格式文本由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补贴购买的农业机械的名称、数量、购买人(单位和个人)、补贴额等情况,每年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第十条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积极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和简便信贷办理手续。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地方税务机关对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农业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章 质量保障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的对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情况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农业机械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农业机械产品出厂前,必须按照产品标准进行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的,不得出厂和销售。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在其生产的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农业机械产品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规定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农业机械产品,农业机械生产者必须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依法实行强制性认证的农业机械产品,必须经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和销售。

禁止利用残次零配件和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产品;禁止生产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产品;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保证产品质量。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负责,并依法承担售后服务责任,凡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拖拉机驾驶培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实行资格管理。从事拖拉机驾驶培训的机构应当取得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培训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的核发条件、程序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检验合格,领取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方可投入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核发条件、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禁止驾驶无牌无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禁止转借、伪造、变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已注册登记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机械所有者应当向当地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手续:

(一)农业机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农业机械登记内容变更的;

(三)农业机械用作抵押的;

(四)农业机械报废的。

具体办理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禁止违反规定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以及联合收割机的驾驶人员必须取得驾驶证,驾驶时,应当随身携带驾驶证。

驾驶证的申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核发牌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员,应当接受当地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的定期安全技术检验和驾驶证审验。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定期安全技术检验和驾驶证审验的期限和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依法实行强制报废制度。鼓励对从事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及时进行报废更新。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农业机械维修者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维修,应当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应当注明维修类别和等级,农业机

械维修者应当在规定的维修类别和等级内从事维修活动。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申请条件、核发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不得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维修。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保证维修质量。维修质量不合格的,在维修质量保证期内,维修者应当免费重新修理;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维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禁止在维修过程中拼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

具有相应资质的机动车维修业户(企业)可以在维修类别和等级内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进行维修。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农业机械使用者应当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茶叶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农业机械,在有危险的部位和作业现场设置防护装置或者警示标志,确保使用安全。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培训、教育,履行安全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以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使用安全的巡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道路以外作业、停放过程中,发生碰撞、碾压、翻车、落水、火灾等造成人、畜伤亡或者机具损坏的农业机械事故,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由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 社会化服务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学校应当面向农民、农业和农村,培训农业机械化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开展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等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能力。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各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设备、示范基地和基础设施,保证农业机械适应性试验的需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

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应当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需要,提供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维修、信息、中介等社会化服务。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鼓励、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法成立或者参加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及其他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作业服务。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推广的农业机械新产品,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发展改革部门,拟订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定期调整。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要求将其生产的农业机械产品列入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通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进行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取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

农业机械生产者和销售者可以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对其定型生产或者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作出技术评价。

农业机械产品鉴定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开展农业机械跨行政区域作业服务,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维护作业秩序,并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安全畅通。

进行跨行政区域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执行。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从事拖拉机驾驶培训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培训活动,并可处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维修的;

(二)超越《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规定的维修类别和等级,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维修的。

对伪造、变造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应当予以收缴。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在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拼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当场予以拆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的农业机械产品,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推广活动;造成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在鉴定工作中不按照规定为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进行鉴定,或者伪造鉴定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责任人员属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主管人员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一)违反国家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以及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将未取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的农业机械产品列入支持推广目录的;

(三)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鉴定的;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直接发放用于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燃油、购机财政补贴的;

(五)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公布购买农业机械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的;

(六)截留、挪用财政补贴款的;

(七)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1月10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 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80号)同时废止。

新疆农业机械推广许可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农机产品质量和农机装备水平,维护农业机械使用者及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新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推广许可,是指在自治区境内生产和销售的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由通过农机鉴定能力认定的机构(以下简称农机鉴定机构)对其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鉴定,取得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颁发的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推广和销售。

在自治区境外已通过省级以上农机鉴定并取得推广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进入我区推广和销售,应当经农机鉴定机构进行技术资料审查,办理推广许可认可登记手续,取得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颁发的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后方可进行推广和销售。

第三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管理、鉴定、生产、推广、销售等活动,应当遵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

第四条 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负责对新疆境内生产和销售的农机产品以及境外未取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进入新疆推广销售的农机产品进行推广鉴定,对合格者颁发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

对在境外已取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进入新疆推广和销售的农机产品进行技术资料审查,对合格者颁发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

第五条 制定并定期调整、发布农机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公布推广鉴定大纲。

农机推广鉴定工作应当严格执行产品的技术标准(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

第六条 农机产品的推广鉴定和推广许可的审批工作要坚持公正、公开、科学、高效的原则,接受农业机械使用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社会的监督。

第二章 农业机械推广许可的申请和受理

第七条 申请农业机械推广许可的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或新产品鉴定的产品或者属于定型产品;

(二)列入自治区农机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或计划;

(三)未列入自治区农机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或计划的产品,企业自愿申请进行推广许可的,应当向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推广鉴定。

第八条 申请农业机械推广许可的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应当向农机鉴定机构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一)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企业);

(四)申报产品铭牌复印件;

(五)产品企业标准(企业执行标准);

(六)产品使用说明书(须有维汉两种文字);

(七)产品“三包”规定;

(八)产品外观彩色照片;

(九)产品注册商标复印件(有商标的提供)。

委托他人代理申请的,还应当提交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第九条 农机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企业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合格者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企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退还企业全部申请材料。

第十条 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决定受理后与企业确定试验鉴定时间,组织人员按鉴定大纲抽取或确认样机,审核相应的技术文件。

第十一条 鉴定用样机由申请者提供,并按期送到指定试验地点。鉴定结束后,样机由申请者自行处理。

第十二条 农机推广鉴定费用执行自治区物价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收取,由申请者承担。

第十三条 推广鉴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生产条件审查。审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装能否满足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是否齐全、产品质量检验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等;

(二)性能试验与安全检查。按鉴定大纲要求对申请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和安全检查;

(三)适用性和可靠性试验。按照鉴定大纲要求进行适用性和可靠性试验;

(四)使用说明书和“三包”凭证审查。审查企业有无“三包”服务规定,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具有维汉两种文字,有无产品的安全使用说明等。

第十四条 企业同时申请二种以上产品的推广鉴定时,相同鉴定内容不重复进行;同一企业在不同产地生产的同一产品应当分别进行鉴定。

第十五条

同一企业的系列产品在申请推广鉴定时,至少选用两个型号的产品进行试验,在推广鉴定报告中须注明系列产品的型号。

第十六条 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推广鉴定并自鉴定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企业出具鉴定报告。在企业无异议后将鉴定报告和有关申请推广许可材料报送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申请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鉴定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鉴定机构申请复检一次。也可直接向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第三章 农业机械推广认可登记的申请和受理

第十八条 申请办理农业机械推广认可登记的农业机械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向农机鉴定机构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一)农业机械推广认可登记申请书;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须加盖发放部门公章);

(三)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复印件(须加盖发放部门公章);

(四)推广鉴定报告复印件(须加盖发放部门公章);

(五)产品铭牌复印件;

(六)随机技术文件及资料(包括维、汉两种文字使用说明书、三包规定、出厂合格证、装箱清单);

第十九条 农机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合格者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企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退还全部申请材料。

第二十条 农机鉴定机构受理农业机械推广认可登记申请后,对农业机械产品在新疆境内的适应性做出技术评价,对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等相关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于决定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结论书面告知企业,并在企业无异议后将技术评价报告和有关申请材料报送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申请者对审核结论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审核结论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鉴定机构申请复审一次,也可直接向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第四章 农业机械推广许可

第二十二条 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鉴定报告或认可登记审核结论及其相关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完成审查工作。对审查合格者,颁发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

审查内容包括:材料是否全面真实准确;鉴定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申请企业取得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后,应当将该产品推广许可证标识(证章)粘贴于农业机械产品上进行推广和销售。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定期在新疆农机网等指定媒体上公布取得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的农机产品目录。农机鉴定机构同时发布相应的鉴定检测结果。

第二十四条 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和标识(证章)有效期为四年。有效期满后企业应当重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许可申请。

第二十五条 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及其标识(证章)由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取得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的农机产品的销售、推广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或本办法规定的,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农机鉴定机构应当严格依照鉴定大纲进行农机推广鉴定,并对鉴定结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八条

取得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的产品商标、企业名称和生产地点发生改变的,生产或销售企业应当凭相关证明文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换证;改变产品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的,应当重新申请推广鉴定或推广认可登记。

第二十九条 取得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收回和注销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和标识(证章),并予公告:

(一)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出现集中的质量投诉,生产者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解决的;

(二)产品商标、企业名称和生产地点发生改变未申请变更的;

(三)改变产品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而未重新申请推广鉴定或未重新申请农机推广认可登记的;

(四)在质量监督抽查或市场质量监督检查中有严重质量问题的;

(五)国家、自治区明令淘汰的;

(六)通过欺诈、贿赂等手段获取鉴定结果或证书的;

(七)涂改、转让、超范围使用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和标识(证章)的。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条 农机鉴定机构不按照规定进行鉴定、伪造鉴定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鉴定资格;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从事农机鉴定、审查工作的人员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对于伪造、冒用、使用过期的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及其标识(证章)的,以及没有取得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进行推广和销售的,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对于拟申请列入自治区支持推广农机产品目录的农机产品,在取得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后,还应当结合新疆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生产实际进行机具选型和先进性评价。

机具选型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农机鉴定机构进行选型鉴定,二是采取质量跟踪调查方法,三是采取用户调查的方法,即对农机产品的使用情况在全疆范围内选择不同区域的至少10个用户或者是至少三个地州农机管理部门的反馈或调查意见。

先进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有关技术经济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二是采取专家评议。

通过以上程序最终选定相对比较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产品列入自治区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农机局负责解释。

农业机械化管理 篇7

1 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改变传统管理理念

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不断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在认识和了解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分析农村发展机械化农业的趋势以及方向, 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使农业机械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得到保证, 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

2 健全机械管理机制,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也推动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提高农业机械的管理水平, 需要从管理方式的改革出发,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的建设与加强, 需要合理控制管理强度, 加大对相关行业的管理力度, 推广宣传农业机械产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 在当地财政预算方面, 需要积极纳入农业机械管理与发展所投入的资金, 支持并完善其发展, 为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提升管理水平

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开展, 与管理人员有直接联系,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影响。因此, 在机械化发展过程中, 需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从理论知识与服务理念方面,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保证相应的管理质量, 提升管理水平。

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 人作为开展工作的主体, 对于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来说, 也要重视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更好地在农机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 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农机工具作用, 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同时确保工作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不出现违规操作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切实通过管理和服务手段推动农村经济服务发展。

要想提高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定期开展培训是关键所在, 要给大家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农机化部门要给大家提供这样的机会, 聘请专业的教师给大家开展培训, 并且要积极争取大家的意见, 解决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且引导工作人员参与到继续教育中, 才能真正推动农机科学化发展, 增强服务观念与专业精神,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指导和服务, 为农村基层建设保驾护航

4 完善机械服务体系, 优化农机化管理模式

在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 应充分考虑相应的机械服务。不断培养和强化服务意识, 在生产经营方面进行科学指导, 协调统一机械管理与机械服务, 从完善服务体系方面,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此外, 还需有关部门对完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提供支持, 对机械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 也需要定期整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关信息, 优化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机械管理水平。

5 加大舆论力度, 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地位

农机化管理部门要经常开展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 广造舆论, 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农机化管理工作, 认识到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重视农机管理服务工作, 全面推动社会化发展;加强农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引导农民意识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配合, 提高工作效率。

农机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负责, 涉及的内容和部分也较多的一项工作,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多个部门练手, 经常沟通交流, 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强化管理效率。在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中, 牵扯到交通、安检、环保等部门, 而农机管理工程又涉及到购买、检测、使用、保养、维修及报废等过程, 此过程的进行离不开各部门配合, 共同推动农机服务建设。另外农机化管理工作也需要广大农户的配合以及大家支持, 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

所以要想提高农机化管理工作效率,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付出,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努力为农机化管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事业添砖加瓦。

摘要: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完善、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于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 需要从机械管理方面出发, 了解实际发展问题, 从管理经验、管理人才、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以及服务体系等方面, 不断改进和完善, 提高机械管理水平和质量, 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鑫磊, 于怡文.探讨农业机械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4) :199.

浅析农业机械节能管理的主要措施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节能管理;主要措施

0.前言

随着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节约能源的空间也相当大。从使用环节看,除了要加强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外,农机节能还应当注重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失。以降低农机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机作业效益。本文就农业机械节能管理的主要措施谈几点意见。

1.加强农业机械节能管理的主要措施

1.1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要把农机化节能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利用多种媒体方式,广泛开展农机节能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机节能氛围,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农业生产耗能与节能减排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节能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要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动员调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维修、安全监理等各方面的力量,密切与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合作,整体推进农机化节能工作。要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主题宣传活动,利用下乡为机手办证时机广泛开展各类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1.2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善装备结构,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服务周到的农业机械,积极发展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农机装备。对农业机械进行细致排查和监测,根据有关法规,淘汰高耗能、重污染、已到报废但未处理的落后的农业机械,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开展“节能从我做起”的节能行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节能意识,提高农机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按照节能的要求,大力宣传农机节能技术,积极倡导农机复式作业,增强农机手报废、淘汰高耗能及落后农业机械的自觉性,对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机具逐步更新淘汰,建立节约促发展的新机制。

1.3推广机械化技术

积极争取上级各项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的新型农业机械,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节能农业机械,大力促进农机节能。继续深入开展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坚持市、乡、村层层召开现场会、演示会,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积极性。结合“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的开展,选择2至3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机维修点作为示范点,推广农机维修节能技术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农机维修节能工作的逐步开展。大力推广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喷灌微滴灌等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1.4做好农机燃油降耗工作

结合农机检审和三夏、三秋前的农机检修工作,组织专业农机技术人员,专门对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动力机械的燃油情况进行检测,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达不到核定动力、核定燃油标准和气体排放标准的,进行检修、维护,提高机械功率,节约农机燃油、减少农机作业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排放量。同时,加强农机新技术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机手对机械的维修保养、故障排除等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促进农机节能。

2.农业机械节能的日常管理

2.1正确使用和维护排气管和消声器

包括经常清除消声器内的积炭、及时修复已经损坏的消声隔板、排气管不向前安装、不使用自制的过细和过长的排气管等。据测定,若195型柴油机排气管的口径缩小10mm,将额外消耗发动机功率0.75kw。

2.2经常保持农用车辆行走系统良好的技术状态

如果车轮轮毅轴承过紧以及轮胎气压过低,都将造成车辆的摩擦阻力增大。据测试,机动车输出功率的30%一40%消耗在克服轮胎的滚动阻力上。因此,应当经常保持轮胎规定的气压,正确驾驶和选择路面行驶。

2.3加强对农用车辆的维护保养

尤其要防止制动器“卡滞”,即非制动状态时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相接触。判断制动器“卡滞”的简便方法是用手触摸制动鼓是否经常发烫。带气泵的拖拉机从事抽水、发电和加工等固定作业时,应当摘掉空气压缩机的传动带。经过对带气压制动装置挂车的拖拉机测试,其发动机驱动空气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低气压时大约1.1kw,高气压时大约1.5kw;在额定工况下,发动机驱动附件(指冷却风扇、水泵、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所消耗的功率大约占总功率的10%。带动力转向装置的机车急转弯时,在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后要稍微放松,以便分配阀的滑阀能够回到中立位置,否则液压系统内存在最大油压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发动机的功率消耗过多,同时增加机件的磨损。当拖拉机从事运输以及不使用液压悬挂式农具的田间作业时,应当通过操纵手柄分离液压油泵的动力,这样可以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同时能够防止液压悬挂系统机件的磨损。若拖拉机配置了永磁式交流发电机,在白天作业时应当摘下永磁式发电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消耗,而且能够防止发电机轴承和调节器的损坏,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安装农田灌溉水泵要避免“高射炮式”,即出水口应当尽量接近渠道的水平面。当灌溉地面与水源的高差为10m时,如果安装的出水管管口高出渠道水平面1m,则要多消耗10%的能源(电力或者燃油),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降低水泵出水管的高度。

2.4适当添加润滑油

向发动机油底壳和变速器加注润滑油应不超过油标尺的上刻线;向车轮轮毅填充润滑脂只能达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空间。如果润滑油添加过满,不仅浪费油料,而且增大相关零件的运转阻力,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损耗。根据不同的工况合理使用油门,这既是保证机车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例如:发动机启动时,应先摇转曲轴数圈,然后用中油门启动。若用大油门启动,几次启动不着,燃油容易“淹死”发动机;车辆起步时,应适当加大油门,防止发动机熄火,若重新启动发动机是很费油的;车辆加速时,应缓加速而不能急加速。据试验,车辆从起步加速到中等车速(30km/h),采用急加速(25s)的耗油量大约等于缓加速(40-45s)耗油量的2倍;行车中,应当采用经济车速,这样既安全又省油;保养和检查时,若摇车应关闭油门,否则喷油器不停地向气缸内喷油,过多的燃油进入气缸,不但浪费燃料,而且造成下次启动困难,同时部分燃油顺着气缸壁流入油底壳,容易造成机油变质,进而加速机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停车时,车辆若超过10min的停车,发动机应当熄火,因为长时间怠速运转对发动机十分有害,而且浪费燃油。

【参考文献】

[1]冯建清.五項措施力促农机节能减排[J].农机科技推广.2011.07.

[2]鞠凤霞.农机节能技术是一个重要课题[J].农机科技推广.2011.02.

上一篇:内部请假条下一篇:Dreamweaver文档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