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精选8篇)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 篇1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之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关于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1](译者前言,P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2](P5)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1](译者前言,P19)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2](P8)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传统社会由四个基本阶级组成:学士、农民、手艺人和商人。这样的次序排列也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位于他们之上的是有特权的官僚阶级,而在他们之下的则是人数较少的贫民。从古到今,官吏的地位一直是最有抱负的中国精英所追逐的最高目标。[1](P224-225)据韦伯的观察,“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决之于具有做官的资格,而非财富”。[3](P30)自隋唐以后,取得做官资格,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正是科举制强化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在对西方价值的向往以及新的利益的诱惑下,已经纷纷从传统政治的窄门中走出,特别是在西方式教育制度普及之后,“人们依着经济技术的专业化的趋向与需要,各自选择了性之所近的道路。数学、逻辑、物理、工商管理、政治、建筑、绘画„„成为了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而新的行业亦已一一出现,‘政客’就是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家、买办、留学生、工程师、律师、教授、医生、作家、报人乃至电影明星、歌星也都是崭新的职业。” [3](P67)到了1919年,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现代职业,以及在现代商业和金融业中的领导地位已被开始认为具有与传统社会的官吏同样高贵的地位。[1](P225)这样,传统社会结构及等级次序发生了变化。原来身居末位的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原来居第二位的农民可说是下降到末位。在农民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人往高处走,稍有才能之人都不可能安心务农了。但是农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农科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却在农村之外的大城市应运而生生了。农科大学的教授、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同样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城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主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总之,由现代化而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本身发生分化,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是指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施;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实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上在农业内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也是在农业内部完成的,不存在三元结构。这种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推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将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至,不可能再在农业内部有重大的创新。农业生产力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及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活路,农民兼业逐渐成了普遍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从技术层面看,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外部——城市制造的技术产品如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创造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教育、科研机构也相继在城市中出现。换言之,在农业生产外部形成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专门部门。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人员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完全不同,但确实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市场层面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部门的出现构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现代农业技术)由农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提供;农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出售。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部推动被迫做出的反应,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与传统社会经济缺少历史的继承性,较难融合为一体。表现在农业上就是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离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脱离。本来,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使得这些机构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农民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尽管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出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新因素,开始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历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成了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由于近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前人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以下仅从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一)民族危机与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民族优越感使其对西方文明不屑一顾,也就不存在对西方新技术、包括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才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对西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出现。最初是对西方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的需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才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官员及士人的启蒙提倡来体现。清中期以后,政府官员及士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业因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危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在最大限度利用传统技术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水稻种植;推广接茬作物,变水田一收为水旱两收。[4](P237-239)对于西方农业技术,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就谈不上需求和利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知识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西方农业技术真正全面了解的人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向西方学习之倡议。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大多并不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对改进中国农业有何实际作用,而是因为中国在与西方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从多次失败的经历中逐渐得出一种认识:中国军事上不如人是因为经济上不如人,经济上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科学技术不如人,则是因为教育不如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兴学校、育人才,其中包括兴办农学堂、培育农业人才。

薛福成在《出使四国记》中描述了西洋各国学校的兴盛,并由此推断西洋各国强盛的根源: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近数十年来,学校之盛,以德国尤著,而诸大国亦无不竞爽。德国之兵多出于学校,所以战无不胜。推之于士农工贾,何独不然?推之于英法俄美等国,何独不然?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至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5](P3)

康有为、梁启超、胡燏棻等都有类似的观点,并提出兴办西学的主张。他们倡办西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而不是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在中国创办西学,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程度,而是因为西方列强打败了中国,中国要雪耻、要富国强兵,就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暗含这样一个认识逻辑:中国被西方列强打败,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而军事力量强的原因是经济比中国发达,经济比中国发达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教育比中国先进。因此,中国要变得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大,就得从学习其教育制度开始。至于将西式教育移植到中国是否能适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未考虑到。但是,分科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当时的士人能认识到分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已是一大进步。分科办学自然包括建立农学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农学堂。张之洞不但指出农业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武昌设立农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从事农事试验与教学研究。自1898年起,清政府多次下诏分科办学,其中包括举办农学。随着士人兴办农学的主张变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我国的农业学堂从中等到高等,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农事试验机构,进行农业技术试验。

综上所述,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由士人及政府官员的言行体现出来,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兴办农学堂、农业科研机构。由于这种需求不是来自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因这种需求而建立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是官僚士大夫的事业,与中国农村、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需求虽然引发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制度上的创新,但是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本文所用现代工商业的概念作一界定。从组织制度上讲,现代工商企业与中国传统工商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国家的逐步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企业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但是,许多传统形式的商业企业,并不会被现代企业取代,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使在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等大型百货公司,以及部分大商号,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外,大部分中小商店都是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为数最多的是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商店,诸如绸缎庄、皮草行、南货店、衣庄等,都同传统商业一脉相承。因此,传统的家族式商贩或合伙经营的店铺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在近代上海是如此,在整个近代中国更是如此。[6](P20-21)有鉴于此,本文在运用现代工商业这一概念时,并不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工商企业,而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商企业,只要它们为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生产和服务,就属于现代工商业。它们可以是机器工业,也可以是手工业;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家族商铺或合伙制;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民族资本企业。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7](P771)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就工商业而言,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料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工商企业会直接采取行动,从事农业改良活动,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以供应市场,维护其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改良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对利润的追求。以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中国近代面粉加工业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为一时输出品之大宗,而粉厂次第设立,于斯为盛,小麦产量有限,随不得不采用国外原料,其数量且与年俱增。”面粉厂为了解决小麦求过于供的问题,“陆续派遣厂员分赴各处劝导种麦,更岁集巨资,补助农事试验场”。还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小麦实验场,进行小麦改良。由此可知,工商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工商企业资助的是与其事业发展密切相连的农业技术改良,例如面粉厂会资助小麦生产的技术改良,但它不会去资助棉花或蚕桑的改良。

与工商企业关系最紧密的还不是粮食生产,而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经济作物需求的增长对新技术的需求。

自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中国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输出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丝棉等农产品是出口的重要商品,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外国企业直接介入中国的农业技术改良。为了切实改良中国蚕桑,外商还成立了改良蚕桑的机构,设立制种场培制、购买改良蚕种,分给农民饲养。同时在发种区域内设立蚕业指导所,指导农民养蚕。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原料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工商界也产生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改良棉植和蚕桑的要求。工商界要求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在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同中国棉业联合会、国立东南大学,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呈文中,得到很好的说明:

窃我国自七年以还,纱锭倍增,棉产未旺,无论年岁丰欠辄有供不应求之势,每年外棉输入,恒在一二千万两以上。„„近年敝纱厂联合会,曾年拨巨资,分向直、鲁、苏、鄂等省设立之棉试验场,力图棉植之推广改良。„„今年(1923)印、美棉产均嫌不敷应用,国产棉花,又无法禁其输出,全国数百万锭之纱厂,皆以原料缺乏有不能维持工作之势,而未来之棉荒,且必一甚一日。

为了扩大棉花来源,纱厂积极从事棉花改良与推广事业。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植棉委员会,主持植棉事宜,在产棉区改良棉种,在不产棉之地推广植棉,所需经费,“由全国各厂用花一担,抽费一分充之”。还先后与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东南大学农科合作,进行棉花改良推广。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促使工商界人士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引发了对增产技术的需求。

2、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新技术的需求

现代工商业的生产与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是进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这两个特点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市场,就有竞争。在竞争中,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失去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学者提出,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难以和国外竞争。而中国对外丝茶贸易的衰落,则激起了人们改良农业技术的要求。这是从农产品加工角度得出的结论。农产品加工技术似乎更多地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例如缫丝厂对丝的生产加工技术,面粉厂对面粉的生产加工技术,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这都是工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农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要从原料角度去分析。

原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可分两个方面:第一、生活习俗变迁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机器大生产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罗振玉在《农事私议》“农业移植及改良”一文中提到:近来外国麦粉进口者日多,初则因西人憎华麦调制不精,输入以供西人之食,今则华人亦嗜食之,由商埠而输入内地者日有所增。夫华麦固调制不精,而粉量亦不如美麦,盖种类之异矣,宜求美国嘉种传布内地,一蕲改良。

此文反映出近代中国引进美麦品种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的变化。外国人到中国通商口岸后,不习惯食用中国产面粉,于是从外国进口洋面粉。洋面粉进入中国后,渐渐引起中国人的喜好,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于是国内有了引种美麦的技术需求。

引种美棉也与人们衣着习惯的变化有关。据同治、光绪年间的海关贸易报告及报刊反映,实际上洋布没有土布耐用,但比较柔软美观,加上价格低廉等因素,渐受华人欢迎,占领了中国市场。于是引出朱祖荣这样一段议论:

子独不见夫今天下乎?无论通都大邑,僻壤遐陬,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风尚之变,由来已久„„而近来亚东日本,所织洋布,亦复花样翻新,既精且巧,足以广事招徕。

洋布的普及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棉纺工业的发展则对其原料棉花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洋布与土布的差别主要有二:从生产方式上讲,洋布是用机器生产,而土布则是手工生产。从生产原料上讲,洋布是用洋棉、主要是美棉生产,而土布则是用国产棉。因此,洋布不一定是从外国进口的布,国内机器生产的布也称作洋布。洋布也可以用国产本地棉生产,但是规格和质量受到限制。“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机器生产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面粉工业同样有所反映。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早已存在面粉加工业,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给性加工和商业性加工两部分。自给性加工是农民加工自家消费的粮食,对小麦品质没有特别苛求。商业性加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对小麦品质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磨坊的加工量有限,每个磨坊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因此对品种规格的要求不一定很严格。近代机器面粉厂则不同,其生产能力强大,因此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大。如果品种规格混杂,就会影响面粉质量。而面粉的品质则会影响食品的进一步深加工。原颂周在分析我国小麦的缺点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国普通的麦种,大半交杂不堪,几无纯种之可言,以至制造食品的工艺,颇不发达。例如品质不良的硬小麦,不适宜机械面粉厂的制造。又如通常的软小麦,对于制造饼干,无大妨碍。但若用他来制造上等面包,则不相宜。因其中所含的胶质较少。至如半硬小麦,品质不甚恶劣。倘能选择北方的良种,和南方的良种相交配,而成一优美新种,推及农民,广为种植,则以后不致再向外国输入小麦,以作制造各种食品之用。

上文表明,不但机器制粉业对小麦品种提出新要求,而且食品深加工业对小麦品种也有要求。中国传统小麦品种混杂,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结果让外国小麦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品种改良。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小农的家庭农场。一家之长既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可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到近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分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绅士、商人、华侨、外国资本家等等。[3]家庭农场的主人与农业公司的主人,无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政治地位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层次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在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农业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引进外国农业机械)进行垦殖的报道,但是几乎没有农民主动采用西方技术的报道。相反,到是有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困难重重的报道。这并不能证明在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不需要新技术,只是反映出农民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因此,在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时,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者。

1、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就农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学识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理性和现实利益两方面的考虑。从理性上说,由于他们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大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并能推断出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对自身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从现实利益来说,如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用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有利可图,就足以促使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投资新技术于实际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他们会放弃对农业的投资,转而经营其他行业。或者放弃先进技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即招佃经营。

民国时期,创办了许多新式农垦企业。这些企业从组织管理形式上看,具备某些现代企业的特征,如采用股份制等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招佃形式,由农民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当然,这种生产形式与传统的小农生产也有区别。首先,生产什么是由公司决定的,如何销售也由公司决定。其次,生产技术也由公司指导。因此,这些公司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农业公司虽然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但是其数量很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科学技术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农民。因此,分析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更为重要。

2、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据费孝通调查,开弦弓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排水灌溉的组织管理程序,依靠这套程序解决农民旱涝时的排灌事宜。后来村里有了两台动力抽水泵,承包全年的灌溉,按每亩收费。然而,这种机器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村民们宁愿使用旧水车,不愿缴纳动力泵费用而自己闲搁数月。有些人告诉费孝通,那些依赖动力泵灌溉的人,自己没有事,便到城镇的赌场去赌博,害了自己。这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费孝通所举例子而言,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赌场赌博要好。提到赌博,就牵涉到生活习俗。据当时人反映,近代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赌博成风,很多农民除了在田间劳动,剩余时间大都去进行赌博,哪有时间精力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喝酒赌博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习俗,所以有人在参观金陵大学农民服务社后评论道:

农民之无正当娱乐,尽人皆知。每遇秋收之后,或迎神赛会,或邀朋聚赌。工作之暇,尤多喝酒啜茗。欲阻止此种不正当之娱乐,非有相当正当之娱乐代之不可。农民服务社有鉴于此,乃以种种有益身心之游戏代之,对症下药,定能妙手回春。[12]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 论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 篇2

农业推广组织是指构成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由个体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实施农业推广任务,且内部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的社会系统[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是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行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有如下特征:(l)有共同的目标函数;(2)有共同的制度规则;(3)组织的绩效取决于组织内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程度[2]。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兴农政策的支持下,农业院校部分学科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投身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在“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新格局[3]中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多研究学者对农业院校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研究,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推广模式,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在线”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大院”的科技推广模式等[4,5,6,7]。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种以农民为主体、以培养农民的能力为目标、以发展为导向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研究和推广模式,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7]。这些研究为大学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迄今还未见到从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

组织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理论,又称作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规模、权力、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而狭义的组织理论,又称作小组织理论,或组织设计理论。它主要研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8]。组织理论有助于我们系统地、科学地研究组织的系统结构和运作。结构决定功能,合理的组织结构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推广效果。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具体功能就是要把农业科学技术顺利地由技术源区传递和扩散到技术受益区,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技术的增产作用。因此,要强化这一功能,就必须构建合理的模式结构,保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充分协调。为此,本文将从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运作过程及运作表现等三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

1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系统结构

1.1 该组织全方位链接的内部关系网络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以后简称“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主要由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部分教授和研究生组成。

图1.1为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内部关系网络图,从纵向层次结构看,该组织直接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领导,学院院长主管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宏观活动策划和政策方向的制定。主管教授为具体管理者,负责在曲周县所有双高示范基地的技术试验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在主管教授组织下已经建成白寨乡小麦、玉米示范基地,后老营小麦-西瓜-玉米间作示范基地和槐桥乡果树、养殖示范基地等三大示范基地,主管教授也负责新基地开发及乡镇技术人员的管理等工作。每个基地各由一名教师负责,每位老师和其指导的研究生及主管教授新招的6名研究生直接与农户对接。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是一个有机组织结构。图1中的实线为强连接,虚线为弱连接,箭头为谁对谁负责,双向尖头线为平行关系。可以看出每位老师之间都有强连接关系。沟通方式以宽通道方式为主,如面对面交流等。因为整个团队长期住在曲周县,所以他们之间的沟通即快又信息量大。院长、主管教授和所有的研究生们也有弱连接,保障一旦学生有与教授们相关的急事可以马上沟通解决。而且主管教授就和大家住在科技小院内,每天见面,所以不存在沟通障碍。从横向部门结构看,反应了三大示范基地的强连接关系及其目标的一致性。教师们之间的强连接关系,相互配合,技术互补。同时该组织的教师与县农技人员的强连接也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技术支持。反应了研究生们之间的强连接,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动关系,相互学习和交流,一起到田间做技术实验等。

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调研资料编制

有效的强连接和弱连接关系,使得本组织内部形成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直接接触农户的主管教授、教师及研究生共同制定实验和推广计划。聘请农户代表参加田间试验的工作,以便直接反应农户们的技术需求,也有助于及时修改试验方式和技术服务方法。而且乡技术员也和农大师生们一起工作,随时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

1.2 高效率、高素质、紧密合作的和灵活的小规模推广组织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属于小规模的组织,共有21人组成,其中有5位教授和13位研究生和3位乡镇技术员。两年来,这个组织尽管规模小,但由于高效的组织运作,在曲周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高效率的技术推广,很重要的原因是由农业院校的人才优势所决定的。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38%为高级职称,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与曲周县农业局技术员和县农技推广站人员紧密合作,完成了对全县农村全覆盖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在推广活动中,也聘请其它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来给当地农民和技术员进行指导。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为外聘专家提供全方位的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

1.3 该推广组织制度约束分析

在组织制度上,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保持推广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县政府不直接干预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推广活动。下面根据组织制度构成,从正式组织制度和非正式组织制度分析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制度。

国家和学校对该组织的制度约束

一是国家项目的制度约束。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进行的科学研究及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立项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土壤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该项目研究目标是“系统研究本区后,提出促进作物高产和高效的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基地4~6个,通过技术示范,土地生产力提高25%~30%”。教师根据项目设计研究子课题,研究生围绕项目作毕业论文,以最终实现项目目标。二是中国农业大学从2006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试行农业推广教授制度,五年累计选派100名教授奔赴试点农村,每人每年都将在农村服务6个月。这些教授的年终考核破除单看论文的规则,考核结果优劣将与教授在农村的实际工作效果挂钩,并建立当地农民对教授的评估系统等[9]。曲周县是最早被学校列为农技推广的示范基地之一,学校的新政策将促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曲周的农技推广积极性。

该组织的文化与自身符号对本组织的约束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非正式约束制度,一是农业大学的名字符号本身就赋予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责任。同时教授和研究生受身份一致性影响,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生要尊敬老师,虚心学习,听从老师的指导等,这些都是自然的潜规则,已经注入到人们的惯性之中。二是组织文化影响,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文化是“善于总结和学习、有领袖精神、高情商”等组织文化激励教师和研究生们努力工作。

2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作过程

组织运作过程是指组织结构内各个工作单位或人员在执行组织计划、实施组织预定工作活动时决策和控制过程[4]4。将从下述方面研究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运作过程。

2.1 长期与短期目标的构建

有效的组织运作首先是明确组织运作目标。根据承担的国家项目目标及曲周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制定的短期目标是:建立200亩核心示范区,辐射20,000亩。实现玉米万亩集中连片亩产700公斤,核心示范区达到800公斤,冬小麦亩产达到500-600公斤,提高10-20%的肥料利用效率;长期目标是:探索新型高产、高效技术推广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并实现该推广模式由曲周扩散到华北地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农业效率是关键,具体工作中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先建立示范基地,有了成熟技术和经验后再继续推广。

2.2 该组织与政府关系平台的构建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积极与曲周县政府合作,结合当地政府的农村,才能顺利展开下一步的工作。经过校领导和院领导与县领导们的沟通,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人民政府共同创建曲周县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县政府并且同时下文,通知全县农民和各级组织。这为将来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运作搭建了网络链接基础。

2.3 该组织与农户沟通平台的构建

该组织在白寨乡建起了最直接与农户对接的平台—科技小院,出门就是农村和农田。“科技小院”发挥着多功能作用。在科技小院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接触村民、增进感情、参与生产、学习提高、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召集会议和指导生产。目前已经建立了三个典型小院,小麦/玉米科技小院,西瓜科技小院,果树科技小院。

2.4 根据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建构服务策略

该组织基于农户的技术需求,设计科学、合理及高效的技术支持路径。经过向农户调研,发现阻碍技术应用效果的五大技术损耗因素是地块小不成规模、机械化程度较低、肥料施用不合理、技术服务不到位和农民科技素质低。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白寨乡选定的核心示范区土地面积163.8亩,分属72块和59个农户。针对土地过于分散而不能使用大机械和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问题,该组织建议对土地进行联合“大方”操作。“大方”是指把分散土地联合成大块土地。为了便于农户在大方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家的土地,他们在地下埋有分界用的橛子,上面有农户的编号。地块联合大方实现了规模作业,统一操作,集中服务,大机械有了用武之地,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土地不流转也能规模化耕作,而且农民满意,这也为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保证。 针对这些土地有近20年未深耕过,该组织指导农户利用大型农业机械,深松土壤和追肥,以为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土壤生长环境。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出双高示范基地技术特点为:选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土壤、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玉米机械追肥、化控防倒技术、玉米晚收保产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八大核心技术。(见图2)。

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调研资料编制

2.5 协助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意识到农户建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如他们协助北油村农民吕玉山在村里成立了“玉山农业机械合作社”,然后由他组织利用机械对全村大方土地进行深耕松土、播种、追肥、喷药和收获,大大提高了农业管理的效率,实现粮食增产,提高农户的收入。这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能有效地协助该组织进行推广,并有助于实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2.6 构建多元化科技培训系统满足不同参差的农户需求

科技培训是农业推广过程的重要方式。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通过两年的实践,在曲周创建了完整而系统的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形成了县有技术服务中心,乡有区域站,村有科技小院和户有科技带头人的四级体系。其具体培训方式分为:“户”有科技长廊自学培训和科技小车流动培训,“村”有进村入户上门培训、现场观摩互动培训和田间学校系统培训,“乡”有科技讲堂集中培训。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主管教授李晓林高度概括了培训结果及意义:传递政府关怀-拉近了政府与农民的距离;传授了知识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了解了农民需求-加强了相关研究的针对性;锻造了农技队伍-加强了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构建了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的效率和促进了县、校融合-形成了农业跨越发展的合力。

3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作表现

农业推广组织的运作表现是指组织呈现的活动结果。运作表现有时也称为运作绩效,农业推广组织的运作表现既涉及单项活动也涉及综合活动的结果[4]4。

3.1 该组织的短期目标评价

第一,从覆盖面积看,2010年末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建立核心示范区280亩,辐射到60,000多亩,均已远远超过预期目标,目前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示范基地技术正在向全县区域扩散;第二,从产量目标看,万亩示范区小麦和玉米比没有采用双高基地技术的平均亩产均增产17%,已经接近预期目标。如果考虑效率因素的话,实际粮食增加应该到了20%以上,因为在该组织的技术支持下,每亩地减少了化肥的投入,大方土地也提高了播种、施肥和收获的效率。第三,收入变化。小麦每亩增产126斤,按现货市场价一斤1.31元(2011年3月22日郑州期货交易所现货价格[10])计算,增加收入165.06元/亩。玉米每亩增产168斤,按现货市场价一斤1.12元(2011年3月22日大连期货交易所现货价格[11])计算,增加收入188.16元/亩。两种粮食加起来一共每亩增加收入353.22元/亩。实际增收略低于预期的400元/亩的增收目标。

3.2 该组织的长期目标评价

通过两年多的曲周农业技术推广,该组织建立和完善了本组织与县政府合作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这个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四个子示范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及创建了可操作的技术模型和新型培训模式、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农民合作社模式等。主模式下衍生出子模式,正好符合最初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扩散式技术推广的目标规划。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动曲周地区的农业技术发展,同时对曲周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示范区实现了机器施肥和机器深耕和机器收割的机械化农田管理。

4 对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的评述

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是具有高度人才优势的小规模、有机组织机构,其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全方位的组织成员链接模式,保障了有效沟通。通过县政府领导参与实验项目及推广计划的制定,实现了该组织目标与政府农村政策目标的有效结合。通过与农户有效的沟通,研究其技术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技术支持路径。通过在村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培训系统,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这样也形成了学校、政府、农户三方互动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基于以上要素构建了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推广模式(见图3)。

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调研资料编制

本组织通过组合县乡农技人员、河北农科院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企业和农户科技带头人,形成大学农业技术集成优势;以基地(示范基地、多功能科技小院、农大曲周实验站)和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为农业技术扩散平台;同时在有效的激励及促进学科发展的机制下,实现了高效运作并实现了该组织确立的目标,给河北省曲周农业发展带来了标致性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中农大曲周推广组织模式适合在河北地区推广和应用,也为国内农业大学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魁.河北省农业推广组织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孙云寿.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江苏武进区花卉产业技术推广组织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3]夏敬源.发展多元农技推广服务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10(4):4-7

[4]高启杰,等.农业推广组织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胡俊鹏,等.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7):412-415

[6]聂海.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0-34

[7]刘光哲.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39

[8]刘延平.组织理论代表人物评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9]宁启文.中国农大推行农业推广教授制度[N].农民日报,2006-7-29(002)

[10]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小麦日行情表[EB].本月第16个交易日.本年第51个交易日,2011-03-22,http://www.czce.com.cn/portal/exchange/2011/datadaily/20110322.htm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72-1

1 农业技术推广的演进和作用

磐石市自有记载以来,由1907年(光绪33年)设柞蚕分局推广和管理磐石的柞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县政府成立了农林科设立农业技术推广股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指导、推广。由开始的三人到现在的二百多人技术干部的农业科技队伍。有史以来的推广成果充分肯定了几个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推广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即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保证(即物资投入、科技投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国家对农业进行客观调控的帮手。

由农业技术推广的演进和作用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是一种社会活动,是把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与信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干预、交流等手段,传授、传播、传递给农民,使之志愿改变其行为,从而改变其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其收入及自我决策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达到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的提高。

2 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我国1993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指出: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持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将农业各种新技术和信息迅速的传播到农民手中为农业技术推广。

3 农业技术推广的任务

加强与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收集、加工、储存、发布科技成果信息。这是基础工作,是农业决策的依据。建立试验网点,开展中间试验和示范。从农业科技成果到农业生产的应用,农业技术推广就是承担成果中间转化任务。开展推广教育,把农民素质及其行为自主转变能力的提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任务。农业技術推广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体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渠道。培养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农业技术最终要通过这些“二传手”直观的展示、传播给农民。

开展咨询,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琐碎但作用很大。开展必要的技物结合式的经营服务。这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手段,也是项目落实推广的后勤保障。开展农村调查。这是基础工作,没有可靠的真实的调查资料就没有准确的农业决策、参谋意见和正确的推广方案。为农业决策当好参谋。给领导当好参谋是很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推广工作的兴衰。

拟定监督执行有关的法规。有关的农业法规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4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以专业技术组织为主,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推广运行机制,加速农业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概括为16字,即:面向生产,讲求效益,合作推广,系列服务。

5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是指完成和胜任推广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组织教育能力的综合表现。

按现代推广学要求应具备如下素质:

热爱本职工作,服务于农民。学好农业科技知识,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全身心地献给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离开了农民就没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到手勤、腿勤、口勤、眼勤,与农民打成一片。

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创新是农业技术推广不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勤奋求知,加速知识更新 ,拓宽知识面,力争在工作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这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行为基本规范。

谦虚真诚,合作共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因此推广系统各层次人员通力合作,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直接关系到推广工作的成败。

具备博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这是适应农村和农民不断发展的需要。

具备良好的管理才能。这是现代农业的需求。

具备良好的文字与口才表达能力。文字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基本功之一。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增强与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启动力,使之更快的接受农业技术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的来说一要有科学工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科技的精神;二要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要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良好的作风。总之,推广人员应具备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联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2] 袁文,张一帆.试论农业推广体制创新的难点与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 篇4

【关键词】设备农业;技能推行;现状

设备农业是常识与技能高度密集的产业, 集成了现代科学范畴如 信息、电子、动力、修建、资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办理等现代科学技能,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设备农业应该成为展开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演示区,农业继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峻、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人增收日益困难、国内外商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动传统农业出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能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人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动落后的出产方式,走技能密集型路途,促进农业继续高效展开,促进农人继续稳步增收,因而,展开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备农业建设。

1.国内设备农业展开前史及现状

我国设备农业前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 层的原始温室。

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掩盖栽培为代表的设备园艺展开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掩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出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能,设备农业以设备园艺作物出产为主迅猛展开。到,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备园艺面积已达210万亩,按绝对面积核算为世界第一。在设备园艺研讨范畴,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验研讨出比较合适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备,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部分研讨成果已逐步在出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行。目前我国设备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出产、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范畴。

2.加快某地设备农业技能推行的建议

2.1政府项目推行与技能演示辐射相结合的推行

是由经济规律、社会需求和农人增收愿望共同决议的,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展开设备农业势在必行。各镇(大街)农技推行部门每年要有选 择的施行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商场 需求的设备农业重点项目,在某地市的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下,有计 划、有安排地大面积推行应用。在项目断定后,各级财政都应拨付一 定经费,由市里安排专家研讨提出集中应用的新技能或配套技能。

展开以入户指导为首要方式的技能效劳,技能指导员要统筹拟定指导方案。展开育种、栽培、配备、办理等方面的入户指导、培训和信息效劳。不断进步设备农业种植户、养殖户的学习接受才能、自我展开能 力和辐射带动才能。每名技能指导员一般要联系20个演示户。在出产关键环节必须到户指导,并结合农事活动的实践需要。常常回访,协助解决出产实践难题。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能指导单位、技能 指导员、演示户四者之间要分别签订技能效劳合同,清晰各方的责任、权力、责任,加强查看与查核。对表现杰出的技能指导员和带动效果 显着的种养户给予奖赏。农人专业协作安排与龙头企业技能扩散的推行。

2.2农人专业协作安排与龙头企业技能扩散的推行

农人专业协作安排是农技推行网络的有用补充和延伸, 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相对于单个农户, 农人专业协作安排在信息采集、技能选用、商场开拓三个方面有显着优势;相对于政府部门,农人专业协作安排是农人团体进入商场的载体,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安排载体,在带领农人开拓商场方面有较为精确的切入点。农人专业协作安排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宿,更简单贴近设备农业种养户及满足其需求,是及时、精确、高效信息供给的忠诚效劳者。经过农人专业协作安排的专业化办理、商场化经营,能够引导会员农户科学决策,减少设备农业出产的盲目性,下降危险。

2.3农业教科研安排与技能商场的推行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及在杭科研安排为进步教育、科研质量,常常会把某地一些设备农业出产基地作为自己的实践环节。这样两边就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协作机 制,一方提供实践基地、另一方派出有经历的专家技能人员到出产基地考察,参加技能开发、技能指导、技能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技能推行活动。在农科教结合中,要大力展开乡村教育,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适用技能培训作业,进步广大农人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扎根于乡村的科技力量,是科教兴农的重要环节。

乡村职业技能教育要始终坚持为5年杭州电大毕业论文农业和乡村经济建设效劳的政策,遵循量体裁衣、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特别是适用技能培训更有针对性,把培训农人与技能推行紧密联系起来,农技推行、科研、教育等部门应积极参加和密切配合。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安排的科技成果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对具有产品特色的物化类和部分易操控技能成果,尽管进入商场,但由于农业成果的生态区域性、不稳定性、时效性、时序性等特色,对价格的断定、危险的界定、权限的规则等问题,决议了推行技能的不断定要素的增加,因而必须拟定详尽的规范,加强政府在其中的引导效果。

总之,进步设备农业技能推行功率,是一项复杂体系工程,涉及 推行体系、用户体系、研讨和办理体系等。在某地市郊型现代农业建 设过程中,促进设备农业展开要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 术推行机制,把政府推行安排、高校推行安排、农业科研院所推行机 构、涉农企业及民间推行安排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显所能、优势互补, 多层次、多渠道的展开设备农业技能推行。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行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8.

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 篇5

摘要:种田农民“求技若渴”,而往往只能“望梅止渴”。由于科研专家的高深理论、技术推广者的语言障碍,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突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新理念,才可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关键词: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而言,政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方式,通过选定的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达到持续稳定增加农产品数量的目标。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量已成熟的适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和应用。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职能是完成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任务,而非考虑农民是否需要这些技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我对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农技推广问题进行了调查。竟然发现全县镇级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约有1/3,或者是只挂了一个门面却不能帮助农民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综合站只能眼睁睁看着“网破、线断、人散”,而“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的农民,也只能是望眼欲穿。

二、种田农民的农技需求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需求”是“供给”的基本动力。如果种田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没有什么需求,那么再好的供给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实际情况恰恰是,种田农民“求技如渴”,但往往又只能“望梅止渴”。

实地调查发现,如何科学施肥和科学施用农药正是严重困扰种田农民的大问题。暑假期间,正式玉米田大量使用除草剂的时间。现在的除草剂品种繁多,再加上农民本身对除草剂作用原理的不甚了解,在选择时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是看着谁家用着好用,自己也就用那一种,又由于操作上的一些不规范往往会给自家的作物或者周围的农田树木等带来损失。这次回家,我就发现农田附近的树木由于玉米田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原因,叶子都已枯败凋落了。因为玉米田都是使用的防治双子叶植物的除草剂,我家的西瓜和冬瓜都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据种蔬菜的村民们讲,他们的蔬菜也是每年到这个时候也都是会停止生长一段时间,而且还会出现叶片焦糊,生长点坏死,给作物带来严重损失。而到镇上的技术站去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们只是说让农民使用解毒剂就好了,可有的已经

用过好几次了都于事无补。

如何科学施肥与如何科学施用农药已经不是困扰某个或者某些地区农民的区域现象和特殊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全国现象和一般问题。仅以如何科学治虫为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诞生,并开始在全国农村推广,但是这项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老技术推广了20多年还没有推广到位。关于种田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政府部门并非不知晓,农业技术也并非没有推广,其症结在于:如果政府花了大量力气所推广的农业技术不是种田农民所需求的,那么再多的投入恐怕也会“一无是处”。

三、农业技术的供给

一是请科研院校的农业专家来为种田农民讲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县科协领导认为,不少专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把农业生产者当作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看待,所讲授的农业技术往往高深莫测,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脱节。记得07年,我们镇请聊城大学农学院的一个教授作苗木技术方面的报告。该教授主要讲了苗木的概念,苗木培养要与气候和土壤相适宜等问题。他讲的都是大的方向上的东西,但是自始自终没有讲到具体的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可能苗木承包大户需要一些,但是小规模的苗木生产者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我当时也听了之后也很多东西都不明白,直到后来在大学里学习到了有关的专业知识,才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和不解。可农民们他们没有条件学习到专业知识啊,所以我觉得以后这些讲座还是用相对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平民化的语言才好。

二是赠送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光盘资料。县科协每年要举行“送科技下乡”活动2~3次,主要是送种子、农技资料等。近些年,还送电脑、农技光盘等,作为种田大户查询农业技术资料以及了解市场行情的工具。然而,所送的电脑多半成了村里的办公设施。并非村组织要“占为己有”,而是种田大户确实没法用,因为他们多数并不具备操作电脑以及运用电脑进而把握市场行情的操作能力。

三是由县农委、农机局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县农机局负责人说,局里一年到头都在忙。因为部门职能关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这些只能满足种田大户的某些需求,而不能对个体的农业经营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也就是说,这只能照顾到某一点或某些点,而无法覆盖到广大农业生产者这个面。

四是由县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全县有农技推广中心等14个技术服务机构,每个镇也都有农技服务组织,但多数人员在编不在岗。另外,农技推广部门的“老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因为体制方面原因,大部分农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据说2000年以后,我们镇的农技推广单位就没有补充新的农业院校学生。农业技术推广者知识老化,难以胜任当前的农技推广工作。

四、“需求—供给”矛盾分析

农技“需求—供给”矛盾有着诸多层面原因,既有技术推广体制层面的原因,也有具体的微观层面原因,根源则在于没有把握目前种田农民的实际需求。

一是因为专家的理论性太强,种田农民无法直接运用他们所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科研专家的技术在理论上有很多的优点,或经由技术专家直接指导的试验田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往往缺乏在普通农田推广的具体经验,或缺乏在一个新的地区推广的经验。直接向农民推广这样的农业技术,往往会水土不服。

二是因为语言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障碍。我国农村方言庞杂,如果农业技术推广者不熟悉地方语言,就不可能与当地的种田农民建立沟通与对

话的平台,技术推广因此可能会遭遇困境。

三是农技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行为从根本上造成了技术推广的障碍。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情况非常普遍。据金羊网转载《人民日报》的报道称,某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一公司打着“送科技下乡”的旗号,联合向农民兜售化肥,将2元钱一袋的肥士特“988”卖到10元钱,并且大作不实宣传。我们镇种田农民也说,虚借农技推广之名搞推销化肥与农药之实的情况并不鲜见,所以也都不大相信那些人。

县政协网有关数据显示,全县城乡适龄劳动者中小学、初中、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劳动力总数23.2%、69.63%和7.17%,外出就业比例很高(占62%)。而外出就业的是身强力壮的农村精英,文化水平相对要高。因此,种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操作难度较高的农业技术难以掌握。在具体农技推广的时候,如果不对种田农民的实际特征加以重视,农技推广必然搁浅。因此,技术是否实用是推广能否富有成效的分水岭。

五、结论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相应的利益相关者。从农业技术是否被采用的角度而言,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因为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效果以及科研单位的农技成果转化效果归根结底都要由种田农民的实际采用及操作来确认。

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调研对策 篇6

到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我国农业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制约。要打破这一制约,就必须依靠科技,增强科技实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所占的份额已达到60%~80%,而据统计我国才达到30%~40%,由此可知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市地处冷凉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耕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少雨,缺水,资源渐呈枯竭。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的资源产出率,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商品性,保护资源环境,满足人们对生活越来越高的需要,依靠传统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的程度已成为判断农业发达与否的根本标志。为了实现跨世纪科技进步战略,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技术产业化主攻方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高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潜力,探索我市农业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途径和对策,这将有利于加速我市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优势、创出特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的农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发展农产品的目标。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对农业产业战略、发展目标、组织制度、技术体系等提出了变革要求,而且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思路与对策的必要前提。

1.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市场经济发展。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深化改革,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正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也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和要求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顺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变化大宗农产品供求与流通已转移到靠市场调节的轨道上来已经显现。

2.科技体制改革,加剧了科技意识。

1985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主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科研方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科技产业,要促进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改革使科研单位不断面向市场,研究开发适于农业法崭新要求的科技产品并推广应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纷纷跻身农业科技服务行列,农业推广领域竞争加剧。

3.农村经济发展,引发产业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的不断引导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圈子,转而向开放性、市场型、外向型发展。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使农业生产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链条和经济链条延长,提高了农业总体效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创汇的重要来源;这些变化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关注技术水平,更要关注知识、信息、观念、技能等。

4.中国加入世贸,使我们的农业完全开放。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农村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必将对我们的传统技术、固有理念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要应对这种变化,并使中国的农业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着眼于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管理、法规、理念等知识和技能的高效整合与快速扩散。这是新阶段、新世纪、新形势赋予农业推广的新任务。

二.农业推广要应对新的变化

随着农业、科技形势的变化、农业推广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推广服务范围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农民对技术的选择余地更大,技术竞争更加剧烈。所有这些都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农业推广体制要有变化。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 篇7

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农业技术的必要性

1.1 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将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主要途径。虽然目前看来, 我国粮食产量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上涨。但是, 一直维持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 很难适应目前局势的要求, 最终必然会阻碍农业发展进程, 在“三农”问题上难以得到突破性进展。所以, 我国经济要想保持快速发展, 就必须将农业发展向深层次推进。

1.2 帮助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 能够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有效提升我国粮食产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帮助加快农业的发展步伐, 开创更多的精品品牌, 打开市场, 为农民创收。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2.1 推广人员总体素质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较少, 缺少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因为人手不足且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 大大降低了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不仅如此, 这些工作人员自身对技术推广工作认识不足, 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耽误了推广工作的进度, 使许多本应该及时传达到的最新技术, 不能在第一时间下达基层农村中为广大农民所用。

2.2 推广对象的素质偏低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民。在我国,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 多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对信息的接收、理解能力较弱。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 往往会放弃他们认为难以操作的新方法而沿用旧方法。这为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3.1 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 可以由当地政府出资, 对这些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帮助他们扩展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 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使他们对推广工作认识更充分, 对工作更认真、更投入。

除了开设培训班, 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为技术推广团队增加新鲜的血液。通过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扶, 带动整个团队的素质水平提升。

3.2 从实际情况出发

目前我国农业的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推广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要求。农民需要的是便于操作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为他们带来实际效益的科学技术。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 要注意随时结合客观实际, 在推广工作开展前先对该地区的农民进行一个走访调查,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以此为依据, 改进自身的技术不足, 研发出该地区广大农民所需要的农业技术。

在探索研发过程中, 还可以适当参考农民的意见, 结合他们的实际经验, 不断改进技术中不成熟的部分, 及时调整研发方向, 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既操作简便又能够创造实际效益的农业技术。

3.3 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制的投资力度

国家政府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能够适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每年统一发放技术推广经费, 为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实实在在为广大农民创收的农业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只有免除了科研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 工作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为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部门除了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之外, 还应该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为那些偏远闭塞的山村修建公路, 进一步完善那里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确保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能够顺利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也逐渐走向了转型阶段。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迎合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 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桥梁。部分农村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信息较为闭塞, 资源也不充足, 各家各户居住分散;农民对信息的接收、理解能力较弱;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技术在推广前没有充分考虑到推广地区的实际需求等因素, 都制约了农业技术在农村进一步推广。要想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及时迎合时代发展要求转变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 就必须要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以带动整个团队的素质水平;还要注意随时结合客观实际, 听取民意, 增加农业技术的实用性。以此达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爱华, 胡太元, 高晓序.浅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的信息技术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1) .

[2]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01) .

有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农业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高达70%~80%,而我国仅35%~40%,且真正具有规模的转化率不到20%。如此低的转化率说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障碍因素,农业技术增长的空间还相当大。基于农业技术推广规律,针对我国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成功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5级,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畜牧兽医草原、水产技术推广、农机化推广及农业综合服務等机构。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03334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752441人,其中县级以下机构及人员数量分别为98990个和679032人,分别占中国总数的95.8%和90.24%。在中国,县、乡2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国家设立在县、乡2级直接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在有些地方,县、乡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有的甚至就是同一机构[2]。

依据技术类型、“公益性”程度、在市场上技术产权可保护程度的不同,可将农业技术进行科学分类,不同的技术类型由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根据农业技术的公益性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架构由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和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3大模块。

2、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推广体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它具有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时期确实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与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采用新技术,尤其是大田作物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使这种(搞行政和计划为主)体制失去了其以前所发挥的作用,农业推广效率降低。由于推广项目均是由各级政府决定的(而不是由农民决定的),从而为技术推广活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技术的推广与否,一是决定于政府财政是否有钱;二是决定于政府财政部门及相关财政预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个人行为。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管理体制是以行政管理管理方式设置的。各级推广部门人员、经费和工作主要受本级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支配,上级推广部门对下级推广部门只是技术指导,这种体制造成推广部门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人员不能上下流动。

2.2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

由于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偏离市场需求,而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主要是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多数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是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并没有到达应用技术开发阶段和中试、示范推广转化阶段。另外,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偏于产中研究,产前、产后配套研究缺乏。这部分科技成果大多是在农业生产某些重要问题或关键技术环节上有突破,甚至是重大突破,体现出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也恰好吻合于目前的成果评价体系,能获奖或获得重大奖励;但这些成果多半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常规技术及工艺技术。

3、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3.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3.1.1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3.1.2着力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等。

3.2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人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②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③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④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

4、结论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深化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公益型和经营型技术推广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经营相结合、生产技术指导与市场营销相结合、集中示范与推广普及相结合。展望未来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逐步实现“五化”,即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服务法制化,推广手段现代化,推广技术专业化,推广行为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瑞芳,崔国贤.中国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J].湖南农业科学,2005(6).

上一篇:《图形变变变》教案下一篇:迪拜建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