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学校的师生关系便不断发展变化。纵观中国古代教育史,王守仁的“谏师”教育思想,是古代师生关系的一个大跃进。以古喻今,王守仁的“谏师”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篇1:

浅谈《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

【摘 要】任何一部经典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论语》亦是如此。它在帮助人修身治国的同时,还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它那简明扼要的言语给现代教育教学中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其中包括教者与学者的素质、教学的方向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篇幅不过二十七篇,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却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它可以用来修身,从古至今《论语》塑造了无数个人格模范,于丹教授对这本书的解读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它可以用来资政,宋代名臣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新加坡至今仍以《论语》来治国;它更有资于教育教学,时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就将以此为视角,分以下四个方面对《论语》进行挖掘。

一、什么人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善于发掘他人之长,后必学他人之长,直至补己之短。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好多东西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摸索,和学生一块探究,最终教学相长。而此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播错误的知识最终只会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4.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师的角色姿态是教育界一直讨论不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论语》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通读《论语》的人不难发现,孔子并不是一个整天板着脸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的老头子,他是一个理想的热烈追求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一个笑语晏晏的老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感伤于“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退缩,即便身处逆境困于陈蔡之间,还不时也和学生开开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行走,是不是我们的道义不行了?)他也直接表达过对社会的不满,对黑暗政治的失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此外,作为一名老师,孔子相当性情。他毫不掩饰对某个学生的喜爱。季康子问他谁最好学,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矣,今也则无。”颜回死,孔子大哭:“天丧予!”他很直接很严厉地批评不思进取的学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共场合,孔子彬彬有礼,可燕居在家时,他却是“寝不尺,居不容”,并且“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轻松和悦的样子)。他有着圣人一样的智慧与品质,也有着常人一样的好恶。

教师,并不需要装深沉,也不需要扎于学生堆里不分你我。像孔子那样的为师风范,正是我们现今教育者们应当努力奋进的目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5.心存“浮云之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述而篇》)教师的职业,必须是一个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了寂寞的人才能干好的职业。带着一颗功利心去从事它,你的一生都不会收获事业的快乐。甚至一生都会活在矛盾之中。所以当时光飞逝,从事其他职业的朋友同学物质生活已和你形成鲜明的对比时,我们一定要坚守住那份执著与淡泊,坚守住那份“浮云之志”。我们的财富,在那一页页厚重的文字上,在整个社会中,在自己那淡定的心里。

二、教什么人

《论语》中好学生的特质有三:一、不贰过。二、止于至善。三、举一反三。

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可在孔子的眼中理想学生是什么样呢?孔子在《雍也篇》中给了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人无完人,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确实是一种了不得的境界修养。简单的六个字,却是人格的至善。

好学生颜回对学习有这样一番感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看,有志于学习的人总是有一颗坚定的、务实的、止于至善的探索之心。

此外,《论语》中多次强调学生要学会迁移,要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比如在《学而篇》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认为,子贡学《诗》的前提,便是举一反三。类似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多次表达。如《述而篇》中孔子有言:“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又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告诉学生一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再教他了,可见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以上几点,时至今日,对我们学生的素质培养都起到一个指向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自觉地以此作为自己的人格奋斗目标,那么当代教育就实现了它的全部价值。

三、教什么

对这一点,《论语》以一言蔽之,即:文、行、忠、信。文,指文化;行,行为规范;忠信,即为诚信。这几点与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基本吻合的。这里蕴涵的道理,说得更直白些,就像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讲的那样:“给学生一张大学门票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

四、怎么教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这样一个例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像子路宰予这样的学生批评是很严厉直接的。然而却有中庸之效。

此外,像公西华,为人谦虚谨慎,少言寡语,孔子发现这一点,常在课堂主动提问他。

而对待曾点这样彬彬有礼的学生,孔子对他的教育便显现出十分的宽松与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学生一起讨论关于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之前几个人都是想通过入仕来实现抱负,而曾点所述则与主题大相径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而要过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绘的风清秀美的郊游场景,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画。这个脱离主题的答案放于今日的课堂肯定会有同学笑出声来,可孔子却很直接肯定他说:“吾与点也!”像曾点这样知行合一的学生,多给他一点空间,则更有利于他的拓展。

教学有法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如此,教学工作必将在良性循环下处于“彬彬然”。

《论语》,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瑰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一些,本文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指向。笔者坚信其中的奥秘,将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化,而被进一步挖掘。

作者:王春迪

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篇2:

王守仁的“谏师”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 要】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学校的师生关系便不断发展变化。纵观中国古代教育史, 王守仁的“谏师”教育思想,是古代师生关系的一个大跃进。以古喻今,王守仁的“谏师”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的启示。

【关 键 词】王守仁;谏师;师生关系

一、 王守仁的“谏师”思想

王守仁作为明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教育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心学体系。虽然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其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及近代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谈及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都知道儿童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最精彩的部分,但对于师生关系中的“谏师”思想关注的不多。笔者认为,“谏师”是王守仁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继续和发展了古代师生关系,对构建现代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关于“谏师”思想,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龙场教规》)是这样解释的:“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遭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着者从于此,每终认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它的意思是:凡是指责我缺点的人,都可以说是我的老师,怎么可以不乐于接受而心存感激呢?我在圣人之首上实在还没有什么心得,学问也很粗疏,辱蒙各位同学跟从我在这里学习,我常常整夜在想:我连罪恶都还难以避免,更何况过失,就更是难免了。有人说:侍奉老师不要冒犯,也不要隐瞒,于是就以为对老师是不能劝谏的,其实这是错误的。真正劝谏老师的方法,是正直而不可以冒犯、委婉而不可以隐瞒而已。如果我是正确的,也因为同学们的劝谏而证明我的正确;如果我是错误的,也因为同学的劝谏,而使我得以改正我的错误。原来教与学,是可以互相使对方增长的!各位同学要责求向善,应当从我身上先开始。

理解“谏师”的教育思想,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谏师”?王守仁认为“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谏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要知道怎样“谏师”。“谏师”要讲究方法,要正直而不可以冒犯、委婉而不可以隐瞒,即“谏师之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提倡学生正直与直率的对老师直言相谏,但前提也要尊敬老师。再次,“谏师”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王守仁除鼓励学生“谏师”外,对学生也非常和善。炎夏之时,学生侍坐于其身边,虽有扇子,却谨守礼节而不用,王守仁则亲将扇子递给他们消暑,并说:“对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模样。”《传习录下》。可以看出,王守仁构建了一个“尊师”、“爱生”的和谐教育环境,这样才可以较好地开展“谏师”环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谏师”思想的历史价值

从其观点中可以看出,“谏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古代师生关系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谏师”是对师道权威的一种批判

在古代,师道权威,荀子将师与天、地、君、亲并称,对教师非常的尊重。中国古代教育家把教育视为“建国君民”的重要手段,把尊师重道作为实现“化民成俗”的重要保证。《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古代教育家一直将师道尊严作为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1]从王守仁的“谏师”思想可以看出,他将敢于揭发自己过失的人称之为“师”,他将师生关系定位在一种平等、民主的位置上。他反对“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认为过去那种“师道尊严”、“师权为上”的思想只会将学生培养成只知服从书本和权威,毫无创见的书呆子。他提倡独立思考,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具有师生平等的思想因素,这相比之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二)“谏师”是对民主师生关系的继承

“谏师”的思想认为,不能对教师盲目的迷信,在老师出现问题时敢于指出,这其实是对古代民主师生关系思想的一种继承。孔子认为,学生是可以超过老师的,他曾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2]他还鼓励学生要“当仁,要不让于师”。[3]荀子尽管主张“师云亦云”,但他也认为学生是可以超过老师的,他在其《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主张不论长幼,不分师生,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师生各有所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王守仁不仅严格要求学生,而且以身作则,公开向学生表态:“诸生责善,当自吾始!”“谏师”思想中“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很好地继承了古代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谏师”是对“教学相长”的新解

“教学相长”最早在《学记》中的含义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教学相长”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自身提高这一方面,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是互相促进的。在王守仁的“谏师”思想里,把“教学相长”赋予了新的含义,不仅教师得到提高,学生可以反过来影响教师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互促互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并且,教与学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进步的,这就具有了强调师生互动的意义,打破了只从静态来看师生关系的观点。

(四)“谏师”是对“亦师亦友”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亦师亦友”的观点。孔子对于弟子颜渊的喜爱与赞赏,就包含着一种师友的关系。孔子曾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4]“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5]“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6]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亦师亦友的情谊。柳宗元提出要“以师为友”,认为师生之间应是朋友。这种师友观含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思想。“谏师”思想中,学生直谏教师,教师欢迎学生批评,只有师生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情谊,才能做到,这是对我国古代师友论思想的发展。

三、“谏师”思想对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启示

“谏师”的思想体现了师生关系中“师”与“生”两个元素如何构建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谏师”的目标。

(一)“谏师”有利于尊师爱生、互尊互爱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谏师”的理解要更加清楚,并不是只要老师犯了错误,学生就可以毫不留情的提出。“谏师”建立的前提是尊师爱生、互尊互爱,尊师与爱生是相辅相成的。师生的互动是拥有知识的教师和希望获得知识的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7]这个过程需要建立亲密友谊间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感情的影响下,学生可以相信老师、亲近教师,不仅乐于学习,仿效教师,错误被纠正时也会乐于接受。同时,如果学生给老师提建议,老师也会虚心接爱,把“谏师”当作自身提高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指出错误,教师勇于承认错误;教师指点学生错误,学生虚心接受。师生在这样和谐相处、互尊互爱的基础之上,达到谏师”的目标。

(二)“谏师”有利于对话式教学的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侯教师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留给学生“谏师”的时间非常少,可以说没有留出足够给予学生可以“谏师”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有很多的关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出时间进行对话式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互相讨论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在“对话”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得到提高,也昭示着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

(三)“谏师”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要当好“谏师”环节中教师的角色,需要教师对自身有更高的认识。历史的进步要求教师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更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代的教师都清楚的明白,教师不是“圣人”,不是“完人”,不可能不犯错误,要敢于正视错误,尤其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道德素养、专业情感等也是教师所必备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虚心学习,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也会赢得学生的尊敬。教师专业化发展只有在教育实践和拥有专业知识理论与研究中才能实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要求。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必须发生在教育实践中,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教学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给“谏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四)“谏师”有利于达到“教学相长”

现代的教育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尤其一些科技类、信息化的知识,教师未必比学生懂的多。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谏师”的思想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互促互进的关系。当学生“谏师”时,教师因为可以学到新知识感到高兴,同时有错就改、虚心学习的高尚师德也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会怎样有效学习,而这一点恰恰是现在学生比较缺乏的能力。因此,学习理解“谏师”的思想,可以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总之,王守仁是中国教育史上少有的尊重学生的教育家,其“谏师”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论是中小学的教育,还是幼儿教育,或是大学教育,抑或是研究生教育,在“谏师”的教育环境下,教学相长,师生和谐,顺应受教育者的天性发展,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因此,“谏师”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乃至将来,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注释:

[1]张相乐.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2007(5):97

[2]《论语·子罕》

[3]《论语·卫灵公》

[4]《论语·雍也第六》

[5]《论语·子罕第九》

[6]《论语·先进第十一》

[7]戴海燕.师生情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J].教育教学,2008(2):25.

作者:董建伟 孙钰华

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篇3: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儒家传统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学习思想以及教育方法论等,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以孔孟教育教学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育传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富有可操作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化的宝贵财富。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点,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有诸多启示。

一、處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为根本宗旨的,《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表明教育要焕发人的天赋德性,修身养心,去俗向善,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于至善至美的境界。先秦儒家教育强调学生个人的不断完善,强调人的学识和品德的和谐发展,这与我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有些相似。先秦儒家主张以语文教育为载体,实施道德教育,最终形成了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而这与当前所要求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又有相同之处。

语文学科也的确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我们的语文教材上选择的经典作品,以绚丽的语言,丰厚的人文,深邃的哲理,来启迪心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因此,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发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良好的语文素质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奠定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突出工具性时,不断挖掘工具性本来蕴藏着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扬人文性时,必须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文本,借助语言文字“细嚼慢咽”,整体感悟主旨,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需要教师做到既要认真做好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同时积极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不牵强附会,不枉加评判,而是引领学生去自己感受人文气息,去品味人文意蕴。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先秦儒家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原则,注重个人的领悟、自省与慎独。这些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当前语文的教学仍有指导意义。

孔子十分强调因材施教,认为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一部《论语》即是因材施教的典范。《论语》记载孔子谈“仁”的有几十处,他都是针对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作阐释以求学生理解为目的。孔子也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儒家教育家。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学应以学生“愤”和“悱”的状态为前提,教师以此为基础开始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文化知识;而“举一反三”则是经过教师“开其意”、“达其辞”的阶段后所达到的过程和结果,也是教育教学过程追求的理想目标。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尚存在着教学方式单向式的弊端,上课方式千篇一律,模式雷同,固定化、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语文课敬而远之。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出发,让语文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实现单向、多向、多维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但是我们也要避免把多维型的理解进入另一个弊端:一堂课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教学的现代化,不去精心设计学生活动,而用课件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不从教学实际出发滥用多媒体,摒弃有效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加以克服的。

因此,我们倡导的新理念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抓好课堂教学,积极向课外拓展

《学记》中的“藏修息游”原则,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还认为,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

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安排得当,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速培养人才,是大有裨益的。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实验的学校里就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在仅有六百多学生的学校里,课外活动小组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学生每天都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多样的课外活动,为苏联培养了不少出色的人才。这个事实充分说明“藏修息游”的教学原则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除了进行课外活动检查实践效果之外,这里的课外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见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叶老的这段话是何等精辟。我们应该把课外阅读当作是必修课的“大后方”,给学生以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真正把关心、指导、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当作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来办。因而,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不能把本来应该大力提倡的课外阅读当作“不务正业”,而应花大力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

四、构建新的评价观,科学评价语文教学

《论语》中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颜回。这里,主要对颜回全身心投入又善于反躬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予了赞赏性评价。后世学者就颜回学习过程中的“不违”作过种种推测、评价,这些评价的目的虽然皆在褒奖,有些神化,但是,给教育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评价作为教育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手段是很多的,从儒家的评价特点来看,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采用肯定、表扬、鼓励、突出道德修养、能力长处的评价是符合人性要求的。

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才能够让语文教师轻松上阵,摸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也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语文新课标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个维度,从显性和隐性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的全新而又正确体现语文学科特性的评价策略,这是促成语文学科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对语文学科的评价过程中,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实际,实事求是地肯定教师的劳动,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正在积极探索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过程评价以及多元评价机制,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学习和应用到实践中去的。

五、提高教师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先秦儒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礼记》中的“善教继志”原则也说明了只有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当前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敬业精神。《礼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長,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指出了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表率,也是一切人的榜样。孔子对此深有感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论语·子路》)故而,教师要常常“反求诸己”,以使自己“身正”。孔子、孟子都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典范。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见《论语·宪问》)所以他“诲人不倦”,乐此不疲。孟子亦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当作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

其二,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学而不厌”的精神。先秦儒家首先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教师要有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一方面勤读书,做到手不释卷;勤钻研,做到“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注意“教学相长”,以教为学,通过教发现自己的不足,一边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水平。“学而不厌”既可以使教师的知识愈加丰富,更可以使教师的修养不断提高。

新课程继承了《学记》这些正确理念,融会现代教育观念给教师角色以科学的定位。除上述内容之外,教师还必须具有开放的胸襟,从专业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拓展为开放型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参与、不断沟通,积极交流对某一事物的观点、看法,从而共同影响、提高。当前已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知识社会,师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学生先学于师、先知于师已是事实。这也对应了我们儒家文化传统中的“教学相长”原则,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也是必然。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用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用高超的教学技巧来引导学生,用包容的气度、崭新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用民主、开放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去建立真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除上述内容之外,儒家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思想是我们当前一直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此只能窥其一斑,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只有汲取其精髓,才能革除弊端,焕发新的生机。

薛新萍,女,教师,现居河南三门峡。

作者:薛新萍

上一篇:学院文化建设企划方案下一篇:农委农资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