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精选13篇)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篇1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读书的兴趣,对人类文化的兴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许多学生在考试中,语文标准化试题可以取得很高分数,作文也能不离中心不偏题意,可实际上这些学生往往在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上普遍呈现出无创意性,也缺乏真实感和语言的内在美感,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警醒。语文教学必须下大力气实行变革,否则,语文教学的路子会越走越窄,一头撞进死胡同。

一、语文教学要变教师中心为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是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顽疾。

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才能做到有教案但不被教案所囿,才能最大限度地点亮学生的思想之灯,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

而在我们的教改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曲解这一点,他们在课堂结构上,把教学时间来了个重新分配,比如40分钟,其中30分归老师,10分归学生,或者把一整节课的时间都给学生,似乎这算是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则不然。是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的判断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而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时间上的划分或环节是否完整。

二、语文教学变分数评价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在学校中是至高无上的,教师对学生的奖罚,甚至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都与其所在班级学生所取得的分数相关。

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全民皆生活,处处即语文,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不要把充满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语文变成枯燥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不要让鲜花般的少男少女们终日沉浸忙碌于分数之中。从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伊始,我们的语文教学教给他们什么呢?我们给予学生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就连最诗意化的诗歌鉴赏也都做起了标准答案。

我们告诫学生必须按照标准答案回答问题,否则语文考试得不到高分,否则语文就是没学好没学透没学深!想来这是多么可怕,我们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原本奔放活跃的思维一步步走向僵化,有意无意地让我们中华文化最美的语言蜕变成呆板的八股,没有了形神兼备,没有了意境、体味和语感,无须咀嚼,亦苍白无力!

三、语文教学要变肢解式为诱导式

教师的责任在诱导,诱导并不排除教师讲解,有时还要“畅讲”,但要精当,要讲到学生的困惑之处、谬误之处、或者见不到之处,教师“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给学生启发指点一下,使学生开窍,从而领悟读书之法。

一篇文章当然由许多字、词、句,由句、语段、段落,由各种修辞技巧等部件组成。但是这些部件组合起来,便构成一个意义整体,字词句、语段、段落、修辞技巧等部件由一个统一的灵魂统领,才构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当我们告诉学生一大堆多么好多么好的部件时,却常常忽略一个最初、最原始的`问题:这些好部件是在怎样一种动机下完美组合在一起的?这个问题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而我们的讲授往往只涉及部件,譬如文章选词的精当、句子的深刻含义、立意的深远、段落划分、中心句及主题思想,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往往失掉了“灵魂”,而只是肢解文章的部件,单独分列讲述部件是如何好,这就难免使学生索然寡味,同时使本来应生气盎然色彩缤纷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没有真性情的肢解教学。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篇2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技能的训练, 是在教语文课本, 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 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 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所以, 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 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生命与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 小记者, 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 所以学生认识的不全面。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 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 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访问, 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 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记者, 去采访一些老红军, 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 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学生也兴趣盎然。

2. 小演员,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语言载体记录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教学,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景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激起学习兴趣, 引起高度注意, 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生活直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 实践者, 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 应该去亲自尝一尝”, 同样, 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所以,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 去感悟, 加深理解。

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 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塔的春景图,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 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齐声欢唱, 从学生优美的动作, 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所体验到的, 并不仅仅是白纸黑字了, 而是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 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尤其是创造性运用, 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1.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个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 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当在校园中捡到一枚硬币的时候, 怎样与同桌、与班级同学相处我的同校好友;本班、本校某同学在课间或校园的某些行为表现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 去写。

2. 联系社会生活, 学习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沃土。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 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 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 如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 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 回去向家长、亲友介绍那里的美景;又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 宣传等实践活动。还有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 如参观访问, 与其他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3. 联系家庭生活, 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 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 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买服装的, 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 可以让他写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 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高昂, 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浅论语文课堂的快乐教学 篇3

关键词:快乐教学;学习兴趣;平等;轻松;开放

我们经常在语文课堂上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不愿听课,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认真上课,表情却很痛苦。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语文课堂沉闷,提不起兴趣。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呢?答案就是要让快乐教学真正走进课堂。

几千年前,孔子就有对快乐教学的认识,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的张载在《经学理窟》中也说:“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要和善地、快乐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号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同时期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应该高高兴兴,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充分感到快乐。”快乐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它能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现在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语文教师担心学生学习跟不上,便有意无意地倾向于灌输教育,使学生疲于奔命,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早就淹没殆尽了。让快乐教学重回语文课堂,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因为快乐教学有它独特的优点。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快乐的精神状态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顶峰。因为轻松快乐的良好心境可以激发脑肽的释放,而脑肽是记忆与学习的关键性动力。教育心理学也表明: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才能畅通无阻,感觉、观察变得敏锐,思维也变得迅速敏捷,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记忆效果好,这样就加速了知识的接收、加工和组合的过程,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而人在压抑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当代国外学习观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人的学习与情绪的变化和影响紧密联系起来,注意把情感因素引入学习之中,意识到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其学习活动离不开快乐等积极情感的激发、维持、强化和调控。无数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与学习愉悦情绪呈明显的正相关。笔者就有这样的体验,如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瞌睡了,我故意调侃说:“学习要善于思考,某某同学以手撑头,做思考状,但不要持续太久哦,不然会变成思想者的。”学生都笑起来,情绪调动起来了,打瞌睡的学生也受到气氛的感染,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在检验学习效果的时候,我也会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如在检验文言文翻译效果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上考查的句子,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当场翻译,但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任务的,这时这名学生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完成任务,也可以由其他学生主动帮助完成任务。措施看似简单,实际上减轻了学生紧张的情绪。

在快乐教学的氛围下,学生会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快乐教学可以凭借其特有的魅力在使学生感到快乐的同时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呢?

首先,教师需要放下“师道尊严”,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普及深入,传统的师生关系早已黯然转身,师生的主从、主客关系渐趋式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

其次,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课堂本质上是学习新知的地方,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而这一切都跟课堂的组织者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学生就容易放下压力。

最后,教师要开放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做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很多时候是主动性得不到重视。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拥有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且比赛看谁找的相关信息更多,一举打破教师怕学生有了语文参考资料不听课的担忧,结果学生的求知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

快乐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行为,它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能很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希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实施起来。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

浅论语文考试评价的作用 篇4

语文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语文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学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方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具体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考试,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语文考试不管是笔试还是口试,通过考试,教师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如到底有没有掌握生字词,学生理解程度怎么样,学生能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那些学生学得好,那些学生还存在哪一方面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救,这样,教学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大都希望自己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通过考试,才能使

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会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考试,给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促进优秀学生为保持优秀成绩而努力,成绩中等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而提高自身成绩,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有鞭策作用,通过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压力,促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努力去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通过考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假如考试过于频繁,使学生压力太大,却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低落,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考试,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考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朗读考试,可以发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读音,是否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文的内容,教师根据朗读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自己的朗读指导方法,督促学生更好进行朗读训练,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如进行综合测验,通过综合测验,使教师发现学生在测验中出现如生字词不会写、阅读理解水平低,或者作文写得不够通顺等问题,可以在今后教学中采取措施,改变以往教学存在不足的地方,如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写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等纠正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5

山西柳林职业中学

薛艳平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能够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的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林园》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下,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设旧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是,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情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世界,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成功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粗,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来回答。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师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篇6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 从学习目的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与探索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从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接受书本知识,阅读的视角也仅在对课文表面意义的梳理和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上,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却从尊重学生学习的精神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2. 从学习内容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使学生囿于课堂,将课堂当做世界;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将视线投到课堂之外,将世界当做课堂。在目前的社会,教育不应该去营造纯粹的书本课堂,而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张开自我情感想象的翅膀,慢慢去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熏染,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之门。

3. 从教学目标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只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和复述的能力,将阅读定位在应试上,至于阅读中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以及灵感、顿悟、直觉等诸多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素则通通抛之九霄云外,带之而来的是生硬的“科学训练体系”和刻板的语言思维逻辑体系等错误倾向。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从而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

4. 从师生关系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宰一切,决定一切,一切以课本为准,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即使搞点提问,也仅是点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中的配角。教师只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激励者、咨询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审美的主体,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在双方即有的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基础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自主地获得知识。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原则――培养问题意识

如果说传统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在于解决问题,那么立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并不在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着眼于“激发”了多少问题。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层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使他们在“处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享资源。

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原则――阅读的动态生成

以培养问题意识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意味着这种教学将具有动态的生成,教学不再是将教师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内的知识图景静态的、按部就班的传输给学生,而是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提出较为复杂、更为深层的问题,并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论文 )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使师生参与到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创造性建构中去。动态的、生成的教学意味着教学对师生而言永远充满着超乎预设之外的诱惑力,一种源自师生思想的诱惑力,它永远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构成挑战,并且随时召唤着师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2.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我在教《祝福》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为什么取名‘祝福’,改作‘祥林嫂的故事’行不行?”我当时估计此问题较难答得全面,就先作提示: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结果学生大致能理解:小说之所以取名“祝福”,从形式上看,故事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从内容上看,“祝福”事件直接导致祥林嫂精神崩溃,是“祝福”杀害了祥林嫂,取名“祝福”,能突出反封建礼教的主题。如果改作“祥林嫂的故事”,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总之,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的点拨只发挥参与讨论和提供参考意见的功能即可。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学月刊,(1)。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7

九年的语文教学生涯,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上积累了一点不太成熟的经验, 现在写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 刻苦钻研教材文本。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 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领会所使用教材的编辑意图, 把握教材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 把教学内容吃透, 融化为自己的血肉, 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有序, 才能为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创造教学情境打下基础。

九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刻感受到备课的重要性。课前准备充足的课往往上起来得心应手, 并很快地创设适合课文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及时融入语文课堂, 领略语文的魅力。同时,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根据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地设计好教学。

新《课标》的精神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填鸭式的教育往往会导致学生无事可做, 无问可思, 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抑制, 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目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触发他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欲望, 诱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

如《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这一课, 它是一篇高科技的说明文, 学生对它的兴趣不大。于是我设计了“如果可以的话, 在生活中你想看到什么样的花?”“那这些花是靠什么技术培育出来的呢?”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学生们很自然地和我谈笑风生, 打成一片。第二个问题则是把他们引到课题上来,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 教师从不同角度点拨提问, 效果明显不同。好的问题情境, 可以引起层层波澜, 促使学生开拓创新,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应注意的是, 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时进行点拨, 就像疏通河道一样, 把学生的思路理顺。巧妙的点拨是课堂教学的清新剂, 能使沉闷的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 它是一座桥, 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与导语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我们通常可以利用语言、故事、歌曲等方式组织导语。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古人云“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所以古人在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与凄怆, 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大气与豪迈, 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与心酸。那么一代大师徐志摩又是如何去体验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进《再别康桥》, 去领略诗人笔下别样的离情别思。这时学生已完全进入了离别的情境中, 更好地体会诗人笔下的那份惆怅与孤寂。

借助媒体, 创设直观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去观察, 去感知, 去体验, 推动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 丰富学生的想象, 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如《济南的冬天》和《春》这两课, 课堂上就可以用音乐、影片、图片等媒体调动学生的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快速地融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可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再如在教《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 我恰当地利用媒体把五光十色的花型板书伴随着“老师也送我们同学一朵带有中国汉字的转基因花”的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无不惊叹欢呼, 深深地融入到文章中去, 相信他们对这一课的记忆是深刻的。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技巧, 允许他们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朋友式关系, 教师与学生要尽量拉近心理距离, 多进行心灵沟通, 达到师生互动。在教授《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时, 我讲到“成熟”和“老熟”这两个词, 把学生比成是“成熟”, 虽然长大但还要学习;把自己比成“老熟”, 学有所成回报社会。学生立刻活跃起来, 顿时拉近了与我的距离,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所教所学的内容首先应该热爱。如果师生不能同悲同喜同感, 没有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 课堂上师生的激情就无法激发。可想而知, 学习气氛将会很沉闷, 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只有让师生情感与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始终充盈于课堂, 才能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地愉快学习, 这也正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希望得到的效果。

几年前我校组织到海州实验中学进行听课学习活动。其中一位老师执教的《明天不封阳台》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课上, 老师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学, 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热情高涨, 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参与文本, 自然地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 真正做到情动于中, 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质疑思考, 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所以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来说,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投入自己的情感,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情感来对学生进行熏陶。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 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或块状感, 它给人的感觉应是高山流水, 一泻千里, 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高度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 教师语言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密切联系。

教师语言应做到准确、鲜明、生动、风趣。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求准确规范, 这是最基本的。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语言, 思路应清晰, 语言简洁而又表达明确。当说则说, 不当说则不说。另外, 教师讲授课文要掌握设疑激趣技巧, 必要时可把一些笑话、故事、成语、典故、术语等引入课堂, 做到化枯燥为风趣, 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如《治水必躬亲》一文讲的是海瑞为官时的一个小故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课堂教学情境很快创设起来, 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 抑扬顿挫、和谐得体的语言也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美好的语言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因此教学语言的掌握和运用都非常重要。在讲授《雁门太守行》里“半卷红旗临易水”时, 我恰当地运用了语言抑扬顿挫的表现力, 朗读了荆轲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句子, 把一个悲壮、苍凉的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 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在悲壮、苍凉的情境中领略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因此, 流畅的语言能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 创设了我中有书、书中有我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不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因此, 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必须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课堂教学, 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 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教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内容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教授《雁门太守行》时, 作者把战事放在了秋天这个万木凋零的季节里, 大力渲染悲壮、苍凉的气氛。我由此提到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肃杀的气氛。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篇8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己之疑带动学生之疑,培养自主过手、主动探究质疑的精神,培养其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我赞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一句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长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学习疲劳。唯有新奇的变化才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保持注意力。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伊始找准切入点、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呢?这主要就需要教师依据文本、反复备课,寻找新意,围绕课文的重难点来进行。我经过教学的实践,摸索到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拙见,现总结如下:

一、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上定义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事物或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从事该活动的选择性态度积极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初中学生的兴趣,在一节课中或长或短,基本保持在二三十分钟,语文教学如何在课堂伊始找准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兴趣并持续一节课呢?这就有赖于教师的“慧心”,即灵活地备课和教学。如我在教授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备课中找准的兴趣点是长妈妈讲述的赤练蛇的故事。课堂一开始,我即进入了讲故事的角色:先前,一个读书人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忽听有人唤他,答应着,抬头一看,一美女脸现墙头上嫣然一笑,便隐去了。……果然,半夜里,“沙—沙—沙”……学生听得又惊又怕,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我趁机问:听了这个故事,你对这个园子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纷纷举手:神秘、好奇、有吸引力……

师说:这只是这个园子的一点趣味,在百草园的别处趣味还比比皆是……

学生纷纷去寻找草园之趣,而老师则水到渠成地引出下文百草园的乐趣并于三味书屋作对比。

整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下课后仍缠着我问鲁迅的童年,问“怪哉”问“飞蜈蚣”,神色兴奋极了!看着着一张张初一童稚孩童的激动笑脸,我体会到了教学伊始找准兴趣点的乐趣,它不仅开启了学生求知的大门,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想象由感性到理性,还获得了别人身上的人生体验,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长此以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真正被激活!

二、从作者情感的爆发点切入

一篇文章的作者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抒情,基本有其情感的爆发点,或悲、或喜、或赞、或恨,直接诉之于文字中,激动人心。我就要问了:他(她)为何而情发?情感爆发的方式有何区别?很快,就能依事而析,循景而觅,找出文章的关键来。如学习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绿》时,我是这样就作者情感的爆发点来设计的:

师:从文中哪里可看出朱自清先生瞬间的情感爆发呢?表现在什么词语的变化上?

学生纷纷寻找、讨论,确定答案为:“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第三人称“她”瞬间变化为第二人称“你”,变成了面对面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些情感源自于何景呢?俗话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学生很快就引发了对前文写景的学习。找准了这一点,课堂教学的切入快而直接,一言中的,极其自然地导入,学生亦很快地把握了文章的重点,找到了作者情感的依托,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三、从文章的疑难点切入

阅读一篇新的课文情感纷杂,“疑”也成为阅读的一个思维情感的体验。读中生疑,疑能促思,思能出新,新的观点又能重新引领对该文的阅读,环环相扣。因每人的生活体验不同,疑的程度范围亦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亦是这个道理。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对于成人来说较少,因而备课时教师若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寻疑解疑,对课堂引领会有极大的好处。如我在教学陆蠡的《囚绿记》时,这篇课文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艰涩难懂,而老师对于某些知识点也不一定理解得透。怎么办呢?我在备课时把自己当作学生,单看课文,就在阅读中就发现了自己的疑点: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技巧来表达?这是全文疑点,继而又发现内容上的疑点:如“为何我深爱着绿却囚住了绿?”接着又发现句子方面的疑点:如“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的“魔念”是什么?等等,我对这些疑点都进行了圈画。那授课伊始如此多的疑点应从哪点导入呢?关键还是在结尾。我上课开始分析时请同学们翻到文末,念“我临行时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我抓住了三个词语:“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祝福”“怀念”请学生从全文找相应的内容,探寻作者隐晦而略带忧郁的情感。经过寻找分析讨论,学生归纳出了主旨: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这一步是由我的疑而引出学生的疑。下一步就是学生自己寻疑提疑了,果然,学生寻找的一点与我备课时估计的疑差不多,在我“胸中有丘壑”的准备下,许多疑点在我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得到了解答,甚而还有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理解,让我惊喜万分。整节课就在释疑中解析了课文,得到了情感的陶冶。实际上,疑就是学生主动学习、潜心领会文章的一个过程。这样学,是基于兴趣之上的更深层次的学,同时为用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从实践活动切入

上课初,如能以实践活动切入,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调动起来,也能很快地进入实践创设的情境,把抽象的甚而枯燥的课文化为具体可感,强烈的求知欲也势如泉涌。在教学《斜塔上的试验》时我的感受尤为强烈。

一上课,我就拿出一个乒乓球和一本语文书,说:今天我要先做一个实验。请一个同学帮忙。学生马上人声鼎沸起来,争着举手。我让一个好动的男生站到课桌上(注意要保证课桌干净),双手同时举高乒乓球和语文书到同一高度,(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围在该生的四周,唯恐看不到)我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然后一声令下:“放!”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竟同时落地!学生喧哗起来很诧异。我乘机导入:“这就是我们伽利略的斜塔上的实验”!

看了这个实验,大家有什么思考吗?学生激动地踊跃举手:“老师!这是因为伽利略注意观察!”“老师,如果用一根羽毛和一个铁球,也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我马上说:“那来试试吧!”又请一同学用一张纸和一本书做实验,明显,纸的落地速度慢。为什么?学生们纷纷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哎!还真找出了正确答案!我说:“你们就是伽利略!”一边表扬学生一边引入对伽利略人物的分析、成功原因的探讨。这节课使学生明白,要想在各领域有收获,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深刻的启迪。学习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那么,在教师寻找切入点的时候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切入点要紧扣课文的重难点,不要流于肤浅,以至于课堂泛滥,覆水难收,找不到贯穿课文的主线。例如教陆蠡的《囚绿记》,教师不注意的话会引入这么一个主题角度:深爱一个人(物)就要自私地占有他(她、它)。这下有着朦胧爱意识和敏感的初三学生可热闹了。要回到作者真正的主题,很难!

二、教师知识的丰富积累,并要注意分类比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能只局限于该课文,要不然也会出现审美疲劳,思维狭窄。例如教朱自清的《绿》时若能同时联系到他的另一篇情深意切的叙事散文《背影》,一起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情感触发,且稍提到初中课文尚未提及的《荷塘月色》,有利于对该作者的文风语言、写作技巧、内容选材进行归类积累,整体全面的把握,利于培养学生看事物的全面性。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若能在上课伊始注重寻找了兴趣、情感、疑难、实践的切入点,就好像得到了一把打开了新课文的钥匙,经过长期训练,也使学生得到了一把学、用语文的钥匙,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而如何找准,则有赖于教师的责任心、基本功、钻研能力、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一颗爱学生的玲珑心。

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的论文 篇9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训练,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显得尤为突出。数学中的许多公式,物理中的许多定律,你记住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语文学科则不同,仅以作文而论,老师讲文章结构要“凤头、猪肚、豹尾”,“题材要新,挖掘要深”,“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等,学生记住了这些之后难道就能执笔为文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打拳的人须“拳不离手”,唱戏的人须“曲不离口”;一个光能背诵游泳动作步骤和呼吸要领的人,若未经过水中的反复训练就贸然跳进江河湖海,那是十个就有十个要被淹的。同样道理,语文能力的达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训练!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就十分重视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封教育书简中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多次警示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相信所谓“语文学习百日通”、“速成作文秘诀”之类的.书籍,因为那里面说的几乎全是骗人的鬼话。语文的教与学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按规律办事;任何花拳绣腿、空头说教都是绝对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

按照叶圣陶的观点,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认真预习并置疑;课上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和本位,教师只组织讨论并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和答疑;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读物。《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必须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特别强调了语文训练,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阅读教育思想,堪称英明之举。

至于写作教学,叶圣陶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这里的多写和自改都强调了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古今中外没有一位写作高手是未经多写、自改而成就功业的。《新课标》也倡导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师多年来曾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教过欧阳修的《卖油翁》,想必深知“熟能生巧”的道理:无论是陈尧咨的射箭“十中八九”,还是卖油翁的“油从孔入而钱不湿”,均源自“唯手熟尔”。既然这样,为什么每学期只让学生写少量几篇作文,而且写了作文之后又不指导学生修改,却要越俎代庖地把本应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包揽过来?学生写得少,写了又不会改,那要待到猴年马月才能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

长期以来,由于相当比例的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训练,阅读教学中汗流浃背地搞“逐句讲解”,写作教学中疲于奔命地搞“精批细改”,害得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既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阅读,读了也不能真正读懂;又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写作,写了也不能自行修改,致使语文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下。难怪吕叔湘撰文大声责问:“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忽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训练,必然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那种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只为应付考试而与语文教学目标完全背道而驰的伪训练,同样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予以摈弃。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篇10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一、教学本质是交往,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介质的交往

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为完成自身精神、肉体上的延续,必须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这一过程,即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进程是由教育来完成的,教育的直接目的便是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进行有组织的教学是发挥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方式。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交际工具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人做为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而存在,其借助语言文字与别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进行交流,完成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

由于交际与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均处于由语文信息构成的语文交际圈里。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语文学习与运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学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单个的交际主体是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进行交际,构成语文交际圈。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通过交流学会使用语言;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以此培养语文素养,获得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是语文交际圈的基本特征。

处于语文交际圈里的教师与学生以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双重身份存在,交际主体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完成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基于语言文字使用上的平等,教学应在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以个体而存在,学生也以个体参与到教学中去,同为个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他们都以语言文字为交际介质,所以,均为语言活动中心。他们自已决定选择什么人做为自己的交际对象,自己决定运用那些字词组成句,完成交际,所以,他们又是交际主体。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交际的开始直至结束便是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交际工具、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共同参与的交往。

二、语文交际圈里的教学应以尊重师生的主体性为前提

语文有自身的规律,语言运用有种种方法,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放在同一个环境里,通过语用过程实现交往,达到增强语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的教学。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每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相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也是一个有着自己个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语文交际圈里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如同围绕某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聚会。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聚会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各自的主体,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一切,尤其是学生自己有权决定与那些人在一起交往,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是否接纳别人的加入,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在这个聚会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可自行支配的,他们的生活本身和已取得的经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开掘。

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就要重新审视教师职能,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做?《标准》也指出,“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知识学习的权威、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成为交往中的另一主体,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种交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交往意味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式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语文教学,更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课堂语文教学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教学,有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教材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课文,课文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写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决不只是语言技巧和文字材料的简单堆砌,它不仅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语用经验也高度优化于其中。基于课文的语文教学只能在由作者背景、文章所展现的环境、学生、教师资源等构成的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围绕某个话题或某篇课文展开教学,共同占有学习资源,互为资源,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基于语言文字的交往广泛存在于人的生活之中,所以语文教学也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和学校语文活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以互动性和互惠性为基本特征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同课文之间,真正实现了平等地对话、坦诚地交往:第一,所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教学努力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写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写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同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11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提问 艺术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而在语文教学方法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要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疑问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切忌提出的问题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設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捕捉信息,开拓思维

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讲到洞天美景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美景中呢?”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这也就是所谓‘残缺美’吧。是吗?”那个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必须给予热情的鼓励,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

三、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出。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四、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篇12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这里面明确说明了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因素, 并且以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内容。因此, 教师必须了解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特点, 才能言之有物地进行教学。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留存在全民族中, 具有稳定形态的人文文化。在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迫切性已经显而易见。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 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的使命。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技巧进行阐述。

一、故事教育法在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育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一) 汉字故事与传统文化

汉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但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却有所减弱。汉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 在推动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如何发挥汉字教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 并且深入消化吸收, 成了汉字教学中的瓶颈。

笔者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总结出一套利用汉字故事来开启传统文化教育, 并逐步深入诱导学生理解汉字, 进而逐步体会传统文化的实践途径———讲汉字故事。汉字故事不仅有利于体现出汉字的趣味性, 还可以使学生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去体会汉字的创造和演进, 从而使学生明白“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生命体”。

例如, 在教“学”字时, 教师可告诉学生“学”字最开始的字形就是一个人用一只手不停地往一个敞开的容器中放置薪材。然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在拾柴火, 他在劳累、寒冷中不停地寻觅, 不停地积累。他拾到之后就放到一个敞开的柴堆中, 柴火一点点积累, 越拾越多。这个寻觅、捡拾、积累的过程, 就是学。也就是说, “学”字就是积累的意思。在教“习”字时, 教师可告诉学生“习”字最开始的字形是一只雏鸟拍着两个翅膀在飞的样子。然后, 教师可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雏鸟克服种种困难, 不怕失败, 一直不停地拍着翅膀学习飞翔。这种不断实践, 反复练习的过程就是“习”的意思。这样, 教师就利用这两个字的本源和字形的含义激发了学生对汉字造字以及传统文化根基的兴趣。

(二) 历史故事与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中往往有古文篇目, 更不乏古文名篇的选读, 而古文教学往往是学生最易感觉枯燥和无趣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古文的流畅文风和深切内涵, 而又习惯古文语法习惯呢?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到文章的知识点以及体会到蕴藏其中的深刻的传统文化。

例如, 在讲《史记》篇目的时候, 教师可以有趣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比如, 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西门豹在管理邺县这个地方时, 通过调查, 了解到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老百姓, 便巧妙地利用归谬法来为民除害, 制裁了官绅和巫婆, 破除了当地陋俗的。然后, 教师可将古代的陋俗和现今结合起来, 将古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言说用这个故事鲜明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了解了历史,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先民的智慧和理念。

二、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在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课堂效率。

(一) 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依靠多媒体来展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综合艺术成果。如各种根据上古传说、英雄故事、历史典故改编的动画片、电视、电影等等。比如, 在教学涉及春秋战国时吴越之间纠葛的诗词或者成语的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眉间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寓教于乐, 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典故有更多的认知。

(二) 培养创新, 引发思考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我们应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反馈, 并按照大纲要求, 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知识的传授, 也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尽量做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分明、一致协调。

在具体教学中, 我们在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方面, 尤其要注重课前的精心设计、筛选。在选取的素材方面, 我们应力求具备相当的开放性, 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路, 诱导学生创新思考, 使学生能在传授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可以在现今生活中应用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 提高效率, 广泛涉猎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涉及的方面也十分广泛, 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经济、政治、军事、农耕、水利等无所不包。所以, 在教学这些方面的古文、诗词时, 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给学生讲解清楚, 也无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 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

三、传统节日、礼仪的教育

(一) 传统节日、礼仪的教育缺失

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在当前教学中几乎是空白。然而,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整个传统文化的精髓的重要一部分也在这个方面, 但是现今的教育在这方面却几乎丧失殆尽了。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和发展, 教授古代传统礼仪已经成为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中迫切需要的一部分。

(二) 传统节日、礼仪的教育方式

传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 也不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讲述中, 而应将传统文化的讲述扩展到课堂之外的学校生活中去, 这样才能巩固住课堂的教学成果。因此, 教师应对相关节日、礼仪进行讲解, 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教师可给学生讲解盂兰盆节、端午节、上巳节相关的传说和习俗, 并组织学生在这些节日时进行课外活动, 这样就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会和理解更深刻。

诚然, 要学生了解并欣赏传统文化, 不能停留在课堂之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做到这点, 教师应先深刻体会传统文化, 这样才能在讲授时中肯深切、收放自如。从这点来说,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也是对教师莫大的挑战。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随着对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入, 人们对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技巧的讨论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笔者对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故事,多媒体,礼仪

参考文献

[1]纪德裕.汉字拾趣.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3]高文元.汉字教学漫话.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1.

浅论语文课堂的构建 篇13

毕业初始,满腔热情,带着一丝的书匠气,只有在做足了准备,确保了万无一失,才敢站上讲台,更不敢轻易跳出自己设计好的框框。那时面对的学生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学生愿意学,把你所讲的奉若神灵,他们涉猎的也多,在很多方面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之后,工作了,面对的群体发生了变化,他们是中职生,课堂的感觉也明显发生了大逆转。一开始,有了手足无措的感觉,相比之前更像是老师的一言堂,个人表演。反观学生,似乎只能用无趣来说明。面对的对象不一样了,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具体教学方式?毕竟,课堂不应该是沉闷的。

面对这些没有了考试和升学压力的个性学生,我应该从何处着手?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更偏重于人文性是我之后所采取的方式。当然也不是说工具性就避之不谈了,学生作文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比比皆是,错别字现象普遍,语句不通顺,方言、口语夹杂其中,表达能力欠佳,等等。比如在讲到《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时候,提问“六月”所告知读者的信息是什么?学生都说是时间,进一步问是什么时间?学生就回答荔枝能吃的时间。毫无疑问,学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不会用语言表达。对这方面的训练是一直强调的,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上进行语言表达、概括、提炼能力的培养,虽然收效缓慢,但仍应坚持。

一、多媒体

多媒体以其图、文、形、声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了课堂,因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可以使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内容,无疑是一大创举。

二、表演

有效表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课文中有一段周朴园与侍萍的对话,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细细体会句子后,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

三、讨论

改革了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讲越来越少,学生的动越来越多,讨论就是其中之一。讨论可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但为了避免讨论变为聊天,正确的讨论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用讨论,该讨论的则讨论,不该讨论的千万不要粗糙滥用。

2.充足的时间,既然让学生讨论,就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去讨论,以发挥讨论的实效。

3.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以避免讨论变成借机闲谈、聊天。

四、朗读

应该说,一节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能算是好课,朗读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有助于记忆,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教学大体思路应该是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赏。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传统,但是使用起来仍很有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人文性是我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语文课人文传承的最好平台。一节好的民主的开放的语文课堂的实质在于:不仅在乎课上解决了多少问题,更在乎引出了多少问题、留下了多少问题,学生有多浓的兴趣反复地玩味、品评、尝试、实践于课下。愚笨之人想笨法,聪明之人想巧法,只要他能想得到。课上是为了课下,学校是为了社会,现在是为了将来。

教育,与其说是驯化,不如说是对生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关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人类的道德情操、人格精神、心路历程、生存状态,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类的安全、发展与命运等。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健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格,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奠定了“精神的底子”,也树立了人类观照自身、批判自身、不断完善自身的精神标准。

中职教育似乎有点个性教育的味道,90后的学生有其共性———依赖性强、自私、过于随便,思想也很幼稚、不成熟。这些思想的扭转如果等到问题出现的话再去教育就有一些为时过晚,为了防患于未然,更多的穿插在课堂上进行思索和感悟会来得更加自然。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笔者还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放手让学生大胆选择课文补充材料。科学地补充教学内容,准确地加工教学内容,便能更好地构筑学生个性学习、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

放手让学生大胆选择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时代,课堂已不是学习的惟一渠道。教师更应该尽可能地拓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如学完《雨中登泰山》一课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泰山美丽神奇的景象,并补充介绍了另一些情况,随后趁机引导:欣赏了泰山的美丽景色、民俗风情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怎样把这美好的一切留住呢?学生们有的说,我要写一首赞美诗来歌颂它;有的说,我要编一首合适的歌儿赞美它;有的说我要画一幅画来留住它;有的说我要当一回导游……接着,我便让学生们自主实践,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

放手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自由质疑”,以主宰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机制。

耐心释放学生“心声”。耐心等待,给予学生自悟自得的时间。学生中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常常人云亦云,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的学习。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没有耐心等待。教师时常为了赶进度而无视需要真正关心的“弱势”群体,让部分优秀生成了课堂教学永恒的主角。作为教者,我们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学生怎么想、怎么做都由他个人决定,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感而发,有疑而注,这样才能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迟延评价,开放学生自我评价的空间。“迟延评价原理”是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在孩子们解决某一问题时,教师不必过早对孩子的设想进行评价,以便使他们能够在从容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出更多的设想。

学会放手,耐心释放学生“心声”,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这是一个真正实现了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是一个真正放飞了学生心灵与思维的学习场,是孩子们的个性萌芽的沃土,成长的阶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承担起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精要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地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两者如何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摘要:语文学习是个性化活动。改革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后, 更加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育, 与其说是驯化, 不如说是对生命的爱的具体体现, 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关怀。教师和学生两者如何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强, 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上一篇:开学安全教育班会下一篇:研发部经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