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 篇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的现代史是一段坎坷、悲催、振奋人心的历史。多少中华儿女用鲜血铺就的悲壮之路„

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被扼杀,中国在流血的道路上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中国近代史上卖国求荣的国贼,妄图帝制的国贼袁世凯,列强的収刮„„这条路注定是命运多舛。人们在这个还处于半封建的社会,思想还是愚昧落后的,即使有一些进步人士空有爱国救国的一腔热血,但是社会的命运注定要经过大换血才能得到解决。

鉴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的失败,这对以后革命的前进指明了方向。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单靠一些进步人士是无法改变中国的现状的。所以马克思思想这一伟大的革命思想便被中国共产党大大的予以传播,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未来与国家未来的重要关联,没有国哪有家!国才是家的根基。

国民革命政府也曾辉煌一时,但是终归失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从他的历史可以看出思想统治的重要性,国民党谁然表面上统一了中国,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掌权。冯玉祥、白崇禧、李忠仁„这些实力派并不是很听话的。这些人依旧抱有封建军阀的思想。另外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也是让人所唾弃的,任何统治者必须抱着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才是确保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以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为奋斗目标,以为了让人民过

上幸福生活为宗旨,在成军之初就搞了三大纪律等等,这是一个思想作风的好的表现。这也是共产党得人心的原因。只有一心为了大众,你才为大众所接受,所支持。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没有一个没有仁爱的朝代可以被人民所容纳的,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才预示着国家的未来。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无不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一切都是因果循环的。大跃进是为了人民着想,但是想法超越了实际,这就成了错误了。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与本质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只是在共产党得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进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

有历史可知,外国的援助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所谓的帮助是不可靠的,我们应该懂得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的舞台,才能长盛不衰不为外国所欺辱。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 篇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含义及种类

课程资源是2002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国内学界对这一概论的解释也有不同, 我们认可这样的提法:课程资源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侠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本文的课程资源系广义概念, 即“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以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探讨即立足于这一界定。

要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及课程目标。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 目前学术界有分歧, 具代表性的见解有四种:一种意见认为, 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从名称和内容上来看是“一门历史课程”, 却不属于“历史学科的学科教学体系”, 而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政治课”。第二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中国近现代时限内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从中找出规律, 发挥其社会功能”, “当然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第三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既是一门历史课, 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将其“明确定位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课”。第四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基于国家和民族立场的、以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为载体的、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命的、体现史学价值塑造功能的‘通识性’国史课程”。

无论是哪一种定位都不能否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性, 它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标, “05方案”将其定位为: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后, 又增加了一个选择, 即“选择了改革开放”。

以上述课程属性特征及课程目标来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应该是指有利于实现上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由于受历史学科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些因素异常丰富, 且种类繁多。

按照课程资源构成来源的不同, 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分为人力资源、物化资源和文化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 我们大致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 就是校内课程资源, 超出学校范围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按存在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又称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 , 有形资源指具有一定的形态, 能看得见、摸得着, 可以直接运用的资源, 无形资源指附着于一定的形体, 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 却以潜在的方式对课程施加影响的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 课程资源又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等等。

无论以什么标准来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教师、学生、课堂生成性资源、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历史音像资源、历史遗址遗迹、历史文物、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网络资源、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焦点热点、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学校风气、社会风气以及广泛的自然资源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几项是:教材、教师、学生、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历史音像资源、历史遗址遗迹、历史文物、网络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焦点热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新理念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目前,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 这一课程所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是学生从事学习、教师从事教学的“范本”, 是教师和学生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 无论从它的内容、结构还是表现形式上看, 它在教学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因而它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核心课程资源。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中的主体部分, 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因而,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首先和主要的应该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共用20余万字的篇幅, 容纳了整个近现代的历史, 它突显了中国的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 即“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的伟大艰苦的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里既是提出这本教材的主题, 也是指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指明它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其“纲”和“要”鲜明的特色就在于此, 也正是因为这一鲜明的特色, 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内容异常丰富:时间长达170多年;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领域等;就其空间而言, 中国、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必须将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纳入到这一历史时期世界的视野中加以审视, 如此广阔时空范围内有利于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均可开发和利用。

但是, 教材绝不应当只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唯一的课程资源。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人们通常将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而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自2002年在中国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给我们带来了课程资源的一个新理念, 即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历史教师:“历史教师不仅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师不仅决定着历史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而且他本身就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历史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的水平”。这一新理念同样适宜于具有鲜明历史学科特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从这一新理念出发, 在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当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事实上,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宣部、教育部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 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不断优化和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制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实行准入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 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 力争在5年内培训数百名学术带头人和数千名骨干教师。中宣部、教育部负责培训学术带头人, 各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培训本地骨干教师, 各高等学校负责培训本校教师,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随后,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新课程开设前, 要抓紧组织好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培训。以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熟悉教材, 了解教学方法、手段为重点, 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中宣部、教育部负责组织中央部委直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各省 (区、市) 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本地骨干教师的培训;各高等学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集体备课工作。”2008年, 宣传部、教育部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强调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 并对“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教师的选聘配备工作”“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及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这一系列文件精神的落实过程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通过培训以及培训期间广大教师的相互研讨、交流, 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教师的历史学科知识、政治素养、教学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然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科特性以及它的思想教育性, 使得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历史专业的学科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专业素养和洞悉现实、观照未来的能力, 还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科学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素质和驾驭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活动的能力。因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时时刻刻、永无止境的。

3.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同样的, 传统教育观念将学生定位于课程资源的消费者,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角色, 现今, 人们一再强调, 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从课程资源的类型来看, 学生属于人力资源, 这既指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依据, 也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课程目标能不能实现, 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小密切相关:“不论教育者编写的教材多么精美, 设计的教学目标多么完善, 教育者自身素质多么高, 如果学生没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 没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 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依据“05方案”由“马工程”专家设计的, 教材是编写组专家编写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已基本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主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 所以, 教材编写组也力图“注意避免与中学课程的简单重复”, 但是, 如前所言, 因其“纲”和“要”特色鲜明, 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基本内容不可避免地与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存在着较多的重复。正由于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 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者预设的路径发展, 他们会以自己独有的目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 提出、创造出一些“独特的东西”, 而这些“独特的东西”又会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既是教学的参与者、教师教学的合作者, 也同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接受教育知识的起点, 学生的个人知识以及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一种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因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作用, 充分发掘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潜力。

三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注意事宜

中国幅员辽阔, 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家庭, 由于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不同, 课程资源的状况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 往往很不平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也不例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不同的城市、开发主体力量强与弱、同一地区 (城市) 条件好的学校与条件差的学校, 其课程资源会呈现出不平衡性。所以, 不同地区与不同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过程中, 尤其要重视学校教师的作用。

同时, 我们还需说明,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 “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有学者提出, 开发课程资源, “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并且必须注意优先性原则 (“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 和适应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 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所以, 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开发与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开发与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课程目标各种因素的总和。由于受历史学科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些因素异常丰富且种类繁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特别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的作用。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这些因素异常丰富且种类繁多。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教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任晓伟、陈答才.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4]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9)

[5]郭文亮.正确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19)

[6]于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及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21)

[7]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3)

[8]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9]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逻辑关系 篇3

【关 键 词】历史和现实 科学性与思想性 理论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注重历史和现实、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

一、历史与现实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在言及历史与政治关系时曾说“政治之学,非深明历史不可。”美国新史学家司科特(J.W.Scott)在1989年与传统史学的论战中开诚布公德指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本课程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所以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昨天、今天、明天衔尾相随,历史与未来正是在现实中交汇。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都具有历史的“烙印”,从而都表现为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史过程。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又有客体和环境等现实世界的因素在起作用;既有横向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纵向的历史因素的制约。例如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的革命实践得出的结论。再如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制度。这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也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又如西藏问题。除了让学生解西藏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中国古代历史。让学生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同时结合1959年西藏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还可以结合《红河谷》等影视作品。以此来揭穿达赖的谎言和西方某些政客的别有用心。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尼提托·克洛齐则认为,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过去行为者的思想和精神并不会消失,而是超越具体的人事,在当代的情境中复活并生存着。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过去”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以经验、知识或传统的形式存在于今人的回忆与思考中的“过去”。而过去之所以能够以历史的形式存在,是因为它对现实具有意义和价值。它们是人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今人了解过去、预测未来、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立论基础。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在人类文化中孕育和成长,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丹皮尔所说:“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其人文性又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以求真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使命。正如张静如所说“历史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学家没有选择,只有凭藉它可以达到过去的事实。虽然间接推理有许多不完全的条件,但是它可以导人科学的认识。”

历史性思维指严谨求实地再现历史现象和本质的思维方式。历史的“用”以历史的“真”为基础,没有历史的“真”也就不会有历史的“用”。“用”须寓于“真”,无“真”即无“用”。历史是人的科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是历史中的科学,而不是超人的、超历史的。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例外。它在强调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历史的思想性。不能有偏颇。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高扬人文精神。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预言:“历史本身是自然的历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如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列宁根据20世纪科学发展的形势,也明确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更加强大了。”懂得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我们提倡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也是可能做到的。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注重历史理论与历史实践相结合。运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例和历史人物事迹感染学生,用历史事实阐述历史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人物专访、房屋建筑、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深刻感受中国近现代史。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环境的理论后,就可以将其用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的和革命的两种形式。因此今天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是扫除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扫除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于沛在谈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在《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强调“加强唯物史观的研究,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的独立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前提是这种学习和研究都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一切就都会走向反面。”

吕思勉曾说:“治社会科学者,当有远大的志向,多思有所藉手以自效于社会国家”。又“必有己饥己溺之怀,不当与世务,此于自然科學,理或可通,于社会科学,则未闻有漠然不知人之苦乐,而犹克有所知能者也”。“必有己饥己溺之怀,然后知世有饥溺之事”,“否则,其学问亦多在纸上,而不在空间。能为古人作忠臣,而不能为当世效实用。”[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之一。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对社会意识起决定性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调查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形成的。但是,不能忽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是由于社会存在提出的,反过来又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在中共历史研究中贯彻这一观点,就是既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对客观的研究对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唯物史观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对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其他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 关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深人具体的社会实践。开拓其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科学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就历史而言,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唯物史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对象的基本联系,同时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在近现代史学习中,将抗日战争融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要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探寻出其发展的规律。正如熊十力所言“知变而不知常,人类无宁日也”。“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方法。研究历史,就要根据史料,弄清史实,发表议论,阐述理论。先以史实为依据,才能总结出带理论性的经验教训来。然后再用于认识历史实践,即从史实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

认真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势和特点,探寻《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突出其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从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于沛.历史学·史学理论卷[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15.

[3][意]克洛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商务印书馆,1982, (转引自高鹏飞,试论历史及其意义与价值,2004年3月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张静如: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年第4期

[6]汪奠基.科学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19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8]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9页

[9]于沛:21世纪唯物吏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南开学报,2002,(2).

[10]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第190-193页

[11]见《论国人读书力减退之原因》,原刊1918年3月15日《时事新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篇4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联系。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本国残酷的封建压迫外,更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参暴的民族压迫。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中国人的心头。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土地,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的暴露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②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独立的主权。③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权,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④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他们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作谬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图谋。②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选择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原因: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②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③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④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⑤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 1

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原因和教训;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一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把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局限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2对帝国主义包有幻想,3惧怕人们群众。教训;说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取得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

选择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1851年发动金田村起义;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03天);

戊戌6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① 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②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③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做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革命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④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共和。⑤革命派强调,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2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客观上:帝国主义绝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他们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上: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它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选择

1894年11月孙中山到美国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发表《革命军》;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 2

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11年4月27日,黄兴广州起义,72烈士被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中编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答: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是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要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人民专政的国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两个中国之命运: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共同选择: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无法引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第一,新文化运动正处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先进分子的一些人开始对他有所怀疑和保留。第二,先进分子在民主科学传播中,经常遇挫折,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很大疑问。第三,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先进分子从中民族解放是新希望。第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这样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分为了两股潮流,其中一部分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马格斯主义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加以改造。五四运动后率先举起马格斯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更多的先进分子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7月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3、中共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

4、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走向胜利的道路。

5、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共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为什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⑴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斗争,1927年,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抗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八七会议后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⑵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需要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⑶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过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者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这一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⑸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时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点?)

1935年1月召开了扩大会议及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后不久,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中共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系统的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对全面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

三、中共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中共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积极进行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加强中共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普遍的深入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地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进行延安整风运动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主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

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新中国成立为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为数的优秀战士,3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2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人们的历史选择))

1抗战结束后中央考虑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深得全国民心。2中共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逃脱遭遇灭顶之灾的命运。3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4在国统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加快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建立人民共和国具备了坚定的政治基础。

下篇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第一,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尽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第二,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三,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民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四,第四,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第五,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决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争取民主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自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2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事项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这一选择十分必要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三、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概括提出了农轻重、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的关系。这是一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拓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1957年,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知道意义。

4、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出建设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六又”政治局面,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四、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以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篇5

1、近代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

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

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Ⅱ、相互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必须先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原因: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①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②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统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③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富有幸福。3、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内容)Ⅰ、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Ⅱ、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Ⅲ、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Ⅳ、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Ⅰ、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

②经济技术弟弟落后

Ⅱ、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5、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无法瓜分中国的原因

Ⅰ、西方略强瓜分中国的原因: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帝国主义迫切需要扩大市场和寻求原料,从而掀起了一场对弱小国家的瓜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Ⅱ、西方略强无法瓜分中国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重要原因)

②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6、民族意识的觉醒(林则徐、魏源、严复、孙中山主要思想)林则徐:《四洲志》、《地理大全》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7、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8、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①兴办近代企业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9、评价洋务运动

①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②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局限③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10、太平天国运动P45、洋务运动P49、戊戌变法运动P55失败的原因、教训

Ⅰ、太平天国运动: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战略上的失误;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Ⅱ、洋务运动: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①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制压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制度。

②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与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多。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Ⅲ、戊戌变法运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惧怕人民群众

④袁世凯的告密

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②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群众,将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11、评价三民主义

A、进步性:①它是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应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②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局限性:①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2、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失败有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③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13、评价辛亥革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但是革命过程中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导致革命流产。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口号P98、特点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口号: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特点:①期内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②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是一场前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局限性: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

2、十月革命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

①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③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3、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P103、结果P104、特点P104

原因: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使得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结果:①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张宗祥、陆总舆的职务; 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③释放被捕学生。

特点:①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P114和意义P114,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纲领P115

特点:①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②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P115):

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5、毛泽东对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贡献

Ⅰ、实践: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粉碎国民党围剿,巩固革命根据地 Ⅱ、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左”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原因P133 Ⅰ、右倾错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Ⅱ、“左”倾错误:

①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原因: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②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原因: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③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A、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B、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器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C、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持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D、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E、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7、井冈山、兴国土地法。土地革命的路线和土地分配的方法,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P130 Ⅰ、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土地分配的方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

Ⅱ、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29年2月,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了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私有,任凭自由买卖。

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指导下,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8、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P136 内容: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①抗战初期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②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③抗战反攻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剿共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P151 Ⅰ、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①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②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Ⅱ、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①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②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Ⅲ、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①同意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②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③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①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②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③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Ⅴ、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①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②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Ⅵ、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③争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11、理解抗日战争的持久性P152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式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取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12、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P161、内容P162、意义P163 背景:①中共党员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②党的路线已经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对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的清理。

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格、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原因P166: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基本经验P167:①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阵。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将来。

1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的努力P170 ①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建国; ②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P171 15、为什么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贩蒋介石?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P174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毛泽东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1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P190和基本经验P193 原因:①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主持

②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持 基本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面临哪些新的严峻的考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 Ⅰ、考验:①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③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进行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Ⅱ、成就:①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从发展新民主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⑤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条件

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理解

我国之所以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政策,是因为:

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③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④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进行统购包销,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进行监督。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4、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伟大转折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得到指导方针

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的战略决策。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篇6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历程,进程迟缓,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粗略梳理,简要分析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并分析历史对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史为鉴

中国近代史以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作为开端,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仍处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想中,但很快这种幻想就被列强的炮火轰碎,中国被列强用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其实质是对中国的一场侵略,但从客观上来说,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并逐渐融入其中乃至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鸦片战争不无关系。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不同文明的撞击,甚至是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契机。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但这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前,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上,吏治败坏,封建专制达到了顶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束缚人们的思想,对评议时政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清政府长期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内部也是一团散沙,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却在迅速发展。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各国工业的发展,其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蒸蒸日上,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而古老的中国幅员辽阔,成为了他们狩猎的对象。简言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但同时也使中国由闭塞走向开放。不仅如此,鸦片战争还加速了社会内部的改革,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渐形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兴起。前期,清廷官员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在全国开展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后,请听为解决内忧外患,形成了“顽固派”与“洋务派”两大阵营,其中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增强国力,维护统治。虽然洋务派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仍不够大胆甚至有所抵制,但与顽固派相比,他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们迈出了近代官方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其意义在于其引进的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其培养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引发了中国的文化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洋务运动时期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才导致了旧知识分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的萌发。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不了了之,但其深刻揭示了在旧制度和旧思想下要依靠自身发展现代化产业是无法达到“自强求富”这一美好愿望的事实。政治上的失利也让国内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富国强民,必须从政治体制上下手,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并第一次把西方政治主张同救亡图存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它的失败让广大的爱国人士意识到,清廷是不会接受西方先进的制度的,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从此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这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它不再是以往那种循环式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而是在世界的东方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的旗帜。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奴隶之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邹容《革命军》)蒙昧的国人中有部分志士渐渐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换汤不换药似的朝代更迭,他们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真正能够挽救民族危亡的先进思想。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笔者认为,过去的认识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一条道路。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

1937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经过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不懈努力,二战获得了胜利,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但在治国方针上,国共两党发生分歧,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爆发全面内战。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过去的是历史,但历史并没有过去。历史,以他巨大的惯性连接未来,又以他可贵的经验给后人以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日之中国发展蒸蒸日上,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近代中国的屈辱。日军的侵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但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抗战最宝贵的精髓信念——自强奋进、团结民主、逆境求胜、和平博爱等,对今天的人们同样具有巨大的感召与秉承意义。事实上,如果把物质作为生存的基础,信念才是人类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失去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同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灵魂,不仅会丧失凝聚力,还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夸夸空谈,无论在任何时代,实力才是硬道理。当今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社会进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挑战。将满腔热情化作牢固的发展信念,将对现实的不满足化作对奋进努力的原动力,让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无限的社会价值,真正从自己做起,这才是爱国情怀的最正确的表达,也是抗战精神在当代的应有体现。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的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是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丧失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了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他会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潮流中迷失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历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真正效用。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长流,人们真正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段。司马迁说“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可以随时摄取、揣摩乃至反刍,这对人类的现在、未来的发展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怀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更多的是对过往的反思。

时间的流逝有可能会磨灭很多记忆,但这些往事将永远警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然沉重,但却必不可少。

参考书目:孙立平,《中国近代史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

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王开玺《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6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龚淑铎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朱维铮《重读鸦片战争》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 篇7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想的实现

中国是著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16世纪至19世纪初, 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 西方国家纷纷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通过工业革命走上快速发展、扩张的道路, 古老的封建中国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毫不留情地抛到了后面。“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 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1]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曾经独立自主、文化昌明的中华帝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击得粉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产生的, 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唤醒,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从1840年开始,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救国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一系列抗争失败的苦痛后, 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 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 风云变幻的8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探索

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而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而走向繁荣富强?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也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时间里, 落后的中国对于这个问题所找到的答案就是: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 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期间, 中国先后出现了四次较大的运动, 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1851-1864年, 农民阶级的代表人物洪秀全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根基,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从19世纪60到90年代, 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 兴办近代企业、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1898年,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戊戌变法, 主张变法图强,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 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 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解放, 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多方面的奋斗, 包括组织政治团体和党派, 举行变法, 发动革命。但是, 他们在近80年的时间里为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革命所进行的斗争, 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 相反地, 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更深了, 国力更加衰弱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道路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 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 翻天覆地的3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1919年的五四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921年, 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危难之际,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4年, 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进行了北伐战争给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大革命后期, 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 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面对白色恐怖,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从血泊中站起来, 决定用武装的革命来反抗国民党武装的反革命, 并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经过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 党和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大转移, 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北, 又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洪流, 建立了敌后抗日战场, 逐步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胜利后, 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双十协定》。1946年,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 解放战争最终获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才使我们这个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 在世界上站起来, 而且站住了。”[2]

近代以后, 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 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 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梦想的逐步实现

新中国建立伊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 中共八大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由于实践经验和认识的不足, 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 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党和中央的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中华大地上又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成功地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了21世纪。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人民生活从贫困实现了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 并具体阐述了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实现路径和核心目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历史来看,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鼓舞人心、凝聚人心, 也从来没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习总书记说:“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不断艰辛探索,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梦必将实现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历史和人民做出的正确选择。青年大学生要把追求个人的美好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全面展现了中国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过程;突出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而艰苦的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过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过程。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习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进行了生动概括, 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则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加以抒发, 深情诠释了“中国梦”的缘起、发展和内涵, 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把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100-03

一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以史为据,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 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纲要”课教学应将十八大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即:其一,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戊戌变法试图效法明治维新,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思想上不断成熟,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勤工俭学,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上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教案下一篇:小鸭子聪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