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通用13篇)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阅读水平

语文就是生活,是百科之母,一个国家公民的语文水平是这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个人的成长和成熟与阅读和阅历息息相关。目前素质教育在语文方面的内容便是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以及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而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中之重便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何意义?

一、意义所在

1.“读”的基本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阅读必然有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其实已经将“读”的意义之一体现出来了,有阅读才能有语感。对于语言文字的把握,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语感的把握,任何文本首先需要借助的就是语言文字符号这一基本工具,因此接受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就在于多“读”。同时,多读还能够发散思维,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多读还有很多意义,诸如通过对于文本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领会能够达到深化理解文本的目的,才能还原到作者本位而与其产生情感升华和共鸣;还如能够积累和记住更多佳词妙语,以便在行文过程中有所用处。

2.“读”的终极意义。

语文就是生活,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人的写作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政策,加强母语教育,能够促进公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素质,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动力,兴趣是一切人成才的起点,只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就能增强其在阅读中的主人公意识,有兴趣有乐趣就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让阅读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就能更好地把握和提高阅读兴趣。

1. 从质疑和疑问入手提高自主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追问学生,老师也完成了由主导灌输到主导追问的变化,学生也因此由主体被灌输变成了主体回答。为何我们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呢?从日常阅读生活入手,阅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闲暇时,还是在研究时,甚至是在迷茫苦闷时,阅读都是一种主要的让心灵得到暂时享受的方式。现代阅读认为阅读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吸取知识,阅读更重要在于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勤于思考,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适当进行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在质疑之后,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会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换位思考,积极寻找新的问题的出现,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在评价学生的质疑和疑问之后,不仅要通过学生的品读和口语表达评析,还要善于对于评析进行总结,提高学生质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勤于思考,不断在实践和总结中自主阅读。

2. 在情景教学与讲读和口语训练朗读结合中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文本中有很多可以用于创设情境,如对于一些游记、介绍、说明类的文本,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充当导游或者讲解员进入到文本情景中,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一些优秀的文本需要通过朗读、讲读等口语训练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朗读、讲读等这类口语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每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要强调学生重视朗读,朗读中接触各类优秀的国文文本,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情感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在进行朗读或者讲读等口语训练的同时,学生能在自主揣摩、表达,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提升,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这样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必然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为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3. 在经典故事复述和丰富的国文教学资源中寻找兴趣激发点。

复述的最大特点在于语言表达,这也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内容,通过对语文教学中所接触到的经典故事,如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教育、经典文学故事进行复述,发挥自我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从丰富的国学里挖掘教学资源,例如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篇章;描绘英雄形象的篇章;描绘历史故事的篇章中汲取阅读资源,启迪学生对人生积极态度的追求和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历史,民族之荣辱,明白为人的根本,处世的哲理。通过复述与对宝贵资源素材的挖掘,学生能够感动于文本,丰富想象、陶冶情操,提高阅读兴趣。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

1. 自由的阅读形式。

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水平,那么阅读形式就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可以自由地进行阅读。首先可以由浅入深,选择从一些自己感兴趣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开始,诸如童话、寓言、神话类型的文本开始,这类文本相对来说比较能激发阅读兴趣。然后,可以订一份《读者》报刊,上面刊载的文章都比较经典,可以每天翻阅。同时在随身携带的手机里也放上几本电子书,以便时时阅读,方便阅读和记忆格言名句。还可以养成随身携带一本小本子的习惯,也即口袋本,随身带一支铅笔,方便时时摘记自己喜欢的语句,抒写自己突如其来的感慨。养成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小本子和铅笔的习惯,当看到那小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着属于自己的笔记,这就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靠这种满足感使阅读和记录不断坚持下来。

2. 阅读内容融入传统文化素养。

回到语言所作为的工具性这点上来讲,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既是语言文字又是语言文学,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每一篇范文、每一篇诗歌都从某一方面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感兴趣的绝不只是这个语言工具,而是通过这个语言工具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而日后作用于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在语文文本中有大量的思想性极强的古今名篇,如《诗经》、《项脊轩志》,其中也有很多文笔犀利、思想深刻的篇章,如鲁迅的一系列篇章。关键在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要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式有机地融入、转化为个体的审美体验,才能让学生领悟作品所充溢的生命的鲜活质感和前人崇高的道德、真挚的情感。阅读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阅读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阅读小说,是启发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冷静思考。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献时,可以让学生花更多时间“知人论世”,回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中,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底蕴,让优秀文本贴近学生心灵和情感世界,让他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优秀的文本需学生潜心揣摩,生活教人求真,解读文本应该符合生活本真,只有如此,课内课外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袁振国.教育新思想.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篇2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上档次”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不少教师盲目追求把论文写大,把课题做大,把成果搞大,刻意追求“上档次”的研究性学习,强化其学术化倾向,拼凑些大而无用、不切实际的课题,脱离语文课本,脱离学生水平,脱离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过度放松学生学习

自主性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许多教师对此心领神会,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过多介入、干涉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是在选题和研究计划制订上给予指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就完全放手,任其发挥。教师的这种做法的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空间,但过度的放权、无度的放任也容易使整个语文研究性学习呈现混乱状态,由此产生许多问题。

(三)指导学生“精英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形象地提示我们,教育“不能只关心种子而忘记了耕地”。可是,当前不少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只供部分学生“精英”享有的“阳春白雪”。教师的天平也自然倾向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把个别学生作为重点指导对象,对表现不突出或者成绩一般的同学则较少关注,导致多数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滥竽充数,没有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

(四)指导偏重“灌输”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而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而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仍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其有效性受到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教师不仅可以采取具体行为策略来解决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善与教学行为相关的自身因素来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内化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其教育观念支配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要求教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确立许多新的教学观念。如教学方式从接受式到探究式;教学内容由单一的教材到广阔的生活世界;师生关系由领导、被领导到平等民主;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现让人感到“教师学习过一定的理论,了解相关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的思想理念,表面上在贯彻倡导的思想理念,实质上仍然是自己经验的、习惯的理念在起作用”。

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工作者看来,教师是被发展、被教育的对象,教育理论工作者给教师灌输大量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迫使教师像学生一样听课、记笔记、考试。教师在接触某种新的教学观念时可能感触颇深,很有决心改变过去的教学行为。但一进入教学实践,由于习惯和经验的作用,旧的教学行为又占据主导地位,而新的教学观念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可见,教师往往是听说或知道某一教学观念的名称、基本思想,但并没有深入理解其丰富深广的内涵。此时,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自然也很难出现人们所期待的教学行为。所以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仅是要明确了解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观念,更要深刻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将其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觉、有效的教学行为。

(二) 树立问题意识,进行教学反思

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只凭借固有的经验进行教学,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把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重视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结果,轻视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自然就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漠不关心,更谈不上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即缺乏问题意识。而“问题”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教师改善自身教学行为的关键要素。目前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而且很多地方还颇具争议,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和解决。语文教师的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比学者、专家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只有树立问题研究意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身边的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从微不足道的问题中发现深刻的道理,才不会对语文研究性学习感到陌生、害怕,才能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带来的阵痛。

语文教师想要改善自身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学行为,必须从发现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来源于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改善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没有或较少使用反思性思维的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知识‘图式’和认知加工技能的积累,其行为由一节课到另一节课只是某种意义上的重复,没有层次的提高,当然也谈不上对教学成效的影响。而较多利用反思性思维的教师会不断教学知识‘图式’和教学认知加工技能,教学成效也随之不断提高,这些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或事实进行分析、反思,而后把结果又贯彻到新的教学计划、行为中去。” 可见,反思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的行为,能使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行为及其后果,从而更加理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在长年累月的语文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会逐步积累一些教学经验,没有进行反思的经验往往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指导实践。如果教师只满足于教学经验的获得及其表象,而不对其深入分析研究,不能透过现象探寻到事物本质,就会大大削弱教学能力,甚至会走下坡路,影响教师的发展成长。就如波斯纳认为的那样,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三)明确角色要求,改善教学行为

角色原来指戏剧中演员扮演的人物,现在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可以说角色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行为要求,而人总是依据自身在特定场合中所扮演的角色来选择相应的行为方式。教师作为复杂社会的一员,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1.由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开发者

在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由课程专家设计,教材由国家组织统一编订,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执行教学任务,并不需要教师自行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或者重编教材内容。因而长期以来教师没有形成开发课程和教材的意识,而是习惯于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和实施者。一些教师由于长年累月反复教同一本教材,对于教材的内容可谓滚瓜烂熟,甚至可以倒背如流。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固然重要,但长期局限于一种教材的思维模式,就如“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思想境界,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育资源的需求程度显然要高得多。由于学生阅历短浅、学识有限,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可能从头做起,也没有必要从头做起,而是需要借助前人的经验和他人提供的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学习来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担当起课程教材的开发者角色,成为课程教材的开发主体,满足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2.由教人者转变为学习者

在原有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居高临下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权威是建立在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性占有和社会赋予教师角色的特定权力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来源,另一方面社会赋予教师“尊贵”的地位和领导学生的权利。再加上教材相对稳定和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致使很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多年来一直“吃老本”。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同样应该“学会学习”。这是因为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预定的知识,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快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变得多元化,能够独立自主地获取教师以外的大量知识,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过老师。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老师只有成为孜孜不倦的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充电,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

3.由单干户转变为合作者

长期以来,教学一直被视为依赖于教师自身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具有很强独立性的工作。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教师与教师之间往往互不合作,彼此孤立。特别是后者,一些教师生怕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被别人“窃取”,影响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成绩,因此经常“闭门造车”,拒绝与别人合作。或者一些教师自恃教学经验丰富,根本不屑于与别人合作,从而成为教学中的“单干户”。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处于一种相对开放的状态,它摈弃了“教教材”的传统做法,而是提倡“用教材教”,只要是适合教学目标的人类知识都可以纳入研究性学习的体系中去。因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局限于教科书,而可以扩展到整个自然和社会当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更新、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师掌握的知识、拥有的能力、自身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单干”走向“合作”,成为自觉的“合作者”,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研究性学习的时空灵活地分布在课堂、学校、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学生在研究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可能随时出现帮助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社区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研究资源。

4.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与语文教学研究往往彼此分离。教师只需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教学即可,而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与教师无关。在当今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老老实实”的教学已不再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真正称职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能有所创新。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没有可以仿照操作的“本本”,也没有习以为常的教学套路,更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反倒学生研究的内容很多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提出的问题、见解很多都出乎教师的意料。面对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及由此伴随而来的教学新问题、新现象,教师已不能再以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作为一名研究者,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勇敢地质疑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工作充满活力和乐趣。而且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积累,相对于专家学者来讲具有独特的研究优势。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情境性,而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长年累月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可以有效地解决研究性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31.

[2]区培民.语文教师课程行为系统论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61.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石中英,王卫东.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版社,2000:2—120.

论语文教法对自主学习方式的适应 篇3

论语文教法对自主学习方式的适应

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将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适应自主学习方式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作 者:陈琼华 作者单位:益阳教育学院刊 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英文刊名:WORLD OF ENTREPRENEUR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语文教法 自主学习主体 教学情境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篇4

学生学习的个体化还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 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语文课堂管理也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其间,教师仍起主导作用。作 为课堂教学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为了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教师应将课堂管理作为 一种组织手段,具有严肃性,并带有一定强制性。它要求学生课堂上要步调一致,听从指导,不得自行其是。 这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所必须的。另外,学生毕竟是课堂学习的 主体,我们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我们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是 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因此,它不是传统教学中那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所谓“中心”主宰案。语文 课堂教学管理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具有强烈的民主

[1] [2] [3] [4] [5]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素与标准 篇5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3)激励功能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

对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信息系统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绩、教学风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语文技能:阅读、写作、书法、说话、听话等;计划技能: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制作教具等;实施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学法指导、学习指导技能等)的综合尺度,也是考核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至少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

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影响统帅其他要素(包括内容、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

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标的制约并为实现目标而规定,是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

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于目标,并为目标服务,同时它又受内容的影响,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选择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正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时间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教学环节与节奏是其内在要素。

目标的`最终归宿是教学效果。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评价标准

(一)目标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1、目标的制订:主要看是否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来制订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的落实:主要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进程是否围绕目标进行,以及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内容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也从两方面去看:

1、内容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

(1)内容的质量:质量的选择必须确保“四性”:科学性、目标性、思想性、启发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目标性是核心,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

(2)内容的深度:所选择的内容,深度要适宜,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即选择处于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

(3)内容的广度:广度要适当,内容的广度又决定课堂的密度、课堂的节奏。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内容的处理:这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一个环节,主要看重点是否突出,如何突破难点,是否抓住关键,是否揭示前后内容的联系等。

(三)方法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着重从三方面去进行:

1、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所选择的方法能否为目标、内容服务,是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2、方法的运用:

从四个方面去看:

(1)指导思想:看有没有把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因材施教相结合。

(2)认知方面:看有没有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方法培养的有效性相结合。

(3)情感方面:看能否注重师生双方彼此情感的交流。

(4)调控方面:看信息反馈是否及时、调控是否得当、教育机智的发挥情况如何等。

3、教师基本功:主要从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清晰和简练,板书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清楚,教态是否自然,教具设计是否实用合理,演示是否恰当、适度等方面去衡量。

(四)进程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评价也从三方面去进行:

1、教学环节的进行:看各环节是否活泼而不死板,充实而不空洞。

2、教学环节的交替:看环节与环节之间交替是否自然,能否做到井然有序。

3、课堂结构:看整个课堂结构是否严密、紧凑。

(五)效果的评价

(附图  {图})

>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掌握的程度、能力培养的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收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

2、课后运用各种测评手段,进行测试反馈,了解大多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所预期的效果。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立后,就要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三级指标:A级指标,即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各要素;B级指标为每一要素的各方面;C级指标为具体做法,这样评价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评价体系建立后,再根据每条指标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分值),给起重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给起次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小的权重。

根据以上方法,可确立如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第2页右栏下表)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语文课进行评价分析,80分以上为优,70―7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篇6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语感呢?

一、重视积累

学生的语感,即语言直觉能力,只有在大量的积累中才可能获得发展,所以必须“看”,包括看生活,看读本,看优秀的文学作品等;“记”,在理解所看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有关篇目。

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罢,‘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罢。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切的语感。

二、加强诵读

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咏其实就是诵读,通过诵读便可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可以将文中精华,潜移默化于诵读者心中,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底蕴滋润下,形成善良的秉性,旷达的态度,诚心的交际,忠厚的为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素质的提高,学问的精深,积累的博大,都离不开这条简单的途径——诵读。

比如,我们诵读曹操的《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初读之下,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然而反复诵读之后,可以体会到山水景物只不过是抒情的依托,通过大海吞吐宇宙的气象,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因此,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前提,诵读对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会分析

学会分析对加强语感是至关重要的。

语感分析,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叶圣陶曾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抓住了这两个字,“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就宛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并没有作任何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学生学会这样的语感分析,语感也就增强了。

意象是作家头脑当中所形成的客观物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意象分析是文本赏析的需要,也是加强语感的需要。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这首小令的前几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形象画面。这幅画面由九种意象所组成的时空,便是旅人内在情感的外在形式。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的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湾清水,清水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只有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远去。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意象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时候,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心灵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这就是对包含着作者主观因素在内的意象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意味的理解,它不是靠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在对形象的感受中的一种情感性的领悟。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需要学生有这样的意象分析能力。

四、强化表达

语感的形成还需要借助表达训练。其中,说是基础,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写是规范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是促进语感形成的关键。

多说。

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抓实口语表达训练,夯实学生口语表达基础,不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说,要逐步引导学生由说好一句话到说好一段话。最好成立学习小组,让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交流训练的机会。

多写。

让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让学生养成勤于表达的习惯。由于日记的内容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他们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篇7

一、平等对话中加以引导

首先,个性化阅读的过程是对话。对话教学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教学的,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师生之间的对话录。在西方,教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其著名的“产婆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消除学生对教师“权威”的畏惧心理,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从提问到回答,直接与自己的同学交流、相通、反驳、质疑。

创新是个性发展的重要表现。莎士比亚说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个性的表现欲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畅所欲言,使其个性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得到张扬,在创新中得到发展,求知的欲望不断得到强化,敢于怀疑、积极求新求异的探索态度广泛得到培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时空,从而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形成一定的个性才能。正如鲁迅说的,《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都知道的,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自面世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类读者的解读,各类读者群的解读应该是读者的权利,旁人是无权干涉的。由此推之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读者群,虽然不能与其他读者相等同,但其解读的权利仍然应该受到尊重,任何人既不能也不应该强行剥夺其权利。教材与教参包括实施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只能是激发学生并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解读材料、探究方法等),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学作品。

二、促进个性和谐全面地发展

拓展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和习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成为语文教改的方向。学生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课堂,而应面向生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课内与课外沟通,把自然、社会、生活带入课堂,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社会生活,并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调动其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对科普类课文感兴趣、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就向他介绍一些科普类读物。一些学生对故事特别喜爱就可以向他介绍一些童话名著。一些学生写作水平较佳,在鼓励的同时,可以向他推荐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使之有比较学习的机会。这种尊重个性、选择性的阅读,会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更加丰满,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个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

初中学生,往往都有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要求,追寻主体的自我张扬,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之中。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既承认文本共识性层面存在、又不固守这一共识性层面的深度阅读。因此在学生面前,教师引导或向导的责任就特别重大。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向读者(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帮助他们扫除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则要随时提示读者(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包括某些特别精微的部分。“引导”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不受引导的限制,独辟蹊径,得出自己的文本阐释,鼓励他们超越教师或编者的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由于受认知、心理感受、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阅读的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有时难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有助于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适时调控。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应包括作品主题场景,还应包括作品中的人物解读。这些解读既是多样性的,同时也是多层次性的,既要依据文本材料,又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恰当的、合理的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所谓对阅读内容多元性的反应,指的是“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进行切实的体察、体验、体会,才能与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才能产生真正的交流。阅读应尊重多元性,弘扬个性,但也要避免偏见和随心所欲。教师应改正指误,纠正“新鲜的错误”,不能听之任之。同时,我认为理解多元化还需要建立在合情、合理乃至科学的基础上,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篇8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科技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和重视教育,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也正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而做出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正是为了适应这一改革。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专题,用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活动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开放性和实验性。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思考,主动的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体。阅读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性的.思考来获得意义。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概括主要的内容,摘录重要的信息,自己质疑并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一、以点带面,课内精读与课外略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的能力。

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的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略读则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式。对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对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开放性、研究性阅读的步骤:第一浏览,即概览一下书籍的内容提要和 篇章目录,求得一个轮廓的了解。第二提问,即就各章节的标题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内容,提出问题,留待下一步思考。第三阅读,就是通读全文,做到边思考边做笔记,达到理解。第四复述,即回忆书中的内容,加深印象。第五复习,即在复述后,一二日内,再重复一次,以巩固获得的知识,得到新的体会。

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阅读与写作结合,使学生在读写的实践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读对写的作用。阅读是感性知识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过程对阅读有促进作用。

阅读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字词,段落层次;2、理解课文内容和分析写作特点;3、归纳中心思想。

作文的一般运思过程是:1、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主旨;2、处理材料,包括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3、组织语言表达。

阅读以集中思维为主,写作以发散思维为主。

三、以问题为载体,阅读与提问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1、理解性质疑:让学生在阅读中向自己提问题,如:文章写了什麽?怎样写的?为什麽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麽好处?2、怀疑性质疑:就是大胆地提出怀疑或补充。如:前人或教师的理解分析正确吗?这样的分析深刻吗?能否更深一层地说明?3、实践性质疑:就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对阅读材料再做思考。如:怎样把别人的说法与写作吸收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的吸收,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应怎样改动?

四、以思考为线索,阅读与思考结合,让学生直接体验、享受阅读的过程。阅读要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不通过学生研究就把现成的结论或定理告诉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进行研究,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己阅读,不依赖老师讲授,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浅论语文课程整合 篇9

开州区中和镇中心小学

张璐

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虽然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实际上,人们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仍处于见仁见智的讨论中:广义上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为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体现是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整合课程的目的是整合各学科知识,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与分化,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事实上,如果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内容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

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个背景下,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1.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语文教师应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这类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概念和技能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强调关注不同主题、概念和技能之间的联系。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2.语文课程整合的维度

首先,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整合课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韵”为例,教师没有按顺序地逐篇解读欣赏,而是以秋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综合从不同角度欣赏秋天、感悟秋天,体会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描写秋天的美丽。教师将诗歌《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鉴赏能力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策略和技巧,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把诗词的教学目标通过景物的描写与《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整在一起,实现了主题性的联系,这正是对该单元进行整合教学的意义所在。

其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合课例中,教师以“名人小故事”为整合点,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小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整为一个学习内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自主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从“一人一事”“以事写人”的特点,很好地引入了学生的日常经验。这四篇课文教师通过“一带三”的方法,《灰雀》作为精讲第一课时单独讲授,带出第二课时的后面三篇课文。这次整合在新旧内容之间建立了联系,既复习了原来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因为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以决定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的方式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的,或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新旧内容之间的整合尤为重要。此外,教学内容的整合不仅包括学科内容的整合,也包括“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许多教师把相关的影视资源或者流行文化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纳入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方面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零碎知识的简单重复,真正实现了在已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课程内容有了更强的生活意义和现实性。

3.语文课程整合突出地表现在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上

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教科书中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选文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教学材料,所以语文课程的整合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上。现行语文教科书内容很丰富,每一套教科书在编排上都有相对完整的设计,可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显然不能完全照搬教科书的内容,而要进行适当的取舍。如今,虽然“教教材”的旧有观念已被“用教材教”的观念所替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往往被束缚住手脚。现在,许多语文教科书都以某一概念为中心,将若干单篇选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与完整的教学单元。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表现出的仍是对一篇篇文章的独立教学,学生获取的知识不仅琐碎,而且也过于重复与零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有必要摒弃单篇课文中与课堂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将若干篇文章围绕一个整合点统整到一起,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

二、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1.语文课程整合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教学

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以单元编排为主要方式,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大多数教科书各单元所包含的篇目之间并没有客观而确定的联系,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体系。“‘选文’的‘系统性’,实际上是个‘秩序感’的虚象:‘系统性’存在于事先预定的‘话题’(即‘项目’)里,选文是匹配相应‘话题’的‘例’,它与‘话题’发生关系;而相邻的课文,似乎紧挨在前后而有秩序地排列着,但这种排列其实几无内在的必然。”这一番话虽然有点儿偏激,但也不无现实批判意义。语文单元教学往往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这和教科书的编选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教学,教师就要对教学材料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发掘每单元各篇目之间内在的联系,这也正是课程整合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选了《我们的民族小学》《爬天都峰》《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四篇课文,它们之所以组成一个单元,从单元提示来看,可能是它们都和“童年生活”有关,不过这仅仅是文章表面的联系。以“童年生活”贯穿虽然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单元,应该有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如果教师通过组织复述情节和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以快速阅读、寻找关键信息为整合点,就能在这四篇文体各异的课文之间建立内在的语文技能方面的联系。这样的课程整合才真正实现了单元教学。

2.语文课程整合有利于教师自主和自觉实施课程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适合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元化的语文课程形态。语文课程由“正式的课程” 向“运作的课程” 转换,需要语文教师自主、自觉地去领会和实施课程。而现实情况是,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过度依赖束缚了语文教师实施课程的自主权。对课程进行整合,则是对教师自主权的解放。教师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增删和重组,将原来零敲碎打的知识有机统整,不仅有利于解决语文知识过于零碎、重复等弊端,也使教师能够居高临下地处理教材,从而更为从容地实施课程。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更加深入地思考课程的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思考将使教师在更为深入和广泛的领域中去反思课程和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的自觉。

3.当前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整合也并非没有问题。教科书虽然有缺陷,但终归还是语文课程相对系统的设计,对教科书中的篇目任意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或者胡乱引入别的课程资源,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内容的完整和科学。现在有一些不太好的倾向:有的整合课单单依照教师本人的喜好或者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看起来教学活动很活跃,但实际上课程内容过度随意;还有些整合课没做好选择工作,教师对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没有认真思考,盲目选择内容进行整合,“拾到篮里就是菜”,非但整合的初衷没达到,还遮盖了原本的学习目标。所以说,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整合的时候,要明白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是为了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论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10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善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多媒体技术为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创造了新的途径,教师要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在导入时,我播放一首MV《我的父亲》,营造阅读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情绪;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亲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为阅读学习做好充分铺垫。这样不仅快速地进入阅读学习主题,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趣味性。

2.创设生活化阅读情境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文学作品是作家基于生活的感悟,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尤其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积累与阅读经验。在学习《我的第一本书》时,为了帮助学生调动阅读学习积累,我先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第一本书,以及这本书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经历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与作者形成强烈的共鸣。

二、丰富文本朗读形式,以读促进理解

1.注重朗读层次

朗读要有效促进语文阅读学习,注重朗读的层次,做到层层推进,重点突出。阅读学习中,怎么读成为语文教师迫切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阅读课堂时间紧,必须要优化文本朗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充满激情,必须借助读方能体会文章的妙处。我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形成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来读。例如文章的结尾部分:“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此外,读一读文章中语句优美的句段,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辞藻美;读描写的句段,文章中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对突出人物形象与文章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朗读可以直接感受到人物形象,深化文本思想情感理解;读议论抒情的句段,可将作者的情感直接宣泄出来,有助于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2.注意引入赛读

初中生大多争强好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赛读形式。《海燕》这篇散文诗,在具体朗读操作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个体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促进学生朗读的优化意识。学生对朗读的投入,实质上是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的过程。学生在朗读揣摩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正是因为深入文本,才很好地领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与作者形成共鸣,读出了文本的“味道”。散文集《朝花夕拾》,学生多阅读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越来越深刻。赛读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动学生自主“预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朗读中得到有效激活。

三、重视方法指导,挖掘主体潜能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优化初中阅读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学生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1.基于阅读学习规律指导阅读

阅读作为一项语文学习活动,自身具有一定的学习规律,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把握住阅读学习的一般规律,将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小说时,先引导学生自主“预学”,突出学生学习主体,通过预学,解决阅读学习中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创作背景及作者有关知识,对文本形成整体感知与初步认识;课堂基于单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将略读与精读相结合,从整体感知情节,再局部细探,分析人物描写,分析作品思想主题与写法;最后,进行文本质疑与释疑,从而把握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形成阅读感悟,大大提升学生小说阅读学习效率。

2.基于文本特点指导学生阅读

文本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展开阅读,一般说,可以抓住文本的“文体”与“主题”进行引导。不同的文体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文体创作目的不同,记叙文重点将事情写清楚,在叙事中揭示主题;说明文将事理、事物说清楚;议论文将观点合理阐述清楚。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抓住文体进行阅读指导,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此外,就是抓“主题”进行比较阅读,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浅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成性 篇11

关键词:中职教育,阅读教学,生成性

教育的过程有其不确定性, 教育中的人是过程中的人, 没有人不需要超越和发展自我。教育家杜威认为, 在教育的世界里, 没有已经完成了的人, 没有人不需要学习和成长。

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 现实世界就是一个过程, 过程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发展, 一种复杂的混沌。生成是新的哲学思维范式。生成是事物整体的多元发展和变化, 它的变化是丰富的, 始终处于动态。教育教学也如此, 我们要从哲学的“生成”的观点去看待教育, 看待教育中的人。

人的生成性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美国学者格里芬曾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 每一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条件,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偏爱滔滔不绝地讲授, 越俎代庖, 学生变得被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还有学者说:“阅读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并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 让学生成为思维活动的主角, 教师做好活动的调控者、优秀的‘主持人’, 为学生和课文建立对话关系做好媒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思考和体悟, 不用自己的分析解读代替学生的思考, 教师要带领学生徜徉在思想的海洋, 在现实世界和书本世界之间游走。

在讲作家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时, 其中有一个情节:陈奂生在付钱之前行动小心翼翼, 生怕弄脏被子, 不敢坐大皮椅, 把鞋子拎在手里, 光着脚走路, 总之对旅店的一切设施十分爱惜;可是在付了五元钱 (相当于两顶帽子钱) 之后, 他的心态发生了大转弯, 回到房间后没有脱鞋, 大摇大摆走进去, 故意立直身子, 扑通坐在皮椅上, 还试了三次, 随后捞起提花枕巾擦脏脸, 衣服也不脱, 盖上被头困了。他忿忿然, 觉得即使把房间作践成了猪圈, 也不值五元钱。我问学生, 其实像陈奂生这种自私狭隘的心理很多人都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心态呢?学生说有, 觉得自己反正花了钱了, 弄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学生很诚实, 敢于说真话。我说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学生说比如住旅店, 反正花了钱, 弄脏了房间也没关系。我说还比如吃自助餐, 有没有觉得反正就花那么多钱, 吃多一点比较占便宜, 走时盘子里还有不少食物, 比较浪费, 也不觉得可惜。很多人吃自助都有这样的心理。你们有没有?学生笑着点头说有。我还提到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 新闻上说巴西有很多人肥胖超重, 有三高, 带来许多健康隐患。专家研究的结论让人啼笑皆非, 原来巴西人经常吃自助, 因为吃多吃少都付同样的价钱, 大家都觉得吃多点划算, 于是每次吃自助吃到撑, 时间久了肥胖的人就渐渐多起来, 对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看来这种想多捞点便宜的狭隘心理是不分阶层和国界的, 这也许是全人类的劣根性。不少学生都被我的话逗笑了。我对学生说, 所以你们去吃自助, 要适可而止, 千万不要吃太多, 吃撑了表面上似乎占了便宜, 其实却吃了亏, 不利于身体健康。学生笑着点头称是。

很多关于阅读教学的生成性的论文提到的都是学生的生成, 教师的生成谈得比较少, 我认为后者也很重要。在某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智慧和灵感被激发,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一方形成了生成性资源,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生成在教学中也很重要, 不应忽视。在教学和研究中, 我们应同时关注师生两方面的生成, 教师应学会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利用好这两方面的生成性资源, 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和成长。

该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是预设好的, 但其后师生互动的内容大多是生成的。教师一方生成的比例远远大于预设, 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但学生生成的内容还有些欠缺, 参与课堂的学生较少,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发言和提问, 有想法不想说, 或者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有想法却说不出来。多年的灌输式教育以及太过注重标准答案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 让学生变得麻木, 创造能力不足, 因此语文教育方式亟待改革。

参考文献

[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223.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上) [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51.

浅论语文考试评价的作用 篇12

语文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语文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学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方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具体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考试,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语文考试不管是笔试还是口试,通过考试,教师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如到底有没有掌握生字词,学生理解程度怎么样,学生能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那些学生学得好,那些学生还存在哪一方面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救,这样,教学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大都希望自己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通过考试,才能使

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会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考试,给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促进优秀学生为保持优秀成绩而努力,成绩中等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而提高自身成绩,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有鞭策作用,通过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压力,促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努力去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通过考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假如考试过于频繁,使学生压力太大,却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低落,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考试,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考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朗读考试,可以发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读音,是否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文的内容,教师根据朗读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自己的朗读指导方法,督促学生更好进行朗读训练,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如进行综合测验,通过综合测验,使教师发现学生在测验中出现如生字词不会写、阅读理解水平低,或者作文写得不够通顺等问题,可以在今后教学中采取措施,改变以往教学存在不足的地方,如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写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等纠正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 篇13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梁启超也说:“《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当,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可见在《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它的推崇。这部曾经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实际意义。

作为一个知识浅薄的初读者,这本《论语》让我觉得诚惶诚恐,心中充满敬畏,“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但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写到“大家不要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简单的。”于丹教授也说自己对于《论语》一向是“敬”而不是“畏”对于《论语》的感觉永远都是朴素而温暖的,她眼中的这本书是一眼温暖的活泉水。她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又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

以我的学养和阅历要达到于丹教授的那种境界是万万不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学者大家也对《论语》做过大量的解读。作为一个初读者甚至于一个学生,我愿意也只能够从与我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学习方面来参与其中,扮演一个体验着的角色,“无伤乎,亦各言其志而已矣。”《论语.先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的第一句话,也是全书的第一句话,我无法猜透作者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把这句话列为全书之首。想必是有某种原因。这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这里的“学”指的是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放之于今天,我姑且把它理解为学习各种技能。“习”指“温习”、“复习”也含有“实习”、“练习”的意思。

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时常温习,并且把学到的知识用之于实践,发展成自己的技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感悟。《荀子.劝学》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把自己平时积累的东西时常复习,才能有大的学问。借助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常常动手演习,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苏轼.石钟山记》是行不通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把温习作为自己每天修身的重要过程,可见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时常温习是多么的重要。

子贡曰:“贪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啄如磨,斯之谓也。’”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如切如磋,如啄如磨”二句出自《诗经.卫风》,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啄了还要磨。要做到精益求精。“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也讲明了这个道理,陶渊明读书讲求“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人们对于越来越高深的知识的要求了。知识只有深入的理解,才能牢记才能更好的运用。

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求之”不知是求其表面,还要求其本质,“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柬太宗十思疏》”做学问理应追根溯源,精益求精。

“告诸往而知来者”强调学习要能够举一反三,注意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吾常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矣《荀子.劝学》”学与思要有机结合,不可偏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之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学海无涯,各种知识纷繁复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如果不常常作总结,是不能够做到纲举目张的。正如韩愈所言“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暗含孔子对学习要善于总计的述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学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学习知识要常常把自己疑惑的地方找出来向别人请教,向自己的老师请教,吸取众家之所长,才能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独树一帜,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圣人无常师”今人亦因如此。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学习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要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讨论,使思维碰撞出火花,才能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观点。

《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的思考,由于我自身的学养和阅历的局限,只能断章取义般肤浅的列出,有时不免显得牵强。但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参与其中的体验者,受益匪浅,亦觉欣慰。

许兆昌先生在《孔子思想的批判精神与当代儒学的价值重建》一文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大大的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儒学当在世界文化体系中谋求自己的现实价值。”

“当前,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求发展,但创新又要建立在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王志刚*《周秦伦理文化概论》序言)。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论语》就是用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交友、怎样从政怎样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快乐……作为现代人理应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完《论语》我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和孔子在亲切对话,参与其中,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圣贤的力量。

参考书目:

1.《论语》

孔丘

中华书局 2.《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

中华书局 3.《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

三秦出版社

4.《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周秦伦理文化概论》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诗论与子论》

王长华

上一篇: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党总支2011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文言文中考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