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笔记之论语

读书笔记之论语 篇1

其实在抛开诸如升学需求或者专业需要之类的功利心去看《论语》的过程中,我倒是得到了很多身心上的愉悦。此前认为《论语》太蠢,基本上都是教条,没逻辑没理论,一点都不高深。但说实在的,所谓的高深又是什么,对你活着这件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于我而言,《论语》中承载的精神,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可以避而不谈很多像“天地”“宇宙”“超我”之类玄而又玄的东西,而回归社会行为生活本身,这对于俗世生活中的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当实用的。而所谓关于君子的诸多“教条”,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庄子的观点,我认为他们是愚蠢的。他们不喜欢高深,不喜欢你跟他们说理论,他们可以很轻易地解构辩证法和认识论,把尼采当蠢货,把马克思当共产主义的神棍。这时候教条就显得尤为重要。知“其然”便可,“所以然”这个层面的东西交由受教育者自己思索,自己大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当然也比较信服,于是教化的逻辑似乎有所颠倒,但效果仍是客观的。至少从小读君子之道的会活得比较地道些。

回到《论语》文本本身。全篇出现“君子”这个词107次,若是加上“士”、“贤者”、“仁者”之类的更宽泛的概念,那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了。首先谈谈“君子”一词本身。君子初始指的是“大人”,既贵族统治者,如《诗经·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君子,与其相对的便是“小人”;而后在孔子的论说中,君子身上被尤其突出的便是其道德层面与知识修养的东西,君子在这时变成了社会文化精英。后一种君子身份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被不断强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化浸淫下的我们。

孔子看来,理想的君子应是上述两种身份的结合,贵种好好学习成为祖国栋梁,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孔子心中君子身份的完美典范就是周公。这个结论是从厦门大学的姚金伟老师的论文中拿来的,虽然自己在看《论语》的时候就分明感觉到孔子对周公深深的爱,但有专业人士的结论傍身还是比较踏实些。首先周公是贵族,有了血统上的先天优势;其次周礼是他定的。这可太重要,因为我们老说孔子把周的礼制提升到“道”的高度,其实从源头上来看,他之所以那么推崇周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对周公深沉的爱。《论语·宪问》中关于君子的三道如下:“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周公以仁心辅政爱民是为大仁,吐哺之态收天下士人之心是为大智,以武功平“三叔”之乱、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为大勇。周公是稀有的,当时贵族普遍的样子大约就是季氏那样“八佾舞于庭”,变着法子骄奢淫逸,血统观念在他心中份量逐渐减轻,社会文化道德精英,也就是“士”,成了孔子“君子观”中的重点。

于是我们退而求其次地来谈一谈《论语》中孔夫子给我们这些天生的“小人”铺就的“君子之道”。所以何为“君子”?受限于语录体这种很不方便索引的文体,孔子的学生也没有规规矩矩地把大纲列好,说“那句话和那段话是讲那个的所以要摆一起”,所以作为一个识过字的粗读过《论语》的人,我也只能依据自己的感觉经验很粗略地把君子之道分为四块。所谓的划分依据也并不严谨,既然要论内在的道德修养,这四块必然是免不了要提到的:性情、品德、胸怀、理想抱负。

《论语·雍也》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首先从内在修养而言,一个君子,首要是稳重敦厚,如同山一般坚韧稳固。其实孔子很强调处变不惊这回事,无论遇上什么情况,第一条就是不能失态,缩小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论语·尧曰》),衣冠端正,不斜眼看人,外表端正和性情统一。同时话也不能乱讲,“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论语·述而》有云:“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性情温厚但自带些许严厉,威仪不显凶猛,庄严且安详。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君子的性情修养的第二大点,将孔子学生对他的这些评价稍作概括,我觉得就是所谓的中庸吧。照这样看来,我觉得孔子也并非单纯到只有“温、良、恭、俭、让”这一面,他所提倡的,或者说是他学生们印象中的老师并非是一个好好先生,也绝非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他正处于中间,君子就应该像块玉石,温润待人,却永远保持自己的坚硬。既然提到温润,更进一步的讲,那就是乐天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胸襟开阔,乐观明达,志向远大,才是君子的气度、怀抱,蝇营狗苟,不是君子的作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一个一生都在碰壁的达官贵人眼中的失败者,却为着自己的奋斗,不为成功,仅仅是为奋斗而感到愉悦,这是令我十分振奋的。所以我觉得孔子的乐天豁达还是有别于常人的,他是真的在享受生命的过程。

论及品德,其实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取向问题。取向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如何对待利义取舍,孔子就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论语·里仁》)君子之义超越了个人的私利,能够利他人、利社会,进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如何对待贫富,孔子就会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处富去贫都要依据道义,贫富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没有因为其破坏底线。这里要说的是孔子的“义为上”原则,君子的基本品德操行。又比如何以报德、何以报怨,孔子讲的清清楚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不偏不倚,高风亮节。在待人接物上,《论语》也对君子做了要求。孔子不提倡与人相争,《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必有所争时也要保持翩翩风度,一派谦和。这是第二条,谦逊。“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追求人格的完整,守信是君子必要的德行。《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棿,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无信之小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因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能以上列举的不是很齐全,因为要论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在道德上可做要求的太多了,而我列举的“义以为先“、谦逊,守信在我看来是品德的基础,先把根扎实了,再谈其他的。

君子之义是大义,儒生自古以来都想着匡扶社稷,当国之栋梁。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读书是为了兼济天下,这是儒家思想这门典型的入世哲学所提倡的,胸怀中始终要放着苍生,不单为学习而学习。把对象缩小来看,缩小到个人的学问钻研上,照样是要胸怀开阔。《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我们能读到的不应局限于谦虚上,因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基础是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却又不以自己的不足为耻,心中有他人,也有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开阔。开阔是一面,坚定又是君子胸怀的另一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句讲的是信念的坚定,更进一层,又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中所展现的对人生起落的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淡定。所以君子在某一程度上是乐天的苦行僧,这是我所做的或许不准确的注脚。

至于理想抱负上的内容,作为学过马哲的现代化青年,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我看到是想骂人的,因为在我看来等级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划分制度的标准是可以不变的,这是很愚蠢的想法。但是转念一想,其实为百姓安居乐业也没什么错,只不过他一直想得不是太通,这就是为什么说反对盲目崇拜了,周公再厉害周礼也不可能是永远的真理。所以尝试着理解他吧,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略显固执的老人,他有着朴素的远大的志向,他给他心中的君子立下了同样朴素而远大的志向,“天下归仁”总归是没错的。

读书笔记之论语 篇2

《论法的精神》研究指向的是什么问题, 或者说, 孟德斯鸠在该书中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所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接下来, 我将对本书中的几个重要的观点加以阐述。

一、政体决定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思想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孟德斯鸠把国家政体分为两大要素: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在政体的两大要素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原则。

(一) 政体性质决定基本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语言中, 所谓“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政体性质就是指国家权力结构和行使的最基本现象, 或最本质因素。

孟德斯鸠将政体按照传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体。共和政体的性质就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共和政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主政治—由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另一种是贵族政治—有一部分握有最高权力。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的政体。专职政体的性质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政体。

(二) 政体原则决定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体的原则不同于政体的性质。政体的性质是“政体本身的构造”;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同时, 孟德斯鸠强调, 所谓政体的原则, 不是说各种政体中已有的或现有的东西, 而是应有的东西, 即“应该要有这些原则, 否则政体就不完全。”总的看来, 孟德斯鸠所说的政体的原则主要是指处于某一政体中的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观念之类的主观精神状态。简单的说, 孟德斯鸠所谓的“政体的原则”是一种政体中的主导性群体所应当具有的精神、观念、情感、意识等。

二、对安全的追求决定法律

(一) 为保障国家安全、防御外敌而采取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治法都是从同一个原则出发, 就是:‘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安全的追求, 是一个国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办法。共和政体从本质上说, 并不安全、稳定。他认为, “一个共和国, 如果小的话, 则亡于外力;如果大的话, 则亡于内部的邪恶。”无论是民主制的共和国还是贵族制的共和国都不能避免这种弊端, 以至它们都容易被君主专制所取代。专制国家通常用荒废边境部分土地以便与外界隔离, 或者设置藩镇以便与外敌隔离的办法来保障本国的安全;君主国家通常用设置要塞、驻扎军队的办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些都分别表现为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 为自卫而攻击、征服他国后所采取的统治被征服地居民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就像公民拥有自卫权一样, 国际法也规定国家有进行自卫战争的权利。孟德斯鸠甚至认为, 如果一个民族预见到他民族可能会发动旨在灭亡自己的攻击行动时, 就可以主动攻击该民族。不同政体的国家对被征服地会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这会决定被征服地的法律。一般来说, 征服国对待被征服国有下列四种统治方式:“ (一) 按照被征服国原有的法律继续治理其国家, 而征服国则仅仅行使政治及民事方面的统治权; (二) 在被征服国建立崭新的政治和民事的治理机构; (三) 毁灭这个社会而把它的成员分散到其他的社会里去; (四) 把它的公民全体灭绝。”

孟德斯鸠指出, 根据自然法, 万物莫不力求保存其种类, 可以推论出, 政府是为了取得, 包含着保存和使用, 而不能是破坏。传统上认为征服者在征服之后可以屠杀被征服者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同样, 有杀人权引申出的奴役权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民主共和国征服了其他国家, 应当将被征服国纳入民主范围;应当尽可能地以良好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来弥补征服统治的弊端。

(三) 对自由的追求, 决定了国家政体和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自由是人们珍视和重视的东西。对政治自由的追求, 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目的。围绕着实现政治自由这一目的, 对一个国家有关政体的法律和有关公民行为的法律都形成一些原则性要求。

孟德斯鸠首先着手阐明自由的含义。孟德斯鸠认为, 尽管不同的人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 但确切的说,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它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 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三、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或影响法律

孟德斯鸠在人类思想史上率先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待法律问题。他认为,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法律的产生、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 甚至可能有决定作用。

(一) 气候条件对法律的影响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在最初产生时, 受人们的精神气质、内心感情的影响相当大;而人们的这种精神气质、感情因素又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和作用, 因此, 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民族因情感、气质因素的不同而创造出的法律各不相同。炎热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大多表现为懒惰、怯懦、心神不定, 这种气质适合于暴君统治, 而暴君统治又必然制定较严酷的法律;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意志刚强、勇敢、自信、豪放, 这种气质的人们珍视并善于捍卫自由, 所以适合于建立共和国, 并产生出维护自由的法律。他认为, 亚洲多专制政体, 欧洲多共和政体, 主要是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二) 国家的地理条件对法律的影响和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一国的地理条件也对政体、法律有着重大影响。一般说来, 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国家不易防守、易被征服, 容易使人缺乏毅力、眷恋生命。于是, 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下适合于专制政体, 且法律简单、残暴。相反, 地貌多山、土壤贫瘠, 国家可以据险防守, 人们勇敢善战, 崇尚自由。于是, 在这样的地方容易建立共和制度, 且法律倾向自由。

初三论语读书笔记 篇3

初三论语读书笔记1

《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它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初三论语读书笔记2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初三论语读书笔记3

翻开一本中国的经典之作,走进孔子的世界,品味《论语》的墨香,细细咀嚼“仁爱”之意,我不禁陷入深思之中……

孔老先生是我乃至我们民族备受崇敬的思想家,孔子一生推崇“仁”的思想,推已及人,仁爱待人正是他崇高思想的表现。记得有一次,颜渊问到孔子怎样做才能是“仁”,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则论语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这也是我们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那么,我们是怎样做的呢?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适合我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书、影像等,我们是坚决杜绝的。可是我们个别同学还是不免去看一些认为无关紧要的闲书,我们应该劝阻他们,因为这不但是在浪费时间,而且会极大的干扰学习,减弱学习的积极性。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没有礼貌的话语就不要去说它,不文明的行为就别去模仿,否则不但会损坏我们中学生的形象,还会影响社会的文明和风气的好转。我们的语言是先辈经过几千年才演变而来的,我们不要去刻意地玷污它。不要忘记汉语是世界上发源历史最长而且最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弘扬中华的语言,让世界都能领略到中国美,汉语美。

“非礼勿动”,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去动它。偷窃可耻,而且是要严惩的。别人拥有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从另一个角度说,拾金不昧就是“非礼勿动”生动的表现。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将这个美德发扬光大,为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出一份力吧!

《论语》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言论,里面还有许多宝藏在等待我们的挖掘。古人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这足以显示出它的博大。老师说“半部论语修自身”,我想它也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又告诉我们如何去不断完善自己。

孔子推崇人“仁、义、礼、孝”等,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也携手孔老先生,踏上仁爱的旅途吧,我们要时刻铭记“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的含义!

初三论语读书笔记4

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

初三论语读书笔记5

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书里的内容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是那么芳香令人陶醉!书中的内容看上去好像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

书中的文字充满了哲理,我最喜欢的有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你被别人误会了,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在《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引发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流走的水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一种时光悄悄流走的感慨,一种人生目标要在奋斗中实现的理想,在这一声叹息中表现了出来。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普通而又最宝贵、容易被忘记而又最让人后悔的事的东西。还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也许不能让时间停留或者延长,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

《论语》读书笔记 篇4

作者:孔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内容提要:《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集而成。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论语》共二十篇,虽呈现为零散的语录体形式,但孔子的思想脉络贯穿其中。从对现状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再加上从思想主干上孳生出的各个分支,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内容摘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2)(看法:这句话从小就在读,虽明白其含义,但有时仍不能完全做到。尤其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2)(看法: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之根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永远都无法回报的。不孝敬父母的人,永远不能和他做朋友。尊长爱幼是做人的根本之一。所谓“仁、义、礼、智、信。”有可能是当时缺失的东西。当时乱世,缺失的东西太多,所以被提倡的东西也多。当今社会亦是如此,问题严重了,就会被重视起来,大家都提倡的、都重视的,恰好是人们缺失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P3)(看法:每天数次自我反省,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曾子前两个问题可以说都是在反省为人处事方面,最后一个问题说的是学业方面。可见儒家重视真诚守信的相处之道,这也是与人交往的根本。)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3)(看法:这句话从三个方面阐述治理国家之道:严肃治世并有诚信;节约财用并爱护百姓;根据农时来使用民力。管理者能做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做事严肃认真,这是一种敬业精神,也是对社会和群体的敬畏和尊重;严守信用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立人之本。古人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现代人能够做得很好更不容易。注重节俭,这是一种美德,爱护员工和人民是管理者的美德。使民以时,这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尊重农民生活规律的科学做法,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推广到各个领域,那么这个词就是符合时宜地做事,根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有利的条件,去做有利有益的事情。)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4)(看法:古人认为做人首要的是孝,所谓的百善孝为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顺从父母。出门前向父母道声别,回家向父母打声招呼,父母需要照顾时必须在身边照看一下。生活中的尊重礼节必须要做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可以温顺地交流,当父母有错时采取温驯的方式指出等。在外面要尊重兄长,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养,对待人和事要讲究诚信,不欺人不欺已。博爱众人,与人为善,与修养的人、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成为朋友。在做人和做事上有余力之后,就可以学习种文化知识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6)(看法:“温良恭俭让”是美德,温,待人温和;良,做人善良,与人为善;恭,待人恭敬;俭,是指俭朴,当今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做到生活俭朴而不浪费又不吝啬很困难;让,指谦让,做到谦虚忍让,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很难做到谦让。

在当今社会,践行“温、良、恭、俭、让”这些修养的美德,要讲究度,不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一味地严格要求自己。当时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与现代社会环境不一样。不合时宜地照办于已于人是有害的。“温、良、恭、俭、让”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比较高的要求,对平常人不可苛刻。提倡的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做到。道德标准应符合国民的实际素质,更要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否则只会增强人们的精神负担。制定制度时不能按照道德标准去定,尤其不能按崇高的道德标准去制定。道德靠的是个人修养乃至整个民族修养,不是靠强制性的约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P8)(看法:好学而不求安居富足,超越利益追求精神食粮,现在好像已经很少能见到有这种心态的学者了,所谓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才是治学的正道吧。)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P11)(看法:政令和刑法只是制约民众的一种手段,或许可以减少犯罪,但是人心没有得到教化,人们依然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和礼教来引导民众,使其有羞耻心,不仅能够约束行为,还能够净化内心,自我约束。可见文化传播、道德建设、思想教育是多么重要。)

问孝(P12-P1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看法:四个人,四次问孝,孔子的回答不尽相同,总结来说是父母健在时,以礼相待,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不让他们担心,和颜悦色的用真心孝敬父母。父母去世要按照礼安葬他们,按照礼祭祀他们。从当今社会来看,父母去世以后依礼安葬和祭祀他们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父母健在时却很难做到孔子所说的孝。首先,社会竞争的压力造成子女很少能有时间陪父母,更别提去了解父母的想法,连见面都难,更不要说照顾了;其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和思路,父母的想法不一定能得到子女的认可,所以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是很难做到的。)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P18)(看法:这句话适用于仕途,与做学问不一样,所谓“言多必失”,在官场一个人话说多了不一定是好事情,要谨慎行事,明辨忠奸,会察言观色。言语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这样就离仕途不远了。)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P24)(看法:体现出孔子节俭的主张,孔子是一个很重礼的人,但在严守礼制和节俭中,他选择了节俭。)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P26)(看法:这句话揭示了礼的本质,即为仁义,以仁义为出发点的礼才是真正的礼。)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P38)(看法:只有仁者能真正的喜爱人,能真正的厌恶人。有些人好像很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别人,尤其在网络环境中,“键盘侠”混迹于各种话题。真正的仁者是不会轻易评价别人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P41)(看法: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一个人如何看待问题与这个人的境界有很大关系,做人一定要打开自己的格局,开阔自己的视野。)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P42)(看法:不要愁没有职位,应该愁自己用什么胜任其位。不要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求自己能有什么可以使人知道的。认识自己很重要,努力提高自己比抱怨怀才不遇更重要,永远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P43)(看法:通常见到比自己能力强,有贤德的人,我们只会羡慕甚至嫉妒,然后找各种外界因素来当借口,说明自己为什么不如人,很少有人会以之为榜样,向他学习。而见到不贤或者不如自己的人就会去笑话别人,很少有人能做到反省自己。孔子的话告诉我们,见到贤或不贤的人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P54)(看法:学习要勤奋认真,脚踏实地,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敏而好学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人不可能样样都会,总有不懂的要请教别人,真诚的向别人请教,自己才能得到提高。)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P63)(看法: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不仅因为他好学或学业上的成就,还因为他良好的修养,不迁怒于别人,犯过的错误不会再有第二次。我们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往往会迁怒于别人,这样自己可能会有所疏解,但是会影响更多人的心情。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我们应该从错误当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第二次。)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P68)(看法:不愧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提到颜回,孔子总是赞不绝口。穷困困不住一颗悠然自得的贤者之心,外在环境和物质条件不是决定一个人快不快乐的根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P70)(看法:君子既能高雅,也能接地气,两者兼备才能有血有肉。)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P74)(看法:这是《论语》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中庸”这个词,但孔子的很多思想都体现了中庸的道德主张。中庸的根本精神是避免极端,体现了真理的本质,体现了真理在实行中的适度和协调。)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P78)(看法:这句话是孔子道德修养的体现。默默地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都是很难做到的。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很容易失去耐心。我们应该找到自身的不足,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获取知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P80)(看法:这句话说明了孔子教导学生的标准,也说明了应该怎样求学。首先要有求知欲,有努力学习的态度;然后要能有自己的理解,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还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够举一反三。)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P88)(看法:智慧,如同过河之筏,没有智慧不行,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也不行。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更不会把智慧之皮毛当成有所得、有所恃。只有多闻、多看,把所见所闻转化成自己的所感,有了自己的见识,这样才叫有所知。)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100)(看法: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宁死也要坚守天下正道。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效力,天下政治黑暗就隐居。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还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P100)(看法:这句话更应理解为“在其位,谋其政。”在什么岗位,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孔子教导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自己该做的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P107)(看法:不凭空揣测,不主观臆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为是。这四点可以说是很高的要求了,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但如果都能做到,必定是圣人君子,我们都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P115)(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的过错,可能自己意识不到,但旁观者清楚。别人指出来了,要真正地改过才可贵。如果表面接受,实际上不改,说了等于没说。人都喜欢被人夸奖,怎能不高兴呢?高兴完了,要想一想人家的“言外之意”,分析一下人家的话,懂得人家是婉言相劝,进而找到自己的毛病,这样才好。盲目高兴,不知道深加分析,把自己犯的错误当做功劳,别人的目的就没达到,还耽误了自己。)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P118)(看法: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虽然这是圣人所能达到的极高境界,但也可通过修为达成,当我们心中有做人的真正目标的时候,便会因为对自我的要求而有智慧,坦然面对喜乐忧愁,不惧怕生活中的困难。)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P121)(看法:这句话体现出孔子的礼貌,在本土乡里显得温和恭顺,拉近自己与百姓的距离,在宗庙朝廷就能够说话明白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仍很谨慎。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齐,必有明衣,布。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P126)

(看法:这句话记录的是斋戒时必须要注意的礼节。现在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导致很多传统的习俗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物质的享受,忘记了文化的传承,忘本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应该多了解,多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P137)(看法: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和颜回的师生相处状态,颜回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都心悦诚服,又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也是孔子如此看重颜回的原因,给师生关系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P142)

(看法:“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世界在不断变化,各种事物的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如果各自凭自己的好恶去评判那一定会乱套,所以一定要坚守中庸之道。事物都有度,太过或不足都不能达到完美,所以做事要适度。)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P152)

(看法:要仁德不能光考虑自己,以自己的好恶去放纵私欲,要从仁义、道德的角度出发多为别人着想。也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言行合乎礼仪规范,多为别人着想。对于所见所闻要有判断力,要听那些善的一面,不随波逐流,这样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P162)(看法: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P164)(看法:孔子的待友之道,对待朋友要真诚劝告,好好引导,并且掌握度,不要自取其辱,下面曾子就说出,“以友辅仁”才是相处之道,用朋友来促进仁德的培养。)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P166)

(看法: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要先端正自己的身份,在自己的名分之内做事,这样言语才能顺理成章,才能做好事情。名分立下了,君子只要对自己说的话一点都不马虎就行了。文字往往传达了说话者的身份、情绪、性格,不同的人所表达出来的言语是不同的,所以,说话做事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名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P170)

(看法:治理国家应该要富民,怎么富民呢?得教化人民,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使人民懂的积德,有德就意味着繁荣、福报。不教化百姓,也能使之富裕,但缺少教化扶起来之后容易骄奢淫逸做坏事,最终仍会穷困,所以教化才能使人真正富有。)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P173)(看法:一个人心性修养越好,思想也越接近正道,心也越纯真善良,越无私善良,这样就越能通达事理,越能成就大事。如果修养不够,想完成大事就会既费时又费力,不知不觉就会图快,顾及小利,这样就难成大事了。)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P176)(看法:狂与狷,一个太激进,一个太保守,就像人的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内向,这些都是“过犹不及”,非中庸状态。能够找到中庸的君子交往最好,但是是很难达到的,人们的性格往往有所倾向,如果找不到中庸的人交往,就和稍微狂或稍微狷的人交往吧,两者中和,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中庸之道。)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P185)(看法:怎样才能算作一个完人,孔子说要有智慧,能清心寡欲,勇敢,有才艺还懂礼乐,又有文采。但是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哪里需要这样,看见利益能想到道义,遇见危难能献出生命,平日与人的约定能历久不忘也可以说是完人了。在物质、名誉、利益的得失面前,在权利的压迫下,人们是否还能坚持道义、仁慈勇敢和诚信?只要人们心中秉持着完人的信念,坚持修养身心,成为完人离我们并不远。)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难也。”(P190)(看法:君子应该以言过其行为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是有修养的体现。浮夸、言过其实、光说不练都是不注重道德的行为。言行都是一种外在表现,支配言行的是人的内心,修养心性,使言行一致,心性达到成大事的标准。)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P196)(看法:我们在社会交往时,经常会发生恩与怨的关系,以德报怨看似合乎正道,以善来化解恶,但是很不容易做到,委屈了自己,还会使怨者不能得到升华,一点好处都没有,应该用正直的方法来回报怨恨,用恩惠去回报恩惠,这样才是真正明事理的做法。)总体评价:

1.《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如学习、仁德、礼乐、君子、治国、务政、为人、交友等等。从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如何做人,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父母在世时,观察他们的志向,父母去世后考察他们的行为;若对父母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是尽孝了。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以正名分来匡正每一个人的言行,反对以高压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以德来教化民众。

在学习方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说的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还教授了“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等学习方法。

关于君子,孔子认为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团结友爱,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开阔视野,丰富思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人人都按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美好,国家会更昌盛。

2、《论语》是一本语录,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就事论事,很少有长篇大论,但是孔子的思想却贯穿其中。从对现实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论语读书笔记 篇5

一年十三班黄小格前几日在家里读完论语一书,深得体会,写下对读此书的感受与想法,在写之前先简单的介绍摘录一下这本书有关的内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孔子的语录以及与学生的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共四十卷,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明了,每一句话都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人深思。《论语》中不仅有对孔子这一形象的神态举止的静态描写,也写了孔子的弟子一行人的个性与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诲,也突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享年73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经典语句摘录及批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感悟: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写了对于学习的态度与对待朋友和所误解你的人的做法。孔子认为我们对待学习就应该持以一种快乐的态度。遇到和自己志趣相同的朋友应该感到高兴,因为额为人生难得遇到知己,所以应该为此保持愉快的态度,遇到误解你的人便持以谅解的态度,别人不了解你也不应因此生气,这边体现出一个君子的风度。这些话对于我们待人待事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其实仔认真的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很难时刻的保持这样的情绪,所以应该学习调整,对待任何事请都保持一种良好的态度。这一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感悟: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

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应该对待任何事都勤奋努力,坚持不懈,而不是只说不干,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3: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感悟: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这一章写了人际交往的关系,写人应该稳重,学习但不是自己封闭,应该多与人接触,多结交朋友。

《论语》中的做人之道 篇6

一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 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 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 对于我们磨炼意志, 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 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 子曰:“仁者, 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 对人有爱心, 能先人后己, 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 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 为此, 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不过, 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 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 所谓“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在对待“利”时, 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 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 但更注重的是, 在获取物质利益时, 要“见利思义”, 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 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 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 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 礼仪之邦, 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 “不知礼, 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 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 尊重他人, 懂得谦让, 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 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 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

二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 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 百善孝为先, 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 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 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 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 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道不仅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 更包括对父母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同时, 在孔子看来, 孝敬父母还必须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要做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大意是说儿女侍奉父母时, 如果父母有什么过错, 要委婉劝阻, 和颜悦色, 即使自己的意见没被听从, 仍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 虽然忧愁, 但不怨恨。这是孔子在强调子女对父母还要孝顺, 顺者为孝, 必要时给予父母一些生活习惯和爱好上的包容和尊重, 让他们精神上能够愉悦, 才是真正的尽孝。

此外, 孔子讲的孝道还表现在弘扬继承父母的遗志, 祭祀时遵守严格的礼制, 游必有方的牵挂等多方面。

三交友之道

《论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智慧, 如何交友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有对朋友的选择、对朋友的态度、与人相处等几个方面。

人际交往中, 择友至关重要, 如果交友不慎, 将给我们带来不利和麻烦。《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亲近益友, 远离损友。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论语·季氏》) 鼓励人们要多结交那些正直、守信用、知识广博之人, 而远离那些虚伪奸诈、自私自利、阿谀奉承、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之人。

在对友态度上, 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朋友说什么就是什么, 要看他是如何去做的, 人有时言行不一致, 表里不如一, 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朋友的为人, 交到可靠的朋友。当面对朋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时, 应该做到忠告而善道。在《论语·颜渊》中,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无自辱焉。”孔子认为, 朋友之间要以忠诚之心引导其改正错误, 但要适可而止, 不作过分强求, 否则可能劝导不成, 反而会自取其辱, 自讨没趣。这在今天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另外, 朋友交往还要保持一个谦逊、恭敬的心态,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要多看别人优势和长处, 虚心讨教, 对其不足,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与人相处, 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适当距离产生美。在《论语·里仁》中, 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 朋友数, 斯疏矣。”意思是说, 对君主过于烦琐, 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 反而会被疏远。朋友相处也要有一个度, 适当的距离, 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 这也是他“中庸之道”的具体反映。有个故事“刺猬取暖”也正说明人与人相处要保持恰当距离, 独立人格, 才能达到距离美的效应。

四修养之道

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 特别重视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出“修己以敬”的观点, 主张在品行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达到做事恭敬认真谨慎, 通过修炼自己, 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

加强道德修养就必须要不断地反省自我, 即“自讼”, 在此过程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多从自身找原因,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所以,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孔子还提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不断内省吾身, 改正过错和存在的不足, 方能成就自我, 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海兆.君子之道:《论语》中的“君子”思想阐发[J].巢湖学院学报, 2010 (4)

[2]蒋曼.浅析《论语》中的孝道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3]崔道宏、王宗源.浅论《论语》中的“交友之道”[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7 (9)

上一篇:有理数加法简便运算练习下一篇: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