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起色,这使得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发展得到了一个发展机遇。本文以现代陶艺教学为例,阐述了陶艺教学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作用以及现代陶艺课的未来征途,希望对同行工作者有所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艺术教育体系研究
【摘 要】从医学与艺术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艺术教育体系缺乏的问题。围绕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特殊性和专业特点,提出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符合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文艺术教育体系,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 人文
艺术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
0035-02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质较低是其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而医学院校人文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为此,应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广西科技大学结合临床岗位的素质要求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特点,进行了构建医学高职高专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
一、医学院校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当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院的管理艺术化、服务人性化、环境家庭化和医务人员的审美观与人际沟通艺术,以及手术的工艺等都渗透着各种人文艺术元素。这种变化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人文艺术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而长期以来,我们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人文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也提出:人文艺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所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有助于启发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强化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建立“普及型与提高型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普及型”即把艺术类课程列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与本专业相关联的艺术类选修课程,并以观赏、讨(评)论、讲座、体验等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型”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以课外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职业礼仪培训、艺术讲座、艺术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1.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广西科技大学于2007年7月将艺术鉴赏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2个学分(总课时32,其中理论12课时、实践20课时)。
2.课程内容。由于学制为三年的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二年、临床实习一年,而且医学课程繁重。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方面的精力投入更显不足。为了解决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与人文艺术课程开设所占用专业教学时间的矛盾,主要结合医学职业特点,开展教学内容的重整:(1)美学与医学。根据医学审美原则对医学生进行自身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培养,在传授美学和医学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参与医学审美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和分辨美与丑的能力,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能力。主要内容有:美学基本原理、医学美学基本知识。(2)视觉艺术与医学。视觉艺术是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美的载体,与医学具有广泛的联系,在医学领域,视觉艺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并在教学、科研、医疗中发挥作用。主要内容有:视觉艺术基础知识与视觉艺术作品欣赏、觉艺术与医学、色彩学常识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基本技能训练。(3)音乐艺术与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作用在医疗中也得以体现。主要内容有:基础音乐知识与音乐鉴赏、合唱训练与指挥、“音乐治疗”的发展动态和基本知识。(4)文学艺术与医学。“文学”作为医学人文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医用文书写作更是伴随着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始终。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学”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审美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并以此促进、发展“文学”、书法等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内容有:文学基础、文学赏析、医患语言交流技巧、医用文书写作医用文书写作的语言特点、硬笔书法赏析。
3.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艺术欣赏采取大课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及围绕临床检查、治疗和医疗技能操作等实践环节采取小课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艺术在为临床检查、治疗和医疗技能操作进行观察、模拟练习。同时,在教学中本着“艺术与医学”相融的原则,强调人文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的融合,将艺术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即医学类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艺术类教师结合医学要求开展艺术教学。如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舒适性为原则,在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中,把“操作者个人形象准备、服务时与对象沟通效果、操作动作流畅情况”等内容增加到临床医疗、护理操作及医技操作项目中。
(二)发挥社团和校园艺术活动的载体作用。课外艺术活动一直都是学校艺术实践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以大学生艺术团、书画协会、舞蹈协会、手工协会、鼓乐协会、戏剧协会、吉他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棋类协会等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以举办包含舞蹈、服装设计、中英文演讲、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戏剧、综艺、征文、主持人、国旗法知识竞赛等大赛和影视展播、影视评论、艺术讲座等多项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开展课外人文艺术教育。并本着“以赛促技、以技促艺、以艺促德”的活动理念,开展医学生职业形象大赛、医学职业礼仪比赛、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口腔工艺技能操作比赛等具有医学教育特点竞赛类项目。
(三)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开展广泛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岗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对评价体系结构、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建立符合医疗岗位素质要求的医学生人文艺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学生自评、校内课程教师评价和临床(实习、用人单位)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课内评价、课外评价、校外评价方式,强调实际工作的体现,最后形成一个人文艺术综合素质得分。在编写《医疗技能操作考核手册》中强调医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增加人文艺术方面的考核内容,体现对医疗操作时的仪态仪表、语言沟通、动作的流畅性等要求,使人文艺术教育与医学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
(四)加强师资队伍与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和基础建设关系着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
1.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需要有坚实的学科支撑,师资队伍的水平关系着教学质量。医学院校普遍存在人文艺术教育师资的不足,也存在着人文艺术教师与临床分离及医学教师人文艺术素质缺乏的现象。广西科技大学自2000年成立了医学人文艺术教研室,由4名毕业来自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教师和5名来自医学教育、医学临床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负责完成日常的课程教学任务及课外实践、训练和辅导。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医学类教师与艺术类教师素质的互融性,通过利用假期的对医学教师的培训增加人文艺术培训内容,对医学类教师进行人文艺术教育培训,派送医学类教师参加校外医学礼仪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书法、演讲、医学礼仪、绘画、摄影等比赛,提高医学类教师的人文艺术素养;安排艺术类教师参加医学专业听课及参与医学类实践操作考核,增加艺术教师对医学教育要求的了解。
2.完善教学基础建设。学校建有艺术练功房和馆藏的中国名陶、名瓷、玉器、奇石、铜器、字画、工艺美术品等上千件各类收藏品的人文艺术馆,近两年来,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内外艺术品展览、笔会及书画比赛等活动45次,共接待参观4000多人次;与柳州市书法院、文联、柳州市书法院、柳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等3个单位签订了人文艺术教育基地协议,为师生拓宽了人文艺术教育的实践场所。
(五)加强教学研究。多年来,广西科技大学教师在完成繁忙的教学、训练、辅导等工作外,一直坚持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由广西科技大学教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学校规划教材《艺术鉴赏》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药院校特色规划教材《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已在医学院校中应用。教师积极开展医学人文课题研究,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重点资助项目)《医学院校人文艺术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改成果三等奖,承担人文艺术教育研究课题4项。此外,教师多次受邀担任柳州市各类礼仪文化艺术比赛评委,为人文艺术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重视和加强人文艺术教育,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文艺术教育已成为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各专业平均就业率由90.18%上升到98.66%,毕业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在区内外医疗单位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杜华,刘理.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
[2]沈菀真,蔡竹,杨文波,等.谈医学院开设人文素质类等选修课程的重要笥和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黄明智.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4]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9)
[5]沙涛.医学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徐盈.医学与音乐的关系之我见[J].广东医学院报,2002(5)
[7]刘德义.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书法艺术课程的必要性[J].浙江医学教育,2005(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200911MS289)
【作者简介】熊云新(1958-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医学职业教育。
(责编 黎 原)
作者:熊云新 冯丽华 刘莉莉 韦耀宁 雷容丹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起色,这使得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发展得到了一个发展机遇。本文以现代陶艺教学为例,阐述了陶艺教学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作用以及现代陶艺课的未来征途,希望对同行工作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陶艺;艺术教育;大学生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共同富裕,而这种富裕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富足,还包括精神上的富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不断提升人的审美理想、情趣,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我们应该看到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超越性,其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上海健康医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特专业特点的医工结合的医学院校,学校的定位决定了学生进校后的研究方向与兴趣点,这也是相比其他院校艺术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所以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与审美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相较于其他的教学科学,艺术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有着更大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人的思维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诸如直觉、想象力、智力、观察力等,而艺术审美教育在这些方面都具备很好地培养和提升作用,一些新的发现、创造往往和艺术审美分不开。通过对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审美,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我国的学生需要“寒窗苦读”十余年才能赢得到高校学习的机会,在求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大为下降。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后的一个门槛,而对于高校的环境,很多学生会感到无力,甚至迷茫。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为其树立生活和学习的目标,而这些都需要发挥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3.有助于以美辅德。精神境界、价值观念、人格品质这些都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可以更加纯净。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在实际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透析其深层次的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或是对祖国的热爱,或是对生活的礼赞,或是对遭遇的同情,或是对正义的讴歌,诸如此类。艺术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品德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二、陶艺教学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作用
这里所谓的陶艺实际上是现代陶艺,其剥离于传统的陶瓷母体,是人类在对艺术本质不断探析的过程中产生的,伴随着现当代艺术运动的产生发展。艺术表现性是现代陶艺十分看重的内容,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往往十分重要。我们主要应该看到现代陶艺两个方面的内容:(1)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传承。(2)创作观念的升级,现代艺术观念和方法是现代陶艺发展的催化剂。这些方面对大学生艺术教育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如下。
1.陶冶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性情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陶艺创作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但有选土、装饰,还有成型、烧制等诸多内容,创作的时间跨度较大。在实际的陶艺创作中,学生不但要动手操作,还需要进行灵活的头脑活动。陶艺制作会为学生带来成败的喜悲,要完成一个系统的陶艺制作过程,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泥土是学生学习陶艺首先要接触到的东西,泥土是一个整体,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诸多的理论都包含在其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泥土创作,学生需要从泥土中提取审美元素。我国的传统制瓷讲究的是“七十二道方成器”,制瓷工序烦琐,但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端正自己做事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不但能够促进其陶艺作品创作,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3.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艺术门类之间虽然存在差别,但是核心的内容往往是相通的,我们不可仅从表现媒介、形式法则就对其盖棺定论。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其他的艺术门类来补充自身专业的学习,使自身的专业得到更好地延展。陶艺创作的客土就是泥土,泥土的形态并没有一定之规,学生需要从中提取审美元素,为此就需要更深层地领悟美、感受美,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将其表现出来。在陶艺的创作中,各种思维方式方法都得到了锻炼,打破了专业之间的界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有利于学生打破常规,使作品具有显著的个人特色。
三、大学生现代陶艺课的征途和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大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了解了现代陶艺教学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基于此,笔者对大学生现代陶艺课的征途和思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培养艺术创造性。纵观当前的艺术类高校,独立思考和艺术创造性缺陷使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为此,现代陶艺课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使学生做到独立思考。现代陶艺和现代艺术密切相关,但作为一种以泥、釉、火的艺术,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传统陶瓷艺术这一背景。从陶艺课的实际实现来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泥胎的造型,另一个阶段是施釉后的烧造。我们往往将前一个阶段称为成型阶段,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作品进行控制,需要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细心烧造。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构思融入泥胎的形体塑造中,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泥土表现出来。相较于雕塑艺术而言,现代陶艺技术不以第一个阶段的完成而结束,窑炉火的煅炼也是其成为艺术品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个阶段。
2.磨炼学生的艺术定力。相较于其他的艺术课程,陶艺课强调的是技术性的艺术,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陶艺基础,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陶艺技术,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组织严密、连贯统一是陶艺制作最为显著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反复修改作品的机会,需要一气呵成地完成作品。通过陶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尽兴享受乐趣、释放学习压力的同时,可以很快地摆脱应试思维而进入创作状态。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陶艺课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认知和理解陶艺课,使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在传统制陶方面,我国有着大量的历史遗存,悠久的陶瓷文化,这些方面都是我国陶艺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彰显着我国陶艺的文化内涵。传承我国的陶瓷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尤其是高等艺术类学校,通过开设陶艺课程,将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历史尽然传授给学生,并使其在实际的陶艺实践中把握传统工艺的实际内涵,使其从工艺、形制上更好地感悟陶瓷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弘扬传统文化。
四、结语
在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中,陶艺课程的开设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促進学生艺术思维的转化,还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培养自身端正的工作态度,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探索高校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不但和高等院校贯彻教育方针、教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强现代陶艺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协调艺术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爽.时代变迁中高等美术教育的光荣与梦想[J].艺术教育,2015,(08):12-17.
[2]庞伟.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应用思路改革探索[J].吉林教育,2015,(20):3.
[3]张婉婷.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符东明.试论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180-181.
[5]段敏.试论我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分类与强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214.
[6]牛忠立.我国艺术院校行政文化的构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作者:马志波 施奇
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代医学教育中的实施
[摘 要]在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这对培养医学专门人才是十分有利的。本文重点探讨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为更好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
21世纪的医学将从原来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从传统的“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的模式”。作为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我国高等医学院必然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单纯知识传授式、应试式教育改变为专业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模式。中国医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出能够在21世纪为中国人民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变的尤为重要。
一、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养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强化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社区管理能力。由此看出,人文科学不仅有助于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就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素质作为一个人的身心、精神和社会的特质,决定着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倾向,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根本精神。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疗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来源于临床医生自身的修炼。理解、宽容、微笑、沟通加上精湛的技艺才是每个医务人员应有的社会形象”。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的更高层次的认识、追求和医疗卫生事业功能的扩大,使医学融入了更多更深的人文内涵。医学的职业道德渗透着人文的精华。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医学与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并接受其社会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医学的发展也要求人文科学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和谐的文化环境与人际环境。
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研究和探讨适合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观,是医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拓展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人文精神的塑造既要靠系统的教育,又要靠正确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美的情感;医学院校的图书馆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建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读,让学生在浩瀚的人类文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不断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内化。还要着重学习传统意义上的文史哲和艺术。这些学科的知识常常凝聚、整合为一个民族和国家人文精神之精华。文史哲艺术特点各异,但都是以关怀人自身、关怀人的生命价值为主旨,以面向人类的现实和未来前途为己任。这一点对医学学生尤为重要。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和自身的问题,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才可能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尤其是文史哲知识,对一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艺术教育更能丰富和激发人的想象力,使思维更加活跃,使思想进入一种高尚和超越的精神境界。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开设与其教学目的相适应的的人文社会课程,中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应开设的课程。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品德教育课和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渠道。课程内容要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行为,就要改革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专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讲课应当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来引出和论证有关的观点,并适时地穿插各种切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教师可通过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加强医科大学生特殊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如人道主义、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等教育,以科学人道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的生命,为履行职业使命打下思想品德基础。
3.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设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将成为21世纪医学教育和卫生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将成为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在我国,人文社会医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起步晚,学科不健全,学科的发展基础不雄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的设计。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的需求是强劲的,认为设置人文社会医学课程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占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学科的系统知识,还要展示人文知识的宽泛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所以,医学人文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可以利用学校调整合并的大好机遇,进行学科交叉,使这些交叉学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形成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人文社会医学的课程结构要体现核心学科的观点,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医学未来学、社会医学、医学史应成为人文社会医学的核心学科。
4.提高医学院教师的人文素质
加强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用教师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形象,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作风对学生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行为是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不断规范教师言行举止,制订教师行为准则。教师着装整齐,打扮得体,以模范行为引导学生,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切实做到言传身教。
具体措施有:一方面,提高人文社会科学部的地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部的师资建设,给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创造更多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他们本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还必须全面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前的医学教育模式导致了医学院的专业教师人文素养不足,这些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人文社会课程學习,文史哲知识贫乏,艺术修养不足,这对于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进行教学是不利的。教师应积极组织在职专业教师补修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主干课程,提高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医疗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来源于临床医生自身的修炼。理解、宽容、微笑、沟通加上精湛的技艺才是每个医务人员应有的社会形象。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展示人文知识的宽泛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冬梅等.试析21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2)
[2] 赵曙光等.人文科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2)
作者:蒋英英
推荐阅读:
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07-20
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方法07-09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07-18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7-08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论文07-20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10-08
加拿大留学 四大艺术类院校解析09-10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论文05-29
网络环境大专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论文09-12
重庆大学2018年教育学院校简介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