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学临床医学论文(推荐8篇)
1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于9月入我校学习的4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0名,女性270名,年龄:(16±21)岁,平均年龄:(19.2±3.4)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护理专业学生100名,影像专业学生100名,检验专业学生100名。
1.2评价方法
选取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及评判性思维作为评价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实施效果指标。评判性思维包括70个条目,7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1~6分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赞同,6分表示非常不赞同,每个维度得分:10~60分。制定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前后分别测量其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及评判性思维的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成绩及评判性思维均系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比较干预前后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2质量评估体系干预前后医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2.3质量评估体系干预前后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比较。
3讨论
1 医学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汉语是专门为来华学习的高年级医学专业留学生开设的课程, 属于专门用途汉语范畴, 它既带有专业教学性质的汉语语言课程特点, 又兼有语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双重属性[3]。医学汉语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又要传递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加, 而应该是相互融合的。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来说, 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需要使用汉语;在临床实习阶段, 汉语更是主要的应用语言。留学生面对的是说中文的病人, 他们接触到的病例和处方也基本上是用中文撰写。如果学生的汉语水平, 尤其是医学用汉语达不到与病人交流的要求, 将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难以系统的进行诊断, 将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 并间接的影响到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1]。
在学时方面, 医学汉语在整个学科教育中也占了不小的比重。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在华学习的6年期间, 前4年均开设汉语课, 总课时数达800课时, 其中医学汉语课程占的比例为35%;此外, 学校要求留学生必须到中国医院进行实习, 且必须在毕业前通过HSK三级考试才能获得专业学位。
因此, 就整个医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 医学汉语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 高质量的医学汉语教学对留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4]。
2 医学汉语教学现状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对外汉语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目前对外汉语界针对医学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 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 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与医学留学生所学习的其它课程科目相比, 国内对于医学汉语教学的研究是医学来华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对其教学的探索还停留在真空地带[2]。目前对于医学汉语教学的研究, 大部分还处于讨论医学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医学汉语的教学重点的确定, 教材的编写, 教学方法的探索等等。医学汉语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诸如, 缺乏高质量的医学汉语教材, 缺少复合型师资, 系统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等。鉴于医学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探索有效的医学汉语教学模式, 使其满足留学生的交际需求显得十分必要。
3 医学汉语可行性教学对策
医学汉语的教学目的在于让高年级医学专业留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进行各种医学专业见习以及实习活动。当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专业基础和日常汉语运用能力, 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将已有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汉语运用能力相结合, 以满足实习和见习的需要。通过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分析, 笔者认为, 对于医学汉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对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主张用任务的形式完成课堂活动, 即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完成对语言的学习。医学汉语的教学重点在应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来进行医学汉语的教学, 从理论角度看, 是可行的。首先, 学习者的动机非常明确, 他们主要是将汉语作为工具来使用, 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 即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其次, 教师的任务是创立较为真实的情境, 给学生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 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掌握语言知识;再次,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起的作用是监督、协调、主导和评价。医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性比较功利, 即满足生活需要、实习需要和HSK考试的需要[2]。医学汉语的学习更是如此, 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实习的需要, 以此促进专业学习。因此,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应更加注重实践和操练, 让学生在上完每一次课后都有一定的成就感, 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 可采用“集体讲授+小组操练与复练+课后实践与运用”的手段, 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系统的讲解后, 分小组以朗读, 角色表演的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操练与反复练习, 并要求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操练结束后, 教师发给学生与操练内容相关的主题, 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重点词汇创作自己的医患对话。在此过程中,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的操练, 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判、纠正与记录。课后实践与运用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包括完成情景对话, 到医院体验真实情境 (或陪同生病的同学去医院看病) , 录制医患对话等, 并要求学生把实践内容和感想以录音和笔记的形式带入课堂, 通过集体讨论进行评价以帮助其进行有效的反馈。
4 医学汉语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任务型教学法对于医学汉语教学而言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但也存在着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与任务设计。医学汉语的教学内容, 关键不是对专业的医学知识进行讲解, 而是帮助学生记忆和积累尽可能多的医学汉语词汇、语用规则和医学文化背景。但是, 静态的识记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动态的语流中使用汉语医学词汇和专业用于进行医学实践。因此, 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后, 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帮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医学知识用汉语进行表达才是关键。
二是如何进行课后实践的组织与监督。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对于实现医学汉语的教学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做什么, 怎样做, 怎样进行反馈, 如何对课后实践进行监督都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对于医学专业留学生来说, 医学汉语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而对医学汉语教学的研究也应引起学界的关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顺利完成医学实习促进专业学习, 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努力。
摘要:医学汉语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专业实习的必备工具, 是成功进行医患交流所必须的。通过对医学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文认为引入任务型教学法是进行有效的医学汉语教学的有意义尝试。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汉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吕兆格.浅析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模式[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 26 (2) :122-124.
[2]吴晨阳.论医学英语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7 (10) :194-196.
[3]于子倩.高年级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医学汉语教学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4) :522-524.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专业 医学生 预防医学教学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1-02
预防医学作为医学的三大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公共卫生学科,在整个医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于其他类别的医学,它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人群的健康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促进人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的一系列的可行性方案。进入2 1世纪以后,人类的各种传染病、突发性死亡率都在不断的增长,预防医学显得越发的重要,因此,除了加强对预防专业的医学生的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的教育,确保他们在将来的岗位中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光发热。
1.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专业教学与实践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发出“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通知,90年代教育部又在“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专门设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所以各大高校就开始了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进行了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研究,并将其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对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开设了预防医学的课程,但是,由于此课程面对的是非预防专业的学生,所以,对从教教师是一种考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可以将其与专业的医学生进行同等的教学,需要把握一个度。但是,由于这不是医学生所学的本专业,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这门知识也不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就不是很明显。
2.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措施
2.1选用教材是要严格
对于非预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有所认知,进而是他们形成良好的预防观念与思维。因此,这就对教科书具有一定的要求,所选的教材的内容必须是在非预防专业学生的接收范围之内的,还需得到国家卫生与教育部门认可才可以。不得随意选用网络上的没有认证商标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非预防专业医学生的教学质量。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对非预防专业学生的教学是新开始的教学课程,所以,该学科的教学的各个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没有完整的、固定的教师团队,大多数都是从预防专业里借调过来的教师,或者是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也就是说,非预防专业的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加强非预防专业教育的师资团队的建设很重要。因为,具有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是提高非预防专业的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
同时,还要做好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的监督工作。一方面,要让参与教学的教师进行集体的备课、试讲与教案的编写,这样可以让教师就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从教师的试讲中寻找出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改正,确保非预防专业医学生的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求校领导或者是教科研的人员进行听课,监督教师在课堂上对非预防专业学生的教学,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还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丰富非预防专业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教学模式的创新。
2.3增强学生的对预防专业的重视
要知道,对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进行预防专业的教学使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为他们着想。但是,许多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因此,就要提高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的预防专业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他们的重要性,只有这样,非预防专业的学生才可以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地提高非预防专业医学生预防专业的教学质量[3]。
2.4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
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让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专业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相应的社区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医学预防专业对他们将来的从医道路上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此为未来的工作中做好铺垫。
总之,要通过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教育,让这些医学生建立起疾病的预防理念,增强学生的群体健康意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完善的稳定的师资团队,采用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与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才可以不断地提高我国医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才能做好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爱民,魏守刚,路孝琴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研究,2004,7(7):459-460.
[2]王增珍,黄绪镇,陈立功等.预防医学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改革及其效果总结[J].上海预防医学,1997,(12):533-535.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在临床医疗实践和科研中的应用,为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临床本科专业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课时较多而实验课时较少,这就使得实验课程无法受到学生们的普遍重视,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教研室结合该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时、实验室硬件设施等情况不断调整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内容和方法
医学免疫学理论内容抽象难懂、知识点多,学生普遍感觉对所学知识缺乏宏观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加强作用。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教研室针对不同专业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课时和教学方法,在保证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上,去除临床应用性差的实验项目,优化实验设计,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机会,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1.1实验内容
结合教学大纲,筛选实验内容。设定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法)、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和超敏反应为医学免疫学主干实验内容。
1.2实验课堂设置
在实验课中,教师首先以简明概括的语言介绍实验内容、方法、目的和要求,讲解中注意时间的压缩,重点放在操作方法的指导上。在整个学生操作实验环节中,教师现场巡视,随时指导,为锻炼学生独立实践能力,标本的采集、实验仪器的调试、完成实验步骤等操作均在教师监督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法)实验中,3学时的实验内容涉及到四大方面,包括理论知识回顾、CH50法测定原理、操作步骤、方法评价及临床意义,教师的前期讲解控制在15min之内,重点突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操作前,教师示教水浴箱和离心机的使用,以便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正确、熟练完成。实验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方法评价。在此实验课中,一系列操作均由两位学生配合完成,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在锻炼了他们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协作精神,为开设综合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最后老师利用5?10min时间归纳整理思路、指出存在问题,并联系临床提出课后思考题。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以节省教学时间。整节实验课内容安排紧凑、时间分配合理、紧密结合临床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显着。
1.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验课教学水平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操作抽象难懂,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展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对于应用性较强又较抽象的内容,如免疫标记技术,学生常会遇到如操作过程遗忘快,需老师反复示教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录像、动画等能明显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多媒体与板书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可显着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学习效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到了大量的实验资源,建立实验资源库,同时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课件,为实现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
同时,针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意见、教研室主任听课意见及教学督导抽查意见等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对实验背景知识和临床应用讲解不够、留给学生操作时间少、实验结果不易控制等问题予以解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授、高年资讲师和新进教师对每一实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集体备课,仔细梳理,高年资教师对新进教师实行_对_带教,严把教学质量。经过不断地集体讨论、修改和补充,提升实验课教学水平。
2.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针对此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时,不应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应因材施教,尝试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2.1换位教学模式
对于内容单一的免疫学实验,如玻片凝集实验、单向琼脂扩散实验、双抗体夹心法的早孕诊断实验等,实行换位教学模式。即由教师在前一节课介绍下节课实验内容,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随机请一名学生为老师和其他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示教,最后由教师补充内容,提出该学生讲解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讨论,查漏补缺。
2.2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实验课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型医学教学模式,它是以患者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以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解决问题,其基本理念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中,PBL教学法得以广泛应用。例如,针对肥达氏实验,教师设计伤寒病例,针对该病例提出以下问题,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如何依据试管凝集反应结果来辅助诊断?如何排除接种后的回忆反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引入病例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打破专业学科限制,设立免疫学实验专题。此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应用此模式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实验:(1)病人血清总补体活性的测定;(2)应用免疫标记技术测定病人血清甲胎蛋白含量;(3)应用肥达氏反应协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4)结核菌素试验等。以上实验全过程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和实验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4开放式设计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优秀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在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操作基础上,以医学免疫学专业内容为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由指导教师提出实验课题,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设计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在教师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实验,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5]。对实验内容要求具备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和操作可行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整个实验包括了课题的提出、文献资料收集、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讨论优点与不足等流程,形成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实践,教师辅助指导的科研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让其参与到教研室课题中,进一步培养科研能力。
3.完善考核制度,培养严谨学风
在过去的实验课考核中,主要依据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来打分,实验课成绩仅占总分数的15%,难以体现其重要性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学院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考核方式由单一的实验报告为主转化为综合考核,实验成绩也提高到总分数的30%,现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考核。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实验预习及操作、实验报告书写等。(2)技能操作考核。从实验大纲中选取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术作为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考核评分标准打分,提高了学生对本实验课的重视程度。(3)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技能操作和科研思维均有了极大的提高。
4.结语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已毕业,本文就我校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做一简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期望对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和未毕业的八年制学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中南大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就业信息;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继19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后,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5所重点高等院校试办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包括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1]。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医学生是从20入学的七年制中通过选拔和择优录取的。
一、招生和培养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招收100名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在不同阶段共淘汰了5名学生,并从其他专业中择优选拔4名有志从事临床医学的学生进行了补充,最终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毕业99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不同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其中以湖南本地生源为主,约占37%,其中男生48人,女生51人。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的培养模式相比七年制医学教育增加一年的理工科基础教育。
在前两年理工科基础教育期间,100名医学生被分成3个模块(物理模块、化学模块和信息模块),分别接受物理、化学和信息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目的是为了结合个人兴趣培养有不同理工科基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完成两年的理工科教育后,八年制医学生在医学院接受两年相同的基础医学教育。
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二、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中南大学级99名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从事专业进行调查,共搜集了95位毕业生的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一)就业单位情况。
截止3月,受访的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已全部就业,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北京三个省或直辖市,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的26家省市级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基本上为高校附属医院(见表2)。
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留在湘雅系统的附属医院工作(约占60%),湘雅医院27人、湘雅二医院20人、湘雅三医院13人。
其他省份分布较多的主要有浙江省13人,主要就业单位为浙江省人民医院(3人)、浙江省肿瘤医院(4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人)、宁波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宁波李惠利医院(2人)、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1人)。
其次是北京市有9人,包括北京阜外医院5人,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各1人。
再次是江苏省有3人,分别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
其他省份分别较少。
(二)从事专业情况。
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内、外科(约占66%),部分毕业生从事麻醉科和一些辅助科室,如放射科、超声及病理科等(见附图)。
进一步分析毕业生在毕业前后选择和从事专业的情况,结果发现58人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一致或相关,37人(约40%)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
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为非定向培养,这就决定了八年制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和主动选择性。
然而,导致约40%的毕业生从事与之前选择专业不一致的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专业的供求失衡,如骨科、普外科等从事人员相对较多的专业,毕业学生相对较多而需求量少,导致部分从事骨科和普外科的学术毕业后不得不从事其他科室。
而相对偏一点或一些小的科室,如胸外科、眼科、康复科等,因选择的学生偏少,且目前这些科室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需求量大,所以从事这些专业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
三、讨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产物,和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1],目前仍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国家没有形成固定和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有自己的培养体系。
因八年制大规模招生是从2004年开始,目前已有三届八年制毕业生逐步开始毕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
但目前就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研究,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八年制毕业生之间比较的研究均相对较少。
本文的调查统计了中南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总体来说,因为是第一届八年制,其培养模式也是在以往的七年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通过加强医学前的通识教育即理工科学习来扩大医学生的视野,为的是以后在医学领域能有更多的创新思维。
目前国内八年制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也不尽相同,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为“5+3”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部为“4+4”模式,但其本质基本一致,基本都包含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2]。
首届毕业生的招生考虑到湖南本地的生源为主,工作基本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
因八年制培养为非定向,其学习期间专业的选择不影响以后就业专业的选择。
牛海涛[3]等分析了八年制学术的素质和就业特点,认为八年制教育“重基础、宽口径;八年一贯,可塑性强”,毕业后适合在国家级、区域性省级综合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疗机构等部分工作。
就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来看,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约40%的毕业生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大部分毕业生(约66%)还是从事内、外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八年制医学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
王蓓[4]早在就对北京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做了调查分析,调查认为八年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意向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期望与政策向导“错位”,自我定位与用人要求“不符”,医学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关于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生活、出国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后续的中南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中统一分析。
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就国内其他八年制院校的毕业生来看,中山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情况较好。
根据中山医学院的网上调查显示的结果(截止到202月23日),中山医学院参与调查的每一位毕业生均发表过核心期刊的文章,其中有66.67%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在2-3篇,93.33%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收录的文章[5]。
在出国学习方面,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45%学员在毕业前拥有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6],表现出了其培养模式的国际视野和教学工作的国际化。
对于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生活、工作等情况的满意度缺乏相关的文献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范学工,梁莉,等.中美两国八年制博士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1):118,121.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等.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10(1):113-115.
[3]牛海涛,陈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术的素质与就业特点[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3(4):42-43.
[4]王蓓.浅谈我校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J].现代企业文化,(35):80-81.
[5]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就业情况调查问卷[EB/OL].[-2-23].www.sojump.com/report/3545188.aspx.
1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基石
1.1明确思想,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2明确任务,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3明确计划,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5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7-8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年9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年12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4明确细节和重点,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2加强建设,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1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3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4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查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归纳总结,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4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作用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知识复杂,难度大。因此,采用宏观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并不能深入理解。所以,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需求。
优化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实验内容。通常情况下,医学免疫学的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超敏反应以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等。通过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设置实验课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方法、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培养他们独立操作的能力。比如,进行血清总补体活动测定实验时,教师需要给学生简短介绍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临床意义等[1],重点强调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实验前,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离心机、水浴箱。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全程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引起教学反思。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通过以上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由于部分操作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鉴于此,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图片、声音、动画等元素,给学生提供直观性的、生动性的视觉画面,以此来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同时,多媒体教学具有反复演示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印象,避免遗忘。除此之外,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扩大实验教学的资源,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从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PBL实验课教学模式。PBL实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强调以患者的疾病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常情况下,PBL实验主要采用小组互动的办法来展开教学,让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肥达氏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采集标准、排除回忆反应等问题[2]。通过以上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采用换位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单向琼脂扩散实验、玻片凝集实验等。针对以上实验,可以采用换位教学的模式。具体来讲,当前一节课程结束后,教师引出下一节实验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行预习,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在新课教授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实验的原理与方法。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补充相关内容。采用换位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且起到了查缺补漏的作用,从而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3)引入病例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病例教学模式。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一般而言,该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患者的血清总补体活性进行测定。(2)采用免疫标记技术,测定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3)在诊断伤寒病症时,采用肥达氏反应。(4)开展结核菌素实验。在试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全程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临床实践操作的能力。
完善考核制度,培养严谨学风
在以往的实验课考核中,主要以实验报告为评定标准。另外,实验课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能客观评价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鉴于此,必须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多样化的考核项目,比如基础考核、技能操作考核、设计实验考核等。通过以上考核,了解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实验教学的改革。经过反复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兴趣,并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操作能力,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试验内容、方法、教学模式方面出发,提出了加快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办法和措施,比如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完善考核制度、培养严谨学风等。实践证明,采用以上改革办法后,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医学免疫实验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加大研究的力度。
摘要:目的:在高等医学教学中,医学免疫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研究表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加快实验教学改革速度。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在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该采取的办法和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参考文献
[1]任可.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28(6):84-85.
关键词:康复专业 中医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14-01
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总结。因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此,中医学在医学高专康复专业设置为必修课程,其目标就是希望康复专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脏腑、病因病机、中药、方劑、针灸等基本知识,接受传统医学熏陶,开拓临床思维、丰富诊疗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康复专业中医学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康复专业的特点
康复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康复治疗专门技能,具备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健康促进、康复护理等工作的能力,成为康复领域内富有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康复专业中医学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专科诊疗知识,了解中医学养身预防等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诊察病情、识病辨证能力,从而为临床各科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对基层群体进行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宣教的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术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和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
3 康复专业中医学教学体会
3.1 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基于现实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学生专题或具体病理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以“七情”章节为例:收集学生们熟悉的案例,他们在中学时学过《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可询问学生范进中举后出现何种状况?后来又是如何变化的?学生答曰中举后狂喜过度导致癫狂,后来老丈人一巴掌将其打清醒。以学生们熟悉的案例将其注意力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继续给出问题,《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终日抑郁而致肺痨?《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何被诸葛亮三气而吐血身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引出中医基础知识中“七情”的相关概念及致病特点。学生兴趣很浓,教师可以再次深入询问生活中哪些疾病多与情志有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在课堂进行全班讨论,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人发言,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接受提问,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西医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反对意见。最后由老师总结巩固知识要点。PBL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以分析评价、质疑问难,形成探索性、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中医知识的掌握。
3.2 丰富教学手段
中医学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难懂,例如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生克的规律、阴阳消长的规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领会其内涵。如充分利用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嵌入flash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加以展示,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有机组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在讲授腧穴取穴法、针刺手法、灸法、推拿手法等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逻辑思维,又能增强记忆效果。在讲授望诊时尤其是舌诊,比较相近的舌色、舌苔如红、绛、紫,舌苔的腐、腻、滑等表象,如果仅凭语言叙述很难让学生领会,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不仅可以增强效果,而且令学生印象深刻。
3.3 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的,在讲授中医学课程时适当联系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中医学,在漫长的萌芽、成长、成熟、繁荣中,形成了自身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从耳熟能详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到“医乃仁术”等至理名言,都表明医者要有高尚的医德。我们提倡学生除了认真钻研本学科课程之外,也要博览医古文和中国医学史等书籍,教育学生学习历代名医宽厚的文史哲知识功底和高尚的医德风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教育[1]。
3.4 理论课与实训课相融
大多数康复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学中的针刺手法、灸法、推拿手法等都很感兴趣,但由于中医学教学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实训课时有限等问题,因此,不能使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些常用技能。根据存在问题我们教研室对中医学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尝试,在理论课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针刺示范、灸法示范和推拿手法练习,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将理论课与实训课相融,达到理论保证实训,实训促进理论的效果。
3.5 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学虽然是传统医学,但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绽放出耀眼光芒。为了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我们固定每周四下午进行教研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商讨教法及教学问题、示范教学、章节说课、协调理论教学与临床带教活动、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医学教学临床医学论文】推荐阅读:
提升教学能力临床医学论文09-26
《中国医学史》教学方法论文06-10
医学TBL教学问题及建议论文12-23
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反哺教学的价值的论文06-28
循证医学心血管教学分析论文12-21
P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的应用分析论文12-31
医学院学生教学管理的创新模式论文12-09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研究论文09-07